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重阳节是纪念谁的节日7篇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重阳节是纪念谁的节日 重阳节 谁的 节日

重阳节是纪念谁的节日7篇重阳节是纪念谁的节日 【传统节日】重阳节的来源与习俗 重阳来源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民间还有重九节、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 因为《易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重阳节是纪念谁的节日7篇,供大家参考。

重阳节是纪念谁的节日7篇

篇一:重阳节是纪念谁的节日

统节日】重阳节的来源与习俗

 重阳来源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民间还有重九节、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

  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在 1989 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重阳节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重阳习俗

  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吃重阳糕。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赏菊花

 菊花,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历来重阳节都有观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在古时重阳节又叫菊花节,人们认为菊花是长寿的象征,重阳节期间很多地方都会举行菊花大会、菊花展,全城的人都会出动赏菊。

  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成为一种风尚。

  菊花酒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因此,重阳节才一直保留着饮菊花酒的习俗。

  九日所酿的菊花酒在古代被视为延年益寿的长命酒。菊花酒有清热解毒、明目祛风、平肝舒肺、益阴滋肾的药用价值。

  宋人以菊花、茱萸泡酒,名茱萸为“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认为借此二物,可消“阳九之厄”。如今,山东地区仍有民间童谣言:“九月九,九重阳,菊花做酒满缸香”。

  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

 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

  南宋韩 元 吉《水 调 歌头 · 九日 》上片 :

 “ 今日 我 重九, 莫 负菊花 开 。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

  由于重阳为秋节,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有称重阳节野游活动为“辞青”,与三月春游“踏青”之说法相对应。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这也是一个颇有诗意的名称。

 吃重阳糕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

  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

 “糙花糕”以粘些香菜叶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

  细花糕有 3 层、2 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

  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 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佩茱萸·簪菊花

 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 “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

  茱萸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

  《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

 重阳谚语

 重阳晴,一冬晴;重阳阴,一冬冰。

 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

 吃了重阳糕,夏衣就打包。

 菊花黄,黄种强;菊花香,黄种康;九月九,饮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阳。

  重阳传说

 九九重阳节是传说中轩辕黄帝逸仙之日,也是中华儿女慎终追远、祭拜人文始祖的传统祭日,那么,重阳节有哪些传说呢?

 【传说一:求寿说】

 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後,戚夫人的侍女贾佩兰也被驱逐出宫,嫁给扶风人段儒,闲谈时曾提到她在宫廷时,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辟邪延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

  【传说二:辟邪说】

 传说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

 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于是他便离开回到家乡,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样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

  为了纪念除魔的日子,每到九月初九,人们就把茱萸插到高处,洒上菊花酒,慢慢的,这个风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篇二:重阳节是纪念谁的节日

节习俗演讲稿【10 篇】

 1.重阳节习俗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一千三百年前,有一位漂泊在异乡的游子低声叹息,叹远方的亲朋遍插茱萸,唯独缺了自己,这个人就是王维。

  本周 xx 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重”者,《博雅》解为“再也”。九为阳数之极,九月初九故称“重阳”。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选择登高、饮菊花酒、插茱萸,以此迎接新的季节的到来。

  由于“九九”亦含长久、长寿之意,重阳菊花是长寿之草,重阳节便又有了尊老之意。事实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敬老爱老成为了当下重阳节最广为人知的意义。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可见,尊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多年来亘古不变的伦 理道德。尊敬老人是个人文明进步表现,尊敬老人也是的家庭和谐的保证,尊敬老人更是社会发展必然要求。尊老爱老助老,我们责无旁贷。

  但敬老爱老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应当仅仅在重阳节这一天被记起,它应当落实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之中,每一处微小的细节中。

  我国古代就有“卧冰求鲤”“亲尝汤药”等著名的二十四孝故事,高二年级的同学们最近也刚刚学习过李密的《陈情表》,敬老爱老、注重人伦道德是我们文化传统中的精粹,它早已随着年岁的更迭,化开在我们的骨血之中。

  古语有言: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回到一千三百年后的今天,让我们一起,以实际行动真正地做到尊老、敬老、爱老,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生活中得以传承!

  谢谢大家!

