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道德与法治常规教育5篇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常规教育 法治 常规 道德

道德与法治常规教育5篇道德与法治常规教育 2016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指导意见一、教材更名的背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标的全面修订。2016年教育部做出工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道德与法治常规教育5篇,供大家参考。

道德与法治常规教育5篇

篇一:道德与法治常规教育

16 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 上册) 教学指导意见 一、教材更名的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标的全面修订。2016 年教育部做出工作部署:为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精神,并在全国颁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为将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颁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内容和要求增加和融入到德育教材中,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课程全部更名为《道德与法治》。

 我们的低年级品德教材也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并按法治教育大纲相关内容要求作出修订。

 今年 7 月 26 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发文通知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教材已经通过专家审查和教育部审定,于 2016年秋季开始使用。

  1. 法制与法治的区别的理解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表现为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实行法治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的角度,不用“法制”用“法治”更为适切。

 2.为何将“道德”与“法治”组合? 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来说,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就

 像车之两轮、鸟之双翼,道德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法律去规范,法律管不到的地方,需要道德去弥补。对个人来说,既有高雅的道德情操,又有敬畏法律的法治精神,才能成为一个好公民。如果说道德提倡的是比较高尚的境界,那么法律规定了人们的行为底线。《道德与法治》课程名称符合唯物辩证法,有利于青少年成长,德润心灵

 法护成长。

 二、教材编写依据 依据 1:《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 年版)》教育部颁发(2011年)

 依据 2:《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发(2013 年)

 依据 3:《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颁发(2014 年)

 依据:4:《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颁发(2016年)

 三、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低年级单元框架

 内容 单元 第一课 第二课 第三课 单元体验活动 我爱我家(家庭场域)

 说说我自己 我爱爸爸妈妈 幸福一家人大声说出我的爱 我爱学校(学校场域)

 可爱的校园 老师,您好 我的新伙伴学校常规我知道 健 康 每 一 天 好牙伴我一生 爱护眼睛和耳 学会自我保健争当健康小卫

 (自然场域)

 朵 士 心 中 有 规 则(社会场域)

 我和伙伴一起玩 红绿灯在站岗游乐园里真开心 与规则同行 1.参照课标提出的课程框架,创建有内在逻辑的教材单元框架。《道德与法治》低年段教科书将课标提出的三经四纬课程框架,三经,即: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纬,即: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用三篇课文和一个单元体验活动创造性地拓展为与儿童发生密切联系的家庭、学校、自然、社会四大生活场域,引领置身其中的儿童在 4 个生活方面学习、活动、提升,用空间逻辑取代了原教材的生活事件和时间逻辑的编排 。因为家庭是儿童德性生长的起点,然后从家庭走到学校,走向大自然,走上社会,由近及远,由小到大。低年级段每册都由四大场域构成,4 册教材纵向看,相同场域的主题单元内容螺旋上升,凸显儿童成长发展的脉络,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构成儿童习得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的逻辑清晰又综合立体的生活画面。

 2. 彰显立德树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意识教育的启 蒙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新教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有机渗透在活动主题中。国家层面价值目标: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体现的课文有:《我爱爸爸妈妈》、《幸福一家人》等; 社会层面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的课文有:《我和伙伴一起玩》、《游乐园里真开心》、《与规则同行》、《红路灯在站岗》等; 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体现的课文有:《我的新伙伴》、《可爱的校园》、《老师,您好》等。

 ②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 新教材精选了很多经典古诗文,名人名言,农谚等。如《弟子规》《治家格言》,古诗《锄禾》《游子吟》,《论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不学礼无以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传统经典,以“宝典箱”的形式呈现,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孝亲、勤俭、自强、厚仁、贵和、好学”等等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有机融入教材,以“文”化“德”,使儿童的德性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得到滋养。

 ③法治意识教育的融入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的小学阶段目标是“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3. 营造儿童文化,增加儿童道德与法治学习、践行的乐趣和成效。

 新教材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彰显儿童生活中的德育要素,着力营造浓郁的儿童文化,使之更加顺应儿童的天性,满足儿童的需求,利用儿童文化的感染力,更好地影响儿童的人生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新教材重塑了两个小伙伴形象:盼盼和圆圆,他们是教室里儿童的同龄人,不时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与教室中的儿童互动交流。

 重塑了四个卡通动物:康康熊、乐乐猴、爱爱鸽、创创鼠,形象活泼可爱,巧妙地出现在活动场景中,穿针引线,富有情趣地引导儿童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新教材中的活动小栏目,生动形象,指向明确,起着规范教学内容、引领教学活动的作用 。如故事屋、游乐场、音乐厅、观察哨、 碰碰车、宝典箱、诵读台、法治窗、实践园、 体验馆、小论坛、加油站等。栏目内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如故事、游戏、下跳跳棋、小竞猜、小辩论、小制作、小养殖、诵读、特长展示、歌曲欣赏、童话剧表演等等,让儿童喜闻乐见,有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

 动中来。

 新教材尝试创作或改编了“微绘本“故事。配图活泼明快,文字言简意赅,富有童趣,启迪智慧。新教材中原创、改编或选用儿歌童谣和歌曲,让教材为儿童的欢乐世界。

 绘本故事举例:请翻开一上课本:

 P6《 兔妈妈和兔宝宝》 P28《孤独的小猪》 P42《大耳朵和小眼睛》 P62《七只小猴去旅行》 儿歌举例:请翻开一上课本:P14《唱儿歌

 感受爱》P26《找朋友》P29《一颗星》P40《刷牙歌》 教材这些浓浓的儿童文化的呈现,传递童心、童音,激发童真童趣,把德育目标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更有效地让低年级学生理解和接受,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把课堂变成了暖暖的儿童乐园,使儿童获得了润物无声的道德情操与法治意识的熏陶。

 4.倡导现代学习方式,引领儿童在体验活动中提升思辨能力,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新教材中的“观察哨”、“碰碰车”、“实践园”、“体验馆”等活动栏目,通过形式多样的情境创设,在碰撞、探究、思辨、践行中,帮助儿童获得探求知识的能力,培养初步的科学精神和道德判断能力,为儿童提供了更开阔的思维和行动空间。

