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读后感 >

微生物学发展简史读后感7篇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微生物学发展简史读后感 微生物学 读后感 简史

微生物学发展简史读后感7篇微生物学发展简史读后感 微生物学习心得体会 桂林医学微生物学最常见心得体会 学习医学微生物学心得体会 这个学期我们开始学习医学微生物学这一门学科。了解过微生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微生物学发展简史读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微生物学发展简史读后感7篇

篇一:微生物学发展简史读后感

物学习心得体会

  桂林医学微生物学最常见心得体会

 学习医学微生物学心得体会

 这个学期我们开始学习医学微生物学这一门学科。了解过微生物学的人都知道,微生物学其实是和我们的生活最密切相关的科学,微生物的种类远远的超过了动物和植物种类的总和,它们不仅分布于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中也存在于我们的身体内,很多微生物和它们的发酵产物是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没有它们的存在人类也许无法在地球上生存。绝大多数对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有益甚至必须,而有少数的具有致病性的病原微生物可引起人或动、植物的病害。因此,学习医学微生物学这一门课程对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这个学期我们开始学习医学微生物学这一门学科。了解过微生物学的人都知道,微生物学其实是和我们的生活最密切相关的科学,微生物的种类远远的超过了动物和植物种类的总和,它们不仅分布于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中也存在于我们的身体内,很多微生物和它们的发酵产物是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没有它们的存在人类也许无法在地球上生存。绝大多数对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有益甚至必须,而有少数的具有致病性的病原微生物可引起人或动、植物的病害。因此,学习医学微生物学这一门课程对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基础医学主干课程。它主要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代谢、致病机制、遗传和变异以及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实验诊断和防治措施等。它是我们临床医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基础医学主干课程。它主要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代谢、致病机制、遗传和变异以及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实验诊断和防治措施等。它是我们临床医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经过这个学期一段时间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理论课程,我们对医学微生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我们通过学习认识致病微生物致病机制、临床表现、传染途径、免疫特点、检查指标,以及微生物学检测方法和防治原则等。深入认识致病卫生这些生理特性,不论是对我们自己的身体健康的保护,还是在以后工作中诊断疾病都有很大的作用。经过这个学期一段时间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理论课程,我们对医学微生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我们通过学习认识致病微生物致病机制、临床表现、传染途径、免疫特点、检查指标,以及微生物学检测方法和防治原则等。深入认识致病卫生这些生理特性,不论是对我们自己的身体健康的保护,还是在以后工作中诊断疾病都有很大的作用。

  通过上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我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比如说,革兰染色法、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鉴定。这些技能在医院中也是能得到应用的,这为以后我们这些医学通过上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我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比如说,革兰染色法、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鉴定。这些技能在医院中也是能得到应用的,这为以后我们这些医学

  生今后在医院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通过上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也是升华对医学微生物学理论知识的认识,使我们对微生物的认识不再局限于抽象的认识中。实践能加深和巩固我们的知识。同时通过上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也是升华对医学微生物学理论知识的认识,使我们对微生物的认识不再局限于抽象的认识中。实践能加深和巩固我们的知识。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是一门对我们医学生很重要的课程,它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微生物学试验方法和技术,使我们通过实验课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在强化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加强我们对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它并为我们开展设计性、探索性实验提供思路和空间,这让我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为我们今后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是一门对我们医学生很重要的课程,它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微生物学试验方法和技术,使我们通过实验课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在强化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加强我们对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它并为我们开展设计性、探索性实验提供思路和空间,这让我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为我们今后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医学微生物学,了解到一些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认识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作用,感染与免疫的相互关系,掌握了传染病及与微生物有关的其他疾病的诊断方法、预防和治疗的基本原则,以及能运用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学习医学微生物学这一门课程,它扩充了我们对医学知识的储备,这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或在未来的工作更充满信心,我们会继续努力学好医学微生物学和其他的医学课程,为我我们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医学微生物学,了解到一些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认识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作用,感染与免疫的相互关系,掌握了传染病及与微生物有关的其他疾病的诊断方法、预防和治疗的基本原则,以及能运用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学习医学微生物学这一门课程,它扩充了我们对医学知识的储备,这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或在未来的工作更充满信心,我们会继续努力学好医学微生物学和其他的医学课程,为我

  们在未来的做好一名医疗工作者做好充分的准备。

  篇二:学习生物心得体会

  [ 学习生物心得体会]生物有机化学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兴边缘学科,是有机化学与物理科学以及生物科学等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产物,学习生物心得体会。生物有机化学:以现代有机合成、结构分析、物理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药理学为手段,发展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有机小分子并研究其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具体研究内容包括:生物有机化学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兴边缘学科,是有机化学与物理科学以及生物科学等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产物,学习生物心得体会。生物有机化学:以现代有机合成、结构分析、物理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药理学为手段,发展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有机小分子并研究其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对具有抗癌、抗炎、抗菌以及神经活性的生物碱、环肽、甾体及糖类天然产物进行全合成,结构)对具有抗癌、抗炎、抗菌以及神经活性的生物碱、环肽、甾体及糖类天然产物进行全合成,结构- 活性关系,及其与靶分子的作用机制研究。2)针对在细胞内外信号传导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因子如)针对在细胞内外信号传导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因子如 g-蛋白偶联的受体、蛋白激酶以及细胞凋亡过程,发展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小分子调节剂并应用于了解生物大分子功能的研究。蛋白偶联的受体、蛋白激酶以及细胞凋亡过程,发展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小分子调节剂并应用于了解生物大分子功能的研究。3)利用单晶-衍射或)利用单晶-衍射或 nmr 技术,研究生物大分子,以及活性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复合物的结构和构象,从而探讨活性小分子如药物分子作用的内在机制。技术,研究生物大分子,以及活性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复合物的结构和构象,从而探讨活性小分子如药物分子作用的内在机制。4)研究酶,细胞或微生物催化的新反应,酶催化反应的机理,酶的改性等。研究酶或微生物参与的复杂分子的合成机理。我是中药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植物药的开发和利用,但是对化学知识的运用非常多,而自己以前主要掌握的是生物方面的知识,对化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教少。但让我庆幸的是一门生物与化学的结合学科生物有机化学开设了。因此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么课。周老师讲课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善于引导学生思)研究酶,细胞或微生物催化的新反应,酶催化反应的机理,酶的改性等。研究酶或微生物参与的复杂分子的合成机理。我是中药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植物药的开发和利用,但是对化学知识的运用非常多,而自己以前主要掌握的是生物方面的知识,对化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教少。但让我庆幸的是一门生物与化学的结合学科生物有机化学开设了。因此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么课。周老师讲课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善于引导学生思

 考,激发学生思维,使每个学生都获益匪浅。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主要的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专业知识方面的,另一个就是对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对我经验性知识的积累。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收获我总结了一下几点:生物有机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核酸、蛋白质和多糖三大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及其它参与生命过程的有机分子,它们是维持生命机器正常运转的最重要的基础物质。第一章,蛋白质化学,蛋白质是生物体的基本构成组分,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它通常是由几十种天然存在的氨基酸通过肽键考,激发学生思维,使每个学生都获益匪浅。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主要的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专业知识方面的,另一个就是对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对我经验性知识的积累。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收获我总结了一下几点:生物有机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核酸、蛋白质和多糖三大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及其它参与生命过程的有机分子,它们是维持生命机器正常运转的最重要的基础物质。第一章,蛋白质化学,蛋白质是生物体的基本构成组分,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它通常是由几十种天然存在的氨基酸通过肽键( 酰胺键)按各种特定顺序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具有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按各种特定顺序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具有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第二章,核酸化学,也就是遗传物质核酸,可分为两类,一种是脱氧核糖核酸(第二章,核酸化学,也就是遗传物质核酸,可分为两类,一种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它是兼有储存和传递信息二种功能的高分子聚合物,另一种是核糖核酸(),它是兼有储存和传递信息二种功能的高分子聚合物,另一种是核糖核酸(rna),其作用是把特殊的遗传信息转变成特殊的氨基酸指令系列。),其作用是把特殊的遗传信息转变成特殊的氨基酸指令系列。dna 将生物遗传信息 rna,再通过,再通过 rna 合成蛋白质,由蛋白质表现出一定生物性状,心得体会《学习生物心得体会》。第三章,糖类化学,糖类化合物又称碳水化合物,它们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是数量巨大的一类化合物。它们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生物体合成其它化合物的基本原料。合成蛋白质,由蛋白质表现出一定生物性状,心得体会《学习生物心得体会》。第三章,糖类化学,糖类化合物又称碳水化合物,它们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是数量巨大的一类化合物。它们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生物体合成其它化合物的基本原料。

 第四章,酶化学,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主要特征,其分子基础是在生物体内不断地进行着一系列复杂化学变化,它们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的其分子基础是在生物体内不断地进行着一系列复杂化学变化,它们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的

 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在它的调节和催化下进行的。总之,关于化学与生物学交叉点的边缘性知识有了具体的了解,不论对于做化学还是生物学的课题都有了极大的帮助。周老师毫不保留的把他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我们,在教学上总是一丝不苟,一切为学生着想,如果学生没有掌握他会一遍又一遍的讲解,大热的天老师从来没迟到过,周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真的让我们每个学生感动,所以我们也都很认真的学习来回报老师,向周老师致敬。在思维和经验方面的收获也有总结了几点:第一,让我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化学的方法解决生物的问题或用生物的方法解决化学的问题。扩宽了视野,第二,周老师在讲课过程中穿插了很多实验细节,很多都是自己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尤其是实验室安全和自身安全的问题,比如实验室的很多甲基试剂都有致癌作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第三,通过周老师讲课我了解了我们专业的前景,知道了以后要申报课题项目应该怎么做,那些方向容易做出成绩,那些项目容易发论文。最重要的还知道了怎么样对自己研究的方向进行进一步的深研究和继续研究。和我的专业的结合上的收获:我专业是中药学主要研究涉及到药用植物的药效成分的分析,而这需要系统的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而且如果做大分子药效成分的提取和合成又需要大量的有机化学的知识。而这门课把化学和生物学有机结合了起来,总之,周老师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在它的调节和催化下进行的。总之,关于化学与生物学交叉点的边缘性知识有了具体的了解,不论对于做化学还是生物学的课题都有了极大的帮助。周老师毫不保留的把他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我们,在教学上总是一丝不苟,一切为学生着想,如果学生没有掌握他会一遍又一遍的讲解,大热的天老师从来没迟到过,周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真的让我们每个学生感动,所以我们也都很认真的学习来回报老师,向周老师致敬。在思维和经验方面的收获也有总结了几点:第一,让我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化学的方法解决生物的问题或用生物的方法解决化学的问题。扩宽了视野,第二,周老师在讲课过程中穿插了很多实验细节,很多都是自己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尤其是实验室安全和自身安全的问题,比如实验室的很多甲基试剂都有致癌作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第三,通过周老师讲课我了解了我们专业的前景,知道了以后要申报课题项目应该怎么做,那些方向容易做出成绩...

