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农房管控风貌提升是谁提出的10篇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农房管控风貌提升是谁提出的 风貌 房管 提出

农房管控风貌提升是谁提出的10篇农房管控风貌提升是谁提出的 乡村建筑风貌管控及引导研究——以龙宫镇为例吴岘,刘美摘要:随着我国乡村的高速发展,千篇一律的现代化建筑、无温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房管控风貌提升是谁提出的10篇,供大家参考。

农房管控风貌提升是谁提出的10篇

篇一:农房管控风貌提升是谁提出的

建筑风貌管控及引导研究——以龙宫镇为例 吴岘,刘美 摘要:随着我国乡村的高速发展,千篇一律的现代化建筑、无温度的钢筋混凝土等新潮的现代元素逐步侵 蚀乡村建筑,破坏了传统建筑风貌的建筑文化氛围。对乡村建筑的保护与管理急需重视与提倡,建筑风貌 应演绎并传承地域传统特征,融入现代理念、现代功能、新 技术和新材料的同时,严格禁止照搬照抄,盲目模仿的各类 异域风格和华而不实的建筑造型。本文以安顺龙宫镇为研究 对象通过对当地民族文化的分析研究进而来确定各区域各 类建筑的风貌管控及引导方式。

 关键词:乡村建筑风貌,乡土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地域 性,分类分级管控引导 乡村建筑风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乡愁”的重要载体。在快速城镇化发展的 进程中,乡村建筑风貌一方面承担着延续乡土文化 的使命,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城市扩张下传统建筑风貌特色逐渐消失的危机。通过对乡村建筑 风貌组成要素研究,并实施合理的引导和控制,塑造独具特色的乡村建筑风貌,实现我国乡 村呈现“一村一特色、一村一风格”的鲜明的建筑风貌特色。

 1 研究意义 目前,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乡村发展的不充分是我国发展最大 的不充分。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提出,我国已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 造具有地域性的建筑风貌,有利于乡村建设早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 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城乡协调发展的时代新篇章。

 2 研究路径及分析 2.1 研究路径 首先,引出影响建筑风貌的主要因素——民族文化;其次,提取当地不同民族文化背景 下乡村建筑风貌的组成要素;然后,分析当地现状风貌及存在问题;最后,结合各民族文化 建筑风貌的组成要素,对建筑风貌实行“分类”、“分级”管控和引导。

 2.2 路径分析 2.2.1 影响龙宫镇建筑风貌的主要因素 (1)龙宫镇现状民族分布

 主要居住着布依族、苗族和两个“特殊”的汉族族群。

 布依族:分布在羊卜村、油菜湖村、桃子村、龙潭村、六合村、木厦河村、山泉村。

 苗族:分布在满嘎村、油菜湖村和桃子村。

 两个“特殊”的汉族族群:一个是居住在漩塘村周边的汉族,称为“南龙人”的族群; 另一个是居住在蔡官及周边的汉族,称为“屯堡人”的族群。

 (2)各民族文化影响的乡村建筑风貌 布依族文化 苗族文化 屯堡文化 干栏式建筑 吊脚楼 形成以吊脚楼为主的乡村建筑风貌 以防御功能为主的石头村寨 形成以防御、石头为主的乡村建筑风貌 形成以干栏式建筑为主的乡村建筑风貌 2.2.2 各民族文化下乡村建筑风貌的组成要素 乡村建筑风貌的主体是建筑,而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因此不同的民族文化对乡村建筑 风貌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1)屯堡文化背景下乡村建筑风貌组成要素 聚居形式:依山傍水,寨前要有可供灌溉的河流,寨中有饮用水源,寨后有靠山,进 则可攻,退则可守。

 平面布局:继承了江淮汉式合院式民居,多为三合院、四合院或是它们的纵横向组合 而成的合院式平面布局,整个村寨呈现若干个三合院、四合院的综合体。此外,屯堡建筑平 面还呈现中轴线对称布局,一户一门,正房是屯堡民居的主体建筑,是敬神、祭祖、会客、 起居的主要场所,分三间、五间、七间不等。

 建筑类型:以合院式石头房子为主,高大的碉楼为辅。

 建筑结构:较为规则砌墙,内部普遍采用穿斗式或穿斗台梁混合式木结构,石板作瓦。

 建筑屋顶:石板作瓦,形成较为规则的坡屋顶。

 建筑材质:建筑外部以石材为主,屋顶支撑结构、窗户、院落内部装饰以木材为主。

 建筑色彩:以石材所具有的“灰白、深黛”及装饰部分“深黛”为主色调。

 建筑高度:以二层住居为主,高度大约 5-8 米。

 细部装饰:在门楼、枋拱、窗棂、水道等处多有吉瑞花草、历史典故等雕刻装饰;门 头雕刻最为繁复,有花窗、花板、垂花柱、面具;每个部件都饰以不同的图案。

 (2)布依族文化背景下乡村建筑风貌的组成要素 聚居形式:依山傍水聚族而居。

 平面布局:一般是 3 间,中间较大的是堂屋设置的有火塘,两侧的房屋是卧室、厨房; 堂屋正中设有神龛供奉祖先,左右两侧分隔成灶房、寝室、客房。

 建筑类型:以干栏式楼房或半边楼式的石板房为主。

 建筑结构:以石条或石块砌墙,石板盖顶,呈现前半部 正面是楼,后半部背面看是平房。

 建筑屋顶:石板作瓦,形成布依族建筑特有的坡屋顶(一 般为悬山式)。

 建筑材质:除檀条、椽子、正面的楼是木材外,其余全 是石材。

 建筑色彩:以石材所具有的“灰白、深黛”为主色调。

 建筑高度:以二层住居为主,高度大约 5-6 米(一层比 较低矮,用来饲养牲畜,二层用来居住)。

 细部装饰:主要以本土石材,木材所呈现出来的肌理为主。

 (3)苗族文化背景下乡村建筑风貌的组成要素 聚居形式:由于苗族文化崇拜自然,主张不占农田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聚居形式多 为依山而建,主要有团式、成片式、成条式、成串式、附生式、群集式六种;

 平面布局:以左右“一”字形排开的平面布局为主; 建筑类型:以石屋为主,吊脚楼、茅草房为辅; 建筑结构:以较大石块砌墙,上置穿斗式木架构木梁 ,石片作瓦; 建筑屋顶:石片作瓦,形成苗族建筑特有的坡屋顶; 建筑材质:屋身、屋顶以石材为主,屋顶的支撑结构、窗户以木材为主; 建筑色彩:以石材所具有的“青灰、深黛”为主色调; 建筑高度:以单层住居为主,高度大约 2.5-4 米; 细部装饰:“石屋”是苗族建筑中最原始、最简单的建筑类型,细部装饰较少。在大 梁上绑求平安的灵物如“栽竹花”“砍板凳”、“保家坛”;窗户糊贴白纸。

 2.2.3 龙宫镇现状乡村建筑风貌及存在问题 目前,龙宫镇的建筑风貌并未根据民族分布情况,形成相应的建筑风貌分区。

 随着景区的快速发展,对当地农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经济增长,与此同时也为当地村 民带来了很多外来的现代元素。因村民们盲目的追求现代感,急增的新建住房均以各种各样 的“小洋房”为主,导致房屋的建筑风格不统一,传统建筑风貌开始慢慢地缺失,过多新潮 的现代建筑材料及元素——玻璃、琉璃瓦、铝合金,使村庄失去了原有的亲切感和自然韵味。

 新建建筑与传统建筑风貌不协调是龙宫镇传统建筑风貌保护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农 村盖新房、建楼房缺乏统一规划和引导,造成私搭乱建、传统建筑风貌要素缺失的新楼呈现 于一座座传统建筑风貌村落中,严重破坏了传统建筑风貌的建筑文化氛围。

 3 乡村建筑风貌分区及管控引导 3.1 龙宫镇乡村建筑风貌的分区 依托龙宫镇的民族分布情况及现状建筑,对龙宫 镇的建筑风貌进行分区,北部为以屯堡文化为主的建筑 风貌区,中部为以苗族文化为主的建筑风貌区,南部为 以布依族文化为主的建筑风貌区。

 3.2 龙宫镇乡村建筑风貌的管控和引导 3.2.1 屯堡文化建筑风貌区的管控和引导 主要分为:传统风貌建筑、一般建筑、新建建筑

 三类,其实行分类、分级管控和引导。

 (1)传统风貌建筑 屯堡传统风貌建筑的管控和引导 风貌 保存现状 类别 保留修缮维护 拆除 风貌保存差,结构破损严重 (危房)的建筑 风貌保存完整,结构各方 风貌保存完整,局部破损的建 筑 组成 要素 面较好的建筑 聚居形式 加大对建筑物各组成要素 平面布局 的保护力度,强调保护全 部的历史信息; 不破坏聚居形式 遵循“先内后外,先上后下”, 恢复传统的合院式平面布局。

 保障拆除的顺利进行和拆材 料的完好性和完整性; 性,局部修复保障建筑的完整 对有特色的并保存较好的构 延续屯堡建筑石头房子的特 建筑类型 对其一定规模的历史环境 和场所特性进行保护和恢 性。

 件尽可能保存,如无法保存, 则应在拆除前对原物拍照, 记录材料、形式、色彩,并 按原物绘制详细的样式花纹 图。

 复,保护和恢复周围绿化、 加固屯堡建筑以石块砌墙、穿 斗式木架构木梁、石片作瓦的 结构,恢复原有功能。

 特色植被,拆除周边不协 调的搭建,统一相关区域 的整体建筑风貌; 建筑结构 建筑屋顶 修复破损的屋顶,保障坡屋顶 的完整性。

 禁止任何重建,适度开发 此类建筑的旅游、纪念价 利用同类型的石材、木材进行 替换或者修补。

 建筑材质 值。

 还原屯堡建筑“灰白、深黛” 主色调。

 建筑色彩 严格控制建筑高度,整治改造 为二层住居,高度控制在 5-8 米。

 建筑高度 依据装饰的位置、类别,参照 屯堡建筑传统细部装饰的保 护资料,恢复原始的形态。

 细部装饰 (2)一般建筑 屯堡一般建筑的管控和引导 整治改造 风貌 保留现状 类别 拆除重建 与传统风貌不协调建筑 质量较差 与传统风貌协调的 建筑 组成 要素 质量较好 加强对建筑物各组 屋面改造:在房屋结构许可、地基 遵循安全第一,保障拆除的顺 成要素的完善,使 承载力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鼓励改 利进行; 聚居形式

 建筑风貌特性越来 为以石板为材料,形成以灰白、深 不破坏周边传统建筑为原则; 越接近屯堡传统风 黛为主色调的坡屋顶。整治后的屋 拆除构建能回收的尽量回收利 平面布局 建筑类型 建筑结构 建筑屋顶 建筑材质 建筑色彩 建筑高度 貌建筑。

 顶形式应与屯堡建筑原有建筑风 貌相协调,坡屋顶改造既要满足通 风透气的要求,又要能体现屯堡文 化地域性的民族特色; 用,实现经济性、环保性。

 外墙改造:墙体改造一方面是尽可 能采用龙宫镇特有的石材,同时在 建筑外立面加上屯堡建筑传统或 近代建筑的建筑要素;另一方面是 利用清水砖墙、石坯墙、贴面墙体、 水刷石墙等简易的整治方式使墙 体呈现出与传统风貌建筑相协调 的肌理。最终使建筑的艺术造型能 够体现屯堡建筑浓郁的乡土气息 和生活气息; 提升立面装修细节:更换立面装修 细节包括门窗、栏杆、檐口、线脚 等为屯堡建筑石头房建筑形式。采 用龙宫镇特有的石材进行与传统 建筑风貌相协调的构造性外观整 治。

 近期主要是立面修缮,减少此类 建筑对传统建筑风貌的影响。随着 传统建筑风貌保护和更新工作不 断地深入,待条件成熟时,对此类 建筑进行较大力度整治改造或者 拆除重建。

 细部装饰 (3)新建建筑 屯堡新建建筑的管控和引导 组成要素 聚居形式 选择依山傍水区域建设,保障寨前要有可供灌溉的河流,寨中有饮用水源,寨后有靠山。

 建设为三合院、四合院或是它们的纵横向组合而成的合院式建筑。使建筑平面呈现中轴 平面布局 线对称布局,一户一门,正房是屯堡民居的主体建筑,是敬神、祭祖、会客、起居的主 要场所,分三间、五间、七间不等。

 整 治 措 施 建筑类型 以合院式石头房子为主。

 建筑结构 以较为规则砌墙,内部普遍采用穿斗式或穿斗台梁混合式的木结构,石板作瓦。

 建筑屋顶 石板作瓦,形成较为规则的坡屋顶。

 建筑材质 建筑外部以龙宫镇特有的石材为主,屋顶的支撑结构、窗户、院落内部装饰以木材为主。

 建筑色彩 以石材所具有的“灰白、深黛”为主色调。

 建筑高度 以二层住居为主,高度大约 5-8 米。

 在门楼、枋拱、窗棂、水道等处多有吉瑞花草、历史典故等雕刻装饰;门头雕刻花窗、 细部装饰 花板、垂花柱、面具;每个部件(石柱、石窗、石凳、石屋基、石板栏等)都饰以不同 的图案。

 3.2.2 布依族文化建筑风貌区的管控和引导 布依族文化建筑风貌区的建筑主要分为:传统风貌建筑、一般建筑、新建建筑三类, 通过对这三类建筑实行分类、分级管控和引导,实现对布依族建筑风貌的管控和引导。

 (1)传统风貌建筑 布依族传统风貌建筑的管控和引导 风貌 保存现状 类别 保留修缮维护 拆除 风貌保存差,结构破损严重 (危房)的建筑 风貌保存完整,结构各方 风貌保存完整,局部破损的建 筑 组成 要素 面较好的建筑 聚居形式 同屯堡传统风貌建筑保护 不破坏聚居形式 同屯堡传统风貌建筑的危房 拆除方式一致。

 方式一致。

 平面布局 恢复传统的使用功能布局方 式,即中间是堂屋,两侧为卧 室、厨房。

 延续布依族建筑石板房的特 性,局部修复保障建筑的完整 性。

 建筑类型 建筑结构 加固布依族建筑以石条或石 块砌墙,石板盖顶的结构,恢 复原有特色(前半部正面是 楼,后半部背面是平房)。

 修复破损的屋顶,保障坡屋顶 的完整性。

 建筑屋顶 建筑材质 建筑色彩 利用同类型的石材、木材进行 替换或者修补。

 还原布依族建筑“灰白、深黛” 主色调。

 严格控制建筑高度,整治改造 为二层住居,高度控制在 5-6 米。

 建筑高度 恢复布依族建筑最原始的肌 理形态。

 细部装饰 (2)一般建筑

 布依族一般建筑的管控和引导 整治改造 风貌 保留现状 类别 拆除重建 与传统风貌不协调建筑 质量较差 与传统风貌协调的 组成 要素 建筑 质量较好 加强对建筑物各组 屋面改造:在房屋结构许可、地基 同屯堡一般建筑中拆除重建的 成要素的完善,使 承载力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鼓励改 方式一致。

 建筑风貌特性越来 为以石板为材料,形成以灰白、深 聚居形式 平面布局 建筑类型 建筑结构 建筑屋顶 建筑材质 建筑色彩 越接近布依族传统 黛为主色调的坡屋顶。整治后的屋 风貌建筑。

 顶形式应与布依族建筑原有建筑 风貌相协调,坡屋顶改造既要满足 通风透气的要求,又要能体现布依 族文化地域性的民族特色; 外墙改造:墙体改造一方面是尽可 能采用龙宫镇特有的石材,同时在 建筑外立面加上布依族建筑传统 或近代建筑的建筑要素;另一方面 是利用清水砖墙、石坯墙、贴面墙 体、水刷石墙等简易的整治方式使 墙体呈现出与传统风貌建筑相协 调的肌理。最终使建筑的艺术造型 能够体现布依族建筑浓郁的乡土 气息和生活气息; 提升立面装修细节:更换立面装修 细节包括门窗、栏杆、檐口、线...

