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导则3篇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导则 抢险 防汛 应急预案

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导则3篇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导则 秋江街道22022年防汛抗旱救灾应急预案 为切实做好2022年的防汛抗旱工作,本着“迎战超标准洪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导则3篇,供大家参考。

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导则3篇

篇一: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导则

街道 2 2022 年防汛抗旱救灾应急预案

 为切实做好 2022 年的防汛抗旱工作,本着“迎战超标准洪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原则,一旦险情旱情发生能够做到及时、迅速、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联系秋江工作实际,特制订本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扬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减灾、防灾和救灾相结合的原则,立足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提高预防灾害的能力,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秋江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保证。

 二、防汛堤段概况

 我街东、南两面临秋浦河,北面临长江、西侧抵木闸河。防汛堤段全长24100 米,其中江堤 9880 米,河堤 14220 米。

 三、救援措施

 (一)转移安置灾民

 1、转移安置对象的确定

 街道及各村(居)应随时注意本地灾情,根据汛情,需要转移时,以村(居)民委员会为单位,摸清具体需转移的住户和单位,了解初步情况,后书

 面报告街道防汛抗旱指挥所,由街道防汛抗旱指挥所分析研判后,确定具体需转移的住户和单位及其转移安置去向,同时及时做好向区级上报工作。

 2、转移安置办法

 进行转移安置过程中,全街上下必须服从统一指挥,实行领导分工负责制,落实层层包保工作机制,坚持安全可靠,就地就近的原则妥善安置灾民。各村(居)成立抗洪抢险队,每村抢险队至少有 50 人组成,每个村民小组设专人打更巡逻,发现险情及时报告。

 转移方式:一是预先转移。根据水情,有命令、有组织、有计划、有准备地先将老弱病残人员和贵重物品撤离,并安置到预定安全地带;二是正式转移。街道一旦发布正式转移命令,除抗洪抢险和留护守卫人员外,其他人员应按指定路线转移到安置地点。

 转移后的安置采取三种方法:一是投亲靠友;二是在街道预设安置点安置;三是在就近丘陵地处安置。

 (二)查灾、核灾、报灾

 灾情发生后,街道防汛抗旱指挥所要迅速组织人力搞好灾情的调查、统计和上报工作,灾情发生后 2 小时内必须报告,并根据灾情发展趋势,做到每日定时报告,紧急时随时报告。民政事务所承担灾情核查工作,必要时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联合核查小组进行核灾,准确及时报灾,加强同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并争得款物支持。

 (三)加强救灾物资的储备与调度。搞好救灾物资的储备,加强管理,落实制度,确保救灾储备物资存放有序、使用合理。要及时增加物资储备的品种和数量,为灾害紧急救援做好充分准备。救灾过程中,对救灾物资进行合理调配,充分发挥储备功能。

 (四)落实生产自救等措施。灾后,有关部门和各村(居)要根据街道统一要求,通过清淤排涝、加强后期田间管理、开展群众互助互济活动、组织社会捐助、进行劳务输出、发展畜牧业、减轻农民负担,以及搞好秋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措施,以减少和控制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全街道防汛抗旱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责任制,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街道调整了全街道防汛抗旱部组成人员(全文另发),充实了工作力量。在池口设防水位达到 13.6m 时有秋江圩防汛抗旱指挥所组织巡查,警戒水位达到 15m 由街道常务副指挥长带队上堤並做到‘四队人员’ 落实,防汛材料到位,雨情、水情、灾情的收集、巡逻查险、挡浪、加强值班,确保通讯 24 小时畅通,发现险情及时处理和汇报。池口水位达到保证水位17.2m,由指挥长亲自上堤指挥,防汛人员全部到位,备置抢险物资,做到巡逻查险、除险、及时掌握雨情、水情、灾情、服从区防指统一指挥,确保大堤安全渡汛。

 指挥所下设一室五组。指挥所办公室设在街道党政办公室,主要负责指挥所日常事务承办、宣传报道、文稿起草、通讯及视频系统畅通等工作。根据

 救灾应急工作需要,纪律检查组、后勤及物资保障组、维稳综治组、灾情勘察与核实工作组、工程技术组。

 街道直属各单位各部门在防汛抗旱期间承担的职责明确如下:

 (1)秋江水利水保站:负责对水情、汛情的监督和上报,提供准确水情、汛情及堤防情况,为应急预案启动实施提供决策依据;负责组织开展洪涝灾害的抢险救援工作,负责储备灾民生活所需的紧急救援物资,参与洪涝灾害的灾情评估和上报工作。负责全街道应急救援工作的综合协调;制定和修改救灾应急预案;制定和组织实施灾民生活救助预案;收集和上报灾害应急求援工作情况;监督检查灾区应急救济措施落实情况;负责制定应急救灾款的分配方案以及应急救灾款物的使用、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开展应急救灾捐赠和捐赠款物的接收、下拨、管理工作。

 (2)秋江财政分局:负责筹集救灾应急资金;负责全街道救灾应急资金的下拨、管理及监督检查工作;负责建立灾民生活所急需食品、饮水和其他应急物资的紧急采购机制,确保应急资金及时到位。

 (3)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农业灾害信息的收集和上报工作;参与农业灾害的灾情评估工作,帮助和指导灾区恢复农业生产。

 (4)卫生院:负责组织卫生防疫和医疗急救队伍,指导帮助灾区开展医疗急救和卫生防疫工作,保证灾区饮水和食品卫生安全;负责灾区疫情监督和信息上报工作;协调药监部门为紧急救援提供必要的药品和医疗器械;负责各地捐助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接收、管理和发放。

 (5)电信:负责抢修灾区受损的通信设施,保证救灾应急指挥通信畅通。

 (6)供电所:负责帮助灾区抢修和恢复电力设施,保证灾区电力供应。

 (7)中心学校:负责帮助灾区恢复正常教学活动以及灾区中、小学校的恢复重建工作。

 (8)秋江派出所:负责灾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负责重要目标和要害部门的安全保卫工作。

 (9)秋江街道农村公路管理站:负责恢复被损坏的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保证交通畅通;负责协调运送紧急救援物资;为灾民的转移提供必要的交通工具。

 (10)街道人武部:视灾情发展,根据救灾需要,组织指挥受灾村预备役民兵民兵参加抢险救灾;组织协调受灾村预备役民兵参加灾后重建工作。

 (11)街道宣传部门:负责灾区转移群众的思想发动工作,搞好救灾工作的宣传报道工作。

 五、应急反应和行动

  (一)灾情收集、报告与核查

 各村(居)要保证汛期 24 小时值班值宿,工作人员要坚守岗位,不能缺岗漏岗。要做好值班值宿记录,遇有重要情况要及时报告。预案启动后,各村

 及有关部门要及时收集、上报灾情,对灾害造成的损失及社会影响进行评估,为救灾决策提供依据。

 各村(居)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洪涝等自然灾害,凡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要立即上报街道。灾情稳定之前,执行 24 小时零报告制度,每天中午 10 时前应向秋江街道防汛抗旱指挥所办公室报告情况,有灾报灾,无灾报安。灾情报告的内容要规范,主要内容包括:灾害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影响范围、人口受灾情况、人员伤亡情况、房屋倒塌和损坏情况、农作物受灾情况、救灾工作情况、灾区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初次报告情况不必求全,了解多少报告多少,灾情发展变化情况要随时报告,要严肃灾情统计上报工作纪律,对统计报表实行审查、签批制度、层层把关。对漏报、迟报、瞒报和虚报灾情的,街道将予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

 灾情稳定后,各村要及时组织力量,全面开展灾情核查工作,确保灾情数据准确、真实。要及时与有关部门协调,核对灾情数据,避免数出多头。对于倒塌房屋和因灾死亡人口情况,要掌握到户、到人,并建立倒房户、死亡人员花名册。

 (二)为灾区提供应急保障

 1、灾民生活保障。预案启动后,秋江街道民政事务所应及时为转移的灾民提供临时住所、应急食品、衣被等生活必须物资,确保灾民得到妥善安置。

 2、公路、通讯保障。预案启动后,交通、通讯部门要通过抢修道路和设备,通过维护和加固等措施,保证灾区交通、通讯畅通。同时要为紧急救援工作组织调度车等必要的交通和运输工具。

 3、抢险救灾保障。各村及有关部门要为参加抢险救灾的预备役民兵准备必要的专用物资、器材,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4、医疗保障。预案启动后,卫生院要根据紧急救援工作需要,组织医疗队深入灾区,帮助灾区对因灾伤病人员进行紧急救治。

 5、社会治安保障。预案启动后,派出所、维稳综治办要根据需要,帮助各村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维护社会治安,保证灾区社会稳定。