篇二:微生物学发展简史读后感

 卷第 期    年 月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邹水洋 ・罗诗裕郭祀远摘要基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讨论了微生物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微生物运动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以及微生物世界的对立统一等基本哲学问题分析了内因与外因质变与量变、必然性与偶然性等哲学范畴对生产实践的指导意义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哲学微生物学对立统一中图分类号  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众所周知近代生命科学中的达尔文进化论和细胞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重要自然科学基础。当代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势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微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领域内发展最快、影响最大、体现生命科学发展主流的前沿科学…其知识体系不仅涵盖了生命科学领域的许多重大进展而且蕴涵着非常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深入发掘、研究微生物学中的哲学思想对充实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辩证唯物主义是各门具体学科的总结与升华又对这些具体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恩格斯曾经指出“对于现今的自然科学来说辩证法恰好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因为只有辩证法才能为自然界中出现的发展过程为各种普遍联系为从一个研究领域向另一个研究领域过渡提供了模式从而提供了说明方法。”贮 深刻认识这种辩证关系能帮助我们在微生物学中贯彻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作用更好地促进知识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本文对微生物学中的基本哲学思想及其实践指导意义作了初步的阐述和探讨。一、微生物学中的基本哲学思想微生物不仅具有所有生物共同性的一面如都具有新陈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基本特征同时也具有其自身独特性的一面如形态微小繁殖快速适应性强分布广泛等特点。微生物的各种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生动地表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 一 微生物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微生物最引人注目的特点之一就是其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代谢类型极为丰富等诸多方面。地球上有分类记录的物种大约有   万种其中微生物超过  万种而且其数量还在急剧增加有人估计已发现的微生物种类至多也不超过自然界中微生物总数的    。凡有生物圈的地方就有微生物的踪迹不论在动植物体内外还是在土壤、河流、空气甚至各种恶劣的极端环境都有微生物的存在。微生物生理代谢类型之多是动植物远远不及的理论上自然界各种有机物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微生物来分解微生物有着最多样的产能方式能够合成各种复杂的有机物能够抵抗各种极端环境等等。尽管微生物多种多样但微生物世界具有统一性这个统一性就是它的物质性。首先构成微生物细胞 或毒粒 的物质基础是各种元素。这些元素都来自于自然界它们以各种有机物、无机物的形式存在于细胞 毒粒 中甚至很多生命物质在化学组成和立体结构上都呈现高度的一致性如所有生物构成蛋白质的            关于微生物学的几点哲学思考 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州       东莞理工学院化学生物工程系广东东莞       东莞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广东东莞      收稿日期    —  — 作者简介邹水洋     一 。男湖南华容人讲师博士生主要从事微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研究万方数据

 墨 塑墅查鲎篁 苤王丝生竺堂堕凸盛重堂星耋兰原料都是  余种基本氨基酸它们都是 一型屯一如果从整个地球生物圈的发展史来看微氨基酸 脯氨酸例外 微生物活动需要的能量生物不仅是地球生物圈的开创者也是其维护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来自于光的照射和化学者。从生物起源我们可以知道微生物是最早物质的反应同样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其二微出现的生物体并进化成后来的动植物。蓝细生物和其它生物一样都具有新陈代谢、生长繁菌的产氧作用改变了大气圈的化学组成为殖、遗传变异等基本生命特征它们都共用一套后来的动植物出现打下基础。整个生物圈要取“三联体”遗传密码甚至微生物基因组上含有得繁荣昌盛和发展其能量来源是太阳而元与高等生物同源的基因。这些都证明了生物界的素来源主要是依赖于由微生物分解作用所推动高度统一性。其三从哲学的“物质一来讲不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微生物与生物和非生物论微生物如何丰富多样如何变化多端它们都环境之间的普遍联系是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形成是可以被人类认知的客观存在不受什么“神秘和发展的基础。微生物生态学的发展不断证实物质一和“神秘力量一的支配。随着科技的发和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展越来越多的微生物为人类所认识、所利用 三 微生物世界的运动与发展近年来一些特殊微生物的发现甚至打破了人类对构成微生物的各种生命物质无时无刻不在于生物的传统观念引发了许多关于生命现象的变化更新之中能量亦在体内外转化流动微哲学讨论…。如一些极端嗜热微生物能在     生物细胞经历着生长与死亡以及形态、结以上的高温正常生长朊病毒的化学组成中竟然构、生理的多种变化微生物群体随外界条件没有核酸只有蛋白质存在。科学的新发现一的变化发生着数量的增减、代谢能力的改变、方面更丰富了微生物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进一生境的变迁从更广阔久远的时空来看微生步证明了微生物世界的统一性。物还经历种群的演替与进化参与各种生态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正是由于微生物极其统的形成与发展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过于微小、不易观察等 微生物运动的整体性特征微生物的各原因决定了微生物多样性与统一性的认识必种活动规律在微生物学中分别归属于新陈代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自然界绝大多数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系统等部分。微生物对人类而言还是未知世界其物种的产如果从普遍联系的观点来审视这些运动规律生与消亡是在人类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当然就不难发现微生物的各种运动主要以系统运动的更谈不上对它们的控制与利用。    年联合国形式表现出来。如作为生命最本质特征的新环境发展大会通过的‘生物多样性公约》明确陈代谢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化学反应和能量变指出微生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宝贵的自然资化而是微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的物质和能量源。积极保护与合理开发微生物资源不仅是人的有序交换过程以及微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而且对于解决人类有序转变过程。新陈代谢尽管非常复杂但却社会现在面临的能源危机、环境恶化、疾病防高度有序各种生化反应在微生物酶的选择性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催化作用及各种调控机制下有条不紊地进行——   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普遍联系这是由微生物细胞的系统结构 由细胞壁、细自然界中的各种微生物极少单独存在总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或拟核等构成的有机整是较多地聚在一起以群体的形式出现也常常与体 所决定的。微生物的系统运动还表现在不其它生物共存于一个限定的空间内这样它们之同层次的系统运动上一个单细胞的微生物就间可能发生各种联系和相互作用并由此构成各是一个系统 多细胞的微生物也是如此 它种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微生物与环境之间有着的各种生命现象如生长繁殖、遗传变异都是密切的关系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依赖于环境同其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协调运动的结果无时也影响着环境。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其它生数个微生物组成的群体如菌落、种群以及由微物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非常复杂生物群体参与的各种生态系统又在新的层次上而多样化的关系如竞争、互生、共生、寄生、表现出新的系统运动规律。拮抗关系等。在各种生态系统中上述生态关系 微生物运动的对立统一各种矛盾体对往往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多是数种生态关系并立统一推动微生物不断运动发展。新陈代谢就存并且相互之间产生错综复杂的影响共同是由一对基本矛盾——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构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发展。成的。同化作用是把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转万方数据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  年化成微生物自身的组成成分并储存能量而异化作用则把自身的一部分物质分解释放其中的能量。二者是相反的两个过程但同化作用合成的物质正是异化作用的基础而异化作用产生的能量和部分产物又是同化作用得以进行的前提。二者既对立、又联结共同为微生物的各种生理活动提供物质、能量的需要。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也是一对典型的矛盾体。遗传使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相似性而变异又使亲代和子代之间不完全相同微生物在遗传中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出现变异大多数微生物又可将这些变异遗传给后代遗传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遗传中有变异变异中有遗传遗传与变异的辩证关系使微生物不断进化。再如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环境影响和制约着微生物的生存与发展而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又不断影响和改变着环境。当然微生物世界还有很多的矛盾运动有待我们去探明而微生物学正是在这些矛盾运动规律的不断揭示中得到发展。 微生物运动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微生物虽然无时无刻不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但在一定的阶段一定的环境下微生物的某些性状仍可以保持相对的稳定性。细菌产生的芽孢、霉菌或放线菌产生的孢子、低温下的微生物都表现出休眠状态其新陈代谢趋于停滞微生物细胞在一段时期内基本没有变化。这种稳定状态就是哲学意义上的相对静止。这种静止状态是短暂的有条件的。如芽孢和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又会萌发低温下休眠的微生物一旦温度适宜又可重新开始新陈代谢等活动。即使是在休眠状态下微生物也会缓慢的衰亡。单细胞微生物群体在其典型生长曲线中的稳定期群体数目保持恒定在宏观上可看作一种相对的稳定但从微观的层次去看这时微生物不断有个体产生也有个体衰亡只是生长和死亡的速度相等微生物群体表现出动态平衡罢了当微生物所处环境不断恶化微生物便从稳定期进入衰亡期。再如生态平衡也是一种动态平衡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都可能会影响甚至破坏它。动态平衡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其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微妙辩证关系很值得我们研究。二、唯物辩证法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既然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那么我们在微生物学的研究与应用实践中有意识地运用唯物辩证法可以使我们更易看清事物的本质找到正确的方法坚定成功的信念从而使我们的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内因与外因——高产菌与优化的发酵工艺发酵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环节。发酵工业生产的产品要么是微生物菌体要么是其代谢产物如何在生产中实现高效、高产的目标运用唯物辩证法可以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来讨论。内因即生产菌外因就是发酵工艺条件。通常优良的生产菌是关键因素是技术的核心。但仅有好的菌种若不配合适宜的生长、发酵条件其生产潜力并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反过来没有好的菌种无论如何优化工艺条件生产水平也很难有较大提高。只有将好的菌种与优化的工艺条件相结合才能获得最佳的生产效果。把握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原理能使我们深刻认识为什么高产菌的应用和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是整个发酵工艺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二 质变与量变——菌种的衰退与复壮菌种衰退是发酵工程经常遇到的严重影响生产的一大问题其主要表现就是出现持续的低产、不稳产。菌种衰退从本质上讲就是负变 代谢产物生产能力下降 在微生物细胞群中由量变 比例增加 到质变 衰退 的逐步演化过程。开始时在一个大群体中仅有个别细胞发生负变这时如不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而仍一味传种接代则群体中这种负变个体的比例就逐步增大最后会发展成优势群体从而使整个群体表现严重的衰退。从质变与量变规律出发我们在生产实践中要克服一劳永逸的思想注意防微杜渐要把菌种的纯化、复壮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做才能使生产菌株保持其优良性状从而保证生产的稳定和正常运行。 三 运动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菌种保藏菌种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资源而菌种保藏就是保持微生物 菌株 的生活力和原有性状的方法。菌种活力的保持及其性状的稳定对基础研究和实际生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基础研究中菌种保藏可以保证研究结果取得良好的重复性对于实际应用的生产...

