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校后勤党建工作开展中的困难6篇

高校后勤党建工作开展中的困难6篇高校后勤党建工作开展中的困难 当前后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随1当前后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依法理财意识不强,消防业务经费供需矛盾突出。消防部队长期以来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后勤党建工作开展中的困难6篇,供大家参考。

高校后勤党建工作开展中的困难6篇

篇一:高校后勤党建工作开展中的困难

后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随 1当前 后 勤 工作 中存 在 的 主要 问题 1 1依法理财意识不强 ,消防业务经费供 需矛盾 突出 。消防部队 长期以来靠 “勤请示 ,多汇 报”来 争取 经费 ,依法理 财意识不浓 ,没 有足够重视财政预算的法制性 ,造 成消防 业务经费 “天生不足”,随 着部队停止经商和消防行政事业性收费取 消后 ,消防部队经费来源 紧缩。消防业务经费来源只能靠当地财政 ,欠发达地 区的消防业务 经费更难以保 障 ,经费供 需矛盾愈来愈突 出。

 1.2宏观管理不力 ,基本 建设摊子过大 ,负债较重 。近年来 ,湖南 省消防部 队把加快消 防站的建设 、改 善各级营房设 施 ,作为谋大 事 、促 发展 、建 业绩的重 要举措 ,有 效地促 进 了部 队基础建设 的快 速发展。但是 ,发展 速度、规模与经济承受能力不和谐。仅今年全省 就有7个支 队 ,36个中队正在新建 、改建营房 ,投资规模远远超出 了 当地财政和部队的承受能力。营房基建规模 过大 ,占用 了大量的财 力和警力 ,领导精 力外移 到抓钱筹 款搞基本建设上 ,相 对弱化 了防 火灭火中心工作。

 1 3执勤装备不足 ,管理工作到位难。近年来 ,通过装备达标活动 和装备集中采购制度的落实 ,消防装备建设和管理有了较大的改善。

 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执勤装备量少质弱问题。根据装备配备标准 ,

 全省消防部队应配消防车525辆 ,现有395辆 ,其中服役 1 2年以上的74 辆 ,尚差1 3O辆。大部分中队的特种装备不足 ,个人防护装备不齐 ,且 战斗服 、指挥服等标志性的个人防护装备的颜色 、式样、材质 、性 能各 有差异。同时 ,执勤装备的维修保养和退役报废制度落实不够 ,该维修 的得不到及时维修 ,已老化不能用的却仍然在执勤的现象较为普遍。

 1 4后勤基础工作薄弱 ,制约了可持续发展 。后勤业务发展不平 衡 ,营房 、卫生 、给养等业务工作没 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各级职责不 明 ,工作程序 不规 范。特别是大 、中队没有专门的后勤管理人员 。支 队会计 既是财务 管理人员又是本级财务审计监督员 ,内审机 制不健 全。绝大部分后 勤人员身兼数职 ,很少有时间进行深层面的调查研 究和思考 ,加之后勤培训往 往是低层面的 简单循环 ,这一状 况严重 文/陈 金 辉 制约了后勤 业务理论建设 与工作创新。

 FoRUM 2解 决 上述 问题 的基本 策 略 2 1强化三种意识 ,实现三大转变。首先 ,要增强法制意识 ,实现 人治到法治的转变 。要根据国家、军 队法规和财经法纪的要求 ,建立 健全后勤管理制度体系 。同时 ,在 对各级消防业务经费需求状况进 行评 估和测算基础 上 ,建立各级消 防业务经费的财 政预算基数体 系 ,并通 过法定的程序和形式加 以确 定 ,为依法理财奠 定基础。其 次 ,增强服务意识 ,促 使后勤管理 由行政型向经济 型转变。以人 为 本、顾客导 向、公正公平、注重效率的经济工作理念以及现代经济管 理模 式 ,已逐渐融入各级后勤工作 之中 ,并将使传 统的行政型后勤 管理发 生质 变。再次 ,增强社会意识 ,实现后勤保 障由封闭式向开放 式转变。注重 后勤工作的社会性 ,走 军地兼容之路是搞好后勤工作 的基本途径。

 目前 ,要克服和消除 “大 (小 )而 全、自给自足 ”的部 队后勤传统管理模式的影 响 ,将后勤保障向社 会延伸 ,将部分保障 职能 和技术 服务岗位 向社会开放 .借助社会 资源搞好后勤保障。

 2 2建立预算 管理体系 。当前 ,应建立五种机 制 ,完善总 队、支 队、大 队三级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一是预算论证机制。年度各项经费 开支、建设项 目 ,应在年初进行专门的调查论证 ,对重点项目应采取 论证 、听证形式 ,增强预算项目确定 的科学性。二是完善预算决策机 制。总队应 出台预算管理办法 ,明确各级有关方面在预算决策上的 权限和工作程序 ,确保决策权力正常 有序运行 ,增强决 策的科学性 和民主性。三是编审机制。年度预算应按上报一级的要求 ,下级单位 在年度工作计划上报前 ,向上一 级单位编报年 度财 务预算 :上级单 位应及时审核并批复年度财务预算。总队可成立非常设 的专门预算 论证 咨询和 审核机构 ,督促 、指导 、审查各地财务预算。四是建立预 算执行的刚性约束制度 ,强化预 算的法制权威 ,对 无预 算和超预算 的财务行为严格查处 。五是绩效考核评估机 制。对预算执 行情况逐 年考评 一次 ,及时查究问题 ,促 进预算管理质量的提高。

