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工程硕士文献检索课与科技查新相结合的案例教学探索与实践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相结合 工程硕士 文献 探索 实践

[摘要]本文以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特点为背景,对工程硕士文献检索课目前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将科技查新案例教学引入工程硕士文献检索课教学过程的客观条件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针对将传统文献检索课作为工程硕士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存在的不适应性,结合工程硕士和文献检索课的特点,提出了工程硕士文献检索课与科技查新相结合的案例教学模式。该模式以企业和工程硕士自己的实际工作需要为教学出发点,设计科技查新案词库,利用针对性科技查新案例导入教学,并以查新课题为主线,贯穿整个工程硕士信息素质的培养过程。强调针对性与应用性,做到“用中学”,以期提高工程硕士信息素质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工程硕士;文献检索课;科技查新;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625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8-0128—05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它与工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类型不同,侧重点也不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自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正式批准设置工程硕士学位以来,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已经蓬勃发展,为我国大中型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和技术管理人才,但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积极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便成了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工程硕士作为高层次人才的一种培养模式,其创造力开发离不开信息素养的培养。在信息社会,信息素养不仅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而且决定人们的知识结构,更是人们适应高新科技产业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所必备的基本条件。21世纪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不断创新的科技成果让人目不暇接,更让人们感到以前所学的知识迅速过时。尤其是工程硕士,他们中的多数人离开学校多年,所学的知识逐渐陈旧,已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这就需要他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对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认为“必须重视工程硕士研究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并于2007年,将“信息检索”课程增列为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公共必修课。由于工程硕士与普通高校学生在学生人员构成、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前来学习的工程硕士大多工作了很长时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也远离了课本很长时间,感受到学员面对枯燥的理论知识的难耐之情,他们渴求的是贴近自己企业生产的实践知识,如生产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对纯理论的东西不感兴趣。而现有的信息素质教育主要沿用针对普通高校学生开设的文献检索课程,侧重于课程的基本内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因此,我们不得不进行认真的思考,原有的工学硕士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于工程硕士的教学特点。

科技查新工作是通过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等检索途径,运用综合分析和对比的方法,为评价科研成果、科研立项等的新颖性提供文献查证结果的一种信息咨询服务。科技查新来源于科学技术研究的课题,与科研工作密切相关。查新内容涉及文、理、工、农、医等各个领域,查新课题类别包括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资助项目,课题内容都是各学科的前沿。在工程硕士文献检索课程教学中,将融科学性、先进性、创造性于一体的科技查新案例教学引入文献检索课堂,不仅强化了文检课的真实性和生动性,也拓宽了课程的内涵,可以很好地结合工程硕士培养的特点,满足针对性工程硕士信息素质的培养的需求。

目前,有关科技查新在文献检索课中的应用鲜有报道。最近,闫江提出了科技查新与研究生文献检索课相结合的教学实践研究的报道,但这方面是关于工学硕士的信息素质培养的研究,工学硕士的培养与工程硕士有很大差别,有关针对工程硕士信息培养的研究很少,而且未见关于工程硕士文献检索课与科技查新相结合的案例教学的文献报道。本文以促进工程硕士信息素质教育培养为目标,从案例教学实践出发,提出建立科技查新案例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案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适应科研不断创新对工程硕士的信息素质要求,实现工程硕士文献检索课案例教学的不断改革与发展。

1 工程硕士的特点分析

1.1 培养侧重于工程应用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除了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外,主要是工程实践性能力和实用性的工程技能,重点培养的是学员的工程素质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实际能力。工程硕士培养的目的是使学员在回到工作单位后能够直接把所学的知识的运用到工程实践中去,承担起工程技术工作或工程管理工作,培养具有明显的职业取向。

1.2 知识背景差异较大

工程硕士研究生来源于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的不同部门,具有不同的专业和工程背景,一般都是自己领域的专家,而对其它领域知道甚少,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性。比如他们可能来自于上游的石油加工企业,也可能来自下游的聚乙烯企业,还有可能是科研、设计院等单位;他们现在工作的部门可能是设计,也可能是研发、自动化、安全工程,甚至还有些是管理类专业。

1.3 专业知识相对陈旧

当前,新型工业化是科技含量高的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科学技术领域的特点主要是科学技术的创新性广、尖端性高、综合性强和更新速度快。工程硕士一般本科毕业后工作多年,远离了课本很长时间,平时接触的都是成熟的工艺,缺乏对工程技术原创性的开发、缺少工程技术的尖端性研究,工程硕士掌握的知识更新速度跟不上工程技术更新速度。面对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的激烈竞争,工程硕士迫切需要更新知识,掌握更加先进的专业技术和方法。