篇三:微生物学发展简史读后感

微生物学笔记总结

  微生物:

 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 结构简单、 肉眼直接看不见, 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 数千倍。

 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1.

 微生物的分类:

  种类 细胞结构 核酸 非细胞型微物 无典型细 胞结构构 两者不同 时存在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无核膜、 核仁, 仅有核糖体 特点 代表 DNA 或 RNA,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 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增值 病毒 DNA 和 RNA

 古生菌、 细菌 (细菌、 支原体、衣原体、 立克次体、 螺旋体和放线菌)

 真菌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 胞核分化程度很高, 有核膜核仁, 细胞器完整 DNA 和 RNA

 3、 病原微生物:

 少数具有致病性, 能引起人类、 植物病害的微生物。

 机会致病性微生物:

 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 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的微生物。

 4, 郭霍法则:

 ①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中查见, 在健康人中不存在; ②该特殊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 ③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 能产生同样病症; ④自 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到该病原菌纯培养。

  郭霍法则的特殊情况 5、 免疫学:

 ㈠主动免疫; ㈡被动免疫。

  第一篇

 细菌学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1、 观察细菌常采用光学显微镜, 一般以微米为单位。

  2、 按细菌外形可分为:

 ①球菌(双球菌、 链球菌、 葡萄球菌、 四联球菌、 八叠球菌)

  ②杆菌(链杆菌、 棒状杆菌、 球杆菌、 分枝杆菌、 双歧杆菌)

 ③螺形菌(弧菌、 螺菌、 螺杆菌)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1、 基本结构: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核质 特殊结构:

 荚膜、 鞭毛、 菌毛、 芽胞

 2、 革兰阳性菌(G+):

 显紫色; 革兰阴性菌(G-):

 显红色。

  3、

 细胞壁结构 革兰阳性菌 G+ 革兰阴性菌 G- 肽聚糖组成 由聚糖骨架、 四肽侧链、 五肽交联桥构成坚韧三维立体结构 由聚糖骨架、 四肽侧链构成疏松二维平面网络结构 肽聚糖厚度 20~80nm 10~15nm 肽聚糖层数 可达 50 层 仅 1~2 层

 肽聚糖含量 占胞壁干重 50~80% 仅占胞壁干重 5~20% 磷壁酸 有 无 外膜

 无 有 4、 G-菌的外膜 {脂蛋白、 脂多糖(LPS)

 →【脂质 A, 核心多糖, 特异多糖】、 脂质双层、}

 脂多糖(LPS):

 即G-菌的内毒素。

 LPS 是 G-菌的重要致病物质, 使白细胞增多, 直至休克死亡; 另一方面, LPS 也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 并有抗肿瘤等有益作用。

 ①脂质 A:

 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成分, 无种属特异性, 不同细菌的脂质 A 骨架基本一致, 故不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均相似。

 ②核心多糖:

 有属特异性, 位于脂质 A 的外层。

 ③特意多糖:

 即 G-菌的菌体抗原(O 抗原), 是脂多糖的最外层。

  5、 细胞壁的功能:

 维持菌体固有的形态, 并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

 G-菌的外膜是一种有效的屏障结构, 使细菌不易受到机体的体液杀菌物质、 肠道的胆盐及消化酶等的作用。

  6、 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 L 型 )

 :

 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 这种细菌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者称为细菌细胞壁缺陷型。

  原生质体:

 G+菌细胞壁缺失后, 原生质层仅被一层细胞膜包住

 原生质球:

 G-菌肽聚糖层受损后尚有外膜保护 ■细菌 L 型的诱发因素, 如:

 溶菌酶, 青霉素, 溶葡萄球菌素, 胆汁, 抗体, 补体等。

 溶菌酶:

 能裂解肽聚糖中 N-乙酰葡萄胺和 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β -1, 4 糖苷键, 破坏聚糖骨架, 引起细菌裂解。

 青霉素:

 能与细菌竞争合成肽聚糖过程中所需的转肽酶, 抑制四肽侧链上 D-丙氨酸与五肽桥间的联结, 使细菌不能合成完整的肽聚糖, 在一般渗透压环境中科导致细菌死亡。

 ■细菌 L 型需在高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

  G+菌细胞壁缺损形成的原生体, 在普通培养基中很容易胀裂死亡, 必须保存在高渗环境中。

  7、 细胞膜: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①物质转运; ②呼吸和分泌; ③生物合成; ④参与细菌分裂:

 细菌部分细胞膜内陷、 折叠、 卷曲形成的囊状物, 称为中介体。

  8、 细胞质:

 ①核糖体:

 链霉素(与细菌核糖体的 30S 亚基结合)

 和红霉素(与细菌核糖体的 50S 亚基结合)

 均能干扰其蛋白质合成, 从而杀死细菌, 但对人体核糖体无害。

 ②质粒:

 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为闭合环状的双链 DNA ③胞制颗粒:

 贮藏有营养物质。

 异染颗粒(也成迂回体, 嗜碱性强, 用甲基蓝染色时着色较深呈紫色)

 常见于白喉棒状杆菌。

 9、 核质:

 细菌的遗传物质。

 10、 细菌的特殊结构 ⑴荚膜:

 包绕在细胞壁外的一层粘液性物质, 为多糖或蛋白质的多聚体, 用理化方法去除后并不影响菌细胞的生命活动。

 ①厚度≧0.2 微米边界明显的称为荚膜或大荚膜; 厚度﹤ 0、 2 微米的为微荚膜。

 ②若粘液物质疏松地附着于菌细胞表面, 边界不明显且易被洗脱者成为粘液层。

 ③大多数细菌的荚膜为多糖, 多糖分子组成和构型的多样化使其结构极为复杂, 成为血清学分型的基础。

 ④荚膜对一般碱性染料亲和力低, 不易着色。

 ■荚膜的功能:

 ①抗吞噬作用; ②粘附作用; ③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

  ⑵鞭毛:

 包括:

 单毛菌、 双毛菌、 丛毛菌、 周毛菌

  鞭毛由基础小体、 钩状体、 丝状体三部分组成。

 ■鞭毛的功能:

 使细菌能在液体中自由游动, 速度迅速。

 细菌的运动有化学趋向性, 常向营养物质处前进, 而逃离有害物质。有些细菌的鞭毛与致病性有关。

  ⑶菌毛:

 必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①普通菌毛:

 与细菌粘附有关。

 ②性菌毛:

 仅见于少数 G-菌。

 具有传递遗传物质作用。

  ⑷芽胞:

 细菌的休眠形式, 营养缺乏尤其是 C、 N、 P 元素不足时, 细菌生长繁殖减速, 启动芽胞形成的基因。

 ■细菌的芽胞由内向外依次是:

 核心、 内膜、 芽胞壁、 皮质、 外膜、 芽胞壳和押宝外衣。

 ■芽胞的形成与发芽:

 芽胞具有完整的核质、 酶系统和合成菌体组分的结构, 能保存细菌的全部生命必须物质, 芽胞形成后细菌即失去繁殖能力。

 一个细菌只形成一个芽胞, 一个芽胞也只能生成一个菌体。

 ■芽胞的功能:

 细菌的芽胞对热力、 干燥、 辐射、 化学消毒剂等理化因素均有强大的抵抗力。

 此外, 当芽胞成为繁殖体后,能迅速大量繁殖而致病。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第一节 细菌的理化性质 1、 细菌的化学组成:

 水、 无机盐、 蛋白质、 糖类、 脂肪、 核酸

 2、 细菌的物理性状:

 ①光学性质; ②表面积; 细菌的相对表面积大, 有利于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③带电现象; ④半透性:细菌的细胞膜和细胞壁都有半透性, 有利于吸收营养和排除代谢产物; ⑤渗透压:

 细菌所处一般环境相对低渗。

  第二节 细菌的营养和生长繁殖 一、 细菌的营养类型 1、 自养菌:

 化能自养菌、 光能自养菌 2、 异养菌:

 腐生菌、 寄生菌 所有的病原菌都是异养菌, 大部分属寄生菌。

  二、 细菌的营养物质 1、 水 2、 碳源 3、 氮源:

 作为菌体成分的原料 4、 无机盐:

 常用元素(P、 S、 K、 Na、 Mg、 Ga、 Fe)

 微量元素(Zn、 Cu、 Mn、 钴)

  各类无机盐的公用:

 ①构成有机化合物, 成为菌体的成分; ②作为酶的组成成分, 维持酶的活性; ③参与能量的储存和转运; ④调节菌体内外渗透压; ⑤某些元素与细菌的生长繁殖和致病作用密切相关。

