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三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之三 教学模式 整合 课程

【摘要】该文是系统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系列研究论文的第三篇。这组系列研究论文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施过程中广大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征应如何正确认识、以及对这类教学模式应如何有效实施”作了较深入的探讨;该文则着重对课内整合模式中的另一重要代表“探究性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并从该模式的产生背景、内涵与特征、实施步骤及实施案例等几个方面做出比较深入的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课内整合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09—0005—06

一 探究性教学模式的产生背景与教学流程

学习方式(learning approach或learning style)是当代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多数学者认为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而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主性、探究性与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而忽视了学习者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的、被动的和依赖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的、探究的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2001年以来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要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更加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并明确倡导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从而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的局面[1]。探究性教学模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由于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学习对象(即学习主题)是课文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知识点(这与下一章课外整合模式中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其学习主题总是围绕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的某个真实问题有本质上的不同)。由于任何课程的教材都是由一篇篇的课文组成,而每篇课文又总是包含一个或几个知识点,这就表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几乎所有日常教学活动(包括各种不同学科的常规课堂教学活动)都可以采用这种模式。事实上,探究性教学模式,目前已经成为能满足各学科常规课堂教学需要的、最有效也是最常用的课内整合模式之一。

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二 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的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理解与掌握;情感目标则涉及感情、态度、价值观与思想品德的培养。在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过程中,各学科知识与能力(如阅读、写作、计算、看图、识图、实验以及上机操作等能力)的培养以及健康情感、正确价值观与优秀思想品德的形成,都可通过探究性教学模式使之逐步落实。

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也可用一句话来概括:“主导—主体相结合”——既重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高度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尽管探究性教学模式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但是它并不忽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相反,它通过下面四个环节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挥。

(1) 当前探究性学习的对象要由教师确定——如上所述,探究式模式的教学总是围绕课程中的某个知识点(即探究性学习的对象)而展开,到底是哪个知识点不是随意确定的,更不能由学生自由选择;而是要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教学的进度来确定。

(2) 进行探究之前的启发性问题要由教师提出——学习的对象确定后,为了使探究性学习切实取得成效,需要在探究之前向全班学生提出若干富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深入思考、并与当前学习对象密切相关的问题(以便全班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探究)。这一环节至关重要,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能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这是探究性学习能否取得效果乃至成败的关键;而这类问题必须由教师提出,也只能由教师提出(学生对当前学习对象初次接触,尚不了解,不可能由他们自己提出与当前学习对象密切相关、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3) 进行探究过程中要由教师提供多方面的帮助与指导——带着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固然是由学生个人(或学习小组)去完成,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提供有关的探究工具(例如几何画板、建模软件、仿真实验系统等)和相关的教学资源支持,以及对探究性学习中的方法、策略作必要的指导。如果这方面的学习支持与指导不落实、不到位,将会挫伤学生们的学习信心与学习积极性,使探究性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完全落空。

(4) 探究过程完成后要由教师帮助总结与提高——探究过程完成后,一般要先由学生个人(或学习小组)做总结(而不是直接由教师做总结)。通过一次探究性学习虽然能取得不小的收获,但学生毕竟是初学者,总结起来难免有片面甚至错误之处,通过全班的讨论交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这些片面甚至错误之处;不过,如果要让全班学生都能对当前的学习对象达到比较深入的理解与掌握,即对所学的知识点都能从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都能做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那就还需要教师的帮助与提高。毕竟和学生相比,教师对整门课程有比较全面、透彻、深入的把握,可以做到高屋建瓴。

2 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探究性教学模式因为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靠学生个人的自主探究加上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来完成。由于在此过程中,学生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乃至创造性都能普遍地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因而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较深入地达到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有利于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即有利于创新人材的培养。可见,对于这种教学模式来说,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否能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为了使探究性教学模式真正取得成效,除了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外,如上所述,在探究过程中还需要有若干“富有启发性问题”的启发与引导,要有相关“探究工具”、“教学资源”、“方法策略”的帮助与支持;而启发性问题的提出和相关工具、资源、策略的提供,都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可见,探究性教学模式要想真正成功实施,光有学生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教师方面的引导、帮助与支持。换句话说,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涉及两个方面——既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又要重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离开其中的任何一方,探究性学习都只能无果而终,不可能有良好效果。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认为“主导—主体相结合”是这种教学模式的最本质的特征。

三 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这种教学模式通常包含下面五个实施步骤:

1 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不仅是教师导入教学主题的需要,也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探究动机的需要。教师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设置一个待探究的问题(此问题的解决需运用当前所学的知识),也可以播放一段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视频录像,或是朗诵一首诗歌、放送一段乐曲、讲一个生动的小故事、举一个典型的案例、演示专门制作的课件、设计一场活泼有趣的角色扮演……(当然,所有这些活动都应有一个先决条件—— 必需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否则达不到创设情境的目的)。教师通过上述各种方法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探究动机的情境,学生一旦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就可在情境的感染与作用下形成学习的心理准备,并产生探究的兴趣。

2 启发思考

在学生被创设的情境激发起学习兴趣并形成了学习的心理准备之后,教师应及时提出富有启发性而且能涵盖当前教学知识点的若干问题(切忌提出一些有明显答案或明知故问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和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这一过程也就是主动地、高效地完成当前学习任务的过程。在问题思考阶段,教师对于学生应当如何解决问题、应当利用何种认知工具或学习资源来解决问题、以及应当如何利用这些工具及资源、包括如何处理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等等,都应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学生则要认真分析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明确自己所需完成的学习任务,并通过全面思考形成初步的探究方案。

3 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

在实施这一步骤的过程中,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认知工具和学习资源(或是利用在教师指导下从网上或其他途径获取的工具和资源),围绕教师提出的与某个知识点有关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这类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活动包括:学生利用相关的认知工具(不同学科所需的认知工具不同)去收集与当前所学知识点有关的各种信息;学生主动地对所获得的信息进性分析、加工与评价;以及在分析、加工与评价基础上形成的、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即由学生完成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与探究过程,并要适时地为学生提供如何有效地获取和利用认知工具、学习资源以及有关学习方法策略等方面的指导。

目前有不少中学老师反映: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数理学科要比人文学科困难。其原因就在于:人文学科往往可以通过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来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的目的,换句话说,对于人文学科的学习来说,网上资料就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的认知工具;但是对于数理学科的学习来说,却只有个别情况下才可以利用网上资料充当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的认知工具(如涉及数理学科的某种应用案例研究、或学科发展史研究的场合),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则必须通过某种专用软件工具才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的要求(例如涉及三维空间的抽象数学概念和微观、瞬态的物理变化以及有某种危险性的化学变化过程的理解与掌握,就不能只靠查找资料来解决,而必须为学生提供具有很强交互性的软件工具才有可能让学生去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并进行小组的合作学习、合作探究)。下面我们列出目前数理学科中较常用的工具软件供老师们参考:

① 金华科仿真物理实验室V3.5 /soft/22009.htm

② 金数龙仿真物理实验室http://download.enet.com.cn/html/030282000110701.html

③ 中学物理作图工具 1.60/soft/7743.htm

④ 金华科仿真化学实验室3.0 /soft/15867.htm

⑤ Model ChemLab V2.1 /soft_detail.php?nbr=24073

⑥ 几何画板

⑦ 澳门韦辉梁先生研发的MP_Lab(万用拼图实验室)、PG_Lab(平面几何实验室)、DM_Lab(动态数学实验室)

⑧ 小学数学教学平台(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研发)

4 协作交流

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的建构,应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以讨论形式开展小组内或班级内的协作与交流——通过共享学习资源与学习成果,在协作与交流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教师在此过程中应为学生提供协作交流的工具,同时要对如何开展集体讨论、如何面对小组成员的分歧等协作学习策略作适时的指导,而且教师在必要时也应参与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不能只做场外指导)。协作交流的过程不仅是学生深入完成知识与情感内化的过程,也是学生了解和掌握多种学习方法的过程。

5 总结提高

总结提高是实施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最后一个步骤,其目的是通过师生的共同总结来补充和完善全班学生经过自主探究和协作交流这两个阶段以后对当前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方面仍然存在的不足,以便更全面、更深刻地达到与当前所学知识点有关的教学目标的要求(包括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这两方面的要求)。在实施这一步骤的过程中,学生的活动包括讨论、反思、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的活动包括点评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与迁移拓展有关的问题并创设相关情境、对当前所学知识内容进行概括总结(以帮助学生了解当前所学知识点与其他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其中“提出与迁移拓展有关的问题”,可以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某个问题,也可以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完成某项作品。