篇二:农房管控风貌提升是谁提出的

mdash; 1

 — 高明区关于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 风貌提升的实施方案 (征求公众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的指导意见》(粤府〔2020〕43 号)、《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的实施意见(佛府〔2021〕10 号)》,全面推进全区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建设和发展水平,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决策部署,将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作为打造与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相匹配的美丽乡村的重要抓手,全域推进农房管控、乡村风貌提升,为我区率先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通过 2021 年逐步完善的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政策体系,农村违法违规建房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

  — 2

 — 作进一步深化,全面高质量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建成首批 4 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打造一批乡村风貌微改造成效明显的示范自然村,建成超过 15 公里覆盖超过 3000 户以上居民的乡村风貌带,引领推进全区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

 2022 年年底前,形成相对完善的农村宅基地管理机制,农村违法建设基本杜绝,存量整治取得显著成效,新建农房管理进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11 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基本建成,4 个区级示范村和全区主要的铁路、国道、高速公路沿线重点乡村基本完成风貌提升工作,美丽田园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整体成效呈现。

 2025 年年底前,全面建立规范有序、管控有效的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建设管理新秩序,农村住宅违法用地违法建设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全面完成美丽宜居乡村创建,全区 15%的村(居)达到特色精品村标准,30%的村(居)完成三线整治,全区 80%以上存量农房完成微改造,100%的村(居)完成“四小园”建设;“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成为全市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全区乡村风貌提升取得明显成效。

 (三)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统筹与尊重民意相结合。政府引导,村民参与,社会支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坚持遏制增量与整治存量相结合。坚决遏制新增农村违法违

  — 3

 — 规建房行为,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实行“零容忍”;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整治工作,对存量农房分策分批微改造。

 坚持示范创建与分类指导相结合。按照试点先行,典型引领,逐步铺开原则,以彰显特色为目的,结合当地特色,因地制宜打造,防止千篇一律,千村一面。

 坚持传承历史文化与塑造现代风貌相结合。既重视传统村落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又合理运用现代技术和生态环保材料,打造体现乡愁又各尽其美的高明乡村。

 坚持财政投入与多方筹资相结合。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基础上,拓宽资金来源,广泛动员村民、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多渠道投入建设打造。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结合实际有序推进农房管控 1 1 、 严格执行“一户一宅”规定。宅基地是农村村民用于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的集体建设用地,包括住房、附属用房和庭院等用地。年满 18 周岁的子女可视为“一户”,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我区规定的标准,历史建成的多宗住宅和附属生活设施用地面积总和未超过区规定面积标准的,可视为“一宅”。引导通过易地建造、集体回收等方式逐步解决历史建成的一户拥有多宗、零散的住宅和附属生活设施用地问题,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落实“一户一宅”规定。农村村民应当严格按照批准面积和建房标准建设住宅,禁止未批先建、超面

  — 4

 — 积占用宅基地。经批准易地建造住宅的,应当严格按照“建新拆旧”要求,将原宅基地交还村集体。若原有宅基地涉及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佛山市古村落活化名录等历史文化资源的,要按照《佛山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规定进行保护,不能擅自“拆旧”,可通过宅基地置换方式实现异地建新。农村村民出卖、出租、赠与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禁止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和农民住宅。对历史形成的宅基地面积超标准和“一户多宅”等问题,要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分类进行认定和处置。

 2 2 、 摸清农村宅基地和住宅现状底数。各镇(街道)要结合农村地籍调查、“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权籍调查、不动产登记确权等数据资料,构建农村宅基地和住宅信息数据库,涵盖宅基地单元、空间分布、用地面积、建筑面积、权属人、户内人口数量、利用现状及权属人是否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是否为城镇居民、是否为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和是否为华侨或外籍华人等信息,力争在 2021 年年底前全面摸清农村宅基地和住宅现状底数,建成农村宅基地和住宅信息数据库,为宅基地审批管理和相关决策及评估工作提供准确的基础信息数据。

 3 3 、 全面建立宅基地资格权管理制度。各镇(街道)要衔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管理的基础上,全面建立宅基地资格权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一户一宅”规定。在此基础上形成宅基地资格名录库,梳理出各集体经

  — 5

 — 济组织的宅基地需求缺口数据情况,及时做好资格权名录库的动态更新维护。为了有效化解历史形成的“一户多宅”问题,要注重解决事实上形成“一户多宅”的近亲属之间转入宅基地及其上住宅的问题。严格宅基地资格权管理的应用工作,确保宅基地及其上住宅的转入对象须具有相应的宅基地资格权。

 4 4 、 明确宅基地用地面 积标准。我区在结合本地土地资源状况,综合考虑区域规划、用地类型、户内人口等因素的条件下,规定我区新批准农村宅基地的面积按每户 100 平方米以下的标准执行。

 5 5 、 发挥基层组织的宅基地管理作用。各镇(街道)要加强对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指导,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宅基地管理中的自治功能,探索建立村级宅基地协管员制度,协助宅基地日常管理巡查。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制定农村宅基地和住宅建设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宅基地使用分配规则,保障宅基地分配使用公开、公平、公正,组织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在报送审批前对村庄规划进行讨论,提出宅基地规划布局选址的初步意见,协助开展宅基地资格权情况审查,受理、公示和审核村民提出的宅基地用地申请,编制形成本地农房建设管理台账,制定本村农村住宅建设风貌管控公约和负面事项清单,探索闲置宅基地集体回收和利用制度,配合政府部门落实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巡查监管工作。

 6 6 、 落实宅基地的村庄分类管控措施。各镇(街道)要在摸

  — 6

 — 清宅基地需求缺口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可安排用于建设农村住宅用地以及国土空间规划相关限制要求等情况,在宅基地管理方面对村庄进行评估分类,采取不同类型的宅基地管控措施。对于能保障一户拥有一处宅基地的村庄,可以安排单宗独院的宅基地,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我区规定的标准。应当充分利用村内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节约用地;对于城镇开发边界线内的村庄,原则上不应新安排单宗独院的宅基地,主要通过建设公寓等集体联合建房方式解决当地的住房需求;对于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户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地区,各镇(街道)应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采取措施,确保农村村民实现户有所居。

 7 7 、 加强村庄规划衔接和引导工作。各镇(街道)要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城镇和乡村发展,合理优化村庄布局。结合考虑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节奏,根据不同类型村庄发展需要,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以第三次国土调查的行政村界线为规划范围,对村域内全部国土空间要素作出规划安排。各镇(街道)要依据村庄类型,因地制宜,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村庄规划。村庄规划应当科学安排农村住宅布局,划定建设范围,合理确定宅基地规模,满足村民住宅建设合理用地需求。对于紧邻城镇开发边界的村庄,可与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城镇建设用地统一编制详细规划,对村域内全部国土空间要素作出规划安排。位于城镇开发边界内的村庄,纳入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统一实施规划建设管理,也要

  — 7

 — 科学安排农村住宅布局,确定农村住宅用地规模,满足村民住宅建设合理用地需求。有条件的地区要在村庄规划或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对农村住宅建筑风貌等进行规范,或由镇(街道)政府引导、村集体选定相关风貌设计方案报镇政府审定后实施,以增加风貌管控实施可行性。

 8 8 、 加强农村住宅新增建设用地保障。贯彻落实《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保障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合理用地实施细则的通知》(粤自然资发〔2020〕29 号)要求,进一步深化我市“放管服”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市人民政府将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涉及农转用和未利用地转用的市级权限审批事项调整为由市下放各区实施(佛山市中心城区除外)。自然资源部门应当做好农村村民住宅新增建设用地审批承接工作,切实加强农村住宅新增建设用地保障。各镇(街道)应当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农村人口户籍、不动产登记、存量宅基地数量、宅基地分配计划及现状等情况,结合宅基地资格权名录库情况,组织开展宅基地用地需求情况统计调查,征集宅基地用地申请意向,每年年底前真实准确提出下一年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需求,调查结果作为安排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重要依据。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的用地计划指标纳入省级统筹保障。当年保障不足的,下一年度优先保障。

 9 9、 、 加强农村住宅建设规划管控。村民住宅建设应当按照“先规划、后许可、再建设”的要求,依法申请办理取得《乡村建设

  — 8

 — 规划许可证》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规划许可的内容应当包括对地块位置、用地范围、用地性质、建筑面积、建筑高度、建筑层数、建筑风貌等要求。农村宅基地建房,不得超过建 4 层、15 米高,并符合《高明区农村宅基地建设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相关要求。住建水利部门要优化农房设计图集,大力宣传推广应用,鼓励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元,选用 1—3 种设计图集,形成协调和谐的农房设计建设风格。

 10、 、 严格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审批。农业农村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本地宅基地审批管理制度,细化优化审批工作程序和办事指南,强化审批管理。各镇(街道)要引导村民进行规划选址建设,在规划区外原则上不得新增宅基地用地。自然资源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落实“一户一宅”制度。涉及农民新批准的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我区规定的标准,对宅基地用地选址不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要求的,不符合“一户一宅”或用地标准规定的,将原有住宅出卖、出租或赠与他人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一律不得批准宅基地用地。各镇(街道)要推行村庄规划、申请条件、审批程序、审批结果、投诉举报方式“五公开”制度,全面落实申请审查到场、批准后丈量批放到场、住宅建成后核查到场的“三到场”要求,规范农村住宅建设管理。

 11 、 严格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管理审批。各镇(街道)负责属地村民住宅建设的审核批准,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在镇

  — 9

 — 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指导下负责属地村民住宅建设的申请审查。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建立健全农村住宅管理制度,指导和监督村民依法改建、重建或新建农村住宅。农村住宅建设审批总体按“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核准申请—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批—部门联合监管验收”3 个阶段实施。各镇(街道)负责村民住宅建设过程的安全和质量管理及验收工作。区住建水利部门负责建设管理业务指导工作,并组织开展村民住宅设计图集编制和协助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开展乡村建筑工匠培训等工作,引导农村住房风貌提升。

 12、 、。

 严厉打击农村住宅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各镇(街道)要加强所辖区域内农村住宅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查处工作,建立健全巡查制度,构建巡查监管网络,依法组织开展动态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置农村村民违法规划建房、违法使用宅基地、乱占耕地建房、乱搭乱建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各镇(街道)应当建立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城建水利、综合执法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协调机制,强化信息连通、资源共享,共同指导和推动做好村民住宅建设的管理和执法工作。

 (二)因地制宜提升乡村风貌 13、 、 深入推进 农村人居环境 整治。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充分调动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性,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全面整治环境脏乱差,特别是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排乱倒等突出问题,深化“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

  — 10

 — 健全村庄公共环境卫生保洁机制,并形成约束力强的长效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引导广大群众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与和支持垃圾分类工作,避免垃圾乱扔乱放不文明行为,加快推进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形成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

 14 、 深 入开展 农村“厕所革命”。在实现无害化户厕全覆盖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农村问题厕所摸排整改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对农村地区厕所进行全面的查漏补缺,彻底解决群众如厕难...

篇三:农房管控风貌提升是谁提出的

农房风貌设计导则NANNING(试行)南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南宁市乡村农房风貌设计导则(试行)4304 既有农房风貌改造与提升4.4 建筑单体改造指引改造前建筑改造细部 屋面:屋顶新增双坡屋面、阳台新增单坡女儿墙披檐。 墙体:墙面统一刷涂土黄色涂料,墙裙采用毛石贴面。 门窗:涂料线条勾勒窗套。 装饰:以仿木漆涂料做建筑装饰线和栏杆装饰;窗台下和山墙上装饰彩色民族图案喷绘;阳台披檐下做吊脚楼形制的挑手构件,采用棕色仿木铝合金材质;山墙以仿木漆涂料做穿斗式结构装饰。【造价约为5万元】

 改造后墙面屋面装饰脂披 树脂瓦双坡屋面 树 脂 瓦 披 檐棕色仿木铝合金挑手构件图案喷绘仿木墙漆装饰线毛石贴面仿木漆穿斗架构04 既有农房风貌改造与提升4.4 建筑单体改造指引改造前改造后建筑改造细部 屋面:屋顶新增加黑灰色小青瓦双坡屋面。 墙体:一层墙体采用浅灰色仿石砖贴面,二层墙体采用白色涂料刷涂。 栏杆:围墙以实体栏和镂空砖墙相结合,压顶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特色。 门窗:窗构件采用了传统装饰,增设小披檐。门刷涂仿木涂漆。 空调机位:采用黑灰色金属框进行装饰,丰富建筑立面。墙面屋面门窗装饰镂空砖墙小青瓦双坡屋顶黑色金属框空调机位小青瓦披檐仿木漆门仿石砖贴面窗框【造价约为8万元】

 南宁市乡村农房风貌设计导则(试行)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将全域推进乡村风貌提升,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以及实施强首府战略的重要抓手,着力提升村容村貌,确保乡村在“形”上有新突破、在“实”和“魂”上有新发展。根据有关政策文件和技术规范,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南宁市乡村农房风貌设计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以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开展乡村风貌提升和农房特色风貌塑造,凸显邕城特色的首府乡村新风貌。2021年完成自治区下达的高铁、高速沿线村庄第一批20474栋房屋风貌和所涉及的213个村庄环境整治任务,第二批及以后任务以自治区下达为准。本《导则》包括总则、农房风貌分区引导、总体农房风貌设计指引、既有农房风貌改造与提升4个部分。导则主要用于指导南宁市七区五县的新建农房和既有农房风貌整治建设,各开发区参照执行,通过对农房实施风貌管控,引导广大农民科学合理建设住宅,提高建房质量安全,彰显本土特色文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地域文化突出、乡土气息浓厚的现代化宜居农房。各县(区)可按本导则指引,结合本地农民生产生活实际需求,进行必要的优化和完善,开展更深入、更系统的研究。本导则在施行过程中将根据实际适时进行修订。前言

 2南宁市乡村农房风貌设计导则(试行)目录Contents第一章

 总则 • 1.1 背景综述 ……………………………………………………………………………………….……4• 1.2 编制目的 ……………………………………………………………………………………….……4• 1.3 适用范围 ……………………………………………………………………………………….……4• 1.4 编制依据 ……………………………………………………………………………………….……4• 1.5 目标定位 …………………………………………………………………………………….………5• 1.6 导控策略 ………………………………………………………………………………………….…6第二章

 农房风貌分区引导• 2.1 风貌分区……………………………………………………………………………………..….….8• 2.2 各分区引导………………………………………………………………………………….......…9第三章

