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对照材料 >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穴位 对照 随机 试验 疾病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 了解中医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现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截止时间2011年10月。按照所拟标准纳入中医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RCT文献,采用Jadad评分量表、CONSORT声明修订版及自拟指标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32篇RCT,其中Jadad评分为3分的1篇,2分的8篇,1分的23篇。无文献报告分配隐藏实施情况。按CONSORT标准,仅有1篇可在文章题目中被提示为随机试验,23篇文献摘要中提及随机;2篇文献明确了样本量是如何确定的;7篇描述了产生随机分配顺序的方法;只有1篇文献提到了盲法;15篇文献明确提到了中医证型。结论 目前中医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试验质量尚低,若要得出肯定的疗效,尚需有进一步高质量的临床研究。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随机对照试验;Jadad评分;CONSORT声明

中图分类号:R2-05;R259.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4-0017-0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是目前世界上第4大致死性疾病。2002-2004年,钟南山院士等研究者针对我国7省市的COPD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40岁以上人群COPD总患病率为8.2%[1]。而现代医学虽在缓解急性发作期症状等方面有优势,但在早期预防、稳定期防止复发和后期康复治疗方面还存在不足,难以满足患者的医疗需要。目前中医贴敷在国内已有大量文献发表,本课题组前期对其疗效进行了系统评价[2],但没有利用CONSORT对其进行整体性的评价。本研究采用Jadad评分量表、CONSORT声明修订版和其他自拟评价指标对中医贴敷治疗COPD稳定期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研究和报告质量进行评价,以期客观揭示其研究现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以“贴敷”或“敷贴”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慢性阻塞性肺病”或“COPD”为检索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进行检索。检索截止时间2011年10月,并追溯查阅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

1.2 纳入标准

1.2.1 研究类型 纳入研究地在中国的中医贴敷治疗或辅助治疗对比非贴敷治疗COPD稳定期的RCT。

1.2.2 研究对象 研究地在中国且文献出版地在中国的RCT,经肺功能等检测确诊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规范(草案)》(简称“1997版”)[3]或其2002版[4]、2007版[5]或2006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6]”稳定期诊断标准,排除发作期患者。

1.3 排除标准

①重复发表的文献;②非贴敷参与COPD稳定期的临床研究。

1.4 文献筛选

一次筛选:按检索策略检出文献并下载进行筛选,通过逐条阅读文题和论文出处,排除不同数据库的重复文献,并根据检索出的引文信息如题目、摘要,筛除明显不合格文献,剩余文献查找原文。二次筛选:阅读全文,根据文献选择标准,排除不合格文献。

1.5 文献质量评价

借鉴CONSORT声明[7-8]和参照Jadad记分方法[9]进行评价。Jadad评分量表由随机化、盲法、随访3部分组成,每部分按标准划分为0~2分,总积分为0~5分。0~2分为低质量研究,3~5分为高质量研究。现有的CONSORT声明未能体现中医药临床研究的特色,很难套用于中医药领域以提高临床试验报告质量,因此我们在CONSORT声明修订版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药临床试验的特点补充了中医证候、中医特色疗效评价指标及作者单位等相关内容。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初筛获得相关文献88篇,通过阅读文题、摘要,排除综述、评论、病例报告和会议摘要等,纳入67篇文献。进一步阅读全文,最后纳入32篇[10-41]RCT文献。

2.2 纳入研究文献

32篇研究中仅有1篇临床多中心协作研究。所有试验均注意了诊断标准的利用,有4篇文献采用1997年版,7篇文献采用2002版,17篇文献采用2007版,其中有2篇在采用2007版的同时借鉴了2006版GOLD的诊断标准,有4篇文献则选择采用其他诊断标准。西药加贴敷对比西药疗效的16篇,中药加贴敷对比西药的2篇,中药加贴敷对比中药的3篇,中药加贴敷对比贴敷的1篇,贴敷对比西药的4篇,西药加中药加贴敷对比西药的2篇,西药加贴敷加穴位注射对比西药的1篇,中成药或西药对比贴敷的1篇,贴敷对比安慰剂贴敷的2篇。所纳入研究中结局指标涉及临床疗效21篇、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7篇、FVC%4篇、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 14篇、FEV1%14篇、FEV1/FVC 16篇、呼吸疾病问卷(SGRQ)积分4篇、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9篇、生存质量评价4篇、急性发作次数9篇、6分钟步行试验4篇、最大呼气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4篇,BODE指数2篇,肿瘤坏死因子-α1篇,最大通气量(maximum minute ventilation,MVV)4篇,残气量(residual volume, RV)1篇,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2篇,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2篇,PaO2、PaCO2 1篇,IgG、IgM、IgA 4篇,CD4/CD8 2篇,CD3、CD4、CD8 1篇。

