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调查报告 >

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需求与服务的读者调查及分析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大学图书馆 读者 需求 调查 数字

摘要 通过对武汉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需求与服务的读者调查统计及分析,了解读者对图书馆收藏的数字资源的认识与需求、利用数据库的行为特征、对数字资源服务的利用与评价,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大学图书馆满足读者数字资源需求,提高数字资源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图书馆 读者调查 数字资源

近年来,武汉大学图书馆大力加强网络化和数字化文献资源的建设,对文献资源建设类型进行了适时调整,逐年加大对数字资源的收藏力度,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2006年底,共订购各类数据库398个,中外文全文电子刊3.3万余种,47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66万余种,69万册,电子学位论文133万余种,161万册,数字化文献资源总量居全国高校的前列,数据库内容已经基本涵盖学校所有学科专业,其类型以全文数据库居多,文摘数据库次之;而数据库包含的文献类型以及时反映最新学术成果的期刊为主,兼及图书、会议论文、科技报告、学位论文、技术标准、产品样本、专利等各类,初步建成印刷型文献和数字化文献相结合的文献保障服务体系。同时,还提供与数字资源相关的参考咨询、文献检索、定题服务、课题查新、读者培训、文献传递等多类型,多层次的服务。读者利用武汉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与服务也呈增长趋势,2006年主页点击次数为704万次,公共查询系统查询次数达234万次,数据库首页访问量448万次。

图书馆资源配置和成本效益是否合理,需要了解读者需求,研究读者利用数字资源的行为,分析读者利用数据库的个体差异,才能使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建立在服务的效果与效率之上。因此,2007年6月,武汉大学图书馆以教师、研究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电子邮件等形式,对数字资源需求与利用行为的各个方面作了调查与分析。本文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对武汉大学教师、研究生在数字资源需求,利用方面呈现的基本规律与特点进行归纳与总结,以期对提高武汉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水平与数字资源服务创新有所启迪。

1 读者调查的基本情况

1.1 调查的主要范围

图书馆数字资源,也称电子资源。根据2007年全国图工委制定的《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计量指南》,将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划分为4种类型:电子图书(包括与图书类似的出版物);电子期刊(包括与期刊类似的连续出版物);二次文献数据库(包括题录、文摘、索引等);其他数据库。因此,此次调查的读者数字资源需求与利用主要包括读者对图书馆网站上的电子图书、期刊、数据库和检索系统的学术资源需求,以及围绕这些资源所开展的参考咨询、文献传递、个性化服务等网络信息服务的需求。

本次调查对象是武汉大学6个学部、40个院系,及附属医院从事科研教学的教师和在校研究生。

1.2 调查方法

在设计调查表前对相关院校数字资源的调查方法和问卷内容进行了调研,根据武汉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现状和读者利用的实际情况,将调查问卷分为4大部分、28道问题,分别从读者个人资料、对数字资源的了解程度、对数字资源的使用情况、对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的评价等4个方面进行调查。

本次调查问卷发放形式有2种,一是对教师通过采用分层抽样方法,由武汉大学图书馆17名学科馆员按教师分布抽样,采取当面发放、邮件发放并回收方法,获得有效调查表277份。二是对研究生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4个分馆的电子阅览室发放并回收,获得有效调查表197份。

1.3 回收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调查共发放问卷587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474份,回收率为81%。从参加调查的读者年龄分布看,各年龄段分布比较均衡,42岁以下的占76%,见表1。从读者学历分布看,博硕研究生居多,占92%,见表2。从读者专业分布看,人文社科占34%,自然科学占66%,见表3。

 

2 读者对数字资源的认知度调查及分析

2.1 读者对各类型文献的需求特点

在网络环境下,电子文献的出版已日益成熟,读者对电子文献的利用也比较熟练。但调查表明,读者在使用不同的电子文献类型时还存在较大的差异。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电子期刊的利用在各电子文献类型中高居榜首,占到总数(1879人次)的23%,这与电子期刊出现形式最早、内容较新,读者利用最为熟练有关。紧随其后的分别是电子学位论文、电子图书、电子索引、电子会议论文、电子参考书,这些新出现的电子文献正在以发展迅速、综合性强而得到读者逐步认可。电子科技报告、电子报纸、电子标准、电子专利的利用人数则明显偏低。

