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登高望远就是要善于站在全局和理论的制高点上思考问题7篇

登高望远就是要善于站在全局和理论的制高点上思考问题7篇登高望远就是要善于站在全局和理论的制高点上思考问题 新闻工作“四力”心得体会 小目录 1、新闻工作者如何增强“四力” 2、以此&ldquo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登高望远就是要善于站在全局和理论的制高点上思考问题7篇,供大家参考。

登高望远就是要善于站在全局和理论的制高点上思考问题7篇

篇一:登高望远就是要善于站在全局和理论的制高点上思考问题

工作“四力”心得体会

 小目录

  1、新闻工作者如何增强“四力”

 2、以此“四力”大大促进彼“四力”

 3、关于增强新闻工作者“四力”的思考

 新闻工作者如何增强“四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要求,宣传思想干部要转变工作作风,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宣传思想干部特别是新闻工作者如何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笔者认为应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在“脚力”上下功夫,就是要走出办公室、深入到基层,停下小轿车、迈开两条腿,发扬“光着脚板跑新闻”的好传统,走街巷、进社区,下农村、访农家,了解国情、党情、社情、民意;

 在“眼力”上下功夫,就是要用敏锐的眼光,深入基层一线,在火热的劳动场面,在群众生产生活中找选题,发现真善美,识别假恶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在“脑力”上下功夫,就是要心中装着群众、胸中怀有大局,围绕中心、多思善谋、去伪存真,善于以小见大、由点及面,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回答问题;

 在“笔力”上下功夫,就是要向群众学习,用好群众语言,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阐述观点,谋篇布局,把脚力所到之处、眼力发现之美、脑力思考之深诉诸笔端、镜头,创作出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内容充实、语言朴实的好作品,努力做到写得实、写得新、写得活。

 以此“四力”大大促进彼“四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总书记又指出,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为行文方便,将总书记提到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简称此“四力”,而将“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简称彼“四力”。那么,此“四力”与彼“四力”有何关系呢?

  此“四力”与彼“四力”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此长彼长。只有新闻宣传工作队伍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提高了,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才能落到实处,得到保证;反过来,“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做好了,“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也会水涨船高。

  先说脚力。所谓脚力,就是用脚跑新闻的气力。“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新闻从来在基层在一线在现场。西汉学者戴圣在《礼记?中庸》中写道,无征不信。宋人陆游有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也曾说过,力行而后知之真。可见为文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新闻更是如此,一字一标点,皆要有事有理有据。1935 年,新闻界前辈范长江作为《大公报》旅行记者,徒步长征路,写出中国新

 闻史上的名篇《中国的西北角》,这让新闻界后人记住了“一字一个脚印”。今天,媒体从业人员只有用脚去丈量这片新时代的热土,才能做到爱岗敬业,才能体现对理想信念的执行力。脚力足,新闻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会多些砝码,传播力和公信力会多些分量。

  二说眼力。所谓眼力,就是发现和判断新闻的能力。首先是眼神要灵活,在业务上切不可有“新闻近视”。要善于运用“望远镜”“显微镜”“凹凸镜”“反光镜”“哈哈镜”等来观察现实生活,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其次是眼光要敏锐,善于观察、见微知著。古人说“绿叶忽低知鸟立,青萍微动觉鱼行”就是这个道理。既能见人之所见,亦能见人之所未见,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采撷独特素材,始能写出令人眼前一亮的精品力作。再次是眼界要高远。主流媒体从业人员必须站位要高,看得要远,一言以蔽之,处处“登高望远”。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深刻阐述道:“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又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只有远见卓识,才能不失前进的方向。”眼力足,新闻舆论的权威性和指导性增强,从而带动引导力和影响力的提高。

  三说脑力。所谓脑力,就是思考问题和处理新闻的能力。孟子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思路决定出路,思维决定作为。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

 装头脑,始终保持政治坚定性,提高时势判断能力和新闻鉴别能力。首先是时刻给大脑充电,使其处于“满格”状态。当务之急是要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历史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等一系列治国理政的科学思维方式,提升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其次是,要强化问题导向、标准导向、质量导向,注重思考问题的深度、广度、角度和锐度,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增强新闻舆论工作的针对性、指导性、思想性和专业性,在众声喧哗、乱云飞渡中坚守正确的价值引导坐标。脑力足,新闻舆论的引导力定会散发智慧之光。

  四说笔力。所谓笔力,就是新闻表达和呈现能力。古人称好文章“天然放纵,极有笔力”。如果功夫差,则是“思之未精,笔力未至尔。”今人更是赞赏“胸中有大道,笔底起风雷”。当下,提高正面宣传报道水平,提升舆论引导的能力效果,做好新闻信息的准确到达和有效传播,都离不开千钧笔力。具体而言,包括创新呈现手段,提高融合水平,革新文体风格,优化遣词造句等等。笔力精绝,方能扛鼎,取得“力屈万夫、韵高千古”的效果。笔力足,粉丝多,直接拉升新闻舆论的影响力。笔力高超,非朝夕形成,需要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绵绵用力。

 总之,只有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新闻舆论工作队伍的建设才有抓手,才能打造一批又一批吸引

 人、打动人、感染人的精品力作,最终实现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不断提高,从而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关于增强新闻工作者“四力”的思考

 今年 2 月 12 日,全国宣传思想战线召开了开展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宣传战线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以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新闻队伍。当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本领,增强“四力”成为了新闻工作者的前进目标,这对新闻舆论战线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全面提升政治素质,是增强“四力”的根本。新闻舆论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极强的工作,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站稳政治立场,不能有半点马虎和疏忽。对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而言,政治方向就是灵魂、是基础、是根本。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就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立足点、基本出发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6 年 11 月 7 日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代表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勉励广大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这“四向四做”成为新闻工作者的座右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新时期我们做好党的舆论工作的核心要义,要牢牢把握“为了谁”的问题。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广大新闻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加强政治历练和政治修养,不断提升脑力,做到坚持知行合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始终把“讲政治”放在首位,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增强政治敏锐性与政治鉴别力,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贯彻于采访、编辑、核校、审发等采编工作全过程,体现到每篇稿件、照片和版面上,以政治标准作为把握导向的首要标准、根本标准。

  当前,媒体格局和传播环境发生新变化,新媒体、自媒体的涌现,为每个人发表自己的言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了平台。面对这种现状,党的新闻工作者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增强眼力。眼力是记者专业素养的外化,表现对新闻的敏感度和发现力。因此,记者要提高掌控新闻导向的能力和水平,在事关政治原则等大是大非问题上,明辨是非,分清真伪,敢于交锋,敢于亮剑,该出手时就出手,发出主流声音,弘扬主流价值。近年来,《桂林日报》提出创新理念,始终把抢占新闻第一时间发声、权威发声,占领舆论制高点作为占领舆论阵地主战场,每当有重大政策出台、重大事件发生,做到精心策划,第一时间发布,以正视听作用,赢得了正确舆论导向的主动权,切实提高了地市党报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切实改进作风,坚持深入基层第一线“接地气”,是增强“四

 力”的基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时代要求每一名新闻工作者都要坚持深入基层第一线,不断增强脚力,以培养优良作风为基础,不断锤炼提高思想素质。同时还要学会盯网上,了解网上民声,掌握网络民情,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近几年来,全国新闻战线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由于有的新闻工作者对“走基层”出现理解偏差,把新闻人“走基层”简单地理解成只是为了“转作风”;而有些刚从学校毕业进入媒体单位的人员,对“走基层”的重要意义更是认识不足,存在“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难以发现有价值的鲜活新闻。“四力”是有机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构成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不断增强“脚力”,新闻工作者就要真心实意扎根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拜群众为师,以普通百姓的身份与采访对象倾心交谈,虚心向采访对象请教,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走进群众的心坎里,这样才能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更加“接地气”、“聚人气”,更好增强眼力、脑力,行得远,走得快,及时发现基层和一线的鲜活新闻题材,折射人性的闪光点,开展深入、生动的报道,阐释党的路线和方针,反映社会的进步轨迹。

 提高专业本领,在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专业能力上下功夫,是增强“四力”的关键。“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新闻工作者的毕生追求。同时,“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勤学习、多锻炼,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俗语讲,没有金刚钻,哪敢揽瓷器活。当前,随着新媒体的崛起,新闻传播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短视频等新形态不断发展壮大,年轻一代的表达方式、交流方式、阅读习惯等呈现新面貌。对于新闻舆论工作来说,必须要顺应新趋势、吸引新受众,要在理念、表达、呈现方式、传播形态、生产机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变革创新。要增强脚力、眼力、脑力,最后都要通过笔力来体现。新闻工作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为此,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守正创新,锐意进取,要不断充电补养,学习知识,掌握新技术(口头、笔头、镜头)争做岗位上的行家里手,练就“几把刷子”,运用新闻传播的“十八般兵器”,成为“专家型”“复合型”人才,才能不负肩上的责任,不负伟大的时代。同时要改进文风,运用群众语言,反映群众呼声,抒发群众感情,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感染力,老百姓才愿意听、喜欢看,真正入脑入心。

篇二:登高望远就是要善于站在全局和理论的制高点上思考问题

03年 第 2期 国 防 大 学 学 报 (军 队 政 治 工 作 研 究 ) N o.2 2003 (总第 162期 ) JOURNAL OF NATIONAL DEFENCE UNIVERSITY General No.1 62 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 摆在部队各项建设的首位 口 符 廷 贵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充分肯定了国 防和军队建设取得的新成就 ,科学总结 了党领导 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经验 ,对加强国防和军队 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方针原 则。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始 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永 葆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这一重要论 断 ,为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指明了方向,其意义 重大而深远。