 2 3强化宏观管理 ,正确引导基本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 ,要 给营房基建工作一个正确的定势定位 。要从 区域经济状况 、财政承 受能力、部队实用和社会发展 等多方面 ,引导基层部队营房 建设 ,预 防和克服形象工程 、政绩工程、腐败工程的影响。同时 ,要让各级政 府明确并履 行其消防站建设的责任与义务 ,不可越俎代庖。并且 ,适 当调整 将营房建设 、特别是 消防站 的建设作 为班子考评的硬性指标 的做法 。其次 ,进一步完善营房基建项 目双轨审批制 度。严格按照有 关规定 ,部 队新建 、改建工程必须 同时报请当地政 府部 门和部队上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FoRUM 4 级部 门审批 ,未 经双轨 审批的 ,严 禁施工 ,不准 超标和 超规模 建 设 。再次 ,实行验收制度。基建工程竣工后 ,地方和部队审批单位 都要参与验收。

 2 4本 着和谐、双赢的原则 ,促进后勤保障的社会 化。一是借 助社会力量 ,搞好 技术保 障。消防部队的一部分技术 性工作 ,走社 会化之路更有利于部队的建设和发展。目前 ,应通 过临时雇 用、聘 用 、合作等多种形式 ,可 从地方引 进医师护士 、等级厨 师、通 信技 术人员 、装备维修人员 ,以提高技术保障水平 ,节省开支。二是建 立 与地方 良性互动 、相互兼容的物业管理机 制。按照国家和军队 的房改政策 ,全面推行公寓房租住制 度和 售房区的物业化管理。

 三是将部队医疗卫生保障纳入社会医保体 系。通过省政府下文明 确消防部队医保经费由各级地方财政承担 ,从消防业务经费中列 支 ,干部战士看病 、住院的费用医保支付之外 ,剩余部分由部队正 常经费解决。

 2 5立足 区域特征 ,正确处理装 备工作 中的四对 矛盾 。消防装 备建设只有与区域经济状况和保 卫任 务相 适应 ,才能发挥最大效 益。要提高装备工作效益,当前务必正确处理四对矛盾。一是装备 标准的一致性和 区域经济的差别性的矛盾 。应根据 区域经济状况 调整装备标准 ,实行发达地 区、次发达地 区、贫困地区的消防中队 的装备建设差别制度 ,让贫困县中队按微 型站标准配置装备 ,次 发达地 区中队按标准站执行 ,发 达地 区中队可参照特勤站装备配 置标准执行 ,并对现 行装备标准进 行遁当的修订 。二是集中采购 与不定需求之间的矛盾 。总队每年举 行消 防装备集 中采购时 ,应 统筹或指定标 志性的个人防护装备 .做到式样 、颜色 、材质全省统 一。

 同时 ,对各单位零星购置的装备加以适当的调控和指导 ,加强 执勤装备动态管理 ,落实各项服务措施 。三是科技含 量增高与技 术保障滞后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 ,务必要建立并强 化以厂家为 主体的技术保 障体系 ,通 过培训 、技术教育 和售后服务 推广 和普 及消防装备应用技术 。依靠厂家落实装备维修保养的技术跟踪 服 务。四是多头管理与职能错位之间的矛盾 。总队应界定后勤部门 与其他部 门在 装备工作 中的职能 ,明确 岗位 责任制 ,防止职 能错 位 形成内耗 ,建立多 头管理 良性互动的工作机 制 ,以提高装备工 作质量。

 2 6加强业务基础建设 调整内部管理机 制。首先 要通 过国 家技术 职称等级考试 ,逐渐培养一支后勤专业技术 干部 队伍 ,在 会计、装备、医疗卫生 、建筑工程 等岗位上 ,推行 高技 术职称人 员 负责制和持证上 岗制 ,以提高后勤管理的质量。其次 ,可偿试 实行 支 队主管会计由总队委派制。这样有利于会计 队伍的稳 定和业务 素质的提高 ,也是 财务内外监督 、审计机制的一种补充 。再次 ,完 善 后勤管理的技术支持系统 ,将各项业务工作纳入计算机管理 ,

 建立资源共享的后勤信息管理体系,提高工作效率。d ‘

 零 釜 ≤ 々譬 诲 指导性 一 0。≮ i 一 一 -

 .1

 许多潮}毫i’阕谖涓防麓闻就是希望掌握实审鞠魏曩曩I嗷 触 ,

 ¨

 ~ 新的火灾,翻I争.以胡:蔫 嚣 鼍咱己的行为栩生蠢 捆目 酌圈嘲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篇二:高校后勤党建工作开展中的困难