在电子文献迅猛发展的同时,传统的纸本文献并没有退出读者的视野,见图2。纸本图书的地位没有动摇,排名列纸本文献首位,占25%。利用纸本文献多于电子文献的还有参考书、报纸。但受到影响较大的是纸本期刊,利用人数占到总数(1389人次)的18%,优势已不如电子期刊。另外,读者利用电子索引已明显大于纸本的索引,表明电子型二次文献因其更新快、检索方便的优点已被读者认可。

因调查时,读者填写利用文献类型是可重复的,因此,本项调查中读者填写利用电子与纸本文献类型的总数为3268人次。从总体上看,读者利用电子文献总人次达1879人,占到57%,其比例已超过利用纸本文献比例43%,表明读者在网络环境下的阅读习惯,已逐步从单纯利用纸本文献向既利用电子文献又利用纸本文献发展,甚至只利用电子文献。这与2002年有学者对大学图书馆用户调查时发现“同一种期刊既有印刷本又有电子本时,51.72%的用户更愿意查阅印刷本”的结果有了明显的改变。

2.2 读者对纸本与数字资源的认知度调查及分析

在网络时代,读者对数字资源的利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图书馆在经费紧张的条件下,如果采用购买数字资源代替纸本文献资料,读者是否会认同呢?在回答这一问题时,读者态度也非常明确,有67%的受访调查者持肯定态度,认为“非常好”,27%的人认为对文献利用“有一定的帮助”,3%的人认为“没有影响”,只有3%的人则觉得“不如纸本使用方便”,而没有人选择“非常不同意”选项。说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资源越来越广泛地被读者认可和利用,大部分读者也逾越了数字鸿沟。见图3。

2.3 读者对免费数字资源的认知度调查及分析

目前,互联网上的免费数字资源日益增多,在学术性的数字资源方面,大学读者既是免费数字资源的创造者,也是受益者。国外大学学术研究机构的免费数字存储计划逐步为我国大学图书馆的读者共享。

在调查免费数字资源对教学科研的帮助程度时,回答“非常有帮助”读者占47%,回答“有一定的帮助”占27%,两项加起来高达74%,说明利用免费数

字资源的教师人数众多,网络环境为教师在学术交流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同时,我们也发现,还有17%的教师认为“免费数字资源不如购买的数据库”,这可能与免费数字资源存在的出版不正规、检索全文不便、受知识产权限制等因素有关。读者在利用数字资源时并没有刻意区分使用的是图书馆购买的数据库还是网上免费数字资源,而关注的是数字资源的内容,图书馆应从信息内容出发整合商业数据库和免费数字资源,建立学术导航。见图4。

3 读者对数字资源需求与利用特征调查及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图书馆读者对数字资源的需求及利用行为,我们从利用数字资源的文献类型、语种、地点,利用目的、利用障碍、查找文献线索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现分析如下:

3.1 读者的电子文献阅读习惯具有学科差异性

不同专业的读者利用电子文献类型存在差异,其中文科读者多利用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电子学位论文,而理科读者则利用电子期刊、电子索引、电子会议论文、电子学位论文等。我们将各学科调查人数乘以10种文献类型,获得调查人次,统计利用电子文献的读者人次占调查人次比例,发现利用电子文献的教师具有学科差异性。利用电子文献读者较多的依次为:工学、理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医学和信息学。

3.2 读者利用数字资源的文献语种分布

请受访教师对常使用的数字资源文献语种排序,最优先的给5分,其次分别为4-1分,未填写的记为0分。统计后见表5。中文、英文成为教师使用数字资源时最常用的语种。值得关注的是英文几乎要与母语中文并驾齐驱,表明大学读者利用学术文献时英文在数字资源中占有强势地位,中文的优势不突出。同时,还存在读者利用其他语种文献的可能,图书馆也要满足读者利用其他语种文献的需求。

3.3 读者利用数字资源的地点分布

请受访教师对常使用的数字资源地点排序,最优先的给5分,其次分别为4-1分,未填写的记为。分。统计后见表6。与我们平时观察相一致,受访读者中,研究生在图书馆使用数字资源排第一,而教师最习惯在家里使用数字资源。教师在图书馆利用数字资源能排到第三,领先于实验室和资料室,则有些出乎意外,表明图书馆购买数据库后,教师到图书馆利用数字资源无显著减少。

