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家风家训模范事迹典型范例9篇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家风家训模范事迹典型范例 家风 家训 模范

家风家训模范事迹典型范例9篇家风家训模范事迹典型范例 2020年XX村家风家训申报表 姓名魏楚楚家风家训做事有根、做人有底家风故事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风家训模范事迹典型范例9篇,供大家参考。

家风家训模范事迹典型范例9篇

篇一:家风家训模范事迹典型范例

20 年 XX 村家风家训申报表

 姓名 魏楚楚 家风家训 做事有根、做人有底 家风故事 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我就是在传统、朴实的家风熏陶下长大的…… 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这是父母对我讲得最多的一句话。

 在我的成长的记忆中,父母一辈子没和人发生过争执,他们一直把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看得很重。我的母亲是一位老实本分、任劳任怨的农民。在村里,她是出了名的老实人,哺育子女,她把最好的东西给我们;赡养老人,虽然奶奶看不起她,但让奶奶颐养天年的还是她;出工干活,她从不挑三拣四,她认为啥活都要有人干,做好就行;她很乐于助人,有好东西除了留一部分给我和哥哥,大部分都会分给邻里乡亲——我们家现在是老年活动室。在我眼里,父亲是全能的,所有的农活都会做,农闲之际他会外出打工赚钱,在 70 年代较贫困时期父亲的勤奋保障了我们一家老小基本的生活。在父母亲的影响下,我们的耳濡目染使我们及下代孩子们都传承着父辈的优良传统——做事踏实、与人友善、家庭和睦。

 2020 年 XX 村家风家训申报表

 姓名 高文娟 家风家训 好家规造就好家风 好家风造就好家庭 家风故事 家规是指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是教育规范后代的准则,也叫家法。好家规会造就好家风,家风即门风,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风,顾名思义,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也就是家规、家训形成的习惯。善、孝、仁、礼等品德,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重德修身等品质,都可以引领家庭成员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每一个家庭都有淳朴的家风,每一个家长都会以自己体悟出来的处世之道教育自己的孩子。家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空间,在孩子身上处处会烙有家风的印记,可以说,家风就是文化和道德的言传身教,是智慧和处事方略的潜移默化。

 记得小时候,每到节日,特别是春节,年三十,一家人在一起看春节晚会,吃年夜饭,我父亲就开始给我们讲他小时候的事:他爸爸(我的爷爷)是一个大家庭 20 多人,吃饭的时候,我爷爷先给我太爷盛饭,太爷动筷了,他们才敢吃饭,我太爷就把好吃的给我爸吃一口,这就体现了我们“尊老爱幼、孝敬长辈”的家风。

 2020 年 XX 村家风家训申报表

 姓名 方程仙 家风家训 传承家训 良好沟通 家风故事 沟通,是人与人交往的桥梁,它常常决定着一个人与周围人的关系,影响着自己的生活质量。在如今的 21 世纪,独生子女的大家庭里,隔代育儿是主要的传承家教,沟通就显得更加格外重要。良好的沟通,不仅可以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还可以让一个家庭更和谐、更幸福美满。

 在养育孩子这件事情上,年轻的父母往往趋于理性,注重于孩子的人格培养和智力开发;而老人则着重于感性,他们疼爱孙辈,往往愿意尽量去满足孩子的愿望,并没有考虑到这些方法对孩子是有利还是有弊。因此,隔代育儿的矛盾自然是层出不穷。

 在养育上和老人产生分歧时,不要在问题表面争论不休。如果有科学依据,不妨将反驳的理由建立在此基础上。这样既体现了对老人的尊重,又容易让老人接受建议。毕竟,所有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是愿意孩子越来越好的。我始终坚信,只要我们的理由确实有理有据,老人一定愿意改变自己的做法。

 2020 年 XX 村家风家训申报表

 姓名 钟梦婷 家风家训 诚信做事 清白做人 家风故事 我们家虽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只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家,但是我的父母打小时候起就告诫我一些做人的道理,让我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直到现在我还在用这些家训监督自己。

 如:“诚实守信,清白做人”、“玩地时候开开心心地玩,学习时认认真真地学习”、“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小孩子都有一个天性—爱吃糖,我也一样。

 5 岁那年,我自从吃了一颗糖后,就迷上了那闻起来香吃起来甜的味道。有一次,趁爸爸妈妈不注意,我?刷?得一下把桌子上的糖攥在手中,接着假装上厕所把糖毫不客气地吃了。随后,我蹑手蹑脚地把糖纸扔到了床铺底下,做完这些我开心地笑了,心想:爸爸妈妈肯定不会发现床下那些糖纸,而我就可以大饱口福啦!正当我得意忘形时,妈妈来了,她眉头紧皱一脸愤怒的气息:“儿子,你是不是偷吃糖了!”“没有。”我一脸无辜的样子。“那床底下的糖纸是怎么回事?”妈妈凶得像只豹子。在证据面前,我只好低下了头。爸爸闻讯赶来,他拿起我的手用尺子用力敲我的手训斥道:“爸爸不是跟你说了吗,我们不怕做错事,要诚实,一个人要是没有一颗诚实的心,谁还会和他交朋友?谁还会信任他?儿子,爸爸希望你能明白?诚实?这两个字的真正含义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爸爸这几句意味深长的话使我深受启发,从此我再也没有偷偷做事了。

 “诚实守信,清白做人”我要牢牢记住这句话,把它作为我们的家风家训,从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我还要把这几句话告诉其他小朋友,让大家共同做新时期的优秀少年。

 2020 年 XX 村家风家训申报表

 姓名 孙大伟 家风家训 做人诚实守信 家风故事 家风是写出来挂在墙上呢?是在父亲母亲的话语里呢?还是打小儿就藏在了心里呢?一个词,一句话,一段家庭的回忆,都是家风的载体。家风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家规是一种严格的祖训,自古以来,家家家户都有立家风家规的传统和习惯。那么我家的家风又是什么呢? 不由得想起从小爷爷在我耳边的叮咛:“做人一定要诚实守信!”那是我上二年级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有一天下午,下课了我从抽屉里拿出书包准备放学回家,却意外地发现抽屉里头好像有一样东西,拿出一看,是一块很精致的手表,手表的表盘中间还有很可爱的卡通形象,看着就让人好喜欢,不由得有点动心了。我左顾右盼了一下,同学们也都在忙着收拾自己的东西,没有人注意到我,我下意识将手表攥在了手心里,应该没有人会看到吧,它是谁的?为什么会在我的抽屉里?是下午活动课其他班级的同学落下的吗?要是发现丢了会很着急吧……可是它又是那么的可爱和精致,不管那么多了,反正又不是我偷的,是它自己在我的抽屉里的,对,想到这里,我的心噗噗地跳地更快了,它归我了!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很得意地向爷爷展示我的“战利品”,我却突然看到了爷爷凝重的表情,“这不是你的东西,做人一定要诚实守信,不属于你的一定要还回去。”爷爷那深邃的眼神仿佛要穿透我的心,看的我不由得低下了头……

 这一幕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是只要说起我家的家风,它又会马上浮现在我的眼前,爷爷意味深长的话语和深邃穿透的眼神时刻烙印在我的心头,“做人一定要诚实守信,这样才能顶天立地!”这就是我家的家风,我将牢记并始终秉承下去。

 2020 年 XX 村家风家训申报表

 姓名 刘丽娜 家风家训 不挑吃穿 勤俭节约

 家风故事 我们作为家庭中的家长,是怎样教育孩子自觉践行家规家训, 培养自己的良好习惯的呢?以前,我的孩子吃东西总是喜欢挑精拣肥,见到合口味的,肚子吃得胖胖的,像个大罗汉,平时怕吃粗纤维的食物,尤其是青菜、罗卜。穿戴呢,拣新的、好的。我们对孩子几乎没有办法。现在好了,我们找他一起学习家规第一条,让他读几遍。他感到很惭愧,觉得自己挑剔吃穿是不对的,得赶紧改。要改就得看行动。你看:他现在吃饭时,见到青菜罗卜,都是用筷子大块大块往嘴里夹,吃得津津有味。天长日久,他的体质增强了,人也长壮了。穿衣服也不讲究了,只要干净整洁就行了。我们做家长的看在眼里,欢喜在心里,经常在人前人后夸奖:“还是新的家规好啊!我家小孩现在比以前懂事多了。有了规矩,真的就能成方圆啊!" 是的,家庭教育缺失要讲究方法啊!事实已经证明,而且将要继续证明:好的家规家训会给家庭成员的言行、品质、意志的养成带来好的影响,会给家庭各成员之间和谐相处、互相体贴增添许多有利因素,会使家庭成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倍加敬业,多作贡献。

 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让我们携起手来,不断更新家庭教育理念,在教育子女时不妨尝试践行各自的新家规家训,培养自己和孩子的良好习惯,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健康地、幸福地成长。

 2020 年 XX 村家风家训申报表

 姓名 何宝 家风家训 百善孝为先

 孝敬无底线 家风故事 今天很荣幸能和大家分享我的家训小故事。很多名人都有家训,我们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说有什么家训,那一定是妈妈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百善孝为先。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爱幼,他们自己也在身体力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的美德—孝道。我们家是个大家庭,爷爷奶奶和大伯伯一家与我们合住,十多年来一直其乐融融,在村里传为佳话。

 小时候听爸爸讲妈妈吃桂圆的故事,那是妈妈第一次见奶奶按习俗给妈妈做了一大碗桂圆肉,放了很多糖,妈妈咬着牙吃下,从此奶奶以为妈妈很爱吃,以后经常做给妈妈吃,一吃就是一两年,直吃得妈妈哭笑不得。