 2.重阳节习俗演讲稿

 大家好!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一个纪念先人及扫墓的节日。

  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这一天,正值仲秋季节,天高气爽,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中国历代许多文人雅士,高中作文,每当此时,登上高处,一面饮菊花酒,一面吟诗取乐,留下无数诗篇。

  九月,严寒的冬关即将降临,人们开始添置冬装,他们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时烧纸衣,让先人在阴间过冬。这一来,重阳节便演变为扫墓及为先人焚化冬衣的节日。

  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家人。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会馆保留重阳节祭祖的习俗,叫做“秋祭”。

  其他人士可以在这一天选择较有传统意义的庆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与友好相约到户外活动,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又能联络亲友之间的感情。

  农历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数,双阳相重,故名重阳节。重阳节作为一个以娱乐为主的节日,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

  谢谢大家!

 3.重阳节习俗演讲稿

 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不少同学都知道,今年的 xx 月 xx 日是农历九月初九,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又一个传统佳节——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什么叫重阳?因为古老的《易经》

 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又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因此重阳佳节,寓意深远,所以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关于重阳节的故事很多。据说重阳节从汉朝初就有了。那时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馋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皇宫,贾姓宫女又将此习俗传入到民间。

  到了东汉,民间在该日又有登高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以后到了唐朝,文人墨客们写了很多登高诗,其中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则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当然,古人的登高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同时还有吃"重阳糕"(一种九层糕)、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时间也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已经很普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想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因为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这些习俗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的中就有记载。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重阳节这个传统的节日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 年,我国把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从而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同学们,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

  我今天的国旗下的讲话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4.重阳节习俗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很开心能够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发表这一次讲话,重阳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我们往往有很多的活动可以举行,比如说和家人们一起去爬山、登高,眺望远方,享受登高的乐趣、除去烦恼和晦气。其次便是关心我们家里的老人们,给他们多一些陪伴和关心,让他们在一个温暖且舒适的环境里度过这美好的一个节日。其实重阳节的习俗有很多,在我们的生活体验当中就可以感受得到,就让我们一起去好好的感受一次这个节日的乐趣吧!

  一谈到重阳节我们就能够想起一首首的古诗来,比如说王维的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一首诗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并且令人印象深刻,悠远流传。

  关于重阳节的菊花,白居易也有一首诗是非常的著名的,在诗中他漫漫写道“满园花菊郁金香,中有孤丛色似霜”,这么美丽的比喻正是将我们秋天的菊花烘托的形象且生动,让整个重阳也附上了一层美丽的薄纱。这些古诗将重阳节里的细节写的十分的生动,也从另一个角度提醒着我们,对于重阳这个传统佳节来说,我们现在可以做的就是要去传承,去传承这一份文化,传承重阳节的那一份独特魅力。

  重阳节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传承之外,另外我们也要多去关心一下我们身边的老人们,重阳节也是我们的“老人节”,在这一天,我们如若有时间的话,可以回到家,陪伴我们的爷爷奶奶说说话,让爷爷奶奶们感受到我们的爱和关心,让他们在晚年也能够体会到那一份浓浓的幸福。

  重阳节或许对于我们来说,意义并不是很大,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去体会这个节日的意义,我们就会发现。这个节日,从实质上来说,其实是一个非常有纪念价值的节日,也是这个秋天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谢谢大家!

 5.重阳节习俗演讲稿

 小朋友们:

 早上好!

  有谁知道这个星期六是什么节日吗?(重阳节)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每年的重阳节,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正是秋高气爽、山青云淡的时节。此时登高远眺,使人心旷神怡,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如今有许多地方都在这期间举行登山会。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习惯。“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

  九月初九,也正是菊黄蟹肥时。菊花一团团、一簇簇,竞相开放,千姿百态,非常逗人喜爱。人们喜爱的不仅仅是她美丽的容颜,更值得称赞的还是菊花刚强的气质。在深秋的冷风中,唯有菊花争奇斗艳,使秋日多了生气,多了艳丽的色彩。也正因如此,赏菊的风俗一直保留下来。在萧瑟的深秋,一些地方的公园里还举办菊花会、菊展,那一派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的情景,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因此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我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够尊重长辈,爱自己的爷爷奶奶,在生活中自己的事自己做,要多体谅爷爷奶奶的辛苦,帮他们做些事。

  谢谢大家!