 (三)组织开展救灾应急捐助活动

 秋江水利水保站要根据救灾工作的实际需要,适时组织开展救灾应急捐助活动,广泛募集紧急救援和救济灾民所需资金和物资。

 (四)预防次生灾害

 在开展紧急救援工作的同时,水利、土地与城建等部门要密切注意灾情的发展,提前做好次生灾害的预报和预防工作。卫生院对饮水和食品卫生进行检验,确保饮水食品安全,做好灾区疫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五)灾后恢复与重建

 帮助灾区修缮、重建因灾倒塌和损坏的居民住房;修复因灾损毁的交通、水利、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帮助灾区修复或重建中、小学校舍,恢复正常的教学活动。

 六、工作要求

  (一)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灾情发生后,各村(居)、各单位和个人都要无条件地服从街道防汛抗旱指挥所的统一指挥命令,顾全大局,执行调度。对拒不执行命令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究其行政和法律责任。各村(居)一把手负总责,安全区要有专人做好灾民的接收安置工作。

 (二)要尽职尽责,工作到位。发生灾情后,街道直属各成员单位及各村(居)要恪尽职守,及时掌握情况,按预案要求将转移安置灾民的组织、调度、指挥等措施向街道防汛抗旱指挥所汇报,并组织实施。

 (三)要坚持先人后物的原则。在灾民紧急转移过程中,要坚持“救人第一”,先保人身安全,后抢救财产。力争确保不出现一人因工作失误死亡或失踪。如情况发生变化与应急预案的规定不符时,要及时报告。各村(居)应及时采取临时补救措施,保证灾民转移工作不出任何漏洞,避免因工作失误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更大的损失。

 (四)要加强对易受灾区域内群众应急转移的宣传工作。做到家喻户晓,积极主动服从指挥,配合工作,保证转移安置工作顺利有序进行。

篇二: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导则

1 页

 壤塘县宗科 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宗上水电站 二○一 九 年度

 防 防 洪 洪 度 度 汛 汛 方 方 案 案

  壤塘县宗科 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2019 年 年 04 月

 第 2 页 防汛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了提高壤塘县宗科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宗上水电站(以下简称电站)水库蓄水期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切实做好水库蓄水期遭遇突发事件时的防洪抢险调度和险情抢护工作,力保水库工程安全,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少损失,制定《宗上水电站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防洪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水电厂防汛管理办法》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 《水电站基本建设工程防汛管理暂行条例》 《综合利用水库调度通则》 (水管[1994]106 号)

 《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

 1.3 编制原则 以人为本,减少灾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1.4 适用条件 1.4.1 预案适用于宗上水电站水库蓄水期遭遇以下因素导致重大险情时:

 1.4.1.1 地震灾害。

 1.4.1.2 地质灾害。

 1.4.1.3 战争或恐怖事件。

 1.4.1.4 发生人为洪水。

 1.4.1.5 发生超过校核标准的洪水。

 1.4.1.6 上游大体积飘浮物的撞击事件。

 1.4.1.7 挡水建筑物发生严重的大坝裂缝、滑波、管涌以及漏水、大面积散浸、集中渗流和决口等。

 1.4.1.8 泄水建筑物发生启闭设备失灵、侧墙倒塌、底部严重冲刷、输水洞严重断裂或堵塞、大量漏

 第 3 页 水浑浊等。

 1.4.1.9 其他。

 1.4.2 在发生 1.4.1 条所列重大险情时,启动本预案。

 1.4.3 本预案由壤塘县宗科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负责解释,并以电站预案的形式下发执行。宗上水电站应按照本预案的规定履行职责。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本预案。

 1.4.4 本预案自 2019 年 05 月 30 日开始施行。

 2 工程概况

 2.1 流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 瓦斯河系大渡河上游右岸的一级支流,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境内。瓦斯河在康定县城转向东流,经升航、大河沟、日地、二道水等地,于瓦斯乡注入大渡河。流域全长78.9km,全流域面积1564km2。瓦斯河干流康定~河口段长25.5km,天然落差1102.5m,平均比降43.2‰,水能资源蕴藏量475.8MW。

 龙洞水电站系瓦斯河干流梯级开发的第一级,龙洞水电站的开发任务为发电,同时兼顾下游生态及景观用水。闸首上距康定 2km,下距泸定 48km,厂址位于金龙水电站厂房与小天都库尾之间,下距泸定 41.5km,再经天全、雅安至成都,公路里程约 333km。闸、厂址有 318 国道直达成都与康定,对外交通方便。