高校后勤研究愿藏搬英2 0 0 1年第3期全国高校后勤改革的力度在不断加大,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高校后勤党建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 应充分发挥后勤党组织的政治优势, 增强党建工作的实际效果。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 高校后勤党务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如何改进和加强后勤党的建设工作。思考之一:

 改进和加强后勤党建工作。

 必须紧紧围绕深化后勤改革, 坚持“服务” 宗旨这个目标, 在着力加强后勤党的组织建设上下功夫, 以巩固党组织在后勤工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后勤党组织是保证党对后勤工作政治领导的根本保证, 在实现党对后勤领导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 要把后勤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政治核心, 完成“三服务、 两育人” 的根本任务, 为后勤改革鸣锣开道, 必须重点加强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要充实后勤党务干部, 加强政工队伍建设。

 合理确定高校后勤党务工作干部的编制, 提高党务干部的整体素质成为当务之急。

 各高校党委应象抓教学科研队伍建设一样抓后勤党务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对青年干部的培养, 把他们充实到后勤党务工作中来。

 二要加强后勤党支部建设。以党支部为核心, 以党员为骨干, 把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 对于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 方针、 政策, 保证教学、 科研和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后勤党支部建设, 第—要加强思想建设, 支部—班人应认真学习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0刚、 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 , 的重要思想, 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增强抵制各种错误思想侵绌的能力, 提商鞲烂稀p 实际问题自够本领。

 第二要选好党支部书记, 党支部书记应有党性强, 政治业务素质好、 作飒正派J作负责提有奉献精神的党员担任。

 第三,后勤党总支应加强对党支部的领导, 及时布置工作, 了解下情,定期召开党波涪阳二f何矸讨会, 经验交劳记会, 不断提高党浊部的工作水平涕四; 要积趿J隧影也1彬目党员发展工作, 不断扩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从第—线的优秀职工中发展党员, 党支部对要求入党的同志, 要有计划、 有步骤地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考察和培养,并按照党的有关规定成熟—个发展—个, 通过以E 『1价. 力面的努力'真正}巴后勤魁凳鼹睇踟:

 , 保亚歉懒的缈耐领导。思考之二:

 改进和加强后勤党建工作, 必须着眼于素质这个根本, 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模范作用上下功夫。

 以推动后勤党建工作上个新台阶。江泽民同志曾经提出:

 ‘‘共产党的力量和作用,主要不在于党员的数量而在于党员的素质。

 ” 因此,后勤党建工作的改进和加强, 必须着眼于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让每个党员充分认识到自己新时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

 但由于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部分党员固有的思维定势受到冲击, 主要表现为:

 一是模范作用淡化; 二是能力水平滞后。

 因此, 后勤党组织必须有意识, 有针对l生地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正确引导:

 一是大力宣传后勤改革的必要性, 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改革, 积极支持改革, 并成为后勤改革的宣传员和带头人。

 二是通过开展组织活动, 引导他们认真钻研业务, 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三是大力宣传和提倡无私奉献精神, 引导他们树立全局意识, 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 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真正使后勤党员成为推动后勤改革的强大生力军并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思考之三:

 改进和加强后勤党建工作, 必须紧贴后勤实际, 在不断改进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上下功夫, 以保证后勤党建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面对新的形势, 后勤党建工作要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是要联系后勤实际改进党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具体要求是:

 一要围绕后勤改革, 抓住改革中出现的热点问题作为后勤党建工作的重点。

 二要以“三服务、 两育人” 为中心, 进行理想、 信念、 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 保证后勤改革沿着社会主义轨道健康发展。

 三要注意调动全体职工的参与热情, 把党建活动作为党组织调动职工参与党的建设, 积极向党靠拢的一种方式, 如果把党建工作仅仅看作是党内的事, 则会失去党建工作应有的效应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四要与后勤文化建设相结合。

 党建活动要紧紧围绕后勤目标的制定与落实, 后勤精神的倡导与发扬, 后勤形象的培植与完善来进行, 通过创造—个良好的后勤文化氛围, 推动后勤党建工作水平上一个新的高度。( 责编程正方)6】连云港化工高专焦明连进高校后勤党建工作的 万方数据

