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无国籍者的文学,或南方的左翼2篇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无国籍者的文学,或南方的左翼 左翼 无国籍 文学

无国籍者的文学,或南方的左翼2篇无国籍者的文学,或南方的左翼 三三十十年年代代的的左左翼翼小小说说贺贺艳艳 •三十年代文学的总体特征:•(1) 文学思潮的空前政治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无国籍者的文学,或南方的左翼2篇,供大家参考。

无国籍者的文学,或南方的左翼2篇

篇一:无国籍者的文学,或南方的左翼

十十年 年代代的 的左 左翼 翼小小说说贺贺艳艳

 • 三十年代文学的总体特征:• (1)

 文学思潮的空前政治化• (2)

 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在文坛上起决定性作用• (3)

 左翼文学、 人文主义文学及其他流派文学的共同繁荣

 三十年代的左翼小说• 一、 环境:• 政治相对稳定;• 经济及社会生活:

 民族资本主义的又一黄金发展时期。• 以上海为中心的沿海沿江城市加速了资本主义模式的现代化, 而广大内地农村的经济及其生活方式则在坚守中发生了动摇。

 整个社会生活出现了急剧震荡。• 二、 小说整体状态:• 30年代是中国现代小说的丰收期; 各类型的作家作品百花齐放。• 茅盾、 巴金、 老舍、 沈从文、 丁玲、 张天翼、 艾芜、 沙汀、 萧红、芦焚、 萧乾、 施蛰存、 穆时英等。• 三、 左翼文学、 京派文学与海派文学构成了 30年代文坛的主要格局。

 • (一)

 左翼、 京派、 海派

 • 左翼视京派为“封建余孽”, 视海派为“洋场恶少”(等同于资本主义恶瘤)

 。• 京派把左翼看作是党派政治, 将海派看得铜臭一堆。• 海派不会去说左翼拿了卢布, 也不会去攻击京派的保守落后, 它嘴上讲的是文学应当有趣、可读, 行动上则毫不犹豫地去占领读书市场。

 • 从时间上看, 这三类文学都在20年代末、 30年代初相继浮出地平线。• 从作家情况考察, 左翼、 京派、 海派是五四文学分流的结果。

 文研会的作家, 留在北京的成为京派, 聚集在上海的, 如鲁迅、 茅盾则成为左翼作家的核心。

 创造社的郭沫若、 田汉、 冯乃超等是左翼, 而张资平、 叶灵凤则是海派的领头羊。

 • 1、 左翼文学是中国当时政治状况的产物。• 上海是左翼文学的大本营。

 租界特殊的言论环境, 繁盛的出版业, 众多的报刊, 使左翼文学有了成长的土壤。• 左翼文学的总体特点是“愤怒的控诉”。

 它带有全面批判性质(批判封建宗法农业文明, 批判初期资本主义工业文明, 批判殖民主义文明)

 。

 着力表现的是20世纪革命者们的生活与心路历程。• “愤怒”的左翼文学在当时很有魅力, 既吸引作家也吸引读者。主要吸引的是激进、 叛逆的青年学生。

 • 2、 京派文学是当时游离于主流政治话语之外的文化状况的产物。

 聚集地是北京, 当时中国的文化后院。

 主要由北京的一批学院派文人、作家组成, 他们心仪文学、 文化本身, 厌烦政治斗争和商业炒作。

 多半对社会抱改良态度。• 总体特点是“忧郁的反思”。• 京派的读者大多文化趣味大于政治趣味, 藐视赶潮流, 具有思想家的气质。

 • 小结:

 京派主要关注的是传统中国如何在现代大潮中安置自己又不失去自己。

 京派通过“乡土世界”和古朴的“乡 下人”来反衬现代人性的缺失, 表达对建立完美现代人性的无比憧憬。京派对艺术本身有更执著的追求, 因此成就较高。

 • 3、 海派的出现, 是中国东南沿海30年代现代化、 商业化和都市化的产物。• 总体特点是“堕落的快乐与痛苦”。• 海派的读者是现代都市中受西方生活方式影响较深的时尚青年。

 • 小结:

 海派文学的贡献是使人们第一次发现了现代都市的特质(物质的眩目美丽与心灵的荒瘠苍凉)

 , 都市开始有了 “地狱”和“天堂”的双重品质。

 • 左翼——政治——上海——激进青年• 海派——商业——上海——时尚青年• 京派——文化——北京——文化青年

 • 左翼文学代表作家:• 蒋光慈(“革命+恋爱”小说)

 :

 《少年漂泊者》 、 《野祭》 、《菊芬》 、 《最后的微笑》 、 《丽莎的哀怨》 、 《冲出云围的月亮》• 柔石:

 《二月》 、 《为奴隶的母亲》• 叶圣陶:

 《倪焕之》• 丁玲:

 《萨菲女士的日记》 、 《一九三六年春在上海》 、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 《在医院中》• 张天翼:

 《包氏父子》 、 《华威先生》• 沙汀、 艾芜《山峡中》• 东北作家群(萧红、 萧军等)• 吴组缃《一千五百担》

 丁玲写个人生活的代表作• 《莎菲女士的日记》• • 写于写于19271927年冬到2 2月 月 1010日的日的《玲的成名作, 由玲的成名作, 由34• • 《《莎菲女士的日记莎菲女士的日记》 》 赏析• • “ “我总愿意有那么一个人能了解得我清清楚楚我总愿意有那么一个人能了解得我清清楚楚的, 如若不懂得我, 我要那些爱, 那些体贴做的, 如若不懂得我, 我要那些爱, 那些体贴做什么?什么? ” ”年冬到1928《小说月报小说月报》 》 第34篇日记组成。篇日记组成。1928年春, 最初发表在年春, 最初发表在1928第1919卷第卷第2 2号。

 这是丁1928年年号。

 这是丁赏析

篇二:无国籍者的文学,或南方的左翼

十年代文学思潮

 三十年代文学(现代文学的第二个十年)

  推进了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新的历史进程。在特定时代条件下出现的革命文学运动,是对五四以来文学革命在思想内涵方面的实质性的深入和发展。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京派”、“海派”等从不同角度以不同艺术手段表达现实社会感受的风格流派,这些文学思潮与革命文学共同构成了30 年代现代文坛的繁荣新局面。

 决定第二个十年文学基本面貌的是革命文学思潮及其文学创作和人文主义美学思潮及其文学创作。人文主义文学思潮是传承了“五四”文学的个性主义、人道主义、“人的文学”的潮流,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则是新兴的。

 一、左翼革命文学思潮:

 1 、早在1923—1926 年就有初期革命文学倡导。邓中夏、恽代英、瞿秋白等,通过 《 新青年 》 等刊物宣传革命文学主张。他们强调文学的阶级性。1925 年五卅运动后,产生了一批反帝题材的作品。广大文艺青年都不同程度地接受革命的影响,一些作家纷纷投入革命斗争。(郭沫若、郁达夫、鲁迅)

  主张:(1) 文学要反映社会实际生活表现民族的伟大精神,有利于民族民主革命,要能反映伟大时代、表现民众反抗精神的革命文学。(2) 创造革命文学,作家必须有革命的实际生活和思想感情,必须到劳动中去,要从事革命实际活动。

 2 、1928 年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兴起。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基本理论主张是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成员首先提出的。(参看教材 材147 页)(1 )革命文学的倡导(2 )革命文学的理论主张

  历史背景和原因:早期共产党人对革命文学的倡导;社会的急剧变革;社会政治斗争形势;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影响。

 3 、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1930年 年3 月2 日在上海成立。主要人物鲁迅、冯雪峰、柔石等。并制定了左联理论纲领和行动纲领。( (148 页)主要刊物有 《 创造月刊 》 、 《 文化批判 》 、 《 拓荒者 》 等。主要活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传播与运用;加强了与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推进文艺大众化运动;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提倡和发展;培育了新一代作家;开展了文艺思想斗争和论争。

 总之,“左联”从1930 年成立到 到1936 年自动解散,几年中积极提倡和实践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历史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但也存在着缺点和错误。

 二、人文主义文学思潮:

 ( (1 )新月派理论家梁实秋提倡健康与尊严的文学原则。其文艺思想特征,援据美国白璧德新人文主义为学术背景,对五四以来的中国新文学进行反思与评价,提出人性核心的道德评价的文学标准,以古典主义的“节制”为美学追求。(梁实秋的人性论,是以理智欲的人性论)

 ( (2 )朱光潜的美学、文艺学思想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结合现代心理学,将现代人文主义心理学的美学思想运用于文学研究。

  (3 )宗白华的“诗意人生”用唯美的眼光看世界,把人生当作艺术品来创。( (4 )梁宗岱对象征主义的研究。在介绍西方的文化理论的同时,还在中国古代的成就中寻求“契合”,向着融合、沟通的方向发展。

 这些坚持人文传统的理论家们的文学贡献,与左翼的革命文艺理论的宣传和建树,在那个时代,应该说都是重要的。

 三、文学论争 ( (153 页)

 ( (1 )1928 年革命文学派对鲁迅、茅盾的批判。

 ( (2 )“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

 ( (3 )“文艺自由”的论争。左翼作家与胡秋原(“自由人”)、苏汶(“第三种人”)的论争。

 ( (4 )大众语文论争(文艺大众化的论争)

 主要是掀起反对文言、保卫白话的运动,展开大众语的讨论。

 ( (5 )左翼作家对林语堂、周作人“性灵文学”的批评。

 ( (6 )左翼作家对朱光潜、沈从文的争论。(京派文学家强调文学与时代、政治的距离,追求人性的、永久的文学价值)

 总的说来,第二个十年文艺思想领域是左翼革命文学理论与人文主义美学主张两大文艺思潮的对话、碰撞、交流。

 三十年代小说(一)