 6.重阳节习俗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随着时间的推进,我们离重阳节越来越近了,大家心中一定很期待吧。重阳节也是我国节日的一种,虽然没有春节、中秋节那么隆重,但是它也是一个合家团圆的节日,是在外的游子思念家人的节日,也是对故去的亲人的一种纪念。

 迎接重阳节,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期待,每一个节日都有不同的意义,都是特别的。我想距离重阳节日越来越靠近,大家心里肯定也是特别的欢迎的。这个节日也称“老人节”,是尊老爱亲的一个节日,更是我们尽孝的一个日子。九九重阳,家人团圆,是多么美好的一个氛围。

  再说重阳节的到来,意味着进入深秋了,菊花也将要开了,路边总是一团一团的黄 菊展开,给这个季节也带去了美好。还记得小学学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是典型的一个描写重阳节的一首诗,那时候学习的时候,其实还没有感觉到这种思念亲人的感受,但是随着我的年龄的增长,在求学的路上越走越远,离家人也越来越远,那种思念的感觉就越发的浓厚。所以在重阳佳节到来之际,我真的感觉特别的欢欣,因为心中满满的都是对家里人的思念,希望在节日之际回到他们身边陪伴,这成为了我喜欢过节日的理由。

  喜迎重阳,是在心中赋予了很多的期盼。这个节日,尽管没有别的节日那么热闹,但是终是有人惦念家乡和亲人,还是很期待着这个节日的。而且重阳还是我国自古至今保留下来的节日,像上面的那首诗一样,古人给予了这个节日很多的美好描写和述说,我想他们都是喜欢这个节日的。

  我也很喜欢重阳节,九九是一个美好的寓意,在这样的时间里过节,也是一个很棒的体验。登高望远,喝菊花酒,赏菊花,插茱萸,都是这个节日的习俗,是这个节日的美好之处。我们也要带着美好的心情去迎接,为这个重阳节赋予新的期待和期盼。

  谢谢大家!

 7.重阳节习俗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早上好!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佳节了。

  重阳来源于我国古老的《易经》,因为《易经》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

 日是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相传在东汉时期,时常有瘟魔作乱。有一个青年恒景不畏艰辛,终于找到了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学会了降妖剑术。他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把乡亲们领到了一座高山上,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以避邪。中午时分,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的瘟魔冲出,再也动弹不得,恒景将其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重阳登高,免灾避祸。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都是重阳的活动。

  农历九月九日,也是传统的敬老节。九九重阳谐音“长长久久”,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今日的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我国把这一天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起来,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我们有许多敬老爱老的故事:古有木兰代父从军、黄香扇枕温席、王祥卧冰求鲤、孟宗哭竹生笋的佳话;今有陈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润人胸襟的故事。今天,我们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传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精神财富,责无旁贷。

  又到重阳佳节,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抽出一些时间,给家里的长辈们打个电话,致以节日的问候,感谢他们为自己所做的一切。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这秋风飒爽的季节,让我们共同祝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老有所乐”!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8.重阳节习俗演讲稿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农历九月初九,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又一个传统佳节——重阳节。为什么叫重阳?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又因为数字“九”与“长久”的“九”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因此重阳佳节,寓意深远,所以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据说重阳节从汉朝初就有了。东汉时期,民间在这一天又有登高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以后到了唐朝,文人墨客们写了很多登高诗,其中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美德源远流长,其中尊老、敬老,犹如一泓清泉,流淌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作为一名小学生,更要发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爱护自己家的老人,同时也要像对待自家人那样去尊敬、爱护别的老人。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杯香茶,也许老人们就能倍感欣慰和满足;贴心地捶背,温暖地搀扶,都能让老人们脸上绽放幸福的微笑。

  同学们,虽然重阳节一年只有一天,但是尊老、敬老不仅仅是重阳节一天的事,更应该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

  谢谢大家!

 9.重阳节习俗演讲稿

 各位老师和学生们:

 大家早上好!

  正如许多学生所知,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另一个传统

 节日,——重阳节。...