 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摒弃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通过主题鲜明的活动栏目推动主题学习活动,以先进的学习方式激发儿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5.实现课程综合,促进儿童获得道德素养、法治素养等学科素养的整体发展。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低年级教材有机整合了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生

 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相关内容,使儿童的学科素养得到综合培育。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融入其中。

 这样的课程整合,实现了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综合性、真实性、丰富性,开放性,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四、课堂教学建议 1.四个层次的教学建议 第 1 层次:认真学习理解教材编写意图与逻辑,按教材编排的活动步骤教学。因为苏教·中图版低年级教材内容编排逻辑性较强,便教利学。

 第 2 层次: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或学校德育活动需要,重组教材进行教学。可以是一篇课文内的活动顺序调整,也可以配合学校德育主题活动调整课序。

 第 3 层次:积极开发合适的课程资源充实教学,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丰富,更具时代感或地域特色。

 第 4 层次: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以课例、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文为基础资源,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使教学更加出彩。

 2.备好课才能上好课 ①首先好好理解教材。②备课要舍得花功夫。先备学生,根据单元或课文教学主题,了解学生思想脉搏,使教学有针对性。③不打无准备之战。要准备一定的道具、活动材料,教研组共享。要布置学生做些课前准备,例如带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在家长帮助下查阅一些资料等。④课前写教案,课后写随想反思,自己的教学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五.教学进度

 上册教材: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备

 注

 1 9.1-9.4 熟悉学生,了解学生的现状。(1))

 9 月 1 日上课 2 9.5-9.11 《说说我自己》(2)

 3 9.12-9.18 《我爱爸爸妈妈》(2) 中秋节放假 4 9.19-9.25 《幸福一家人》(2)

 5 9.26-10.2 单元体验活动:大声说出我的爱(2)

 国庆节放假 6 10.3-10.9 《可爱的校园》(2)

 国庆节放假 7 10.10-10.16 《老师,您好》(2)

 8 10.17-10.23 《我的新伙伴》(2)

 9 10.24-10.30 单元体验活动:学校常规我知道(2)

 10 10.31-11.6 《好牙伴我一生》(2)

 11 11.7-11.13 《爱护眼睛和耳朵》(2)

 12 11.14-11.20 《学会自我保健》(2)

 13 11.21-11.27 单元体验活动:争当健康小卫士(2)

 14 11.28-12.4 《我和伙伴在一起》(2)

 15 12.5-12.11 《红绿灯在站岗》(2)

 16 12.12-12.18 《游乐园里真开心》(2)

 17 12.19-12.25 单元体验活动:与规则同行(2)

 18 12.26-1.1 复习 元旦放假 19 1.2-1.8

 20 1.9-1.15 考核

 21 1.16-1.22

 1 月 18 日寒假

篇二:道德与法治常规教育

道德与法治 学科教学常规

 一、教学准备 第 1 条认真研读学科课程标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明确课程的性质、目标,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了解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

 第 2 条认真钻研《道德与法治》教材,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思路、框架结构和知识体系,明确各知识体系在各册教材的基本要求。

 第 3 条认真备课,以单元为单位,理清单元——主题——栏目这条主线,分析单元内,各课之间内容与目标的联系与区别,明确课文定位,恰当划分课时,分析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学生学的活动和教师教的活动。

 第 4 条认真进行教学设计,依据教材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准确定位课时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设计包括目标要求、重点难点分析、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包括对教学各环节实施的预设和应急措施)、时间安排、板书设计和课外延伸活动设计等。

 第 5 条在备好课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需要,利用校内外及各个教育平台的相关课程资源,准备音频、视频、课件等教学媒体,还要注意查阅资料,准确掌握教学中涉及的概念和背景知识,提前布置学生参与家庭或社区实践活动、上网查寻有关资料进行记录等。

 二、教学内容及组织管理 第 6 条注重法治教育的渗透。以基础性的行为规则和法律常识为主,侧重法治意识、尊法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注重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实际,利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从

 生活实践中提炼案例,注重将核心理念、重要概念与学生生活实践能够接触的事件相结合,与学生的理解能力相适应。

 第 7 条发挥好传统和现代节日的涵育功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重要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富有价值内涵的民俗文化活动,引导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进家国情怀。结合元旦、“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国际儿童节和中国农民丰收节等,开展各具特色的庆祝活动,激发孩子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第 8 条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低年级宜以活动体验式教学为主,中高年级宜增强问题探究式教学。课堂要营造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多元对话,教师有真情实感。重视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合理调整教学预设。教学空间不限于课堂,根据学习主题需要,结合实际,可以利用已有资源。教学时间可以在与学校活动或其他课程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

 第 9 条教学过程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容量适中。引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重点、把握关键、解决难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促进学生发展。

 第 10 条精心设计课堂中教师提问与引导学生发问的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或知识基础,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模拟展现生活情景,及时给予学生点拨指导,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或合作交流等。

 第 11 条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与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教师选用的教学活动形式和方法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经验背景、能力水平和学习主题要求。

 第 12 条实践性活动需要考虑可操作性和安全性。在完成教材设计的实践活动基础上,也可以针对需要,解决学生思想行为上存在的突出实际问题,或者训练学生参与实际社会生活的能力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每次实践活动应提出明确具体的活动目标、制定严密的活动计划、设计活动指导方案(具体写出指导的问题、步骤、要领、安全注意事项等)和学生活动的方式、以及对活动情况的评价与总结。

 第 13 条教师制作或选择的课件应能引导学生比较好的联系实际生活,易于调动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利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课件应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具有能震撼学生心灵的力量或滋润学生心田的魅力。画面、声象明朗、清晰、具有审美价值。

 第 14 条课堂总结应根据教学内容随教学进程及时引导学生回顾和进行点拨。尽量让学生从自己的思考和探索中获得道德的启发,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对学习内容与方法进行概括总结,关注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三、作业与评价

 第 15 条作业形式可多样化,采用口头与书面、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低年级可以让学生通过画画、写写、讲讲,中高年级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收集资料、分析事例、描写经历、办课外小报,完成新闻快报等,将不同学科的学习内容与方法整合起来。