2.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2.3.1 按Jadad评分量表评价 采用Jadad评分标准对每项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其中1篇为3分,8篇为2分,23篇为1分。无文献报告分配隐藏实施情况。

2.3.2 按CONSORT标准评价 按照CONSORT标准25条项目评价RCT报告质量结果见表1。我们根据文献增加了作者单位、基金项目、多中心、伦理审批、知情同意等内容,还根据中医临床研究的特点增加了中医证型、模拟剂、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指标等内容,以便根据中医特点评价中医RCT研究的质量[42]。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所纳入的32篇文献中,仅有1篇可在文章题目中被提示为随机试验,22篇文献的题目格式为干预措施+病名+临床观察/疗效观察、临床疗效/临床研究,4篇为干预措施+病名+病例数,5篇明确提到了所针对的中医证型。摘要有24篇用了结构式方式概括试验设计、方法、结果、结论,23篇文献摘要中提及随机,5篇文献没有摘要。有16篇文献提到了研究的科学背景和原理解释,但在前言中有明确的研究目的或假设的文献仅有15篇。大多文献为“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鉴于后续文献挖掘和整理的需要,也为论文评审者提供足够的信息,我们建议作者在进行RCT的报告时,借鉴CONSORT声明中推荐的方法,在题目和摘要中体现“随机”的方法,体现明确的目的,并对课题研究的科学背景和原理合理深入解释。

32篇文献均提到了描述性试验和每组的分配比率;没有1篇文献报道试验开始后试验方法的重大转变及原因,因为文献报道都按照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至结束。30篇文献报道了参加者的合格标准,27篇文献报道了资料收集的场所和地点;21篇文献具体描述了各组干预的详情;所有文献报道中均未提及试验结局指标的任何变化及原因;32篇文献均提到了样本量的具体数值,但是只有2篇文献明确了样本量是如何确定的;3篇文献解释了中止试验的规则;在所有32篇RCT文献中,只有7篇描述了产生随机分配顺序的方法;没有1篇文章提及分配隐藏的问题;只有1篇文献提到了盲法,而且对谁设盲也作了描述,只有1篇文献描述了干预措施的相似之处;29篇文献描述了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的相似之处,但没有文献描述额外分析。

26篇文献描述了每组被随机分配、接受预期处理和分析主要结局的人数,3篇文献描述了各组随机化后退组和剔除的人数及原因,因为大部分文献所报道的研究中所有参加者均按规定完成了临床试验。25篇文献描述了招募和随访日期,只有1篇文献描述了结束或中止试验的原因;4篇文献用表格描述了各组的基线人口统计学资料和临床特征,且均为学位论文;24篇文献报道了各组进入分析的参加者人数,及完成试验进入疗效统计的人数;29篇文献总结了各组主要和次要结局结果,但没有用95%可信区间表示结果;没有文献报告任何其他分析如亚组分析和调整分析结果;2篇文献报告了非预期效应。

32篇文献分析了试验结果的普遍意义,并有13篇文献对结果进行了解释、权衡利弊,但只有3篇文献对本试验的局限性、潜在偏倚、不精确性和分析的多样性进行了描述。没有试验提到试验注册、试验方案以及资助者的作用等信息。8篇文献的作者单位是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14篇作者为省级单位,9篇为市级单位;2篇为国家级资金资助,2篇为省部级资金资助、3篇为地市和其他基金资助,资助比例较低。没有文献出现致谢。在研究中明确提到中医证型的有15篇文献,没有文献提到使用模拟剂,使用中医证候疗效指标评价结果的23篇。

本研究所有纳入文献中仅有描述性试验包括分配的比率、指出试验结果的普遍意义的报告率达到100%。Jadad评分1篇为3分,8篇为2分,23篇为1分。没有试验提及隐藏、执行,无法判断这些试验是否正确进行。研究认为未进行分配隐藏方案可使干预效果夸大30%~41%[43],即方法学质量差的试验往往比设计严谨试验的干预效果好。因此,很难排除研究中存在的潜在偏移。本研究中只有1篇为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临床试验。

分析表明,我国目前中医贴敷治疗COPD稳定期RCT尚低。今后应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设计科学、严谨的临床试验。在RCT研究报告的发表方面应该采用CONSORT声明推荐的方法进行,注意报告规范,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 Zhong N, Wang C, Yao W, et al. Prevalenc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 a large, population-based survey[J]. American Journal of Res 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eine,2007,176(8):753-760.