 总体农房风貌设计指引• 3.1 总体要求……………….................................................………………………………..……22• 3.2 基本原则……………….................................................……………………………….....…22• 3.3 新建农房引导要素.....................................................……………………………….....…23第四章

 既有农房风貌改造与提升• 4.1 改造原则.....................................................……………………………….....................…38• 4.2 改造提升要点.....................................................……………………........………….....…39• 4.3 改造等级分类.....................................................………………………........……….....…40• 4.4 建筑单体改造指引.....................................................……………………………….....…41

 南宁市乡村农房风貌设计导则(试行)3101 总则1.1 背景综述 1.2 编制目的 1.3 适用范围1.4 编制依据1.5 目标定位1.6 导控策略

 4南宁市乡村农房风貌设计导则(试行)1.2 编制目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域推进乡村风貌提升,逐步塑造和形成“传承文脉、桂风壮韵、生态宜居、和谐美丽”的首府乡村风貌,确保乡村在“形”上有新突破、在“实”和“魂”上有新发展。根据有关政策文件和技术规范,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南宁市乡村农房风貌设计导则(试行)》,用于指导我市村庄与农房风貌规划、设计、建设及管理。01 总则1.3 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广西南宁市区域内行政村(含自然村)及农村社区(不包含城镇规划区范围)的农房设计、建设及管理。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相关上位规划要求进行设计、实施和管控。城镇规划区内居民私宅建筑风貌可参考执行。

  涉及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等重要村庄的农房风貌应符合当地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世界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各类资源保护范围内的农房建设,应征求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意见。1.1 背景综述根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定》(桂发〔2018〕7 号)、《广西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桂办发〔2018〕39 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南宁市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南办发〔2019〕22号)等文件精神,南宁市全域推进乡村风貌提升,推动重点区域村庄环境和农房特色风貌塑造,将乡村风貌提升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以及实施强首府战略的重要抓手,从根本上扭转“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的状况,凸显邕城特色的首府乡村新风貌。1.4 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3. 《村镇规划编制办法》(建村〔2000〕36 号)4. 《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5.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 年)6. 《村镇传统住宅设计规范》(CECS 360)7. 《村庄景观环境工程技术规程》(CECS 285)8.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10. 《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1.《广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12.《广西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方案》13.《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 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关于印

 发加强我区农房管控的实施意见的通知》14.《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房风貌设计指引》15.《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房特色风貌管控导则》16.《南宁市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17. 其他现行国家和地方规范、标准、规章等18.上位规划相关工作的要求

 南宁市乡村农房风貌设计导则(试行)51.2 编制目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域推进乡村风貌提升,逐步塑造和形成“传承文脉、桂风壮韵、生态宜居、和谐美丽”的首府乡村风貌,确保乡村在“形”上有新突破、在“实”和“魂”上有新发展。根据有关政策文件和技术规范,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南宁市乡村农房风貌设计导则(试行)》,用于指导我市村庄与农房风貌规划、设计、建设及管理。01 总则1.3 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广西南宁市区域内行政村(含自然村)及农村社区(不包含城镇规划区范围)的农房设计、建设及管理。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相关上位规划要求进行设计、实施和管控。城镇规划区内居民私宅建筑风貌可参考执行。

  涉及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等重要村庄的农房风貌应符合当地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世界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各类资源保护范围内的农房建设,应征求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意见。1.1 背景综述根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定》(桂发〔2018〕7 号)、《广西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桂办发〔2018〕39 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南宁市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南办发〔2019〕22号)等文件精神,南宁市全域推进乡村风貌提升,推动重点区域村庄环境和农房特色风貌塑造,将乡村风貌提升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以及实施强首府战略的重要抓手,从根本上扭转“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的状况,凸显邕城特色的首府乡村新风貌。1.4 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3. 《村镇规划编制办法》(建村〔2000〕36 号)4. 《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5.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 年)6. 《村镇传统住宅设计规范》(CECS 360)7. 《村庄景观环境工程技术规程》(CECS 285)8.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10. 《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1.《广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12.《广西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方案》13.《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 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关于印

 发加强我区农房管控的实施意见的通知》14.《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房风貌设计指引》15.《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房特色风貌管控导则》16.《南宁市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17. 其他现行国家和地方规范、标准、规章等18.上位规划相关工作的要求1.5 目标定位01 总则符合时代审美标准、彰显骆越壮乡特色、展现生态美学意韵的乡村农房风貌5

 6南宁市乡村农房风貌设计导则(试行)村庄特点判断村庄分类是否高铁、高速沿线风貌提升示范带村庄是否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重点导控一般控制现状协调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潜力按单独编织的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落实区位条件群众意愿是是否高低中屋面装饰门窗栏杆墙裙三微庭院装饰图案屋面屋身住宅环境关注要点女儿墙坡屋顶建筑色彩屋面屋身环境分级分类管控1.6 导控策略01 总则

 南宁市乡村农房风貌设计导则(试行)7村庄特点判断村庄分类是否高铁、高速沿线风貌提升示范带村庄是否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重点导控一般控制现状协调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潜力按单独编织的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落实区位条件群众意愿是是否高低中屋面装饰门窗栏杆墙裙三微庭院装饰图案屋面屋身住宅环境关注要点女儿墙坡屋顶建筑色彩屋面屋身环境分级分类管控1.6 导控策略01 总则202 农房风貌分区引导2.1 风貌分区2.2 各分区引导

 8南宁市乡村农房风貌设计导则(试行)根据南宁市各县(区)现状的建筑风格及民居原型特点,并考虑村庄民居的美观性,提出三大类建筑风格。各县(区)宜在乡村风貌建设发展框架下,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民族特色、村屯文化、特色资源强化空间分区管控和引导,塑造出符合当地特色的建筑风貌。干栏式建筑风格中原汉式建筑风格广府式建筑风格02 农房风貌分区引导2.1 风貌分区序号 区域 主导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建议1 武鸣区干栏式建筑骆越壮乡2 上林县 壮瑶特色3 隆安县 那文化4 马山县 壮瑶特色5 青秀区中原汉式建筑休闲生态6 兴宁区 传统乡风7 江南区 传统乡风8 西乡塘区 田园生态9 良庆区 现代新式10 邕宁区广府式建筑新式岭南11 横县 新式岭南12 宾阳县 岭南乡土

 南宁市乡村农房风貌设计导则(试行)9根据南宁市各县(区)现状的建筑风格及民居原型特点,并考虑村庄民居的美观性,提出三大类建筑风格。各县(区)宜在乡村风貌建设发展框架下,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民族特色、村屯文化、特色资源强化空间分区管控和引导,塑造出符合当地特色的建筑风貌。干栏式建筑风格中原汉式建筑风格广府式建筑风格02 农房风貌分区引导2.1 风貌分区序号 区域 主导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建议1 武鸣区干栏式建筑骆越壮乡2 上林县 壮瑶特色3 隆安县 那文化4 马山县 壮瑶特色5 青秀区中原汉式建筑休闲生态6 兴宁区 传统乡风7 江南区 传统乡风8 西乡塘区 田园生态9 良庆区 现代新式10 邕宁区广府式建筑新式岭南11 横县 新式岭南12 宾阳县 岭南乡土干栏式建筑风貌片区 武鸣区武鸣区是壮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广西最大的壮族聚居地之一,壮乡风情浓郁。辖区农房建筑风貌设计宜综合现代建筑风格与干栏式建筑风格特色,整体上展现出浓郁壮乡风情和骆越文化风情的建筑特色。02 农房风貌分区引导2.2 各分区引导

 10南宁市乡村农房风貌设计导则(试行)干栏式建筑风貌片区 上林县上林县有极具特色的壮、瑶族文化,民俗风情浓郁,农房建筑风貌设计宜综合现代建筑风格展现壮瑶民族聚落的独特韵味,依托村落布局和自然景观,与自然...

篇四:农房管控风貌提升是谁提出的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古属百越大地,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喀斯特山水地貌巧夺天工,青山拔地而起,江水蜿蜒曲折,森林浩瀚苍翠,洞奇谷幽。广西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环境孕育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文化传统,12 个世居民族和谐交融,民族风情浓郁多姿,百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多元交织,文化艺术绚丽多彩。广西传统乡土建筑具有丰富的民族与地域文化特点,各种建筑特征异彩纷呈,传统建筑形式、结构、材料充分结合地理气候环境特点,让建筑与环境能有机融合,相互呼应。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传承发扬广西优秀建筑文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我区农村房屋(以下简称“农房”)建设水平,塑造“传承文明、桂风壮韵、生态宜居、和谐美丽”的乡村新风貌,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房特色风貌管控导则》(以下简称“本导则”),用于指导我区村庄与农房风貌规划、设计、建设及管控工作。本导则主要内容有:1、总则;2、广西农房风貌分区和建筑特色;3、文化发掘与传承;4、材料使用与控制;5、美丽宜居村庄整治与建设。

 4.2 材料使用指引 ·················································································· 465 美丽宜居村庄整治与建设 ··································································· 535.1 一般规定 ························································································ 535.2 主要内容 ························································································ 535.3 村庄综合整治实施案例 ····································································· 58

 2 22 广西农房风貌分区和建筑特色1 2.1 一般规定各地在实施农房改造建设中,应遵循“先民族后分区”的原则,即民族特色特别浓郁,少数民族群众占比较高的地区,应按照当地民族特色确定其农房改造和新建的风格;其他地区按照风貌分区所确定的风格实施改造和新建,同时遵循以下规定。1、传承文脉,突出民族文化特色。我区具有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建筑文化特色突出、内涵丰富。各地乡村应在改造和新建农房中合理运用传统建筑构件形式,传承文脉,突出文化特色。2、因地制宜,体现地域特色。我区地域特色鲜明,地形地貌类型多,喀斯特地貌较为典型,建筑材料丰富,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农房建筑特征。农房设计和建设应顺应自然,体现地域特色。3、现代生活,反映时代特色。农房设计和建设应顺应时代发展,满足现代农房使用功能,注重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符合节能环保要求,体现时代风貌。2 2.2 农房风貌分区2.2.1. 农房风貌分区1、分区方式:以地域空间为基础,结合地域民族特色、历史文化特色等因素,充分归纳各要素的特点,形成传统民居建筑风貌的主要分区。2、分区范围:按照所处地域划分为桂北(含桂东北)、桂西、桂中(含桂西南)、桂南和桂东(含桂东南)五个风貌分区。各农房风貌分区的大致范围如下附图、附表:

 4 42.2.2. 分区风貌特色1. 桂北(含桂东北)风貌区:

 木构干栏灰坡顶,砖墙黛瓦马头墙桂北民居的分类有地理地形划分、居住民族划分、民宅结构构成划分、历史及功能要素划分等多种,本导则按建筑立面外在表现形式,划分为山区少数民族(苗族、侗族、壮族、瑶族)木构干栏式建筑、以汉族为主的砖(土)木院落式建筑两种类型。(1)桂北山区木构干栏式建筑风貌元素桂北少数民族干栏民居的立面简单朴实,屋顶多为青灰色,建筑色彩自然,屋顶多为悬山。外部造型主要元素有:木构穿斗、瓦坡顶、披厦、披檐、木门窗、木栏杆。表 2-2 桂北木构干栏民居特色元素瓦坡顶披厦、披檐挑手木门窗木栏杆民居原型 元素提取

 6 6表 2-5 桂北砖(土)木院落式民居特色元素应用马头墙小青瓦坡顶、坡檐仿木门窗白墙、灰砖、花窗仿木栏杆新建或改造民居 元素应用(3)桂北特色民居风格特色元素运用设计示例图 2-1 桂林市鲁家村新建民居

 8 8表 2-6 桂西民居特色元素瓦坡顶檐部屋顶装饰木门窗民居原型 元素提取表 2-7 桂西民居特色元素应用水泥瓦坡顶披厦、披檐、翘角仿木铝合金门窗仿木金属栏杆装饰元素新建或改造民居 元素应用

 103. 桂中(含桂西南)风貌区:

 骆越干栏,直坡青瓦(1)桂中南风貌区位于广西中南部区域,包括南宁、崇左、来宾、柳州及所辖县市,是广西最常见的传统民居。分区内主要特色民居以壮族、瑶族、侗族、苗族民居为代表。表 2-8 桂中(含桂西南)民居特色元素瓦坡顶披厦、披檐、翘角屋顶装饰木门窗民居原型 元素提取表 2-9 桂中(含桂西南)民居特色元素应用水泥瓦坡顶翘角、挂落仿木铝合金门窗仿木金属栏杆新建或改造民居 元素应用

 124. 桂南风貌区:

 镬耳螭龙波浪纹,洋窗联廊花墙头;石雕拱劵凹凸柱,夯土灰砖青石板(1)桂南风貌区位于广西的南部区域,主要包括北海、钦州、防城港市辖区及其所辖县市。分区内主要特色民居以岭南、滨海、京族民居为代表。表 2-10 桂南民居特色元素镬耳山墙花墙头木门窗民居原型 元素提取表 2-11 桂南民居特色元素应用小青瓦坡顶镬耳仿木铝合金门窗白墙、灰砖墙仿木栏杆新建或改造民居 元素应用

 145. 桂东(含桂东南)风貌区:

 临街骑楼,镬耳箭头,龙纹飞翘;墙端彩绘,青砖漏窗,笼门巧楣(1)桂东(含桂东南)风貌区位于广西东南部,主要包括梧州、玉林、贵港市辖区及所辖县市。分区内主要特色民居以岭南民居为代表。表 2-12 桂东(含桂东南)民居特色元素马头墙檐口装饰檐口装饰木门窗民居原型 元素提取表 2-13 桂东(含桂东南)民居特色元素应用机制水泥瓦坡顶马头墙深灰色铝合金门窗灰砖墙新建或改造民居 元素应用

 163 2.3 民族建筑特色2.3.1 广西民族分布地域范围我区共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 12个世居民族,人口较多的民族有汉族、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和京族等八个民族。图 2-12 广西少数民族分布图表 2-14 广西主要少数民族分布范围民族 分布区域壮族广泛分布于广西各地,主要分布于在桂西、桂中、桂北区域,如南宁、柳州、百色、河池、桂林、防城港等市瑶族主要居住于山区,广泛分布于广西各地,主要聚居区在柳州、桂林、贺州、百色、河池、来宾 6 市,设有恭城、金秀、富川、巴马、都安、大化 6 个自治县苗族分布于桂北、桂西北高山地区,主要居住在融水、隆林、三江、资源、龙胜、环江、西林、南丹等县侗族 主要居住于三江、融水、龙胜等县市仫佬族 主要居住于罗城、宜州、柳城及周边临近的县毛南族 主要聚居于环江县京族 主要聚居于东兴境内的京族三岛:澫尾岛、山心岛、巫头岛