 5、 生长因子:

 生长因子是指, 某些细菌细菌生长所必须的但自身又不能合成, 必须由外界供给的物质。

  三、 细菌摄取营养物质的机制 1、 被动扩散:

 2、 主动转运系统:

 ①依赖于周浆间隙结合蛋白的转运系统;

  ②化学渗透趋势转运系统;

  ③基团转移。

  四、 影响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简答)

 1、 营养物质:

 水、 碳源、 氮源、 无机盐及生长因子为细菌的代谢及生长繁殖提供必需的原料和充足的能量 2、 酸碱度(pH):

 多数病原菌最适 pH 为 7.2--7.6, 而结核杆菌最适 pH 值为 6.5--6.8, 霍乱弧菌最适 pH 值为 8.4--9.2。

 3、 温度:

 病原菌最适温度为 37 度。

 4、 气体:

 O2:

 根据细菌代谢时对氧气的需要与否分四类:

 ①专性需氧菌:

 具有完善的呼吸酶系统, 需要分子氧作为受氢体以完成需氧呼吸, 仅能在有氧环境下生长。

 ②微需氧菌:

 在低氧压(5%-6%)

 生长最好。

 ③兼性厌氧菌:

 兼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发酵两种功能, 在有氧、 无氧环境中均能生长, 但以有氧时 生长较好。

 大多数病原菌

 属于此。

 ④专性厌氧菌:

 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 只能进行无氧发酵, 必须在无氧环境中生长。

 CO2:

 对细菌生长也很重要, 大部分细菌在代谢中产生的 CO2可满足需要, 个别细菌初次分离时需人工供给 5-10%CO2。

 5、 渗透压:

  五、 细菌的生长繁殖 1、 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

 繁殖方式----细菌以简单的二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

 繁殖速度----繁殖一代所需时间(代时)

 约 20-30min。

 但少数细菌代时较长, 如结核分枝杆菌代时为 18 小时。

  2、 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

 迟缓期、 对数期、 稳定期、 衰退期

 繁殖规律----生长曲线

 迟缓期:

 细菌被接种培养基的最初一段时间, 主要是适应新环境, 同时为分裂繁殖作物质准备, 此时细菌体积比较大, 含有丰富的酶和中间代谢产物。

 对数期:

 细菌分裂繁殖最快的时期, 菌数以几何级数增长, 研究细菌的最佳时期。

 稳定期:

 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 代谢产物的堆积, 繁殖数与死亡数几乎相等。

 活菌数保持稳定。

 一些细菌的芽胞、 外毒素和抗生素等代谢产物大多在稳定期产生。

 衰退期:

 繁殖变慢, 死菌数超过活菌数。

 细菌形态发生改变, 生理活动趋于停滞。

  第三节 细菌的新陈代谢和能量转换 一、 细菌的能量代谢 ■细菌能量代谢活动中主要涉及 ATP 形式的化学能。

 细菌的有机物分解或无机物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通过底物的磷酸化或氧化磷酸化合成 ATP。

 ■生物体能量代谢的基本生化反应是生物氧化, 其方式包括:

 加氧、 脱氢和托电子反应, 细菌则以脱氢或氢的传递更为常见。

 ■发酵:

 以有机物为受氢体的生物氧化。

 呼吸:

 以无机物为受氢体的生物氧化。

 以分子氧为受氢体的是有氧呼吸, 以其他无机物为受氢体的是厌氧呼吸。

 ■病原菌合成细胞组分和获得能量的基质主要为糖类, 通过糖的氧化或酵解释放能量, 并以高能磷酸键的形式(ATP/ADP)储存能量。

 1、 EMP 途径, 又称糖酵解。

 大多数细菌共有的基本代谢途径, 有些专性厌氧菌产能的唯一途径。

 2、 磷酸戊糖途径, 又称一磷酸己糖途径。

 为生物合成提供前提和还原能。

 3、 需氧呼吸, 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进行需氧反应。

 4、 厌氧呼吸, 专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都能进行厌氧呼吸。

 二、 细菌的代谢产物 ㈠分解代谢产物和细菌的生化反应 ㈡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医学上的意义 1、 热原质(致热源):

 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

 产生热致源的细菌大都为格兰阴性菌,热致源即其细胞壁的脂多糖。

  2、 毒素及侵袭性酶:

 ①外毒素:

 多数 G+菌和少数 G-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菌体外的蛋白质;

 ②内毒素:

 G-菌细胞壁的脂多糖; 外毒素毒性强于内毒素。

 ③侵袭性酶:

 某些细菌产生的, 能损伤机体组织, 促使菌体的侵袭和扩散, 是细菌重要的致病物质。

 3、 色素:

 ①水溶性; ②脂溶性。

 4、 抗生素:

 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

 抗生素大多由放线菌和真菌产生。

 5、 细菌素:

 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

 细菌素仅对与产生菌有亲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作用。

 6、 维生素:

  第四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一、 培养基 1、 基础培养基 2、 增菌培养基 3、 选择培养基 4、 鉴别培养基 5、 厌氧培养基

 二、 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㈠ 液体培养基 ㈡ 固体培养基 菌落:

 单个细菌分裂繁殖成肉眼可见的细菌基团。

 1、 光滑型菌落 2、 粗糙型菌落 3、 粘液型菌落 ㈢ 半固体培养基

 三、 人工培养细菌的用途 1、 医学:

 ①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

 ②细菌学的研究

 ③生物制品的制备 2、 工农业生产 3、 基因工程

 第三章 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第一节 消毒灭菌的常用术语 1、 灭菌:

 杀灭生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2、 消毒:

 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 微生物, 并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胞或非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3、 防腐:

 防止或抑制皮肤表面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

 4、 无菌:

 无菌即不存在活菌, 多是灭菌的结果。

 无菌操作:

 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

 5、 清洁:

 减少微生物数量的过程。

 第二节 消毒灭菌的方法 一、 物理消毒灭菌法:

 热力、 辐射、 滤过、 干燥和低温等。

 ㈠热力灭菌法:

 分为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 1、 干热灭菌法:

 一般细菌繁殖体在干燥状态下, 80-100℃经 1 小时可被杀死, 芽胞则需要更高温度才能被杀死。

 ①焚烧:

 废弃物、 尸体 ②灼烧:

 接种环、 试管口 ③干烤:

 (160~170℃, 2h)

 利用干烤箱灭菌, 一般加热至 171℃经 1h 或 160℃ 2h 或 121℃ 16h。

 适用于高温下不变质、 不损害、 不蒸发的器皿(如:

 玻璃器皿)。

 ④红外线(0.7~1000um 波长的电磁波):

 医疗器械

  2、 湿热灭菌法:

 最常用, 在相同温度下湿热灭菌法比干热灭菌法效果更好, 因为:

 ⅰ 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固变性;ⅱ 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 ⅲ湿热的蒸汽有潜热效应存在。

 ①巴氏消毒法:

 用较低的温度...

篇四:微生物学发展简史读后感

物学感悟 08 化工 2 班

  陆建东

  0832210060 这是我第一次系统的接触微生物学。以前从来没有这么系统的了解过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即使是我们身边常见的微生物自己也不清楚有哪些就更别提它们的分类形状结构和作用了。对于像我这样没学过有关方面知识的人来说是陌生的。事实上我们人类已经利用其为我们的生活坏境服务 微生物在我们人类生活坏境的保护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上了李金枝老师的微生物学 虽然自己学的不怎么认真 但是还是让我对微生物学有了一个系统而又全面的认识收获颇多。

 微生物五大共性分别是1:体积小面积大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适应强易变异5:分布广种类多。其中最基本的特性是体积小面积大。微生物是一个突出的小体积大面积系统 从而赋予它们具有不同于一切大生物的五大共性 因为一个小体积大面积系统 必然有一个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 代谢废物的排泄面和环境信息的交换面 故而产生了其余四个共性。

 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和代谢废物的排泄面使微生物具有了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的特点。环境信息的交换面使微生物具有适应强易变异的特点。而正是因为微生物具有适应强易变异的特点才能使其分布广种类多。

 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可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

 微生物对人类生活坏境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产生的影响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

 例如健康人肠道中即有大量细菌存在称正常菌群其中包含的细菌种类高达上百种。在肠道环境中这些细菌相互依存互惠共生。食物、有毒物质甚至药物的分解与吸收菌群在这些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还不明了。一旦菌群失调就会引起腹泻。随着医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人们对基因、遗传物质等专业术语也日渐熟悉。人们认识到 是遗传信息决定了生物体具有的生命特征 包括外部形态以及从事的生命活动等等而生物体的基因组正是这些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因此阐明生物体基因组携带的遗传信息 将大大有助于揭示生命的起源和奥秘。

 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病原体的变异规律、 毒力和致病性 对于传统微生物学来说是一场革命。

 微生物以人类基因组计划为代表的生物体基因组研究成为整个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而微生物基因组研究又是其中的重要分支。世界权威性杂志《科学》曾将微生物基因组研究评为世界重大科学进展之一。

 通过基因组研究揭示微生物的遗传机制 发现重要的

 功能基因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疫苗开发新型抗病毒、抗细菌、真菌药物将对有效地控制新老传染病的流行 促进医疗健康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壮大! 从分子水平上对微生物进行基因组研究为探索微生物个体以及群体间作用的奥秘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思路。

 为了充分开发微生物特别是细菌资源1994 年美国发起了微生物基因组研究计划MGP 。

 通过研究完整的基因组信息开发和利用微生物重要的功能基因 不仅能够加深对微生物的致病机制、 重要代谢和调控机制的认识 更能在此基础上发展一系列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基因工程产品包括接种用的疫苗、治疗用的新药、诊断试剂和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的各种酶制剂等等。通过基因工程方法的改造促进新型菌株的构建和传统菌株的改造全面促进微生物工业时代的来临。工业微生物涉及食品、制药、冶金、采矿、石油、皮革、轻化工等多种行业。通过微生物发酵途径生产抗生素、丁醇、维生素 C 以及一些风味食品的制备等某些特殊微生物酶参与皮革脱毛、冶金、采油采矿等生产过程甚至直接作为洗衣粉等的添加剂 另外还有一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以作为天然的微生物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