 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项需要讨论,开始大家叽叽喳喳发表意见,实在不能统一,最后大多是听爷爷奶奶的,用妈妈的话说,这就叫百善孝为先。

 “百善孝为先”,“孝敬无底线”,我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话,把它作为我家的家训,从小做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

  2020 年 XX 村家风家训申报表

 姓名 吴向玉 家风家训 凡事莫任性,任性逞强必遭灾,凡事须忍让,恶人自有天来收

 家风故事 很小的时候,听祖母说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孩站在树上撒尿。孟子从树下路过,回头笑了笑。秦始皇从树下路过,抓住小孩收拾了一顿。祖母总结后嘱托我:凡事莫任性,任性逞强必遭灾,凡事须忍让,恶人自有天来收。从史实角度看,这个故事站不住脚,但很有教育意义。祖母没有文化,但心底的那份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此,一个信念印在我的心里。那就是:做人得管住自己,不能由着性子来;遇事不能发火,总有办法来解决。读书的时候,自己是个孤僻内敛的人,但能秉持这个信念,与朋友相处能把握分寸,不说过头话,不做过头事,遇事总能放一放,捋一捋。岁月洗礼,善良的朋友们伴我度过美好的时光,自己也因为他们而接触到一个个缤纷世界,他们的性格和见识也深深地影响着我,帮助我一天天成熟起来。

  2020 年 XX 村家风家训申报表

 姓名 柴丹桂 家风家训 做人正直,戒骄戒躁,节俭持家,热爱祖国 家风故事

 小时候,爸爸妈妈就教我热爱自己的祖国。给我讲爱国的故事,让我看新闻,解国家大事,教育我努力学习,将来要为祖国做出贡献。

  父母教育我为人要正直,说到就要做到。我借别人一本书,爸爸妈妈就要我记好还书的时间,要求我准时还书,兑现自己的诺言。有一次,我送给同学一个玩具,但我又后悔,我非常喜欢那个玩具,想要回来。爸爸知道后,立刻阻止我,说:“你把东西送给别人,你就要说到做到,东西就 不能再要回来。”

  父母的生活一直很节俭,从不浪费。吃饭的时候他们要求把饭吃完,每次做的饭菜我们都能吃光。他们还要我养成出房间随手关灯的好习惯,不该开的灯和电源不要开。每次洗手和洗澡的时候,他们要我把水调的小一些。

  父母从小就教我为人谦虚,不要因为一时成功而骄傲。每次我取得成功时,他们都会提醒我不要浮躁。有一次,我考试考得不错,在学校到处炫耀,回家我奔向父母,拿成绩给他们看。我本以为他们会表扬我,谁知他们不仅没表扬我,反而把我批评一顿。从此我再也不骄傲,养成谦虚的良 好行为。

  家风家训在点点滴滴中塑造我们的人格,从而带动家庭幸福和社会发展。在良好良好的家风家训影响下,每个人的道德品质会逐步提高。

  2020 年 XX 村家风家训申报表

 姓名 俞佳 家风家训 家和万事兴 家风故事

 家和万事兴,是我们家的家风。它主要的意思是“家和”,代表一个家庭和睦,家人幸福安康。“万事兴”是事业、家庭、生活等样样美好。可以说,“万事兴”是建立在“家和”基础上 的。

  每年,我和爸爸、妈妈都要回爷爷奶奶家过年,今年也不例外。今年,我和爸爸、妈妈、奶奶一起做年夜饭。吃着我们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甜滋滋的。首 先,先来做年糕和饽饽吧!年糕代表“年年高”,是祝福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学习、工作都越来越顺利。年糕的制作方法可简单,我不一会儿就做好几个。接下来,我们又开始做饽饽。饽饽分为“大元宝”和大枣饽饽两种。其实,饽饽就是馒头,只不过奶奶家都叫饽饽而已。“大元宝”就是做的像元宝的饽饽。把面揉成圆柱体,再把两边都捏一下就大功告成!“大元宝”当然是祝福我们新的一年发大财喽!还有,在元宝饽饽做完后,一定不要忘记插枣喔!插枣时,要把面摁一下再挑。我问奶奶这是为什么,奶奶告诉我,这样可以生个“双眼皮”,双眼皮的小孩漂亮。做完“大元宝”,我和奶奶就开始做大枣饽饽。大枣饽饽上插着许多枣,一色的红,可漂亮!或许就是祝我们 来年红红火火吧!

  做完饽饽后,就可以包饺子。爸爸擀皮,我和妈妈包。奶奶就没活儿干,笑眯眯地在旁边看着我们包饺子,我们包得更卖力。一个个雪白的饺子服服帖帖地排着队,等待着跳进锅里好好地洗一个热水澡呢!

  当最后一道菜上桌后,年夜饭就开始。和家人一起,吃着饺子,看着春晚。窗外,天空闪着五颜六色的光。这是多么幸福啊!

  家和万事兴,是多么普通而又与众不同的家风啊,因为它饱含着我们对家人的祝福和对祖国的希望!

 2020 年 XX 村家风家训申报表

 姓名 王子军 家风家训 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家风故事

  父亲在我的印象中是严格且慈祥的。在空闲的时候,他总是一副怒目圆睁的样子出现在我的面前,以至于我娴静少语。

  曾记得那一次,是我有史以来受到最严厉的批评。我由于很疲...

篇二:家风家训模范事迹典型范例

家训小故事演讲稿学生 5 篇

 #家风家训小故事演讲稿 1#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国家规家训的一大特点,成为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有机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些家风家训中的精华融入新的道德建设中,许多脍炙人口的家训,已经是“家家之训”,形成家家之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

 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家风建设的关键在家长。家长首先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地创立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带头搞好家风建设,带头教育好子女。人们习惯于上行下效,领导干部的好家风会对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重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家风家训小故事演讲稿 2#

  一家的道德标准,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们家,也有家风,它就是如何做人。

  “处世为人理应与人为善”从我小时候,爸爸妈妈教育我要尊重长辈,做人要诚实,不干坏事,不说脏话。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要友善,不要对小事斤斤计较,伤了和气。做一个宽容、有涵养的女孩。在严格要求我的同时,爸爸妈妈也在生活中尽量创造好的环境,他们约定好尽量不当着我的面吵嘴和谈论大人之间的“争斗”,希望在我面前呈现的都是善良的一面。

 “用财太奢最可耻”这也是我们家的家风,爸爸妈妈时常告诉我要节俭,不能攀比浪费,不要攀比别的孩子的吃穿,但在衣着得体方面一定要像表现好的孩子看齐,衣服要干净,不能弄得皱皱巴巴的,黑乎乎的,自己物品要摆放整齐有序。妈妈会给我足以自己支配的零钱,但是自己必须学会理财,什么时候该花,什么时候应该节约。记得有一次,学校举行“大庙会”活动中,我很合理地运用了自己的零花钱,也为灾区小朋友捐献了我自己的零花钱。

  父母的一些举动,总能影响孩子,优秀的品质,就是从中培养起来的。

 #家风家训小故事演讲稿 3#

  每个家庭都有家规,家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长大后才能立足社会。

  最近我们在学习《弟子规》,其中有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讲的是在家要孝顺父母,父母叫我们的时候要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父母要求我们做什么要立刻去做,不要推托、偷懒。

 勤俭节约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诗句,也让我懂得了劳动的艰辛。我偶尔也是把吃不了的饭倒掉,有很多很多小朋友生活在贫困地区,他们吃不饱,穿不暖,买不起学习用具,更没有零食吃,而我们还在浪费想想真是惭愧啊!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把勤俭节约落实到行动,而是一句口号。

  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家庭的全貌,我要好好牢记并发扬光大。

  #家风家训小故事演讲稿 4#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

 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家风家训小故事演讲稿 5#

  已近不惑之年,时常对年少往事多有牵绕。春节假期回家,领着妻女来到老屋旧址,老屋虽已荒废多年,但青砖的门楼依见,寒风中,冥冥间,点滴成像,

 勾起我童年的回忆。

  透过残存的瓦砾,仿佛又见爷爷书写在青砖之上的方块字,刚劲有力又带着温度。我的童年就是倚在爷爷怀里听他诵读,听他讲一个又一个故事。爷爷一边教我认字,一边给我讲解道理,从“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到“融四岁,能让梨”,从“孟母三迁”到“与宜多,取欲少”等等,青砖上的方块字和朗朗的读书声便是我对童年、对老屋的印象了。时光荏苒,转眼几十年,很多记忆都已经模糊,但我一直不能忘记的是爷爷温暖的怀抱和我懵懵懂懂时爷爷教给我处事之道,其中爷爷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吃亏是福。

  我的爷爷是一名人民教师,一辈子都工作在教育一线。爷爷是教小学语文的,他说他爱这份工作,从教孩子们认识第一个字,读第一个句子,懂得第一个道理开始,既是教书也是育人!我印象中爷爷总是很忙,有看不完的书,写不完的文章,多少次夜里醒来,都能看见爷爷挑灯夜读、奋笔疾书。爷爷对待教学工作兢兢业业,精益求精,教学水平极高,曾获得多项荣誉,包括“全国优秀班主任金质奖章”“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等。爷爷从教的三十余年里有多次提升的机会,但爷爷说他不适合当官,只爱这三尺讲台,一直潜心教学。奶奶没读过书,起初她无法理解爷爷的做法,她认为像爷爷这样优秀却只知付出,不求回报的人真是傻,真是吃亏!爷爷摆摆手不与她争执,却会语重心长的对我们说:“吃亏是福啊。”爷爷从教一生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经常会有学生回来看望爷爷,无论多久不见,师生们总是围坐在一起,相谈甚欢!我终于明白,对于一位园丁来说,桃李满天下就是最大的福报啊!

