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传承家规家训,培育廉洁家风的征文400字3篇

传承家规家训,培育廉洁家风的征文400字3篇传承家规家训,培育廉洁家风的征文400字 家风家训征文55篇 【篇1】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1所学校。不论时期产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重视家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承家规家训,培育廉洁家风的征文400字3篇,供大家参考。

传承家规家训,培育廉洁家风的征文400字3篇

篇一:传承家规家训,培育廉洁家风的征文400字

家训征文 5 5 篇

 【篇 1】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 1 所学校。不论时期产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重视家庭,重视家教,重视家风,继续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家风是甚么?我觉得家风就是 1 个家庭做人的准则,家风对家庭的影响极为重要。还记得曾看过 1 本书,里面提到关于家风对家庭影响的两个鲜明对照,美国的爱德华和朱克两个家庭:爱德华是博学多才的哲学家、勤奋好学、为人低调,做事严谨,为子女建立良好风帆。传至 8 代,他的子孙中有 13 位大学校长,100 多位大学教授,80 多位文学家,60 多位医生,还有 1 位副总统,1 位大使,20 多位议员。而朱克呢,他却是 1 个 10 足的酒鬼、赌徒,终生浑浑噩噩,无所事事,只会打架。他的子孙中有 300 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60多人犯过欺骗、偷盗罪,7 个是杀人犯,总之,没有 1 个是有出息的。由此可以看出,有甚么样的家风就有甚么样的精神状态和价值寻求,也就会有甚么样的事业成绩。

 小时候在爷爷家产生的 1 件事,至今令我印象深入。爷爷的邻居孙伯伯家,打算拆了本来的瓦房盖成楼房,两家房子中间有 1 小块空地,孙伯伯就想把这块空地争取过来,以增加住房面积。可爷爷家认为,孙伯伯家的房子在爷爷家的南边,两家的房子离得太近,若是他们再盖上高楼,爷爷家这边的阳光就会被完全挡住了,将给今后的生活造成不便,况且,那“巴掌大”的地方也不能让总面积增加多少。两家人就这样各执己见,谁都不肯妥协,1 时间让本来和睦的邻里关系堕入了僵局。爷爷寻思了几天后,居然同意了,家里所有人都不理解,不明白爷爷为何会让步,而爷爷却给大家讲述了 1 个太爷爷曾讲

 给他的故事:古代有 1 名官员叫张英,1 天,他收到家书,说家人为了争 3 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产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安然 1 笑,回信道:“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 3 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到回信后,主动让出 3 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让了 3 尺,最后变成了 6 尺巷,这个故事流传至今。

 历史竟如此类似。当孙伯伯家知道爷爷同意他们占用那块地后,他们家的举动也出乎所有人的预感,建房时,他们不但没有超越原本的宅基地,反而向南挪了 1 尺,爷爷知道后也很是感动,两家人终究和好如初。

 6 尺巷的故事被人广为传颂,是由于人们敬佩张英的胸怀气度,他在触及自己家人切身利益的时候,没有益用手中权势压服对方,而是以高远的眼光,开阔的心态劝说家人主动让步,也让后人晓得了,忍让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美德。而这次的“宅基地风波”,也正是由于爷爷的胸怀,感动了孙伯伯和他的家人,对方也以“将心比心”的方式回馈,这件事才化干戈为玉帛。

 好的家风,不但对家族传承和后世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中也有着不可替换的作用。就像盖房子,如果没有好的原材料,后面不管怎样做都没法盖出结实的房子。在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如果参与建设的每个人都是在好的家风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具有健全的人格,那末社会整体的精神文明风采就会有很大的改良,国家的精神文明的建设工作就会变得轻松许多。

 对我们新时期的法院干警来讲,家风更是砥砺品行、干事创业不可或缺的精神指针。好的家风犹如无声的教诲,助人立德立言、成人成才,让人铭刻在心、受益毕生!

 

 ?

 【篇 2】

 我特别爱我的父亲,他不苟言谈、心思细腻、历史军事知识丰富、酷爱影视作品、喜欢收藏钟表、特别宠我,对我们兄弟姊妹几个特别严格。父亲看上去不太随和,哥哥姐姐弟弟都怕他,他性情有点内向、看上去很严肃。但他又是 1 位可爱的老人、1 个普通平凡的父亲、1 个了不起的父亲。他离开我两年多了,每每回想,内心还是充满感激和思念。

 年轻时,在他的家族中,兄妹几个读书都特别利害。父亲中专毕业后在楚雄的 1 平浪煤矿工作了好多年,下过矿井、弄过无线电修理、做过人事劳资工作。受家庭条件限制,错过了到云大物理系继续进修的机会,是典型的“理工男”。后来到煤炭系统在马龙的 1 个学校当老师,学校搬曲靖建校之初,他是主要建设者之 1,作为始建者,他也被列入《学校志》中。他从事物理教学工作多年,负责过学校(后升格为学院)的后勤、老干部管理工作,直到他退休。