 通过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基因组研究 发现了一系列与抗生素及重要工业用酶的产生相关的基因。乳酸杆菌作为一种重要的微生态调节剂参与食品发酵过程。

 微生物可以净化污水。污水中的有毒物质的成分十分复杂包括各种酚类、氰化物、重金属、有机磷、有机汞、有机酸、醛、醇及蛋白质等等。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可以解除污水的毒害作用从而使污水中的有毒物质转化为有益的无毒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

 微生物可以在生活垃圾处理中应用。

 厨房垃圾是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来源。

 现代化的燃烧处理不但消耗大量能量而且放出的二氧化碳和二恶英增加地球温室效应污染大气。填埋处理浪费地块污染地下水和地上水。若能在源头上处理好生活垃圾无疑将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环境的压力避免二次污染。EM 可以解决以上的问题。借助俄 EM 接种发酵可以消除原材料中的有害物质病原菌虫等达到变废为宝净化环境的多重目的。

 微生物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废气的微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 使污染分解 转化为无害或少害的物质。

 目前 微生物处理大气污染主要用来净化有机污染物。同传统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相比微生物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投资及运用费用低、易于管理等优点逐渐应用于大气污染治理中。利用自养生物脱硫,营养要求低,无二次污染,处理费用为湿法脱硫的 50%。

 人类把微生物应用在人类生活坏境的方面还有很多 微生物让我们人类的生活坏境得到了提升。但是微生物也对我们的生活坏境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微生物可产生空气污染。

 空气虽然不是微生物产生和生长的自然环境 但由于人们的生

 产和生活活动使空气中存在某些微生物包括一些病原微生物如结核杆菌、白喉杆菌、金葡菌、流感病毒、麻疹病毒等可成为空气传播疾病的病原。

 水也是微生物侵蚀的地方。有些微生物进入水后会对水产生污染。水是微生物生存的天然环境无论地面水、地下水甚至雨水或雪水都含有多种微生物。水中的微生物大部分来自土壤此外尚有一少部分是随垃圾。水体中的病原体主要来自人畜粪便。某些病原微生物污染水体后可引起传染病的流行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这门课程的学习让我们明白了微生物对人类生活坏境来说既有益处 又有坏处。

 好坏取决于人类对微生物的态度以及微生物存活的地方等。所以只有我们人类要充分利用微生物的同时要注意微生物对我们人类产生的危害充分利用有关知识去消除危害让微生物更好为我们人类的生存坏境服务。

 参考文献 周德庆。2002.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五:微生物学发展简史读后感

研究 194

 2017 年 11 月 07 浅谈高职高专《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心得体会

 刘 玲

 苏 玲 石家庄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要:微生物学是高职高专生物制药、药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通过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力求做到“教、学、做”,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以适应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通过对学生情况分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采用优质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生物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Q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61(2017)11-0194-01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形态、结构、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及其与人类、动植物等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既是研究生命科学的基础,又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微生物学是高职高专生物制药、药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通过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力求做到“教、学、做”,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以适应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1 学情分析

 根据近五年来,我院招生录取情况显示:普通高考招生的人数占 60%,且分数偏低;对口升学的占 30%,基础知识薄弱;跟读生占 10%,年龄偏小,学习能力及控制能力较差,学生整体素质水平偏低。根据这一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成了教学的首要目标和任务。

 2 以就业为导向,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微生物学内容覆盖面大、学科交叉广,与实际联系紧密等特点。重新整合教学内容,以“实用”、“够用”为度,教学内容重在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内容上我们做了精心的挑选,在原有的学科体系上,将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微生物技术进行了融合,更加注重学生对操作技能的学习和训练。

 同时根据专业需求专门设计了几个专题介绍[1] ,如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专题、致病微生物研究专题、微生物代谢产物化学研究专题、微生物与药物关系研究专题、微生物实验技术专题等基本涵盖了微生物教学大纲中要求的内容。教学内容经过精心设计,既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

 3 采用优质 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当中,采用能动的交互学习式的教学方法[2] ,强调“教”和“学”的“能动互作”过程以素质培养和知识传授并重为目标。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改革备课形式

 打破传统的教师课前备课的形式,让学生加入到备课中来。课前提前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及拓展问题发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教材阅读、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网络搜寻等方式进行准备,这样学生们对本单元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了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3.2 趣味引导,课堂学习活而不乱

 在课堂授课过程中,选择与生物制药、药学专业联系紧密的章节,提出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并推荐出一人,讲解本组的答案及依据,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譬如,讲到放线菌对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最突出的是产抗生素,我会让学生们围绕抗生素的生产工艺、使用及保存方法展开讨论。这样既使学生们巩固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们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拓展了学生们的思路,为之后的专业课学习做铺垫。

 3.3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丰富的画面、文字和声音等视听信息,不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内容,而且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和思考。特别是在微生物教学当中,微生物的形态、繁殖过程、菌落特点可以通过多媒体直观的演示出来,从而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是把书上的文字利用幻灯片的方式呈现出来,在课堂上照本宣科的念,需要教师根据课程的要求精心地设计出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譬如,讲到营养物质进出微生物细胞的方式时,常见方式有四种,由于微生物形态微小,学生们很难理解物质在细胞膜内外如何运输,我会利用绘图软件绘制一些动态图片或者短片,便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印象也更加地深刻。

 3.4 实 行实践教学开放式管理

 根据高职高专生物制药、药学等相关专业教学特点和学生掌握技能的规律,对微生物学实验室教学实行开放式管理,包括实验室管理开放、实验教学过程开放、学生实验方法开放和教学效果评价的开放,确保有足够的时间用于学生基本技能的养成,使学生具有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3] 。我院在原有验证性实验(培养基配制、革兰氏染色、细菌生理生化实验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设计了几项拓展性实验专题,譬如食用菌培养、抗生素及抗生菌的抗药性测定、菌种认识及筛选、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等等。这样把生硬的机械性教学转变为鲜活的开放性教学,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知识的探求,使其对微生物认识记忆犹新。

 参考文献

 [1]秦盛.浅谈《微生物学研究发展》课程教学心得体会[J].广西轻工业 2011(9):198-199. [2]艾云灿,孟繁梅.尝试改革《普通微生物学》教学方法的体会[J].微生物学报 1999:145-147. [3]吴继卫,张志芹.微生物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 2013(26):10886-10887.

篇六:微生物学发展简史读后感

附录

 微生物学发展史上相关事件及有关的诺贝尔奖 年代 研究者 成就 1546 法 兰 卡 斯 特 罗 ( Girolamo Fracastoro)

 提出疾病是由看不见的生物引起 1590 -1608 詹森(Zacharias Jansen)

 研制出第一架复式显微镜 1625 -1630 斯泰卢蒂(Francesco Stelluti)

 最早用显微镜观察蜜蜂和象鼻虫 1684 列文虎克(Anton van Leeuwenhoek)

 通过自制显微镜发现 “微动体” ,即细菌、 原生动物等。

 1688 雷迪(Francesco Redi)

 实验证明腐肉上的蛆来自 苍蝇的卵。

 1735 林奈(Carolus Linnaeus)

 建立自然分类和双名法 1748 尼达姆(John Needham)

 用“干草等浸泡在烧瓶中会产生微生物” 的实验证明“自 然发生论”

 1765 -1776 斯帕兰让尼(Lazaro Spallanzani)

 用密封加热实验反驳“自 然发生论”

 1786 玛勒(Muller)

 第一个提出细菌分类 1798 琴纳(Edward Jenner)

 接种牛痘疫苗预防天花 1826 施旺(Theodor Schwann) 提出乙醇发酵由酵母菌引起 1837 施旺(Theodor Schwann)

 微生物引起发酵和腐败 1838 -1839 施 旺 (Theodor Schwann) 和 施 莱 登(Mathias Schleiden) 分别提出细胞学说 1853 巴谢(Agostino Bassi)

 首次实验证明由白僵菌引起家蚕的” 白僵病” 。

 并认为许多疾病是由微生物引起。

 1845 伯克利(M. J. Berkeley)

  首次证明是霉菌引起爱尔兰土豆枯萎病。

 1846 塞麦尔维斯(Lgnaz Semmelweis)

 发现产褥热是由医生传播的, 提出使用防腐剂预防的方法。

 1849 ,1854 斯诺(John Snow)

 对伦敦流行的霍乱开展流行病学研究 1850 达望(Casimir-Joseph Davaine)

 在患炭疽病的家畜中发现炭疽细菌

 1850 米切利斯(Eihardt Mitscherlich)

  发现是细菌引起马铃薯褐变

 1853 德巴利(Heinrich Anton De Bary)

 提出禾谷类锈病由寄生真菌所为 1857 巴斯德(Louis Pasteur)

 提出乳酸发酵的微生物学原理 1858 魏尔啸(Rudolf Virchow)

 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 1859 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

 发表《物种起源》

 1860 巴斯德(Louis Pasteur)

 提出酵母菌在乙醇发酵中的作用 1864 巴斯德(Louis Pasteur)

 彻底驳斥了自然发生说

 2 1865 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

 发表孟德尔遗传法则 1866 巴斯德(Louis Pasteur)

 发明低温灭菌法 1867 李斯特(Joseph Lister)

 正式发表了他的外科消毒术 1869 米 舍 尔 (Johann Friedrich Miescher)

 发现核酸 1870 刘易斯(T. R. Lewis)

 发现阿米巴痢疾病原体

 1872 科亨(Ferdinand Cohn)

 首次对细菌进行分类 1874 比尔罗斯(Theodor Billroth)

 首次发现链球菌 1875 戴维· 布鲁斯(David Bruce)

  从锥虫病患者体内分离出锥虫 1876 科赫(Robert Koch)

 分离并鉴定了炭疽热病原菌——炭疽杆菌 1877 丁道尔(John Tyndall)