 第 16 条教学评价要把单元主题与儿童的个性结合起来;既要关注目标及内容的整体性,又有所侧重、突出重点;把预设目标和活动

 的生成性结合起来。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第 17 条评价主体多元,可有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和社会参与评价的评价方式,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评价、作品评价等。

 第 18 条学科综合评价可以从学生日常行为表现评价、学习态度评价、作品评价以及书面测试等方面进行。每一项各占一定的比例,最终呈现形式采用等级制。

 第 19 条期末可进行必要的书面检测,主要对学生的道德感知、探究方法以及运用进行评价。不能把学生的期末书面测试成绩作为进行各种评比或选拔的依据。

 四、活动指导 第 20 条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指导好学生活动的步骤、方式、注意事项,利用好“疫情”这本活的教科书加强对孩子的生命教育、爱国教育、规则教育等。

 第 21 条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人,与儿童一起讨论活动计划;提供选择活动内容、方式或合作对象的机会;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根据儿童的反应适时调整活动,让儿童参与活动评价等途径;发展儿童的自主性、思考与判断能力;让活动真正成为儿童的活动。

 第 22 条重视活动的过程,提高活动质量。活动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到有教育价值的课题;用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引导;使儿童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获得发展。

 第 23 条寻找学生感兴趣的、有意义的话题切入教学,组织学生对学习主题进行探究,发掘具体生活现象中蕴涵的主要的德育知识与

 行为问题。让学生获得正确的道德认识与品德知识,锻炼学生思维和训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与个性心理的形成。

 五、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第 24 条在利用好教科书的基础上,道德与法治的资源是多样、开放的。充分利用儿童自身的兴趣、经验、发现等作为活动的资源;通过加强活动的前后联系;利用儿童已有经验作为新活动的资源。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施,如学校植物园、蔬菜基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科技活动等;把学校变成儿童可参与的学习空间。充分认识学校周围环境的价值,如农村学校自然资源、生产劳动资源;城区小学的科技馆、社会实践活动等。

 第 25 条教师应重视阅读报刊书籍,关注时事新闻,加强科学常识、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完善综合知识结构,以适应综合课程教学要求,注意运用相关知识和社会信息资源开展教学。

 第 26 条注意利用学校教育活动和其他课程的成果,特别是与学校德育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好“疫情”中的“正能量事件”,教育资源云平台,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六、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培养

 第 27 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要充分考虑各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立足于儿童生活,以他们生活为基础,通过唤醒孩子的生活经验,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体验多彩的生活过程等多种方式,让课程回归儿童生活,从而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热爱生活、增强学习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兴趣。

 第 28 条重视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对学生行为的规范、指导、激励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低年级可以通过诵读儿歌,规范其行为;教师还要通过言传身教、课内外各种评价等去指导,激励学生的行为,

 最终通过不断强化,使其养成行为。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良好习惯,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习惯以及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良好习惯。

篇三:道德与法治常规教育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教学工作计划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 本学期我承担五年级《道德与法治》 学科的教学工作任务, 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 增强职业道德, 掌握教育规律, 拓展学科知识, 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育教学实际, 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 指导思想 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为指导, 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 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 解和遵守, 引导儿童热爱生活、 学习做人,懂法守法, 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乐于探究、 热爱生活的儿童。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 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 常规教学 (一) 教学目 标 1. 通过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 的教学,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 经验的增多, 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如何正确的安排课余生活, 合理规划课余生活, 遇到问题, 能真诚坦率的沟通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 促进和谐, 远离烟酒, 拒绝毒品, 提高防范意识。

 2. 通过第二单元《我们是班级的主人》 的教学, 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 学习做好班委, 负责组织参加学校的一些活动, 为班级和同学服务, 共同商定班级事务。

 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 责任意识。

 3. 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 的教学, 引导孩子们了 解我们的幅员辽阔的国土, 共同生活着 56 个民族, 组成了 中华民族大家庭, 虽然生活环境、 文化习俗等都有差别, 但是我们彼此尊重, 互帮互助, 成为相亲相爱一家人。

 4. 通过第四单元《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 的教学, 让孩子们爱祖国民族瑰宝美丽文字, 了解祖国的古代科技, 认识源远流长传统美德,为伟大祖国感到骄傲自豪。

 (二) 教学资源分析 《道德与法治》 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以培养品德良好、 乐于探究、 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 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

 生活性; (2)

 开放性; (3)

 活动性。

 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现实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根据《道德与法治》 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 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 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 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 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 体系展开学习内容, 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 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 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 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 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 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 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 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 选择、 适应、 超越的能力, 以争取个人幸福、 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 的生活教育

 主题, 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 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 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 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 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 参与生活、 创造生活, 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 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 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 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 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 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 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 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 促进自主活动, 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 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 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 状态和学习需要, 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 标割裂的“情感态度、 行为习惯、 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 目 标的自然统整。

 4. 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 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 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 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 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 人文资源和经济、 文化背景, 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 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三)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共有 XX 人, 其中男生 XX 人, 女生 XX 人。

 孩子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基本懂得了 学校生活规则, 初步养成了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

 惯, 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 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 能积极学习, 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

 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 自我控制能力差, 在课堂上、 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 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 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 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四) 教学方法设计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 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 利用插图, 图文对照, 边看边说边想, 帮助学生理解。

 3.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

 以孩子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抓手, 以实际生活案例为依托, 突出正面引导, 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4. 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5. 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6. 领略大自然的美, 了 解社会的繁荣, 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7. 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由浅入深、 由近及远、 循环往复、 螺旋上升、 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 从不同角度、 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8. 课程中积极发挥绘本生动活泼、 有趣有启发性的作用, 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 小组讲述或者表演等形式, 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蕴含的规则、 法理等, 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

 (五) 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

 2019--2020 学年 第一学期 五年级教学进度表 章 节 课 题 课 时 备 注 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 6 1 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2 2 学会沟通交流 2 3 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 2 第二单元我们是班级的主人 4 4 选举产生班委会 2 5 共同商定班级事务 2 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 4 6 我们神圣的国土 2 7 中华民族一家亲 2 第四单元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 6 8 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 2 9 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 2 10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2 期末复习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课题