 记得我们很小的时候,父亲挤出特别少的工资,为我们定阅了《奥秘》和《大众电影》。在那个年代,可是太稀缺的精神粮食了。老家因迁坟,母亲鼓励父亲写家谱,位于故乡县城南麓凤凰山凤凰窝方圆百里地,他硬生生扎下来,在那呆了两个多月,对祖上追溯到清代时期的先辈的情况逐一整理。几易其稿后,我们看到了完全的家谱资料,更感悟深厚的家风传承。

 对历史的回顾,激起了我们对故乡的酷爱。这些年来,只要不是出差在外地,我都陪着两位老人到故乡祭祖。“记得住乡愁”,也是 1 种精神层面的回归。

 记得年少时我到昆求学,开学头几天,父亲 1 改昔日的严肃,特别的罗唆,1 会儿看行李物品收够了没、1 会儿检查我的小设备。

 到校后,父亲专门到学校看我,带我吃大餐——“烤鸭”。后来我往家打电话,父亲严肃地对我说:“没啥事少打电话,学业要紧”,为此我好委屈,还向母亲“告了 1 状”,说父亲不疼我、不懂爱。

 父亲 1 生淡泊名利,为人实诚安然,不争功、不出头、坦坦荡荡。他的座右铭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时候,像吐槽又像撒娇似的,我总是和父亲母亲抱怨自己的工作生活,父亲淡淡地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很“淡定”。受痛风等慢性疾病困扰,他不太喜欢热烈、集会,乃至到自己孩子家吃顿饭都逐一谢绝。前几年,他带小孙子和小外孙时,精神很是矍铄,孙子没有放学,他不会提早吃饭,制作木质的小手枪、小玩具逗孙儿喜欢时,他看上去话很多,就像个孩子。

 小小钟表“博物馆”、1 个木质的水烟筒,是父亲的最爱。说起到旧货市场淘来的收藏品——甚么上海的老牌子“35 牌”钟表、梅花表,瑞士的各类表时,眼神异常清澈,掌握的物理学知识、原理,使他特别喜好研究动力、机械等领域的知识。好些年前,他也试着养过宠物,是那种个头特别小、特别机灵的“小鹿犬”,也养过能唱歌的画眉鸟。1 种叫“红玫瑰”的磨刀石,是父亲买给我厨房用的,并手把手教我使用。在此之前,我可不知道甚么磨刀石还有取名叫“红玫瑰”的,2015 年端五节,我请父亲到我家吃饺子,左说右说他才来,饭 1 吃好,就到厨房帮我磨刀,呵呵,把所有的刀具都磨得亮堂堂的。2016 年父亲生病了,住院期间,我每天下班后去陪他说话,父亲很温顺,我给他剪脚指甲,给他擦背,和他聊天,双手摸摸他的脸颊,亲亲他布满皱纹、衰老的额头,就像我小时候,他亲我的脸颊1 样。出院恢复期,父亲腰又扭伤了,很疼,臀部皮肤长了褥疮,脾气有点大,谨慎给他换药,他很“听话”。我知道,父亲怕自己累坠

 他人,他是那种特别怕给家人、给他人、给组织添麻烦的人。

 有 1 年,老干支部活动他请假没有参加,过了 1 段时间,学院组织老年朋友们参加运动会,身体虽然恢复了,但他也没有参加,母亲和老年朋友都来动员,他发火了。我问父亲,您真不去参加运动会吗?您不是喜欢打门球吗?爸说,支部活动我生病请假,有奖品的运动会我去参加了,你让他人咋看我?原来如此!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初心。

 记得我 1056 岁时,有 1 次在家里和父亲大吵了 1 架,我认为他“家长制”“太严厉”,印象里是 1 边哭 1 边“控诉”。昆明读书放假回来,父亲拿出我写回家的信,我 1 看懵了,凡是看不清的、字迹潦草的,都被他逐一批注在旁边,父亲和风细雨地对我说:“我觉得自己没有家长制。”我的酡颜了。

 要说父亲严肃、古董、叫真,那是常态;要说父亲的细腻、温顺、孝顺,可真真让我们汗颜。10 多年前,我外婆患小脑萎缩症,意识不清,在我家住了好多年直到去世。外婆生病的那些年,由于大小便失禁,1 会儿要晒太阳、1 会要换被单、1 会要吃东西,都是父亲亲身主动照料、从无怨言。老太太也只听父亲的,虽然糊里胡涂,但还能随时清清楚楚地呼喊父亲的名字!

 作为孩子的我们和父母的缘分、关系,可能也有亲冷淡近。我们常常是,遇到不快了,回家 1 通“竹筒倒豆子”,说完走人,留给他们的,常常是担心烦恼和“1 夜无眠”。而父亲身上淡泊名利、踏实认真的思想观点、思惟方式、人生观、价值观,都深深在我们身上打上烙印,这份最朴素的做人性理,让我深深晓得,珍惜当下、不忘初心,才能使我们的未来不至于来不及。

 【篇 3】

 ?