 龙洞水电站闸址以上流域面积 1363km2,多年平均流量 42.6m3/s;电站首部闸坝正常蓄水位2440m,相应库容 11.09 万 m3,为径流式运行;电站水轮机安装高程 2144.70m,引用流量 69.4m3/s,额定水头 270m,安装 3 台单机容量 55MW 的混流式机组。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 6.944 亿 kW.h,枯水期平均出力 20.92MW,年利用小时数 4208h。

 2.1.2 气象水文 2.1.2.1 气象 瓦斯河流域内原有气象站一个,雨量站二个。

 瓦斯河流域属于高原温带川西山地湿润气候。流域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冬季时间长、气温低、降水少,气候寒冷而干燥;夏季时间短促、雨强小、雨日多,气候凉爽。另外本流域还具有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风速大,蒸发量大等特点。流域内由于地势高差悬殊,立体气候明显,气温由下游随海拔高程升高而逐渐递减,海拔 4000m 以上为高原亚寒带气候。

 据康定气象站近 60 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 7.2℃,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分别为28.9℃和-14.7℃。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 832.7mm,历年一日最大降水量为 49.4mm,多年平均相对湿

 第 4 页 度 73%,历年最小相对湿度为零。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 1285.5mm(20cm 口径蒸发皿观测值),多年平均风速为 3.0m/s,历年最大风速 20m/s(相应风向为 E),多年平均霜日为 84.9 天,最大积雪深度为 24cm。

 2.1.2.2 径流 瓦斯河流域的径流来源主要是降水,其次有冰雪融水、地下水补给。径流具有丰沛稳定和年际变化小的特点。

 经计算,康定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为41.9m3/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3.2亿m3,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为975.9mm,多年平均年径流模数为30.9L/(s.km2),流域径流较丰沛。径流的年内分配不均匀,丰水期(6~10月)多年平均流量为71.1m3/s,占年径流量的71.1%。枯水期(11月~翌年5月)多年平均流量为20.8m3/s,占年径流量的28.9%。径流的年际变化不大,最丰水年年平均流量为57.9m3/s (1993年6月~1994年5月),仅为最枯水年29.6m3/s (1961年6月~1962年5月)的1.95倍。年最小流量主要发生在2、3月份,康定水文站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小流量为7.42m3/s。(2000年3月10日)。

 2.1.2.3 洪水 1)洪水特性 瓦斯河的洪水由降雨形成。流域地势高亢、地形复杂,周围高山环绕,降水强度不大,且时空分布不均。据实测资料统计,康定站一日最大降水 49.4mm,雅拉河三道桥站一日最大降水 32.0mm,折多河劳动桥站一日最大降 41.6mm。瓦斯河流域内植被较好、岩石裂隙发育,风化较严重,对暴雨的下渗和滞留十分有利,从康定水文站的实测资料看,单峰洪水过程历时一般 2~3 天左右。

 瓦斯河流域年最大流量发生在 6~9 月,其中以 6、7 两月发生的次数最多,占 69.8%。椐康定水文站 1952~2014 年 63 年实测资料统计,康定水文站实测最大流量为 418m3/s (1995 年 7 月 7 日)。康定水文站各月发生年最大洪水的频次见表 2-1-2 康定站年最大流量各月发生频次统计表 表 2-1-2 项目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共计 频次 22 22 9 10 63 (%)

 34.9

 34.9

 14.3

 15.9

 100 2)历史洪水量级及重现期复核 可研阶段,根据康定河段历史洪水调查情况分析,认为 1995 年洪水从降水量、灾情和洪峰流量上都比 1918 年洪水大。鉴于历史文献所述洪水难以考证,重现期自历史洪水调查中最远年洪水年份1909 年开始考证,1995 年洪水为 1909 年以来的首大洪水;1918 年洪水定为 1909 年以来的二大洪水。1909、1914、1932、1940、1943、1949、1953 等年份历史洪水量级不够突出,在洪水频率计算

 第 5 页 中可不考虑。

 康定河段调查洪水成果见表 2-1-3。

 瓦斯河康定河段调查洪水成果表 表 2-1-3 河

 名 河

 段 集水 面积 (km2)

 洪

 水

 年

 份

 及

 洪

 峰

 流

 量

 (m3/s)