 一、 “摆在首位”是对我军政治工作理论的创 新发展 我军是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政治工作 同我军的创立与生俱来,并随着革命和建设所处 的历史环境 、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加强和 改进。在我军创建之初 ,党就把从思想上政治上 建设部队、用进步的政治思想贯注部队,作为领 导和建设人民军队的一条重大原则。在新的历 史时期,我军对政治工作一直高度重视 ,抓得很 紧。邓小平反复强调:“发扬我军政治工作优良 传统”,“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 地位”。江泽民主持军委工作以来,继承和发展 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 想。在 1994年军委扩大会议上 ,江泽民首次提出 “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全军各项建设的首位”的 新论断。之后 ,他又在 1995年军委扩大会议上, 在 1999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 ,在 2001年九届 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讨论会上的讲 话中,对“首位”问题作了深入系统的阐述。江泽 民创造性地提出“思想政治建设”的科学概念,要 求用与时俱进的精神和更新更高的标准抓好部 队政治工作 ,赋予我军政治工作新的时代内涵; 创造性地提出“摆在首位”的科学论断 ,要求站在 党、国家和军队工作全局的战略高度 ,充分认识 新形势下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 的极端重要性 ,

 从而使我们对政治工作 “生命线”地位作用的认 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二、“摆在首位”是对我军建设内在规律的深 刻揭示 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是由我军的性质 决定的。政治工作是党在军队中的思想工作和 组织工作。只有毫不动摇地把这一根本性建设 摆在首位,才能确保党从思想上政治上牢牢掌握 部队,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永远不变,使我军始 终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把思想政治建设摆 在首位,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客观真理。改革开放 20多年来,正是由于我军牢固确立 “首位”意识 , 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武装官兵的头脑,大力加强军队党的建设,深 入抓好“四个教育”,才确保部队经受住了各种政 治风浪的考验,经受住了腐朽思想文化和 “酒绿 灯红”侵蚀影响的考验 ,经受住了改革中利益关 系调整的考验,经受住了军事斗争和各种急难险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重任务的考验。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是推 进我军 “三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思想政治建设 是革命化的核心 ,是政治工作最本质的部分 ,是 军事训练、后勤和装备保障以至整个军队现代化 建设的重要前提。只有把思想政治建设搞坚强, 才能为实现新时期人民军 队的奋斗 目标提供可 靠的政治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三、“摆在首位”是对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提 出的重大课题 我军建设是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大背景和“四 个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西方敌对势力 一天也没有放弃对我军的渗透、破坏,各种错误 思潮 和消极腐败现象 对部 队的影 响也不可低 估 。这就要求我们 ,必须时刻绷紧讲政治这根 弦 ,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作为确保军队 “不变 质”、确保我们党执政地位巩固、确保国家长治久 安 的根本政治问题来抓。在任何时候都要毫不 动摇地坚持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 ,肩负起领导部 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职责 ,带领部队以昂扬向 上的精神状态 ,不断开创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的新 局面 。

 学习领会十六大精神,贯彻落实“摆在首位” 的要求 ,关键是要坚持与时俱进 ,勇于开拓创新 ,

 大力推进思想政治建设的创新和发展。为此 ,要 做到“五抓”:

 一、 抓先导。在转变思想观念上有新的飞跃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转变观念是创新的前 提。改革开放 20多年来 ,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

 到邓小平南方谈话 ,再到江泽民 “七一”讲话和 “5·31”讲话的发表,都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 大解放、大变革 ,带来了改革和建设的大发展 、大 跨越。事实充分说明,观念决定思路 ,思路决定 出路。思想观念变了,视野就宽 ,思路就新 ,办法 就多,标准就高。贯彻十六大精神 ,与时俱进地 推进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的改进和创新 ,就必须在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实现新的飞跃 。

 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根本的是要用十六大 精神和“三个代表”统一思想、武装头脑 。要坚持 不懈地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启迪思想 、变革思 维、拓展思路 ,使我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进一 步适应时代的要求,符合先进性标准,具有开放 性特征。适应时代的要求 ,就是立足当今世界和 当代中国的实际,运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时代 内涵 、时代精神的价值取向,对我们的思想观念 不断进行调适和更新 ,使之与时代前进的步伐接 上轨 ,与社会变革的节奏合上拍 ,与军队建设的 需要相适应。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者才能始 终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思想政治建设才能始终 充满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符合先进性标准,就是 坚持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转变观念的思想 武器 ,把落实党的先进性要求作为转变观念的核 心之点,把确保“打得赢”、“不变质”作为转变观 念的检验尺度。通过确立新起点、新标准 ,使我们 的思想观念跟上党的理论创新的新发展 ,适应现 代科技进步的新要求,体现先进思想文化的新内 涵。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者才能树立起符合 先进性要求的新形象,思想政治建设才能始终高 扬时代主旋律,奏响时代最强音。具有开放性特 征,就是放眼中国、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以开阔 的视野、宽广的胸襟 、前瞻的思维 ,及时吸纳新知 识,接受新事物 ,借鉴新经验,使我们的思想观念 始终以引领时代潮流的先进理念为基调 ,以人类 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支撑 ,以部队建设和 改革的生动实践为源泉。只有这样 ,思想政治工 作者才能登高望远、博采众长,思想政治建设的 改进和创新才能不断闯出新路子 、开辟新途径。

 二、抓根本 ,在坚定政治信念上有新的成效 坚定的政治信念 ,是我军的精神支柱,是官 兵思想境界的制高点。实践证明 ,什么时候信念 教育抓得好 ,政治工作就坚强有力 ,部队的凝聚 力、战斗力就强 ;什么时候放松了信念教育 ,政治 工作就软弱涣散 ,错误思潮就可能乘虚而人。因 此,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大力加强部队思想政 治建设,必须把坚定政治信念作为重中之重,在 政治工作的全盘中突出出来。

 坚定政治信念 ,最根本的是要坚定对 “三个 代表”的政治信念。“三个代表”作为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与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 理论一脉相承 ,是推进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化建设的伟大纲领 ,也是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 根本指针。这要求我们 ,必须把坚定对 “三个代 表”的政治信念 ,贯穿于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 全过程,作为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领导干部理 论集训、基层政治教育的重要着力点。要教育引 导官兵真正像信仰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那样信仰“三个代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 凝聚在“三个代表”的旗帜下。

 坚定政治信念 ,必须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 的质量和效果。一是要在培养专家学者型的政 治教员队伍上下功夫。要以此作为思想政治教 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切实在这方面多用气 力、多花本钱,力求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无论从 现在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看 ,还是从部队现在的 设施条件看 ,只要各级重视 ,常抓不懈 ,通过努力 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二是要在 “精”和 “管用”上 下功夫。从部队的实际情况看 ,仍然存在着内容 过多、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因此,抓思想政治教 育必须突出重点,紧紧抓住那些带根本性、全局 性、基础性的东西不放 ,真正做到人心入脑、打深 烙印。

 三、抓准备 。在保证“打赢”上有新的作为 在国家建设中,发展是硬道理;在军队建设 中,打赢是硬道理。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 ,要努 力完成我军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 务 ,提高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和应付突 发事件能力。贯彻落实这一要求 ,在服务保证 “打赢”上发挥威力、有所作为,是部队思想政治 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推进思想政治建设改进和 创新的紧迫课题。因此 ,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的 精力要进一步向服务保证“打赢”聚焦,各项政治 工作要紧紧围绕服务保证“打赢”展开,改进和创 新思想政治建设的效果要用 “打赢”的标准来检 验和衡量。

 围绕服务保证 “打赢”推进思想政治建设的 改进和创新 ,必须在深入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中的 政治工作上出成果、见实效。在经过前些年探索 实践 、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基础上 ,下一步在思想 准备上要强化一个“打”字 ,在人才准备上要突出 一个“快”字 ,在预案准备上要体现一个“实”字。

 强化一个“打”字 ,就是要进一步解决好部分官兵 存在的“打不起来、轮不上我、不好打赢”等模糊 认识 ,牢固确立真打真准备的思想。这是加紧做 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首要问题 ,必须认真加 以对 待。突出一个“快”字,就是要着眼做好军事斗争 准备的需要 ,加快人才培养的步伐 ,努力造就一 大批复合型指挥人才、智囊型参谋人才、专家型 技术人才。当前,人才短缺仍然是制约军事斗争 准备的一个突出问题 ,部队一线指挥员队伍与复 合型指挥人才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因此 ,在 人才培养上 ,要切实采取一些超常措施 ,进一步 拓宽路子 ,加快步伐 ,提高质量。一定要着眼做好 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 ,真正把急需人才的底数搞 清楚 ,把 由谁来培养的责任搞明确 ,把如何培养 的措施搞具体 ,以增强人才培养的计划性和实效 性。体现一个“实”字,就是要使军事斗争准备中 的政治工作预案更加贴近实际、靠近实战,切实 做到具体化、配套化 、简约化。要根据部队担负的 作战任务 ,把各个阶段、各个时节的政治工作做 什么、怎么做,设想得很全面、很细致 ,使之具有 很强的操作性,而不能大而化之、笼而统之。要有 政治工作的总体预案,还要有各级各部门的业务 工作预案,使之上下衔接、内外协调、形成系统。

 要着眼于现代战争战场情况瞬息万变 、战机稍纵 即逝的特点,最大限度地简化政治工作程序,精 简会议文电,确保战时政治工作高效率、快节 奏。

 四、抓载体 。在探求有效对策上有新的突破 实践证明 ,富于时代感和创造性的载体,往 往能够牵引和带动思想政治建设的内容、形式、 方法、手段和机制的创新。载体创新是一项创造 性、开拓性的思维和实践活动,需要付出艰苦的 努力。体现时代特点、富于科学精神、切合部队实 际的有效载体 ,主要来 自四个方面 :

 一是从上情与下情的结合中来。去年,我区 部队在团以上党委机关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教育 ,使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教育有了理论 深度和历史厚度 ,就是上情与下情结合、创造有 效载体的一次成功实践 。这一做法,符合军委、总 部的部署要求 ,因而得到了上级的认可;从理论 渊源上给官兵补了急需的一课 ,因而也受到了部 队的欢迎。这说明,有效载体来 自于上情与下情 ·6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的结合 ,而不是主观臆断。因此,要寻求思想政 治建设 的有效载体 ,就必须认真学习领会上级 有关指示要求 ,真正吃透上情;认真调查分析部 队的实际情况 ,真正摸清下情;认真思考研究实 现上情与下情相结合的真招实策 ,真正创造出 科学有效的载体 。