  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上课日期

 教

 学 目

 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独立意识,明白自主选择是一项重要的权利。

 2.能力目标:能够自主选择、合理选择课余生活。

 3.知识目标:了解课余生活的重要性和作用,学会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教 学重 点 学会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

 教 学难 点 正确认识课余生活的重要性和作用 。

 教 学 准 备 PPT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学法指导、突破重难点的设计)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我们已经升入五年级了,请大家来欣赏一组照片,播放学生课余生活的图片。

 2.我们在校上课的之余,每天放学后,双休日,节假日等这些时间都是属于课余时间。你们是怎么度过这些课余时间的呢?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自主选择课余生活》这一话题。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课余生活助我成长 刚才同学们说到的课余生活活动丰富多彩。和家人一起购物、旅游,读书和做家务,是我们的校外课余生活;而学校开展的跳绳、拔河、体育节和音乐节活动,小葵花义卖,植物种植等等活动是我们校内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阅读 P4 材料。

 2.课本中的三个片段分别描述的是什么事情? 3.你认为课余生活可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收获? 4.除了片段中提到的课余生活,请将你熟悉的校内外生活片段极其带我们带来的影响,与同桌进行分享。

 5.请 3-4 名代表进行分享。

 三、活动二:辩论——课余生活谁选择 过渡语:然而,面对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有些同学却困惑不已。

 1.有人认为:我们已经是高年级的学生了,课余应该自己来选择,这是我们的权利。

 2.双方选择 4 名代表进行陈述。

 3.追问:如果当你发现自己的选择与父母的意见不一致,你会怎么办?

 4.同桌相互讨论,再随机请同学分享。

 四、活动三:你的困惑我来解 1.课本 P3,请四人小组讨论。

 2.小组代表发言。

 3.发言有理即可,不要求固定的答案。

 4.同学们,平时,在你们的课余生活中都有哪些困惑呢?同桌两人相互说一说,用刚才提到的方法来帮帮对方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惑。

 5.生自由交流。

 6.小结:在自主选择时要开动脑筋,合理选择。并且在自主选择时,要听取父母意见,也要从实际出发,选择一些能够锻炼和促成长的课余活动。

  教学反思

  课题

  过好我们的课余生活 上课日期

  教

 学 目

 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独立意识,明白自主选择是一项重要的权利。

 2.能力目标:能够自主选择、合理选择课余生活。

 3.知识目标:了解课余生活的重要性和作用,学会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教 学重 点 学会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

 教 学难 点 正确认识课余生活的重要性和作用 。

 教 学 准 备 PPT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学法指导、突破重难点的设计)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1、话题导入:我们喜爱的课余生活。

 2、揭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过好我们的课余生活】

 (一)喜欢的课余生活(有兴趣)

 1.观察 P6 图片,阅读《我给外国客人当讲解员》。

 2.四人小组相互分享自己喜欢的课余生活。

 3.小结。

 4.可是却有这样的一位同学,他说,他对电子游戏感兴趣,玩电子游戏就是他的课余生活,如何看待这位同学的选择? 5.学生自由回答。

 6.小结:在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的过程中,不能仅凭自己的兴趣,还要考虑是否有意义。

 (二)有益的课余生活(有意义)

 有些活动,我们起初对它并不一定感兴趣。

 1.PPT 播放照片——班级深入小区捡拾烟头的活动记录。

 2.采访学生捡拾烟头活动之前、过程中和活动后的想法。

 3.想法是否有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4.阅读课本 P7 资料。

 5.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在参与服务他人和社会的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 6.小结:有些课余活动我们起初不一定感兴趣,但是,它有意义、有价

  值,能带给人温暖、关怀和快乐,能够服务他人,有意义、有价值。

 ——有意义。

 (三)课余生活守规则(守规则)

 孩子们,我们不仅要合理规划课余生活,在课余生活进行时,要有一些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教学反思

  课题

  学会沟通交流 上课日期

 教

 学 目

 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沟通交流中能够理性看待不同的看法。

 2.能力目标:能够理性看待不同看法,真诚的与人沟通。

 3.知识目标:了解不同看法产生的原因,理性的对待不同的看法。

 教 学重 点 正确对待不同看法。

 教 学难 点 真诚坦率地与人沟通 。

 教 学 准 备 PPT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学法指导、突破重难点的设计)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激趣导入——撕纸游戏 1.每人一张同样大小的纸。

 2.学生闭上眼睛,根据老师的提示语撕纸。

 3.睁开眼睛观察比较自己与周围人手中剩下纸的图案。

 预设:各种各样的图案。

 4.为什么同学们撕纸的结果不一样? 小结:沟通当中,同样的提示语,但是却会有不同的想法和理解。

 5.揭示题目: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跟沟通有关的话题《学会沟通交流》。

 二、讲授新课 【正确对待不同看法】

 (一)分析讨论:拔河事件 (二)课本案例 1.阅读 P11“活动园”内容。

 2.请两位同学演一演梁毅和吴云飞之间发生的事情。

 3.小组合作,案例讨论 4.讨论问题 (1)你会对这种分歧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2)你的态度对自己的心情会产生什么影响? (3)你的态度对朋友关系会产生什么影响? (4)你的态度对自己的棋艺会产生什么影响? 5.小组代表汇报 6.小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是很正常的,面对分歧和矛盾,要考虑他人,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就能避免矛盾和冲突。

 (一)换位思考 1.对于秋游地点这件事情,你的想法是什么? 2.当与同学意见不同时,你通常的想法、做法是什么? 生自由回答。

 3.阅读课本 P12“换位三部曲” 第一步:稳定情绪;第二步:冷静思考;第三步:寻找合理点。

 4.运用“换位三部曲”,说出你对“秋游选址”的解决方法是什么,这样可能的结果是什么? 5.运用“换位三部曲”分析 P12 案例。

 (二)尊重他人 (PPT 呈现)秋游的问题解决了,可是,班里还有很多其他的情况发生。有一次,班主任让宣传委员带头筹划做一期黑板报,同学们说法不一。

 身处这样的场景,我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呢? (三)巧妙建议 回到做黑板报的问题。宣传委员看到大家众说纷纭,说的黑板报设计思路与自己的不同,自己又不完全理解别人的想法,她遇到了不同的态度。

 1.猜猜可能还可能会出现什么态度? 2.如果宣传委员要求所有人都跟自己的想法保持一致,只听自己的想法,可能的后果是什么? 3.假如你是参与此次黑板报制作的团队成员,宣传委员问你时,你会采取什么态度?