  现在想想,爷爷这种厚道的处事之风,早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们全家人,“吃亏是福”俨然已成为我们的家风。自主创业这几年,无论是面对客户还是合作伙伴,我始终记着爷爷的那句吃亏是福,并且一直秉承着待人以信,谦让厚道

 的经营之道。一次偶然机会读到记着采访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的报到,记者问李泽楷:“你的父亲究竟教会了你怎样的赚钱秘籍?”李泽楷说:“父亲从没告诉我赚钱的方法,只交了我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父亲叮嘱过,你和别人合作,假如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们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少拿二分,看着是吃亏了,实际是在给自己修路。爷爷的吃亏是福与李嘉诚的少拿二分不都是同样的道理吗?我不禁暗暗地佩服爷爷的大智慧。

  回到家里,我又找出了爷爷满满一箱子的荣誉证书和奖章,给我的女儿讲爷爷的故事,讲我们质朴的家风。爷爷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了,他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早已融入我们的血液,会一直传承下去。我们这一代人在享受国家改革红利带来的美好生活时,要铭记家风家训,继承优良传统,共同实现小家与大家的中国梦。

篇三:家风家训模范事迹典型范例

名人家风家训故事 汇编 ( 十 篇)

  1.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 陈望道 陈望道,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家、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就是由他翻译完成的。

 1920 年,一个温暖的春夜,29 岁的陈望道在浙江义乌分水塘村一间简陋的柴房里奋笔疾书。母亲端来粽子与红糖汁,嘱咐他用粽子蘸着趁热吃。潜心翻译的陈望道竟然蘸着砚台里的墨汁,就把一碗粽子吃掉了。让他废寝忘食翻译的那本书,就是《共产党宣言》。作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陈望道对马克思主义有着深入的了解,同时精通日语,又懂英文,汉语功底也很出色,于是他成为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最佳人选。

 因为这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译本,陈望道在翻译时,手边并没有更多的译本可供参考。在翻译的过程中,他逐字逐句地斟酌和推敲,用他自己的话说,“花了比平时多五倍的功夫”。1920 年 4 月底,他终于完成了《共产党宣言》全书的翻译。同年 8 月,在共产国际的资助下,译本得以在上海出版。

 由于从小受到父母清白家风的影响,陈望道兄妹几人都

 十分孝敬父母,彼此间也相处融洽。作为家中的长兄,陈望道对弟弟妹妹的生活都很照顾。在对待工作的事情上,他更是以身作则,凡事都为弟弟妹妹作出表率。他最小的弟弟陈致道曾在义乌几所中学里担任领导职务。每次见面,陈望道都要细心叮嘱弟弟:“要坚决听党的话,认真贯彻执行。” 1973 年 5 月,一位名叫郑振乾的读者给自己仰慕已久的陈望道写了一封信。当得知他希望得到一册《共产党宣言》译本时,已经 83 岁高龄的陈望道亲笔给这位素昧平生的读者写了回信。在落款后,陈望道仿佛意犹未尽,又在信末附言,回忆了一段自己当年翻译《共产党宣言》之后的遭遇,表明了自己不畏白色恐怖、坚定信仰的态度。

 2020年8月21日,郑振乾把这封书信手迹捐献了出来。从泛黄的信纸上和质朴的话语中,能真切地感受到陈望道为了伟大的真理和信仰,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作为一位毕生孜孜不倦教书育人的教育家,晚年的陈望道常常叮嘱后辈说:“教育事业是万古长青的。往大了说,国家的兴盛与否与教育有很大关系;往小了说,每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都会影响民族大业。”甚至是到了临终前,他还特意嘱托儿子们:一定要把孩子们(指两个小孙子)教育好。陈望道走完了不平凡的一生,但他留下的优秀家风一直薪火相传,泽被后世。

 2. 父亲的自律影响着我 —— 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

 自律是我家的家风。我父亲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我小时候学琴,乐谱非常少,非音乐科班出身的父亲就自己动手抄谱子、刻谱子。他每天凌晨 4 点起床,将上班前、午休和下班后的时间都用来抄写乐谱,常常抄到深夜。无论工作多么辛苦、事情多么繁杂,每天抄写乐谱都是父亲雷打不动的安排。

 那时家里只有一盏台灯,父亲和我总是一起坐在灯下,我练习拉琴,他抄写乐谱。每日抄写乐谱,他坚持了三四十年,直到去世前几年仍不停笔。他抄的谱子就像打印的一样工整,可以直接印刷。

 父亲的自律深深影响着我。我 17 岁时到意大利参加比赛,由于种种原因,经过 30 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下飞机后,忍着困倦和疲惫,我依然练琴两三个小时。现在即便工作繁忙,我每天也会固定留出几个小时来练琴,如果一两天不练,手就会僵硬。

 我认为人应该对自己有要求、有约束,否则就容易受到诱惑的干扰。我父亲一生严于律己、从不懈怠、以身作则,让我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就是家庭,如果家庭拥有良好的家风,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孩子长大了,也会用这样的行为准则去影响身边的人,从而影响社会。

 3. 凡事只管努力做 —— 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杜富佳

 我的父母都是农民,在他们朴素的认知与行为里,蕴藏着为人做事的道理,为我们打下了一辈子的人生底色。

 父母是热心肠的人,村里乡亲有什么需要,只要能帮得上的,都会出一份力,尽一份心。妈妈说,人生是条河,深浅都得过。这次疫情发生后,我想都没想就说要去武汉,我觉得作为护士,这个时候需要我,我该去。

 在武汉抗疫的时候,妈妈很少给我打电话。我知道,妈妈是怕给我压力,把紧张、牵挂、担心都放在了心里。父母对我们的爱很浓烈,但有时候却显得似乎特别“狠心”。哥哥杜富国刚负伤那会儿,有很多人关心关注他,但很多“好心”都被爸爸拒绝了。他说,英雄也要回归平凡生活,要给哥哥大爱,而不是溺爱。

 以前,我家所在的贵州山区经济落后。我很幸运,有开明的父母支持我上学。在中考不理想的情况下,爸妈到处了解还有哪些可以继续学习的方式,最后他们和哥哥陪我参加了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招考,这才有了今天的我。虽然我的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但他们知道读书和学习的重要性。他们常常对我们说,凡事只管努力去做,其他的不要想太多,“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4. 把好日子传下去 —— 电影演员牛犇 我今年 85 岁,今年 6 月,我入党整整两年。能在这个年纪入党,我很珍惜。

  我 6 岁就没了父母,跟着在电影厂开车的大哥生活,天天在片场里跑腿。当时剧组里有一名场记,跟我说你应该读书,还教我唱歌,“小呀么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后来我才知道,他是一名地下工作者。

 我从小没受太多教育,拍戏的剧本就是我的课本。传承几千年的中华文化给我的烙印很深,告诉我要做一个正直的人;我在戏里受到很多教育,比如《红色娘子军》里的洪常青,为了共产主义理想投身革命。我敬佩的很多演员,比如赵丹、黄宗英、王文娟、白杨、刘琼、秦怡,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些我身边鲜活的例子,都在教育着我,要跟着共产党走,一辈子不放弃,时刻要求进步。

 新中国成立前,吃不饱饭、流浪街头的人数不胜数。现在我们丰衣足食,共产党员不能忘了初心,要把好日子传下去。

 5. 家风以俭为美 —— 司马光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周公的《诫伯约书》、三国诸葛亮的《诫子书》,到北宋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清代朱柏庐的《朱子家训》,历代家训中体现的核心思想之一即“俭”。对节俭的崇尚,首推司马光家族,其祖孙三代皆以俭为美,并将节俭作为家风世代传承。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陝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他官至宰相,一生克勤克俭,廉洁奉公。司马光清廉品德的养成,源于父亲司马池的言传身教。司马池为官清正,生活朴素,日常饮食粗茶淡饭,即便招待客人也绝不奢华,隻用梨、枣、柿之类的山果和肉干、肉酱、菜汤等,并教导子侄崇俭抑奢。

 司马光从小不喜欢金银华服,“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身居高位后,依旧“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纯有帛”,认为“衣取蔽寒,食取充腹”即可,“勿求多余”。《宋史》评价司马光“于物澹然无所好,于学无所不通”,“恶衣菲食以终其身”。

 北宋中期,奢靡之风渐起,时人竞相讲排场比阔气,“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熟悉历史的司马光对这种社会风气深感忧虑,写家书教导后辈力诫奢靡,谨身节用,避免不良社会风气侵蚀。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训导其子司马康要学习春秋季文子、宋代张知白的节俭之道,要以西晋何曾、石崇因奢侈而败家丧身的教训为戒,牢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不仅自身当厉行节俭,还应将这种家风传承给后人。他在《训子孙》中指出“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则寡欲”,对于物质不要追求过多,否则会成为牵累,甚至招致祸患。在《温公家范》中,司马光

 告诫天下的父母,给子孙留过多财产并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是要教会子孙“以德以礼”,“以廉以俭”,廉洁俭朴的优良品德才是留给后人最宝贵的遗产。

 在司马光的教育下,司马康养成了清白高洁的品性。《宋史》记载他“为人廉洁,口不言财”,“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俭约修身的家训代代相传,直至今日,司马家族后人仍恪守《训俭示康》的教诲,涵养良好家风。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恆念物力维艰。”习近平总书记一贯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节俭之风潜移默化到每个家庭中,汇聚成全社会勤俭节约的好风尚。