篇三:重阳节是纪念谁的节日

节的节日来历以及习俗资料 重阳节, 为农历九月初九日。

 《易经》 中把“九” 定为阳数, 九月初九, 两九相重, 故而叫重阳, 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 到了唐代, 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又称“踏秋” 与三月初三日“踏春” 皆是家族倾室而出, 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 插茱萸、 赏菊花。

 重阳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重阳节与除夕、 清明、 中元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一、 节日起源。

 其一:

 重阳节

  重阳的源头, 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吕氏春秋》 之中《季秋纪》载:

 “(九月)

 命家宰, 农事备收, 举五种之要。

 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

 ” “是日也, 大飨帝, 尝牺牲, 告备于天子。

 ” 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 祭祖, 以谢天帝、 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 《西京杂记》 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

 “九月九日,佩茱萸, 食蓬饵, 饮菊花酒, 云令人长寿。

 ” 相传自此时起, 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

 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

 追求长生, 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

 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 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

 《荆楚岁时记》 云:

 “九月九日, 四民并籍野饮宴。

 ” 隋杜公

 瞻注云:

 “九月九日宴会, 未知起于何代, 然自驻至宋未改。

 ” 求长寿及饮宴, 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其二: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 星, 在季秋九月隐退, 《夏小正》 称“九月内火” , “大火” 星的退隐, 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 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 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 因此, 在“内火” 时节, 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 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

 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 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

 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 是家居的火神, 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 的蛛丝马迹。

 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 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

 汉刘歆《西京杂记》 称:

 “三月上巳, 九月重阳, 使女游戏, 就此祓禊登高。

 ” 上巳、 寒食与重阳的对应, 是以“大火” 出没为依据的。

 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 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 “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

 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 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 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城, 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

 如果说上巳、 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 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

 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 所以民俗有上巳 “踏青”,重阳“辞青” 。

 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

 二、 历史演变。

 重阳节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

 “重阳节” 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

 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 中载:

 “岁往月来, 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 而日月并应, 俗嘉其名, 以为宜于长久, 故以享宴高会。

 ”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 诗序文中说:

 “余闲居, 爱重九之名。

 秋菊盈园, 而持醪靡由, 空服九华, 寄怀于言” 。

 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

 魏晋时期有了赏菊、 饮酒的习俗。

 唐朝时, 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

 从此以后, 宫廷、 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 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明代, 九月重阳, 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庆祝, 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 以畅秋志。

 清代, 明代的风俗依旧盛行。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 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 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 敬老、 爱老、 助老的风气。

 中国政府在1989 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 、 “敬老节” 。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 2012 年 12 月 28 日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 权 益保障法》 。

 法律明确,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三、 民间习俗。

 民俗活动

  重阳登高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 登高远眺、 观赏菊花、 遍插茱萸、 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 金秋九月, 天高气爽, 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 健身祛病的目的。

 早在西汉, 《长安志》 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

 在东晋时, 有著名的“龙山落帽” 故事。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 重阳糕又称花糕、 菊糕、 五色糕, 制无定法, 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 以片糕搭儿女头额, 口中念念有词, 祝愿子女百事俱高, 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 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 以符合重阳(羊)

 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 并点蜡烛灯。

 这大概是用“点灯” 、 “吃糕”代替“登高” 的意思, 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当今的重阳糕, 仍无固定品种, 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

  重阳赏菊、 饮酒、 对弈

  重阳日, 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 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

 农历九月俗称菊月, 节日举办菊花大会, 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从三国魏晋以来, 重阳聚会饮酒、 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在汉族古俗中, 菊花象征长寿。

 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 中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

 菊花酒, 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 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

 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

 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 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 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 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

 梁简文帝《采菊篇》 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 之句, 亦采菊酿酒之举。

 直到明清, 菊花酒仍然盛行, 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 中仍有记载, 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 所以又叫做茱萸节。

 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 逐风邪的作用, 并能消积食, 治寒热。

 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 多灾多难, 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

 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

 各地习俗。

 重阳 菊花展

  国内

  【河北省】

 香河县九月九日, 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 。

 永平府以重阳的天气占未来晴雨。

 重阳节若下雨, 这几个日子也都会下雨。

 典周县境内无山, 县民多于重阳节上城楼登高。

  【山东省】

 昌邑北部人家于重阳节吃辣萝卜汤, 有谚语道:

 “喝了萝卜汤, 全家不遭殃” 。

 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 家家烙焦

 饼祭财神。

 邹平则在重阳祭祀范仲淹, 旧时, 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

 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 忌回娘家过节, 有“回家过重阳, 死她婆婆娘” 的说法。