  教学反思 课题

  与人沟通讲方法 上课日期

  教

 学 目

 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沟通交流中能够理性看待不同的看法。

 2.能力目标:能够理性看待不同看法,真诚的与人沟通。

 3.知识目标:了解不同看法产生的原因,理性的对待不同的看法。

 教 学重 点 正确对待不同看法。

 教 学难 点 真诚坦率地与人沟通 。

 教 学 准 备 PPT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学法指...

篇四:道德与法治常规教育

道德与法治 教学质量的举措 5 5 篇

 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质量的举措 (一)

 道德与法治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可见,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重要性。我们学校对于达到品德与社会教学目标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对于学生成绩暂时落后的问题,我们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一、查找原因 1、教师方面 (1)任课教师记不住每位学生的名字,导致学生出现侥幸心理。

 (2)教师缺乏应有的应对课堂问题的策略,导致课堂纪律差,影响教学质量。

 (3)教师的知识储备不够,上课语言做不到言简意赅,对学生评价不到位。

 (4)课堂练习不充分,导致学生对当堂学习的容不能全部掌握。

 (5)对于后进生学生做不到有效辅导。

 (6)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不到位。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直接影响到课堂效率,有些教师看到品社课比较简单,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随

 机上课,这给课堂也带来了很大的随机性,老师讲的随便,学生学得更加随便,这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7)教师年龄结构问题。限于本学科教师年龄特点,老教师对新课改不是不认可,听了新课改教师的汇报课或成果展示课也觉得好,但是说“学不来” “不想搞花架子”。这些老教师掌握知识较单一,缺少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已习惯了“我讲你听”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对使用现代技术辅助教学,更是望而生畏。这是影响教学成绩的又一原因。

 2、学生方面 (1)学生不重视。对于品社课,在小升初的考试中是不作为考试评价标准的,造成了学生家长不重视,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学习成绩。

 (2)学习态度不认真。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上课心不在焉,看着是在看书学习,实则心思已经不在课堂上;教师要求背诵的题目,学生懒于记忆;对于需要掌握的知识,学生们觉得记住就可以了,实际情况是即使背过了,落实不到书面上,学生们写不出来或者是一写就错。

 二、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学校做出了以下努力:

 1、加强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上好课的一个重要前提,因此王艳校长深入集体备课。每位教师在参加集体备课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备课中发现的问题、所做的思考以及心得体会也都及时记录下来,方便讨论。在集体交流后,往往会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方案,但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学对象。一个好的设想,不是每个人照做都能产生同样的效果。王校长指导并鼓励教师写个性化教案,根据自己的特点灵活选择,体现个性特色。

 2、组织开展教研活动。

 学校为提高教学质量,在学期初召开了质量分析会,老师们在一起围绕出现的问题讨论解决的有效办法。同时这学期学校还组织教研组讲课,要求全员参与,课后进行集体评课。并按照老师的公正打分评选出成绩最优异的老师参加学校组织的“我的模式我的课”讲课比赛。这一活动极促进了教师讲课的规性,在此基础上逐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教研室的指导下,我校积极落实“四清”规,马红燕主任亲临现场,给予老师们耐心的指导,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一解答老师们的困惑,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3、合理配备教师队伍

 今年我们学校增加了许多新教师,教师的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30 岁以下青年教师占近了一半。青年教师接受新事物快,工作热情高,有一定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解决了品社课教师老龄化的问题。

 4、强化常规教学的管理,注重质量。

 (1)严格要求教师记住学生 (2)强化专项训练 学校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竞赛、把品社设为期中、期末必考科目、不定期抽测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了解学生对本学段的掌握情况,为以后的教学储备资料。

 (3)评选全优学生 学校把品社科目设为评选全优学生的标准之一,只有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社五科全部达到优秀才能评为全优学生。以此来激励学生学习品社的积极性。

 以上是学校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出的措施,下面,作为任课教师,我来说一下怎样提高教学质量。

 1、课前准备 (1)备学生

 ①提前预习教材,提出本课的教学目标,并且以打印纸条的方式发放到每位学生的手中,参照目标,进行有效的预习。

 ②对于新课中做活动需要的材料,让学生课下准备好。

 ③以填空题的形式把本课重难点呈现出来,先让学生们自己参照课本做,再交上来,教师得到反馈,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在讲授新课时,有重点的讲解。

 (2)备教师 ①教师通过自己课前搜集材料的过程,能够发现一些问题,有助于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②多观看优秀讲课视频,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③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讨论本节课重难点的讲授方法,鉴于品社课课时数少,上课一定要抓好这 40 分钟,向课堂要效率。

 ④平时要利用好课余时间多学习,多读书,丰富自己的教学语言,上课时做到多鼓励,少批评,提高课堂评价水平。

 ⑤准备好必要的课件。对于多媒体课件,我们不能过分的依赖,也不能一概地摒弃。要看具体的教学容和教学环境而定,每节课都制作一个复杂的课件是不切实际的,其实有时只做几简单的幻灯片,同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品德这门课程要以生活为基础,有时候

 一些生活场景离学生的生活非常遥远,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活生生的生活融入课堂中,使景观更加浓缩,形象更生动,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兴趣。

 2、课堂效率 (1)组织讨论、学会交流

 讨论是品社课最常用的学习、交流活动形式,讨论活动能使学生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讨论,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防止形式上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掌握学习方法。

 (2)创设活动。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兴趣偏好等,从这几方面着手进行活动创设:

 ①根据教学容确定活动形式。

 ②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活动。小学生的思维多具直观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有趣、有情的活动贯穿教学过程,是有效的组织方法,如游戏活动、动手操作、小竞赛等。

 (3)重视课堂练习

 教师在上课前,要找出本课的知识点,通过选择、判断、填空、简答等形式在当堂课上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且同桌互换,在教师讲解答案之后再改错,并将错题在练习本上记下来,有利于复习。