 1909 1914 1918 1932 1940 1943 1949 1953 1995 瓦斯河 康

 定 1354 ☆ ☆ 386 ☆ ☆ ☆ ☆ 323 418 本次洪水复核增加了 2010~2014 年洪水资料,无特大洪水发生,因此历史洪水的年份、量级仍沿用可研阶段的成果,即 1995 年洪水为 1909 年以来的首大洪水,重现期为 106 年;1918 年洪水定为 1909 年以来的二大洪水,重现期为 53 年。

 3)设计洪水成果复核 康定水文站有 1952~2014 年共 63 年洪水系列,其中将 1995 年洪水提出作特大值处理,加上1918 年历史洪水组成不连序系列,按统一处理法计算经验频率,以 P-Ⅲ型曲线适线确定统计参数和各频率设计值,其均值为 176m3/s,Cv=0.39,Cs/Cv=5,康定水文站设计洪水成果见表 2-1-4。

  瓦斯河康定水文站洪水频率计算成果表 表 2-1-4 P P=0.1% P=0.2% P=0.5% P=1% P=2 % P=3.33% P=4% P=5% P=10% P=20% Qp(m3/s)

 577 530 468 422 375 340 328 313 266 218 龙洞水电站闸址和厂址集水面积分别为 1363km2 和 1416km2,闸址设计洪水成果直接采用康定水文站计算成果,厂址成果采用康定水文站的设计成果按面积比 2/3 次方计算,见表 2-1-5。

 瓦斯河龙洞水电站闸、厂址设计洪水成果表 表 2-1-5 位置 Qp(m3/s)

 0.10% 0.20% 0.50% 1% 2% 3.33% 4% 5% 10% 20% 闸址 577 530 468 422 375 340 328 313 266 218 厂址 594 546 482 435 386 350 338 322 274 225 本阶段设计洪水计算较可研阶段增加了 2010~2014 年资料,新增的洪水资料中无特大洪水年份,仅 2011 年洪水(Qm,200m3/s)较大,在实测系列中排第 8 位经频率分析计算,本次设计洪水成果与可研阶段完全一致。

 康定水文站年最大洪峰流量统计参数与附近流域水文站参数对照分析(见表 2-1-6),表中所列的大渡河右岸支流,其洪水主要由降水形成,上游支流暴雨量较小,且年际变化不大,越往下游地区,暴雨出现的机会越多,量级及其年际变化也越大,洪峰模数及 Cv 均有从上游支流到下游支流增

 第 6 页 加的趋势,符合本地区暴雨洪水规律,成果合理。

 大渡河各支流站年最大洪峰流量成果对照表 表 2-1-6 河名 革什扎河 瓦斯河 田湾河 松林河 站名 布科水文站 康定水文站 大泥口水文站 安顺场水文站 集水面积(km2)

 2519 1354 1296 1452 年均最大洪峰流量(m3/s)

 275 176 184 250 Cv 0.34 0.39 0.40

 0.40

 Cs/Cv 5.0

 5.0

 5.0

 5.0

 洪峰模数(m3/s/km2)

 0.109 0.130

 0.142 0.172 历史洪水个数(个)

 3 1 2 1 2.1.2.6 泥沙 龙洞水电站闸址位于康定大风湾下游约 1km 处,闸址控制集水面积 1363km2。由于龙洞闸址控制面积与康定水文站控制面积相差甚小,龙洞闸址泥沙资料直接采用康定水文站实测成果。据统计,闸址悬移质多年平均输沙量为 8.44 万 t,平均含沙量 61.6g/m3,汛期(6~9 月)平均含沙量 92.3g/m3,实测最大含沙量 3920g/m3(1989 年 7 月 3 日)。输沙量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输沙量 29 万 t (1960 年),是多年平均年输沙量的 3.4 倍,是最小年输沙量 1.92 万 t(2002 年)的 15.1 倍。输沙量年内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汛期(6~9 月),占全年输沙量的 90.2%,其中 6、7 月为甚,占全年输沙量的63.1%。

 瓦斯河流域无推移质输沙率测验资料。龙洞水电站闸址推移质输沙量采用推移质输沙率公式计算,根据康定水文站水力要素,计算得到龙洞水电站闸址河段丰、中、枯代表年平均推移质年输沙量为 6.42 万 t。

 2.1.3 流域水利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目前,流域内已经建成的有小天都水电站、冷竹关水电站等。