 172.3.2.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特征1.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特征:根据广西的少数民族分布情况,各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建筑特征如下:表 2-15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特征民族 建筑风格壮族 干栏木楼直坡顶,天井院落屋檐翘瑶族 黛瓦缓坡牛角翘,晒台干栏小门窗苗族 飞檐耸立屋脊翘,吊脚曲廊美人靠侗族 吊脚木楼屋檐翘,披檐垂花廊儿吊仫佬族 青砖灰瓦白墙,花鸟压檐吉祥门窗毛南族 干栏石楼屋檐翘,墙端绘意瓦彩调京族 硬山翘檐灰瓦花格窗,三角挑檐欧式柱子门窗栏杆2. 传统民居特色风貌设计和改造,应从民族发展脉络与传统文化特色、传统民居中找到创作原型,以此进行再创作,对民居的研究应从建筑的平面布局、结构特点、立面特色、细部构件、建筑材料去进行分析、提取传统语汇。2.3.3. 壮族民居--- 干栏木楼直坡顶,天井院落屋檐翘1. 壮族民居特色元素壮族是广西人口分布最广泛的少数民族,壮族民居的特色风貌主要表现在:屋顶:壮族民居屋脊中部多使用金钱、狗、牛角、雕花等图腾,或者用瓦片拼成铜钱图案。门窗:直接在杉板上用锯子锯成菱形、三角形、方形等图案。墙面:墙面上多有一层高过一层的吊廊,柱下做吊瓜装饰。

 18表 2-16 壮族民居特色元素瓦坡顶披檐装饰木门窗木栏杆民居原型 元素提取表 2-17 壮族民居特色元素应用水泥瓦坡顶披厦、披檐、翘角仿木铝合金门窗仿木金属栏杆挂落新建或改造民居 元素应用

 192. 壮族民居风格特色元素运用设计示例图 2-13 壮族民居设计方案 1图 2-14 壮族民居设计方案 2图 2-15 壮族民居设计方案 3

 202.3.4. 瑶族民居--- 黛瓦缓坡牛角翘,晒台干栏小门窗1. 瑶族民居特色元素广西的瑶族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在都安、巴马、金秀、富川、大化、恭城等六个瑶族自治县,瑶族民居的特色风貌主要表现在:屋顶:形式有歇山项、悬山顶、硬山顶。屋架形式有:穿斗式、硬山据檀式。门窗:形式有直根式,花格式。花格窗不仅起采光作用,在造型上也做的非常美观,具有装饰功能,花格图案有回纹、万字纹等。其他装饰构件:简洁挑手、长形挑手等。表 2-18 瑶族民居特色元素黛瓦缓坡顶牛角翘挑手木门窗木栏杆民居原型 元素提取

 21表 2-19 瑶族民居特色元素应用水泥瓦坡顶仿木铝合金门窗仿木金属栏杆挂落新建或改造民居 元素应用2. 瑶族民居风格特色元素运用设计示例图 2-16 瑶族民居设计方案 1

 22图 2-17 瑶族民居设计方案 22.3.5. 苗族民居--- 飞檐耸立屋脊翘,吊脚曲廊美人靠1. 苗族民居特色元素广西的苗族主要聚居在桂北、桂西北地区,苗族族民居的特色风貌主要表现在:结构:为全木结构建筑。立面:建筑墙体多为木板墙。屋顶:多采用歇山或悬山,屋脊两端常有起翘或鸟饰,中部一般用小青瓦拼叠成花形、金钱形等装饰图案。色彩:建筑展现自然色彩,以棕黄色为主,辅助以青黑色,白色为点缀。建筑多在屋顶、柱子做装饰处理。柱子:建筑外檐的吊柱底端多雕刻绣球、金瓜作为装饰。

 23表 2-20 苗族民居特色元素瓦坡顶脊翘挂落木门窗木栏杆民居原型 元素提取表 2-21 苗族民居特色元素应用水泥瓦坡顶脊翘美人靠、仿木金属栏杆仿木铝合金门窗新建或改造民居 元素应用

 242. 苗 族民居风格特色元素运用设计示例图 2-18 苗族民居设计方案 1改造前 改造后图 2-19 苗族民居改造提升方案

 252.3.6. 侗族民居--- 吊脚木楼屋檐翘,披檐垂花廊儿吊1. 侗族民居特色元素广西侗族常住人口主要分布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内,侗族人民擅长营造木结构建筑,而且结构精巧、形式多样,以侗寨的鼓楼、风雨桥等建筑最具有代表性。侗族民居的特色风貌主要表现在:结构:多为全木干栏式建筑,采用穿斗结构和“整柱建竖”的形式。屋顶:屋顶翘脚常刻花草,线脚丰满洗练,质地朴素。立面:有重檐与披檐,建筑左右连“偏厦”或披檐。色彩:屋顶色为青灰色,墙面为自然木色,在檐口、瓦口、顶脊和翘脚等多用白色做装饰。门窗:木制窗棂花心与栏板大都以平直线组成网格,以“亚”、“田”字纹、冰裂纹、菱花纹等最为常。表 2-22 侗族民居特色元素瓦坡顶披檐翘角装饰木门窗木栏杆民居原型 元素提取

 26表 2-23 侗族民居特色元素应用水泥瓦坡顶披檐、翘角仿木铝合金门窗仿木金属栏杆装饰元素新建或改造民居 元素应用2. 侗 族民居风格特色元素运用设计示例图 2-20 侗族民居设计方案 1

 27图 2-21 侗族民居设计方案 2图 2-22 侗族民居设计方案 3

 282.3.7. 仫佬族民居--- 青砖灰瓦白墙,花鸟压檐吉祥门窗1. 仫佬族民居特色元素仫佬族绝大多数主要聚居于广西罗城县,仫佬族民居的特色风貌主要表现在:立面:正立面一般开一门四窗,门窗不装窗扇,用立式木质窗栅,左右挪动采光或闭合遮光;山墙面无过多装饰。屋顶:梁架以线雕、浮雕和透雕为主。色彩:建筑材料多使用砖瓦、泥土等材料,建筑以灰白色、土黄色为主。装饰:细部装饰也十分丰富精致,一般在屋顶、门窗、墙内壁做装饰。门窗:外墙大门多采用板门,门上配以彩绘装饰。表 2-24 仫佬族民居特色元素瓦坡顶檐口装饰构件木门窗图腾民居原型 元素提取

 29表 2-25 仫佬族民居特色元素应用水泥瓦坡顶翘角仿木铝合金门窗仿木金属栏杆装饰元素新建或改造民居 元素应用2. 仫佬族 民居风格特色元素运用设计 示例图 2-23 仫佬族民居设计方案 1

 30图 2-24 仫佬族民居设计方案 2图 2-25 仫佬族民居改造提升方案

 312.3.8. 毛南族民居--- 干栏石楼屋檐翘,墙端绘意瓦彩调1. 毛南族民居特色元素广西的毛南族主要分布在环江、南丹、都安等地的山区,毛南族民居的特色风貌主要表现在:结构:大量使用石材是毛南族民居的主要特点。立面:正面墙体多使用木材,两侧厢房均开小窗,山墙上多设置漏窗。色彩:建筑色彩以青灰色和木纹色为主,体现自然的色彩。装饰:体现毛南族吉祥文化特点,多在屋顶、门窗、外墙做装饰。屋顶:屋脊挑檐起翘,多采用鳌头鸱吻的雕饰。门窗:山墙上设置漏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外墙:建筑墙体材料多采用青砖、木材,外墙顶脊部则多填上红、蓝等色彩。表 2-26 毛南族民居特色元素瓦坡顶山墙彩绘装饰构件青砖墙、花窗鳌头鸱吻民居原型 元素提取

 32表 2-27 毛南族民居特色元素应用机制水泥瓦坡顶山墙彩绘仿木铝合金门窗仿木金属栏杆装饰构件新...

篇五:农房管控风貌提升是谁提出的

风貌提升工作报告 5 篇

 1.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报告

 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持续开展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全镇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为全镇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一)积极推进“三清三拆”专项整治工作。我镇将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作为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建设幸福乡村的有力抓手,扎实开展“三清三拆”整治工作,用实实在在的行动,逐步提升村容村貌。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镇乡村风貌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镇领导挂村、村干部包自然村、农户包责任区”三级联动,按照村庄风貌整治“扫一遍”的总体目标,带领广大群众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乡村风貌提升专项行动。二是广泛宣传动员。多次召开乡村风貌提升行动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开展工作,着力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工作,镇主要领导、包村工作组、村“两委”干部等多次进村入户进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宣传发动,做好政策的解读、群众的思想工作,广泛发动群众开展“三清三拆”工作,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在全镇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共组织“三清三拆”群众会议近 x 次/x 人次。三是狠抓落实促成效。根据《2019 年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相应方案,层层落实责任。2019 年以来,我镇清理生活垃圾、禽畜粪便、建筑垃圾共 x 吨,清理非正规垃点 x 多处;清理池塘沟渠 x 米,清理池塘淤泥 x 处;拆除危旧房、废弃猪牛栏、露天厕所茅房共 x 间,拆除广告牌招牌 x 块;各村均成立有新乡贤理事会、村民理事会,在镇工作组及各村党组织带领下,由理事会牵头组织群众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新乡贤理事会领头作用,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共同参与乡村风貌治理。累计组织乡贤捐款 x 元,乡外干部返乡开展工作 x 人次。

  (二)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通过广泛发动、组织、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投身

 乡村风貌提升建设,加快推进基本整治型村庄“三清三拆”工作。加上在外务工的青壮年主动捐款支持工作,在村的群众自发投工投劳,形成合力投入到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工作。

  (三)加强乡村农房管控工作。认真抓好农房管控的全面工作,集中精力在全镇范围内扎实深入地推进农房风貌管控工作。一是认真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挂点领导干部带头,村委干部配合通过与群众直面交流,宣传整治政策等相关问题,广泛发动群众配合农房管控工作。二是加大整治管控力度。严格把控群众建房“准入”,严格实行“先拆后批”。由镇工作组、驻村工作队、村委干部联合摸排村庄危旧房、一户多宅、违建房情况;加强“两违”巡查力度,对在建农房进行定期巡查,持续对辖区内国土资源进行动态执法巡查,坚决杜绝违建现象。对违法占地违建农房的,组织工作人员多次做思想工作,下发限期整改拆除通知书,动员其自行拆除。三是高度重视农村危房改造建房面积管控工作。严控农村危房改造建房面积。对于已开工建房中、发现超过农村危房改造建房面积要求的,第一时间坚决制止,督促其做好整改,从初始阶段遏制超面积情况,做好宅基地面积、房屋建筑面积和房屋层数的管控,2019 年农村危房改造建房未出现“超高超大超标准”的情况。

  (四)项目资金筹措情况。全镇 2019 年乡村风貌提升项目完成实际投资额x 元,实际支付 x 元,其中村级垃圾处理设施实际支付金额为 x 元,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实际支付 x 元,群众集资、乡贤捐份资共 x 元。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群众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参与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意识不强,积极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引导。且部分村屯外出人口较多,工作开展的规模和力度小,有流于形式和被动开展工作现象。

  (二)村庄基础较薄弱,部分村屯工作相对滞后。村庄缺少统一布局和规划,建房用地协调难度大,房屋较零乱。

  (三)资金缺口大。群众缺乏资金,对村庄危旧房的拆除及“三微”建设力度不够。

  (四)部门联动不足,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有待完善。仍有个别部门配合积极性不高,目前仅依靠镇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现有人手开展统筹工作,在材料收

 集和进度督促方面的工作上未能跟上进度要求。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带动群众参与,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实现“要我干”为“我要干”。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做好巩固提升工作,不断提高广大村民的积极性,激发群众主动参与乡村风貌提升的热情。

  (二)持续推进“三清三拆”整治工作,进一步组织和加强三心一带村屯及示范村的工作,通过示范作用,继续凝聚起群众的强大力量,持续带动全镇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加强对街道、市场的监管,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违法广告牌招牌进行清理整顿,不断营造良好的街面秩序和经商环境。

  (三)进一步解决好乡村风貌提升提供资金保障,增加资金投入。

 2.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报告

  20**年以来,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持续开展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全镇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为全镇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一)积极推进“三清三拆”专项整治工作。我镇将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作为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建设幸福乡村的有力抓手,扎实开展“三清三拆”整治工作,用实实在在的行动,逐步提升村容村貌。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镇乡村风貌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镇领导挂村、村干部包自然村、农户包责任区”三级联动,按照村庄风貌整治“扫一遍”的总体目标,带领广大群众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乡村风貌提升专项行动。二是广泛宣传动员。多次召开乡村风貌提升行动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开展工作,着力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工作,镇主要领导、包村工作组、村“两委”干部等多次进村入户进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宣传发动,做好政策的解读、群众的思想工作,广泛发动群众开展“三清三拆”

 工作,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在全镇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共组织“三清三拆”群众会议近 x 次/x 人次。三是狠抓落实促成效。根据《20**年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相应方案,层层落实责任。20**年以来,我镇清理生活垃圾、禽畜粪便、建筑垃圾共 x 吨,清理非正规垃点 x 多处;清理池塘沟渠 x 米,清理池塘淤泥 x 处;拆除危旧房、废弃猪牛栏、露天厕所茅房共 x 间,拆除广告牌招牌 x 块;各村均成立有 XXX 贤理事会、村民理事会,在镇工作组及各村党组织带领下,由理事会牵头组织群众开展工作,充分发挥 XXX 贤理事会领头作用,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共同参与乡村风貌治理。累计组织乡贤捐款 x 元,乡外干部返乡开展工作 x 人次。

  (二)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通过广泛发动、组织、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投身乡村风貌提升建设,加快推进基本整治型村庄“三清三拆”工作。加上在外务工的青壮年主动捐款支持工作,在村的群众自发投工投劳,形成合力投入到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工作。

  (三)加强乡村农房管控工作。认真抓好农房管控的全面工作,集中精力在全镇范围内扎实深入地推进农房风貌管控工作。一是认真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挂点领导干部带头,村委干部配合通过与群众直面交流,宣传整治政策等相关问题,广泛发动群众配合农房管控工作。二是加大整治管控力度。严格把控群众建房“准入”,严格实行“先拆后批”。由镇工作组、驻村工作队、村委干部联合摸排村庄危旧房、一户多宅、违建房情况;加强“两违”巡查力度,对在建农房进行定期巡查,持续对辖区内国土资源进行动态执法巡查,坚决杜绝违建现象。对违法占地违建农房的,组织工作人员多次做思想工作,下发限期整改拆除通知书,动员其自行拆除。三是高度重视农村危房改造建房面积管控工作。严控农村危房改造建房面积。对于已开工建房中、发现超过农村危房改造建房面积要求的,第一时间坚决制止,督促其做好整改,从初始阶段遏制超面积情况,做好宅基地面积、房屋建筑面积和房屋层数的管控,20**年农村危房改造建房未出现“超高超大超标准”的情况。

  (四)项目资金筹措情况。全镇 20**年乡村风貌提升项目完成实际投资额 x元,实际支付 x 元,其中村级垃圾处理设施实际支付金额为 x 元,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实际支付 x 元,群众集资、乡贤捐份资共 x 元。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群众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参与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意识不强,积极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引导。且部分村屯外出人口较多,工作开展的规模和力度小,有流于形式和被动开展工作现象。

  (二)村庄基础较薄弱,部分村屯工作相对滞后。村庄缺少统一布局和规划,建房用地协调难度大,房屋较零乱。

  (三)资金缺口大。群众缺乏资金,对村庄危旧房的拆除及“三微”建设力度不够。

  (四)部门联动不足,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有待完善。仍有个别部门配合积极性不高,目前仅依靠镇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现有人手开展统筹工作,在材料收集和进度督促方面的工作上未能跟上进度要求。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带动群众参与,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实现“要我干”为“我要干”。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做好巩固提升工作,不断提高广大村民的积极性,激发群众主动参与乡村风貌提升的热情。