四 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案例

1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奇妙的歌手》1

《奇妙的歌手》是北京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科普类童话故事。内容讲述的是小黄莺要找金嗓子歌手组织一个合唱队。但当它分别找到蟋蟀、青蛙和蝉这几位歌手时,却得知它们都不是用嗓子发声的。最终小黄莺的合唱队还是建成了,不过,其中包括了一批不是用嗓子发声的优秀歌手。北京市昌平区二毛小学的马莲君老师,采用探究性教学模式对该课的第二课时进行了教学,过程如下:

创设情境、激趣引题:教师告诉同学们小黄莺给大家写了一封公开信(以多媒体投影的方式展示),其内容是:为了参加森林音乐会,拟组织金嗓子歌手合唱队,希望大家踊跃报名。教师要求同学们先读公开信,然后猜猜小黄莺最后找到了哪些金嗓子歌手?同学们读完小黄莺的信兴致盎然,接着很快就猜出蟋蟀、青蛙、蝉等歌手。与此同时,教师以贴图的方式把歌手的图片呈现在黑板上。通过这种情境创设,不仅激发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并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于本课主题,同时还引导学生回顾了课文。

提出问题、启发思考:教师提出“小黄莺是在哪里找到这些歌手的?它们的歌声怎么样?它们是用什么部位发声?”等问题,让学生们认真思考;与此同时,板书“在哪里,歌声怎样,用什么发声”。

自主学习、协作探究:学生分成小组,首先带着问题自主读课文,之后通过小组讨论、协商画出能回答教师问题的词语或句子,并尝试填写回答上述问题的表格。

全班交流、深化理解:由各小组的代表向全班汇报经本组讨论后对上述问题得出的答案;教师板书各组答案,同时指导全体学生朗读相关的词句。

总结提高、突出主题:在对讨论进行总结的过程中,教师再以“为什么它们叫奇妙的歌手”设问,并进一步启发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歌声美、但不用嗓子发声”。

拓展阅读、开阔视野: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拓展阅读教学资源中的“知识宝盒”和“故事宝盒”内容。这些拓展阅读内容介绍了动物界的很多奇妙现象(涉及动物睡眠、吃食、育儿等许多方面),从而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与此同时还启发学生,边读边想,看看自己能不能也根据动物的某种奇妙特点,创编一篇童话。显然,通过拓展阅读环节,可以大大深化与延伸本课的主题与教学目标的要求。

学用结合、写作表达:在拓展阅读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们把自己了解到的动物界的奇妙现象告诉更多的读者,让学生在留言板上以“奇妙的……”为题(也可自拟题目),进行写作表达(最好也能写成童话故事),从而使学生通过这一教学环节能取得更大的收获。

教师在这节课的前半段时间里贯彻了探究性教学模式(包括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学习、协作探究、全班交流、总结提高等环节)。表格的填写相当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协作探究提供了一个认知工具——通过填表可促进学生对课文的进一步思考与理解。情境的创设、表格的设计与提供、小组协作活动的组织以及总结提高等环节,是本教学模式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主要体现;而自主学习、协作探究和全班交流则是本教学模式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几个环节。在此之后,教师又给学生以较充裕的时间进行拓展阅读(且阅读材料内容异常丰富)和写作表达,这就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乃至创造性能够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从而进一步凸显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而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应该说,后面增加的拓展阅读和写作表达这两个环节,并不属于一般的探究性教学模式范畴,而应看作是,对这一教学模式在特定的语文学科教学情况下的丰富与拓展。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对于语文学科来说,这样的拓展确实是非常有效的,完全可以作为一条成熟经验进行普遍推广。

2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奇妙的克隆》2

本案例由广东省佛山市荣山中学叶宇兰老师设计并执教。《奇妙的克隆》是初中二年级的一篇说明文,叶老师运用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解决生字词、认真预习课文并搜集有关克隆资料的基础上完成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如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先通过播放“克隆人”动画创设情境,再用下列事例绘声绘色地导入新课:“《西游记》大家都很熟悉,其中孙悟空有个绝活让我们羡慕不已——他经常在紧要关头从身上拔一把猴毛变成一大群和他一模一样的猴子;假如你是球迷,你肯定希望世上再多一个罗纳尔多;假如你是一个音乐爱好者,你当然愿意再有一个帕瓦罗蒂;再有一个爱迪生和爱因斯坦也是许多人的梦想。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换句话说,以上的想法都只能是空想,没有实现的可能。但是现在,有一种新兴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奇的世界吧。”

