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论思想品德课堂生活情境的创设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创设 情境 思想品德 课堂 生活

摘 要:思想品德课主要关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初中阶段,是学生青春发育期的初期,思想品德课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人格完善以及社会适应性问题,预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心理困扰,化解他们遇到的具体矛盾与困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对于教学更具有实质性的帮助,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心理共鸣,收到德育的较好效果。生活情境的创设更侧重学生由内向外的自我体验、自我感悟。

关键词:课堂教学;生活情境;创设

一、创设生活情境理念的提出及意义

情境学习理论在西方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种理论认为: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知识是活动、背景和文化产品的一部分,并在活动中,在其丰富的情境中,不断被运用发展。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情境教学的特征是促进教学的生活化、有趣性。有效的生活情境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吸取知识的营养,实现三维目标有效整合。从教学有效性的角度来讲,有价值的生活情境可以让教学的效率更高,学生对学习的结果理解得更深刻、更牢固。

二、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的实施及阶段成果

如何让政治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怎样在政治课中体现“生活化”的理念,如何提高政治课堂的“生活质量”,怎样满足学生对“各种生活”的关切,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实施。

(一)在教学目标设计上,突出情意目标的生活化

1.知识方面。新课程的教材通过构建生活主题单元,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适合学生成长需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2.能力方面。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调查、探究等方式实现学生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生活与知识融会贯通,在实践探索中体会成功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索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关注社会发展,热爱生活的积极健康人格。鼓励学生在实践中通过对道德矛盾冲突的体验和探究,通过道德践行来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二)在教学内容把握上,由远离学生生活的理想化取向转变为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生活化”取向

教科书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教材是为学生提供的沟通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案例”,课堂教学终极目的不是习得“案例”本身,而应是习得“案例”之后更有价值的东西。

教学内容不应该囿于教材。教师一方面要对现行教材进行“二次”创造,包括对教学内容的改造、充实和重组;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外的教学资源。

(三)在教学策略上,由教师传授的方式转变为师生互动的方式

按照生活化的教学要求,教学中要更多关注学生的自主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即由传统的师生授受向对话教学、体验教学和探究教学转变。

1.对话教学。对话教学使教师和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对话”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双向交流的关系,学生通过理解和“对话”获得人生体验和生活智慧。

2.探究教学。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本内容,运用课本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在讲授新课过程中,通过生活化的材料,让学生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材料和事例的探究中,在矛盾冲突的选择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我们通过辩论会的形式,选取辩题也是联系生活和课本的。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们分别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想法,思维产生激烈的碰撞,在碰撞中达成共识,更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

(四)在教学环境上,从封闭、专制向开放、民主转化

1.教学时空方面。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让学生走进社会,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去获得信息,或可以利用网络或利用图书报纸,比如《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使学生对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生活有更深的认识。

2.师生关系方面。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也有利于学生情感的迁移,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学内容。教师可通过课间谈心、个别谈话、座谈会、民意调查等形式,多渠道接触学生,了解他们的精神需求,在备课中就可以有的放矢,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感受学生生活,寓教于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教学兴趣不高已成为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的主要障碍。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备课更应重视学生的兴趣,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眼球”。这就要求思想品德教师深入学生生活,弄清学生对什么感兴趣,注意学生的关注点,这样才能在教学设计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

4.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备课。让思想品德课充满时代气息,这是由中学思想品德课本身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也是历年来政治课中考一以贯之的基本精神。这就要求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能及时把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和社会上普遍关注的焦点引入课堂,把思想品德课教学放到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下进行,使学生的学习投入到绚丽多姿的现实生活中。

在寒假、暑假以及其他节假日期间,为学生布置开放性作业,进行政治新闻调查。为学生提供可选的主题,引导学生通过翻阅报纸、上网等方式,关注时事,发表对某一热点问题的看法,从而培养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学生也普遍乐于接受。开学后我们会组织以“我眼中的世界”为主题的时事评论交流会,让学生畅所欲言,抒发自己对国内外大事的看法,交流意见,对世界以正确的眼光去认知,老师对学生的评论加以引导,更加贴近了“大政治课”的层面。

总之,思想品德课必须关注对学生现实生活的指导性,教师要从学生对生活情境的情感体验出发,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力,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调控的能力,着眼于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从而使思想品德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徐世贵.新课程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开明出版社.

[2]新课程下教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能力培养与提升.新华出版社.

[3]巩子坤.论情境认知理论视野下的课堂情境.课程·教材·教法.

[4]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学科学出版社.

[5]吴庆麟.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 陈萍:山东省淄川区教学研究室 岳华:山东省淄川区教育体育局仪器站)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