篇三:高校后勤党建工作开展中的困难

35 卷 第 3 期 高 教 研 究 与 实 践 Vol. 35 No. 32016 年 9 月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Higher Education Sep. 2016□教育制度当前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的困境及对策分析———基于社会治理视角李国栋 敬菊华[摘 要] 通过社会治理视角分析我国高校后勤改革存在的困境,包括治理主体的单一性、治理结构的简单化以及治理方式的单一性等问题,并对高校后勤改革目标、政策以及动力等几个要素进行分析,最终提出建设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的相关对策。[关键词] 高校后勤改革;困境;社会治理[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章编号] JN00 -065 (2016)03 -0012 -04[收稿日期] 2016 -09 -5[作者简介] 李国栋,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研究生;敬菊华,重庆邮电大学基建后勤管理处处长,研究员。一、引言从 1999 年高校后勤社会改革启动以来,成就是显著的,但也应清醒地看到,高校后勤改革近些年越来越遭遇瓶颈的境况,改革出现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局面,许多高校后勤的工作者会产生“后勤改革的道路到底应该往哪里走”的困惑。高校后勤改革的路径选择是一项复杂的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涉及到政府、高校以及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博弈和平衡,应该从社会治理的高度去思考高校后勤改革这一复杂问题。社会治理理论作为近年来新兴起的社会科学理论,反映了对于政府与公民社会合作共治的价值追求,其一经提出便迅速在社会管理领域获得了话语权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1] 。社会治理强调社会问题的解决站在一个更为开阔的视域,重视多元化的治理、公共的价值取向、善治的目标以及协调发展的状态等,高校后勤改革已经不局限于一个高等教育问题,其复杂性和重要性应该定位在更加系统性的层次去思考解决,本文试从社会治理的视角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后勤改革这一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二、从社会治理角度看高校后勤改革面临主要困境(一)治理主体的单一性从高校后勤改革的初衷来看,政府是这项改革的倡导者和推动者,虽然这种激进式的改革没有考虑到各个地区的发展水平等实际状况,但也基本顺应了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这一特定历史背景的潮流的,为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转向大众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人口红利的下降,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到节约型的转变,高等教育面临的政策环境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政府激进推动高校后勤改革这一局面已经不复存在,而高校后勤改革政策性之强是不言而喻的,政府在高校后勤改革究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对未来的改革走向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目前高校后勤改革面临的首要困境就是政府在当前改革中缺乏有力的支持和引导,政府由“抓手”到“放手”这· 2 1 ·

 李国栋等 当前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的困境及对策分析种角色的转变过于陡峭,我国高校行政色彩浓厚加之市场经济并未完全形成,在这一背景下政府的角色扮演尤为重要,无论是具体指导或是宏观支持都应该给以积极的信号。高校后勤改革应该更多融入社会力量,不仅仅是高校一种力量的游弋,现实情况是市场力量进入高校总是或多或少遇到瓶颈,一些高校为了单纯追求所谓的稳定而极力排斥市场企业的进入,或者采用粗放的行政方式予以不恰当的干预,高校后勤资源没有被作为市场要素加以尊重。(二)治理结构的简单化十五年的高校后勤改革路径是由激进的螺旋式推进到后期缓和的复合型推进这样一个轨迹,从全国高校后勤改革采用的模式来看,主要由以下几种:“甲乙方回归”模式,实行甲乙方多年后又回归甲乙方合并模式;“小机关大实体”模式,这种模式在北方高校较多;“多甲方多实体”模式,学校的后勤处、财务处以及资产处等甲方部门对乙方多个实体进行监管;“小机关多实体”模式,实际上是经营与保障性质分开,学校后勤管理处承担保障以及对各个实体的监督考核,而各个实体按照和学校约定的合同提供相关的服务 [2] 。深层次看高校后勤治理结构的模式我们会认识到,无论是那种模式都是行政与市场两种力量的博弈,在不同的阶段某种力量会占上风进而进行选择,这种治理结构与所面临的矛盾而言是简单化的。从现实很多高校后勤运行方面来看,人员问题可以说后勤治理结构中最突出的问题,人员的老化以及专业技术人才的匮乏,都极大限制了高校后勤治理结构的优化。(三)治理方式的单一性高校后勤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提供更加优质的后勤服务,从近些年后勤改革情况看这些方面在逐步提高,很多高校也采用了更加灵活的方式来完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比如引进竞争性的后勤服务企业、多维度监督考核后勤服务企业以及增加后勤保障运营补贴等方式,而后勤运行模式的不断调整也在优化。从整体方向来看,大多数高校在改革中是在行政与市场之间艰难选择,例如相当多的高校对实体进行了分离,例如浙江大学等高校采用校方控股、员工持股以及社会企业参股的模式,也有实行后勤(集团)公司整体民营化,比如苏州大学完全引入民间资本,组建“民营化”的股份制企业[3] 。虽然许多高校后勤(集团)公司引入社会企业的民间资本参与后勤服务,和未引入民间资本的后勤(集团)公司相比更具有市场竞争力,但在产权模糊的情况下,理性“经济人”决定了民间资本的进入也有一个限度,从而限制了这类企业的发展。虽然有少数高校对所属实体进行工商注册,但是从所有权和经营权之间关系看根本谈不上独立法人实体,产权不清晰是高校后勤实体治理方式先天不足的重要表现。三、原因分析(一)高校后勤改革目标缺乏稳定性和规划性反思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历程,最明显的一点就是高校后勤改革的目标始终处于一种摇摆的状态,1999 年 12 月 14 日,由国家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为高校后勤改革提出了目标和步骤,在《意见》当中明确提出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是:“从 2000 年起,用 3 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符合高等教育特点与需要的新型高等学校后勤保障体系”[4] ,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全国高校纷纷匆忙推出改革工程,在没有做好配套措施的情况下将后勤全面推向社会,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随着高等教育市场的不断饱和,特别是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经过严重膨胀性的增长期后,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由满足数量到追求质量的转变,有相当多的政府及高校的管理者将后勤工作定性为“更好的为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师生服务”这一目标,而对其包涵的价值存量及增量几乎抛弃,这种调整也是对社会化改革目标的重大调整。高校后勤改革的顶层设计者应该站在更高的一个高度去思考改革的目标问题,通过更进一步完善后勤服务体系,更加尊重高等教育的公益性,更加尊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更加尊重社会和谐发展。(二)高校后勤改革政策缺乏连续性和支持性公共政策的取向中最大的问题是连续性的缺失,特别是后勤改革缺乏相应的政策环境,至上到下· 3 1 ·

