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技工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改革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技工学校 课程改革 基础 机械

摘 要:本文對技工学校《机械基础》课程在专业领域的重要地位进行阐述,再对当前时期技工学校学生特点及教学工作难点进行分析,提出课程改革应该在选择教材,提高教师自身技能,改革教学方式,设计多样化考核评价方法等方面做出一些探索,重点强调改革教学方式。

关键词:技工学校 机械基础 教学改革

技工学校的《机械基础》课程是机械类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内容包括机械传动、机械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工程材料、构件受力与运动分析,互换性与公差配合、液压气压传动等,涉及的知识面广且杂。其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最基础的机械原理知识,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方式及应用特点,使学生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维修等相关问题的能力,以及为后续的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众所周知,技工学校是培养一线蓝领技术人才的摇篮,学生在校也渴望学到一技之长。但是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和高中教育的普及,导致技工学校的生源都是经过层层选拔淘汰之后的学生,这些学生文化课基础普遍较差,个人习惯和学习自觉性等整体素质普遍下降。况且《机械基础》课程偏理论性较强,要求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部分章节计算公式较多,势必造成教学效果枯燥乏味,这些都给教学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那么如何让技工学校的学生学好《机械基础》这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如何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探索对课程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

一、选择合适的教材

1.要结合自身专业特点选择教材。目前《机械基础》教材内容广而杂,版本不同所包括的内容不同。总体来看涉及机械传动、机械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工程材料、力和运动的分析,互换性与公差配合、液压与气压传动等,以上内容从结构体系上比较分散,跳跃性大,章节联系并不紧密。所以有必要在不影响教学质量,保证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技工学校要结合自身专业特点,侧重内容有所取舍地选取合适的教材。对现有教材里会在其他课程中重复学习的内容,与本专业关联不大的内容,对技校学生以后工作几乎无用的内容进行删减,并嵌入本专业领域内的应用实例,将知识重新整合,编纂一本贴合自身专业的精品教材。

2.要选择难度适中的教材。技工学校要区分初中起点的学生和高中起点的学生来选取教材,因为初中起点的学生和高中起点的学生在现有知识储备以及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差很大,而且中技学生和高技学生教学要求不同,自然要有所区别。选取时需考虑到教学目标和学生接受知识的实际能力,选择难度适中的教材。

3.要选取有实训内容的教材。技工学校的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不高,但对动手实践操作的教学环节兴趣浓厚。实训教学也正是理论联系实践最好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把实际的问题跟理论模型结合起来,在操作中更好的验证、理解消化理论知识。当然,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根据专业自身特点,以及实验实训器材自己编写实训教材。

二、提高专业教师自身技能

目前技工学校的教师队伍中,大多教师都是刚从高校毕业就直接走上讲台从事教学工作,他们的学历和理论水平很高,但是实践能力不明确。技工学校主要培养的是一线技术人才,然而部分教师对所教专业当前的生产、加工以及维修情况并不了解,因此,容易导致授课注重理论教学,涉足应用实践不多。作为技工学校的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机械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有生产实践的工作经验。如果教师自身都没有生产实践的工作经验,没有娴熟的操作技能,还要培养出高水平的蓝领技术人才根本无从谈起。提高技工学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技工学校提高专业教师技能水平可采用如下途径:一是给青年教师创造接触一线生产工作的条件。二是请企业里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技能人员给青年教师开技能交流讲座、培训班,或者与教师开展技能切磋比武。三是制定政策导向,鼓励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下企业进行锻炼。

三、改革教学方式

《机械基础》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了解到,学生不喜欢理论知识枯燥地平铺直叙、各种计算公式乏味地简单罗列,但很容易被丰富的、翔实的具体应用案例吸引。机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十分的广泛,教师在讲授知识的时候,一定要注重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案例,将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转变成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1.遵循: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方法。机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普遍,比如说家里的洗衣机、空调、机械手表、闹钟、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汽车等等。学生从小到大见到的、听到的、操作过的机械设备可能更多,这些都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实践。因为有了成长中的这部分实践,让学生对机械产品并不陌生。学生已经有了感官上的认识,那么教师在讲述课程时要能够利用这些实践案例导入到理论知识点的学习,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让学生去理解知识。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让能够运用知识去分析并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最后还是需要学生再去实训操作来验证理论知识,同时锻炼动手能力,提高操作技能。所以要遵循“实践——理论——实践”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课堂师生互动。在《机械基础》的课堂上,如果教师使用单一的平铺直叙的方法,与学生不能形成互动,不进行教育信息的交流,授课必定会枯燥乏味,而且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自然提不起学习兴趣。如果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创造情景,启迪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带着疑问主动地参加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师上课之前可以用一些简单有趣的例子,利用生活中的案例导入本节课知识点的学习,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情景创造提出问题,与学生展开互动交流。提问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参与学习,与教师共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同时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3.利用教具、模型、挂图、多媒体等教学工具。比起课本上的插图,学生更愿意看到实物,因为他更真实。比起用课本上枯燥的文字来表述传动的过程,学生更愿意看到动态的模型演示,因为他直观。利用教具,实物、模型、挂图、PPT、视频、动画等教学工具来进行讲解,可以让看似高深、枯燥和无趣的理论展现得形象、直观且生动。现代教学中,教学工具呈现多样性,灵活性,除了上述几种工具外,当下流行的微课教学也会有良好的效果。

4.推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技工学校培养的是操作型技术人才,为适应就业需求,达到培养目标,全国的技工院校都在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机械基础》课程是机械及其相关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枯燥、乏味、难学。鉴于其在专业课程中的重要地位与技工学校学生的现状,以及《机械基础》课程的特点,笔者认为该课程也要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每个章节安排一定课时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是遵循“实践——理论——实践”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理实一体化教学通过设定的教学任务,让师生边教,边学,边做,提高教学质量。

四、设计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法

以往的《机械基础》课程考核方式侧重于理论考试,比较片面,不能体现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尤其是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后。要真正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必须遵循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考核原则,即将学生在整个学期的平时表现成绩,和每个章节后的实训成绩,还有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综合起来考虑。为了凸显学生的个人素质和操作技能,可以使学生的平时成绩与实训成绩总体占较大权重,笔者认为具体权重系数分配为平时成绩占30%,实训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4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学习态度,平时作业,课堂提问等;实训成绩主要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期末考试内容应以概念、原理、计算、应用思考为主。期末考试采取闭卷笔试,题量要大,覆盖要广,尽可能多出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

总而言之,课程改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师资力量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以及专业教师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何丽辉.高职机械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与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7,03:P19~P20.

[2]薛军英.《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浅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科教研究),2010,25:P69.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