 6. 用知识 “ 缝制 ” 坚固的铠甲 —— 钟南山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呼吸病学专家,在抗击“非典”和新冠病毒疫情中作出重大贡献。2020 年 9 月8 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钟南山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2020 年,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初,84 岁的钟南山临危受命,奔赴武汉一线。“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钟南山向所有人发出了这样的呼吁,而他自己却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与科研团队和无数白衣天使们一道,在战疫前线连续奋战了两个多月。2003 年非典肆虐时,钟南山曾说过一句话:

 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17 年后的 2020 年,这个声音再次响起…… 有人曾这样评价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而说起钟南山的成长之路,他的父亲和母亲对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钟南山的父亲钟世藩是我国著名儿科医学专家,在中国儿科学,特别是在病原微生物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钟南山从小受到父亲治学严谨、医者仁心、悬壶济世的熏陶。比如,父亲在填写任何一份病历时都会认真地书写,一丝不苟,哪怕不是医学专业的人,拿起病历来也都能看懂;再比如给人开药方时,父亲总是先替病人和家属着想,能少用药就少用药,能用价格便宜的,就决不用价格高昂的;当父亲下班回家,一家人正其乐融融地坐在饭桌旁,但只要病人有需要,父亲会立刻放下碗筷重返医院……父亲的医者风范就像春风细雨般影响着钟南山。他说:“父亲的一言一行让我在很小时就有了一个印象一原来当一名医生,是这样被人需要!” 人们称赞钟南山是“国士无双”,赞扬他的爱国精神和高超医术,钟南山在回忆往事时则认为,这种爱国之心离不开父亲的影响和教导。当年广州解放前夕,面对国民政府的上门游说,胸怀民族大义的钟世藩说出的话语掷地有声:是中国人就得待在这里,而不是离开!”随后他带着全家人留

 在广州。广州解放后,钟世藩把医院里的 13 万美元全部上交。1959 年,钟世藩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晚年虽患上严重的白内障,在一只眼几近失明的情况下,钟世藩用了 3年的时间,完成了 40 多万字的《儿科疾病鉴别诊断》,成为中国儿科医学领域的著名书籍。父亲对家国的热忱和对职业的追求,带给钟南山极大的触动。

 与此同时,母亲廖月琴对钟南山的成长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活中,她经常鼓励和肯定钟南山所取得的成绩。即使在家里经济困难时,母亲仍然会兑现给儿子的奖励,教诲他信守承诺的做人准则。钟南山从母亲那里收获了自信、乐观,也学到了宽容、善良,这使他成为了一个温暖而充满爱心的人。钟南山的病人、同事信赖他,不仅因为他医术高明,也因为他身上散发着温暖人心的光芒。

 在钟南山心里,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未来。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日子里,钟南山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许多中小学生的来信,百忙中的他不忘给孩子们写了一封亲笔回信。在信中,钟南山告诉孩子们无论是在一线抗疫还是居家学习,都是在与疾病战斗。他鼓励孩子们要利用好“停课不停学”的日子,加强学习、勇敢追梦,用知识“缝制”坚固的铠甲,在不远的将来,在各行各业披甲上阵,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之中。

 7. 不忘父训 —— 吉鸿昌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国民党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

 1920 年,25 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 39 岁。

 8. 钱基博对儿子管教极严 钱基博乃一代国学大师,是学者、作家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对儿子管教极严,钱钟书十六岁时,还痛打一顿。1926年秋至次年夏天,钱基博北上清华任教,寒假没回无锡。此时的钱钟书正读中学,没有温习课本,而是一头扎进了小说的世界。等父亲回来考问功课,钱钟书过不了关,于是挨了打。

 1929 年,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后,钱基博还时常

 写信给他。一封信中说:“做一仁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随后一封信则表示:“现在外间物论,谓汝文章胜我,学问过我,我固心喜;然不如人称汝笃实过我,力行过我,我尤心慰。”希望钱钟书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我望汝为诸葛公、陶渊明;不喜汝为胡适之、徐志摩”。

 钱基博对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保持距离,埋首国学,他这样告诫钱钟书,不过出于一个儒者的文化立场。

 9. 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历史担当 —— 钱学森 钱学森 1911 年出生在上海市,其父钱均夫早年赴日本求学,1911 年回国,曾担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

 钱学森从小天资聪颖,悟性极高,3 岁时就能背诵百首唐诗、宋词。母亲章兰娟性格开朗、热情,心地善良,而且计算能力与记忆力极强,具有很高的数学天赋。

 钱学林的母亲常常教给钱学森传统的中国文化。钱学森最爱听母亲给他讲岳飞精忠...

篇四:家风家训模范事迹典型范例

家训家规家风故事_优秀家训家规家风故事

 优秀家训家规家风故事推荐表姓名 彭艳 电话 新创作 13872827458 学校及班级 尹吉甫学校九年级 出处戒新创作家忠厚一家人 所谓忠,即对人以诚相待,丌虚伪。所谓厚,即宽厚待人,丌狡诈。古人认为,能 做到忠厚,就能让家族绵长的延续下去。训家我们一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忠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村里出了名的老实人,所 以我爸妈也是极其忠实厚道,他们教育我第一条就是要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他们也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告诉我要努力做忠厚的人。记得有一年已经年二十八,天下着规家雪,我爸执意要回老家,说还欠着馒头房的钱,说好年前给的,一定要给,因为我知道 他的性格,丌守信简直像要他命一样,也因为他们的忠厚实在,村里人都很信任他们。

 在社会交往中, 一般人都还是希望交往的是忠厚实在、 以诚待人的人, 我仍相信 “人风内有善念天必佑之,忠厚之人必多福报”的古话,所以我会坚持把忠实厚道这点传承下去。容注作品如果是世代传承的,请注明出处,如出自《周氏家谱》 、长辈口述等;新创作的请 注明“新创作” 。

 良好家训家规家风故事_家风家规家训小故事

 家风家规家训小故事无规矩丌成方圆。

 从孙母三迁到岳母刺字, 好的家风、 家规、 家训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

 是文化和道德 的言传身教,是智慧和处事方略的潜移默化!

 “孝”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 记得小时候,我们家很穷,买丌起好吃的东西,但每到春节,父 母总会让我把自家磨制的面粉, 挑选出来好的给爷爷奶奶、 姥姥 送去一份, 每年如此。

 潜移默化中, 直到自己工作了, 有了收入, 每次回家总会想着给长辈带点什么; 上次回家, 虽然自己过的很 紧张,舍丌得给买东西,把家里的粉皮分了一部分给父母带着。

 “和”家和万事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和睦, 社会才会稳定。我们家爷爷、爸爸他们都是弟兄亐个,每到过年 爷爷都会叫我们一大家人去吃饭, 每次都是两三桌, 然后分别去 伯伯、 叔叔家吃饭, 从小和睦相处, 待人接物有大家庭的责任感。

  自己成家了,喜欢不邻里和睦相处,我们家楼层有四个小家庭, 只要我回老家,带的栗子、小米等自家东西就给他们分一点,我 们平时相处的很好。

 中进公司 李亮 2017 年 2 月 10 日

 良好家训家规家风故事_好家风小故事

 实验小学一年级(3)班 杨子萱中国是礼仪之邦,亐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 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 无规矩丌成方圆从孙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 家风丌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 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训、家规、家风,我家自 然也丌例外。我家的家训是尊敬老师、长辈、同学和任何有 残疾的人;勤劳节俭懂得持家;进亲丌如近邻,好好对待邻 居;勿以善小而丌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家训,是自古以 来存在在每个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却少之又少。爷爷奶 奶爸爸妈妈把它们定为家训,是为了让下一代牢记中国亐千年 历史文化的璀璨,我会努力做到,同时也会影响周围人,让他 们也做到。我家的家规是主动向长辈问好;亏相尊重彼此; 路上捡到钱包等贵重物品必须上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业 做完了才有娱乐时间;当天的事情当天做,丌能拖拉;每天都 要运动(至少一种)。这些家规有几项是爷爷奶奶定的,有几项 是爸爸妈妈定的,这越来越完善的家规更是让我了解到了中国 文化的迚步。从小,爸爸妈妈就要求我做到,好的规矩,成就

 了我现在的成绩。我家的家风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良好 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家风需要我们一代 又一代的传承下去。古人有于有家规的家庭,属亍书香门第 之家。

 有家规、有家训的家庭,属亍豪门贵族之家;有家规、有 家训、有家风的家庭,属亍王侯将相之家。

 我希望我家的家训、家规、家风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有 朝一日,实现幸福的四大目标和谐、文明、健康、富有。

篇五:家风家训模范事迹典型范例

规家训好家风故事好家教案例 家教故事征集活动的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视讯会议精神,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在新时期的新拓展,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决定在全校开展“家训家风伴我成长”家教故事征集活动,以弘扬优秀家训传统文化,培育文明家教风尚。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活动主题 家训家风伴我成长二、 活动时间 2014 年 4 月 27 日—5 月 12 日三、 活动对象 全校学生 四、活动内容 1.开展家训收集。由学生抄写整理自己家庭或家族的家训交给班主任。.征集家教故事。开展家教主题征文活动,组织学生讲述家教经历,要求真实感人,富有教育意义,篇幅在 800 字左右。

 要求:①各班至少应上交家训 3 则;②各班应上交征文 1 篇;各班班主任汇总后以电子版和纸质版两种形式于 5 月 11 日前上交给语文教研组长邓文杰。④5 月 13 日语文教研组长邓文杰老师将获奖名单及获奖作品电子版发送

 至傅润 超老师邮箱:ldl3225@163.com 五、奖励 具体奖项设置如下:

 一等奖 5 二等奖 15 各班级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确保活动广泛开展。活动结果将纳入区先进班集体考评。

 中国梦?家国情——好家风好家训 好家规造就好家风,好家风造就好家庭。每个家, 都有家风家规,它可以引领家庭成员积极向上、健康成长。我们家也有许多的家规,生活上的有什么“食不言,寝不 语”了,东西不要乱扔乱放了,吃有吃相、坐有坐相了?? 这些都是要求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行为上,爸爸 妈妈从小就教育我对人要有礼貌,对长辈要尊敬,对父母 要孝顺,做人做事要讲诚信。他们是这样教育我,也是这 样做的,下面我给大家讲几个发生在我妈妈身上的真实事 例吧!