 明朝《原李耳载》中讲述,大臣王恕的儿子要到外地为官,为避免儿子往后做朝中“硕鼠”,王恕便引其到后宅说,“这里是藏金藏银的地方,有 1 窖金,有 1 窖银”。王恕死后,其子对后宅窖子“淘宝”,结果发现“皆空窖也”。至此,方才明白父亲的情意。

 古人常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甚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甚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钱财虽然有其必要性和物资性,但终究不是惠及后人的传家宝,多财损志、钱多增过,惟有清正家教、干净家风才是让后人受益的宝贵财富。所以说,两处空窖表面上 1 无所有,实则是 1 种无言之教、无字之书、无声之力。透过“指窖止贪”,既可以感遭到父母爱子的用心良苦,更可以读出1 代名臣甘于清贫、节约自律的廉洁家风。

 郑板桥曾以“咬完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训戒儿孙做正直有节、坚毅不阿。郭沫若为其侄媳魏荣芳题辞“莫学芙蓉空有面,应效芳香发自心”,意在告诫其诚信为人、内外 1 致。老舍女儿出嫁之际奉上 1 副对联,“劳逸妥安排,健康多福;油盐休浪费,节约持家”,愿其节约持家、身体康健。先贤达人重视家风家教建设,既是育人有方、斟酌周全的表现,更多还是言传身教、崇高品质的折射。

 反观现实,不乏少数党员干部己身不正、不能君子,以致家风一塌糊涂、带偏家教节奏。诸如个别贪污腐败份子玩权弄事,为家人谋私利、给照顾,为子女前程“跑路拉线”,经不起亲友托请“开天窗”,乃至大弄“1 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封建把戏等等。如此,招致“1 人贪污,全家被捕”的悲惨命运。说来讲去,廉洁家风是有源头的、有方向的、有示范的,而这个起决定性作用的正是党员干部这个“家长”。

 ?

 有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本身修养得了病、已“不正”,如何能成为筑牢廉洁、干净、清新家风的后盾。刘少奇建议侄女到农村去弄建设,不要想着进城,因农村需要人材;陈云要求家人以普通劳动者身份生活,不弄特殊化;开国上将萧克告诫子女,找工作要靠自己不找后门。为什么革命先辈能循循善诱,引导家人向阳向上成长,无不是由于做到“立人先立己,达人先达己”的以身作则。所以说,打铁还需本身硬,修建廉洁家风也须炼成有修养、有格度的“金刚钻”。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份。千千万万个家庭组成 1 个社会、1 个民族、1 个国家,党员干部的家风家教是社会风气的示范,很大程度上又会反射到党风政风上来。由此,党员干部更应重视家风建设,培养好家庭土壤,让家成为温馨的、清新的、绿色的港湾,从自律自觉、自省自修开始,遵规守纪、笃定品质、提升修养,从而净化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

 【篇 4】

 我的奶奶已是 93 岁高龄了,她不再矫健行走,可是她坐在椅子上的身姿仍像松柏 1 样坚挺,骨子里依然是结实的。我的奶奶是 1 名党龄 65 年的共产党员,她为自己是 1 名共产党员而自豪,时时刻刻以 1 名合格党员自律。值此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我想告知我的祖国,她有这样 1 位女儿言传身教给子弟子孙上党课,时时刻刻铭记祖国的恩情,酷爱着祖国。

 “我是 1 名党员,也是 1 名妇女主任,做甚么都要讲纪律,要把家顾好。”这是我小的时候奶奶常在我耳边念道的话,她也身体力行做着这样的 1 些事。

 干——得 1 份丰收

 ?

 奶奶常说“懒人 1 世穷”,我的奶奶不是懒人,她总是起早贪黑做农活,上山采茶、收玉米、撒菜子„„都是迎着晨曦的第 1 缕曙光,菜地除草、挑粪施肥、收割秸秆„„都是艳阳风雨绝不畏惧,我们家的猪人人夸它长得壮,我们家的茶人人说它香满溢!上山下田农活样样会,家里市集买卖笔笔精,奶奶卖家养禽畜和出售茶叶米粮成了 10 几年前家里的重要经济来源,奶奶 1 个人就撑起了 1 个家不愁吃不愁穿。

 学——得 1 份先进 ?

 奶奶常说“学好不要学坏”,总把他人家的孩子挂嘴边,村那边的谁谁谁考上了重点大学,村这边的谁谁谁摘茶手脚利索称第 1,隔壁村谁谁谁小小年纪就把自己的婆婆爷爷照顾得很周到„„不论远近,只要在砍柴、割猪草、背谷子、读书、考试、待人接物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孩子她都知道,然后把细微末节的先进业绩反反复复说给我听,要求多学习他人之长,善专善长,不要被事情难倒,不要被人瞧不起。同时,奶奶也会用 1 些民间故事,告戒我们仁慈之人天眷之,欺善恶人天惩之,要求子孙多行善事,讲道德遵法纪。

 暖——得 1 份幸福 ?