 【陕西省】

 西乡 县重阳节, 亲友以菊花、 菊糕相馈赠。

 士子以诗酒相赏。

 据说妇女此日以口采茱萸, 可以治心疼。

 【江苏省】

 重阳节, 南京人家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 连缀成旗,插于庭中。

 长洲县重阳节吃一种叫做“骆驼蹄” 的面食。

 无锡县重阳节吃重阳糕、 九品羹。

 【上海市】

 上海豫园于重阳节办菊花会, 以新巧、 高贵、 珍异三项评分定高下。

 【浙江省】

 绍兴府重阳节互相拜访, 除非亲友家有丧事, 才往灵前哭拜。

 桐庐县九月九日备猪羊以祖, 称为秋祭。

 同时也在重阳节绑粽子, 互相馈赠, 称为重阳粽。

 【江西省】

 广丰县九月九日打糍粑, 德兴县九月九日割晚稻。

 【安徽省】

 铜陵县以九日重阳为龙烛会, 以迎山神。

 削竹马为戏, 据说可以驱逐瘟疫。

 【湖北省】

 武昌县于重阳日酿酒, 据说此所酿之酒最为清洌,且久藏不坏。

 应城县重阳节是还愿的日期, 甚家皆于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福建省】

 长汀县农家采田中毛豆相馈赠, 称为毛豆节。

 海澄县重阳节放风筝为戏, 称为“风槎” 。

 【广东省】

 连川重阳, 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 州人围观。

 南雄府九月九日请茅山道士建王母会, 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妇女都会前来参加。

 阳江市重阳节放纸鸢, 并系藤弓于其上, 在半空中声音十分嘹亮。

 临高县民重阳节早起, 大家齐声高喊"赶山猫", 以此为安和富利之吉兆。

 【广西省】

 怀集县以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

 男女老少, 倾城而出, 赛神酬愿, 皆用大炮。

 隆安县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觅食, 俗语说:

 “九月九, 牛羊各自守” 。

 【四川省】

 旧时南溪县读书人于此日在龙腾山岑山楼聚会,纪念诗人岑参, 称为“岑公会” 。

 民间旧俗, 重阳前后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

 俗话说:

 “重阳蒸酒, 香甜可口” 。

 【山西省】

 山西晋南地区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传统习惯。饱览大好河山, 观仰名胜古迹, 成为节日的盛举。

 至今还在民间传诵着“乾坤开胜概, 我辈合登高” , “东风留不住, 冉冉起峰头” , “九月欣新霁, 三农庆有秋” 等名言。

 【河南省】

 中国开封菊花花会始办于 1983 年, 开封是以菊花每年举行一次年会的唯一的城市。

 国外

  【韩国】

 吃花煎、 花菜玩花煎游戏, 放风筝。

 【日本】

 吃茄子, 吃栗子饭祭菊。

 四、 文学记述。

 神话传说

 《续齐谐记》 记载

  较早有关重阳节的传说, 见于梁朝吴均的《续齐谐记》 :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 长房谓曰:

 “九月九日, 汝家中当有灾。

 宜急去, 令家人各作绛囊, 盛茱萸, 以系臂, 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

 ” 景如言, 齐家登山。

 夕还, 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

 长房闻之曰:

 “此可代也。

 ” 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 妇人带茱萸囊, 盖始于此。

 民间演化版本

  相传在东汉时期, 汝河有个瘟魔, 只要它一出现, 家家就有人病倒, 天天有人丧命, 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 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

 病愈之后, 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 亲, 决心出去访仙学艺, 为民除掉瘟魔。

 桓景四处访师寻道, 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 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 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 桓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 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 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 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终于收留了桓景, 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

 桓景废寝忘食苦练, 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桓景叫到跟前说:

 “明天是九月初九, 瘟魔又要出来作恶, 你本领已经学成, 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 。

 仙长送给他一包茱萸叶, 一盅菊花酒, 并且密授辟邪用法, 让他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桓景回到家乡 , 在九月初九的早晨, 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 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 一盅菊花酒, 做好了降魔的准备。

 中午时分, 随着几声怪叫, 瘟魔冲出汝河, 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 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 便戛然止步, 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 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 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

篇四:重阳节是纪念谁的节日

19 年重阳节是什么时候_ 重阳节是农历几月几日

 “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 2019 年重阳节是什么时候_重阳节是农历几月几日。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2019 年重阳节是什么时候:10 月 月 7 日,星期一,农历九月初九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1989 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 年 5 月 20 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节是农历几月几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