 (4)训练习惯 在学生较多的情况下,管理好纪律是一方面,同时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自己约束自己,比如说,我在新学期授课时,品社课第一单元《生活中讲规则》的第一节《我们的约定》,根据教学目标,我和同学们也制定了共同的约定:品社课,不讲话,手背后,端坐好。这短短的十二个字,解决了三大难题:学生们课下把品社课所需教材及材料已经准备好了;老师进教室后,节省了维持秩序的时间;学生们做好了上课的心理准备。

 3、课后延伸 (1)学完每一小节,让学生把需要掌握的知识先背诵 20 分钟,剩下 20 分钟进行当堂测验,教师讲解,学生互换批改,做到“节节清”。

 (2)学完每一单元,让学生把知识点背诵一节课,并且在下节课以试卷的形式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讲解并修改,做到“章章清”。

 (3)对容易错,错的较多的题,教师也要准备一个复习本,把它记录下来,做到心中有数,复习时,再重复练习这些错题。

 (4)对掌握不好的学生,要给予相应的课下指导,鼓励其完成课堂目标,与其他同学处于同一水平。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又增强了学习本学科的信心。

 4、重视对学生的认识 给自己制定目标,在新学期开始一个月必须把学生记住,并且尽可能的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习惯,在课堂上对学生评价时做到真实精准。

 三、今后工作的目标 要做好一个品社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上都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时刻留心,长期实践,就会变难为易,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我相信,我们道德与法治水平定能迈上一个新台阶!

 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 的举措(二)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为中考考试科目之一,一直以来,都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注,初中道德与法治是高中政治的基础和前提,是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基石,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大家公认的一门枯燥无味的科目,也因此,道德与法治在课堂教学中遇到了种种问题。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教学方式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育界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与期待,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已经变得刻不容缓了。因此,本文从初中政治存在的问题出发,就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展开相关研究。

 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陈旧的教学方式 对于道德与法治课而言,面对着理论性很强的知识点,学生已经没有了很强的学习兴趣,然而更让学生提不起兴趣的是一些教师采用的方式仍然是陈旧的和无趣的。这当然也是有一定原因存在的,例如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师教学能力等。对于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不要只是一如既往地讲授课本上的知识,在讲台上进行着自己的独家演讲,下面的学生却没有任何的反应,甚至是有的同学会在课堂上打瞌睡。课堂完全忽略了学生的存在,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得到任何的发挥,这样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势必会影响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

 (二)

 教学方法陈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道德与法治课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要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功能,必须让学生喜欢上政治课。我们很多老师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是教师在台上滔滔地讲,学生在台下默默听。教师一个人在台上唱“独角戏”,告诉被教育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把学生看作是认识的容器,而不是认识的主人;把学生看作是千篇一律的,而不是个性化的。这种灌输式教学和简单化的处理,导致的结果是道德与法治课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学生不喜欢也不愿上政治课,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在德育教育中主渠道作用的发挥。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等”全新的学习方式,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很少使用,而是将“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发挥到极致,“题海战术”被我们老师应用得炉火纯青,这样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新课程理念被误解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对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及其理念的片面误解,对新课程改革精髓把握的不准,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造成两种倾向:一是形式化,二是绝对化。形式化就是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教学改革只是形似,还没有达到神似,这种形式化的课堂上,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受到质疑。教学的有效性,就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绝对化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在课程改革上的具体体现就是提倡新的、彻底否定旧的。以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例,明显地出现了把自主、合作、探

 究绝对化的倾向,不管学科性质、内容特点和学生基础都用这种学习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现为:一是课堂上经常有把“对话”当“问答”的现象。二是鼓励与夸奖的滥用。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要一味表扬。

 (四)

 道德与法治老师引导作用的发挥不够 在新课改的实行下,对于课堂上角色分配已经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道德与法治老师应该作为指引者的角度,对学生积极地进行有效引导。但是,从当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来看,许多老师引导作用的发挥仍不到位,在教学实践中仍然采取主导式的教学地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对学生的接受知识能力与授课效率的提升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 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

 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初中阶段的学科知识难度有所加大,对学生的学习也是一个考验。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下多沟通和交流,不会的问题可以集体讨论,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对话、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既可以解决疑难问题,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极好方式。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多种思维和观点的碰撞,能够使知识共享,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减小学生

 学习的阻碍,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有裨益。

 (二)

 灵活运用教学手段的 要达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教学,教师需要把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的教学手段有效的结合,传统的教学工具主要是黑板、粉笔和一些纸质材料,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教学工具来展开教学,但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多是些抽象的知识,还有些知识内容学习起来比较单调乏味,学生或许没有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需要把通过一些直观的、有趣的材料来表达这些知识内容,除了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外,需要借助现代的教学手段,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技术来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例如进行一些图片的展示和音乐的播放来辅助教学,利用这些手段来增加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使课程内容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提高教学效率。

 (三)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管理制度的执行过程要进行人性化的管理,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多样化的管理方式,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行为特点,进行有效的差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需要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积极参与政治课堂组织的各种活动,学生应当铭记尊重教师,爱戴教师,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地提高政治教学效果。

 (四)

 以鼓励式教学为主,科学评价学生 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性以对错来...

篇五:道德与法治常规教育

与法制教案

  1、

  开开心心上学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2、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

 3、动手制作课程表,热爱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自我介绍。

 2、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欢迎你们。你们喜欢上学吗?板题:我上学了。

 3、“击鼓传花”——介绍自己。(让每个学生都有进行自我介绍的机会。)

  二、点播课文彩图,传授新内容。

 1、课件出示课文彩图,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假设你上学了,你怎样向妈妈告别?你怎样向老师问好?见到不认识的同学,你该怎么办?(组织同学讨论,讨论完毕指名发言)

 3、来到学校,想不想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吗?请跟我来,谁来说说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呢?(联系实际指名发言)

 4.参观完教室,小朋友快坐好,老师要发新书了,快看看老师发给你什么新书?我们要怎样爱护新书呢?(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5、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三、认识课程表(第 2 课时)

  1、喜欢这张课程表吗?谁来说说课程表是用来干什么的?