 我的妈妈是个大孝女,平时对外婆总是嘘寒问暖, 每次回外婆家,都会买一些外婆爱吃的细软、好消化的食物,因为外婆的牙齿不好;还会帮外婆整理家务、烧几道菜,饭后微笑着听外婆讲“大道理”,很有耐心;每年抽空陪外婆出去旅行??记得去年外婆生病住院,妈妈既要上班

 又要照顾外婆还得操心我的学习,忙得不可开交,但她从 无怨言。每天妈妈都要做好可口的饭菜送到医院,晚上在 医院帮外婆洗脚细心照顾,一个月下来,妈妈累瘦了不少, 可妈妈从没怨言。这些事情让我从妈妈身上看到了孝顺的 美德,我也要向她学习。我家的家风,我说起来就是:孝 敬父母、忠厚诚信、勤俭持家、知书达理。

 好的家风才能创造出好的家庭,俗话说:家和万事兴,相互体谅、相 互宽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是家和的前提,在此基础上 的家庭,才是幸福美满的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 家庭和睦,社会才会稳定。

 家规是春雨,润物无形。树立美好的家风家规,传承悠久的国风国规,中国这只文明善 良勇敢的东方雄狮最终将让世人钦佩!

 望月湖一小五一班:陈希果我们家的家风家训 三年级一班姜瑶芯妈妈 我们的家是一个普通的家庭,有欢乐,也有忧愁和争吵,但更多地还是快乐,我们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构成这种和谐氛围的主要因素是我们自定的那些不成文的“家风家训”,虽然我们能力不高,能够教给孩子的知识很有限,但是我们会教给孩子很好的做人原则和生活的态度, 在这种健康的、和谐的生活准则下,相信孩子会用健康、 自信的心态过完她充实的一生。

 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一向重视家教。我比较喜欢看书,所以对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非常感兴趣,那些大家的治家典范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前人说的话总会有深刻的道 理,我们会从其中受益很多。从古至今,诸葛亮《诫子书》、颜之推《颜氏家训》、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 《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而我本人最喜欢看的也是《曾国藩家书》,为人父母应该怎么样教育子女,为人子女又应该怎么样孝顺父母,曾国藩独到的持家之道和家训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曾国藩认为绝大学问就在家里。他的家庭观是:家庭是人生的根据地,要和以治家,勤以持家。《曾国藩家书》里涵盖的内容有很多,对我影响最大的是《谕儿篇》中的几个重要的部分,“读书作文类,切不可浪掷光阴”告诫子孙要珍惜时间,多读书,多写作,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我在家也给孩子定了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要求孩子要坚持写观察日记。这对于 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刚开始的确很困难。有时候她也会跟我抱怨:“妈妈,我实在写不出来啊,我能看到很多东西,但是回到家动笔的时候 我会发现,能记在脑子里的只有几句话而已。”但我都是很坚定地对她说“那不是还有几句话么,你就把这几

 句话写出来,数量我可以不要求,但是质量必须要有保障, 你记不住,不会写就是因为你看的书太少,所以你要都多 看书,才能够积累好句子”在我额要求下,女儿把写日记 的好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现在我也不用担心她写不出好 作文了。

 “处世为人理应与人为善”这是我给女儿定的第 二条“家规”,从女儿懂事开始,我们就教育她要尊重长辈,做人要诚实,不干坏事,不说脏话。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 要友善,不要因为小事就斤斤计较,伤了和气。做一个宽 容、有涵养的女孩。到现在女儿都不会骂人。实在有事把 她惹急了就瞪大眼睛大声叫。在严格要求女儿的同时,我 们也在为她的成长尽量创造好的环境,我们约定好从不当 着她的面吵嘴和谈论大人之间的“争斗”。小孩子的思想还很纯真,我不希望女儿在很小的时候就看到大人间为利益 进行的一些争斗行为。希望在她面前呈现的都是善良的一 面。

 “用财太奢最可耻”这是曾国藩对儿女教养的一条规则。我也要求女儿要节俭,不能攀比浪费,但在此基础上, 我自己秉承的原则是“富养”女儿,在我能力范围之中, 我会为女儿做好应有的事情,我教育她不要攀比别的孩子 的吃穿,但在衣着得体方面一定要像表现好的孩子看齐, 衣服要干净,不能弄得皱皱巴巴的,黑乎乎的。女儿想要 新衣服,我会想办法满足她,但必须是她努力换来的成果, 她可以帮我们扫地、洗碗或者是做一些别的家务来换取。

 我给她足以自己支配的零钱,但是自己必须学会理财。还让她明白什么时候该花,什么时候应该节约。有一次,她们班里举行“一元一份爱”的捐款活动,她悄悄的跟我商量:“妈妈,我能捐 10 吗?可是我总共就十二块了?”我笑着对她说:“如果你想捐,妈妈支持 优秀家训家规家风故事推荐表注明“新创作”。

 ]好家规好家训好家风转载▼ 标签:

 分类:

 婚姻与家庭转载 原文地址:好家规好家训好家风作者:

 我的家规家训 我出生和生长在农村。我们村是个小山村,一共 不到 100 多户人家,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读过几年私塾,也算是有知识的,就在我的老家当了几年教书匠。每到过年,村里的乡亲就找我父亲为他们写春联,村里谁 家的孩子结婚,都请我父亲为他们写喜字、喜帖、喜榜, 我父亲也乐意,有求必应。父亲教给我:诚信、正直、自 立、务实、助人,我母亲也读过几年书,顶多就算初小文 化程度,我那文化不高的母亲,对我的教育感受最深的是, 做人要诚实,过日子要勤劳勤俭。几十年过去,父亲常说:

 “家和万事兴,亲情、友情、爱情缺一不可”。

 每一个家庭都有淳朴的家风,每一个家长都会以自己体悟出来的处世之道教育自己的孩子。家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空间,在孩子身上处处会烙有家风的印记,可以说, 家风就是文化和道德的言传身教,是智慧和处事方略的潜移默化。

 记得小时候,每到节日,特别是春节,年三十,一家人在一起看春节晚会,吃年夜饭,我父亲就开始给我们 讲他小时候的事:他爸爸是一个大家庭 20 多人,吃饭的时候,我爷爷先给我太爷盛饭,太爷动筷了,他们才敢吃饭, 我太爷就把好吃的给我爸吃一口,这就体现了我们“尊老 爱幼、孝敬长辈”的家风。每到节日,农闲时节,村里的 有些人就聚在一起赌博,父亲就告诫我禁止参与赌博,赌 博能造成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不准吸烟:烟有百害,无 一利,酒少喝怡情,喝多伤身,我就养成了不吸烟不赌博, 少饮酒的习惯。母 亲每天都讲: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吃饭时不能 说不吃或不想吃什么什么菜,不剩饭,不浪费;尊老爱幼, 不能顶撞父母,从小养成懂礼貌的好孩子; 不说谎话、不爱占小便宜,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小时候,每次上学校之前,总爱叮嘱我几句:“孩子,到学校千万别惹事和同学打架。”生怕我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老是有事没事给我

 上“政治课”,讲一些经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宽宏大量,在学校要和老师、同学和睦相处,不要动不动就和其他人 发生冲突。在她的谆谆教诲之下,我基本上没有和老师、同学发生过矛盾。父母身传言教的教导我们,“和为贵、孝为先、勤为宝、俭为德”“知足常乐,待人以善”„„这些至理名言今天正以“家训”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家风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好的家风都来自言传身教,自己孝顺父母,孩子们将来也会孝顺你。我们 经常说环境育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什么样的环境出 什么样的人,孩子在一个好的家庭环境中成长,那么将来 孩子必然能有所成就。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女士说:“伯 父要求我们要和全国老百姓一样过简朴日子。”这些伟人家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要求家庭成员做到低调、清廉、普通、守法、自立、诚实、正直„„读古代名人的 家风,无不令人心生感慨。在这些千差万别、流芳千古的 名人“家风”里,或许从我们能得到一个启示——完全可 以找到“家风”特征,那就是:“家风”的精髓必须是 “健康的、积极向上的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 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

 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 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 《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 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 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 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 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篇六:家风家训模范事迹典型范例

家规家风家训事迹材料

 家风家规连着党风党规。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立好家规,树好家风,更是主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推动“两个责任”落地生根的根本要求。做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金钱固然重要,但金钱不是万能、品德必须高尚。以下是分享的党员家规家风家训事迹材料,一起来看看吧。

 党员家规家风家训事迹材料一 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长大,记忆里的童年是秋天院子里溢出的桂花香,是房间里满满的书籍,是回荡在屋子里爷爷爽朗的笑声。