[2] Li Fengsen, Gao Zhen, Jing Jing, et al. Effect of point application 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stationary phase and effects on pulmonary function:a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2,32(4):502-514.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规范(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4):199-203.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5]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1-8.

[6] GOLD.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EB/OL]. Revised 2006. http://www.goldcopd.org/uploads/users/files/GOLD Report2006_0122.pdf.

[7] Moher D, Schulz KF, Altman DG, et al. CONSORT statement:revised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reports of parallel- group randomized trials[J]. The Lancet,2001,357:1191-1194.

[8] Altman DG, Schulz KF, Moher D, et al.报告随机对照试验的CONSORT声明修订版:说明与详述[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6,26(4):310-312.

[9] Jadad AR, Moore RA, Carroll D, et al.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reports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is blinding necessary[J]. Controll Clin Trials,1996,17(1):1-12.

[10] 徐新毅,周洵,刘炜,等.止咳平喘膏穴位敷贴配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6例临床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5,27(2):38-40.

[11] 郑彩霞,王洪刚,刘振安.穴位贴敷为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0例[J].中医研究,2005,18(10):36-37.

[12] 徐艳玲,赵克明,曲妮妮,等.中药涌泉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7):1055-1056.

[13] 王海峰,李素云,王明航,等.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观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6):1209- 1211.

[14] 关秋红,武维屏,田秀英,等.益气活血化痰贴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11):60-61.

[15] 石克华,折哲,熊必丹,等.咳喘散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3):195-197.

[16] 朱晓龙.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气虚型患者临床疗效观察[D].贵阳:贵阳中医学院,2010.

[17] 阚竞.中药三伏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型)的临床观察[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

[18] 刘斌,李英姿,黄大文.中药穴位敷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疫球蛋白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12):7-8.

[19] 邓莉,徐艳玲.中药涌泉穴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护理[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5(3):41-42.

[20] 夏令琼,廖色青,梁云花,等.中药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观察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6):2657-2658.

[21] 潘继红,黄玮.“伏九”穴位贴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1,17(6):68-70.

[22] 谭光波,柏正平,胡学军.冬病夏治敷贴疗法对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C]//中国中西医结合呼吸病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杭州.2009:77-80.

[23] 毕蓉蓉,张惠勇,耿佩华,等.冬病夏治穴位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5(3):32-35.

[24] 杨耀忠,郭美珠,梁薇,等.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6):1192-1194.

[25] 王兰娣.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补肺益寿合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1例[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9,26(6):33-35.

[26] 王燕芳.补肺益肾方联合穴位贴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评价及成本效果分析[D].郑州:河南中医学院,2010.

[27] 张颖,高鹏飞,方忠宏,等.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6):6-7.

[28] 牟晓华,沈宁,邱梦茹.止咳平喘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12):59-60.

[29] 范春,周运海.三伏天穴位敷贴结合金水宝口服治疗肺肾两虚型COPD稳定期30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1,43(7):69-70.

[30] 浦明之.穴位敷贴配合扶正胶囊治疗肺肾两虚型COPD稳定期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0,26(4):40-41.

[31] 彭明松,龚新全,谢六安.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6,28(7):44-45.

[32] 宋昱晨.穴位贴敷与卡介苗素注射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疗效和免疫指标对比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08,43(8):441-443.

[33] 陈平,许光兰.益气补肺膏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33例[J].陕西中医,2009,30(8):945-947.

[34] 王海燕,郑连雪.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3):33-34.

[35] 郑菲,李国勤,边永君,等.内外合治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4):369-372.

[36] 魏亚东,鱼涛,谢燕华,等.“冬病夏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2):408-410.

[37] 马敏敏,张惠勇,段晨霞,等.冬病夏治穴位疗法对稳定期脾肾阳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 2011,38(5):923-927.

[38] 刘薇.中药咳喘贴对COPD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治未病”作用机理探讨[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8(12):938-939.

[39] 李素云,李建生,余学庆,等.舒肺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09,30(4):391-392.

[40] 李国勤,王蕾,边永君,等.冬病夏治消喘膏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C]//中国中西医结合呼吸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2010:152-157.

[41] 龚容.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合补益肺肾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观察[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

[42] 胡伟,徐蕾,钱先.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8):978-982.

[43] Schulz KF, Chalmers I, Hayes RJ, et al. Empirical evidence of bias. Dimensions of methodological quality associated with estimates of treatment effects in controlled trials[J]. JAMA, 1995,273(5):408-412.

(收稿日期:2013-07-06)

(修回日期:2013-08-15,编辑:华强)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