 2.2 工程基本情况介绍 2.2.1 水库工程等级 龙洞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境内,是瓦斯河干流梯级开发的第一级电站,开发方式为闸坝引水式电站,工程开发任务为发电,同时兼顾下游生态及景观用水,无灌溉、防洪、通航等其它综合利用要求。

 电站正常蓄水位 2440.00m,总库容 11.09 万 m3,径流式运行,具有日调节性能,电站装机容量165MW。根据《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 5180-2003),确定该工程等别为三等工程,工程规模为中型;永久性主要建筑物级别为 3 级,次要永久建筑物为 4 级,临时建筑物按 5

 第 7 页 级设计。

 2.2.2 坝型、主要水工建筑物及其历次重大改建、扩建基本情况 龙洞水电站采用低闸引水式开发,枢纽主要建筑物由首部枢纽、引水系统、厂区枢纽等建筑物组成。

 首部枢纽拦河闸坝位于瓦斯河康定加油站至菜园子沟之间,由泄洪闸、冲沙闸及排污闸、左右岸挡水坝及取水口组成。拦河闸坝轴线总长 85.5m,闸坝顶高程 2442.00m,最大闸坝高 12.5m。取水口侧向布置于左岸,取水夹角为 110°,取水口后为明渠渐变段和引水隧洞进水闸。

 引水系统由左岸进水口、有压引水隧洞、气垫式调压室、埋藏式压力管道组成。引水隧洞采用“一坡到底”的高压引水隧洞型式,隧洞从进水口至调压室全长 5380.17m,隧洞进口底板高程 2429.00m,至调压室处底板高程为 2152.80m。

 引水隧洞长 5380.17m,隧洞沿线布置了 6 个控制点(D1、D2、D3、D4、D5、D6)及 3 条(1#、2#、3#)施工支洞。根据引水隧洞沿线围岩地质条件和内水压力分布情况,隧洞全线采用了不同的衬砌型式。

 厂区枢纽建筑物主要包括地下主厂房(含主机间、安装间)、副厂房、母线洞、主变 GIS 室、尾水系统(尾水闸门廊道、闸门竖井、尾水隧洞、尾水出口暗渠)、通风系统(排风洞、风机室)、进厂交通兼出线洞、地面出线场等。

 尾水洞位于进厂交通洞下游侧,采用一机一洞在尾水闸门廊道外三条尾水支洞交汇于一条尾水洞的布置格局,洞长 296.89m,断面净尺寸为 5.00m×(10.80~11.60)m(圆拱直墙型)。出口位于交通洞口下游侧,其后尾水通过尾水暗渠扩散段、暗渠反坡段及尾水暗渠延长段与小天都库水位衔接。

 鉴于厂区岸坡覆盖层较厚,厂区附属洞室采用覆盖层进洞又十分困难,为减少洞脸开挖对边坡的扰动,采用进厂交通洞、出线洞两洞合一的布置方式。进厂交通洞兼出线洞总长 234.85m,断面净尺寸为 7.80m×7.35m(圆拱直墙型)。

 地下厂房系统从进厂交通洞进风。厂房排风洞长 89.88m,主变 GIS 室排风洞长 86.23m,净尺寸均为 6.00m×8.80m(圆拱直墙型),分别设在安装间右端及主变 GIS 室右端,厂房排风洞和主变 GIS室排风洞内分别设排风机室,排风机室净尺寸 7.20m×7.60m(圆拱直墙型)。厂房排风洞和主变 GIS室排风洞在压力管道施工支洞处交汇,交汇段接排风洞,排风洞总长 224.92m,断面净尺寸为3.60m×4.20m(圆拱直墙型)。

 出线场布置在交通洞兼出线洞洞口外阶地临河侧,平面尺寸为 24.3m×21.70m(长×宽),地坪高程为 2161.00m。为满足厂区防洪要求,出线场靠河侧设置防洪堤。

 多诺水电站为新建电站,主要水工建筑物无重大改建、扩建情况。

 第 8 页 2.3 水库上下游水利工程基本情况 2.3.1 水库上游水利工程基本情况 目前,水库上游无水利工程。

 2.4 水情水工监测及预报、调度 2.4.1 观测项目 龙洞水电站以传真、文件等方式定期收到水文站、防汛办、气象局的水文、气象观测,观测项目主要有:上游水位、流速、含沙量、水温、水质、降水量、蒸发量、气温、湿度、风向风速等。同时还有防洪渡汛相关建议和意见。

 2.4.2 水库报讯方式 龙...