  (二)持续推进“三清三拆”整治工作,进一步组织和加强三心一带村屯及示范村的工作,通过示范作用,继续凝聚起群众的强大力量,持续带动全镇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加强对街道、市场的监管,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违法广告牌招牌进行清理整顿,不断营造良好的街面秩序和经商环境。

  (三)进一步解决好乡村风貌提升提供资金保障,增加资金投入。

  今年以来,江南区认真落实自治区、XXX 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部署,紧密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和各镇、村实际,吸取“真经”,借助外力,以“四个确保”扎实推进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顺利开展,活动成效初步彰显。

  谋定而动,确保突出精品。江南区从去年开始对所有行政村基本现状、地理分布、人口密度、农户布局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划分为基础整治型、设施完善型、精品示范型三类建设模式,研究并制定《江南区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任务范围、工作目标、年度计划、激励政策、保障机制。同时,注重探索建设精品工程,在乡村规划、宅基地规范、村庄基本整治、基础设施完善、精品示范创建上下功夫,努力提升村庄环境和文化内涵,争取打造一

 批典型示范精品村坡。目前已完成三类村屯选定工作,开展“三清三拆”基本整治型村屯 11 个。

  扩大声势,确保人人参与。江南区通过实施“三个一批”,形成全方位、全覆盖、多层面、多渠道的宣传氛围。印制一批宣传资料,利用节假日及圩日等人员集中的有利时机发放宣传资料,在公共场合、公告栏张贴宣传海报,在田间地头竖立宣传牌;唱响一批宣传歌曲,利用百姓小舞台,通过农村文艺爱好者自编自演的歌舞、平话山歌、小品等开启文艺汇演宣传模式,并穿插知识抢答,进一步加深群众对乡村风貌提升行动的认识;动员一批模范先锋,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动员农村党员带头整治,以身示范,带动更多群众积极参与。

  借助外力,确保取得成效。江南区发动社会力量积极投身乡村风貌提升行动,鼓励公司、企业、社会人士、乡贤能人通过投工投劳、送技术种子等方式参与“三清三拆”、“四微”整治、装扮农房等工作。

  吸取“真经”,确保少走弯路。江南区坚持“多看、多学、多探索”的工作思路,组织相关单位到区内外先进单位参观学习,不断将所学的“他山之石”归纳、总结、吸收、利用。同时,通过召开专题培训会、协调会、现场会等方式,进一步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知识水平,坚定干部群众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的信心和决心,形成合力,推动乡村振兴。

 3.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报告

  为探索经验做法,加快推进广西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试点村庄建设,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为全面推动“三年行动”打好工作基础,现就开展试点工作制定方案如下。

 一、试点任务范围

  (一)完成马山县白山镇民族村龙河屯、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新安村小博屯、永福县罗锦镇崇山村崇山屯、贵港市港南区湛江镇平江村罗塘屯和田寮屯、田阳县五村镇巴某村加旭屯、田东县作登瑶族乡平略村陇造屯、都安瑶族自治县保安

 乡巴善村怀善屯、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温和村弄冲屯、扶绥县渠黎镇岜宁屯等试点建设。

  (二)总结试点经验,推广成功做法,为三年行动顺利实施打好工作基础。

  二、试点主要内容

  (一)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

  ⒈按照“一清二拆三整理四美化”的要求,组织群众自觉清理自家庭院杂物,主动拆除私搭乱建、违章建筑,清除有碍观瞻的残垣断壁、危房、乱堆乱放杂物等,腾出空间安排宅基地,营造干净整洁的村庄环境。其中,龙河屯拆除旧房31 间,腾退宅基地 2250 平方米;小博屯拆除旧房 13 间,腾退宅基地 350 平方米;崇山屯拆除旧房48间,腾退宅基地2614平方米;罗塘屯和田寮屯拆除旧房15间,腾退宅基地 300 平方米;加旭屯拆除旧房 45 间,腾退宅基地 2800 平方米;怀善屯拆除旧房 4 间,腾退宅基地 325 平方米;岜宁屯拆除旧房 30 间,腾退宅基地 1000平方米。

  ...

篇六:农房管控风貌提升是谁提出的

OBAL DYNAMICS 环球动态四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 划 用 3 - 5 年 发 展 稻 渔 综 合 种 养 50 0 万亩、■ ^ 者 日 前 了 解 到 , 四 川 计 划 用 3 - 5 年时 司,以 乡 镇 为 基 本 单 位 ,发展稻渔综合 种 养 超 500万 亩 ,通 过 稻 渔 综 合 种 养 产 出 的 水 产品达到50万 吨 :四 川 省 农 业 农 村 厅 相 关 负 责 人 表 示 ,四川 约 有 3000万 亩 水 稻 面 积 ,其 中 冬 水 田 面 积 600 万 亩 以 上 ,开 发 潜 力 巨 大 。在稻渔综合种养模 式 下 , “一 地 双 业 、一 水 双 用 、一 田 双 收 ”是 破 解 种 粮 效 益 低 、农 民 种 粮 积 极 性 不 高 的 重 要 举 措 。

 目前,四 川 首 批 启 动 了 邛 崃 市 、新津 区 、隆 昌 市 、开 江 县 4 个 县 (市 、区 ),崇州 白 头 、广 汉 高 坪 等 10个 乡 (镇 )开 展 “鱼米之 乡”创 建 试 点 示 范 ,验 收 达 标 将 获 得 “先建后补 ”奖 励 。四 川 将 构 建 以 省 级 星 级 水 产 园 区 为 核 心 、市 级 为 主 体 、县 级 为 支 撑 的 梯 级 水 产 园 区 发 展 格 局 。继 续 加 强 省 级 星 级 水 产 园 区 培 育 ,打 造 一 批 渔 业 产 业 美 、渔 业 文 化 美 、渔 业 生 态 美 、村 民 生 活 美 的 美 丽 渔 村 ,大 力 培 育 和 引 导 新 型 经 营 主 体 进 园 区 。

 同 时 , 四川 将 全 力 推 进 “质 量 兴 渔 ” 行 动 ,今 年 将 新 建 水 产 养 殖 示 范 基 地 56个 ,力 争 创 建 全 国 渔 业 健 康 养 殖 示 范 县 2个 、国 家 级 水 产 健 康 养 殖 示 范 场 20个 、省 级 水 产 健 康 养 殖 示 范 场 100个 , 确 保 全 省 产 地 水 产 品 质 量 安 全 监 测 合 格 率 保 持 在 9 8 % 以上 。

 D广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出 台 指 导 意 见 全 面 推 进 农 房 管 控 和 乡 村 风 貌 提 升q

 g

 9 日,广 东 省 政 府 网 站 发 布 《广东省 & 人 民 政 府 关 于 全 面 推 进 农 房 管 控 和 乡 村 风 貌 提 升 的 指 导 意 见 》 (下 称 《指 导 意 见 》 )。

 《指 导 意 见 》提 出 ,2020年 底 前 ,建 立 以 “一 户 一 宅 ” 为基础的农房管控制度机制 和 乡 村 风 貌 提 升 “1+ N ”政 策 体 系 ,农村违法 违 规 建 房 乱 象 得 到 初 步 遏 制 ;2022年 底 前 ,宅 基 地 “一 户 多 宅 ” 、农 村 违 法 建 设 明 显 减 少 , 存 量 整 治 成 效 显 著 ,新 建 农 房 管 理 进 人 规 范 化 法 治 化 轨 道 ;2025年 底 前 ,宅 基 地 “一户多 宅” 、农村违法建设基本解决。《指 导 意 见 》分 为 五 个 部 分 ,分 别 为 总 体 要 求 、切 实 抓 好 农 房 管 控 、着力提升乡村风貌 、强 化 支 持 保 障 、加强组织领导,在 切 实 抓 好 农 房 管 控 方 面 , 《指 导 意 见 》 对 于 宅 基 地 管 理 作 出 了 明 确 具 体 的 规 定 ,要求 严 格 执 行 农 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的 法 律 规 定 。

 同 时 ,规 范 农 村 宅 基 地 建 房 审 批 , 村民建房应向具 有 宅 基 地 所 有 权 的 农 村 集 体 经 济 组 织 或 村 民 自 治 组 织 提 出 申 请 ,经公示和村 级 组 织 审 核 ,符 合 资 格 条件的报乡镇人民政府 (街 道 办 事 处 )审 批 ,禁 止 未 批 先 建 、超面积 占用宅基地。此 外 ,在尊重村民意愿和维护村 民 合 法 权 益 的 前 提 下 ,依 法 通 过 有 偿 转 让 、有 偿 调 剂 、有 偿 收 回 等方式引导村民有序规范退 出宅基地。047

 环球动态

  GLOBAL DYNAMICS在 着 力 提 升 乡 村 风 貌 方 面 , 《指导意 JL 》 从 打 造 样 板 示 范 村 庄 、分 类 提 升 村 庄 风 貌 、推 进 存 量 农 房 微 改 造 和 新 建 农 房 风 貌 塑 造 、沿线 连 片 建 设 美 丽 乡 村 几 个 方 面 提 出 了 相 应 的 举 措 。

 《指 导 意 见 》分 三种类型指导提升村庄风 貌 :整 治提升类村庄要重点清理整治破旧泥砖 房 、削 坡 建 房 、危 房 和 违 法 建 筑 ;保护修复类 村 庄 要 全 面 保 护 和 活 化 利 用 文 物 古 迹 、历史建 筑 、传 统 民 居 、工 场 作 坊 遗 址 以 及 古 驿 道 等 ; 地 域 特 色 类 村 庄 要 重 点 挖 掘 山 区 、平 原 、海岛 及少数民族村庄的地域特征和传统文化 习 俗 。对 于 沿 线 连 片 建 设 美 丽 乡 村 , 《指 导 意 见 》指 出 ,在村民住宅的房前屋后因地制宜打 造 “四小园” (小 菜 园 、小 果 园 、小 花 园 、小公 园 )丰 富 村 容 村 貌 形 态 ,引导形成兼具生产 性 和 观 赏 性 的 特 色 农 业 景 观 ,鼓 励 各地规划打 造地域特征鲜明的乡村风貌一县一品牌。在 强 化 支 持 保 障 方 面 , 《指 导 意 见 》从 政 策 、资 金 、用地以及人 才 和 技 术 支 持 等 方 面 提 出 了 相 应 的 支 持 保 障 举 措 ,提出发挥金融支 农 作 用 ,在 不 新 增 隐 性 债 务 的 前 提 下 ,各地可 在 省 级 涉 农 资 金 中 安 排 部 分 资 金 用 于 贴 息 ,支 持 村 民 或 企 业 贷 款 ,撬动更多金融资本参与新 建 、改造农房和乡村风貌提升。在 加 强 组 织 领 导 方 面 , 《指 导 意 见 》明确 将 农 房 管 控 、风貌提升纳入广东省推进乡村振 兴 战 略 实 绩 考 核 。建 立 定 期 通 报 、函 询 约 谈 、 追究问 责 等 制 度 机 制 ,压实各级责任 。

 :is上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 定 进 口 冷 链 食 品 加 工 经 营 疫 情 防 控 工 作 规 范期 ,上 海 市 食 品 安 全 工 作 联 合 会 会 同 上 海 市 食 品 安 全 工 作 联 合 会 食 用 农 产 品 专 业 委 员 会 制 定 了 《关于进口冷链食品加工经营 疫 情 防 控 工 作 规 范 》 (下 称 《规 范 》 ),供本 市 从 事 进 口 冷 链 水 产 品 、肉类等相关食品生产 经 营 企 业 落 实 企 业 主 体 责 任 ,做好常态化疫情 防 控 。

 《规 范 》包 括 了 落 实 主 体 责 任 、加强人 员 健 康 管 理 、严 格 落 实 食 品 进 货 查 验 、严格落 实 贮 存 运 输 环 境 清 洁 消 毒 、认真做好分割/分装 加 工 过 程 洗 消 工 作 、加 强 公 共 区 域 防 控 、做好 个 人 防 护 、做 好 冷 链 食 品 销 售 过 程 的 防 控 、消 毒 液 的 配 置 与 使 用 、异食情况处置与报告等十 方 面 ,共32条细 则 。《规 范 》对 食 品 进 货 查 验 做 出 了 详 细 规 定 。

 肉 类 、水产品及其制品必须具有检验检疫合 格 证 明 ,其 中 生 猪 产 品 必 须 具 有 “两证一报 告 ” (动 物 产 品 检 疫 合 格 证 、肉品品质检验合 格 证 、非 洲 猪 瘟 病 毒 检 测 报 告 );禽肉产品必 须 具 有 动 物 检 验 检 疫 合 格 证 明 ;进口畜禽肉类 食 品 还 应 当 查 验 核 酸 检 测 合 格 证 明 。此 外 ,冷 链 食 品 企 业 应 当 将 采 购 、销售的进口冷链食品 等 相 关 追 溯 信 息 ,按要求上传至本市食品安全 信 息 追 溯 平 台 。企业也可以从食品安全信息追 溯 平 台 打 印 追 溯 单 ,随 货 同 行 。运输冷链食品 的 车 辆 在 运 输 过 程 中 不 得 擅 自 开 箱 ,每批次运 输 完 毕 后 ,应 当 用 消 毒 液 对 车辆和食品冷藏箱 内外壁实施全面消毒。《规 范 》还提到了发 现 异 常 情 况 时 的 处 置 和 报 告 。

 一 旦 接 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知 有 新 冠 病 毒 核 酸 检 测 阳 性 的 样 品 ,冷链食品企

篇七:农房管控风貌提升是谁提出的

r a d u a t i o n T h e s i s D e f e n s e答辩人:稻壳儿 指导老师:稻壳儿县域 乡村风貌 管控专项规划

 CONTENTS目录一、项目背景二、现状风貌三、规划定位与规划目标四、县域风貌控制五、村落风貌控制六、实施保障

 第一部分 项目背景1.1 1风貌解读1.风貌解读1.2 2 技术路线

 1.1 风貌解读风貌是村庄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及其所承载的村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内涵的总和。“风”是“内涵”,是对村庄社会人文取向的非物质特征的概括,是社会风俗、风土人情的表现,是村民对所处环境的情感寄托;“貌”是“外显”,是村庄物质环境特征的综合表现,是村庄整体及构成元素的形态和空间的总和,是“风”的载体。村庄风貌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个村庄的自然环境、产业经济、社会文化与建成环境等各方面因素互动形成的持久面貌和风采。村庄风貌不仅反映了村庄的自然风貌、人工环境的“外显”形象,而且还显示出村庄的文化底蕴、民族风情以及经济实力等“内涵”气质。1.风貌规划是什么2.风貌规划解决的问题保护县域独有风貌特色,传承历史,展现底蕴;美化乡村视觉空间环境,提升空间质量;塑造村庄形象,打造风貌品牌。

 1.1风貌解读( 1 )本底需求 弥渡县四面环山,中间地势平坦,田园风光优美。320国道和214国道在境内交汇,祥临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是通往滇西的门户城市,区位优势明显; 民族多元,文化多样,地处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风情浸透衣、食、住、行,建筑可识别特质明显; 特色建筑风貌、院落空间、城镇街巷肌理,构成地域独有风貌。( 2 )时代发展乡村地区经过历史文化的限定、沉淀与结晶,一定地域、一定时期、一定民族的传统习俗、文化背景、自然条件、经济水平等形成了各种有区别的乡村形态和地方风貌特色;2.为什么编制风貌规划