1.4 生源是在职人员,年龄偏大

工程硕士的招生过程本着为企业培养后备技术人才,提升企业管理人才素质的原则,因而工程硕士的生源大多来自于大中型企业,并且绝大多数都是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加之工程硕士的报考需要具有3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年龄一般较大。生源的特殊性决定了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与工学硕士的培养相差很大。工程硕士培养的特点是以“在职学习,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在职攻读学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热情不高,他们以企业的需要为准绳,主要重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2 工程硕士文献检索课现状

2.1 培养计划特色不明显

很多学校培养工程硕士未充分考虑他们的特点,仍采用与工学硕士相类似的培养方法,照搬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难以体现工程硕士来自企业应用性实践性强的特殊性,难以解决他们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迫切的求知需求。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工程硕士忽视了工程硕士知识背景的差异,缺乏针对性,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工程硕士的培养计划应明显区别于工学硕士的培养计划,具有鲜明特色和可操作性,但目前工程硕士培养计划的特色并不明显,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2.2 课程结构不尽合理

课程结构指的是课程体系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架构及其结合方式、相互之间的关联度。课程结构不合理首先是理论部分与专业部分的比例失衡。理论和基础部分课时数量偏多,针对企业实际需要的专业部分课时数量较少,学生得不到他们渴求的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需要的学习,不利于专业素质培养与业务水平提高。其次是课程所涉及的面不够宽。交叉学科、跨学科的内容较少,无法适应社会经济需求、企业发展和工程硕士全面发展的需要,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难以发挥较大作用。

2.3 案例教学内容滞后

在当今知识更新速度较快的情况下,各工程领域的科技日新月异,工程硕士的案例教学内容更新跟不上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节奏。体现在工程硕士案例教学内容不能反映学科领域内的一些最新的热点和重点,许多陈旧的案例教学内容仍在重复,没能及时更新或是淘汰,如此就使得工程硕士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现实需求差距过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得到有效调动。

2.4 实践环节偏弱

目前,工程硕士信息素质培养过于偏重于基础知识和数据库的讲解,教学案例实践训练明显不足。主要原因包括学校与企业间的沟通较少,无法与工业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使工程硕士培养缺乏行业针对性,进而导致工程硕士的有针对性的工程实践类实习较少,针对性案例不足。难以满足工程硕士自身专业特色实践的需要。工程硕士缺少运用理论指导工程实际的能力,这是教学实践环节偏弱导致的工程硕士培养的不尽人意,也是工程硕士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学校认为高层次人才培养要重基础,厚理论,偏重于教学,不重视实践环节,从而导致教与用的冲突,致使学用分离。

2.5 综合培养与个性要求存在矛盾

限于工程硕士教育起步较晚,很多高校老师都采用综合性案例教学的形式进行授课。不考虑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对所有学生设置相似的检索题目。学生被动地在检索题目范围内检索相关文献,主动思维不够,不能有效地进行思考。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工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对于工程硕士研究生,由于其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要求针对不同个体进行柔性培养,而目前各高校缺乏柔性培养的能力。因此,必须改变工程硕士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索适合他们的新的教学模式。

3 工程硕士文检课与科技查新相结合进行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3.1 工程硕士文检课教学改革的需要

我国工程硕士信息素质教育起步较晚,2007年12月,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出《关于加强工程硕士“信息检索”课程建设的通知》,将“信息检索”课程增列为工程硕士的公共必修课。目前,绝大多数文献检索课的教材和教学模式都是面向在校本科生的,文献检索课程内容存在繁、难、偏、旧和唯书本知识的现象,过于突出课程内容的学术性,与学生的现实需求差距过大。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固定等特点也影响了信息素质教育在学生能力培养体系中所应发挥的作用。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思维方式单一,缺乏创造性。只有把信息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吸引、安排学生参与专业信息研究,特别是专业课题研究中的信息检索、搜集、筛选、分析、综合研究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使学生意识到信息的价值,才能强化其信息意识,将学到的信息知识真正转化为信息能力。