3.4 读者利用数字资源目的分布

不同专业领域读者利用数字资源的目的不同。由于武汉大学是一所综合性高等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涵盖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等,本次调查的专业领域读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每个专业领域利用数字资源的目的都有所侧重,图书馆应根据不同专业做好文献资源建设和服务工作。见表7。

 

3.5 读者利用数字资源的障碍

受访调查者使用数字资源遇到问题的优先顺序,5为最优先,未填写为0分。读者使用数字资源遇到问题时,主要归结于“图书馆收藏数字资源不足”和“缺乏教学和科研所需要的数字资源”,其次是“上网条件差”。而对于自身的主观原因给分较低。见表8。

3.6 读者利用馆藏书目查询的方式

在图书馆数字化时代,如何利用数字资源查找各种文献线索是读者需要掌握的重要方法。我们请受访者对查找文献线索方式进行了排序,最优先的给5分,其次分别为4-1分,未填写的记为。分。从表中可以看出,读者对本馆的藏书查询系统非常熟悉,平均分远远高于其他列项。图书馆采用的馆藏查询系统将极大地影响教师查找相关文献线索。同时,我们还要提高对使用其他图书馆主页藏书目录查询系统的宣传,加强联合目录的建设。

4 读者利用数据库的行为调查及分析

近年来,我国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种类和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如武汉大学图书馆2006年用于购买数字资源的经费已经占到全年文献资源建设经费的四分之一左右,数字资源建设已成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高校的教学科研需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提高图书馆数据库的利用率,合理规划图书馆数字资源结构,还需要我们了解读者利用数据库的行为,合理引进符合读者需求的数据库,有针对性地开展数据库利用培训等数字资源服务。

4.1 读者利用数据库的类型

我们请受访读者对经常利用的数据库类型进行了排序,最优先的给5分,其次分别为4-1分,未填写的记为0分。总的来说,读者利用各类型数据库得分偏低,数据库的利用率还有待提高。读者对全文数据库的利用多于二次文献数据库的利用,如何从二次文献数据库联接到全文是数据库发展的方向。另外,我们列出了搜索引擎作为引进数据库利用的对比,但搜索引擎的得分并不高,利用互联网上的免费数据库和搜索引擎能查找到学术文献的读者不多。见表10。

4.2 读者利用中文全文数据库的分布

为进一步了解读者对中文数据库的使用,我们列举了点击率统计排名较前的6种中文数据库,请受访教师对经常利用的中文数据库进行了排序,最优先的给5分,其次分别为4-1分,未填写的记为0分。统计显示,中国期刊网成读者利用的首选,得分最高并接近满分。其他中文数据库的利用则因学科综合性不强而无明显差异,分布较散。在读者自填利用的其他中文数据库中,则出现了“四库全书电子版”、“自建环境法数据库”,说明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教师需要利用专业的中文数据库。

4.3 读者利用外文目次数据库的分布

根据武汉大学图书馆购买外文数据库的实际情况,请受访读者对经常利用的外文目次数据库进行了排序,最优先的给5分,其次分别为4-1分,未填写的记为0分。调查发现,ISI公司平台上的科学引文索引系列数据库以较高得分排在第一,科学引文索引系列数据库最基本的功能是帮助科技人员获取最需要的文献信息,对某个学术问题进行查旧、查新、查深,对读者查阅最新文献、跟踪国际学术前沿、科研立项等有极大帮助。排在二、三名的工程索引EI和博硕士论文数据库PQDD则是因数据库具有内容特色、应用广泛取胜。专业数据库化学文摘能榜上有名则是与我校综合性特色分不开,不仅化学专业需要使用CA,医学、药学、资源环境等专业同样需要。

4.4 读者利用外文全文数据库的分布

请受访教师对经常利用的外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了排序,最优先的给5分,其次分别为4-1分,未填写的记为0分。由出版商发行的数据库Elsevier、Springer排在前2名,除了利用这类数据库的全文有保障外,数据库中的文献学术品质高、更新速度快,检索年限长也是其优点。由集成商发行的数据库ProQuest、EBSCO紧随其后则是这类数据库收录综合性学术期刊数量多见长,但其个别期刊全文收录不稳定、年限有滞后对利用有一定限