篇三: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导则

X XX 市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

  目 录 1

  总则 ....................................................................................................................... 2 2

  组织体系 ............................................................................................................... 4 2.1

 市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 4 2.2

 市级以下三防指挥机构............................................................................. 7 2.3

 其他三防指挥机构..................................................................................... 7 3

  预警与预防 ........................................................................................................... 7 3.1

 监测预警信息............................................................................................. 7 3.2

 预警预防准备........................................................................................... 12 3.3

 预警预防行动........................................................................................... 15 4

  应急响应 ............................................................................................................. 16 4.1

 总体要求................................................................................................... 16 4.2

 先期处置................................................................................................... 20 4.3

 指挥协同................................................................................................... 20 4.4

 防汛应急响应........................................................................................... 22 4.5

 防风应急响应........................................................................................... 34 4.6

 防旱应急响应........................................................................................... 44 4.7

 防冻应急响应........................................................................................... 48 4.8

 应急响应调整........................................................................................... 53 5

  抢险救援 ............................................................................................................. 54 5.1

 基本要求................................................................................................... 54 5.2

 救援力量................................................................................................... 54 5.3

 救援开展................................................................................................... 55 5.4

 救援实施................................................................................................... 55 5.5

 情景构建................................................................................................... 57 5.6

 救援结束................................................................................................... 68 6

  后期处置 ............................................................................................................. 68 附件 1 1

 名词术语解释

 ................................ ...............

 79

 附件 2 2

 市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

 83

  2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完善我市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科学、有序、高效防御水旱风冻灾害,最大程度降低灾害风险、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实现防御和抢险救援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保障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1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条例》《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广东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广东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办法》《广东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广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广东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XX 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XX 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3

  1.2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 XX 市行政区域内的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工作。具体包括暴雨、洪水、干旱、台风、低温冰冻等因素引发的灾害的预防、抢险、救援、灾后应急处置及其相关管理工作。

  1.3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坚持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作为防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程度地减少水旱风冻灾害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与非常态救灾相统一,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

  (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坚持党委领导,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属地管理为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分类管理、条块结合的防御体系。各级政府负责本辖区内的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工作,政府行政首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对本辖区的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工作负总责。各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做好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工作。

  (3)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坚持公众参与、军民结合、专群结合、平战结合的原则,在政府的主导下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提高应急管理效率。

  4

  (4)科学应对、联动高效。坚持精密监测、准确预报、及时预警和会商研判,科学精准组织防御和调度。建立抢险、救灾应急联动机制和应急保障机制,加强区域合作,发挥信息、资源的高效联动效应,形成功能齐全、反应敏捷、协同有序、运转高效的处置机制,做到快速响应、科学处置、有效应对。

  (5)广泛宣传、凝聚合力。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工作机制,遵循公平、公正、便民的原则,切实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正确引导舆论,弘扬社会正气。

  2

 组织体系

  2.1

 市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

  市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以下简称市防总)在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以下简称省防总)和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统一领导、组织与协调全市水旱风冻灾害的防御和应急处置(以下简称三防)工作。

  市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市三防办)设在市应急局,承担市防总日常工作。

  2.1.1

 工作职责

  市防总在国家、省防总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统一指挥、组织与协调全市水旱风冻灾害的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具体负责拟订全市防汛防旱防风防冻政策及相关制度,领导、

  5 组织指挥全市的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工作;指导、推动、督促全市有防汛防旱防风防冻任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订、实施防御水旱风冻灾害预案,监督各地各相关部门做好水旱风冻的防御工作;组织、指挥和协调全市防御水旱风冻灾害和抢险救灾工作;负责三防应急抢险救灾经费和物资统筹管理;协调重要江河和水利工程防洪抗旱和应急水量统一调度;指挥调度各类抢险队;督查全市三防工作;承办省防总和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2.1.2

 指挥机构

  总指挥:市政府市长。

  常务副总指挥:分管应急管理的市领导。

  副总指挥:分管水利工作的市领导,XX 军分区副司令员,市政府秘书长,协助市领导分管应急管理的副秘书长,协助市领导分管水利的副秘书长,市应急局局长,市水利局局长,市气象局局长,XX 水文分局局长,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武警 XX 支队支队长。

  成员:市资源局、市政数局、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环境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旅体局、市卫健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管局、市林业局、市公路事务中心、XX 海事局、市交通集团、XX 供电局、中国电信 XX 分公司、中国移动 XX 分公司、中国