 二是从基层官兵的创造性的实践中来。基层 官兵是改革创新的实践主体和智力源泉。领导 机关要敏锐地捕捉和发现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 新鲜经验和做法。有时一些做法可能还不是很 成熟 ,但也要充分重视 、正确引导 、积极扶持,努 力创造一种鼓励创新、敢试敢闯的良好氛围。

 三是从现代科技手段 的运用中来。广播、电 视 、报刊、计算机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 ,信息容 量大 ,传播速度快,声像图文并茂 ,是加强部队 思想政治建设的有效载体。因此,要十分注重挖 掘这方面的潜力 ,发挥好这方面的优势 ,增加思 想政治建设的科技含量 。同时,大众传媒中一些 节 目、栏 目,内容丰富多彩 ,形式生动活泼,可以 采取拿过来、结合好的办法,使之成为一种有效 载体 ,使部队的思想政治建设充满时代气息。

 四是从广泛的学习借鉴中来。创新需要借 鉴,借鉴也是创新 ;只有虚心学习别人 ,才能最 终超越别人。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新生 事物不断涌现,可供学习借鉴的东西很多。因 此,要有宽广的眼界 、虚心的态度、善于 “结合” 的本领 ,真正把兄弟部队,包括地方和外军创造 的一些好做法、好经验 ,学过来 、运用好 ,促进部 队思想政治建设的改进和创新。

 五、抓规范,在推进制度创新上有新的发展 制度更带有根本性 、全局性 、稳定性和长期 性 。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的改进和创新 ,必须适应 依法治国、依法治军的要求 ,积极稳妥地推进制 度创新。

 一要根据新情况新变化 ,对历史形成的一些 法规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 。对体现我军性质、宗 旨的根本制度和原则 ...

篇三:登高望远就是要善于站在全局和理论的制高点上思考问题

学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心得体会感悟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0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作重要讲话强调,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

 成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是一种历史担当、时代呼唤、人生责任,必须以初心使命为方向、实际工作为牵引、问题导向为抓手,在工作实践中接受磨练,增益其所不能。刘伯承元帅在淮海战役中讲评我军作战方法时说过一句名言:“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这种谋事方法值得年轻干部在成长成才中借鉴,做到干好当前工作、提升自我潜力、谋划未来使命“三管齐下”。

 踏踏实实做好当前的事。历史进程浩浩荡荡,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使命担当,我们必须立足当下担起时代和中国发展实际赋予我们的任务,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收官阶段的各项工作,在顺利实

 现第一个百年目标进程中贡献自己的绵绵之力,不当时代的缺席者、不当历史伟业的旁观者、不当人生航船的放任者,要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功成必定有我者。涓涓细流汇成滚滚长河,每个岗位都是构成社会有效运转的动力源,每个人的努力工作都是成就伟业的推进剂,不负使命就要怀揣“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工匠精神,立足岗位做好每一件小事、做好每一天的工作。青年干部必须心存敬畏,做实功、出细活,扎扎实实迈稳跬步,落脚正始终朝着为人民谋幸福的目标靶向、落脚准绝不踩违法乱纪的红线、落脚实一步步都做到踏石留印,如此可行稳而至千里;实实在在积篑土,结结实实装筐压担抓日常夯基础、知重负重不换肩善走长途克难关、山行半腰添新力拔节抽穗灌浆水,用实劲长劲巧劲积篑土可成高山。

 学思践悟提升自我潜力。吃饭要不断从碗里夹饭,打仗要准备后续攻击,一切工作都有后续任务,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树立充电意识、蓄能意识,边干边学、边干边悟,培养观察力、提高思维力、拔升洞察力,不断积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干手头工作有底气、干后续任务有潜力。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七种能力”,提高政治能力才能把稳舵、提高调查研究能力才能把准脉、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才能开对方、提高改

 革攻坚能力才能求突破、提高应急处突能力才能控风险、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才能齐心干、提高抓落实能力才能出实效,以上“七种能力”是切实提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着力点和“组合拳”,是不断化解复杂形势、风险挑战的有力之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担当使命人人有份,每一名干部都应努力提高“七种能力”,年轻干部正值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的年纪,更应多学习、勤思考、广实践、善总结,在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中不断涵养这“七种能力”,厚植成长潜力。

 登高望远担当未来使命。古人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哲人说,“人生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弈棋者说,“走一步,看三步”。我们都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科学社会主义信念传承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践行者,了解昨天的历史、干好今天的事业、担当未来的使命是我们的神圣职责。昨天是今天的基础,今天是明天的台阶,站在当下展望未来,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步走”战略是我们的奋斗路线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青年人是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主力军。实现人生价值就要立足于历史设定的条件、投身于历史使命,这样的人生才是可以把握的人生,这样的明天才

 会未来可期。“一个民族只有有那些关注天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如果一个民族只是关心眼下脚下的事情,这个民族是没有未来的。”年轻干部既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站在理论制高点上,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初心使命,时刻准备着担负起明天的历史重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间节点越来越近,越到理想接近成功的时候,风险挑战就会越大,我们必须树牢忧患意识,绝不能掉以轻心。“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面临的形势更复杂、担负的任务更艰巨,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更应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提高“七种能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推动伟大事业攻坚克难破浪前行。

 2020 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特别节目学习体会 10 月 17 日,“决战的时刻——2020 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特别节目”在央视播出,引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响和热议。2020 年作为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透过电视屏幕看到受表彰的先进集体代表和个人,他们没有华丽动人的外表,皮肤比常人更显黝黑、沧桑,岁月的划痕,印证着他们的初心与担当。有八年基层经历的我,大概能体味一些扶贫的酸苦辣咸甜。

 初见是酸的。刚开始扶贫时,每个扶贫干部脑海里会浮现出不同的扶贫画面,入村的路是一条泥巴路,路边的狗汪汪叫,叫人不敢靠近;大老远可见农户住房的屋顶上飘着几块“牛毛毡”,雨天天上下大雨,屋内下小雨;走进农户家里,晾衣杆上挂满了发出臭味的衣物;板凳上满是柴火烧尽的灰,灶台上黑黢黢的满是油渍,水缸里的水是在龙洞、河沟担来的,更不要说有什么产业了……你会发现,贫困限制了你的想象,当你的无能为力遇上那双期盼美好生活的眼睛,你的酸楚会扑鼻而来。

 工作是苦的。扶贫工作显然是苦的,行走在脱贫一线的帮扶干部,入户调查、开群众会、信息录入,精准识别贫困户,动态监测管理贫困户信息,根据贫困户致贫原

 因,分析制定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解决就业,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废寝忘食是常有的事,饿了就吃桶方便面,累了就坐着眯会,扶贫干部是运动员,为了群众事,跑出“120 码”加速度;是解说员,将党的好政策讲解给群众听;是销售员,帮助群众推销“民生货”;是小工,帮助贫困户做活,他们甘当拓荒牛,用真情默默奉献。

  质疑是辣的。“质疑”说白了就是不信任呗!新来了扶贫项目群众不接受、不看好,质疑是走过场;看到村里的其他贫困户通过自身努力,修了新房、买了小汽车、过上好日子了就开始眼红的,质疑村里不公;开群众会时,总质疑自己没有享受到政策,认为国家专欺负弱势群体,在大小扶贫检查中罗列党委政府、帮扶干部的不是……回应和化解贫困群众这些火辣辣的质疑,唯有倾心办实事,用实际行动解决贫困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的难事杂事苦事,直面矛盾和困难,以过硬作风、过硬担当、过硬能力,经受起群众的考验。

  泪水是咸的。帮扶干部,是父亲、母亲,是儿子、闺女,也是丈夫、妻子。每天繁忙的工作和沉甸甸的扶贫任务让他们忘却一切,不辞辛劳熬夜加班,牺牲周末与家人

 团聚。或许他们踏出门、转身时,泪水早已浸湿了衣襟,他们深知亏欠家人太多太多,也深知脱贫攻坚已到紧要关头,作为一名扶贫干部投身脱贫攻坚是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只有选择舍小家顾大家,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施展才华,顶烈日、冒风雨,披星戴月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把脱贫重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而奋斗。

  成果是甜的。青砖白瓦的房子错落有致,一排排明亮的路灯照亮群众回家的路,一条条干净整洁的硬化路格外惹人爱,争取到项目一项一项的落实,扶贫产业步入快车道……生活好了,笑容多了,这份甜,是群众心底的滋味;这份甜,是帮扶干部辛勤付出后收获之甜……这份甜,是丰硕的、幸福的。如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形势逼人,到了最吃紧的时候,要咬定目标不放松,总结脱贫攻坚经验,稳定贫困户增收渠道,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效,完胜收官之年。

篇四:登高望远就是要善于站在全局和理论的制高点上思考问题

写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讲稿 公文写作是指公务文书的撰写。在一个单位的文书处理工作中, 文稿起草是第一个工作环节,比较收发、 登记、 办理、 印制来说, 往往需要更多的思考, 花费较多的精力和时间, 尤其是一些重要文件的起草, 可以说是一项非常艰苦细致的创造性脑力劳动。无论是担任领导职务,还是从事文秘工作, 都免不了经常写文章。

 文字表达水平也就成了业务能力的主要体现。

 提高公文写作水平, 要从提高起草者的思维能力、 经验水平和综合素质下手, 没有什么“秘诀”可言, 非得下苦功夫不可。

 而公文写作又有其基本规律可循, 只有把握这些规律, 多学习、多思考、 多练习, 甘当“苦行僧”, 愿做有心人, 勤学多练、 厚积善悟, 才会熟能生巧, 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本文拟结合我个人从事写作的一些体会和别人的一些经验, 就提高公文写作能力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 多学习, 打好理论基础 (一)

 系统地学习有关的理论, 打好理论基础。

 鲁迅先生早在 20 年代就指出:

 “我以为根本问题是在作者可是一个‘革命人’, 倘是的, 则无论写的是什么事件, 用的是什么材料, 即都是‘革命文学’。

 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 从血管里流出的都是血。

 ”这就是说, 作者的理想、情操和审美眼光, 对文章的特色和价值是起决定作用的。

 对我们初学者来说, 首先应该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崇高的人生理想, 积极自觉地参加各种有益于国家、集体或他人的实践活动,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锻炼思想, 陶冶感情, 更好地增强自己的写作激情以及发现新事物、 看出新问题的能力。

 恩格斯认为, 任何一个民族, 要想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 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

 相比之下, 我们往往不注意对工作进行理论思维, 而喜欢就事论事。

 这直接导致我们一些公文起点不高, 深度不够。

 实践证明, 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全局工作中的各种现象,正确地处理工作中的各种矛盾、 各种关系, 就不能不认真地学习有关的理论。

 理论是我们观察、 认识和分析有关问题的指南。

 只有理论素质提高了, 才能头脑更敏锐, 思维更活跃, 眼光更长远, 写出来的东西才能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深刻的思想内容, 才有不可动摇的逻辑力量。

 当然, 理论的作用是间接的。

 一份调查报告可能没有直接谈理论问题, 但它的观点是对调查材料进行透视和思维的成果。

 理论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不能指望学理论立竿见影, 现炒现卖。

 打牢理论基础必须作长期艰苦的努力。

 (二)

 要积累生活, 拓展知识。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生活是文章写作的源泉。

 文章的内容及其表达, 和作者的生活知识储备有着密切的关系。

 生活阅历浅, 知识贫乏, 很难写出好文章。

 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广博的知识, 不仅给作者提供了大量的写作信息, 而且可以激发作者的写作欲望, 充分调动作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使文章写得更充实, 更准确, 更生动, 更优美。

 我们要积极地投身生活, 在生活的感知中积累经验, 拓展知识,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充实自己的头脑, 为灵感的触发和文思的活跃提供更多的水源或燃料。

 一是努力扩大知识积累, 建立起适合自己的知识结构。

 我们每天都在接触知识, 并在不自觉地进行着知识积累。

 在积累知识时, 既要注意量的增长, 面的扩大, 还要注意根据自己的职务和专业分工,设计自己的知识结构, 有目的地进行知识积累。

 所谓知识结构合理, 就是既有专业知识, 又有外围知识, 专业知识精, 外围知识博。

 专业知识的精, 是没有止境的, 那么, 外围知识要宽到什么程度呢? 如果要划一个圈的话, 这个圈应该把日常公文写作所涉及的领域基本覆盖住。

 这样, 在写作公文时, 即使涉及不懂的知识, 也不会是完全生疏的, 起码知道从哪里获得这些知识, 从什么书里查到所需要的资料、 数据。

 专业知识必须熟悉、 精通。

 在写作中用到这些知识时, 不必每次都去查找。

 要像律师熟悉法律条文那样熟悉自己的专业知识。

 特别是工作中常用的条令条例、 政策法规、 基本数据, 要十分熟悉。

 二是勤奋地进行资料积累和思想积累。

 积累资料需要技巧, 更需要毅力。

 偶尔剪辑、 摘记一点资料, 做一点卡片, 比较容易, 长期坚持相当不易。

 积累资料决不像有些同志想的那样是剪刀加浆糊的工作, 它会耗

 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要积累资料, 就要阅读资料, 判断资料的价值及分类。

 如果由他人代劳,自己对资料内容没有印象, 用时就无处查找。

 积累资料的过程, 也是熟悉资料的过程。

 只有熟悉资料, 才能在需要时, 从资料储备中迅速把它调出来。

 当然, 这里说的熟悉, 并不熟悉资料的具体内容, 而是指了解资料的类别、 属性。

 资料是供备查用的, 没有必要把它的内容都记住, 知道能在那里找到它就行了。

 为了便于查阅, 积累资料要注意分类, 并定期整理。资料的积累不能代替思想的积累。

 所谓思想积累, 就是脑子要想事、 装事, 注意把一些一闪即逝的想法捉住, 记下来, 并加以联想。

 我们读报纸的时候, 看文字材料的时候, 调查研究的时候, 与人交谈的时候, 要开动脑筋, 思考问题, 使头脑总处于一种准备状态, 这样, 受领公文写作任务以后, 进入情况就快, 完成任务也快, 不至于什么时候都是从零开始。

 (三)

 打破专业局限, 多了解和熟悉全局性工作。

 机关工作分工是很细的, 对分工的工作了如指掌是应该的, 但不应满足于此, 还要熟悉全局。

 只有懂得全局, 才能更好地把握局部,才能正确地估量本部门、 本系统的工作在全局中的位置和份量。

 不懂得全局就往往见木不见林, 把自己分管的工作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 给下面提出一些不适当的要求。

 强调了解全局, 还有一个原因, 就是有些中心工作往往要从各个部门抽调人员完成。

 如果对全局性工作很生疏, 就会感到不适应。

 因此, 在精通专业的同时, 必须多了解全局。

 年度工作要点, 基本思路, 重大活动, 近期召开一些重要会议的情况, 上级和本级制发的重要文件,领导的讲话和指示, 重要典型的情况, 都应了解。

 能多参加一些活动多接触基层固然好, 没有这些条件, 通过阅读文件和有关材料也能了解不少情况。

 比如, 某个单位的现场会开过以后, 找来有关材料看看, 也可以了解大体情况, 并非只有到现场去才能了解情况。

 有些同志没有养成看文件的习惯, 这很不利于了解和熟悉全局情况。有时兴师动众往返几天到基层去开个座谈会, 了解情况不一定比从文件上得来的多。通过阅读文件, 既能掌握政策, 又能了解情况, 对于机关干部来说, 是一种多快好省的学习办法, 不充分利用, 未免可惜。

 (四)

 研究一点写作之道。

 根据一些专家的体会, 学习写作之道的主要途径, 一是学习公用文书拟制的有关规定。

 公文分类、 作用、 一般内容和拟制要求, 以及公文格式, 是最基本的写作之道, 要认真学习并熟记。

 二是读一点写作理论方面的专著。

 如《应用写作》、《写作通论》 等。

 这些书会告诉我们怎样确定主题, 怎样建立结构, 怎样使用材料, 以及对比、 照应、起承转合等文章写作的基本问题。

 三是学一点语法和修辞。

 学语法的目的是消灭病句, 把文字写通顺。

 学修辞的目的是把文章写得优美、 富有文采。

 二者都是需要的。

 有的同志认为,公文讲究严肃、 庄重、 朴朴实实, 不能使用修辞手法。

 其实这是误会。

 讲修辞, 并不是使文章华而不实。

 在我们所见的公文中, 一些特别精彩的地方, 恰恰是运用了修辞手法的结果。例如, “看自己一朵花, 看别人豆腐渣”; “墙上芦苇, 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 嘴尖皮厚腹中空”, 都是用的修辞手法, 非常生动、 传神。

 对比、 排比、 对偶之类修辞手法用得更多。

 不讲修辞, 文章就不免平谈、 呆板。

 四是学一点逻辑学。

 逻辑与写作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一些公文之所以犯偷换概念、 改换论题、 自相矛盾等逻辑错误, 就是由于没有掌握起码的逻辑规则。

 五是通过精读文件和正误对照学习写作之道。

 阅读文件时发现写得好的文件, 不要看一遍就过去, 要仔细研究它的结构、 观点、 材料以及论证方法和叙述方法, 研究它好在什么地方, 想一想, 如果让自己写这个问题, 自己会怎样写, 两种写法的差别在哪里? 还有没有别的写法? 等等, 仔细揣摩、 体会、 研究, 定会悟出些道理。

 这就是通过精读文件学习写作之道。

 还有一种方法, 就是通过对照公文的修改稿学习写作之道。

 一份公文有时要写好几稿, 每写一遍都有新的提高。

 把这几稿, 特别是领导修改过的稿子收集起来, 仔细对照,边对照边思考为什么这样改, 受益匪浅。

 (五)

 在写作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站在岸上, 一辈子也学不会游泳, 因为游泳是一种技能。写作也是一种技能。

 由知识转化为技能必须经过实践这个中间环节。

 用筷子吃饭是一种很简

 单的技能, 只听人家讲, 看人家做, 自己不拿一双筷子在手里练一练, 也掌握不了, 何况是写作这样复杂的技能!

 因此, 提高写作能力最有效的办法是大胆实践, 刻苦练习。

 在这方面要注意三点:

 一是既不要把写作看得轻而易举, 也不要看得高不可攀。

 提高写作能力是个漫长的过程, 不能企求一步登天。

 一开始写不好不要紧, 只要坚持写, 必然有提高。

 二是既要勤于练习, 又要善于总结。

 毛手毛脚地写, 只求数量, 不求质量, 即使有提高, 也比较慢。要使自己写一次, 进一步, 就要善于总结。

 每完成一份公文的写作, 都要回过头来总结一下有什么经验教训, 特别要把初稿和后来的修改稿、 审定稿认真加以对照, 从对比中体会应该怎样写, 不应该怎样写。

 三是要高标准要求自己, 不要抱有应付态度。

 起草每一份文件, 都要把自己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

 这样, 才能写一次材料有一次提高。

 如果能挑一百斤, 只担九十九斤, 时间长了, 一百斤的担子就挑不动了。

 有的同志不愿修改自己写的东西, 总希望领导高抬贵手, 降低标准, 凑付过关, 这样是不利于提高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的。

 二、 多研究, 打好实践根基 要训练思维, 提高智能。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但要根据客观事物制作成文章, 还需要有多方面的智能。

 比如在认识和摄取客观事物时, 作者需要有观察能力, 发现能力, 采集能力;在构思过程中, 需要有综合能力、 分析能力, 筛选加工能力, 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表达时, 需要有结构能力, 语言运用能力和修改能力。