 2、认识课程表

  3、按课程表整理书包。

  四、总结全文。

 活动延伸:课后开展“找朋友”游戏,引导学生通过做名片、交换或佩带名片以及多种游戏方式来交往。

  授后小结:

 2 2 、拉拉手

 交朋友

 一、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乐于和同学、老师交往的情感,初步体验作为集体生活中一员的快乐。

  2、行为与习惯:了解并遵守交往及游戏中的规则、纪律,初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

 3、知识与技能:通过参与各种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4、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开展与同学、老师的交往活动;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活动过程:活动(一)——认识老师和同学 1、老师作自我介绍,与同学交朋友 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鼓楼山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我是你们的《道德与法治》老师,我们以后会在一起学习语文、道德与法治等知识,做各种有趣的游戏。你们遇到困难也可以来找我,我会帮助你们的,我们还会成为好朋友呢!(老师走下去和同学拉拉手)

 活动(二)讲故事:一个叫黄美廉的女人,自小就患上脑性麻痹症。患有这种病症的人,肢体会失去平衡,手足会时常乱动,说出的话语也是模糊不清的。这样的人在常人看来,已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与正常生活条件,更别谈什么前途与幸福。但我要告诉大家,凭借她顽强,在一次讲演会上,一个中学生问:“黄博士,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学生讨论:换作是你,你该如何回答呢?(„ „ )大家刚才说了好多种,现在我们就来揭晓谜底,瞧瞧她究竟都说了些什么。【大屏幕显示】一、我好可爱;二、我的腿很长很美;三、爸爸妈妈那么爱我;四、我会画画,我会定稿;五、我有一只可爱的猫;六...最后,她以一句话作结论:“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遭遇,要学会包容与接纳。

 同桌同学相互认识:小朋友们你们已经认识了李老师,和 4 个小动物。你们之间还不熟悉,想不想互相认识一下,成为新朋友?(启发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

  法相互认识)可以相互拍拍手、拉拉钩,成为新朋友。

 学做名片并展示交流(1)老师出示自己的名片给学生看,然后示范做名片,学生按老师的方法、步骤学做名片。(2)谁愿意把自己做好的名片给大家看一看?(适时点评)学生在小组里互相交换名片,老师指导交换名片的礼节(3)在书上记下同桌的名字和电话,相互认识。

 唱儿歌

 教唱儿歌:拍拍手、拉拉钩,我们成为新朋友;拍拍手、拉拉钩,我们都是好朋友。

  活动(三)——做游戏,愉快地结识新朋友

 老师讲解一下两个游戏:找朋友,网小鱼的游戏方法和规则,教唱网小鱼的儿歌。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边唱儿歌边做游戏,老师也加入游戏中。

 课堂总结 授后小结:

  3 3 、我认识您了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我介绍,能熟悉新老师,适应新环。

 2、培养学生乐于和老师交往的情感,初步体验作为集体生活中一员的快乐。

 3、在互动交流活动中感受老师的可敬、辛勤,懂得要尊敬、爱戴老师。

 教学过程:

  一、猜猜这是谁?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很多老师,李老师来说一个让同学们猜猜是哪位老师:1.个子高高的、身材棒棒的、头发短短的;一上课声音洪亮,他是谁啊?(一起说)——李老师 出示李老师照片。你们看,李老师在做什么?——做卡片。老师为什么要做卡片——上课用,让同学们学到知识。同学们,你们都跟李老师学到哪些知识——2.再来猜一位老师:上海头,留着齐刘海,唱起歌来特别动听,一双巧手还会弹琴。出示江老师图片。喜欢江老师吗?喜欢江老师什么?跟着江老师学会了什么?(唱歌)

 二、我还认识他们!1.美术李老师。出示图片:李老师在课堂上教同学们画画。画得真漂亮!李老师还会做头饰呢!看,小鱼头饰,像真的一样。2.数学江老师。出示图片:对同学们和蔼可亲,特别温柔。经常辅导同学们作业。跟江老师学会了什么?3.李校长。出示图片:经常在广播里教育同学们要文明守纪律。还经常到教师里关心同学们吃饭。4.小饭桌阿姨。出示图片:每天给同学们打饭,还给大家加菜。5.体育江老师。出示图片:喊起口号声音洪亮,大家以前不会站队,江老师一教,队伍就站得齐齐的了。江老师每天还组织我们站放学队。6.真了不起!

 三、我是小小观察员:除了刚才同学们说的老师,在我们校园里,为了让同学们安全的学习,还有一些老师每天在辛勤的工作,下面老师要播放几段录像,请同学们来做小小观察员,看看他们在干什么?要做好观察员,得瞪大眼睛认真看。早晨到校打扫卫生。7:50 迎接同学们进学校。天冷,一直站在外面。放学,送同学们离开学校,还看着那些家长来晚的同学。

 四、请您帮帮我:同学们从幼儿园进入了小学,在校园里,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当你遇到麻烦的时候,要请谁来帮助你呢?我们先来看一张图片:这位小朋友遇到什么麻烦了?出示第二幅图:这位小朋友遇到什么麻烦了?如果是你,请谁帮忙?出示第三幅图:这位小朋友遇到什么麻烦了?如果是你,请谁帮忙?可以让老师帮着抹药,还可以找校医帮忙,我们的校医就是教我们美术的老师,看看老师在干什么?

  五、向您问声好!我们这么多老师,不仅教我们学习知识,还帮助我们,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老师。谁来说说?(交流)出示图片,请学生选择。

 六、我该怎么做?我们应该怎样做。好好学习、认真听讲、学到很多知识就是对老师最大的尊敬。老师累的时候,也可以给老师唱一首歌,让老师减轻疲劳。还可以亲手做一张贺卡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同学们还有什么想对老师说的话,可以写下来,也可以画画。现在同学们安安静静的写,等会写好的放投影上展示给大家看。写得好的,老师把它贴在这颗心里。

 七、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老师的辛苦,感受到了老师对我们的关心。老师不仅教我们学知识,还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困难,以后的每一天,我们都要尊敬老师,记得见到老师问声好!下课!