 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

 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馀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

 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

 清代,明代的风俗依旧盛行。

 20 世纪 80 年代起,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1989 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2012 年 12 月 28 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2019 年-2030 年重阳节是几月几日

 2019 年重阳节是几月几日:10 月 7 日农历九月初九星期一

 2020 年重阳节是几月几日:10 月 25 日弄九月初九星期日

 2021 年重阳节是几月几日:10 月 14 日农历九月初九星期四

 2022 年重阳节是几月几日:10 月 04 日农历九月初九星期二

 2023 年重阳节是几月几日:10 月 23 日农历九月初九星期一

 2024 年重阳节是几月几日:10 月 11 日农历九月初九星期五

 2025 年重阳节是几月几日:10 月 29 日农历九月初九星期三

 2026 年重阳节是几月几日:10 月 18 日农历九月初九星期日

 2027 年重阳节是几月几日:10 月 08 日农历九月初九星期五

 2028 年重阳节是几月几日:10 月 26 日农历九月初九星期四

 2029 年重阳节是几月几日:10 月 16 日农历九月初九星期二

 2030 年重阳节是几月几日:10 月 5 日农历九月初九星期六

 重阳节送什么礼物合适

 养生药酒

 秋季天干物燥,万物凋敝,一款益气滋补的药酒不失为送父亲的好礼,选择滋补药酒时,最好以温性中草药浸泡药酒为主,动物类浸泡的烈性药酒不建议送老人,以免引起健康问题。

 文玩核桃

 不要小看文玩核桃,文玩核桃是一款集合养生、收藏、保值于一体的传统佳礼,名贵的文玩核桃可谓价值不菲呢,送一款精致的文玩核桃给老父亲把玩,既可以凸显品位、锻炼身体,也可陶冶情趣,不失为上佳选择。

 亲手做的糕点

 糕点好吃与否在其次,关键在于亲手制作的亲人爱,相信在品尝糕点的同时,老人们必然喜笑颜开,心内暖暖。

 电子血压计

 很多老年人都喜欢医疗小电器,定期自己测个血压用着也比较方便,价钱也不是很贵,比普通血压计方便的是可以自测。小小的就算出去旅游也可以随身携带,不是很沉蛮不错的选择。

 相关文章:

 1.老人节是几月几日

 2.收藏必备重阳节送长辈的祝福语 九九重阳节送给老人祝福语句 2019

 3.2019 感恩重阳节的心得范文优秀 5 篇

 4.2019 感恩重阳节的心得以及体会作文五篇

 5.2019 祝福重阳节的范文心得精粹版五篇

篇五:重阳节是纪念谁的节日

节来历 农历九月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一个纪念先人及扫墓的节日。正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么重阳节的传说、重阳节的由来是怎么样的 一、重阳节的来历起源于战国时代。

 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这一天正值仲秋季节天高气爽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中国历代许多文人雅士每当此时登上高处一面饮菊花酒一面吟诗取乐留下无数诗篇。九月严寒的冬关即将降临人们开始添置冬装他们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时烧纸衣让先人在阴间过冬。这一来重阳节便演变为扫墓及为先人焚化冬衣的节日。

 二、重阳节的来历:流传在陕西关中一带 说是很早以前有个庄稼人家住在骊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过得也不错。

 有一天这家主人从地里回来半路上碰上个算卦先生因为天快黑了这先生还没找上歇脚的地方。由于主人家里很窄只有个草棚子房于是就在灶房里打了个草铺让妻子儿女都在草铺上睡自己陪着算卦先生睡在炕上凑合着过。

 第二天天刚亮算卦先生要走庄稼人叫醒妻子给先生做了一顿好吃喝又给先生装了一袋白蒸馍。算卦先生出了门看了看庄稼人住的地方叮咛他说"到九月九全家高处走。"庄稼人想我平日没做啥怪事又不想升官上高处走啥呢但又一想人常说算命先生会看风水精通天文说不定我住的地方会出啥麻瘩。到了九月九就到高处走一走吧全当让全家人看看风景。

 到了九月九庄稼人就带着妻子儿女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骊山高峰去游玩。等他们上山后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冲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冲垮了。不大功夫整个一条山沟都被泡了。庄稼人家这才明白算卦先生为什么让他全家九月九登高。