 写作还需要有一定的技巧, 技巧也是能力的体现。

 整个写作, 要靠诸种智能和技巧的综合运用。

 在运用各种智能和技能的过程中, 思维贯串于始终。

 写作正是以思维为核心组织各种能力和技巧的一种综合性智力活动。

 没有积极而富有创造性的思维, 诸种智能和技巧难以发挥, 写作对象也就很难如意地转化成理想的文章形式。

 为此, 培养和发展思维品质, 提高思维能力, 正是发展智能、 开拓思路、 写好文章的重要一环, 也是作者全面提高修养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

 起草公文是机关干部的一项基本功。

 作为机关干部, 要想提高机关公文写作能力, 成为公文写作的行家里手。

 要多研究,打好实践根基, 须做到:

 (一)

 登高望远 人们常讲, 登高才能望远。

 起草机关公文, 也应做到这一点。

 换句话说, 就是要善于站在全局和理论的制高点上思考问题、 提出对策, 文以载道, 突出文字材料的思想性, 给人以启示和共鸣。

 文章依赖“思想”而永生, 因无“灵魂”而猝死。

 写材料首先一定要注意提炼“思想”,善于站在讲政治的高度, 着眼全局看局部, 不就事论事, 把具体的东西理论化; 善于紧密结合单位实际, 既不违背上级精神, 又能突出单位特色, 把上面的精神具体化; 善于运用新语言、 新事例, 不简单“重复过去的故事”。

 而是把传统的东西现代化。

 实践中, 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针对性。

 文字材料大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 问题是材料的基础和灵魂。

 文字材料影响的大小, 根本就在于是不是真正抓住了问题, 是不是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去写的。如果是针对问题去写的, 影响就大, 相反影响就小。

 因此, 必须注意抓问题, 抓“一碰就响”的问题, 抓普遍存在的难以解决的突出问题。

 这就要求深入调查研究, 以高度的敏感性洞察和分析问题, 紧紧抓住影响和制约单位建设的主要问题, 确立文字材料的主题思想。

 二是要有概括性。

 要从局部的、 感性的、 表面的现象里面跳出来, 用全面的、 理性的、 辩证的分析提炼和升华思想, 总结出来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这种高度的概括性, 是领导思想的精华, 也是文字材料的“眼睛”, 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比如, 有一个材料, 关于增进班子成员感情的概括就比较好:

 “感情好, 有事不当事; 感情差, 没事会找事。

 感情深, 大事能化小; 感情浅, 小事能闹大, 大事能闹炸。

 ”非常给人启迪、 发人深省。

 而有的材料总的看上去不错,但又觉得少点什么, 往往就是少几句高度概括、 很凝练的话, 让人打不下深刻的烙印。

 三是要有深刻性。

 深刻性往往决定文字材料的思想性。

 分析问题要有深度, 不满足于抓住次要的、现象或枝节的东西, 而是要了解主要的、 本质的东西; 不满足于掌握事物外部的特征, 而要挖掘事物的内在联系; 不满足于眼前的结果, 还要追踪发展的趋势; 不满足于掌握浅易的、

 粗线条的问题, 还要钻研疑难问题和考察细节。

 要从众多的矛盾中提出主要矛盾, 从复杂的问题中提出核心、 本质原因。

 只有这样, 写出的材料思想性才深刻, 才令人回味。

 四是要有独创性。

 现在, 文字材料中普遍存在的一个毛病就是大话、 空话、 套话比较多, 空洞无物,说白了就是“正确的大实话”的拼凑, 上级文件的翻版, 报刊文章的剪辑。

 要...

篇五:登高望远就是要善于站在全局和理论的制高点上思考问题

材料写作的要领与要求 来源:

 杨波的日志 第一章

 撰写汇报材料

 (一)

 撰写汇报材料的要领

 1.观点统帅材料

 2.给人深刻印象

 3.重点突出要言不烦

 (二)

 撰写汇报材料的要求

 1.吃透上情

 2.摸清下情

  3.找准结合部

 4.唱好地方戏

 (三)

 撰写汇报材料注意事项

 1.标题要醒目

 2.篇幅要得宜

 3.印制要清爽

 4.注解要充分

  第二章

 撰写领导讲话

  撰写领导讲话的要领和要求

  1.给谁写

 2.写给谁

 3.谁来写

  第三章

 撰写政策性意见

  撰写政策性意见的要领和要求

  1.必须有执着的追求

  2.必须坚定信心

  3.必须有专注的精神

 第四章

 写作信息

  (一)

 写作信息的要领

 1.时效第一

 2.广收博采

 3.语言高度凝练

  (二)

 写作信息的要求

  1.换位思考

  2.写出新意

  3.写出精品

 (三)

 写作信息注意事项

  第五章

 底蕴的厚度决定视野的高度

 1.眼界宽

 2.思路宽

 3.胸襟宽

 4.脑勤、 眼勤、 腿勤、 嘴勤、 手勤

 文字材料是一个单位的脸面。

 一个单位的材料写好了, 就会成为品牌, 既可以给单位赢得知名度, 增添话语权、 增加影响力, 获得上级和兄弟部门更多的物质和精神支持, 又能够不断地促进材料写作人员的文化底蕴的积累、 思维境界的开阔、 认识水平的提高, 是个一举多得的好事。

 做好机关工作, 说话、 写材料、 开会是基本功。

 撰写汇报材料、 领导讲话、 政策意见和写作信息这四种文体, 有相应的要领与要求, 所谓“要领”, 就是要把握关键、 抓纲谋篇, 使纲举目张; 所谓“要求”, 就是提出的具体愿望或条件, 希望得到满足或实现。

 哪一场战斗的胜利, 不是用鲜血换来的? 哪一份材料的成功, 不是用心血凝成的? 经贸委的工作职责是抓工业生产、 经济运行、 行业管理、全民创业、 中小企业发展, 直接面向广大企业, 任务实、 重、 急、 艰难, 要求快、 准、 好、 管用。

 人是一种感情动物, 容易被很多人与事感动, 有些感动, 会让人一辈子难以忘怀, 这种感动, 最后就成了一种感情。

 有道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对于写材料的同志而言, 材料就像自己生养的孩子, 从孕育、 出生、 到成长, 不管这个孩子是遇到了顺境还是处于逆境, 不管是健康还是患了疾病, 不管是有了成绩还是犯了过错, 我们都会一样时刻关注、 眷念和牵挂着孩子。

 我想, 写材料的同志之所以心甘情愿、 义无反顾, 许多同志八小时之外和节假日仍然“没事就到办公室来”反复打磨材料, 咬文嚼字、 精益求精, 那是因为写材料的同志们深深感到写材料是向领导和同志们学习思维方

 法、 领导艺术、 人格修养、 工作作风和奉献精神的好机会, 是不断地充实自我、 提高自我、 完善自我、 实现自我价值的好机会。

 写材料的同志甜在领导的信任之中, 甜在完成艰巨任务之后, 甜在起草的文稿得到采纳, 甜在起草的文稿有力地指导和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甜在亲眼看到了文件材料产生出许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直接造福于社会。

 因为写材料的同志深深地体会到苦中有甜, 苦中有乐, 苦中实践着对事业的追求, 苦中体现着的人生的价值。

 第一章

 撰写汇报材料

  汇报材料, 指下级向上级领导机关以书面形式陈述工作情况。

 它是上级向下级调查研究、 以及和下级官员进行沟通互动的一种重要途径, 同时也为上级领导提供了一个考察下级的机会。

 对于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 汇报工作的能力也是一种执政能力。

 (一)

 撰写汇报材料的要领

 主要有三点:

 1. 用观点统帅材料。

 力求用观点统帅材料, 做到主题可以不新鲜, 但视角不可不独特

  人的头脑是加工厂, 没有材料不行, 有了材料要经过加工, 要产生观点, 用观点统帅材料。

 观点, 就是视角的捕捉物, 是这个材料区别那个材料的独特之处。

 作为汇报材料, 要有独特的视角, 通过观察,形成自己的观点, 用观点引发出有声有色的议论。

 对今后的工作打算要讲远景, 讲可能性。

 讲远景, 又有高的低的间作比较。

 不能只讲一些数字和材料, 只谈情况, 罗列数据, 开材料仓库, 而不讲自己的观点, 不进行差别分析, 总之, 材料文风要做到生动活泼。

  从根本上说, 有材料有议论, 关键是要体现出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个领导干部汇报工作, 不仅要通过丰富生动的材料显示出对工作的熟悉程度, 还必须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显示认识和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层次, 显示把握情况和局势的能力, 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也为领导在更高层次上的决策提供思想资源。如果做不到这一点, 汇报工作就做不好, 汇报者就很可能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

 【以× × 主任在省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的发言 《坚持好字优先、推动科学发展, 大力促进工业领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为例。

 该发言的主题是如何促进全省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可谓是一个老课题、 老题目, 但该文从贯彻科学发展观、 实现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个独特的视角出发, 向省委、 省政府领导阐述了在国家实行新一轮宏观调控大背景下, 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特别提出“迎来了技术改造的春天”这个观点, 这就很容易获得领导的认同和支持;同时, 该文在提出问题之后, 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 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 推进节能降耗、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六个方面, 提出了解决我省产业升级的具体办法, 体现出了省经贸委班子研究和分析、 把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2. 给人深刻印象。

 力求给人深刻印象, 做到内容可以不全面,但细节不可不突出

  千人一腔、 万人同调, 是汇报材料的大忌。

 文件、 文章、 讲话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 因此, 写文章要有三性:

 准确、 鲜明、 生动。世界上味道最好的调料, 就是盐。

 烹调高手最知道什么时候该放盐。盐, 放早了菜不香; 盐, 放迟了味道出不来。

 细节就是文章里的“盐”,没有细节, 材料就会贫血; 有了细节, 材料的就充满着生机, 撩起阅

 读的兴趣。

 可以说, 细节的作用就在于它们能够把材料的观点倾向流露的更为自然, 更为具体, 进而加深材料反映事实的可信任度。

 汇报材料重要的是要使人懂。

 不仅要让人文字看懂、 发言时要让人听懂,还应当尽量用一些工作中遇到的、 了解到的直观生动的具体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做到材料和观点相统一, 让听者明白无误地理解清楚汇报人所表达的意思。