启发思考、促进理解:接着,教师陆续提出四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去认真思考。从而促进了对课文的感知与理解。第一个问题是“我们身边有哪些植物和动物先天具有克隆本领?”(学生根据课文介绍和自己查找的资料做出回答,并在教师的点拨下从课文中找出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特点);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是克隆?”,要求学生在观看有关“克隆”的视频之后,用一句话概括“克隆是什么”(然后教师对课文中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什么是克隆进行归纳和小结);教师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是“克隆技术目前有哪些研究成果?”(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需认真分析课文中的说明顺序及遣词用句特点);“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则是教师为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课文而提出的最后一个问题(它涉及克隆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拓展阅读、开阔视野:为了开阔视野和了解更多的克隆知识,让学生自主学习与本课内容密切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讨论交流、深化认识:在有关“克隆人”的阅读材料中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越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一些有关伦理、道德和法律等方面的问题。这是深化对“克隆”问题认识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紧紧抓住这点——要求学生围绕这方面问题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把自己的认识与观点。在网络教学平台的讨论区发表出来;然后选其中的代表性论点,由师生共同进行当堂评议。

总结提高、促进迁移: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识,教师对本课做出以下总结:“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殃及人类,而且科学造福人类和殃及人类的程度在同步增长。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从自然界进入到人类本身,越来越深刻地触及人类的伦理、道德、法律以及人类的心灵,从而将引起人类道德伦理观的变革和更新。让我们一起深思如何确立并完善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观与价值观,使之既能正确导引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又使我们能理性而道德地运用科学之剑为人类造福。”接着布置课后作业:“在搜集整理有关克隆人资料的基础上准备下节课的辩论题——克隆人是祸还是福?”。希望通过这一活动促进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迁移。

这是一节较成功的关于说明文教学的课。教学中综合运用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多种教学策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各种学习资源,培养学生阅读理解与小组合作交流能力,并指导学生口头表述和利用网络当堂发表。课堂教学设计比较灵活——没有像一般的课那样将课文分析与拓展阅读环节分开,而是将拓展阅读材料结合于课文的分析、讲解过程之中。而且所选的拓展材料紧扣课文主题,使该材料确实能更好地为课文的深入理解服务。教学过程条理清晰,一步一步引出颇具争议性的话题;自始至终注意激发和维持学生对“克隆”问题的兴趣,并关注学生对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

3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黄金分割》3

本案例是由广东省佛山市汾江中学黄伟峰老师设计并实施,授课内容出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数学教材八年级下册。在以往的教学中,大都将“黄金分割”作为比例线段的应用来处理,学生学过以后,很难感受到“黄金分割”的实用价值,体会不到“黄金分割”所带来的美的感受。本节课除了讲授黄金分割的定义及其作图方法之外,还让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并从日常生活中找出一些黄金分割的例子,使学生具体感受数学知识的作用,从而促进对黄金分割的认识与理解,体会黄金分割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本课教学对象是佛山市汾江中学跨越式发展试验初二(1)班学生。这些学生对网络教学比较感兴趣,具备一定的电脑知识,掌握《几何画板》的使用方法,基础知识较扎实;但个别学生的自控能力还不强,需要教师的调控。本案例的授课过程如下:

创设情境、启发思考:教师先通过动画展示一组图片的方式创设情境,接着围绕展示的情境提出相关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五星红旗的形状为什么不是正方形或其它形状?为什么翩翩起舞的芭蕾舞演员要掂起脚尖?为什么世界上许多人都对维纳斯着迷?等等,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并做出回答。这些由真实情境所引出的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后面的教学作了铺垫。然后教师给出一组矩形,让学生通过投票从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看的一个,再由此投票活动引出黄金矩形典故,从而转入新课。

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教师向学生布置自主探究与协作交流任务——学生首先要运用几何画板自主测量黄金矩形的长和宽,以及五角星中对角线所分成的线段的比;学生在动手测量过程中要认真探究其中存在的规律;在此基础上还要开展小组协作、交流,以集思广益、深化认识。通过这样的学习,无须教师讲授,学生即可自己发现黄金比,并可用自己的语言说出黄金分割的概念。

作图演练、深化认识:为了促进学生对黄金分割这一重要概念的认识与理解,本课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加强作图演练。第一, 让学生利用V-class网络教学平台进行随堂练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适当进行讲评)以巩固和深化学生对黄金分割的认识与理解;第二,由教师介绍黄金分割尺规作图方法,并在黑板上画出来,学生则根据老师的示范或课件演示学习这种作图,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对黄金分割的认识;第三,要求学生运用黄金分割的有关知识(例如黄金比和画图工具),自己找出黄金分割的其它作图方法。