 证实空气中灰尘携带微生物。

 首次阐明抗热芽孢的存在并提出了丁道尔灭菌法。

 1877 科恩(Ferdinand Cohn)

 发现细菌芽孢及其抗热特性 1878 科赫(Robert Koch)

 鉴别了葡萄球菌 1878 李斯特(Joseph Lister)

 研究牛奶的乳酸发酵, 发现牛奶酸败的原因。

 1879 汉 森 ( Gerhard Henrik Armauer Hansen)

 发现麻疯病致病因子——麻疯分支杆菌 1880 奈 瑟 (Albert Ludwig Sigismund Neisser)

 首次发现是淋病的致病因子——奈瑟氏淋病双球菌

 1880 拉瓦拉(Alphonse Laveran)

  鉴定了 疟原虫在感染者红细胞中的生活史(1907 年获诺贝尔奖)

 1880 厄波斯(Karl Joseph Eberth)

  首先发现伤寒症的致病因子——伤寒沙门菌 1880 巴斯德(Louis Pastuer)

 和斯坦伯格(George Sternberg)

 同时从唾液中分离和培养肺炎球菌 1881 科赫(Robert Koch)

 研究细菌的纯培养方法 1881

  巴斯德(Louis Pastuer)

 和鲁克斯(Pierre-Paul-Emile Roux)

  用炭疽菌进行免疫实验并研制炭疽疫苗。

 1881 科赫(Robert Koch)

 用减毒炭疽杆菌进行动物免疫

 1882 雷 斯特卡( Leistikow)

 和 莱夫勒(Löffler)

  体 外 培 养 奈 瑟 氏 淋 病 双 球 菌(Neisseria gonorrhoeae) 1882 科赫(Robert Koch)

  发现肺结核的病原菌——肺结核分枝杆菌(1905 年获诺贝尔奖)

 1882 莱夫勒(Loeffler)

 和许茨(Schutz)

 鉴定导致动物鼻疽病的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1882

  斯可罗辛(Jean Jacques Theophile Schloesing) , 芒茨(A. Muntz) 发现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及其硝化作用 1883 科赫(Robert Koch)

  鉴定霍乱的致病因子——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

 1883 克莱柏(Edwin Klebs)

 发现白喉的致病因子——白喉杆

 3 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

 和白喉毒素 1884 噶夫克(Georg Theodor Gaffky)

  在伤寒患者体内分离和培养伤寒细菌并证明其为致病因子 1884 科赫(Robert Koch)

 首次发表柯赫定理 1884 莱夫勒 (Friedrich

 Loeffler)

 成功培养白喉杆菌(Corynebaclerium diphtheriae)

 1884 罗森巴赫(F. J.

 Rosenbach)

 对链球菌和葡萄球菌进行纯培养和命名 1884

  革兰 (Christian Gram)

  革兰染色法 1884 梅契尼柯夫(Elie Metchnikoff)

 发现吞噬作用。

 (1908 年获诺贝尔奖)

 1884

 出现高压灭菌器 1884 恰巴兰德(Charles Chamberland)

 研制瓷质细菌过滤器 1885 埃舍利希(Theodor Escherich)

 发现人体肠道天然居住者——大肠杆菌 1885 波姆(D. Bumm)

 纯 培 养 奈 瑟 氏 淋 病 双 球 菌(Neisseria gonorrhoeae), 确认为淋病之致病原。

 1885 巴斯德(Louis Pastuer)

 研制出狂犬病疫苗, 在被疯狗咬伤 ,名 叫 迈 斯 特 ( Joseph Meister)

 的 9 岁小孩身上首次试用并获成功。

 1886 弗吕格(C. Flugge)

 采用染色法鉴别细菌 1886 弗伦克尔( Albert Fraenkel)

 发现引起肺炎的肺炎链球菌 1887 魏克塞尔包姆(A,

 Weichselbaum)

 分离出引起脑膜炎的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es)

  1887 布鲁斯(D. Bruce)

 鉴定布鲁氏杆菌为牛布鲁氏菌病的致病因子 1887 黑塞(Fannie Eilshemius Hesse)

 提出采用琼脂为固体培养基的凝固剂 1887 彼得力(Richard Petri)

 发明了培养皿 1887-1890 维 诺 格 拉 斯 基 (Sergei Winogradsky)

  研究硫细菌和硝化细菌。

 提出化能无机营养的概念 1888

 卢 克 斯 ( Emil Roux )

 和 耶 尔 森(Alexandre Yersin)

  发现白喉毒素及其作用 1888

  贝 叶 林 克 (Martinus Willem Beijerinck)

 首次获得根瘤菌的纯培养物并进行命名。

 1889 查林( A.

 Charrin)

 和 罗杰( J.

 Roger)

 发现细菌在免疫血清中的凝集现象 1889 北里柴三郎(Kitasato Shibasaburo)

 首 次 分 离 破 伤 风 梭 菌(Clostridiuoz tetani)

 并发现

 4 其产生破伤风毒素 1889

  贝叶林克(Martinus Beijerinck)

  提出病毒这一概念 1890 菲佛(Richard Pfeiffer)

 分 离 和 鉴 定 了 费 佛 氏 杆 菌(Pfeiffer bacillus)

 和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1890 贝 林格(Emil Adolf von Behring)

 和 北 里 柴 三 郎 ( Kitasato Shibasaburo)

 发现抗毒素, 用毒素使动物免疫,制备白喉和破伤风抗毒素。

 (1901年获诺贝尔奖)

 1890

  谢尔盖· 维诺格拉斯基 化能无机营养菌的自 养生长 1892 伊万诺夫斯基 (Dmitri Losifovich Iwanowski) 首次发现烟草花叶病毒 (tobacco mosaic virus)

 的滤过性并进行了回接实验。

 1894 北里柴三郎(Kitasato Shibasaburo)

 和耶尔森(Alexandre Yersin)

 鉴 定 鼠 疫 耶 尔 森 氏 杆 菌(Yersinia pestis)

 是淋巴腺鼠疫的致病因子

 1894 菲佛(Richard Pfeiffer)

 发现免疫血清的溶菌作用 1895 贝叶林克(Martinus Beijerinck)

  分离自养型硫酸盐还原菌 1895 博 尔 德 ( Jules Jean Baptiste Vincent Bordet)

 重 复 菲 佛 的 实 验 并 发 现 补 体(complement)。

 1895 伦琴(Wilhelm.

 Conrad Ro. . ntgen)

 发现 X 射线(1901 年第一次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896 肥 达 ( Georges Fernand Isidore Widal)

 和格伦鲍姆(Grunbaum)

 建立以伤寒杆菌血清凝集反应为基础的诊断试验 1897

  莱 夫 勒

 (Friedrich August Johannes Loeffler) 与弗罗施(Paul Frosch) 证明口蹄疫病毒的存在 1897 埃尔门坚(Van Ermengem)

 发现波特淋菌中毒是由肉毒梭菌(Clostridiunz botulinum)

 引起 1897 卡尔(R.

 Kraus)

 发现沉淀素(precipitins)

 和沉淀反应 1897 毕希纳(Eduard Buchner)

 制备酵母浸出物进行酒精发酵 1897 爱尔里希(Paul Ehrilich)

 阐明抗体形成的侧链理论(1908年获诺贝尔奖)

 1897 罗斯(Ronald Ross)

 证明 了 疟疾是由 蚊子传播给人(获 1902 年诺贝尔奖)

 1898 志贺(Kiyoshi Shiga)

 发现引起痢疾的志贺氏痢疾杆菌(Shigella dysenleriae )

 1898 年)

 贝 叶 林 克 (Martinus Willem Beijerinck)

 重复和肯定了伊万诺夫斯基的结果。

 给病毒起拉丁名“Virus” 。

 1898 诺卡德(E. Nocard)

  从病牛体内首次分离出支原体 1901 博尔德( Jules Bordet)

 和 根高(O. Gengou)

 确 定 百 日 咳杆菌 ( Bordetella pertussis)

 是百日咳的病原菌并

 5 发展了补体结合试验。(1919 年获诺贝尔奖)

 1901 里德(Walter Reed) 和同事

 首次分离到黄热病毒并证明由蚊子 传 播 引 起 黄 热 病 ( yellow fever)

 1902 波 蒂 尔 ( Paul Portier )

 和 瑞 切(Charles Richet)

 首次发现过敏现象和提出过敏症(anaphylaxis) 的名称(1913 年获诺贝尔奖)

 1902 兰德斯特尔(Karl Landsteiner)

 发现人血型(1930 年获得诺贝尔奖)

 1903 赖特(Almroth E. Wright) 和道格拉斯(Stewart R. Douglas)

 发 现 免 疫 动 物 血 中 的 调 理 素(opsonin) 。

 把细胞学说与体液学说统一。

 1903 瑞姆林格(M Remlinger)

 证实狂犬病病毒及其可滤性 1903 内基(A Negri)

 发现狂犬病的包含体——内基氏小体(Negri body)

 1905 绍丁(Fritz Schaudium)

 和霍夫曼(Erich Hoffmann)

 证实梅毒(syphilis)

 的致病因子——梅毒螺旋体(Treponenza pallidum)

 1906 沃瑟曼 (August von Wasserman),

 奈瑟 尔 ( A. Neisser )

 和

 布 鲁 科(C. Bruck)

 建立一种血清反应试验来检查梅毒, 即沃瑟曼氏反应(Wasserman reaction)

 1907 (Percy Asburn)

 和克雷格(Charles F Craig)

 证实引起登革热的病毒 1909 詹森(Orla Jensen)

  将生化性状作为细菌分类依据 1909 弗莱克斯纳(Simon Flexner) 和刘易斯(Paul A.