 3-1 研究内容项 目背 景解 读01现状概况解读相关规划解读1.2 技术路线现 状分 析研 究提 取风 貌要 素形象定位策略发展县域风貌控制村落要素管控02 03 04 05 06现状村落研究现状本底研究县域风貌结构县域风貌分区风貌要素统筹自然环境要素人文历史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建成空间要素风貌分区 建筑风貌绿地景观 建筑高度色彩开敞空间视觉通廊生态界面重点风貌控制发展轴线 景观廊道重要节点 风貌分区

 第二部分 现状风貌2.1县域现状风貌2.2现状风貌问题总结2.3提升思路2.1县域现状风貌2.2现状风貌问题总结2.3提升思路

 2.1 县域现状风貌1. 生态本底山水坝区背景山体山石裸露,植被稀疏;山区植被茂密,生态较好 。自然水体几近干涸,水质较差。林田山区林木丰富,主要为村落周边防风林,与村落结合较好;坝区以村道两侧行道树为主。坝区农田中的蔬菜大棚、临时搭建对田园风光造成极大影响。

 2.1 县域现状风貌2. 公共空间节 点巷 道村落都有公共空间和活动中心,部分村落已配备一定设施,但大部分村落设施匮乏,场地较小,普遍缺少人气。历史文化名村及传统村落内巷道为青石板或块石铺筑,其它村落为水泥路面,巷道较窄,缺少绿化植被,缺乏生活气息。村路较宽、平直,坝区村路大多有行道树,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和可识别性,生活气息较好。历史文化名村及传统村落内村路为青石板或块石铺筑,路旁点缀有盆栽,和村落环境融合较好,体现村落历史文化属性,生活气息较好。村 路

 2.1 县域现状风貌3. 建筑风格公共建筑村委会等办公建筑均为青瓦白墙,坡屋顶、上覆小青瓦或平顶带假檐,外墙带传统彩绘,地方特色较为明显。小学、幼儿园等公共建筑用色造型较为活泼,用色轻快明艳,符合建筑使用功能,具有较强的建筑特色。

 2.1 县域现状风貌3. 建筑风格——仿传统现代建筑民居建筑(坝区)坝区民居建筑结构形式以砖混结构或框架结构为主,极少数为土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建筑;屋顶形式大多为坡屋顶或平顶带装饰性假檐;色彩以黑、白、灰为主。但仍存在部分风貌、色彩不协调的建筑,甚至存在相邻三栋有三种建筑风格和色彩的情况。

 2.1 县域现状风貌3. 建筑风格民居建筑(山区)山区民居建筑土木结构和砖混结构建筑的比例约各占一半;屋顶形式千差万别,色彩杂乱,观感极差。

 2.1 县域现状风貌3. 建筑风格民居建筑(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筑结构形式以土木建筑为主,坡屋顶,上覆小青瓦或石棉瓦,墙面为白色或原土色,整体风貌较为协调。

 2.1 县域现状风貌4. 风貌特征(1)按村庄肌理划分,坝区村庄基本为鱼骨状村落或在鱼骨状村落基础上形成的团块状村落,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依山就势层叠分布的叠状村落或散点状分布的村落。(2)按现状建筑风貌来划分,弥渡县域村庄基本形成坝区建筑风貌,山区建筑风貌,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筑风貌等三大风貌分区。坝区村落建筑质量整体较好,层数以三层为主,建筑形式受白族民居建筑影响较大,色彩以青瓦白墙为主,墙面大多绘有彩绘,回族建筑在门窗等细部保留有民族元素。坝区建筑风貌相对较为统一,但仍存在欧式建筑、现代建筑等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山区建筑因长期缺乏有效管控,建筑风貌和色彩千差万别,尤其是苴力、密祉、德苴等乡镇,建筑整体风貌极不协调。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筑层数以二层为主,结构形式以土木结构为主,屋顶为坡屋顶,墙面色彩为白色或原土色,整体风貌较为协调。

 2.2 现状风貌问题总结1.风貌系统结构缺失,无法构建整体风貌印象· ·风貌碎片化建筑风貌差异较大,不同风貌及色彩的建筑穿插布置,无法形成有效结构。· ·风貌系统未形成道路、街巷、公共开敞空间、建筑风貌等均有差异,风貌系统尚未形成。2.风貌载体数量缺乏,风貌连续度低· ·载体数量少风貌载体是构成风貌的直观印象,载体可为主要景观道路、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重要的公共空间、节点等,弥渡县除文盛街一个历史文化名村外仅有含文盛街在内的7个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广场、聚集节点等均较少,有效的风貌载体明显不足。· ·载体质量差传统村落中除文盛街风貌保存较好外,其他六个传统村落风貌较差,公共空间设施及配套均较差。3.风貌特色不足,无法彰显地域特色· ·建筑风貌参差不齐坝区青瓦白墙的建筑风貌较为独特,但仍分布有较多具有现代特征的建构筑物,临时简易房等,严重破坏景观,同时地方传统建筑有不少残旧破损严重,无法表现风貌特征。· ·街道景观、重要节点打造不同村内主路道路景观差,人车混行,设施杂乱无章,重要节点人气不足。

 2.2 现状风貌问题总结4.人与自然关系弱化、建筑风貌杂乱、文化共识消隐、管理体系欠缺·乡村建设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弱化趋势,建设行为出现诸多不可持续情况,破坏山体、污染水系、砍伐林地、荒废农田现象普遍存在。·快速城镇化中,乡村建筑风格呈现混乱、色彩杂糅现象,民居建设追求面积最大化,忽视建筑布局、建筑间距要求,握手楼、乱搭乱建随处可见。·民居建设普遍模仿流行样式,忽视地域文脉,建筑色彩、风格、界面以个人喜好而论,对传统合院式建筑空间特征、传统建筑语汇与符号的延续不足。·长期以来对乡村建设管理不够,乡村建设的规范性,引导性要求需进一步强化。

 2.3 提升思路1.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保护生态本底,修复破损山体、治理污染水系、盘活荒废农田资源,促进“山、水、林、田、村”的和谐发展。2.划分体现不同自然环境、人文特征的风貌分区。3.建立基于县域层面、分区层面、村落层面的分级传导的风貌管控体系,强化风貌管控抓手。回归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凝聚风貌价值共识、分级分类管控。县政府 县域层面 管结构、管类型:风貌分区、风貌带乡镇政府 分区层面 管主题:片区风貌定位、风貌管控要点乡镇政府村委会村落层面管要素:空间肌理、生态本底

 公共空间、建筑风格

 第三部分 规划定位与规划目标3.1 规划定位3.2 规划目标3.3 规划原则3.4 规划重点

 3.1 规划定位以延续和体现弥渡县地域特色为内涵,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为前提,以服务产业,强化功能,提升形象为目标,因地制宜地打造形象鲜明、充满活力的乡村风貌与建筑风格,使村庄特色建设与人居环境、产业发展和自然资源相融合。通过有效的提升弥渡县村庄风貌,改善人居环境,传承弥渡县地方建筑特色,营造干净整洁、精致有序的空间,打造一个“村嵌绿水间、乡融田园里”的小河淌水的故乡。绿水青山的田园风光整洁有序的乡村风貌地方特色的乡愁空间3.2 规划目标

 3.3 规划原则生态性原则:

 村庄风貌规划充分尊重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依托自然禀赋和生态资源,科学规划、准确定位,打造整体风貌协调的自然景观环境。乡土性原则:

 尊重地方文脉,结合民风民俗,展示地方文化和民居特色,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风貌。多样性原则:

  坚持差异化发展,在区域统筹中寻求差异、展现特色,注重挖掘不同区域的历史文脉、风俗习惯等,实现区域风貌差异化控制和引导,形成各具特色的村庄风貌。固牢生态本底、构建景村一体引导合理布局、建设美丽村居传承历史文化、塑造地域特色鼓励乡村产业、促进多产联动3.4 规划重点

 第四部分 县域风貌控制4.1 风貌结构4.2 风貌分区4.3 特殊风貌区重点管控

 4.1 风貌结构县域风貌结构——按自然地理条件、现状风貌特征进行结构管控弥渡县四面环山,坝区是弥渡县风貌展示的集中区,也是弥渡县重点风貌区,果河路和毗雄河自北向南横穿坝区,形成两条坝区核心风貌带。群山、坝区、村落、果河路、毗雄河是弥渡县最显著的风貌骨架,共同构成县域风貌结构。三区、两带县域层面——管结构、管类型三区田园景观风貌区:

 范围包括弥城、新街、苴力、寅街、红岩五个乡镇,37个行政村,308个自然村。山地特色风貌区:

 范围包括弥城、新街、苴力、寅街、红岩、密祉、德苴七个乡镇,41个行政村,285个自然村。少数民族聚居区:

 范围包括牛街乡11个行政村,95个自然村。两带毗雄河滨水绿带果河路公路景观带

 4.2 风貌分区1.田园景观风貌区:位于弥渡县坝区,以田园景观保护和村落环境提升整治为主,打造村在田中,田在林中的田园景观风貌。风貌要素 主色调 行动计划 管控要点田 绿、黄色推进生态农业园建设• 保护农田区域风貌,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等破坏农田风貌行为。• 整治田间大棚房、临时搭建,禁止田间大棚随意搭建。• 采用无污染农药进行农耕种植。• 混搭农作物季节更替成熟,避免大面积裸田出现。• 加强田园风貌区道路及附属设施建设。村落 黑、白、灰色加强村落环境提升整治• 划定村庄建设边界,以中等密度、曲直街巷、院落式传统民居建筑松散聚合,不强调中心但作为一个整体。• 注意农业生产生活需求与空间的整合,梳理秩序,美丽化建设生产、生活空间,农田位于村庄外侧及房前屋后。• 用好边角荒废地块,串点成线,打造出了一个个富有群众记忆、村组特色、民俗烙印的农民游园、健身广场,打造富有生活气息的公共空间。• 维持村落环境卫生,打造美丽乡村。建筑 黑、白、灰色建立村庄建设指引,制定农村建房管理办法• 建立村庄建设指引,传承传统民居建筑特色风貌,采用青瓦白墙建筑风貌,屋顶为坡屋顶或平顶带装饰假檐,建筑色彩以黑、白、灰为主,控制建筑高度1~3层,控制建筑体量,禁止脱离特色的大体量高建筑出现。• 保留历史特色建筑,修缮更新历史破败建筑,赋予新功能。县域层面——管结构、管类型

 4.2 风貌分区2.山地特色风貌区:位于坝区周边,以自然景观保护和村落环境提升整治为主,打造县域核心景观背景。风貌要素 主色调 行动计划 管控要点山 绿、黄、红色保护自然环境原真性原态性• 保护自然林木、植被,禁止乱砍乱伐。保持山体自然轮廓线,禁止大面积开挖破坏山体形状,禁止在青山绿环上建设巨型异质景观建构筑物。• 保持自然风貌景观,延续生物栖息地。• 严禁在生态敏感区域进行大规模建设。田 绿、黄色 开展土地整治•实行土地综合开发整治,提高土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整治田间大棚房、临时搭建,禁止田间大棚随意搭建。• 采用无污染农药进行农耕种植。• 混搭农作物季节更替成熟,避免大面积裸田出现。加强田园风貌区道路及附属设施建设。村落黑、白、灰、原土色加强村落环境提升整治• 划定村庄建设边界,村落平面布局依据地势不同形态呈自由多样,建筑平行于等高线灵活布置。• 利用村庄内部闲置土地打造富有生活气息的公共空间。• 维持村落环境卫生,打造美丽乡村。建筑黑、白、灰、原土色、原木色建立村庄建设指引,制定农村建房管理办法• 建立村庄建设指引,传承传统民居建筑特色风貌,采用青瓦白墙建筑风貌,屋顶为坡屋顶或平顶带装饰假檐,建筑色彩以黑、白、灰、原土色、原木色为主,控制建筑高度1~3层,控制建筑体量,禁止脱离特色的大体量高建筑出现。• 保留历史特色建筑,修缮更新历史破败建筑,赋予新功能。县域层面——管结构、管类型

 4.2 风貌分区3.少数民族聚居区:位于牛街乡,以自然景观保护和村落环境提升整治为主,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彝族聚居村落。风貌要素 主色调 行动计划 管控要点山 绿、黄、红色保护自然环境原真性原态性• 保护自然林木、植被,禁止乱砍乱伐。保持山体自然轮廓线,禁止大面积开挖破坏山体形状,禁止在青山绿环上建设巨型异质景观建构筑物。• 保持自然风貌景观,延续生物栖息地。• 严禁在生态敏感区域进行大规模建设。田 绿、黄色 开展土地整治•实行土地综合开发整治,提高土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整治田间大棚房、临时搭建,禁止田...

篇八:农房管控风貌提升是谁提出的

村风貌提升工作会上的讲话汇编

  1.在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会上的讲话(一)

 ........................... 2 2.在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会上的讲话(二)

 ........................... 9 3.在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会上的讲话(三)

 .......................... 14 4.在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会上的讲话(四)

 .......................... 23 5.在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会上的讲话(五)

 .......................... 25 6.在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会上的讲话(六)

 .......................... 28 7.在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会上的讲话(七)

 .......................... 30 8.在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会上的讲话(八)

 .......................... 32

 在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 xx 年全市乡村风貌提升专题会议,会议规格高,内容很重要。从中央层面看,党中央一直以来非常重视“三农”工作,中央一号文件连续 xx 年聚焦“三农”工作。过去 xx 年,全党全国全社会凝心聚力狠抓 xx 战,xx 战取得了全面胜利,随后党中央提出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十四五”期间要拿出抓 xx 的力度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乡村振兴战略 xx 字方针中,生态宜居是提高乡村发展质量的保证,也是必须首先要做到的,如果这个工作都做不好,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工作更做不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可见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重要性。从自治区层面看,自治区党委、政府也非常重视乡村风貌提升工作,xx 书记到 xx 各地调研时多次提出,xx 的农村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要通过科学规划、从容建设、统筹安排,把现代文明融进来、把历史文化沉淀真正留住、把乡村风貌管起来,使村庄建设与优美的自然生态相协调,打造彰显桂风壮韵的特色村庄,让广大农村进一步“壮”起来、“美”起来。从我市层面来看,xx 年我们以 xx 区作为典型,打造了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工作经验。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市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整体进度较慢。我们经常讲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和社会是两个概念,虽然我们在经济上取得了很突出的成绩,但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与经济的进步相比差距很大。为此,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的部署要求,把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坚决抓好落实。

 今天,我们把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召集起来召开专题会议,主要目的是:总结当前我市“两高”沿线的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增强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研究部署在进度靠后的情况下,如何加快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确保今年全市乡村风貌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刚才,大家观看了全市乡村风貌提升工作阶段性成果视频,陈锋副市长通报了全市“两高”沿线乡村风貌提升工作进展情况,各县(市、区)、中泰产业园分别作了汇报。总的来看,整体进展还不是很理想,且各地进展不一,差距明显,希望各地相互对照、寻求差距,深刻反思、认真总结,学习借鉴好的经验做法,抓紧推进,全面加快乡村风貌提升工作进度。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高站位,切实增强加快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开展全域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是深入实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自治区明确,要在塑造美丽乡村之“形”、充盈乡村产业之“实”、铸牢乡村文明之“魂”相结合的高度上,先聚焦“两高两道”沿线重要窗口区域,按照“一年大行动,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目标,加快打造一批重要交通沿线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以重点示范带动改造提升工作,向乡村纵深腹地不断拓展。