开阔视野、感受价值:要求学生阅读有关黄金分割在建筑、艺术等领域的大量应用资料,在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全堂巡视,随时回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在阅读资料后还要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进行全班交流)。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通过建筑、艺术等方面的实例进一步体会黄金分割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

课后拓展、促进迁移:课后要求完成以下作业:每位学生要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发挥自己的想象,运用本课所学的黄金分割原理,设计一个物体或图案;与此同时,每个学生小组要完成以黄金分割为主题的一个资源包(内容包括收集到的有关黄金分割的资料、自己设计的作品以及学习之后的感想)。此环节的目的是通过知识的应用与创新,促进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迁移,进一步体会到知识的意义与价值,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从而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升华。

《黄金分割》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其一,设置较丰富的问题情境,并从情境中提出真实问题,从而能较自然地引发学生的认真思考。其二,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作为认知工具,进行自主探究和自主发现,从而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过程的优势得到真正的体现。其三,通过将软件操作与实验观察相结合、自主探究与协作交流相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黄金分割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增进了学生的实践意识,形成了相关的作图技能。其四,通过建筑、艺术等领域的应用实例,有力地体现了黄金分割的文化价值,使学生感受深刻、受益菲浅。正如学生所说:“学习‘黄金分割’,使我深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与乐趣。”;“‘黄金分割’以它独特的科学神韵,美化了我们的生活,造福了人类,给我们带来无数的、无形的‘黄金’。我们不知道它从何而来,但是,它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甚至已经寄宿在我们的身上。”;“我们已经拥有了这笔财富,我们要利用这笔珍贵的财富继续探索、继续发现,让‘黄金分割’为我们分割出更多的‘黄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必须应用于实际才有生命力——注重数学的实用性,才能学好数学,用好数学,才能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才能通过数学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提高生产力,达到我们学习的目的。”

4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自由落体运动》

本案例是由北京市石景山区京源学校李扬老师设计并执教。《自由落体运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第2章第4节的内容,主要讲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规律,并运用这方面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李老师所教班级的学生在此之前一直是在学习有关直线运动的内容,并对这方面的知识已有初步的掌握,但因学习时间短,对这些知识掌握的还不熟练;同时这班学生比较重视物理知识的学习,而较忽视对物理研究方法的学习;此外,这班学生还比较普遍缺乏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意识。针对以上几点,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设计了如下几个环节:

创设情境、激趣引题:本课以生活实际中“蹦极”的录像作为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入本课主题。

启发思考、自主探究:教师在播放录像的同时提出问题——蹦极是自由落体运动么?学生一面观看录像,一面联系学过的物理知识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猜想问题的答案;接着教师又提出以下问题:“历史上人们是如何研究和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的?究竟什么样的运动才是自由落体运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有关资料去进一步探究。

小组讨论、形成方案:在自主探究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制定“研究和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的方案。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先帮助学生了解人们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认识过程和自由落体概念,然后进一步指导学生制定出研究方案。教师对制定研究方案的指导是这样进行的——先给出提示“我们知道自由落体是直线运动,那么它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吗?如果是,加速度是多大?方向如何?”,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及教师提示分小组进行讨论,通过集思广益逐步形成研究方案。

协作探究、实施方案:让学生分组去实施该研究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去观察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及规律;与此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完成高度估测、时间估测和重力加速度的估测。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全班交流,从而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物理知识,还能学习到物理的研究方法。

总结提高、促进迁移:教师对本课的小结,侧重帮助学生建立物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强调要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要用生活中的物理巩固课堂中的物理知识;在小结的最后还用一个涉及物理知识应用的小游戏“测试你的反应时间”来结束,从而通过小结进一步促进了本课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迁移。

本案例较好地体现了“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理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创设情境、激趣引题、启发思考、指导研究方案制定、组织研究方案实施和总结提高等环节中得到了较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则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形成方案、协作探究实施方案和做小游戏等环节中得到了较突出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的引导和启发下,以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相结合的方式去探究和发现规律,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由教师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与此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与物理学的思维方式,并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把物理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物理知识形象化、实用化,使生活现象抽象化、物理化,从而既培养了学生们对物理学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们迁移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

注:案例1、2、3皆为十五重点课题“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探索试验研究”的研究成果,入选时略有改动。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等主编,朱慕菊主审.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