 有什么办法使人听了不致忘记? 首先, 开头要鲜明, 先声夺人, 留下悬念, 就连汇报材料的结尾惯有的“要求解决的问题”部分也要表述得精当得体; 其次, 讲存在的问题, 要举事例,不举事例就就空洞, 就是要有具体形象, 没有具体形象, 就没有生命,别人就不易懂; 第三, 观点要能服人。

 能经得起推敲, 让领导接受自己的观点, 直接影响领导对自身工作的指导。

 就我们而言, 细节总是扎根在工业生产、 经济运行、 项目建设、 节能降耗、 全民创业和企业改革发展的土壤里, 但是, 如果对所写的对象和情况不十分熟悉, 如果在写作过程中对细节的真实问题不予以高度重视, 不反复推敲, 大而化之, 即使是写作高手, 也难免会在细节上出现败笔。

 成功的细节运用, 可以使材料突破一般化、 雷同化的框子, 写出极具个性化的语言来, 让工作汇报这类“官样”十足的材料照样生动起来。

 【以× × 主任在县域经济现场会上的发言《以产业集群和农产品深加工为抓手, 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支柱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例。

 该文用生动、 简明的语言, 对工业在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了 说明,

 如“工业是强县之基, 产业是立县之本, 创业是兴县之源”、 “我省一些经济强县之所以强, 就强在工业; 发展快县之所以快, 也快在工业”、“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机遇和挑战并存, 动力和压力同在, 机遇大于挑战, 优势多于困难”等语句, 通俗易懂、 言简意赅, 读起来朗朗上口, 听起来明了易记。

 】

 3. 重点突出、 要言不烦。

 力求重点突出、 要言不烦, 做到篇幅可以不求长, 但风格不能不鲜明

  语言体现文章的风格, 结构体现文章的层次。

 篇幅一长, 面面俱到, 反而重点难以突出, 暴露出语言的归纳能力弱, 使领导强迫受训,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因为汇报工作的方法不同而效果也完全不同的事例, 并不鲜见, 落了个领导不满意、 自己更委屈、 任务没完成的结局。

 所以要对文字不断地进行加工和提炼,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撮其要、 删其余, 再加润色”, 在语言的锤炼上下功夫。

 【再以× × 主任在县域经济现场会上的发言为例。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涉及方方面面, 做法各种各样, 手段千变万化, 但如何在现场会上、 在短暂的时间里汇报出特色, 引起领导的注意, 吸引领导的目光,这也是一门学问, 在准备文稿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这个问题。

 该文篇幅

 小、 字数少, 共 4 页纸 2600 字, 但所有笔墨都集中在如何通过产业集群和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来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上面, 做到了结构紧凑、 层次清楚、 主题鲜明、 重点突出。

 】

 (二)

 撰写汇报材料的要求

  情况总是千差万别, 谋发展、 做工作, 不可能千篇一律、 一个模式, 必须吃透上情, 摸清下情, 找准结合部, 唱好地方戏。

 这既是做好各项工作的现实需要, 也是写好汇报材料的根本保证。

 主要有四点要求:

 1.吃透上情

  所谓“吃透上情”, 就是要把上级的精神弄明白, 研究透。

 换句话说, 也可以叫认清形势。

 因此, 要认真学习、 准确理解、 全面把握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 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 及时了解上级的最新会议精神和工作动向, 了解基本要求, 真正领会精神实质、 明确主要任务, 而不能各取所需、 随意曲解、 以偏概全, 做到材料具有前瞻性; 吃透上情, 还需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及其变化, 也就是说对业务内的各项法规、 政策一定要吃得透、 拿得准。

 例如, 中央提

 出今年下半年经济工作的目标, 是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这就传递出一个信号, 就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总目标可能会从“又好又快”向“又稳又好”转变。

 所以, 我们要多学习、 多领悟, 才能吃透精神,把握要领。

 【以× × 主任的汇报发言《以第一位精神抓项目建设 为工业强省促进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为例。

 这个材料的准备背景是省长才来工作不久, 主要在各市各部门调研了解各方面情况。

 如何准备汇报材料呢? 首先必须搞清楚省长最近最关心的是什么, 此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考虑到省长在地市调研, 每到一地都鼓励企业尽快做大做强, 一再强调, 要千方百计多上大项目, 多选好项目, 所以, 我们在准备材料的时候, 觉得要汇报省长最想了 解的项目情况, 由此,专门就我委如何抓项目建设写一个汇报发言, 供领导了解我委抓项目的情况和今后的诉求, 决定通篇只将项目, 就连汇报材料惯有的“要求解决的问题”也断然舍掉。

 这就是摸清上情。

 】

 2.摸清下情

  所谓 “摸清下情”, 就是知道基层在想什么, 盼什么, 反对什么,要求什么。

 因此, 要深入实际、 深入基层、 深入企业进行认真细致的

 调查研究, 努力掌握本地区的发展基础、 优势条件、 制约因素以及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热点、难点问题, 掌握企业的愿望、 要求和呼声,不断深化对国情、 省情的了解和认识, 就是对各方面情况要做到胸中有数, 使各项工作建立在符合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

 3.找准结合部

  所谓“找准结合部”, 把握上情, 明了下情, 就是通常所说的“吃透两头”。

 “吃透两头”是写好材料的起点。

 上情不清, 如同行船失去航标; 下情不明, 如同射箭没有箭靶。

 因此, 就是要把党中央、 国务院、省委、 省政府精神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创造性地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和办法。

 一方面, 要善于把上级精神贯彻下去, 根据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实际, 进一步研究制定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的具体目标、 任务、 要求和措施; 另一方面, 要善于把基层经验总结上来, 尊重基层首创精神, 努力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智慧、实践中寻找答案, 并通过总结提炼形成带规律性的东西, 用以指导面上的工作。

 4.唱好地方戏

 只有结合得好, 工作才能有新意, 才能真正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在工作中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 确保各项政策得到贯彻落实, 并能给上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在一些节点问题取得突破。

 【以“进千家企业, 入百户园区”大调研汇报材料为例。

 在我委“进千家企业, 入百户园区”大调研结束后, 按照委领导要求, 我们给省委、 省政府写了一个汇报材料, 同时给各市委、 市政府写了一个反馈意见的复函。

 在这两个材料的准备中既要充分“掌握上情”:

 当前复杂的国际、 国内经济形势和国家“双防、 双控”政策等; 又要仔细“了解下情”: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哪些帮助、 有哪些困难、 存在哪些问题, 以及目前状况、 下步打算等; 同时还“找准结合部”:

 根据经贸委的工作实际和职能范围, 向省委、 省政府反映基层和企业的建议、 意见和要求, 向各地提出加快工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方法。

 】

 (三)

 撰写汇报材料注意事项

  撰写材料的人员就是文...

篇六:登高望远就是要善于站在全局和理论的制高点上思考问题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汇报 时序进入公元2 0 0 8 年,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航船正按照党的十七大确定的航向全速前进。

  谁也没有料到, 突如其来的颠簸与风浪接踵而至:

 2 0 0 8 年初, 南方部分地区遭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5 月1 2 日发生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 2 0 0 8 年3 月1 4 日拉萨、 2 00 9 年7 月5 日乌鲁木齐相继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2 0 0 9 年3 月, 甲型H1N1 流感开始在全球蔓延, 5 月1 1 日中国内地确诊首例患者; 2 0 0 8 年下半年起, 一场源自美国、 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波及中国。

 问沧海, 难事连连, 谁主沉浮?

  与此同时, 一系列大事喜事也在检阅中国:

 纪念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 0 周年, 改革开放将怎样向纵深推进? 2 0 0 8 年9 月2 5 日, 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如何把激发出来的民族自信心、 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转化成强国力量? 如何举全国之力把北京奥运会、 残奥会办成一届成功的盛会? 如何通过庆祝新中国成立6 0 周年, 展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程、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 凝聚民族力量、复兴民族伟业? 如何加紧筹办上海世博会, 向世界奉献一届成功、 精彩、 难忘的世博会?

  大事、 难事、 喜事罕见地密集交织在一起, 中国社会经历一波又一波的考验, 使中国共产党人一次又一次地思考, 怎样才能把握航向, 引领中国巨轮沿着正确的航线, 驶向更加辉煌的彼岸?

  是现实挑战也是历史机遇。

 中国共产党人能否站在制高点上?

  天降大任, 期待中国共产党人的回答。

  早在2 0 0 7 年1 0 月, 党的十七大就作出了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战略决策, “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 要求全党“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 0 0 8 年9 月, 在江苏省、 江西省、 四川省和中央组织部、 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等2 3个单位进行为期半年试点的基础上,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全党全面启动, 全国37 0 多万个党组织、 7 5 0 0 多万名党员分三批参加了这次波澜壮阔的学习实践活动。

  实践表明, 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一次富有成效的实践, 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次富有成效的实践, 也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一次富有成效的实践, 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实践表明, 这次学习实践活动高扬科学发展之帆,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为党和国家办成大事、 办好喜事、 克服难事提供了强大动力和重要保证。

  实践表明, 党的十七大作出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广大党员干部对学习实践活动是衷心拥护的, 人民群众对取得的成效是认可满意的。

  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

 对学习实践活动实施坚强有力的领导

 “善弈者谋势”。

 党的十七大登高望远, 立足党所面临的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 世情、 国情、 党情新发展新变化的大背景, 谋划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号召全体党员团结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 “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定位决定方位。

  2 0 0 8 年9 月1 9 日, 中央党校。

 在中央举办的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 胡锦涛总书记又一次向全党发出动员令:必须深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工作, 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摆在突出位置, 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 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进一步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础、 政治基础、 组织基础。

  与此同时, 《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 印发全党,提出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 目标要求, 要把握的主要原则和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成为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南。

  中央领导同志身体力行, 为全党做表率。

 胡锦涛、 吴邦国、 温家宝、 贾庆林、 李长春、 习近平、 李克强、 贺国强、 周永康等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带头参加学习实践活动, 他们不仅全体出席动员大会, 还参加了 中央政治局专门研讨科学发展问题的集体学习和专题民主生活会, 分别深入陕西安塞县、 广西田东县、 四川江油市、 吉林乾安县、 广东增城市、 浙江嘉善县、 山东桓台县、 湖北赤壁市、 河北怀来县等联系点进行调研指导, 为学习实践活动指明了正确方向, 提供了根本保证。

