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构建魅力的教学团队,焕发教研集体的幽香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幽香 焕发 教研 构建 集体

【摘要】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团队是教师合作从事医学教学研究的学习型组织。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作为医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它的理论和技术已涉及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的各个学科,也是医学实践和医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因此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教学团队的建设是全面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教研团队  教学质量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0-0048-01

1.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路

以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以专业梯队建设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高层次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突破口,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专职专任教师队伍;提高我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2.教学团队建设措施

教学团队建设以深化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为动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建立科学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完善的管理制度,创造宽松而严谨的教学与学术环境。

2.1形成结构合理、团结高效的教学团队

由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目前自然科学中进展最迅速、最具活力的前沿领域。人才培养是教学团队建设特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学团队特色建设的关键和支撑。教师是推进信息技术应用的主力军。通过微课堂、慕课、翻转课堂、智慧校园等先进教学手段的应用更新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教育教学、教改科研以及管理的观念,促进教学团队“现代化信息技术兴校、兴教、培师、培生”特色的形成,促进团队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2.2积极探索课堂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团队的建设需要紧密结合学校的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来开展,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围绕特色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来组建教学团队。教师的根本是教学,不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还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对象,课堂教学总是始于教师的备课,止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3丰富实验环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为了强化学生技能培养,本团队与化学生化综合实验室合作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其次,生化分析仪等大型实验仪器向学生开放,大大增加了学生进行各种技能训练、实际动手操作及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机会,也为将来的社会服务奠定一定的基础。

2.4积极开展科研、教学研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应当与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近年来,教研团队主持省级科研项目,积极参加院级科研项目申报,主持并参与质量工程的完成,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正式期刊上发表学术及教研教改论文多篇,积极参与外出学习和培训。

3.教学团队未来的发展目标

紧紧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断强化教书育人特色,积极贯彻和执行学校“人才强校”战略,努力建设一支具有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实习基地建设以及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为改革重点,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更新教学手段和技术,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建设一支勇于探索教育理论、服务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培养高素质学术骨干人才三位一体的教学团队。

4.教学团队未来的发展目标

紧紧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断强化教书育人特色,积极贯彻和执行学校“人才强校”战略,努力建设一支具有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較强、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乐于奉献,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更趋合理,能满足医学类本科专业教育教学要求的优秀教学团队。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实习基地建设以及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为改革重点,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更新教学手段和技术,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建设一支勇于探索教育理论、服务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培养高素质学术骨干人才三位一体的教学团队。

无私奉献教师魂,不求回报过一生。我相信这支像犀牛一样热情、奔放,又像老黄牛一样埋头苦干、尽心尽责的教师团队,我们洒下来的知识种子在海源这个教育的大花园里定会绽放出更加美丽的花朵,散发出迷人的幽香。

参考文献:

[1]俞金爱.团队的魅力,教研的幽香[J].新课程2012(01);3-4

[2]徐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12);434

[3]魏炜.赵云.陈放“生物学人才培养基地”专业课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29):221-222

[4]王吉.以信息技术实现四段一体学校管理的思考[J].教育科研2006(14)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