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探讨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专业化 探讨 实践 教师 发展

学校营造优质教育的立足点在于教师的专业提升,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既是教师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以学校的发展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不同的学校由于历史不同、背景不同,学校文化具有较大的差异,导致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水平不尽相同。教师的专业发展虽然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但说到底是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的,什么样的学校,需要教师什么样的专业发展。因此,要让教师的专业发展又好又快,必须用学校的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加以引领,以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温州市城南小学创办于1914年,是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温州名校。学校前身为原城南一小、城南二小,1994年因旧城拆迁改建,合并两校为城南小学。2005年成立教育集团,合并原府学巷小学为府学巷校区,2006年成立七都分校。2009年结构调整,现在的城南小学是拥有城内城南校区、府学巷校区、乡镇七都分校和丁字桥巷小学(丁字桥校区、翠微校区、垟田校区、双岙校区)以及马鞍池小学、学院路小学几所联盟校的集团学校。

集团校有正式教职员T327人。教师基本情况:中学高级教师4人,小学高级教师116人,省;市名师培养对象2人,省、市教坛新秀5人,市骨干教师7人,区级“三坛”37人。省级语音测试员5人。教师大专以上学历268人,占教师总数的88%,其中本科155人。

新世纪的优质教育呼唤一批批具备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管理能力的专业化的教师,面对改革的大潮,学校之间的竞争已经日趋激烈,学校要生存和发展就要不断改进和追求优质教育,以赢得学校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为什么有的学校飞快地崛起,有的学校却走下坡路,分析原因,就是缺少竞争力,这种竞争力就是学校长期形成的,具有独特文化优势并能使学校在竞争中取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针对学校办学历史虽长,但名优骨干教师较少,基本上都集中在城南小学。目前,集团校的教师价值观判断出现了多元化:

1.出现职业倦怠: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期望值在不断升高,不断升高的期望值同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反差之间的矛盾,大大增加了教师的精神压力。感觉工作没有意义,没有价值,把工作看成是枯燥无味、机械重复的事务,觉得前途暗淡,没有希望,对工作失去应有的兴趣,经常觉得焦虑和烦恼,见到困难就躲开,不愿钻研;教师的付出多,而学生的成效不显著,这又可能导致教师产生对职业的失望感。

2.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产生高原反应:一般来说,工作二十来年的教师,已经评到了职称、取得了些成绩,容易产生职业冷漠感,上课少了激情,教书成了职业,工资成为维持勉强上班的唯一动机,成为实实在在的、流于平庸的“教书匠”。记得有一位教师说“同一篇文章讲了无数遍,真的感觉很乏味,几十年就这么过来了,实在无奈得很。”对生活富有激情的内心追求与客观情况的差异,往往会引起教师的矛盾心理,使教师对职业产生了反抗情绪,导致拒绝感与平淡感的消极心理发生。

3.由于学校教学网点整合,有些教师缺乏引领,工作虽扎实、肯干,但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有些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接受较快,但课堂中有华而不实的现象。这样教师队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集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是教师的工作之地,也是成长之所,必须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理清学校的发展思路,并以此来推动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坚持教师自主、主动的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应当建立在教师自主、主动地寻求自我发展的基础之上,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就成了教师激发发展动力、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无论是什么时候的在职培训,都应当是在教育实践中进行,与学校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与身边的教学、与活泼的学生的变化联系在一起。与教育实践的密切联系是教师发展的基本手段,而教育教学实践的变化,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健康成长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的。

1.关注教师发展的组织群体特征

学校管理者关注教师发展的组织群体特征。一方面,有些学校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要求,使学校发展与教师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如:城南小学坚持“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确立了具有自身发展特点的校本培训思路。即:树立以教师终身学习和发展为指向的培训思想,建构以校本培训为主体的培训模式。马鞍池小学坚持以学校教育发展为中心,以“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为主线,促各线工作由“常规化”向“系列化”并实现“品牌化”的建设,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全面进步,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协调发展,从而引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丁字桥巷小学也实施了教师专业化发展计划:设计了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三年规划,引导教师如何制定个人发展规划,让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另一方面,一些学校强化了对教师群体性发展的引领,如:将对教师的个人评价置于学科组、教研组评价之中,凸显了教师协作对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

提供学习时间。为使教师确立正确的学习观,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终身与书籍为友”的理念,营建起自己的广泛的教学支撑体系,各校继续完善教师学习制度,学校规定隔周周三下午为教师业务学习的时间,学习、交流课程改革的理论,有效课堂教学的理论等。

(1)提供学习材料。各校多方创设条件,为教师学习提供便利,进一步增大学校教师阅览室藏书量;为每位教师配备手提电脑;每周提供一份“文化早餐”;每学期发一本教育著作……使教师及时了解反映教研教改最前沿水平的教育信息,不断丰富教师的学习资源,有效地帮助教师形成广泛的阅读视野。

(2)提供展示平台。各校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成果展示,如:学习笔记展示、教师成长袋展示、教学片段设计展示、案例分析展示、演讲展示、反思日记交流、专题论坛展示、科研周活动、课堂教学大赛等,从而推动团队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并促进教师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

(3)提供交流平台。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联盟校成立首期班主任培训班,实践“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教育家”的教育理念;成立“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定期举行教学活动,涵盖语文、数学、科学、体育、音乐、英语、品德等学科,覆盖面广,实用性强。