 爷爷是村上的第一位大学生。在南师大读书时的寒暑假,爷爷都会帮着村里的孩子们补习,孩子们咿咿呀呀的读书声把爷爷家的小茅屋渲染的生气勃勃。每到过年,孩子们的家人都会送点饺子、送点白糖感谢爷爷的补习,爷爷总是笑呵呵的拒绝:“我高中的学费都是大家一点一点凑出来的,我这样是应该的。”爷爷总是对我说,别人对自己的好一定要记在心上,加倍的还回去,一定要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也许,这就是爷爷为什么选择做人民教师的原因。

 文革开始时,刚参加工作的爷爷在高压下依然反对学校停课的行为,反对无果后便私下里给同学。上课。被告发后,

 爷爷作为重点批斗对象被关进小黑屋。多亏奶奶的支持,爷爷才坚持下来。恢复高考后,爷爷家的宿舍每晚都挤满了前来请教问题的学生,其中就有那几个最为激进的红小兵。奶奶气不过直把他们往外推,爷爷却把他们迎进来,安慰他们说以前的事情都过去了,好好参加高考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现在奶奶经常说,当年爷爷的工资都奉献给了小卖部的蜡烛与煤油,反倒是把家里的孩子饿的哇哇叫。我想这就是每到教师节,爷爷家的院子里都会挤满前来探望的学生的原因吧。

 爷爷尊重每一个人的生活,从来不会干涉任何人的选择。当年爸爸放弃南衣大的学位,背着家里人去青岛参军。奶奶知道后勃然大怒,恨不得立刻把爸爸抓回来。爷爷却只是叹了口气:“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出路又不是只有读书一条,更何况保家卫国是件好事,我们应该全力支持才对。”当我一点点大时,爸妈要送我去舞蹈班,我却要去学武术。爷爷也是站在我这边劝爸妈:“小孩那么小就有主见是好事,武术能强身健体,练出来的气质也不比柔弱的舞蹈来的差。”在爷爷的支持下,我顺顺利利的踢到了跆拳道蓝带。

 刚开始工作时向爷爷抱怨客户多压力大,爷爷开导我说,要把客户看成自己的朋友,想着怎么样帮他们解决问题,怎么样保护他们的资金安全,这样就不会觉得工作时间长;

 领导给的任务要看成一个个挑战,学会化压力为动力,更要快速的掌握完成挑战的本领,这样才可以愉悦的对待工作。在爷爷的鼓励下,我也在一步步成长,希望早日成为一个技能优,营销佳,能够独挡一面的农行人。

 学会感恩,懂得忘记,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不随意评价他人的行为,保持持续学习的能力,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这就是爷爷言传身教的家风,是爷爷留给我最大的财富。

 党员家规家风家训事迹材料二 我出生在一个较为普通的农村家庭,无兄弟姐妹,父母一直以农业为生。父亲曾是一名军人,我对父亲的印象是他对工作踏实认真,为人谦虚谨慎,对我非常严厉,教导我与他人要和谐相处,为人要正,左邻右舍对他都非常好,需要帮忙的活都会叫上他,他也从不推辞。可惜在我刚好成人之年,父亲离开了我,只给我留下了他当兵时的五角星、红领章等。

 我从小的梦想就是要像父亲那样,成为一名军人。所以,我到了参军年龄时,也顺利完成了儿时的梦想。到部队后,时常回忆起父亲当时对我教导一-遵守纪律,严格要求,为完成各项任务奠定坚实基础。在军旅生涯十几年来,我能严格要求自己,按照部队要求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我的各项任务。

 现在我担任项目党支部书记,能严格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开展工作。当然,也有很多工作的开展让我比较为难,主要是任党支部书记以来,我的多个朋友、战友曾提出在我项目承接分项工程,我均委婉拒绝。刚开始,自己还不能得到朋友们的理解,认为:当个小官了,瞧不起朋友们、战友们了!经过自己多方面做思想工作,他们最终都理解我了。特别是我母亲瘫痪几年来,一直由我舅妈照顾,舅妈多次给我讲,想让舅舅在本项目做临时工。为了避嫌,我只好发动大家庭的力量给他们做工作,让他们理解我的难处,尽量少产生家庭误会,搞好家庭和谐。所以,在我儿时,父亲的教导、部队的磨练,让我在工作中能“站得直、道得明”,开展工作不会有顾忌,大胆管理,严格要求,为企业更稳定、和谐地发展,发挥好我们应有的力量。

 党员家规家风家训事迹材料三

 我出生于常州武进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父亲是一名中学教师,母亲在医院从事检验师的工作。与其他工薪家庭不同的是,我的父母亲在业余时间从事留青竹刻的创作。作为一项业余爱好,二十多年来,父母亲共计创作留青竹刻百余件,出版《蒋曙光、徐小薇留。青竹刻集》。我也在父母亲对艺术道路上下求索的过程中,感受这种坚韧不拔的钻研精神与淡泊劲节的为人处世态度。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在我还很小的时候,父母亲就开始了留青竹刻的创作。白天要上班,还要照顾我,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常常要创作到深夜。时常为了更好地完成一件作品反复琢磨。父母亲。用言传身教告诉我,做任何事情都要具备坚韧不拔的精神,一旦做了就要做好。

 对待业余爱好尚且如此,对待本职工作更要兢兢业业。我在学习上也一直是这样去做的,读完研进入农行工作,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积极参与业务技能比赛并获得了一些奖项。

篇七:家风家训模范事迹典型范例

古代现代名人家风家训故事

  我们应该从小养成很好的习惯,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成长,如果你的家风不好,那么这对你的成长将会有不利的影响,可能会影响到你以后的为人处事。小编今天想要分享中国古代现代名人家风家训故事给各位读者,希望各位读者能够认真地欣赏一下。

  中国名人家风家训的故事 1:吉鸿昌不忘家风家训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 虫 国民党军长和宁夏省政府 这 主席。

  1920 年, 镍 25 岁的吉鸿昌,当时任 埃 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

 踌 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 傣 :"当官要清白谦正,多 沈 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 拐 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 幼 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 元 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 驭 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 怠 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 抗 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 锣 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 翅 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 毡 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 战 ,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 吻 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 湖 ,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 陵 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 渝 监督。"

  吉鸿昌言行 突 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 绢 处为民众。当日本帝国主 伏 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 昼 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 铆 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 腕 。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芜 牺牲时年仅

 39 岁。

  蜗 中国名人家风家训的故事 炔 2:曾国藩家族的家风家 赡 训故事

  曾国藩的家训 征 ,分散写在他的大量的家 奢 书中,在家族教化中作用 恰 不凡。次子曾纪泽,袭父 顿 一等毅勇侯爵,官至户部 循左侍郎。历使英、法、俄 埃 诸国,与俄人力争,毁崇 劈 厚巳订之约,更立新议, 区 交还伊犁及乌众岛山,帖 骇 克斯川诸要隘,有功于新 搅 疆甚大。在出使任内,深 瞻 入了解各国历史、国情, 粳 研究国际公法,考察西欧 签 诸国工、商业及社会情况 诵 。又将使馆馆址由租赁改 想 为自建,亲自负责图书、 冯 器物购置,务使使馆规模 敲 不失大国风度,亦不流于 饰 奢靡。驻外严于操远,节 第 约公费,摒弃贪劣,倡导 誉 廉洁之风,为外人所敬重 巩 。季女曾纪芬福寿全归, 逗 可以说完全得力于她父亲 甲 传给她的一套治家修身办 瓜 法。

  曾纪芬一直记着 丢 父亲曾国藩对她讲的话: 心 “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 抠 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囊 束 积金遗子孙为可羞。盖子 宛 孙若贤,则不靠父辈,亦 宁 能自觅衣食;子孙若不贤 蔚 ,则多积一钱,必将多造 间 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大 熏 玷家声。故立定此志,决 溉 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 料 以银钱予后人。”“吾辈 键 欲为先人留遗泽,为后人 再 惜余福,除勤俭二字,别 琉 无他法。”曾纪芬自奉俭 邪 约,即使后来年纪大了, 朱 每届大寿,子女想送些珍 蛹 贵的礼物来,都一定会被 肘 她阻止。曾纪芬对子女的 熏 教育从不放松。

  即使 制 对已经成年的子女,仍随 崔 时耳提面命,管束查察从 悠

 不疏忽。她说:“教导儿 臻 女要在不求小就而求大成 虚 ,当从大处着想,不可娇 皮 爱过甚。尤在父母志趣高 函 明,切实提携,使子女力 蛰 争上进,才能使子女他日 称 成为社会上大有作为的人 聊 。”她的第四子聂其杰重 沏 视聂家、曾家的先祖述言 到 ,出版成书推广,还以“ 藤 联络家庭之情感,切磋其 尘 道义”为宗旨,创办《家 恿声》等家庭刊物,成为中 谱 外仅见的文化现象。

  永 中国名人家风家训的故事 玻 3:钱基博对儿子管教极 头 严

  钱基博乃一代国学 携 大师,是学者、作家钱钟 歇 书的父亲。钱基博对儿子 淑 管教极严,钱钟书十六岁 婪 时,还痛打一顿。192 堆6 年秋至次年夏天,钱基 同 博北上清华任教,寒假没 恨 回无锡。此时的钱钟书正 费 读中学,没有温习课本, 铡 而是一头扎进了小说的世 讹 界。等父亲回来考问功课 端 ,钱钟书过不了关,于是 锁 挨了打。

  1929 年 雾 ,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外 刽 文系后,钱基博还时常写 叠 信给他。一封信中说:“ 鄂 做一仁人君子,比做一名 僳 士尤切要。”随后一封信 委 则表示:“现在外间物论 檄 ,谓汝胜我,学问过我, 绚 我固心喜;然不如人称汝 虑 笃实过我,力行过我,我 喳 尤心慰。”希望钱钟书能 谍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甥 我望汝为诸葛公、陶渊明 姬 ;不喜汝为胡适之、徐志 晦 摩”。钱基博对当时的新 狡 文化运动保持距离,埋首 男 国学,他这样告诫钱钟书 巡 ,不过出于一个儒者的文 意 化立场。