  整个学习实践活动中, 中央政治局、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先后9 次听取学习实践活动情况汇报, 研究部署有关工作。

 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先后8 次听取情况汇报, 进行专题研究, 提出指导意见。

  以习近平同志为组长、 李源潮同志等为副组长的中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每个阶段、 每个批次的统筹谋划和组织指导, 先后1 5 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 3 9次召开调研座谈会和研讨会等, 研究问题、 推动工作。

 针对不同批次特点, 中央批准分行业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 加强分类指导。

 中央先后派出2 3 个指导检查组、 1 4 个巡回检查组, 加强督促指导。

  2 0 1 0 年2 月3 日, 春节前夕, 同样是在中央党校, 胡锦涛总书记再一次向全党发出了号召, 在深刻分析判断国际金融危机形势、 总结应对经验后指出:

 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

 承担起历史使命, 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 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使我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 发展空间越来越大、 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这一声号令, 给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为巩固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赋予了新的任务。

  党中央对学习实践活动全过程的坚强领导、 有力指导, 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 率先垂范, 使学习实践活动沿既定路径, 朝预期目标, 稳步推进。

  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 成立学习实践活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 党委 (党组)主要负责同志担任领导小组组长。

 “一级做给一级看、 一级带着一级干”, 一个指挥有力、 组织严密、 开展有序、 运转高效的机制迅速形成。

  据统计, 省市县三级共组建1 3 万多个指导检查组、 巡回检查组和指导小组, 选派9 1 万多名党员干部担任学习实践活动指导员, 加强督促和指导。

 广大党员积极参与, 人民群众大力支持, 舆论宣传引领推动, 一个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在神州大地迅速掀起。

  “上下同欲者胜”。

 为了同一个使命, 全党团结一心; 为了同一个目的, 全党步调一致。

 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乃至世界各国执政党历史上罕见的一次伟大壮举, 充分显示出我们党为实现历史使命而具备对全体党员的强大动员能力、 教育能力和组织能力。

  中国共产党这一声势浩大的举动, 引起不少国家和政党政要的密切关注。

 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说:

 “中国共产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和政治创新活动, 包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内, 俄罗斯一直很关注并进行认真分析, 很多经验值得俄方学习。

 ”巴西社会主义党副主席阿马拉尔认为, 中国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城市农村呈现欣欣向荣景象, 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果。

 南非非国大全国执委劳特里奇表示, 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所取得的经验和成就, 很受启发。

  这些评价既是对我党一次活动的肯定, 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赞赏。

  在深入学习中提高认识 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

 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凝聚共识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对我们党来说, 这个“利器”, 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中国共产党近9 0 年的历史表明, 每到关键时期, 总要用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体党员, 带领人民去共同奋斗。

 科学发展观, 是指导实践的科学真理, 是全党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题。

  认识决定思路, 思想决定行动。

 真学才能真懂, 真懂才能真信, 真信才能真干。

 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水平, 武装全党的头脑, 这是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

 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 四中全会精神,《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 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精神实质、 根本要求。

 县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还认真研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实例选编》, 联系基层实际, 联系当地工作, 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个人自学、 集中办班, 专家辅导、 专题研讨, 学习方法多种多样、 因地制宜; 理论探讨、知识竞赛, 问卷调查、 演讲比赛, 学习形式丰富多彩、 不拘一格; 互联网、 远程教育网、 党建网, 邮寄资料、 刻录光碟、 QQ 群, 学习手段不断创新、 层出不穷。

  黑龙江编发统一的《简明读本》, 吉林延边编印了朝文版的《学习读本》, 重庆开展“唱红歌、 读经典、 讲故事、 传箴言”活动, 辽宁征集科学发展的“三字经”、 “四字歌”、 “五言短句”,内蒙古“草原大篷车”送学到牧区, 贵州贵阳市建立教育培训流动分播点, 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用网络把沟沟洼洼的党员连在一个平台上。

  边学边议, 道理越辩越明; 边议边学, 思路越理越清——

 “科学发展就是让天更蓝、 水更清、 腰包更鼓”、 “对本村来说, 以人为本就是先把这条路修好”、 “统筹兼顾就是搞发展要讲方法, 不能钻头不顾屁股”。

  科学的理论通俗易懂, 学习的方式简便易行, 基层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一下子觉得科学发展观原来这么近、 这么可亲!

  “功劳你不说也跑不掉, 要把 ‘坏事’‘丑事’ 摆上桌面来议一议, 切肤之痛让我们更清醒。

 ”云南把“阳宗海水污染”、 “孟连事件”等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活教材”。

  走出机关, 走进田间地头。

 河南确定亟需破解的“十大难题”, 省委领导带头深入基层和联系点调研。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把深入调研放在突出位置, 面对面查找突出问题。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紧密联系实际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 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豁然开朗,认识不断深化。

  “坚决克服安于现状不想改、 畏首畏尾不敢改、 视野狭窄不会改的现象, 勇于革思想的命、削手中的权、 去部门的利。

 ”

 “这个项目污染大, 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 让它落户, 我们会让群众戳脊梁骨!

 ”

 “不要污染的GD P , 不要带血的GD P !

 ”“不能片面发展、 盲目发展、 只顾眼前发展”。

  党员干部受教育的程度, 决定科学发展上水平的高度。

  我们党深深懂得, 只有教育全体党员勤于学习不断提高、 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才能始终走

 在时代前列, 真正担负起历史重任。

  通过学习调研和解放思想大讨论,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内化为理论素养, 内化为思想观念,内化为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

  党的执政能力与党的思想理论水平密切相关, 只有通过学习提高全党的思想理论素养, 才能不断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2 0 1 0 年2 月, 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 强调要按照“科学理论武装、 具有世界眼光、 善于把握规律、 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 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 学习党的历史, 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方面知识, 不断在武装头脑、 指导实践、 推动工作上取得新成效。

  这是对全党学习实践活动经验的提炼, 是对我们党历史经验的总结, 更是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永葆先进性的前瞻。

  应对金融危机解决突出问题

 学习实践活动提供强劲动力

 国际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中, 太平洋西岸有一处挺立的傲峭, 吸引了世界的目光——2 00 9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 3 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8 . 7 %。

  风景为何这边独好?

  2 0 0 8 年9 月, 狂潮源自大洋彼岸, 海岸线最先受冲击, 广东、 江苏、 山东、 浙江, 中国GD P 总量排名前四的省份真切地感受到了砭骨的寒冷, 也让刚刚全面拉开帷幕的学习实践活动遇到第一个大考验。

  全党的学习实践活动怎样才能助推风高浪急中的中国航船又好又快地前行?

  强烈的责任意识、 危机意识、 忧患意识, 使学习实践活动一开始就承载了不同寻常的使命。汇聚全党智慧、 集中全国力量, 这是我们的政治优势。

  党中央审时度势, 迅速作出一系列保增长、 保民生、 保稳定, 调结构、 上水平、 促改革的重大决策和部署。

 学习实践活动为确保中央决策的贯彻落实提出一系列保证措施, 向各参学单位发出一系列指令。

  决策部门对经济形势作出科学的分析研判, 及时出台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产业、 财政、货币和就业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

 从2 0 0 ...

篇七:登高望远就是要善于站在全局和理论的制高点上思考问题

抓住重大议题

  紧紧抓住重大议题 开拓理论宣传新局

  ——本报理论版“怎么看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系列专版评析

  陈立云

  2011 年 02 月 09 日 15:34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 留言 0 条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分享 推荐 微博 字号

  1 月 4 日至 7 日, 本报理论版连续四天以整版规模推出“怎么看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系列专版, 集中约请一批专家学者, 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重大议题撰写了 4 组 8 篇理论文章, 就我国如何站在“十二五” 的新起点上, 把握世界大变局中的大趋势, 应对大调整中的大挑战, 抓住大变革中的大机遇, 做出深入系统的阐释和分析, 既有权威性, 又有的放矢; 既有理论深度, 又结合了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和我国的具体实践, 进行积极的思想引导,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吃透” 精神挖选题, 彰显主动意识。

 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 宣传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开展理性引导和思想引航, 是本报理论宣传的重要任务和职责。

 这就需要认清形势, 把握大局, “吃透” 精神抓选题, 深入开展理论宣传。

 这组系列专版在选题挖掘上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指出, 要准确把握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的特点, 努力培育我国发展新优势; 准确把握世界经济治理机制进入变革期的特点, 努力增强我国参与能力; 准确把握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的特点, 努力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 准确把握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步入上升期的特点, 努力发展壮大自己。

 理论部紧紧抓住这一重大主题, 在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 第一时间召开策划会,确立了 以四“期” 为主题推出系列专版的选题思路, 并将具体工作分解到每一个组, 精心组织, 细化主题, 落实分工, 约请权威专家撰写文章。

 1 月 4 日元旦假期刚过, 分别以“调整期” 、 “变革期” 、 “孕育期” 、 “上升期” 为中心议题的四个专版精彩亮相, 连

 续四天以整版规模集中推出。

 可以说, 这组策划是在“吃透” 精神的基础上主动出击挖掘的重大选题, 彰显了 本报理论宣传应有的速度和高度, 使本报在宣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方面赢得了主动, 抢得了 先机。

 内外统筹找切口, 体现创新精神。

 开放的世界需要开放的思维。

 肩负舆论引导和思想引航的党报理论宣传, 也是如此。

 此次系列专版直接将视角放到世界大背景下, 在对世界经济发展大势的解读中, 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寻方把脉。