2.设置渐进可行的发展目标

(1)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当代教师的工作早已超越了经验阶段,教师的工作需要经验的积累,更需要在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实践活动,没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就难以胜任现代教师的工作,这无疑也是现代教师需要专业化的重要原因。教育理论是对教育实践活动的理性认识,用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不仅可以减少盲目性,更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没有教育理论指导的教学实践,就不可能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各校采用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同时要求教师写读书笔记,教育随笔,促进教师不断丰富提高自己的文化涵养,对教育教学始终保持高度的鲜活力和前瞻性。

(2)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愉悦自己。教学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活动,情感交流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在这种交流、互动中不仅学生获益,教师本人也得到提高。在科学发达的今天,教师的知识储备并不一定多于学生,学生在生活中有很多机会接触新鲜事物,学到教师不知道的东西。教师的教导使学生得到发展,而学生提出问题和要求,能促使教师继续学习、不断进步,这就是教学相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上的一个重要任务就在于使每一个孩子的心都能受到人的崇高欲望的鼓舞,而给别人带来欢乐、幸福、顺利、好处和安宁。”当学生掌握不了内容时,我们放慢速度;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我们耐心教导……建立起一种师生学习的共同体,在师生交往中与学生同时学习提高,在发展学生中自身也得到专业发展、得到成功的快乐。

(3)反思教学实践,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随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这是教师反思性教学的法宝。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积累提高的过程,作为教师,要使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必须学会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定期向学生收集意见,撰写教学感悟。教师工作是融入个人经验与生活的实践的,教师需要在反思性实践中实现专业发展,教师应该成为反思性的实践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强调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倡导参与式教学,培养教师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教师成为研究者,而不单是教授者;使教师成为专业者,而不仅仅是授业者。

记得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经常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教了一辈子语文,但还是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这种永不满足的精神除了敬业外,主要是通过反思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不足。教师开展教学反思,在反思中遇到困惑和问题时,可以请教专家指点,这样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帮助教师不断成长,走向健康积极的轨道。在此基础上,集团校的教师积极开展教学反思,呈现方式也很多,将教师最基础的研修成果呈现出来,有“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故事”、“教学反思”、“专题教学论文或相关论著”等等形式,其中一课多研,鼓励教师在实践中互助与反思;同课异构,激励教师在挑战中博采众长;网络教研,形成教师间的无障碍教学研讨;教育论坛,收获思维碰撞提升教育品质。从中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教师在不断的反思中生成自己的教学思考,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推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同时也共享了教育智慧。

(4)尊重同行教师,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不断吸取别人的经验,需要借鉴和学习别人的成果。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发达的社会,自我封闭就等于拒绝了更多的信息来源,就可能为别人已有的成果付出无效的工作。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善于利用现代作息手段,要学会欣赏和借鉴别人的创造,同时在共享交流中努力调动自己的智慧和潜能,不断形成新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促进自己更快更好地发展。

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校本研修特别倡导教师建立一种同伴互助合作的文化环境,集团校的教师通过观摩学习(教材的深度解读、围绕课堂教学开展观摩学习,轻负重质的作业处理、学生管理等专题介绍等观摩学习活动)、对话(主要类型有信息交流、经验共享、教学沙龙、专题讨论)、协作(师徒结对、骨干教师带教辐射)、的方式进行坦诚的互助共进,不同年资、能力的教师表现出的素养差异是同伴互助中的重要资源,而课题组、教研组、年级组同伴互助的有效载体是合作,只有通过同伴互助这种群体性的方式,才能形成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学校文化环境。

(5)投身教学研究,在把握规律中发展自己。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教师成为教育研究者,这不仅是现化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老师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教师的教育实践包含着研究的意义,教学工作就是研究,教学的问题就是课题。作为学校,应该有意识地引导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并将教科研活动制度化,为教师建立“教学一反思一提高”的成长机制。坚持让教师站在教学实践和教科研的舞台上历练,以活动为主渠道,不断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通过各种课题实验,让教师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在不断往复循环“学习、反思、研究、合作、创新”的过程中,将日常教学工作、教学研究、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这种方式有效激发了每位教师的创造潜能,将教师的生命感、价值感从沉睡的心灵中唤醒,实现自身价值。

3.绩效强化、榜样示范

围绕“促使教师全员发展”这条主线,各校从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两大方面入手,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实施办法,使新的教育管理思想变成可供操作的制度,如“班主任工作月考核制度”、“名优骨干教师培训”、“教学常规管理细则”、“优秀教研组评选制度”、“年终考核制度”等。这些制度和办法,从点到面,从量到质,从过程到结果,形成一套全新的教师管理评价系统,为促使教师在岗位上获取自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集团校为促进学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充分发挥名优骨干教师的榜样、示范、辐射作用,全力打造一支和谐的、具有较强凝聚力的学习型教师队伍,特组织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成立“名师工作室”,选出优秀的骨干教师与联盟校的学员教师进行师徒结对,开展全局的跟踪、帮扶;并让骨干教师开设讲座,成立“名师讲师团”,从理论上提高大家水平;同时让骨干教师开课,示范课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体育等多个学科,她们新颖独特的教学思路,和谐能动的师生互动,各具特色的教学风采,带动了集团校全体教师共同进步,向课堂要效益,向课堂要质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三、建立考核评估指标、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

目前学校已经实施绩效工资的制度,建立与绩效工资对应的考核评估制度,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学习,不断提升集团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从而构建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团队,推动集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

(责任编校:白水)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