 高教研究与实践 2016 年 第 3 期没有专门的机构去研究后勤改革这一社会问题,从现实情况看往往某个地区主导的后勤改革来自于某个领导讲话精神,这种嵌入式改革往往带来的是最后步履维艰的结果。由于后勤服务与保障是高等教育中与社会资源以及市场要素接触最前沿的部分,其走向和政府公共政策选择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第二轮启动的社会化改革政策的指导作用从强制性的迁移到自由选择性的发展,从全面“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到深入建设“建设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从政策的路径来看是由激进到缓和的走向,顶层设计者应该考虑到长期规划性以及综合配套的运转。从政策制定的过程和主体来看,高校后勤系统在学校地位趋于边缘化,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愈来愈重视内涵式发展,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以及学生工作等在学校的地位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后勤保障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在学校中的地位,在一些高校主要领导眼中“后勤只要稳定就好”,至于发展不发展、如何发展以及发展到什么层次之类的问题没有去深入思考,很多高校已经很少再召开党政一把手主持的后勤专题性会议,话语权的缺失也导致高校后勤改革从组织界面缺少支持性。(三)高校后勤改革动力不足当前我国处于社会发展转型期,高校后勤系统承担了相当大的压力,其改革的动力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显得不足。首先,高校作为改革的主要承担者,后勤实体剥离存在资产清理问题,后勤实体仅仅拥有资产经营权,没有占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进而导致其动力不足[5] ,而高校完全放手资产处置权力,一方面会引起教职工对国有资产监管的质疑,另一方面高校在后勤资产清理方面缺乏系统的法律法规支持,一旦出现资产流失和损益其承担责任重大。其次,后勤改革始终难以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公益化和市场化之间的矛盾,高校后勤在现实中必须服从于学校以及政府的行政意志,必须体现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其保障能力是作为公共产品供给来体现,而另一方面,高校后勤要实现优质高效的服务脱离市场竞争机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特别是要盘活高校后勤资源,不尊重市场价值规律、单纯采用行政管理方式是万万不可的,我们会看到一个很独特的现象,一方面高校后勤面对不断上涨的大宗商品价格却要努力控制成本压缩盈利空间,而另一方面很多高校却希望通过减少后勤核拨经费甚至希望其自负盈亏,当然,我们不可否认高校后勤不能摆脱其公益性的特征,但是在公益性和市场化之间选择一个合理的平衡点是当前应该亟需思考的问题。四、对策(一)统一思想,构建多层级后勤改革目标体系科学合理的改革目标需要改革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和综合配套,真正把高校后勤改革放在国家宏观改革发展大局和高等教育整体改革发展全局中去思考,逐步构建多层级后勤改革目标体系 [6] 。首先,应坚持融合的价值取向,不回避教育公益性与市场化之间的矛盾,服务于高等教育是目的,尊重市场规律是手段,两者不能厚此薄彼,市场化要要结合当地经济体发展情况、师生消费能力情况以及高校发展规模等因素,既不能盲目发展也不能错失市场化的机会。其次,坚持公平的利益分配原则,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惠及层面应该是政府、社会以及高校的平衡,应坚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兼顾特殊群体的利益,对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利益要进行综合考虑,同时注重在面对矛盾时候加强协调,不能因为担心失控而放弃改革的方向 [7] 。最后,应坚持改革目标的切实可行性,后勤改革必须注重差异,尊重特色,同时要考虑改革投入要素的效益性以及可持续性。(二)注重战略,形成良性后勤发展政策环境我们应把深化改革作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把科学发展作为推进改革的根本目标,把维护稳定作为深化改革和科学发展的必要前提,坚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有关各方承受程度进行统筹思考和谋划。从宏观层面,政府应该继续坚持高校去行政化改革,以现代大学制度为方向不断推进高校治理结构的形成,加强对后勤改革指导工作,高等教育战略规划中应体现高校后勤改革的目标及具体步骤,对各地区的高校后勤协会提高支持力度,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对后勤实体的发展继续明确支持,在税负减免以及资产清理提供明确的支持与指导。从中观层面,高校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后勤工作,调动各方资源支持后勤改革,要充分认识到“后勤不仅是稳定器也是加速器”,从年度考核、人事制度以· 4 1 ·