 Lewis)

 证明了引起小儿麻痹症的病毒 1909 尼古拉(Charles J H Nicolle)

 证实人虱是流行性斑疹伤寒传染媒介(1928 年获诺贝尔奖)

 1909 立克次(Howard Taylor Ricketts)

 发现壁虱传播落基山斑疹热及其病原体(立克次氏体)

 1910 爱尔里希(Paul Ehrich)

 和秦佐八郎

 研制出梅毒的化疗剂洒尔佛散 1911 劳斯(Peyton Rous)

 发现一种引起小鸡结缔组织生癌的病毒(1966 年获诺贝尔奖)

 1915 特沃特(Willian Twort)

  发现侵染细菌的病毒(噬菌体)

 1917 代列尔(Fe" lix Hubert D’ Herelle)

  再次独立发现侵染细 菌的病毒(噬菌体)

 1921 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

 发现溶菌酶 1923 伯杰(David H. Bergey)

 任《伯杰氏手册》 第一版主编 1928 格里菲斯(Frederick Griffith)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1929 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

  发现青霉素, 稀释的青霉培养液能抑制葡萄球菌生长。

 6 1931 尼 尔 ( Cornelis Bernardus Van Niel)

  以生物化学的观点解释和比较了光合细菌与植物的光合作用 1932 鲁斯卡 (Ernst Ruska)

 和克诺尔 (Max Knolland)

 设计了 最初的透射电子显微镜(1986 年获诺贝尔奖)

 1932 塞尔尼克(P. Zernike)

 发明 相差显微镜和论证相衬法(1953 年获诺贝尔物理奖)。

 1934 施莱辛格(Martin Schlesinger)

 分离纯化了 噬菌体, 证明噬菌体由 DNA 及蛋白质所组成。

 1935 斯坦利(Wendell Meredith Stanley)

 首次提纯并结晶烟草花叶病毒 1935

 多马克(Gerhard Domagk)

  发现白浪多息(偶氮磺胺)

 的抗菌作用(1939 年获诺贝尔奖)

 1937 查顿(Edouard Chatton)

 提出将生物划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1937 克雷布斯(Hans Adolf . Krebs) 发现三羧酸循环(1953 年获诺贝尔奖)

 1940

  弗莱明(AlexanderFleming) 、 弗洛里 (H. W. Florey)

 和钱恩(Ernst Boris Chain)

 将精制的青霉素成功进行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验。

 并实现深层发酵。(1945 年获诺贝尔奖)

 1940

  比德尔(George Well Beadle) 和塔特姆(Edward Tatum)

 研究红色脉孢菌的突变并提出“一个基因一个酶” 假说 1943

  德尔布鲁克(Max Delbruck) 、 卢里亚(Salvador Edward Luria)

 和 赫尔希(A. D. Hershey)

 研究细菌和噬菌体的突变, 以及核酸再病毒传递和复制时的作用(1969 年获诺贝尔奖)

 1944 埃弗里(Oswald Avery) 、 麦克劳德(Colon MacLeod) 和麦卡蒂 (Maclyn McCarty)

 证明 DNA 是最基本的遗传物质。

 1944

  瓦克斯曼(Selman Waksman) 和斯卡兹(Albert Schatz) 发现链霉素 (1952 年获诺贝尔奖)

 1946 塔特姆(Edward Tatum) 和莱德伯格(Joshua Lederberg)

 发现细菌接合现象 1949 恩德 斯(John Enders)

 , 威 乐(Thomas Weller )

 和 罗 宾 斯 ( Frederick Robbins)

 成功地在非神经细胞中培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1954 年获诺贝尔奖)

 1950 雷沃夫(A. Lwoff)

 揭示溶原性噬菌体诱导的原理 1951 麦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

 发现能跳动的基因(现称“转座子” )

 (1983 年获诺贝尔奖)

 1951 蒂勒(Max Theiler)

 因开发黄热病疫苗获诺贝尔奖 1952 候 喜 ( A. D. Hershey )和 切 斯(M. Chase)

 实验证明 噬...

篇七:微生物学发展简史读后感

学微生物学

 (Medical Microbiology)

 李芳芳 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研部

 绪

 言

 一、微生物(microorganism)

 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

 见,必须用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后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二、微生物的分类

 1.非细胞型微生物

 无典型的细胞结构,核心中只含有DNA/RNA一种核酸和蛋白质,只能在活细胞内增殖。

  病毒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仅有原始的核质,细胞器不完整

 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放线菌

 三、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研究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形态、结构、生理、遗传变异、以及与人类,动植物,自然界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四、医学微生物学

 (medical microbiology)

 研究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与机体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1675, Leeuwenhoek (1632-1723) 观察到微生物 五、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1796,Jenner (1749-1823) 牛痘苗预防天花

 1861,Pasteur (1822-1895) 证明空气中存在细菌

 1877,Koch (1843-1910) 发现炭疽杆菌

 1928,Fleming (1881-1955) 发现青霉素

 Fleming

 Chain

 Florey

 青霉素研究组 青霉素溶菌现象

 HIV SARS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第一篇

 细菌学总论

 第一章

  细菌形态学

 细菌(bacterium)

  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一)大小

  球菌:

 直径:1m

 杆菌:

 长 :2~3 m

 宽 :0.3~0.5m

 螺形菌: 与杆菌相似

 测量单位:

 μm ,1μm=1/1000mm

  (二)形态 1. 球菌 2. 双球菌:一个平面分裂,成双排列 链球菌:

  一个平面分裂,成链排列

 四联球菌: 二个平面分裂,成正方形排列 八叠球菌 : 三个平面分裂,成立方体排列 葡萄球菌: 多个平面分裂,葡萄串状排列

 肺炎双球菌

 脑膜炎双球菌

 淋球菌

 链球菌

 葡萄球菌

 2. 杆菌

 杆状, 两短顿圆或平切 3. 螺形菌

 弧菌:一个弯曲

 螺菌:几个弯曲

 杆菌

 炭疽杆菌

 分枝杆菌 双歧杆菌

 白喉棒状杆菌 布鲁菌

 弧菌

 螺菌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一.细菌的基本结构

 二.(一)细胞壁(cell wall)

 1.主要成分:

 肽聚糖(粘肽) 聚糖骨架:N-乙酰葡糖胺—N-乙酰胞壁酸

  经β-1,4糖苷键连接,交替排列形成 四肽侧链:连接于N-乙酰胞壁酸上 交联桥:四肽侧链间,有五肽交联桥

 M G M G M G M G L-丙 D-谷 L-赖 D-丙 L-丙 D-谷 L-赖 D-丙 -甘-甘-甘-甘-甘- L-丙 D-谷 L-赖 L-丙 D-谷 L-赖 D-丙 -甘-甘-甘-甘-甘- 溶菌酶作用点 青霉素作用点 葡萄球菌(革兰阳性菌)

 M G M M G G M G -L丙-D谷-DAP-D丙 D丙-DAP-D谷-L丙- -L丙-D谷-DAP-D丙 D丙-DAP-D谷-L丙- 大肠杆菌(革兰阴性菌)

 2.革兰阳性菌(G + 菌)结构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例 内层:

 肽聚糖(聚糖骨架、丙谷赖丙氨基

  酸四肽侧链、甘氨酸五肽交联桥)

 特点: 含量多: 50% ~ 80%

  层次多: 达50层

  厚:

 20 ~ 80 nm

  致密: 三维立体结构

 外层:

 磷壁酸

  膜磷壁酸:结合在细胞膜上

  壁磷壁酸:结合在细胞壁上

 G G M M M G M G M G M G 蛋白质 磷脂 肽聚糖 (达50层)

 膜磷壁酸 壁磷壁酸 细胞膜 细胞壁 G + 菌细胞壁结构

 G + 菌细胞壁结构

 3.革兰阴性菌(G - 菌)结构

 大肠杆菌为例 内层:

 肽聚糖(聚糖骨架、丙谷DAP丙

  氨基酸四肽侧链、无五肽交联桥)

 特点: 含量少: 10%~20%

  层次少: 1~3层

  薄:

 10 ~ 15 nm

  疏松: 二维平面结构

 外层:由内向外

 (1)

 脂蛋白:脂质+蛋白质

 (2)

 脂质双层

 (3)

 脂多糖 ( LPS ):由内向外

 ①脂质A:内毒素毒性部分

 ②核心多糖:

 有属特异性

 ③寡糖重复单位:G - 菌菌体(O)抗原

 G G M M M M BP 肽聚糖 脂蛋白 外膜 脂类A

 核心多糖

 寡糖重复单位 G - 菌细胞壁结构

 G - 菌细胞壁结构

 4.功能

 (1)维持细菌外形

 (2)维持细菌渗透压

 G + 菌:20 ~ 25大气压

 G - 菌:5 ~ 6 大气压

  (3)物质交换

 (4)决定菌体的抗原性 : 磷壁酸、LPS

 5.细菌的L型

 细胞壁缺陷的细菌 分类:

 原生质体:来源于G + 菌

  圆球体:来源于G - 菌 意义:

 ①只在高渗环境下生存

  ②可致病(慢性病)

  ③抗药

 原生质体

 (二)

 细胞膜

  1.结构:镶嵌有蛋白质的脂质双层

  2.功能

  ①物质交换作用

  ②细胞呼吸作用

  ③生物合成作用

  3.中介体

 细胞膜内陷、折叠形成的囊状结构

 拟线粒体

 (三)

 细胞质

  1.核糖体

 完整 大亚基 小亚基

 细菌 70S

 50S

 30S

 人

 80S

 60S

 40S

 2.质粒 (plasmid)

 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

  双股环状DNA

  3.胞质颗粒

 (四)

 核质

 一条染色体,

 双股环状DNA

 细菌核质与质粒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 (一)荚膜

 (capsule)

 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黏液性物质

 细菌的荚膜

 1.形成条件

 - 大机体内

 - 营养丰富的培养基

  2.意义

 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抗吞噬、抗杀菌)

 (二)

 鞭毛 (flagellum)

 某些细菌在菌体外长有的细长、波状 弯曲的丝状物

  1.分类

 - 单毛菌

 - 双毛菌

 - 丛毛菌

 - 周毛菌

 细菌的鞭毛

 细菌的鞭毛

 2.组成

 鞭毛蛋白

  3.意义

 - 与细菌的运动有关

 - 鉴别细菌

 (三)

 菌毛

 (pilus or fimbria)