  6 联通 XX 分公司、中国铁塔 XX 分公司、市粤运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等 29 个单位(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市防总成员单位具体职责详见附件 2。

  2.1.3

 任务分工

  市防总成员单位划分为三防指挥部门、监测预报单位、综合保障部门、行业职能部门和抢险救援力量五类。

  (1)三防指挥部门:承担市防总的日常工作;负责全市防汛防旱防风防冻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等工作。

  (2)监测预报单位:承担水情、雨情、旱情、风情及地质灾害隐患点等的监测预报预警工作;负责为市防总会商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3)综合保障部门:负责保障三防指挥体系运转顺畅、维护灾区人民正常生活秩序。

  (4)行业职能部门:负责督促、指导本行业落实相关防御和应急处置措施,提供行业技术支撑。

  (5)抢险救援力量:负责突发险情、灾情及受困人员的紧急抢护和救援等工作。

  2.1.4

 市防总专家组

  市防总设立市防汛防旱防风防冻专家库,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骨干等组成;相关成员单位可根据行业特点,设立本行业专家库,由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

  7

  专家组由从专家库中抽调的人员组成。主要职责:参加各类会商,为市防总提供决策咨询、工作建议和技术保障;指导水旱风冻灾害的监测、预警、响应、保障、善后处置等工作。

  根据不同的灾害类型和出险情况,市防总指定与灾害或险情密切相关的部门承担组建专家组任务,并由相关部门确定专家组组长。专家组成立后立即进驻市三防办(市应急局)为水旱风冻灾害的防御和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撑。

  2.2

 市级以下三防指挥机构

  县级人民政府设立由有关部门和单位、当地驻军和人民武装部的负责人组成的三防指挥机构,在上级三防指挥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统一指挥本辖区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明确承担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工作的机构和人员,指导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工作。

  2.3

 其他三防指挥机构

  有防汛防旱防风防冻任务的单位(部门)可根据需要设立三防指挥机构,负责本单位(部门)的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工作。

  3

 预警与预防

  3.1

 监测预警信息

  8

  3.1.1

 雨情信息

  (1)定时报送:市气象局汛期有明显降水过程期间每天上午 9 时前向市三防办(市应急局)提供过去 24 小时全市气象台站的降水实况和未来 72 小时降水预报;

  (2)滚动报送:当出现大暴雨并持续时,市气象局滚动报送该区域每 3 小时天气预报信息。

  (3)实测报送:市气象局当实测降雨量 1 小时超过 80毫米、3 小时超过 150 毫米、6 小时超过 250 毫米时,及时报送市三防办(市应急局)。XX 水文分局当实测降雨量 1 小时超过 30 毫米、3 小时超过 50 毫米、6 小时超过 100 毫米时,及时报送市三防办(市应急局)。如实测降雨量超五年一遇以上量级,需作出特别注明。必要时加密报送频次。

  (4)研判报送:当监测研判雨势较大,1 小时降雨量超过 50 毫米或 2 小时降雨量超过 70 毫米时,市气象局、XX 水文分局主动与市三防办(市应急局)相关负责同志联系对接。

  (5)短临报送:在预判有强降雨时,市气象局要启动短时临近强降雨天气预报,并将有关信息及时报送。

  3.1.2

 水情信息

  XX 水文分局汛期每天上午 9 时向市三防办(市应急局)提供全市重要江河主要水文站点水情信息;当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时,每 6 小时报告一次水情,每 12 小时发布一次洪水预报,当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时,每 3 小时报告一次

  9 水情,每 6 小时发布一次洪水预报,当启动防汛Ⅰ级应急响应时,每 1 小时报告一次水情,每 3 小时发布一次洪水预报。如遇超五年一遇以上标准洪水,要特别注明水位和流量值。必要时加密报送频次。当监测研判洪水持续上涨时,XX 水文分局主动与市三防办(市应急局)相关负责同志联系对接。

  3.1.3

 涝情信息

  市住建局在城市(县城)发生严重城市内涝时,及时将内涝相关信息报送市三防办(市应急局)。

  3.1.4

 风情信息

  可能发生影响我市的台风时,市气象局负责提供台风位置、风速、移动方向、移动速度及发展趋势和对我市的影响程度等信息给市三防办(市应急局)。

  3.1.5

 旱情信息

  非汛期每月 5 日前市气象局负责提供全市降雨等信息。XX 水文分局负责提供监测范围内的降水量、主...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