 奶奶常说“待人接物不要冷冰冰”,家里有个老规矩,迎来送往必有礼,不管亲朋生人来访家中,要懂老幼尊卑,客来 1 杯热茶、1 张热毛巾、1 句热忱问候,客去要送出门外挽留祝愿。家里还有 1个老规矩,要把饭菜热在灶台上,每当爷爷干活回来晚了,我们放学回家晚了,去灶台上揭开锅盖子,总会有热火朝天的饭菜,满满的幸福感扑面而来。1 直记得有奶奶的地方就有温暖,哪怕是寒冬里的手脚、哪怕是在外受委屈后回家的心。

 舍——得 1 份平和

 ?

 奶奶常说“脚 1 伸米都拿不起半升”,告诫我们不要与人争物,本分做人做事。奶奶舍得嘴里的美食,出门带回家的好糖果她总会在进门的时候尽数掏给我,她时时记着家人的喜好,就像我很喜欢吃月饼,她会...

篇二:传承家规家训,培育廉洁家风的征文400字

家规家训家风征文 5 篇 篇一:

 无论大家、小家都要有一定的家风家训,“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风”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家风家训是什么呢?今天我就谈一谈我家的家风家训吧。

 所谓的家风就是自己家里的风气,家里的风气好不好就会影响到子孙后代。

 我们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风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团结向上,孝敬父母。

 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的更远。

 铭记家风,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家的家训是尊敬老师、长辈,勤劳节俭,懂得持家,邻居之间和睦共处。

 自小受家庭和父母的影响,把勤劳、节俭的作风来规范自己的行动和价值观。

 我会努力去做,同时也会影响周围的人,让他们也做到。

 我现在还能主动向长辈们问好,同学之间搞好团结,有时和同学闹点小矛盾,是我的错一定主动向同学道歉,不是我的错也不追究,

 退一步海阔天空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业做完了,才能有娱乐时间。

 当天的事情当天做,不能拖拉,每天要运动,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个好的家风家训能让我更加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进步,让我们踏出坚定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长大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我希望我家的家风家训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家风家训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

 要从每个家庭做起,弘扬民族精神。

 篇二: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

 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

 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训、家规、家风,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训是:

 尊敬老师、长辈、同学和任何有残疾的人;勤劳节俭懂得持家;远亲不如近邻,好好对待邻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这些家训,是自古以来存在在每个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却少之又少。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把它们定为家训,是为了让下一代牢记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璀璨,我会努力做到,同时也会影响周围人,让他们也做到。

 我家的家规是:主动向长辈问好;互相尊重彼此;路上捡到钱包等贵重物品必须上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业做完了才有娱乐时间;当天的事情当天做,不能拖拉;每天都要运动。这些家规有几项是爷爷奶奶定的,有几项是爸爸妈妈定的,这越来越完善的家规更是让我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进步。从小,爸爸妈妈就要求我做到,好的规矩,成就了我现在的成绩。我家的家风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

 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家风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古人有云:有家规的家庭,属于书香门第之家。

 有家规、有家训的家庭,属于豪门贵族之家;有家规、有家训、有家风的家庭,属于王侯将相之家。

 我希望我家的家训、家规、家风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有朝一日,实现幸福的四大目标:

 和谐、文明、健康、富有。

 篇一: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

 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

 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

 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

 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

 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

 “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

 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

 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

 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

 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

 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

 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

 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篇二:

 一天放学回家,妈妈已经做好了香喷喷的饭菜。

 我放下书包抢先拿了筷子,准备向美食发动强势攻击,这时爸爸看见了,邹邹眉头说:“爷爷、奶奶还没上桌呢,怎么可以自己先吃呢?” 呀,我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家规啊。

 我赶紧放下筷子,到厨房帮妈妈把最后一道菜端上来。

 等爷爷、奶奶上桌后,爸爸拍拍我说:

 “对嘛,这才是懂礼貌的孩子嘛。”你瞧,这就是我家的家规之一,要做文明礼貌的人。

 有一天,我家的水管漏了,于是我们打电话叫人明天上午来修水管。

 第二天,我和妈妈两个健忘虫早就把昨天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

 一大早妈妈就领着我奔姥姥家去了。

 在路上我突然想起昨天修水管的事,连忙对妈妈说:

 “妈妈不好了,今天上午不是有人要到家去修水管吗?万一他们来了找不到人怎么办?”“呀,我怎么忘了,快回家。” 妈妈二话没说,连忙把自行车掉头就骑。我对妈妈说“算了吧,都骑这么远了,还回去?”妈妈教育我说:“傻孩子,我们约好了人家,怎么能不讲信用呢?”我顿时哑口无言。诚实守信自然也是我的家规之一,因为诚实守信会成为你一生享不尽的财富。