 一、30 年代小说概述

  小说作者新人迭出,小说体式日益丰富,中长篇小说数量激增,三部曲作品的大量出现,标志着30 年代小说的繁荣。

 普罗小说:蒋光慈、洪灵菲等。(革命+ 恋爱模式)。

 左翼作家群:丁玲、柔石、艾芜、沙汀、叶紫等。

 “京派” :沈从文、萧乾、废名等。

 现代派(心理分析派和新感觉派 【 海派 】

 ):穆时英、刘呐鸥、施蛰存等。

 社会剖析派:茅盾、吴组缃等(原本就参加左翼文学活动)。

 东北作家群:萧红、萧军、端木蕻良等。

 二、30 年代小说重要作家及作品 1 、老舍:

 《 二马 》 、 《 猫城记 》《 离婚 》 、 《 骆驼祥子 》 、 《 四世同堂 》( 《 惶惑 》 、 《 偷生 》 、 《 饥荒 》 等作品奠定了老舍笔下的市民社会和市民形象系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2 、巴金:

 《 新生 》 、 《 萌芽 》 、“爱情三部曲”( 《 雾 》 、 《 雨 》 、 《 电 》 )、“激流三部曲”( 《 家 》 、 《 春 》 、 《 秋 》 等确立了巴金的艺术风格和文学价值。

 3 、李劼人的 《 死水微澜 》 、 《 暴风雨前 》 、《 大波 》 等,交织成一幅绚烂多彩、内涵丰厚的四川近代历史风俗画卷。

 4 、丁玲:

 《 韦护 》 、 《 一九三〇年春上海 》 、《 水 》 等小说具有左翼文学开拓意义。

 5 、茅盾:处女作 《 蚀 》 三部曲( 《 幻灭 》 、《 动摇 》 、 《 追求 》 ); 《 子夜 》 是文学革命后第一部表现社会的长篇小说。“是现代长篇小说最早的成熟标志”。

 6 、沈从文:湘西世界与都市世界 《 边城 》 、 《 长河 》 、 《 月下小景 》 、《 神巫之爱 》 、 《 八骏图 》等 等 7 、阳翰笙:“地泉三部曲”( 《 深入 》 、《 转换 》 、 《 复兴 》。

 。

 8 、张天翼:

 《 速写三篇 》 ( 《 华威先生 》 、 《 谭九先生的工作 》 、 《 新生 》。

 。

 三、30 年代小说赏析

 丁

 玲

 一、生平简介

 生于1904 年。原名蒋冰之,又名冰之,湖南临澧人。1927年开始发表小说,1930 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2 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全国解放后,曾任 《 文艺报 》 主编等职。1986 年3 月病逝于北京。

 二、创作道路

  1 、早期小说。在创作上,承继了“五四”受郁达夫影响的浪漫抒情小说传统,表述了现代女性在30 年代社会的人生感受。她是最早明确强烈的女性意识写作的女作家。其作品是:处女作 《 梦珂 》( (1927 );成名作 《 莎菲女士的日记 》( (1928 )等

  2 、左联成立后,参加左联,创作风格转变,由个性主义主题转变为集体主义的革命主题。其作品 《 韦护 》 、《 《1930 年春上海》 》 (之一,之二)、《 水 》 、 《 母亲 》 等。

 3 、延安时期创作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其作品是:

 《 夜 》 (被称为“沉思之作”的现实主义作品)、 《 我在霞村的时候 》 、 《 在医院中 》等 等 4 、1946—1948 年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其作品是:长篇小说 《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

  三、创作特色

 强烈的叛逆意识。在小说中,叙述话语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内容是心灵世界的流动,目标往往指向社会批判。文笔动情,文风犀利,锋芒毕露,具有很强的情感浓度和思想力度。表现出鲜明的女性主义色彩。

 四、作品探讨:独特的女性形象系列

 丁玲作品的女性具有:美(外在、内在)、傲、悲等特点。

  张天翼 一、生平及创作(略)

 二、小说的主要内容

 始终贯穿着反暴虐、反虚伪、反庸俗的讽刺主题。1 、伪善、狡诈的上层人物

 2 、甘心做统治阶级附庸的人物

 3 、下层卑贱者

 三、艺术特色 1 、艺术构思上,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的喜剧的矛盾,使之交错并结,在假象和实质的强烈反差中揭示人物的真面目。

 2 、人物刻画上,善于抓住细节特征,以白描手法加以夸张、反复,以突出其性格。

 3 、结构上,单纯明快,干净利落,余味无穷。

 4 、语言上简劲、犀利,富有跳跃感,从而形成泼辣、劲捷的艺术风格。

 新感觉派小说

  新感觉派是30 年代海派文学中重要的一支,是活跃于20 年代末至30 年代前半期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内容上表现都市社会病态的生活,追求瞬间印象或感受,长于描写人物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艺术上刻意追求主观印象,节奏快速。小说形式花样翻新,采用意识流、心理分析、象征手法、主管的感觉印象等方法进行小说创作。主要代表作家有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主要刊物 《 无轨列车 》 、 《 新文艺 》、 、 《 《 现代 》。

 。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