 今年是“大行动”的一年,自治区下达我市南友高速、合那高速及崇水高速沿线共计 xx 栋的沿线农房全要素改造与提升,其中:第一批南友高速沿线农房风貌改造任务 xx 栋,要求 xx 月底基本完工,xx 月底前竣工验收;第二批任务涉及南友高速、合那高速及崇水高速沿线农房风貌改造任务 xx栋,要求 xx 月底前开工建设一个屯,xx 月铺开建设,xx 月底前竣工验收。同时,今年 xx 县、xx 市还要开展全域村庄环境整治,创建 xx 个基本整治

 型村庄。可以说,今年的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任务非常重,时间要求也非常紧。但截至目前,第一批 xx 栋农房的改造开工率仅为 xx%,竣工率为 xx%,远远达不到 xx 月底前基本完成第一批建设任务的目标要求。从各地情况看,开工率最高的 xx 市达到 xx%,最低的 xx 区只有 xx%;竣工率最高的 xx 市达到xx%,最低的扶绥县只有 xx%。这反映出有的县高度重视,有可行性措施,行动迅速有力,工作推进就快;有的县不重视、不部署,甚至还处于观望状态,也存在畏难情绪,工作推进相对比较滞后,突出表现在一些村屯到现在还没有进场施工,大部分村屯的清拆也没有真正做到通透,效果很不明显。可以说,不同的态度体现出不同的工作成果。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融资渠道不多,资金短缺,极大制约项目加快建设;一些地方由乡镇政府作为项目业主,专业能力不强,履职能力欠缺,导致工作推进较为缓慢;一些地方“三清三拆”工作整治不彻底,南友高速可视范围内村屯乱搭乱建情况还比较严重;一些县在推进改造工作中只注重主体改造,在风貌提升上下的功夫不多。此外,在推进基层提升和建立长效机制方面成效也不显著,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充分表现出来,群众的精神面貌也没有得到有效改观,“面子”上的功夫是做了,但“里子”还没有多大变化。

 现在已是 xx 月底,距离第一批建设任务 xx 月底基本完工、xx 月底前竣工验收的要求时间已不多,特别是到 xx、xx 月进入雨季,将会给项目施工带来较大困难。如果我们不加快工作进度,就无法按时完成自治区下达给我们的目标任务。这项工作,自治区将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进行验收,如果不按序时进度完成,那肯定通不过验收,也就得不到自治区的资金补助。为此,我们要加强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自治区的部署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抓好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勇于担

 当、主动作为,全力加快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为“十四五”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奠定良好基础。

 二、创新思路,强化举措,全面加快乡村风貌提升工作进度 要紧紧围绕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难点,创新思路,精准发力,倒排工期,全面加快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做到既要加快建设进度,又要注重特色风貌改造,坚决按照时间要求高质量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任务。

 (一)着力破解乡村风貌提升资金筹措难题。在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中,资金是第一大难题,虽然当前各县(市、区)的财政都非常紧张,但自治区已经下达了建设任务,我们必须要想尽办法完成。目前,我市第一批农房全要素改造资金缺口达 xx 亿元,各县(市、区)、中泰产业园作为资金筹措的主体,要充分整合交通、水利、农业等各类涉农资金,调动政府、农民群众、社会、土地收益等多方资源,集中投入到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建设中。同时,要加强与金融机构对接,通过融资解决资金缺口问题。要在造价上进一步控制,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益。在资金筹措上,根据自治区财政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不得将预期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国有企业偿债资金来源,不得将耕地指标预期交易所得作为社会资本方参与政府投资的项目回报和国有企业偿债资金来源。”这项政策出台后,已经在走土地整治、旱改水指标交易等程序筹措资金的县(市、区),要积极和自治区对接,争取在政策的窗口期获得资金支持。此外,要积极发动各方力量,争取引入更多社会资本,助力沿线农房风貌改造。

 (二)彻底做好“三清三拆”整治工作。在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中,相对来讲,把房屋墙面刷白容易,但真正的功夫在看不见的地方,就是村里的“三清三拆”。xx 年,自治区全面启动乡村“三清三拆”工作,一些村屯随即

 开展“三清三拆”,前期推进中大部分农民不理解不支持,清拆难度很大。但事实来看,经过“三清三拆”后,整个村屯面貌焕然一新,群众都是支持的。目前,在我们农村,村屯环境脏乱差、乱搭乱建的情况依然严重,同时在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中,由于前期工作基础不扎实,没有编制清拆计划,没有做好清拆动员,施工队进场就简单开展农房风貌塑造,导致“三清三拆”工作整体成效不好。要彻底开展“三清三拆”整治,必须要有全局概念,对村庄内农房和基础设施等进行系统摸排,掌握好农房、宅基地权属和使用情况、基础设施缺口情况,总体谋划,制定计划,哪些该拆,哪里保留,土地如何调整,权益如何保障,都要做到统筹考虑。各县(市、区)、中泰产业园会后要全面排查沿线“三清三拆”没有完成的地方,统筹分类,对于该拆的地方,要限期完成拆除工作。同时,结合“三微”整治做好清拆后场地处理,对拆除后的公共区域和房前屋后,采取政府出物料,群众自己建设维护等办法,引导群众开展“微田园、微果园、微菜园”整治,让村屯里里外外都有一个大的改变。

 (三)加快推进农房改造步伐。当前 xx 栋农房改造开工率、竣工率都还偏低,各县(市、区)、中泰产业园要紧扣时间节点,明确各村屯各阶段的工程量,列出任务清单,倒排工期,倒逼工程进度,全面加快建设。对于因缺乏技术导致建设进度缓慢的,市住建部门要加强统筹,充分发挥好“三师”(建筑师、规划师、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组建技术专班,定期到各县(市、区)提供技术服务、施工安全指导和督促进度,全力加快农房改造建设进度。在施工中,要特别注意安全,杜绝出现施工人员伤亡事件。

 (四)积极争取群众理解支持。开展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不能把群众置之身外,争取群众理解支持是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关键还是要发挥好基层组织作用。要大力推广“逐林模式”,加强基层组织建

 设,把村党支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引领带动群众参与建设。只有群众参与进来,让群众自己建设自己的家,这样群众才会珍惜自己的建设成果。同时,动员群众参与村庄改造设计方案编制,怎么拆、怎么改,环境怎么整治,风貌怎么塑造,多听群众的意见,让群众的智慧在成果中体现。动员群众监督施工,畅通群众反映施工质量的渠道,有问题及时整改。发动群众积极维护改造建设成果,主动认领绿植、公共设施等管护责任。此外,因地制宜建立群众参与村庄建设的激励机制,通过兑换积分等形式,对责任心强、有贡献的农户提前进行改造,把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出来,营造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压实责任,主动作为,确保乡村风貌提升工作顺利实施 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开展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作为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压紧压实责任,强化担当作为,全力加快推进,坚决打赢乡村风貌这场硬仗。

 (一)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今年 xx 月,市本级已成立了南友高速沿线风貌整治村庄挂点工作推进组,市领导挂点一个县,市乡村风貌指挥部成员单位分别挂点一个屯。挂点包片的工作专项推进组和指挥部成员单位要压实责任,履职尽责,指导和督促所在乡镇、村屯扎实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协调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工作有序开展。各县(市、区)、中泰产业园也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完善推进工作机制,确保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有序推进。xx 籍干部要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积极返乡支持“三清三拆”工作,进一步凝聚起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强化督查指导。各职能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切实承担起自身职责,统筹各方资源投入到乡村风貌改造提升工作中,推动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同时,市乡村风貌办要会同市委市政府督查考评局,以明察暗访的形

 式定期不定期对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每半个月通报一次督查结果,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对工作推进缓慢、不作为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并严肃问责,切实发挥监督“利剑”作用推动工作任务落实。

 (三)建立长效管控机制。加强农房建设和风貌管控,建立农房管控工作机制,落实特色农房风貌指引管控要求,把农房管控工作“管住”“管好”。特别是我市作为边境地区,要加强农房改造规划的管控,突出中国风建筑风格,避免出现乱搭乱建现象。要坚持改造和管理并举,积极探索与实际情况符合的农房建设管控奖励措施与方法,引导村民建房时考虑与周围房屋、周边环境相协调,确保整体风貌一致,推动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同志们,开展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各级各部门要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举措,全力加快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努力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现代化南疆国门城市,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 xx 周年!

 在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xx市xx年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暨农村工作(乡村振兴)领导小组会议,主要的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区乡村振兴暨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现场推进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xx 市部署要求,部署推进迎接 xx 年 xx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等工作,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刚才,xx 同志传达了全区 xx 年乡村振兴暨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现场推进会精神,xx 同志就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进行了布置,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力争年度考核不被扣分、多得加分。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担负起乡村振兴的重大责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

篇九:农房管控风貌提升是谁提出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0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持续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近年来,广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城带乡、城乡一体,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全力建设岭南特色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使广州真正成为一座既有金山银山更有绿水青山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发〔2021〕1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的指导意见》(建村〔2021〕47号)、《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粤发〔2021〕9 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的指导意见》(粤府〔2020〕43号)、《关于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实现广州市“十四五”市级美丽乡村全覆盖工作方案》(穗美丽乡村办〔2021〕4 号)等有关政策要求,以及《广东省乡村风貌修复提升指引和负面清单》等技术规范和相关规定,结合广州市城乡发展特征与乡村特色进行细化,现制定《广州市乡村风貌修复提升指引和负面清单》(下简称《指引》),以指导本市各地区因地制宜开展乡村风貌修复提升工作。《指引》提出了乡村风貌修复提升八类要素,围绕各类要素指引要点,形成市域、风貌分区、美丽乡村群三级指引体系,并对广州市乡村风貌修复提升优秀案例进行赏析。《指引》共分 4 册,第一册为总则 / 市域乡村风貌修复提升指引、第二册为风貌分区 / 美丽乡村群乡村风貌修复提升指引、第三册为优秀案例赏析、第四册为负面清单。《指引》由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编制并联合发布,华南理工大学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院负责具体条文解释。各区可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地方有关指引,并及时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提高我市乡村风貌修复提升工作水平。

 01 风貌分区乡村风貌修复提升指引 02 美丽乡村群乡村风貌修复提升指引总体说明山地浅丘风貌区

  农村住房指引

  公共设施与生产经营设施指引

  村落开放空间指引

 标识与宣传系统指引

  道路路径指引

  基础设施指引

  农业空间指引

  生态空间指引田园风貌区

  农村住房指引

  公共设施与生产经营设施指引

  村落开放空间指引

  标识与宣传系统指引

  道路路径指引

  基础设施指引

  农业空间指引

  生态空间指引水乡风貌区

  农村住房指引

  公共设施与生产经营设施指引

  村落开放空间指引

  标识与宣传系统指引

  道路路径指引

  基础设施指引

  农业空间指引

  生态空间指引历史文化遗产集中风貌区

  总体要求

  总体空间格局

  不可移动文物

  历史建筑

  传统风貌建筑

  一般存量农房

  新建建构筑物

  村落开放空间指引

  标识与宣传系统指引

  道路路径指引

  目录总体说明现代农业型美丽乡村群渔业发展型美丽乡村群生态涵养与生态发展型美丽乡村群文化传承与文化发展型美丽乡村群乡村文旅型美丽乡村群新特产业型美丽乡村群………………………………………6………………………………14………………………………………14…………………18…………………………………20………………………………22………………………………………24………………………………………26………………………………………28………………………………………30……………………………………32………………………………………32…………………36…………………………………38………………………………40………………………………………42………………………………………44………………………………………46………………………………………50…………………………………52………………………………………52…………………56………………………………58……………………………60……………………………………62……………………………………64……………………………………66……………………………………68…………………70…………………………………………70……………………………………72……………………………………74……………………………………………76……………………………………78……………………………………82……………………………………84………………………………86……………………………88……………………………………90………………..…………………94…………………100…………………114……128……142…………………156…………………176

 1

  总体说明2

  山地浅丘风貌区 3

  田园风貌区4

  水乡风貌区5

  历史文化遗产集中风貌区01 风貌分区乡村风貌

  修复提升指引

 6 7

 01风貌分区乡村风貌修复提升指引 总体说明1 总体说明山地浅丘风貌区山地浅丘风貌区主题定位山地浅丘风貌区总体指引策略 ■ 注重生态涵养与生态发展,保育并修复提升乡村现有山水生态格局,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质乡村生态空间。

 ■ 结合现代化生产生活方式进行农村住房风貌修复提升,营造功能多元的居住空间。

 ■ 结合自然资源保护与善用,丰富村落开放空间的服务功能,形成多样化的生产生活方式载体。

 ■ 营造层次丰富的线性景观带,结合村道、碧道、南粤古驿道等线性空间打造游览路径景观带。

 ■ 引领新文明新经济的生态家园山地浅丘风貌区关键要素指引策略农村住房 传承传统建筑特色,鼓励结合本土化的生态与人文特色要素进行整治建设公共设施与生产经营设施 鼓励与山地浅丘地区特色资源相结合,打造怡人的设施空间村落开放空间 顺应山地浅丘地势,适度结合村落周围山林及山林步道设置村落开放空间标识与宣传系统 可适度结合山水等特色意象以及木、石等生态材料进行设计道路路径 适应山地浅丘地形完善道路路径排水和防护基础设施 鼓励结合乡土建材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空间 注重山体农业空间及其配套设施打造生态空间 结合山地浅丘自然地形开展生态空间维育与发展 ■ 集中分布在广州市北部、西部及东部部分地区。

 ■ 村庄在生态农业基础上发展,村落呈斑块状、带状或以岗为中心布局。

 ■ 风貌区内自然资源丰富,物种多样化,文化特征明显。

 8 9

 01风貌分区乡村风貌修复提升指引 总体说明田园风貌区田园风貌区主题定位田园风貌区总体指引策略 ■ 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结合田园地区地景特征,打造与周边城市风貌融合、与乡村特色产业协调的高品质多元化乡村风貌。

 ■ 丰富农业空间,提升农田、农业建筑和农业设施风貌,将农业空间与都市乡村的休闲生活方式有机结合。

 ■ 塑造高品质的村落开放空间,与城市开放空间形成有效衔接和有机补充,打造适应多元化乡村生产生活的开放场地。

 ■ 结合乡村产业发展与资源特征,完善与丰富乡村公共设施与生产经营设施,提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高品质设施服务。

 ■ 营造高品质多元化的都市乡村 田园风貌区关键要素指引策略农村住房 突出都市乡村特色,鼓励打造创意性庭院公共设施与生产经营设施 鼓励结合都市乡村新型化生产生活方式打造公共设施与生产经营设施村落开放空间 适度利用村庄人居环境周边田园打造生产、休闲相结合的村落开放空间标识与宣传系统 适度提取田园意象符号融入标识与宣传系统中道路路径 注重道路路径绿化对农作物光照的影响,突出沿径绿化田园乡土特色基础设施 鼓励围绕田园风貌区特色,打造个性化、景观化的基础设施农业空间 适度优化田园种植及其配套设施,增强田园景观效果生态空间 建设适宜的观景设施提升生态空间观景体验 ■ 集中分布在广州市中部平原地区,村落呈斑块状或沿道路呈带状布局。