 “我回来了”。听到说话声,我从房间走出来,凝望着刚下班的妈妈。她拖着疲惫的身子,有气无力地坐在沙发上,我赶紧拿上拖鞋,走到妈妈面前说:“妈妈换下鞋子,让脚舒服点吧。”妈妈抬头微笑着说:“聪聪长大了,懂事了。”我又帮妈妈捶捶背说:“我都是跟你学的,每次奶奶到我们家,你都会这样做的。”为父母递上一杯热茶,为劳累的父母倒上一盆洗脚水。往往一件小事就会让家充满温馨。“百善孝为先”行孝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做儿女的义务责任。孝敬父母这不仅是我家的家规,也是我们一生的责任

 每个家庭的家规都有所不同,一句话、一个故事、一段记忆都是家规的载体。在生活点滴中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塑造着我们的人格。从而带动整个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相信我们在这种良好家规的教育下,未来一定是辉煌的、灿烂的。

 我希望我家的家训、家规、家风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有朝一日,实现幸福的四大目标:

 和谐、文明、健康、富有。

  家训家规家风伴我成长 中国自古有着“礼仪之邦”的美称。

 在古代,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家规,到现在,可能有很多家庭已经没有了,但我觉得,有好的家风、家训、家规会使一个家庭和睦与幸福。

 我们家就有家风、家训、家规。

 我们家的家风是“孝”。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我们家从我姥姥那辈开始就以孝传承。我姥姥还有一个妈妈,就是我的太姥,已经有九十多岁了。

 姥姥和太姥不在一起生活,相距很远,但她们的心是在一起的,姥姥一个星期至少打三次电话给太姥。

 姥姥一年大概只能回去一次。

 下一辈是我的妈妈。

 我妈妈也很孝顺,我们虽然不能常回去,但现在科技发达了,都会用电脑、手机联系了。

 妈妈也会经常上网给姥姥姥爷她们买东西,再寄过去。

 下一个是我们的家训。

 我们家的家训一点都不特别,就是节电、节粮、节水。父母教育我们随手关灯,每天控制电器的长期使用。吃饭时不能掉饭粒,吃多少盛多少。

 用完水龙头及时关上,用淘米的水洗手、用洗菜的水浇花,用洗衣服的水擦地,等等,我们一家人都已经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

 我们家也有家规:1、吃饭不能说话、看电视。

 2、用完东西归还到原位不随手放。3、对长辈有礼貌,见到长辈主动问好。4、孩子不干涉大人的事,家长不偷看孩子的日记或信件。

 5、有客人来了问好,拿杯子给客人倒水,客人走的时候送客到门口说再见。6、无论是对长辈还是对其他人,要礼貌用语不骂人和说脏话。7、大人说话孩子不插嘴。

 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家训、家规,它会让我永远把它记住。

 并且会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篇 篇 2 :家训家规家风伴我成长 家,给人以温暖。它是人们的唯一定所,是人们的避风港湾。但是,家要有家的样子,不能乱七八糟,没有规矩。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如果一个家庭,没有规则,只有溺爱与包庇,那请问这是一个家吗?家原本是一棵参天大树,是一座巍然耸立的大山,万一。他忽然倒了,塌了。请问,这是谁造成的?是我们。爸爸没有威严,妈妈全是溺爱,我们变成一个个蛮横无理的人。家这棵参天大树一倒,大山塌了,我们后悔了,懊恼了,可惜晚了。

 我记得寒假临近过年时,电视上出现了一种许久未听过的新词“家风”。

 这一词是新闻联播上所播出的,他们派出记者,随机提问,“家风是什么?家教是什么?”行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家风,我认为是家里人的一种行为,是好是坏。

 我认为我家的家风是热情,爽快和执着,因为家中的每个成员都十分热情好客,遇到困难不退缩,说到做到,很少食言。

 家教,我认为是家人的素质,是深是浅。

 家人如果不学习,将得不到知识,学不到文明。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一点。从小,父母教育我们要认真做事,知错就改。

 现在老师教导我们分清黑白,认真做人,踏踏实实。将来,会是社会教育我们坚持不懈,守法牢记。每一天,我们都学到东西,学到知识,学会了文明,懂得了道理。

 家训,我认为是家人的教训,是严是松。如果每个人都官官相护,隐藏事切,我认为就要使用杀手锏了。如果每个人都坦诚相待,大公无私,我认为规则没有必要了。家训,该用的时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该时千万不要用,否则会铸成大错。