 综观四天系列专版的 8 篇文章, 每一篇都体现了 这种登高望远、 内外统筹的特点。

 既拿起“望远镜” 看世界的新发展、 新动向、 新趋势, 又拿起“显微镜” 看我们面临的新问题、 新挑战、 新机遇。

 国际与国内, 机遇与挑战, 有效统筹, 合理对接, 最终落脚于务求实效的对策建议。

 可以说, 这组系列专版全面把握国际国内两个方面的因素, 科学统筹国际与国内两个大局, 显示了 本报的高端思维和宏阔视野。

 这既是本报理论宣传的一次有益尝试和突破, 又彰显了 本报理论宣传的新视角新气象。

 专家学者齐给力, 凸显“智库” 优势。

 好文章离不开好作者。

 这组策划约请的都是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和学者, 如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教授洪银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等。

 他们多年从事理论工作, 经验丰富, 在理论界和公众中有着较大影响。

 他们乐于为本报撰写文章, 成为本报的“智库” 资源, 推动本报理论宣传, 更加凸显本报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此次系列专版有八位专家受邀为“十二五” 中国经济发展谋划宏伟蓝图, 主题突出、 观点鲜明、 论述全面、 论证有力。

 既有理论深度, 也有实践基础。

 每一组文章则根据四“期” 的不同特点, 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解读, 以大量事实和数字为依据, 通过科学严谨的论证, 条分缕析, 解剖麻雀, 看问题, 找对策。

 既有系统的学理分析, 又有明确的现实指向; 既有较强的说服力, 也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引导性。

 版面元素巧组合, 呈现现代风格。

 在版面安排与版式设计上, 这组系列专版比以往也有许多创新之处, 增添了更多鲜活灵动的元素, 版面庄重又不失现代风格。

 首先从栏头设计上看, 地球、 放大镜、 眼睛等几个图案巧妙组合, 将放眼全球看世界经济发展的寓意非常形象贴切地表现出来; 每天的专版都配发了 清晰直观的图表图示、 人物肖像, 以及生动贴切的漫画等, 进一步丰富了版面元素, 也使版面架构更为立体。

 以 1 月7 日版上的两幅图片为例, 上方的“新钻十一国” , 十一颗钻石代表的十一个国家整齐排列在世界版图上, 形象而直观。

 下图中, 中国、 巴西、 俄罗斯、 印度、 南非五个新兴市场国家各据一个讲坛, 寓意这五国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 以及越来越多的国际话语权。

 细节当中体现的是版面编辑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和状态。

 站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年头, 党报理论宣传怎么看怎么办, 是理论界新闻界共同关注的一个大问题。

 这组系列专版紧扣世界大势、 中国大局, 以贴近现实的选题, 内外统筹的视角, 深入透彻的分析, 加上庄重又不失灵动的版式风格, 集前瞻性、 学理性和引导性于一身, 在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方面, 形成了 理论宣传的强势。

 这不仅是新年伊始理论版的一次精彩亮相, 更为党报理论宣传开辟了新思路新局面。

 加强和改进理论宣传工作的思考 江志强

  新形势下, 能否把理论宣传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收到实效, 关系到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实际成效, 也关系到全市区域经济中心建设乃至我县“抢抓新机遇、 对接大城区、 建设新磁县” 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

 近几年全县理论宣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有亮点、 有特色, 唱响了主旋律。

 但是, 与新形势、 新任务提出的更高要求相比, 理论宣传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是思想认识不到位、 宣讲内容不到位、 具体措施不到位。

 解决以上问题,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把握重点, 联系实际, 增强先导力。

 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要抓住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 把握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这个精髓, 深刻领会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要把宣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 基本路线、 基本纲领、 基本经验同宣传贯彻磁县县委、 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结合起来, 同宣传贯彻对接大城区发展战略结合起来, 同全市建设区域经济中心发展目标和县委、 县政府“抢抓新机遇、 对接大城区、 建设新磁县” 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 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 在统一思想中凝聚合力。

 拓展渠道, 改进创新, 增强吸引力。

 要积极拓展利用有线电视、 广播电台开展理论宣传的形式, 在继续组织摄制、 播放电视理论宣传片、 开辟理论宣传专栏的同时, 创造条件制作播出观察类、 思考类、 对话类的理论宣传节目, 增强互动性和参与性。

 要充分运用各种活动载体, 把举办学习会、 培训会、 座谈会、 专题讲座、 辅导报告等集中学习研讨活动和寓教于乐, 开展“文化下乡 ” 、 “文化进社区” 、 文艺会演等活动结合起来, 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 全方位、 立体式地宣传科学理论。

 要着手构筑理论宣传的网络平台,早日建成覆盖各级各部门的理论宣传信息网络。

 区别层次, 分类引导, 增强说服力。

 对领导干部, 要着眼于提高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通过理论大讲堂、 干部学习超市、 集中学习研讨等形式, 促其系统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丰富内涵, 增强政治敏锐性、 政治鉴别力和工作的前瞻性、 创造性; 对一般干部, 要着眼于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组织座谈交流、 开展教育培训, 促其结合工作实际加强理论思考, 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对一般群众, 要着眼于强化致富本领、 守法意识和道德观念, 把理论宣传、 思想教育和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把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到参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去; 对私营企业主, 要着眼于提高企业经营发展能力和增强诚实信用意识; 引导他们从个人人格塑造、 企业长远发展和区域经济中心建设的高度, 重视、 参与并积极推进城市信用建设; 对外来民工, 要着眼于提高法制观念和业务技能, 加强民主法制教育, 引导他们依法行使权利、 履行义务, 增强遵守法律、 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强化培训, 锻炼使用, 增强战斗力。

 要突出把握三个重点。

 一是“选” 。

 要以政治坚定、 思想敏锐、 功底扎实为基本要求, 抽调工作骨干, 着力建立一支分布各系统、 各行业, 素质较高、 动态稳定的理论宣传工作队伍。

 二是“学” 。

 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参加各种进修学习、 理论培训和社会实践提高观察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鼓励他们深入基层、 深入实际、 深入群众,多了解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及时掌握理论宣传的新动态、 新趋势和新成果, 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是“用” 。

 结合中央重要精神的学习贯彻和各阶段县委、 县政府中心工作的推进, 广泛开展理论宣讲活动, 通过有效的活动载体, 把理论宣传队伍组织

 起来、 用活起来, 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益, 为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铸魂、 造势、鼓劲、 加力。

 理论宣传工作关键要“三化”

 2009-03-17 09:05: 00 来源:

 湖南在线-湖南日报(长沙)

 跟帖 0 条

  张娟

  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 教育人民, 必须抓好理论宣传工作。

 从实践来看, 关键要做到“三化” :

 理论宣传语言大众化。

 博大精深的理论, 只有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概括, 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进行讲解, 才能最有效地为干部群众所接受和掌握。

 因此, 在开展理论宣讲时, 理论宣传工作者要学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将高深的理论讲给干部群众听, 让干部群众“喜欢听、 乐于听” ; 在编写理论读物时, 要善于用最新的素材, 结合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用大众化的、 生动鲜活的群众语言来阐述理论问题, 使编写出来的理论读物让基层干部群众“看得懂、 喜欢看” 。

 理论宣传手段现代化。

 在用好报纸、 电视和广播等传统媒体的基础上, 用好网络、 手机报等新兴媒体。

 网络已经深入百姓生活, 渗透干部群众的工作和学习中。

 通过建立理论专题网站, 将专家学者的讲课视频“搬” 上“网上课堂” , 让干部群众随时都可以听专家学者讲课; 将高层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选” 进“理论超市” , 任由干部群众“选修” 课程, 学习自己喜欢的理论知识, “补” 上自己还没学到的理论知识。

 理论宣传方式多样化。

 通过采取“请进来、 走出去” 的方式宣传理论知识。

 一方面要继续发挥传统的各级中心组学习阵地优势, 为领导干部学习理论知识提供保障。

 采取邀请知名专家学者组织领导干部举办专家报告会, 组织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 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

 另外一方面, 要善于用生动的形式来吸引群众, 实现从“单向灌输” 到“双向交流” 、 “多向交流” 的转变, 从封闭设计的“板块型” 到开放参与的“渗透型” 的转变, 使干部群众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通过组建宣讲队伍, 组织开展“理论下基层” 等一系列活动, 促使理论宣传工作者深入街道社区、 农村垸坝、 田间地头宣讲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 为基层群众学习理论知识创造条件, 让基层群众真正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惠安县理论宣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008 年 07 月 08 日 08:50 来源:

 人民网 纠错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 E-mail 推荐:

 提交

  理论宣讲是基层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一种重要途径。

 近年来, 惠安县委宣传部不断加强县业余讲师团的建设, 始终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履行职责, 积极开展基本理论、 基本路线、 基本纲领、 基本经验和基本政策等宣讲活动, 在服务县委中心组学习、 推进党委(党

 组)

 中心组理论学习, 在拓展理论进基层覆盖面等方面, 作出了 积极的贡献。

 县委宣传部对我县理论宣讲工作进行初步调查和研究, 现就理论宣讲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一、 存在问题:

 从宣讲内容上看, 符合基层群众需求的少。

 宣讲内容理论水平高, 但大都是停留在说教层面上, 属于传达精神方面的内容比较多, 比较适合机关干部学习, 而真正适合基层, 特别是适合老百姓口味的、 通俗易懂的不多。

 基层群众对农业科技、 经济法律的需求比较强, 对纯粹的政治理论比较不感兴趣, 因而, 这类宣讲常常导致“讲者津津有味, 听者索然无味” 的问题。

 从宣讲形式上看, 方法比较单一。

 宣讲工作至今仍停留在讲座这一种形式上。

 由于重视程度不够, 再加上经济条件的制约, 有线电视讲学、 广播讲学、 多媒体讲学等先进的宣讲手段不能得到广泛开展。

 从宣讲队伍上看, 结构不够合理。

 基层宣讲成员长期以党校、 进修学校、 部分中小学校教师、 老年学校理论工作者为主, 涉及经济、 法律、 科技等其他层面的宣讲员极少, 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而且对宣讲团成员的系统性培训比较少, 要推出一些高水平、 有份量、 影响广泛的宣讲课程难度较大。

 从组织者上看, 引导能力不够强。

 乡 (镇)

 、 村一级从事基层理论宣传工作的同志, 科班出身的比较少, 自...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