 授后小结:

 4 4 、上学路上

 教学目标:

 1、知道在上学路上要注意安全,珍惜自己的生命,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和安全意识。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知识,自觉遵守交 通规则。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观察、动脑、动手及生活实践能力,培养主动帮助她人的品质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

 教学准备:制作“帮助小红安全上学”的课件 集体智慧 个性设计 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真情求助,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上班的路上,碰到了(出示课件:小红的妈妈) (小红的妈妈:今天,我没时间送小红上学,只好让她一个人去上学。可是我

  心里一直很担心,小红能平安、准时地来到学校吗?)师:你们愿意帮小红安全到达学校,让她妈妈放心吗?那么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小红一路上要经过的地方,想想妈妈在担心什么? 活动二:观察发现,感知危险(出示课件:小红的上学路线)学生观看。

 师:观察到了吗?小红妈妈担心什么? 生:围绕妈妈担心小红过马路被车撞,爬桥栏杆掉到河里来谈。师:妈妈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请看一段录像。

 生:围绕未看红绿灯就过马路,不走天桥翻栏杆被车撞了来谈。

 师:看来为了不让妈妈操心,上学路上我们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

 活动三:互帮互助,学会避开危险 师:其实你们的家长也和小明的妈妈一样担心你们上学路上的安全。经过调查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有的是走路上学,有的是乘车上学,有的是家长骑车或开车送来的。下面我们就分步行组、乘车组、家长接送组,想想好办法来保证上学路上的安全吧!学生分成三组开展讨论;步行组汇报:生:1、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看红绿灯,走斑马线。2、没有红绿灯或斑马线的要看清没有车子了才能过。

 师:谢谢你把这么好的方法告诉我们。那么在上学路上还有什么要注意呢? 生:1.不要像录像里的小朋友为了走近路就翻栏杆,会被车子撞的。2.不要走在池塘边,当心滑下去。3、工地上也不要走,很危险。

 师:步行组给我们提了这么多好建议,我们得谢谢他们,大家一起鼓掌。乘车组汇报:生:1、爸爸要我排队上车,不要挤,要是别人挤我就让开。2、车要停稳了再下,在车上不要把头伸到外面去。3、妈妈说要听好站名,快到了就要站到门口去。师:你们说的真好,我们也谢谢乘车组的同学。家长接送组汇报:师:我们班还有些同学每天是家长送到学校来的,可是为了保证安全,你们有什么好建议要说给家长听的?生:1、我要对爸爸说不要为了抄近路就不走斑马线。2、我要对妈妈说骑车子慢一点。3、我要对爸爸说开车要看交通标志。

  师:你还知道交通标志?真棒!是啊,不管是走路,还是骑车开车,我们都要遵守交通规则,这样才能保证安全!谢谢你们的好建议。

 活动四:智力抢答,认识标志 师:我们齐心协力商量出了这么多保证安全的好办法,真不错!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我们国家制定了《交通法》,在车辆穿行的马路上还设立了很多交通标志,我知道你们课前收集到一些交通标志,先在小组交流一下,然后我就要考考你们了。学生交流 师:准备好了吗?抢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课件:交通标志图)请说说这些是什么标志?你在那里见过?生:说交通标志的名称,并说明是在哪里见到的。(信号灯标志、步行标志、禁止跨越标志、禁止车辆通行标志、人行天桥标志、地下通道标志)

 师:你们真了不起,认识了这么多交通标志,我们在上学路上就更安全了。

 活动五:户外游戏,模拟实践 师:大家看,谁来了?(课件:小明妈妈:谢谢同学们的帮助,学到了这么多安全知识,小明可以安全上学了。)师:让我们也一起上学吧!师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老师扮演警察指挥交通,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认识。

 师:今天同学们都表现得很出色,学到了这么多安全知识,老师觉得你们都可以成为交通小卫士。希望同学们都能安安全全地上学,平平安安地回家。(同学们唱着《上学去》的歌儿回教室。

 授后小结:

 5 5 、我们的校园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观察、访问、思考等实践手段,熟悉自己的校园,增进对学校的了解与亲近感。

 2、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了解学校中与自己学习生活关系密切的设施、设备,在浓厚兴趣中学习观察,在热烈气氛中相互交流。

 3、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为学校值得骄傲,也能为学校的不足之处出谋划策。

 课时安排:两课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导入谈话: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想知道吗?请你用心听。

 2、播放多媒体录音:“开家长会选拔引导员” 3、提问:小朋友,你听到了什么好消息?能说一说吗?学生说,老师板书:我们的校园

 二、活动准备 (一)通过录象了解校园 1、说到我们的校园,你知道些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示范小学、绿色学校)从哪里知道的?(家长、伙伴、邻

  居)

 3、跟着摄影师叔叔的镜头参观我们的校园。(播放学校环境录)

 4、咦?我发现大家脸上的表情都是喜滋滋,看来你们看录象时心里都有着自己的想法了,能说说你在想些什么吗?(开心、高兴、骄傲、自豪)

 5、在开家长会时,你们也能像现在这么开心和骄傲地向爸爸妈妈介绍我们的校园吗?你打算介绍哪里呢?(学生说,老师板书:教室、办公室、操场、厕所、图书馆、会议室、医务室)

 (二)分类 1、我们的学校可真大啊,你们让老师写了满满一黑板不同 的场所真让人眼花缭乱!如果这样给爸爸妈妈介绍,他们肯定要被弄昏头了,我们来想个办法,给它们分个类,好吗? 2、师生共同完成分类:(贴字)上课场所:教室(微机、音乐、体育、网阅)、图书馆、游泳池下课场所:操场、厕所、医务室 老师场所:办公室、会议室 3、这样看起来既清楚又明白,引导员们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带着爸爸妈妈找到不同的地方。可是,你们真的知道这些地方在哪里吗?让我们去实地走一走。

 4、注意事项:你能说说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三、巩固探究 分组讨论: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增强安全意识有何意义? 四、课堂总结 通过活动,你们有何收获?请把你学到的知识告诉你爸爸、妈妈,让我们共同守护自己的家园。

 授后小结:

 6 6 、 校园里的号令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初步懂得遵守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的重要性,形成规则意识。

 行为与习惯:帮助学生适应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知识与技能:能分辨铃声的不同含义,学习根据铃声的指示进行学校生活。

 过程与方法:在活动体验...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