 一个家,既要有令,也要有暖,二者不可缺。

篇三:传承家规家训,培育廉洁家风的征文400字

家训征文 四 篇 与 家风家规传承教育征文 五篇 篇

  家风家训征文 四 篇

 【篇一】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继续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家风是什么?我觉得家风就是一个家庭做人的准则,家风对家庭的影响极其重要。还记得曾经看过一本书,里面提到关于家风对家庭影响的两个鲜明对比,美国的爱德华和朱克两个家庭:爱德华是博学多才的哲学家、勤奋好学、为人低调,做事严谨,为子女树立良好风帆。传至八代,他的子孙中有 13 位大学校长,100 多位大学教授,80 多位文学家,60 多位医生,还有一位副总统,一位大使,20 多位议员。而朱克呢,他却是一个十足的酒鬼、赌徒,毕生浑浑噩噩,无所事事,只会打架。他的子孙中有 300 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60 多人犯过诈骗、盗窃罪,7 个是杀人犯,总之,没

 有一个是有出息的。由此可以看出,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也就会有什么样的事业成就。

 小时候在爷爷家发生的一件事,至今令我印象深刻。爷爷的邻居孙伯伯家,打算拆了原先的瓦房盖成楼房,两家房子中间有一小块空地,孙伯伯就想把这块空地争取过来,以增加住房面积。可爷爷家认为,孙伯伯家的房子在爷爷家的南边,两家的房子离得太近,若是他们再盖上高楼,爷爷家这边的阳光就会被完全挡住了,将给今后的生活造成不便,况且,那“巴掌大”的地方也不能让总面积增加多少。两家人就这样各执己见,谁都不肯让步,一时间让原本和睦的邻里关系陷入了僵局。爷爷沉思了几天后,竟然同意了,家里所有人都不理解,不明白爷爷为什么会妥协,而爷爷却给大家讲述了一个太爷爷曾讲给他的故事:古代有一名官员叫张英,一天,他收到家书,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回信道:“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到回信后,主动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让了三尺,最后变成了六尺巷,这个故事流传至今。

 历史竟如此相似。当孙伯伯家知道爷爷同意他们占用那块地后,他们家的举动也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建房时,他们

 不仅没有超出原有的宅基地,反而向南挪了一尺,爷爷知道后也颇为感动,两家人最终和好如初。

 六尺巷的故事被人广为传颂,是因为人们敬佩张英的胸襟气度,他在涉及自己家人切身利益的时候,没有利用手中权势压服对方,而是以高远的眼光,开阔的心态劝说家人主动退让,也让后人懂得了,谦让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美德。而这次的“宅基地风波”,也正是因为爷爷的胸怀,感动了孙伯伯和他的家人,对方也以“将心比心”的方式回馈,这件事才化干戈为玉帛。

 好的家风,不仅对家族传承和后世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像盖房子,如果没有好的原材料,后面无论怎样做都无法盖出结实的房子。在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如果参与建设的每一个人都是在好的家风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拥有健全的人格,那么社会整体的精神文明风貌就会有很大的改善,国家的精神文明的建设工作就会变得轻松许多。

 对我们新时期的法院干警来说,家风更是砥砺品行、干事创业不可或缺的精神指针。好的家风如同无声的教诲,助人立德立言、成人成才,让人铭刻在心、受益终生!

 【篇二】

 我特别爱我的父亲,他不苟言谈、心思细腻、历史军事知识丰富、热爱影视作品、喜欢收藏钟表、特别宠我,对我们兄弟姊妹几个特别严格。父亲看上去不太随和,哥哥姐姐弟弟都怕他,他性格有点内向、看上去很严肃。但他又是一位可爱的老人、一个普通平凡的父亲、一个了不起的父亲。他离开我两年多了,每每回忆,内心还是充满感激和思念。

 年轻时,在他的家族中,兄妹几个读书都特别厉害。父亲中专毕业后在楚雄的一平浪煤矿工作了好多年,下过矿井、搞过无线电修理、做过人事劳资工作。受家庭条件限制,错过了到云大物理系继续深造的机会,是典型的“理工男”。后来到煤炭系统在马龙的一个学校当老师,学校搬曲靖建校之初,他是主要建设者之一,作为始建者,他也被列入《学校志》中。他从事物理教学工作多年,负责过学校(后升格为学院)的后勤、老干部管理工作,直到他退休。

 记得我们很小的时候,父亲挤出特别少的工资,为我们订阅了《奥秘》和《大众电影》。在那个年代,可是太稀缺的精神食粮了。老家因迁坟,母亲鼓励父亲写家谱,位于家乡县城南麓凤凰山凤凰窝方圆百里地,他硬生生扎下来,在那呆了两个多月,对祖上追溯到清朝时期的先辈的情况一一整理。几易其稿后,我们看到了完整的家谱资料,更感悟深厚的家风传承。

 对历史的回顾,激起了我们对家乡的热爱。这些年来,只要不是出差在外地,我都陪着两位老人到家乡祭祖。“记得住乡愁”,也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回归。