 李国栋等 当前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的困境及对策分析及资产管理等政策层面给与后勤发展有力的支持,要给与后勤改革较为宽裕的政策空间,高校内部其他部门应该多了解后勤工作,促进工作协同。(三)统筹兼顾,实现后勤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统筹兼顾是建设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与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要通过促进改革实现后勤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改革不断深化,消除壁垒,引入竞争,积极开放校内经营性市场,稳步扩大校内服务性市场。支持学校自主选择社会优质企业进校服务,促进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公平、有序竞争,为高校自主选择服务,满足高校师生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提供切实保证 [8] 。学校要加强监管,完善校内后勤服务市场秩序,健全校园后勤服务市场准入、退出制度,全面实施后勤服务项目的招投标制度。在优化配置过程中,应注重兼顾各方利益,处理好服务市场化与教育公益性之间的矛盾、后勤保障稳定性与后勤服务发展性之间的矛盾以及后勤服务需求多样性与后勤服务供给增长缓慢性等之间的矛盾。引进或者自身提高后勤服务是大方向,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加强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不能因为引进服务而降低保障工作的标准,二者是彼此促进而不是简单替代。(四)协调发展,科学规范后勤运营模式后勤运营模式没有标准的模式,最优的模式只能是最适合高校自身发展情况的模式,建设科学规范的后勤运营模式除了在组织结构、编制核算、岗位分析以及工作机制方面做好科学设计之外,同时也应注意几个问题:首先是处理好高校与后勤系统的关系,后勤改革并不意味着高校不需要再肩负应有的责任,也不意味着高校过多干预后勤系统日常运转工作;其次是处理好后勤管理部门与后勤实体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多实体”还是“大实体”本质上都是市场要素占主体,唯有以市场化运行方式的后勤实体才具备创新能力,过多的行政管理以及考核监督仅仅只会加强后勤实体保障功能,而极大的挫伤其发展的积极性;最后要注意校内保障性主体与引进的服务性主体之间的关系,高校内部后勤管理更多提供的是保障性的工作,而提供优质且多样性的服务往往通过引进外包服务去解决,两种之间要注意统筹并加强协调 [9] ...

篇四:高校后勤党建工作开展中的困难

学校后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个学校的后勤工作说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要说它容易吧也确实容易, 说它复杂吧也挺复杂的; 这要看如何在管理工作中正确处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总结了 几点认识如下;

 一、 学校后勤工作对教学工作的作用不仅有育人功能,而且对全校的德育、 智育、 体育工作起着重要的物质保障作用, 这种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德育工作同其他教学工作一样,也需要给予一定的投入, 给予有力的物质保障(水、 电、 场所等) 。

 基本物质条件不具备, 教学的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和削弱。

 所以说, 后勤工作是决定教学质量带有根本性的物质基础工作。

 当前不少教学工作者“心有余而力不足” 的种种感叹也说明教学工作要有物质保证。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是指军队后勤工作必须领先于军队行动。

 学校后勤工作同样如此。

 举个例子; 试想如果教室或宿舍的灯坏了 , 窗玻璃、 桌椅坏了 , 屡次报修不见动静, 一拖再拖, 学生就会感到很失望, 甚至恼火, 就会感到学校没有人关心他们, 那么我们又怎能理直气壮地要求学生关心学校、 关心集体、 关心他人呢?后勤工作人员 只 有千方百计、 想方设法做好保障工作, 才能为教学工作提供有力的物质保证, 否则就会拖正常教学工作的后腿。

 又如智育, 主要是教师承担的工作, 后勤人员 虽然不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 但是后勤人员 经过辛

 勤工作, 可以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 生活环境, 有利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 使教师顺利地实施教学, 使学生顺利有效地学习, 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促进优良学风的养成。

 再如体育, 后勤工作做好了 , 就可以提供良好的体育场地、 设备、 器材, 并保证学生良好的伙食营养等重要条件。

 加强学校后勤工作, 也是贯彻党的政策,充分调动教师献身教育从事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主动性、 创造性的重要环节。

 后勤部门按照党的政策和有关教育法规千方百计创造条件, 保证教师的物质生活待遇, 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困难。

 如做好教师宿舍的水电维修, 为教师排忧解难, 往往事情虽小, 心理效应却很大, 可以使教师亲身感受到党的温暖, 组织的关怀, 增强他们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信心和干劲。

 二、 学校后勤工作人员 的现状, 应提高其待遇, 后勤管理是小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 长期以来, 小学后勤管理人员 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有的人们认为做后勤工作低人一等, 是伺侯人。

