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调查报告 >

大学生初次就业与专业对口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专业对口 初次 就业 情况 调查

摘 要: 对福建省某高校2007—2010届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专业对口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得出专业初次就业率、对口率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大学教育内容与毕业生工作实际岗位要求差距较大,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效性还有待提高等相关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注重大学教育的特色发展,改进高校就业评估体系,建立健全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等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毕业生就业;初次就业率;专业对口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81(2013)04-0111-08

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5%,这表明我国已经跨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1]。同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40%[2]。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范围不断拓展,工作压力不断加大。在市场化的就业双向选择机制下,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一项关系到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工作。专业对口就业是衡量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有效程度的重要指标,是保障大学生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主要途径[3]。专业就业对口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适应程度,较低的专业对口率将严重浪费教育资源,导致人力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因此,着力研究当代大学生就业的规律和特点,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一、 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

(一) 基本概念

文中所涉及的“初次就业率”是指毕业生在毕业当年的8月31日前已落实就业单位的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率[4]。为客观、全面反映情况,初次就业率按专业分别公布。计算方法是:(毕业生总人数-未就业人数)/毕业生总人数。

“专业对口”主要是指个体所从事的工作对各类知识、技能的实际需求与自己在学校等类似地方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相匹配[3]。专业对口率的计算方法是:专业对口就业人数/当年毕业生就业总人数。

(二) 研究方法

1. 调查研究法。本文以福建省某高校(以下简称M大学)为例,从中抽取专业样本进行调查分析。M大学共设置本科专业61个,为提高抽样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新办专业、停办专业等未列入调查统计范围。本次调查抽取2007—2010届均有毕业生的38个专业。样本专业中应用学科专业与基础学科专业的比例为2.5∶1,与学校专业总体比例基本相当。

在统计《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电话访谈和抽样调查的方式对相关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3 600份,收回有效问卷3 324份,回收率92.3%。此外还有部分数据源自学校招生办、就业指导中心、校友会和各学院提供的相关资料。这也是该校首次进行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2. 访谈法。访谈对象主要为M大学学生处负责人、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辅导员和学生代表。通过与他们座谈、单独访谈,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初次就业与专业对口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倾听他们关于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 文献分析法。主要查阅了部分高校学生就业工作及相关原始档案文献并进行研究、提炼和分析;查阅了大量关于大学生对口就业、初次就业率方面的论著、期刊论文等文献并进行思考分析。

二、 案例分析:以M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与专业对口情况为例

(一) M大学2007—2010届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基本情况

M大学2007—201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平均值的学科门类有管理学、经济学、工学、理学、农学,低于平均值的有文学、教育学、法学。其中就业率高于平均值的专业有25个,低于平均值的有13个。对口率高于平均值的学科门类有管理学、理学、文学、经济学,低于平均值的有工学、法学、教育学、农学。其中对口率高于平均值的专业有26个,低于平均值的有12个。

(二) M大学2007—2010届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变化趋势

如图1所示因受经济危机影响,2008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下降明显。在大学生就业工作得到党和国家的日益重视,高校就业指导力度越来越大的背景下,大学生平均初次就业率近年来未见稳步增长,主要还是由于高校扩招后教育质量有所下降所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各高校特别是地方院校生源质量有所降低。高校大量设立新专业、引进新教师,目前我国高校生师比已经由1993年的8∶1扩大到2009年的17.27∶1[5]。生师比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美国名校相对比,我国高校生师比仍然偏高[6]。这些因素都客观影响着高校的学生培养质量和教学管理,给市场化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与全国情况一致,M大学平均初次就业率在2008年出现明显下滑。2008年后M大学平均初次就业率逐年回升,但2010年仍未恢复到2007年水平。在此情况下,M大学专业对口率却呈现出了连年上升的趋势,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当代大学生已经开始理性看待就业,职业发展目标更为清晰,就业岗位选择更为明确。笔者从访谈过程中也了解到现今毕业生不再过于忧虑毕业时能否找到工作,甚至有部分毕业生根本就不急于就业,他们倾向于精挑细选,直到找到满意的工作为止,这造成了专业对口率逐年上升。

图1 2007—2010届全国大学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与平均专业对口率变化趋势2007年大学毕业生专业对口率数据未见统计。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