3.2 结合工程硕士自身特点的客观要求

工程硕士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例如,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有过几年的工作经验,同时,一部分人在大学本科阶段已经学习过检索课,掌握了一些与检索相关的基本知识,这就与从来没有接触过检索课的学生有所不同。工程硕士的教学也有着自身的特点,它主要针对工程技术领域、研究生层次以及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工程硕士。为了体现这些特点,在教学的安排上,应该加大应用性的篇幅,大大压缩理论性的篇幅,注重科研能力拓展训练,尽可能把检索举例分布均匀,尽量照顾到各个工程学科。科技查新涉及学科专业非常广泛,无论从高校层面、科研院所,还是各个地方单位,各个领域每年会出现大量的申报项目,也产生着大量的科技成果案例。查新报告课题涉及各个科研方向,内容丰富,而且都是科技创新的前沿,可以为各个学科专业的工程硕士量身定制适合自己特点的教学案例。

3.3 丰富文检课案例教学的需要

目前,大多数高校学科门类多,学生专业背景差异大,传统的文献检索课教师一般来源于图书馆人员,图书馆人员缺乏专业背景,在教学实践环节中缺乏相应的各专业的具体案例模式,案例往往不够真实,多数检索实例是从文献中选择并不结合科研的实际,有的老师以一个检索实例用于多个专业的学习,既无针对性也不生动,没有说服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献检索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因此,将科技查新的检索实例应用到文检课中,使案例教学讲解生动、内容充实,丰富了课堂。

3.4 激发工程硕士学习兴趣的需要

文献检索基本知识与理论比较枯燥,加之工程硕士离开学校多年,对课本已经疏远。教师如果一味按部就班介绍检索原理、检索工具的收录范围、使用方法、操作步骤等,学生势必会觉得平淡、乏味。而科技查新案例教学设计有一定的弹性和开放性,以专业知识为导向,在科技查新任务完成过程中,将文献检索的知识与理论融于实践中,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比较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献检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能够促进其专业课程的学习。

3.5 适应文检课教学内容快速变化的需要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是人类全面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一时代,为了培养面向未来的合格人才,迎接信息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严峻挑战,高校必须加强文检课的教学建设,以培养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高素质信息人才。几年前,很多文检课教材中计算机检索还只是简单介绍或者略为提及,重点还在工具书的介绍上。如今,文献检索的内容不得不随网络信息及其技术的发展和科研内容的不断更新而变化,教师每次上课都面临着教学内容变化的现实。要真正提高学生的科研信息素质,解决当前科学发展的前沿问题,科技查新案例教学无疑会成为重要选择,因为文检课教材的滞后性,已经跟不上科学发展的飞速变化。科技查新案例教学使学生有机会直接面对复杂而变化迅速的现实科学前沿环境,适应这种快速变化的知识结构,在实践中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最新科研内容的信息检索需求。

3.6 工程硕士高质量开题的需要

工程硕士的开题,以及本企业的科研立项、课题鉴定、申请专利等科研活动都将离不开查资料。科技查新项目包括学校和科研院所申请的各级课题,有一些可能就是研究生本身的在研课题或是密切相关课题,这些查新案例的加入,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桥梁作用。然后再通过实践来加强学生的过程性训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今后硕士论文开题、科研立项、课题鉴定、申请专利等科研活动中资料查找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我们文献检索课的真正意义所在。

4 工程硕士文检课与科技查新相结合的案例教学实践

4.1 掌握工程硕士实际工作情况与需要

正式开课前,教师提早通过电话和网络等通讯手段与企业和学生进行三方交流和沟通,尽快掌握企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需要。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提供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学生作为知识的渴求者,提供自己在企业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或其它感兴趣的课题任务。三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结合岗位需求组织教学,企业按发展目标参与培养方案的制订,根据生产经营需求进行专业课设计,学生带着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技改项目或是科研攻关课题开展学习,结合继续教育设置课程内容,高校教师根据企业和学生的需求讲授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大大提高,学习的实用性也非常明显,进而强化学习目的,使学习过程在自觉中进行。

4.2 针对企业和学生实际需求,设计科技查新案例库

文献检索课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检索案例则是提升教学效果的载体。为了更好地开展科技查新案例教学,建立了科技查新案例库。个性化检索案例是学生信息能力的演练平台,未来工作和科研角色的融入是案例设计的核心内容。因此,案例库设计须围绕企业现实,体现专业的信息素质要求,使不同专业发展方向的学生,都能在案例库中找到贴合个人需求的内容和兴趣点,基于这个目标,案例库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标准:

①题目内容的选择方面,放弃模板式的内容,改变文理不分、各专业一题的现象,要突出专业特点,提高企业实用性,提倡个性化,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题目内容应选自最新的查新案例,并且定期更换,以对应学生需求和科技飞速发展的变化。

②题型设计应遵循从易到难、从浅入深的步骤。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既要能反映文献检索的一般特性,又要能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

③题库的题目数量不宜太少,便于学生从容选择组配,不致重复,并可减少抄袭现象,提高文献检索实习的质量。

④增加信息评价题目的比例。目前学生的网络信息搜寻能力已经很强,但是运用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评价信息、分析信息的评价能力还有待提高,案例库设计中充分注意到,科研信息中新技术的评价,应成为当代专业信息素质的重要内容。

4.3 针对性科技查新案例导入教学

新知识是与各种已有的旧知识息息相关的,尽量从学员熟悉的事物中引出新的知识,这样可以增加学员对新知识的亲近感和熟悉感,更有信心学习掌握新知识。结合文检课的内容特点,其查新案例教学应是由易到难的递进式,逐步加重任务的知识点负载量。在教学案例设计过程中,第一个任务相对简单而明确,注重引领学生进入信息管理的情境,激发学生探求信息空间的愿望,帮助学生尽快熟悉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帮助学生在脑海里建立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非常重要,这样更有助于让学生认清知识的本质。

4.4 教学过程与科技查新案例紧密结合

工程硕士的信息素质教育并不是信息素质与学生专业需求两方面内容的简单叠加,而是运用整合的原则,将信息素质的教学内容嵌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利用信息素质教育中的各项能力技术创建理想的学习平台,通过课程案例的检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在课程的具体实施中,根据现状需求分析,针对学生需求导入教学,以查新课题为主线,结合检索基础知识和理论,讲解主题分析、信息源选择、检索策略构建等内容,分析、总结以掌握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的方法,随着查新课题程序的完成,也就完成期刊、学位论文、专利等网络数据库、搜索引擎及手工检索工具检索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在听完之后了解具体课题的资源查找流程和图书馆的丰富资源。除了检索举例结合专业,还须对不同专业选用不同的查新课题做检索实习题,不必强求学生立即掌握一个项目所需要的所有知识,而是可以在项目的逐个完成过程中掌握。最后通过科技查新新颖性评价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文献信息分析和评价的能力,掌握技术指标对比,要素分解对比,纵向、横向判断对比的分析方法,以及相同排斥、单独对比、部分决定整体等新颖性评价原则。因此,通过查新课题的检索过程牢固掌握文检课的知识是不容置疑的,真正做到“用中学”,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5 科技查新作业巩固信息素质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实践性,以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以利于教师以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我们还必须进行一定的考核。文检课结束时,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文检课知识,根据自己的毕业设计课题的研究方向,写一篇关于该课题的文献检索查新报告。包括制定检索策略,检索思路、检索过程及检索结果。采用查新工作流程模式、查新的规范化检索思路、新颖性评价的情报分析方法及写作思路完成检索查新报告。通过科技查新作业的完成,达到既复习了教学内容,又完成了自己课题或论文资料的收集,达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目的,同时也使“教”、“学”和“用”三者统一。

4.6 建设网络咨询平台

工程硕士的课程学习采取集中式较多,与教师交流相对集中在教师去上课的时间里。工程硕士有“进校不离岗”的特点,而且研究设计部门的学生,经常出差,由于地域关系,平时与教师交流的机会很少。为方便工程硕士的学习,拟建设课程网站,对学生开放。课程网站的内容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日历、任课教师介绍、教材与参考书目介绍、教案等。学生可以通过课程网页了解和学习课程内容。同时,开设网络讨论区(BBS),学生可以通过BBS提出问题,教师解答,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学习心得。课程网站的建设有利于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习。

5 结语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通过对目前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特点及文献检索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生的信息素质培养在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学设计与知识需求的差距、综合培养与个性要求的矛盾等问题。应根据企业和学生实际需要,结合课程组织形式,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科技查新集成于文检课,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还在于让学生主动投身于知识探究的行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学生在进行文献检索课的学习过程中,带着探究问题的浓厚兴趣,用中学、学中用,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目前,以科技查新案例教学为主线的培养模式尚处于进一步的完善中,但这一培养模式所具有的优点已经十分突出。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摸索,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培养体系,寻找更加有利于工程硕士信息素质培养模式,以达到提高工程硕士培养水平的目的。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