 记得年少时我到昆求学,开学前几天,父亲一改往日的严肃,特别的絮叨,一会儿看行李物品收够了没、一会儿检查我的小装备。到校后,父亲专门到学校看我,带我吃大餐——“烤鸭”。后来我往家打电话,父亲严肃地对我说:“没啥事少打电话,学业要紧”,为此我好委屈,还向母亲“告了一状”,说父亲不疼我、不懂爱。

 父亲一生淡泊名利,为人实诚坦然,不争功、不出头、坦坦荡荡。他的座右铭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时候,像吐槽又像撒娇似的,我总是和父亲母亲抱怨自己的工作生活,父亲淡淡地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很“淡定”。受痛风等慢性疾病困扰,他不太喜欢热闹、聚会,甚至到自己孩子家吃顿饭都一一拒绝。前几年,他带小孙子和小外孙时,精神很是矍铄,孙子没有放学,他不会提前吃饭,制作木质的小手枪、小玩具逗孙儿喜欢时,他看上去话很多,就像个孩子。

 小小钟表“博物馆”、一个木质的水烟筒,是父亲的最爱。说起到旧货市场淘来的收藏品——什么上海的老牌子“三五牌”钟表、梅花表,瑞士的各类表时,眼神异常清澈,掌握的物理学知识、原理,使他特别喜好钻研动力、机械等

 领域的知识。好些年前,他也试着养过宠物,是那种个头特别小、特别机灵的“小鹿犬”,也养过能唱歌的画眉鸟。一种叫“红玫瑰”的磨刀石,是父亲买给我厨房用的,并手把手教我使用。在此之前,我可不知道什么磨刀石还有取名叫“红玫瑰”的,2015 年端午节,我请父亲到我家吃饺子,左说右说他才来,饭一吃好,就到厨房帮我磨刀,呵呵,把所有的刀具都磨得亮堂堂的。2016 年父亲生病了,住院期间,我每天下班后去陪他说话,父亲很温柔,我给他剪脚趾甲,给他擦背,和他聊天,双手摸摸他的脸颊,亲亲他布满皱纹、衰老的额头,就像我小时候,他亲我的脸颊一样。出院恢复期,父亲腰又扭伤了,很疼,臀部皮肤长了褥疮,脾气有点大,小心给他换药,他很“听话”。我知道,父亲怕自己累赘别人,他是那种特别怕给家人、给别人、给组织添麻烦的人。

 有一年,老干支部活动他请假没有参加,过了一段时间,学院组织老年朋友们参加运动会,身体虽然恢复了,但他也没有参加,母亲和老年朋友都来动员,他发火了。我问父亲,您真不去参加运动会吗?您不是喜欢打门球吗?爸说,支部活动我生病请假,有奖品的运动会我去参加了,你让别人咋看我?原来如此!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初心。

 记得我十五六岁时,有一次在家里和父亲大吵了一架,我认为他“家长制”“太严厉”,印象里是一边哭一边“控

 诉”。昆明读书放假回来,父亲拿出我写回家的信,我一看懵了,凡是看不清的、字迹潦草的,都被他一一批注在旁边,父亲和风细雨地对我说:“我觉得自己没有家长制。”我的脸红了。

 要说父亲严肃、古董、较真,那是常态;要说父亲的细腻、温柔、孝顺,可真真让我们汗颜。10 多年前,我外婆患小脑萎缩症,意识不清,在我家住了好多年直到去世。外婆生病的那些年,因为大小便失禁,一会儿要晒太阳、一会要换被单、一会要吃东西,都是父亲亲自主动照料、从无怨言。老太太也只听父亲的,虽然糊里糊涂,但还能随时清清楚楚地呼喊父亲的名字!

 作为孩子的我们和父母的缘分、关系,可能也有亲疏远近。我们常常是,遇到不快了,回家一通“竹筒倒豆子”,说完走人,留给他们的,常常是担心烦恼和“一夜无眠”。而父亲身上淡泊名利、踏实认真的思想观点、思维方式、人生观、价值观,都深深在我们身上打上烙印,这份最朴素的做人道理,让我深深懂得,珍惜当下、不忘初心,才能使我们的未来不至于来不及。

 【篇三】

 明代《原李耳载》中讲述,大臣王恕的儿子要到外地为官,为防止儿子日后做朝中“硕鼠”,王恕便引其到后宅说,“这里是藏金藏银的地方,有一窖金,有一窖银”。王恕死

 后,其子对后宅窖子“淘宝”,结果发现“皆空窖也”。至此,方才明白父亲的心意。

 古人常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钱财尽管有其必要性和物质性,但终究不是惠及后人的传家宝,多财损志、钱多增过,唯有清正家教、干净家风才是让后人受益的宝贵财富。所以说,两处空窖表面上一无所有,实则是一种无言之教、无字之书、无声之力。透过“指窖止贪”,既可以感受到父母爱子的用心良苦,更可以读出一代名臣甘于清贫、勤俭自律的廉正家风。