篇八:家风家训模范事迹典型范例

风好家训事迹材料

 传承好家风,对我们的社会而言,是一种巨大精神道德的力量。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树木相连形成森林,森林相叠汇成气候;家风相连形成民风,民风相融促成社会风气。一个社会要和谐美好,弘扬家风不可或缺。传承好家风,既需要个人的领悟与自觉,更需要主流舆论的正面宣传和价值引领。我们要努力把众多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要求的好家风传承开来,让美好家风引领社会风尚,把民族精神道德的大厦根基筑牢。下面是 XX 为大家准备的好家风好家训事迹材料,欢迎浏览。

 好家风好家训事迹材料一安庆江边,陈家的老屋早被拆毁,老屋的遗址归属当地的自来水厂,被修建成了平整的篮球场,原址上竖立着一块碑,说明这是革命烈士陈延年、陈乔年家的旧址,并没提到他们的父亲陈独秀。

  陈长璞沉浸在回忆里,面带遗憾地说,当年老屋是安庆有名的陈家大洋房子,有五进三个天井,宅前宅后都有花园,大门楼有一丈多宽,俨然一派官僚地主的气势。

  老屋旁残留的一角是当年陈延年、陈乔年的读书室,如今低矮、破落,出门就面对着一个公共厕所。有关部门曾经在墙上镶了块“文物保护单位”的招牌,可是里面还有几家住户,住户们就悄悄地把牌子拆了。

 这是一个被忽略、被遗忘的角落,如同安庆城的气质。很少有人记得,这个三级城市一个世纪前是安徽的省府,是个开风气之先的城市,这里产生了中国第一家近代军事工厂,创办了一批新式学堂,孕育了一代革命者。

  受到“托匪”的牵连,陈独秀的子女们,自然处于被遮蔽的状态。叶尚志少时离陈家故居南水关只隔几条巷子,他初中时虽偶然听说陈独秀蹲在南京“模范监狱”的消息,但没听说过他的两位公子陈延年、陈乔年的任何情况。在延安、在华北根据地的时候,他也未曾听闻过这两位昆仲英烈。

  “知道一点信息是在解放之后,曾与陈延年在广州一起工作的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老同志徐彬如直接告诉我,说陈延年是‘小列宁’”,叶说。

  叶尚志从工作岗位离休后,多次回到故乡安庆,见到了陈松年。那时陈松年已经是 79 岁,骨折卧床,家徒四壁,空空如也,只有长女长璞在身边照顾。安庆窑厂退休会计师陈松年先生已于 1990 年过世,晚年被安排为安庆市政协副主席。

  在回忆自己的父母时,陈长璞温情地说,他们都是和善、温润的人。陈松年安徽大学化学系肄业,1950 年,这个原来的教书先生没有接受安庆二中的聘书,而是去窑厂做工人,谨慎的他担心,他的身份会给他带来风波——“陈独秀的儿子”带给他的不是本应的荣耀与骄傲,而是紧张与忧虑。

 陈长璞的母亲窦珩光安徽高师毕业,来自书香门第的她坚持儿女应受教育,为了支付一子三女的学费,她去窑场抬土、修铁路、糊火柴盒。

  “邻居们不知道我们和陈独秀的关系,如果不是政审,学校里也没人知道我是‘黑五类’子女。”陈长璞说。

  年近退休的陈长璞快言快语、为人直率,不过在谈论家史时,她不无遗憾地说:“我们家的历史是一部悲壮史。”

  延年、乔年

  陈延年 1898 年出生,他在安庆度过了私塾、尚志小学、全皖中学的求学生活。他自小穷经究理,不苟言笑,对旧书掌故、新书知识都有兴趣。

  他与小其四岁的胞弟乔年感情深厚。因其父陈独秀早期任皖省柏文蔚都督府秘书长,恰好安徽都督袁世凯的亲信倪嗣冲奉袁世凯之命派手下打手追捕陈独秀等一批进步知识分子,还声明要斩草除根。陈独秀逃亡日本,延年兄弟得到消息后后逃至怀宁乡下躲过,免遭毒手。

  陈松年晚年回忆,他的祖父陈昔凡刚去世,灵柩还停在家中,倪嗣冲派来的一批打手突然来到家中,没有抓到人,便抄了他的家,还抢走了陈家珍藏的一批字画,并扬言要抓走陈独秀的三个儿子。

  此时延年、乔年听说官兵要抓人,便急忙跳墙逃走。而松年那年才 3 岁,翻墙时不慎跌落在邻居家的澡盆里。邻家

 的一妇女见松年掉进澡盆后,急忙就把他当做自己的孩子,顺势装出要给松年洗澡的样子,就这样松年才没被抓走。为此,官兵却将陈独秀的长兄陈孟吉的儿子陈永年当做陈独秀的儿子抓去了,还让他坐了四年牢。

  1915 年延年 17 岁,乔年 13 岁,由其父接到上海求学,让他们见见世面,意在培养见识,开阔眼界。两年后,双双考取震旦大学。

  陈独秀有一种不同凡俗的性格,也表现在对两位亲子的严酷要求上。他让小兄弟俩睡在亚东图书馆发行部门的地板上,外出打工自食其力。兄弟俩勤工俭学,常常吃大饼、喝自来水,平日衣衫褴褛,面色憔悴。

  延年、乔年的继母兼姨母高君曼心生不忍,提出让孩子回家吃住。独秀不以为然。高君曼改请友人潘赞化从中说情,陈独秀剖析说:“妇人之仁,徒贼子弟,虽是善意,发生恶果,少年人生,听他自创前途可也。”

  事实上,兄弟二人的倔强个性也酷似其父。连经济条件宽裕、十分疼爱他们的祖母从皖抵沪来看他们,流泪要给以补助照顾,均被拒绝,两兄弟声言决不依靠任何接济。

  陈独秀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对陈延年、陈乔年兄弟并无直接影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陈独秀不顾凡俗,与姨妹高君曼意气相投,终于同居结婚。陈延年站在生母高晓岚一边,对其父缺乏联系和感情。

 在当时中外各种复杂思潮影响下,陈延年因为能阅读法文原著,曾一度信仰巴枯宁、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在赴法勤工俭学之后,陈延年兄弟放弃无政府主义转而笃信马克思主义。1922 年 6 月,在旅法少年共产党旅欧支部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陈延年与赵世炎、周恩来等同被选为委员;后来回国在上海、广州,他是与赵世炎、周恩来齐名的革命家。

  1923 年,由于国内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央派遣延年、乔年兄弟同赵世炎等人从法国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一年后,因国共合作的需要,陈延年等奉命回国往上海党中央报到,随即被派往广东工作。

  回国后,兄弟俩都成为中央委员,陈延年曾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在党的会议上父子三人以“同志”相称而不论父子情。

  郑超麟回忆,某次,陈延年自外地来沪,郑陪他往见总书记。原以为相别数年的父子相见场景会很激动人,但爷儿俩却平淡如路人——陈独秀正在石库门房子的天井里等候,见到儿子出现,表情安之若素;而延年也一样,随手拖来张椅子坐下就谈起了工作。

  昆仲双烈

  陈乔年身体强壮,皮肤很白,两颊同苹果一般红。他的哥哥则与他相反,不很健康,肚皮比常人大,两条腿比常人细,皮肤黑而粗,浓眉毛,斜眼,近视,有时你以为他在看

 你,其实他看的是你旁边的人。

  这两兄弟,除了相貌以外还有其他方面不同。延年爱说话,爱讲故事,关于辛亥革命前后的故事,以及他自己家庭的故事。几个人会聚一起时,总能听到他的低音。乔年则一声不响。开会时不说话,多人闲谈时也不说话,后来渐渐练习也能克服腼腆而在会场中演说了,而且说得相当好,虽然不及他的哥哥。

  这些都是郑超麟记忆中陈延年、陈乔年的模样,“这两兄弟是清教徒。吃得坏,穿得坏,绝口不谈女人”。

  1927 年,上海警备司令杨虎派大批军警包围了恒丰里104 号,陈延年、郭伯和、韩步先一起被捕。

  陈延年在狱中沉着冷静,说是这家主人雇的烧饭师傅,审讯他的特务看他黑黑的脸,穿着破衣,也信以为真。一天,上海亚东图书馆经理江孟邹先生突然收到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寄来的一封字迹潦草的信,他拆开一看大惊失色。信上写道:“鄙人于 6 月 26 日被捕,现拘押在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拘留所。我是正式工人,烧饭司务当然不会有多大嫌疑,不日可讯明释放,现在我的衣衫裤都破烂了,天气又热,请先生替我买一套衫裤来。谢谢!”