 这显然是不对的。

 如果以这种不正确的思想指导学校工作, 其结果是严重挫伤了 后勤工作人员 的积极性和自 觉性。

 有这种不正确思想, 就会轻视后勤管理, 看不起后勤工作, 不尊重后勤人员 的辛勤劳动。

 目 前, 小学后勤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安心后勤工作, 这是重要原因之一。

 后勤管理人员 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另 一个原因, 是由于

 后勤工作具体事务多, 后勤人员 往往埋头苦干的多, 但组织宣传工作业绩少, 取得有关方面的理解支持少。

 这种状况必须尽快改变。“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后勤在军队作战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办学校也是如此, 它离不开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条件。

 而校舍的建设和维护, 设备的购置、 维修和保养, 经费的筹集、 分配和使用及办学所必需的各项服务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条件, 这些条件都要由后勤人员 去创造。又如: 开学前, 后勤人员 要提前到校, 将课桌凳配齐, 将办公用具分发到各个办公室、 教研组, 课本、 作业本准备齐全,将各项收费工作安排就绪。

 放假后, 教师学生都可以休息了 ,但后勤人员 则 要利用 假期整修校舍、 维修桌凳教学仪器等等。

 总之, 后勤部门要把工作想在前头, 做在前头, 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因而, 学校办得好, 有后勤人员 的一份功劳; 学校办得差, 也有后勤工作者的一份责任。

 学校后勤工作与学校其他各项工作是紧密相联、 不可分开的。

 三、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对后勤人员 素质的要求后勤人员 应该具备的素质是多方面的, 后勤工作要求从事该工作的职工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 文化素质、 品德修养、 基本技能和较强业务素质, 对管理者而论, 其素质、 技能要求要更高一筹, 即全兼容。

  1、 要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 人的各种素质中, 政治思想素质是灵魂, 是我们开展和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

 提, 因此要将其作为后勤管理者的基本的必备素质来看待,否则后勤工作就会错位乃至误入迷途。

 2、 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 对于后勤工作不少人采取鄙视的态度。

 认为后勤人员 就是伺候别人, 低人一等, 费力不讨好。

 各校后勤人员 普遍存在着不安心工作, 不热心服务的问题。

 后勤人员 要正确认识后勤工作在学校中 的地位和作用, 明确学校的各项工作只有分工不同, 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为培养人才的一切劳动都是高尚的, 光荣的。

 3、 要有一定的开拓精神为适应事业的重新规划、 布局的重新调整, 后勤社会化已势在必行。

 四、 学校后勤管理的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是学校后勤管理要从学校的基本任务和后勤工作的特点出发, 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2、 方向性原则 是学校后勤管理的中心工作, 学校后勤工作的宗旨就是为教学和师生员 工的生活服务, 服务育人,管理育人。

 3、 效益性原则 是指学校管理后勤管理工作要在正确的思想和目 标指引 下, 合理利用人力、 物力、 财力等资源, 使有限的资源充分发挥作用, 高质量、 高效率地实现培养目 标,完成学校教育的任务, 取得高效益。

 五、 加强和改善后勤管理体制的措施

 1、 建好一套制度内部管理从建章立制入手, 用 制度管

 事, 用制度管人是十分有效的。

 2、 培养一个好的工作队伍, 后勤工作在学校中虽然只是一个工作部门, 但它有别于一般的处室, 可谓“摊大、 人多、 事杂”。

 总之, 学校工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教学工作离不开后勤工作, 而后勤工作只有很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 才有实质性的意义。

篇五:高校后勤党建工作开展中的困难

研究 158

 2017 年 7 月 高校后勤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与路径突破

 尹少云

 万 旌

 李 菲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4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校后勤党建示范点工作的重要性,结合高校后勤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我们提出了要加强党的理论宣传和教育,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强化后勤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夯实党的执政能力;创新党建的活动方式,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广大党员积极性、创造性;加强后勤党组织的制度建设,提高后勤党建的科学化水平以探寻高校后勤党建工作的突破路径。

 关键词:高校;后勤党建工作;挑战;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4;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76X(2017)07-0158-02

 高校后勤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校后勤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高校依法治校规范管理和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发展,对于高校后勤党建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1 高校后勤党建示范点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后勤党建示范点建设可以有效地针对后勤工作的分布特征,做到哪里有后勤人,党的基层组织就建到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从而使党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后勤各实体,把思想政治工作延伸到后勤每一位员工。

 1.1 党建示范点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工作团队

 “独木不成林”,在我们后勤队伍中特别是干部队伍需要形成强大合力形成大片森林,才能很好地发挥示范效应。也就是说单个成员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构建成一支关系和谐的团队,集体的事业发展目标才能渗透到每个成员的思想中,成为团结成员共同努力的方向。在工作上、生活上尊重每一位成员,让大家从自身的体验中学会包容、欣赏、尊重其他成员的个别性,使全体员工产生归宿感,树立共同目标,共同为高校后勤事业努力工作。