制。由读者填写其他专业数据库则比较分散,排在较前的有Science、Namre、lexis、AIP/APS、JCR、PubMed、IEE、westlaw、ACS、mathscinet、blackwell、APS、RSC、ASCE等。

4.5 读者找数据库途径的分析

请受访读者对查找数据库途径进行了排序,最优先的给5分,其次分别为4-1分,未填写的记为0分。读者检索数据库途径以关键词和论文题名为主,其次是作者、书(刊)名,少用分类浏览等其他方式。读者阅读习惯还是受传统纸本文献阅读影响,查找途径多从关键词和题名人手。但由于中文词的切分、标引等问题并没有很好解决,给读者查全文献带来困难。数据库的庞杂与综合,需要读者有较强的二次检索能力,采用多种限定方法缩小检索范围,但调查显示,读者的综合检索能力较弱,鲜见用时间限定、语种限定等方法,同时也表明数据库的检索界面要遵循简单、友好原则,更好地符合读者的检索习惯。

4.6 读者处理检索结果方式的分析

对电子文献检索结果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反映了读者检索和处理文献的能力。我们请受访读者对处理检索结果方式进行了排序,最优先的给5分,其次分别为4-1分,未填写的记为0分。统计显示,多数读者在阅读数字资源时选择“先选择后保存”“在线浏览”方式,处理文献能力较强;但也有不少读者还是习惯阅读打印的文献。读者对在国外流行的、有助于学术论文创作、发表的“写作软件”则还很陌生,需要图书馆大力推广。

4.7 读者对数据库中有关知识版权的认识

调查发现共有83%的受访教师知道在数字资源利用时涉及到知识版权问题,但只有36%的人“了解相关规定”,46%的人“知道应该遵守,但不知道有什么规定”,还有10%的人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见图5。与纸本文献相比,大学教师在利用学术数字资源时由于缺乏知识版权意识,在数字资源增长的同时,提高知识版权意识还需要图书馆与读者共同努力。

4.8 读者利用数据库时遇到的问题分析

为进一步掌握读者在查找图书馆数据库时遇到的障碍,我们在调查时列举了11种常见的问题供被调查者选择。调查显示,排前三位的问题是“明知有该资料却无法获得”占14%,“无法迅速获得所需信息”占14%,“检索结果太多无从选择”占13%。这说明大学教师检索文献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随后,受访教师认为存在的问题是“缺乏获得最新信息的渠道”占12%,“获得信息内容不够新颖”占12%,则反映了图书馆在数字资源服务方面还需要改进。问题“缺乏国外的信息”占9%,则反映了图书馆数据库建设与管理与读者需求有一定距离。在读者自填的其他问题突出的有:反映有1990年代前某些文献全文不能获取电子版,某些重要期刊没有电子全文,某些国外的数据库未订,网络不通畅等。总之,读者利用数据库时遇到的问题比较分散,读者的个性化要求高,需要图书馆进一步加强对读者的个性化服务。

5 读者利用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的调查与分析

与纸本文献利用相比,读者检索与利用数字资源能力还比较弱,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的同时,还需要大力开展数字资源服务,提高数字资源利用效率。因此,了解读者对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的需求与评价,对图书馆改进数字资源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5.1 读者了解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途径

我们请受访读者对了解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途径进行了排序,最优先的给5分,其次分别为4-1分,未填写的记为0分。在众多的了解图书馆数字资源途径中,“图书馆网页对数据库的介绍”得4.1分,其他的各种了解图书馆数字资源途径得分远低于此。这说明图书馆网页是图书馆宣传数字资源的最佳场所,图书馆应高度重视图书馆网页的建设与管理,友好、适用的图书馆网页将对提升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另外,非正式的图书馆宣传渠道“老师、同学、朋友推荐”排在第2位,表明读者从图书馆了解数字资源途径还不太通畅。令人欣慰的是图书馆设置的学科馆员服务已逐步为教师所了解,通过学科馆员教师能获取更多的数字资源服务。

5.2读者利用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服务项目

在调查中,我们列举了10项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项目,分别以用过多次(3次以上)、偶尔使用、听说过、不知道作为选择。对数字资源及相关服务用过多次(3次以上)的统计比例排序见图7。因武汉大学图书馆是教育部查新工作站点,读者对“论文收录及引用证明”使用最多,达40%,其次是“文献传递”占38%,“咨询学科馆员”占35%。其他数字资源服务使用比例偏低,如与数字参考咨询最相关的“电话/Email/网络咨询”也只占到24%,说明读者对数字资源服务使用频率总体偏低,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项目的设置和宣传还需要下大力气改进。