 某些细菌在菌体外长有的短、直、细 的丝状物 分类及意义:

  1.普通菌毛:

 100~1000根

  黏附作用

  2.性菌毛:

 1~4根,仅见于G - 菌

  传递遗传物质

 细菌的菌毛

  性菌毛

  普通菌毛

 细菌的菌毛

 (四)

 芽胞 (spore)

 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胞浆浓缩后形 成的圆形或椭圆形小体

 细菌的芽胞

 1.形成条件

 - 体外

 - 营养缺乏时

  2.特点

 - 休眠状态

 - 环境适宜可发芽成为繁殖体

 - 本身不致病

 3.意义

  - 抵抗力强

  (热、干燥、辐射、消毒剂)

 - 鉴别细菌( 大小、形状、 位置)

 第二章 细菌生理学 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一)营养物质 1.水 2.无机盐:P、S、K、Na、Mg、Ca、Fe

  Co、Zn、Mn、Cu、Mo 3.碳源 4.氮源 5.生长因子:某些细菌生长所必需的但

 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外界供给的物质

  (二)

 酸碱度(pH)

 最适pH:

 7.0 ~7.6

 霍乱弧菌:

 8.0 ~9.2

  乳酸杆菌:

 5.5

 (三)

 温度

 最适:

 37℃

 嗜热菌:50~60 ℃

 嗜冷菌:10~20 ℃ (四)

 气体

 O 2 和CO 2

 根据细菌对氧气的需要,可将细菌分为:

 (1)需氧菌

 无氧不能生长, 如结核分枝杆菌 (2)厌氧菌

  有氧不能生长,如破伤风芽胞梭菌 (3)兼性厌氧菌

  有氧或无氧均能生长, 如多数细菌

 二、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与速度 (一)细菌的个体生长繁殖 1.分裂方式:二分裂法

 2. 速度:

 多数细菌:20~30 min分裂一次(代时)

 结核杆菌:18~20 h

 分裂一次

 大肠杆菌的分裂

 (二)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 生长曲线:

 将一定量的细菌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 培养,以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时间 为横坐标,画得的曲线

 培养时间 细菌数的对数 细菌生长曲线 活菌数 总菌数

 1.迟缓期

 细菌总数不增加 培养时间 细菌数的对数 活菌数 总菌数

 2. 对数生长期

 菌数以几何级数增加,形态、染色性、

  生理活性典型 培养时间 细菌数的对数 活菌数 总菌数

 3. 稳定期

 活菌数不增加, 可出现变异

  培养时间 细菌数的对数 活菌数 总菌数

 4. 衰退期

 活菌数下降 培养时间 细菌数的对数 活菌数 总菌数

 第三节 细菌的代谢 一、医学上有重要意义的细菌代谢产物

 (一)分解代谢产物 1.糖发酵试验 2. 不分解:

 - 3. 产酸:

 + 4. 产酸产气: 5.

 葡萄糖 乳糖 麦芽糖 甘露醇 蔗糖 6.大肠杆菌

 

  

  

 

  /-

 2. V-P试验(Voges-Proskauer test)

 葡萄糖 2个丙酮酸 OH -

 乙酰甲基甲醇 胍基 红色化合物 (阳性)

 大肠杆菌: - O 2

 酶 二乙酰

 3. 甲基红试验 葡萄糖 丙酮酸 甲基红试剂 红色 (阳性)

 大肠杆菌: +

 4. 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枸橼酸盐作为唯一的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

 大肠杆菌: -

 5. 吲哚试验 色氨酸 色氨酸酶 玫瑰吲哚 大肠杆菌: + (阳性)

 吲哚 对2甲基氨基苯甲醛

 吲哚试验 VP试验 甲基红试验

 IMVC试验:

 I:

  吲哚试验

 M:

 甲基红试验

 V:

  VP试验

 C:

  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大肠杆菌 产气杆菌

  I

  M

 V

 C

  +

  +

 -

 -

  -

  -

 +

 +

 大肠杆菌IMViC结果( + + - -)

  产气杆菌IMViC结果( - - + +)

 (二)合成代谢产物

  1. 热原质 (pyrogen)

 某些细菌产生的注入人或动物体内能 引起发热反应的多糖物质

  特点:

 耐热,高压蒸气灭菌不被破坏

  意义:

 污染药品引起发热反应

 2. 毒素和侵袭性酶

 致病物质 3. 细菌素

  某些细菌产生的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

  特点:

 (1)作用不强

 (2)作用范围窄

 4. 色素

 鉴别细菌 5. 抗生素

 少数几种 6. 维生素

 VB、VK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脂溶性色素)

 铜绿假单胞菌(绿色水溶性色素)

 第三章 噬菌体 (phage)

 侵袭细菌、真菌、放线菌等的病毒 一、形态与结构 1.形态

 蝌蚪形、纤线形、微球形

  2 . 结构

 核酸 尾领 尾鞘 尾板 噬菌体的结构 尾髓 尾丝 尾刺

 噬菌体

 第二节 噬菌体与细菌的相互关系 一、溶菌周期 (1)增殖过程

 吸附→穿入→生物合成→成熟与释放 (2)毒性噬菌体

  能在敏感菌中增殖并使之裂解的噬菌体

 毒性噬菌体

 A A, 噬菌体的增殖周期; B, C, 细菌细胞壁上的噬菌体; D, 噬菌斑

 二、溶原状态

  溶原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

 感染细菌后不增殖, 将核酸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 随着染色体基因的复制而复制,并可传到子代细菌中去的噬菌体

 温和噬菌体

 前噬菌体

  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核酸 溶原性细菌

 染色体上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

 前噬菌体和溶原性细菌

 溶原性细菌的特点:

 (1)能正常进行分裂,将前噬菌体传到子代

 (2) 可产生免疫 (3) 可改变性状 (4) 可终止溶原状态

  第四章 细菌遗传学 第一节 细菌的遗传物质 (一)染色体

 4 640 kbp, 含3 500个基因 (大肠杆菌)

 (二)质粒 1. 基本特征 (1)分子小:1.5 ~ 300 kb,含20~30基因

 (2)能自主复制 ①紧密型质粒

 染色体 : 质粒 = 1 : 1 ~ 2 ②松弛型质粒

 染色体 : 质粒 = 1 : 10 ~ 36 (3)非细菌必须, 但编码某些性状

 R质粒: 耐药性

 F质粒: 性菌毛

 (4)能自发丢失或消除 (5)能在细菌之间转移

 ①接合性质粒:

 接合转移

 ②非接合性质粒: 非接合转移 (6)相容性

  几种质粒可以稳定的存在于同一细菌中

 2.

 F质粒

 致育因子

 F +

 :雄性菌, 有F质粒, 有性菌毛, 供体

 F -

 :雌性菌, 无F质粒, 无性菌毛, 受体

 Hfr (高频重组菌株):

 染色体上整合有F质粒的菌株

 3. R质粒

 耐药质粒 (1)分类 ①接合型R质粒:r-RTF

  r:

 耐药基因

 RTF:

 耐药传递因子 ②非接合型R质粒:r/RTF

 (2)危害 ①携带单个或多重抗药基因 ②可在不同种、属细菌之间转移 ③可经繁殖传给子代

 (三)转座因子 (transposable element)

 在染色体、质粒、噬菌体之间自行移动的遗传成分 1.插入序列(insertion sequence, IS)

 2. <2 kbp,只携带自身转座所需酶的基因 3.2. 转座子(transposon, Tn)

 >2 kbp,携带与转座有关基因和耐药基因

 Barbara McClintock 1902-1992,1983

 第二节 细菌的变异现象

 一、 形态结构变异

 球菌:球形 → 不规则形

 鞭毛:有 → 无(H → O)

 芽胞:有 → 无

  染色性:G+ → G-

 二、生理特性变异 1. 毒力变异 (1)增强

 无毒的白喉杆菌

 产毒的白喉杆菌 (2)减弱

  牛型结核杆菌 胆汁、甘油、马铃薯 13年,230代 卡介苗(BCG)

 2. 抗原性变异 3. 耐药性变异

 敏感  抗药  依药 4. 酶活性变异

 5. 菌落变异 菌落 (colony):

 单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后形成 的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光滑型(S): 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 粗糙型(R): 表面粗糙、干燥、边缘不整齐 S  R变异:抗原性降低、毒性消失

  第三节

 细菌的变异机制 1. 表型变异(非遗传性变异)

  表型变化不是由于基因改变而引起的变异 特点:

 (1)不遗传、可逆的 (2)涉及整体菌 (3)受环境因素影响引起的

 2. 基因型变异(遗传性变异)

 表型变化是由于基因改变而引起的变异 特点:

 (1)遗传、不可逆的 (2)涉及个别菌 (3)不受环境因素影响

 二、基因的转移与重组 (一)

 转化

  受体菌直接摄取了游离的DNA片段并与之整合,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

 小鼠体内肺炎链球菌的转化试验 II R

  注射 小鼠 不死亡 III S 小鼠 死亡 分离培养 III S(死)

 小鼠 不死亡 + 小鼠 死亡 + III S DNA 小鼠 死亡 分离培养

 Oswald Avery

 (1877-1955) Frederick Griffith

 (1879-1941)

 (二)转导

 以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DNA片段转 移到受体菌,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的过 程 1.普遍性转导 2.局限性转导

 噬菌体DNA

  细菌DNA

  整合 未整合 流产转导 完全转导

 bio λ

 bio λ gal bio λ 正常脱离 断裂再接 bio bio bio 断裂再接 局限性转导 偏差脱离

 (三)溶原性转换

 前噬菌体本身作为基因与细菌染色体整 合,使细菌获得噬菌体基因编码的某些性状

  无毒的白喉杆菌 产毒的白喉杆菌

 (四)接合

 两个细菌互相接触,一个供体菌通过性菌毛直接将DNA转入到受体菌,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

 F +

 +

 F -

 

 F +

 +

 F +

 Hfr + F -

 

 F +

 + F -

  (五)原生质体融合

 F +

 F -

 F + F +

 Hfr F -...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