 1.2 党建示范点有利于打造和谐的领导班子

 领导班子是一个单位的核心和灵魂,一个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是事业发展的关键。只有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才带得出能打硬仗的职工队伍,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才能带领职工同甘共苦、履职尽责、干事创业,才能增强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从而带动整个单位的和谐发展。

 2 高校后勤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高校后勤改革经历了十余年的探索,在后勤党建工作方面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根据有关文件精神,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要实现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根本转变,高校后勤成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滚动发展、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化经济实体,逐步形成多元化、多样化的现代后勤服务新体系。我校在整合之前曾尝试过这种运行机制,也曾取得过一定成效。

 新的后勤工作格局给后勤党建工作带了新的挑战。一是从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看后勤党组织的定位。二是从后勤人事变迁看党组织的作用发挥。三是后勤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工作方向。高校后勤党组织如何在改革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工作宗旨,更好地保障和谐稳定发展,值得广大党员思考。

 3 高校后勤党建工作的突破路径

 3.1 加强党的理论宣传和教育,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

 伟大的导师马克思曾经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员、干部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取得“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可见,意识形态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和人民的福祉。在高校基层党建中,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坚持不懈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加强党的理论的宣传教育,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

 3.2 强化后勤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夯实党的执政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指出“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十分重要,只要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都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就会很有力量,我们国家就会很有力量,我们人民就会很有力量,党的执政基础就能坚如磐石。”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党建工作是高校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代表着最基层、最广泛的工人阶级利益,是党建工作的基础。为了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各级领导和部门要高度重视后勤党组织建设,消除轻视党建工作、后勤工作的心态。

 3.3

 创新党建的活动方式,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广大党员积极性、创造性

 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方式缺少创新,往往限于集中开会、集体学习,完成上级布置的活动内容,会使党建工作流于形式,缺少新意。党建活动要创新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以互联网为阵地,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管理领域是划时代的巨变,它所带来的优势是明显的。我们要紧跟时代,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这个主战场,占领思想阵地,把握价值观的主流方向,打造新型的党建活动方式。第二,以服务师生为桥梁,搭建各种互助平台。后勤可以邀请师生参与到后勤的工作中来,让师生作为后勤的智囊团、专家队、培训师,借助党建互动平台,一方面可以让师生更加了解后勤工作的不易,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后勤员工的政治、文化素养和服务水平。第三,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开展各种形式的组织生活。高校后勤党员与其他院系的师生党员的学历、工作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单纯的理论宣讲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来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训,如红色电影赏析、争先创优评选、个人成长汇报日谈、包干责任区及相应岗位技能比武等活动都会使党员在活动中受到启发,事半功倍、达到活动的目的。

 3.4 加强后勤党组 织的制度建设,提高后勤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科学论断和重大命题,这是我们党对党的建设和理论体系的又一次革新,为新的形式下党的建设提供了行动纲领。制度建设是高校后勤党建的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保障,保证党的建设,特别是在基层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实现党建科学化的第一关。主要包括修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如通过与相关责任人签订目标责任书等方式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层层传递压力,有效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通过与重要岗位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的方式,有效地落实“两个责任”;落实建立健全民主责任制,在党内进一步扩大党务公开范围,完善民主监督程序;建立科学的考核和评价制度,充分体现党务的公开、公平、公证;设计科学合理的学习制度体系、增强党员对学习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等。加强后勤党的建设只有做到用制度管权、用 (下转第 160 页)

 思政研究 160

 2017 年 7 月 教育内容,编著的习近平重要讲话各种读本,为党员干部的学习再教育提供了理论参考与知识借鉴。

 3 结束语

 反腐倡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重要举措,自其实施以来,对于政党内的不正之气有所纠正,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更赢得了党心民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发表了多次重要讲话,形成了其独特的富有个性化的语言风格,充满了语言魅力,更为党员干部廉洁教育树立了榜样,在落实工作上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借鉴,提升了党员干部廉洁教育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邓学源.廉洁文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价值论析[J].求实,2014(06):22-26. [2]石晓博,章学锋.习近平个性语言艺术的传播学研究[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4,23(03):32-35. [3]李永胜.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七大特点[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06):1-9. [4]刘晓霞.当前领导干部廉洁价值理念的培育路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上接第 158 页)

 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推进党的建设和党内生活制度化、规范化,才能真正走向科学化。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后勤党建工作在面临各种挑战时,需探寻突破路径,当下需以“两学一做”的示范建设工作为助推剂,其他没有被确定为示范点的,仍然对照创建示范点的条件,积极开展工作。在教育引导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热情为师生、学校服务和奉献的同时,我们要把争先创优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树立各方面的典型,发挥榜样的作用,引导他们成才。

 参考文献

 [1]郑晓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后勤党建中的作用[J].才智,2014(33):74. [2]姜晓刚,宋飞.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推动高校后勤党建工作创新[J].高校后勤研究,2013(4):31-32. [3]王金太.高校后勤党建的网络平台实践探索[J].办公室业务,2016(6):37-38.

篇六:高校后勤党建工作开展中的困难

19年第19期总第520期对策参考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