 郑板桥曾以“咬完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训诫儿孙做正直有节、刚毅不阿。郭沫若为其侄媳魏荣芳题词“莫学芙蓉空有面,应效芬芳发自心”,意在告诫其诚信为人、内外一致。老舍女儿出嫁之际奉上一副对联,“劳逸妥安排,健康多福;油盐休浪费,勤俭持家”,愿其勤俭持家、身体康健。先贤达人重视家风家教建设,既是育人有方、考虑周全的表现,更多还是言传身教、崇高品质的折射。

 反观现实,不乏少数党员干部己身不正、不能正人,以致家风乌烟瘴气、带偏家教节奏。诸如个别贪污腐败分子玩权弄事,为家人谋私利、给照顾,为子女前途“跑路拉线”,经不起亲友托请“开天窗”,甚至大搞“一人得道,鸡犬升

 天”的封建把戏等等。如此,招致“一人贪污,全家被捕”的悲惨命运。说来说去,廉正家风是有源头的、有方向的、有示范的,而这个起决定性作用的正是党员干部这个“家长”。

 有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自身修养得了病、已经“不正”,如何能成为筑牢廉正、干净、清爽家风的后盾。刘少奇建议侄女到农村去搞建设,不要想着进城,因农村需要人才;陈云要求家人以普通劳动者身份生活,不搞特殊化;开国上将萧克告诫子女,找工作要靠自己不找后门。为何革命先辈能循循善诱,引导家人向阳向上成长,无不是因为做到“立人先立己,达人先达己”的以身作则。所以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营建廉正家风也须炼成有修养、有格度的“金刚钻”。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千千万万个家庭组成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党员干部的家风家教是社会风气的示范,很大程度上又会反射到党风政风上来。由此,党员干部更应重视家风建设,培育好家庭土壤,让家成为温馨的、清爽的、绿色的港湾,从自律自觉、自省自修开始,遵规守纪、笃定品质、提升涵养,从而净化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

 【篇四】

 我的奶奶已经是 93 岁高龄了,她不再矫健行走,可是她坐在椅子上的身姿仍像松柏一样坚挺,骨子里仍然是硬朗的。我的奶奶是一名党龄 65 年的共产党员,她为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而自豪,时时刻刻以一名合格党员自律。值此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我想告诉我的祖国,她有这样一位女儿言传身教给后辈子孙上党课,时时刻刻铭记祖国的恩情,热爱着祖国。

 “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妇女主任,做什么都要讲纪律,要把家顾好。”这是我小的时候奶奶常在我耳边念叨的话,她也身体力行做着这样的一些事。

 干——得一份丰收 奶奶常说“懒人一世穷”,我的奶奶不是懒人,她总是起早贪黑做农活,上山采茶、收玉米、撒菜籽……都是迎着晨曦的第一缕曙光,菜地除草、挑粪施肥、收割秸秆……都是艳阳风雨毫不畏惧,我们家的猪人人夸它长得壮,我们家的茶人人说它香满溢!上山下田农活样样会,家里市集买卖笔笔精,奶奶卖家养禽畜和出售茶叶米粮成了十几年前家里的重要经济来源,奶奶一个人就撑起了一个家不愁吃不愁穿。

 学——得一份先进

 奶奶常说“学好不要学坏”,总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嘴边,村那边的谁谁谁考上了重点大学,村这边的谁谁谁摘茶手脚利索称第一,隔壁村谁谁谁小小年纪就把自己的婆婆爷爷照顾得很周到……不论远近,只要在砍柴、割猪草、背谷子、读书、考试、待人接物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孩子她都知道,然后把细微末节的先进事迹反反复复说给我听,要求多学习他人之长,善专善长,不要被事情难倒,不要被人瞧不起。同时,奶奶也会用一些民间故事,告戒我们善良之人天眷之,欺善恶人天惩之,要求子孙多行善事,讲道德遵法纪。

 暖——得一份幸福 奶奶常说“待人接物不要冷冰冰”,家里有个老规矩,迎来送往必有礼,无论亲朋生人来访家中,要懂老幼尊卑,客来一杯热茶、一张热毛巾、一句热情问候,客去要送出门外挽留祝福。家里还有一个老规矩,要把饭菜热在灶台上,每当爷爷干活回来晚了,我们放学回家晚了,去灶台上揭开锅盖子,总会有热气腾腾的饭菜,满满的幸福感扑面而来。一直记得有奶奶的地方就有温暖,哪怕是寒冬里的手脚、哪怕是在外受委屈后回家的心。

 舍——得一份祥和 奶奶常说“脚一伸米都拿不起半升”,告诫我们不要与人争物,本分做人做事。奶奶舍得嘴里的美食,出门带回家的好糖果她总会在进门的时候尽数掏给我,她时时记着家人

 的喜好,就像我很喜欢吃月饼,她会把月饼给我封存到我放假回家,哪怕已经过了保质期。奶奶舍得享受好政策的机会,不愿给组织...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