 这事传开后人们就每逢夏历九月九扶老携幼去登高相沿成俗一直流传到今。

 三、重阳节的来历: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

 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 但也能将就着过得去。

 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

 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 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

 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 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

 它窜到山下 只觉得酒气刺鼻 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篇六:重阳节是纪念谁的节日

节日一览表

 1 月 份 1 月 1 日 元旦

 2 月 份 2 月 2 日 世界湿地日

  2 月 10 日 国际气象节

  3 月 份

 3 月 3 日 全国爱耳日 2000

 3 月 8 日 国际劳动妇女节 1910 3 月 12 日 中国植树节 1979

 3 月 15 日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1983 3 月 22 日 世界水日 1993

 3 月 23 日 世界气象日 1950 3 月最后一个星期一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1996 4 月 份

 4 月 5 日 清明节

  4 月 7 日 世界卫生日 1950 4 月 22 日 世界地球日 1970 5 月 份

 5 月 1 日 国际劳动节 1889 5 月 4 日 中国青年节 1939

 5 月 8 日 世界红十字日 1948 5 月 31 日 世界无烟日 1988 5 月第二个星期日 母亲节 1914

  救助贫困母亲日 1997 5 月第三个星期日 全国助残日 1990 6 月 份

 6 月 1 日 国际儿童节 1949

 6 月 5 日 世界环境日 1974 6 月 6 日 全国爱眼日 1996

 6 月 26 日 国际禁毒日(国际反毒品日) 1987

  6 月第三个星期日 父亲节

  7 月 份 7 月 1 日 中国共产党诞生日 1921

  香港回归纪念日 1997

  7 月 7 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 1937

 8 月 份 8 月 1 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1927

 9 月 份 9 月 10 日 中国教师节 1985 9 月 18 日 "九•一八"事变纪念日(中国国耻日) 1931 9 月 21 日 国际和平日 2002 10 月 份 10 月 1 日 中国国庆节 1949

  10 月 13 日 中国少年先锋队诞辰日 1949 每年重阳节 阴历 9 月 9 日

 中国老年节(义务助老活动日) 1989

 11 月份

 11 月 9 日 中国消防宣传日(消防节) 1992 11 月第四个星期四 感恩节

  12 月份 12 月 3 日 世界残疾人日 1992

 12 月 20 日 澳门回归纪念日 1999 阴 历 节 日 正月初一 春节

  正月十五 元宵节

  二月初二 龙抬头节

  五月初五 端午节

  七月初七 七夕情人节

  八月十五 中秋节

  九月初九 重阳节

  中国老年节(义务助老活动日)

  腊月初八 腊八节

  腊月二十四 小年

篇七:重阳节是纪念谁的节日

简介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 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back春节的习俗春节的诗歌春节简介

 春节的习俗贴春联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槛联丛话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对楹联的起贴窗花贴窗花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点得红火富丽。——窗花。窗花。back春节简介春节的诗歌春节的习俗

 春节的诗歌春节简介春节的习俗春节的诗歌back田家元日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除夜》唐来鹄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拜年明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端午节简介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端午节它是中华端午节它是中华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生的《《端午考端午考》》和和《《端午的历史教育端午的历史教育》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以相传焉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惜而哀之世论其辞惜而哀之世论其辞back端午节简介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诗选

 端午节的习俗赛龙舟赛龙舟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佩香囊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端午食粽端午食粽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筒粽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角黍角黍””、、“端午节简介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诗选back

 端午节诗选端 午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七律. 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竞 渡 歌节录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端午节简介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诗选back

 中秋节简介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月夕””““八月节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节节””。。“团圆团圆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中秋节简介中秋节的习俗中秋节诗选“秋暮夕月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back

 中秋节的习俗赏月赏月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中就记载有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礼记礼记》》吃月饼吃月饼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南宋吴自牧的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月饼最。月饼最一词最早见于“月饼月饼””一词最早见于中秋节简介中秋节的习俗中秋节诗选back

 中秋节诗词选《《中秋中秋》唐李朴唐李朴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八月十五夜玩月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唐刘禹锡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中秋月中秋月宋苏轼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节简介中秋节的习俗中秋节诗选back

 重阳节简介介重阳节简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六六””定为阴数把定为阴数把““九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易经易经》》中把中把”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九九重阳因为与九九重阳因为与“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久久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