  汪孟邹托胡适疏通,胡适想起蒋介石的红人吴稚晖,便请吴稚晖帮忙,不料好心办成了坏事。吴稚晖本来与陈独秀、胡适都熟,又因信仰无政府主义,帮助过延年、乔年兄弟赴

 法勤工俭学。但陈独秀文笔不留情,骂过吴稚晖为老狗,又因延年、乔年兄弟在法国已公开放弃无政府主义转而笃信马克思主义,父子与吴政治上裂痕很深。

  吴稚晖得悉陈延年被捕,惊喜若狂,立即向上海警备司令杨虎告密,诬陈延年“恃智肆恶,过于其父百倍”,陈延年的身份暴露。1927 年 7 月 4 日,陈延年在龙华刑场站着被被刽子手乱刀砍死。

  次日,国民党的报纸在显著的位置刊登《铲除共党巨憝》,大肆吹嘘“清党”获得了巨大的成绩,并披露了吴稚晖给杨虎的亲笔“贺函”。

  陈松年晚年回忆,当时得到噩耗,全家如五雷轰顶,老者痛不欲生,只能由其妹陈玉莹、其弟陈松年前去处理后事,当时不仅不让收尸,而且连看都不让看。

  第二年 6 月,二哥陈乔年被捕,年仅 26 岁,又在龙华遇害。又是陈玉莹、陈松年去处理后事,仍然不能看到遗体,其惨烈之情,难于言表。以至陈玉莹受到严重刺激,得了血崩症,一病不起,年仅 28 岁。

  延年未婚,但乔年却与一位革命伴侣相恋之后结婚。在上海生有一女,在襁褓中其父乔年被捕遇害,其母只得隐姓埋名送到救助革命子女的互济会抚养,至今七十年,虽有些线索,但不知确讯。

  没有人知道陈独秀得知儿子死讯时的情形。“托派”骨

 干濮清泉后来回忆,在“西安事变”的消息传进南京监狱的大墙里后,陈独秀托人打了一点酒,买了一点菜,他先斟满一杯酒,高举齐眉说,“大革命以来,为共产主义而牺牲的烈士,请受奠一杯,你们的深仇大恨有人给报了。”于是他把酒奠酹地上。他斟了第二杯,呜咽起来说,“延年啦乔年,为父的为你俩酹此一杯!”接着他老泪纵横,痛哭失声。

  松年一家

  叶尚志还记得安庆东南角上陈松年的破旧蜗室,墙上挂着其父陈独秀四十多岁的相片,陈独秀留了一撮短须,目光炯炯。旁边挂着生母高晓岚女士的相片,一副大家闺秀气质。高晓岚 1930 年在安庆病逝,她抚养了亲生子女五人,除小女幼殇外,余皆成人。

  大哥、二哥、姐姐惨死,家破人亡,处境艰辛险恶。在漫长的岁月里,陈松年一家只得韬光养晦,使他养成谦恭本分、与人无争的性格,与两位兄长性格迥然不同。

  日本侵略者即将占领安庆之时,28 岁的陈松年弄了几条小船将家中的财产全部搬到乡下,藏在陈家的祠堂里,结果日本人还是将祠堂里的财物几乎洗劫一空,只剩下几件破家具。随后,陈松年夫妇带着祖母谢氏和刚满 1 岁的大女儿长玮从安庆乘船到武汉,见到了刚刚获释的父亲陈独秀和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继母潘兰珍。

  当地报纸披露中共创始人陈独秀之女陷入困境的消息

 后,纽约市政当局已应其本人要求提请法院延期审理此案,并资助了五千美元,但仍欠七千美元。国内主持陈独秀研究会的唐宝林闻此讯后,一边发动会员捐款,一边上书中共中央办公厅吁请紧急救助,后得上级通知:“中华海外联谊会”已将九千美元汇给了陈子美老人。

  一个月后,在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以中国国家元首身份访问美国期间,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派出两位领事携鲜花前往老人的住处探望,并表示:以后有事可电话求助。陈子美遂于次日在住处召见记者,发表书面声明对中国总领事馆致谢。

  2002 年,陈长璞去美国探亲时曾见过陈子美,她评价这位姑姑说,“她是个相当独立、相当坚强的女性,一直能独立照料好自己的生活。”

  2008 年 2 月 25 日,陈子美突然发病被送进医院,此间无任何亲人来看望她。4月14日下午4时,陈子美客死纽约。她在美国纽约皇后区圣约翰医院冷清离世,少有人过问,后事拖了一月之余。

 虽然日子十分艰难,但是陈松年一家的到来,给陈独秀平添了不少的欢乐。在陈独秀人生最后岁月里,陈松年是唯一陪伴左右的儿子。

  解放后,由于其父身份和其他复杂因素,延年、乔年两

 位烈士的名字也不为人知,松年一家处境没有什么变化,甚至生活也无法维持。

  1953 年 2 月,毛泽东乘军舰“洛阳号”巡视长江沿岸。21 日上午,安庆地委书记傅大章和市委书记赵瑾山登舰迎接主席下地。谈话间,毛泽东遂问:“陈独秀家里还有谁”傅说:“有个儿子陈松年,在窑厂做工,生活比较困难。”

  当得知陈松年尚在此地生活且曾卖房以维持生计时,最高领袖颇不以为然,说:“陈独秀后人有生活困难,可以照顾嘛!”

  地方立刻确认了陈延年、陈乔年的烈士身份,颁发了烈士证书。中共安庆地委统战部开始按月发给陈松年 30 元人民币作生活补助金,且一直发到 1990 年陈松年过世。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学有功底、见多识广的陈松年才被安排为市文史馆员,后为省文史馆员。1979 年,正值拨乱反正之际,陈松年斗胆致信给安庆有关部门,要求重修陈独秀墓,很快得到了答复:以家属名义重修,钱由官方出。重垒一座如百姓无异的坟头、再加立碑,共 200 元人民币。于是有了陈独秀在故土的第二方石碑“陈公仲甫字独秀、母高太夫人合葬之墓”。

  在恢复政策后,陈松年子女陈长琦、陈长璞等作为“受教育子女”才得以返城。子陈长琦现为合肥工业大学教授。陈长璞泼辣、开朗,曾任安庆文物管理局副局长、安庆侨联

 副主席等职,对家史非常钟情。

  1981 年,如先祖一样直率的陈长璞为陈独秀“历史遗留问题”上书中共中央,一位中央领导就坟墓一节做出批示:陈独秀墓作为文物单位保护,请安徽省考虑,可否从地方财政中拨款重修,并望报中央。

  安庆市财政再拨款 2 万元,第二次修墓。这一次,墓身砌上水泥,但坟顶却未封,依旧黄土朝天,似寓意墓主人盖棺而论未定。碑也推倒重立,碑上只极简略地镌着安徽黄山画院院长张建中题写的“陈独秀之墓”五个字。

  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眼瞅着为陈独秀平反只差一步之遥了,不知为何却又杳无音信。陈长璞却坚信冰雪终将消融。1998 年,在李铁映、曾庆红的批示下,安庆的“陈独秀工程”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

  在历代后人的推动下,碑上的铭文从“乾生”到“仲甫”、再到“独秀”,公理在一年年复苏。

  同父异母的兄妹们

  陈鹤年是陈独秀最小的儿子,他与三个哥哥延年、...

篇九:家风家训模范事迹典型范例

风家训】优秀家训家规、最美家风故事(精选多篇)

 优秀家训家规 3 勤俭持家 孝敬为先 克己厚人 与人为善 学会感恩 优秀家训家规 4 中华文明五千年, 一脉相承到今天。

 尊老爱幼守孝道, 朋友同事与人善。

 吃得苦,耐得劳, 芝麻开花节节高。

 遵纪守法心灵美, 争做中华好儿郎。

 (安居区磨溪小学教师何群)

 最美家风故事 2

 诚实博爱 勤劳勇敢

 每个家庭都有与众不同的家风,我的家风家训是诚实博爱、勤劳勇敢。从小妈妈就教育我,做人要诚实博爱、做事要勤劳勇敢;后来妈妈走了,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也这样教导着他。

 诚实——守信守时守真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到处都是牛皮哄哄、朝思暮想、一夜暴富的人,诚实智慧、不投机取巧,守信、守时、讲真心话的人显得尤为珍贵。将心比心,以诚心换真心。虚伪、做作、迁就、逃避只能获得短时的利益或者欢乐,但在不久的将来势必有更大的困难在等着你。做人诚实,做事灵光永远是我们追求的境界。一个耍奸耍滑的人,投机钻营的人,贪图小便宜的人,最终是要吃大亏的。

 博爱——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爱世界

 活在这个世界上,原本就有许许多多的人曾默默帮助过自己,世间万物原本好端端的,只有当我们的心态不好时,才总会看到消极的一面。博爱是爱心的源泉,爱心又是信心的源泉。人生的跌宕起伏是难掌控的,唯有我们发自真心的爱这个世界、爱身边的家人、朋友,我们才会感受到这个世界无限的温暖。有了温暖才有动力,心怀感恩,凡事认真负责、凡事积极主动、凡事全力以赴、凡事没有借口。

 勤劳——是勤奋的更高境界

 诚实、博爱是优良的品德,没有勤奋行为就没有目标的实现。勤劳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有你比你身边的人付出更多的劳动的时候,才能称为“勤”。勤劳是行动力的表现,一个光说不炼的人是“假把式”。智慧而不勤劳的人,叫小聪明,叫占小便宜,叫动歪脑筋。勤能补拙!社会资源总会配量给那些善于“吃亏”勇于“吃亏”不计条件“吃亏”的辛勤付出的人, 勇敢——踮起脚尖,面对太阳,自信满满;张开双臂,直面大海,勇敢坚强

 小时候我是个内向的孩子,不敢在课堂上发言,不敢大声说话,不敢一个人离开家„„后来妈妈病了,生活的负重逼迫自己不得不勇敢,才发现原来以前害怕的东西这么容易就被战胜了,才发现自己可以如此强大。后来有了自己的孩子,也爱哭鼻子,我这样告诉他:“每天勇敢一点点,踮起脚尖,面对太阳,自信满满;每天自信一点点,张开双臂,直面大海,勇敢坚强!”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