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构建综合性《中医研究生实验技术》课程教学体系的探索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综合性 课程教学 构建 中医 研究生

【摘要】本文针对中医研究生在科研实践活动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构建综合性《中医研究生实验技术》课程教学体系,并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在我院进行研究生实验技术培训的经验及长期带教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构建《中医研究生实验技术》课程教学体系的各要素即目标任务、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结果评价分别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医研究生 实验技术 教学体系

【基金项目】河南中医学院科研苗圃工程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MP2013-64;河南中医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3YJX001。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44-02

由于中医学科的特殊性,在中医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医学实验课程的设置普遍较少,因而当中医类研究研究生在进入实验室工作时,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去熟悉仪器、掌握实验操作和技能,甚至是一些基本的实验室技术和仪器设备都要从头摸索,这就很容易让学生对实验室工作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导致有时尽管有好的科研思路,却因为做不出结果而放弃。因此如何开设与他们学习、研究相适应的实验课程,并使该课程进一步规范化、合理化,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从而使研究生在独立进入实验室工作时,能少走弯路,做好研究,并可进一步触类旁通,已成为中医院校研究生教育中一个被关注的问题。[1]本文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在我院进行研究生实验技术培训的经验及长期带教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如何构建《中医研究生实验技术》课程教学体系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提高中医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些许参考。

一、构建综合性《中医研究生实验技术》课程教学体系的前期实践经验

针对中医研究生在科研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我院在研究生开题前专门举办了短期的研究生实验技术培训,培训内容为9个常用实验项目:小动物血压检测及IVC动物房及实验室规章制度介绍,荧光定量PCR实验技术,常规石蜡包埋组织切片基本制作技术,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技术,细胞电生理学基本实验技术,流式细胞技术与应用,药理实验用中药浸膏制备技术,细胞培养基本技术及方法,酶联免疫技术。这9个实验项目分别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带教老师分组进行现场讲解、演示,内容包括实验原理、实验前的准备、仪器操作方法及实验流程等。该培训课的开设受到了学生(特别是科研型研究生)的普遍好评,通过培训学生对一些以前从未接触过但又是如今比较常用的现代医学方法有了初步了解,而且这种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更形象、更直观尚可和老师近距离的交流,学生表示都比较乐于接受。另外通过实验室轮转还使学生对科研实验室的工作环境有了初步认识。但该培训尚未形成一门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在内容的设置、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效果评价上还不够系统和成熟。

二、综合性《中医研究生实验技术》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1.《中医研究生实验技术》课程的目标任务

由于缺乏医学实验课程的训练,中医研究生在开始独立进行科研工作之前,普遍对实验室环境及工作性质比较陌生,动手能力较差,对一些基本技术和基本仪器的操作规范都不曾了解和正确掌握。基于此种情况开设该课程的目标任务应从最基本的培训入手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进行科学研究的正确态度和良好的实验室行为,了解实验室规章制度,养成自觉规范实验室行为的习惯,其次就是让学生熟悉和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技术和实验器材的正确操作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熟悉、掌握相应的一些组织器官离体实验、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电生理学等实验室技术和方法。从而使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得到切实提高,并能融会贯通,在独立工作时也可从容应对,而不至于遇到困难就放弃或茫然失措。

2.《中医研究生实验技术》课程的内容设置

医学实验技术可以说是囊括了各个学科的知识,新技术、新方法随着学科的发展也是层出不穷,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针对中医研究生面临的问题及上述培养目标,《中医研究生实验技术》课程在内容设置上应不同于传统的以验证理论为目的的实验课或是相互独立的一个个单纯的实验技术,而应打破传统的学科壁垒,在基础性实验的基础上建立综合性、系统性、设计性实验项目。

具体可根据学生所属专业分组设计实验模块,在该模块中包括具有代表性的基础实验和有一定难度的新技术。如动物实验模块包括:常用实验动物饲养、捉拿、给药基本技术→动物模型的制备(根据学生专业选择一种常用模型)→取材→病理、生理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可各选择1-2个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技术);细胞实验模块包括:细胞培养基本技术→实验样本的收集、保存、处理→细胞生物学实验/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可各选择1-2个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技术)。

3.《中医研究生实验技术》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设计

调查文卷显示,95%以上的研究生认为在研一开设有关实验技术的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在教学方法上大多学生表示不愿接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单纯的理论学习,他们希望能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实验教学能更形象和直观。

基于这些情况,我们认为《中医研究生实验技术》课程在教学模式上可更多样化,要改变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受者的角色,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团体合作精神。可在确定实验模块后,首先让学生通过文献查阅,组内讨论后在课前先自行写出详尽的实验方案。具体在一个实验模块中,每个实验项目应不同于以往实验课中相互独立的实验,而是相互衔接和关联的,不同的实验项目由于所属学科的不同可分别由不同的老师担任,各带教老师以指导为主,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因为有些实验项目由于时间的限制,很难做到让学生按照实验流程一一完成,因此在指导方法上亦可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展示、现场演示、专题讲座等。

4.《中医研究生实验技术》课程教学结果评价

课程结束后,我们有必要对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一下检验,这也有利于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改进,但对于这样一门综合性跨学科的实验技术课程,评价其教学效果不能单纯的以试卷评分为评价标准。通过调查问卷,大多研究生认为完整、详实的实验记录或实验报告及学生、老师的评议是比较合适的考核参考依据。

三、结语

在多年的研究生实验带教实践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单纯教会学生掌握一项技术或一台仪器的使用方法只能解决一时之需,关键是要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在进入实验室进行正式科研活动之前,能够系统的对实验室工作有所了解,并通过前期的引导,使学生在以后工作中能够独立面对科研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广西中医学院自2004年始开设《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技术与方法》,并提出“优势资源共享的中医药研究生综合性《实验技术与方法》课程体系建设”[2],辽宁中医药大学在进行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中,也提出了建立综合性实验技术课程——医学实验综合技术[3],以上这些院校的探索和实践经验为中医研究生建立合理、有效的实验技术类课程教学体系提供了思路,即开设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实验课程,并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其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熟悉并掌握实验室技术。但如何让这样一门课程能够更系统化、正规化、更具有可操作性,并广泛推广,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戴晓明,陈亮,陈美娟,等.中医研究生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的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4):684-685.

[2]赵铁建,钟振国,方卓,等.中医药专业方向研究生实验技术与方法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5):978-979.

[3]王淳,井欢,王艳杰,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医学实验综合技术课程的探索与实施[J].中医教育,2012,31(1):59-60.

作者简介:

王小晓,女,副主任药师,硕士,主要从事研究生带教和中医药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中药药理。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