6 大学图书馆满足读者数字资源需求,提高数字资源利用的对策。

读者数字资源需求的研究是规划数字资源体系的基础。每一个具体的图书馆都要根据本馆的性质、任务和读者对象的需要,确定信息资源建设原则、资源收集的范围、重点和采集标准,提出本馆信息资源构成的基本模式。

通过调查,发现读者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依赖与日剧增,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大学图书馆要满足读者数字资源需求,提高数字资源利用,必须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数字资源选择方面,高校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初期,应从引进高质量的全文型期刊数据库人手,不仅利用率高,而且也有利于培训读者,提高读者的检索技能。电子图书发展势头很猛,尤其是中文电子图书比国外电子图书发展更快。但因版权问题,高质量的学术电子图书并不多,图书馆应以发展纸本图书优先,谨慎购买电子图书使用权。由于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技术和全文检索技术发展很快,一般的书目索引型数据库在更新速度、检索效率方面已无优势可言。图书馆应购买在学术方面具有权威性、评价性、专业性的书目索引数据库,如SCI、EI、CA、Pubmed等,并能做到与全文数据库的无缝链接。根据调查中读者反映,专业协学会数据库学术价值高,出版商数据库优于集成商数据库,会员刊个人订购有优惠等,这些都是图书馆在购买数据库时应优先考虑的策略。武汉大学目前拥有20个国家重点学科,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点。在本次调查中。教师们在肯定图书馆数字建设基本能保证教师科研与教学需要的同时,还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在生物、工学、水利、医学、核电、航空航天等专业的数字资源建设。

第二,在数字资源管理方面,图书馆要规划数字资源结构,以适应网络用户新的检索习惯,不断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在制定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政策时,要充分考虑读者的需求:图书馆要适应读者需求变化还必须采用先进的数字资源整合工具。有效组织馆藏数字资源,以便利用和及时维护。采用更加便利的存储和访问资源政策,方便读者利用数字资源,解决网速不通畅,校园外的读者使用不方便等问题。

第三,在馆藏文献资源数字化方面,必须以读者需求为导向,根据本馆文献的学科特色建立数字化馆藏。在本次项目调查中,发现读者对武汉大学法学院环境法所建立的环境法文献目次库给予较高的评价,使用率很高。目前,网上搜索引擎发达,全文数据库众多,而环境法文献目次库却以报道文献及时、学科内容全面而受到读者的青睐,说明符合读者需求的馆藏文献资源数字化是有发展前途的。本次调查中,有读者提出“缺乏数字化的1990年代前的文献全文”,“有些重要的期刊没有包括在数据库中”,这为图书馆选择馆藏文献优先数字化对象、实现馆藏文献数字化工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提供了选择的方向。

第四,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方面,图书馆要努力完善馆藏目录,积极发展联合目录,在检索的灵活性、对网络依赖度、检索结果排序、反映流通动态信息等方面进一步满足读者需求。同时,图书馆还应构筑健全的文献传递服务系统,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层次读者需求,结合商业化的文献传递和图书馆之间的文献传递服务,细分文献传递服务政策。

第五,整合图书馆数字资源,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个人数字图书馆,服务形式上,图书馆通过身份认证体系,利用集成服务机制“一站式”获取数字资源与服务。服务内容上,图书馆整合数字资源,推进数据库深度加工,揭示其知识内容,实现文献跨数据库的知识关联和知识发现,使读者在利用数字资源时由单纯的知识获取变为知识的创造。服务机制上,图书馆要做到与读者形成互动机制,提供动态、个性化数字资源服务,采用推进和深化学科馆员服务模式来实现。通过学科馆员密切和深入联系读者,及时和充分跟踪需求,结合读者教学科研活动来了解、分析、评价、选择和组织数字资源,分析、组织、集成、定制各种数字资源服务,形成虚拟参考咨询、文献传递、个性化文献通告、读者培训、科技查新等完整的知识服务体系,最大程度地发挥图书馆作为文献保障服务中心的作用。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