 ■ 在保留现代农业基础上,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新型化、多样化趋势明显。

 10 11

 01风貌分区乡村风貌修复提升指引 总体说明水乡风貌区水乡风貌区主题定位水乡风貌区总体指引策略 ■ 注重延续水系水网布局,优化河涌、基塘、湿地等周边自然环境,彰显岭南水乡风貌时代特色。

 ■ 结合水乡特色资源打造岭南水乡高质高效农业空间,以规模化、现代化的农田、鱼塘展现现代农业风光。

 ■ 延续水乡传统文化,以河涌及周边开放空间为重要载体打造水乡特色的道路路径。

 ■ 结合农业发展需求,建设与现代农业生产相匹配的高质量基础设施,提升生产效率,提供高质量保障。

 ■ 探索全球化本土化的水乡人居水乡风貌区关键要素指引策略农村住房 传承创新岭南水乡特色,鼓励利用特色元素进行风貌修复提升公共设施与生产经营设施 结合水乡风貌区村庄空间肌理特征设置公共设施与生产经营设施村落开放空间 有效利用桥头、码头、沿河涌空间等水乡风貌区特色场所打造村落开放空间标识与宣传系统 结合水乡特色意象进行设置道路路径 顺应水网肌理打造水乡特色道路路径基础设施 丰富基础设施景观效果农业空间 围绕丰富水乡“塘 - 基”特色复合种植模式提升农业空间生态空间 注重保育生态空间自然形态,适度结合村落开放空间建设 ■ 集中分布在广州番禺东南部及南沙区。

 ■ 以渔业农业为基础发展,岭南水乡特色明显。

 ■ 村落主要沿河涌或河岸呈带状逐次展开,与水体联系密切,线性特征明显。

 12 13

 01风貌分区乡村风貌修复提升指引 总体说明历史文化遗产集中风貌区历史文化遗产集中风貌区主题定位历史文化遗产集中风貌区总体指引策略 ■ 结合历史文化遗产要素特性,注重岭南文化要素提炼,打造新时代岭南历史文化展示窗口。

 ■ 注重对传统空间格局、历史文化要素的保护与修复,延续岭南乡村传统格局与村落肌理。

 ■ 延续村落原有传统特色建筑格调,结合传统文化元素开展农村住房风貌修复提升。

 ■ 注重开放空间风貌修复提升,将文化特色与新时代生产生活特征相结合,打造更具活力与文化特色的开放场所。

 ■ 重塑文化性时代性的岭南人家历史文化遗产集中风貌区关键要素指引策略不可移动文物 保护和保持原样,以求真实反映历史遗存历史建筑 以不改变外观特征为前提进行适当维护和改造,鼓励兼容公共设施功能传统风貌建筑 可进行特色化改造,鼓励结合业态置入打造特色经营设施一般存量农房 需与周边历史文化遗产、周边环境相协调新建建构筑物需与周边历史文化遗产、周边环境相协调,以民居、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为主,不得建设破坏风貌或污染环境的建筑和生产设施村落开放空间 鼓励传统文化与现代公共活动功能相协调,运用传统风貌特色元素展现乡村民俗风情标识与宣传系统 延续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不得影响文物本体和周边环境风貌道路路径 延续传统街巷格局、材质与工艺 ■ 保留有传统村落格局、特色山水格局、特色空间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要素,历史文化氛围较为浓郁。

 ■ 村庄传统要素保存相对完好,并且具备一定规模,表现出浓郁的岭南地域特色。

 14 15

 01风貌分区乡村风貌修复提升指引 山地浅丘风貌区农村住房指引官靴、官帽、燕尾脊 新式屋脊平屋脊结合传统纹样进行涂刷装饰屋脊硬山墙女儿墙装饰屋顶 ■ 鼓励采用坡屋顶进行农村住房风貌修复提升,或采用平坡结合的屋顶形式。

 ■ 鼓励选用官靴、官帽、燕尾脊等传统样式,或采用平屋脊、新式屋脊等现代简洁样式。

 ■ 女儿墙可结合传统纹样进行涂刷装饰。庭院 ■ 鼓励使用乡土材质进行围墙提升,鼓励降低庭院围墙高度,丰富村落开放空间。广州市从化区南平村 ▼ 结合坡屋顶和仿木防盗网进行农房风貌修复提升2 山地浅丘风貌区

 16 17

 01风貌分区乡村风貌修复提升指引 山地浅丘风貌区玻璃栏杆栏杆勒脚鹅卵石勒脚木色铝合金防盗网 木防盗网窗外立面 ■ 栏杆可选用设计简约的铁艺栏杆、玻璃栏杆或铝合金栏杆进行提升。

 ■ 可选用浅色门窗套进行优化。

 ■ 防盗网可选用木色铝合金或木防盗网进行提升。

 ■ 勒脚除涂料和面砖勒脚外,也可选取鹅卵石勒脚。广州市从化区莲麻村 ▼ 通过白色涂饰与青砖饰面结合进行农房风貌修复提升铁艺栏杆 铝合金栏杆涂料 / 面砖

 18 19

 01风貌分区乡村风貌修复提升指引 山地浅丘风貌区公共设施与生产经营设施指引 ▼ 将传统风貌建筑泥砖房改造成手工市集 ■ 公共设施与生产经营设施环境应与山地浅丘丰富的自然资源相结合,打造怡人的设施空间。

 ■ 公共设施与生产经营设施应体现地域及文化特色,鼓励结合传统文化交往空间和场景记忆进行组织。

 ■ 鼓励村史馆、游客服务中心、乡村驿站、民宿、特色农产品体验店等设施对村落传统风貌建筑进行改造和利用。

 ■ 鼓励延续传统建筑格调,鼓励结合传统文化要素、老旧物件内容等进行设施风貌修复提升。原散落泥砖房过于密集拥堵屋顶抬高,并重新建造屋顶拆除附属用房,打通巷道安装可旋转竹编门扇保留泥砖房两侧山墙加建室外竹棚,串联各个泥砖房

 20 21

 01风貌分区乡村风貌修复提升指引 山地浅丘风貌区...

篇十:农房管控风貌提升是谁提出的

/p>

 全面推进浙派民居建设、全域打造浙派 乡村新风貌的指导意见 ( 修改稿)

 )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落实省委关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决策部署,全面提升农房建设管理水平,健全乡村风貌管控机制,加快形成整体大美、浙江气质的城乡风貌,现就全面推进浙派民居建设、全域打造浙派乡村新风貌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主要目标 以数字化改革为总牵引,聚焦农房事前审批、事中监管、事后管控三大环节,加快构建多跨高效协同、流程闭环管理、场景动态联动的农房“浙建事”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综合管理系统,着力解决当前农房落地审批难、建房监管难、风貌管控难、安全管理难等问题,到 2022 年底实现省、市、县、乡镇、村五级贯通运行。从 2023 年起,全面落实农民建房“一村一风貌”管控要求,每年启动 100 个左右浙派民居特色村创建;到 2025 年底,累计启动 300 个左右浙派民居特色村创建,基本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乡村风貌建设管理模式;到2035 年,建成一大批功能现代、风貌乡土、安全经济、绿色

 2 宜居、农民喜爱的浙派民居,累计建成 1000 个以上浙派民居特色村,浙派民居逐步成为全省农房的普遍形态,基本形成江南韵、古镇味、现代风的浙派乡村新风貌。

 (二)基本原则 改革引领,制度先行。坚持系统观念、问题导向,加快建设、全面贯通、持续迭代农房“浙建事”应用系统,全面重塑农房审批、建房监管、工匠管理、农房设计、安全管控、危房改造、建房服务等制度体系,为浙派民居建设和乡村风貌管控提供制度基础。

 文化引领,传承创新。深入研究、准确把握不同文化分区传统民居的建筑特征和历史成因,注重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做到守正创新、推陈出新,着力打造具有地域特征、文化特色、时代特点的民居单体和村落组团,彰显浙派辨识度。

 示范引领,标本兼治。既要注重点上出彩,把集中连片的农房建设改造项目打造成为浙派民居特色村,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又要注重面上推进,全面落实农房建设风貌管控要求,新建改建农房都要做到带图审批、按图施工、看图验收,确保只添彩、不添乱。

 二、主要任务 (一)建立健全浙派民居的规划设计体系 1. 。

 完善设计体系。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设计体系,完善“村

 3 庄规划+乡村设计+农房设计+乡村风貌管控技术指引”体系,明确不同层级的空间管控和风貌管控要求,引导农民科学、合理、有序建房。各地要在从村庄规划设计指引下,分区分类组织制定乡村风貌管控技术指引,明确每个村庄的风貌特色塑造指引和风貌管控要素清单,为农房设计和风貌整治提供指导。

 2. 。

 提升设计水平。全面调查梳理浙江传统民居的类型分布、形制特征和谱系演变,厘清不同文化分区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文化特色及其历史成因,深刻把握传统民居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各地要组织力量精心提炼传统民居的营建智慧和风貌特征,突出乡村小聚落、小尺度、小空间的特点,注重运用乡土手法、乡土材料,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县为单位编制农房设计技术指南。要充分尊重当地农民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在户型、功能等方面满足个性化需求,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加强公共空间塑造,整体改善山水林田路房和人居环境,实现富有江南韵味的浙派民居风貌与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统一。

 3. 。

 优化设计服务。制定全省农房设计通用图集导则,统一设计深度和要件,建立全省农村住房设计通用图集库供农民选用。各地要以县为单位按照导则组织编制农村住房设计

 4 通用图集,建立并落实“一村一风貌”的图集定向供给机制,并根据实际需要对建房村民选用的设计图无偿提供适当修改服务。定期统计通用图集农民选用情况,对图集库进行及时动态优化更新。

 (二)建立健全浙派民居的建设营造体系 4. 建立浙派民居建设范式。制定浙派民居营建技术指南,加强农村建筑工匠队伍建设,建立全省统一的工匠名录库,建立分类分级的工匠专项职业能力认定体系,健全工匠专业技能和安全知识培训机制,实行工匠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定期组织开展全省农村建筑工匠技能竞赛活动,探索建立面向工匠的小额村镇建设工程招投标机制。探索采用装配式钢结构等安全可靠的新型建造方式,推广应用绿色节能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

 5. 。

 分类推进浙派民居建设。按照保护利用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新建呈现一批的方式,分类打造浙派民居。

 保护利用传统民居。在保证房屋结构安全和消防安全前提下,改善传统民居的内部功能和居住条件,提升空间品质,适应现代生活需求。注重发挥传统民居的历史文化价值,加强活化利用、以用促保,因地制宜改作博物馆、文化馆、展示馆、邻里中心等公共空间。鼓励结合发展民宿、旅游等产业,进一步加强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保护与利用。

 5 改造提升存量民居 。对结构安全、风貌不协调的既有存量民居,应结合县域风貌整治提升、传统村落风貌保护提升等工作,鼓励以村为单位按照宜拆则拆、宜改则改、宜留则留的思路,消除环境乱象,提升建筑风貌,营造公共空间,打造有品质的民居、有特色的庭院、有记忆的空间,体现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新建呈现浙派民居。对单家独户分散式建设的农民自建房,要严格落实带图审批、按图施工、看图验收制度,确保建成一户、呈现一户;对整村连片集中式建设的农村居民点,应严格执行农房风貌管控要求,强化设计方案把关,提倡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监管、统一验收的统建模式,同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

 6. 。

 整体推进浙派民居特色村建设。在全面开展浙派民居建设基础上,努力打造一批农房错落有致、环境优美宜居、富有浙派韵味的浙派民居特色村。浙派民居特色村一般以单个自然村为单位,也鼓励地域相连、人缘相亲、经济相融的多个自然村片区化打造、组团式建设,充分衔接联动“坡地村镇”。省建设厅要制定出台具体办法,加快推进浙派民居特色村建设,成为“整体大美、浙江气质”新时代富春山居图的重要组成要素。

 (三)建立健全浙派民居的风貌管控机制

 6 7. 推进农房数字化改革。省建设厅要会同省农业农村厅、自然资源厅等相关部门加快推进农房“浙建事”全生命周期综合管理系统建设贯通应用,全链条打通农房建房审批、设计施工、验收发证、使用安全、经营流转、拆除灭失等环节,加快实现农户一键通办、农房一码到底、流程一账可查、政府一图通管的改革目标。2022 年底前,要实现省、市、县、乡镇、村五级贯通运行,全面推动农房建设管理制度重构、流程再造、体系迭代,为浙派民居建设提供坚实的机制保障。

 8. 。

 强化审批环节风貌管控。各地要按照联动城乡风貌整治提升、美丽城镇建设、未来乡村建设的要求,加强农房建筑风貌引导,制定农房风貌管控要素清单,明确农村住房的基底面积、色彩、高度、体量、立面、材质、门窗、勒脚、间距、庭院等要素管控要求,体现浙派民居特色。在农民建房审批过程中,要严格落实带方案审批制度,确保设计方案满足管控要求。对不符合当地风貌管控要求的,应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修改。

 9. 强化建设环节风貌管控。对单家独户分散式建设的,要严格按照《宅基地批准书》《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和农房设计方案实施。农户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或具备相应技能的农村建筑工匠施工,并签订施工合同。建筑施工企业或农村建筑工匠应当按照设计图纸和有关规定

 7 施工,对农房施工质量安全负责。各地要按照“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的要求,加快推进乡镇“一支队伍管执法”,严格落实施工“四到场”等制度,加强日常巡查监督,及时发现和依法处置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农房“浙建事”系统应用,推行建房过程云上监管、日志管理、节点留痕,提高管理效能。对整村连片集中建设式建设的,要切实履行基本工程建设程序,确保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和安全。

 10. 强化使用环节风貌管控。严格执行《浙江省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落实乡镇的属地管理责任和网格员的日常巡查责任,加强农房风貌常态化巡查管理,及时发现和依法处置农房擅自改建、扩建行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研究制定农村生产经营性用房安全管理办法,对投入生产经营使用的浙派民居加强安全管控。对农房用作生产经营、公益事业或者出租的,应严格按照《浙江省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开展安全鉴定。省建设厅要会同相关部门抓紧制定生产经营性农房安全管理办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负责抓好具体的统筹协调和组织推进工作。省建设厅会同省农业农村厅、自然资源厅负责抓好浙派民居建设和农房“浙建事”数字化改革工作,形成流程闭环、高效协同、整体智治的

 8 工作机制。省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做好具体分工。各地要加快形成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抓紧制定实施方案,有序推进落实。

 (二)加强政策支撑。省自然资源厅负责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每年在农房建设用地指标中切块支持浙派民居特色村建设。各级政府要统筹各类有关资金和政策支持浙派民居建设。加强村镇建设专业技术人员和机构力量配备,建立乡镇农房建设指导员和村级农房专管员制度。充分发挥各类科研院校、规划设计单位、建筑企业等专业优势,经常性组织名校名院名师设计下乡服务。

 (三)加强宣传发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浙派民居建设重要意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的良好氛围。要强化村民主体地位,引导村民全过程参与浙派民居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监督。积极鼓励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结对帮扶、蹲点帮扶活动,帮助解决浙派民居建设中出现的各种困难。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