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对分课堂在数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专业课程 课堂 实践 数学 教学中

【摘要】针对当前高校数学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尝试在研究生专业课堂上采用对分课堂,叙述了在实际运用中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并进行了总结。试点教学表明,对分课堂有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对分课堂 专业课程 讲授 讨论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6-0140-01

近年来国内课堂问题很多,学生上课不听讲、逃课现象屡见不鲜,教师教学负担重、效果差,压力大。在网络和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讲授式课堂愈发显得枯燥乏味,课堂改革呼声不断,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于2014年首次提出了“对分课堂”[1]。

对分课堂,又称为PAD课堂,它把教学刻画为时间上清晰分离的三个过程,分别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一方面,对分强调先教后学,教师讲授定框架明方向,为学生内化吸收省力。另一方面,对分强调生生互动,一半课堂用于学生自主讨论学习,为教师减负。此外,在考核方法上,对分课堂强调过程性评价,并关注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能够根据个人学习目标确定对课程的投入。

一、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是形如生活必需品的存在,由于智能手机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社交信息与生活密切相关,相对于理论的课堂知识,娱乐信息又丰富多彩,间接降低了教师的课堂吸引力,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降低,从而彻底改变了课堂。

由于数学专业课程的难度高、专业针对性强,理论性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少,从而导致老师教得很累但学生却感觉没学到东西。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对教师来说,如果只是对现有知识的单向灌输,而没有学生的反馈,就不能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而学生的提问恰恰就是很好的反馈,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知识储备。因此,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反应,不仅不利于教师的知识更新,对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是一种沉重的打击[2]。尤其对于某些重要的专业课,比如《高等概率论》在本人所在学校是四节课连着上,由于这门课的逻辑性很强,所以一直是板书授课,这样四节课下来对体力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长此以往,很容易患上职业病。

目前高等概率论教学采用的是单一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传统灌输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就导致了教师不能及时的了解学生的认知状态和接受程度,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和信息反馈,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当前高校数学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现行的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的入手, 结合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的优点,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于2014年首次提出了名为“对分课堂”的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对分课堂简明、实用,门槛低,可操作性强,短期可能看到显著效果。

二、对分课堂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把对分课堂应用到数学系研究生的专业课《高等概率论》的课程教学中,这是一门针对概率统计方面的专业课程,逻辑性强,理论性强,体系严密,理解起来会比较费劲[3]。在教学中,如果老师只教授重点而让学生自主讨论,会导致学生由于自身知识储备不足而无法深刻理解理论的内涵,因此,这种类型的课要以老师讲授为主,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理论内容的基础上再做讨论,效果更佳。

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分配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突出课堂讨论过程。其关键创新在于把讲授与讨论在时间上错开,让学生在中间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给予了学生课后主动学习的理由与动力,同时避免了课堂讲授后立刻提问讨论,学生尚未完全吸收,无问可提、无论可讨的尴尬。

要进行成功的对分课堂教学,作业和小组讨论是两个关键的环节,缺一不可。作业既要难度适中,又要让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空间,这样学生有备而来,交流起来就有目的性,针对性,让学生摆脱死记硬背,减轻考试压力,课堂氛围变得更为自由活泼,可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积极性,显著降低教师的课堂教学负担,教学质量高、效果好。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将传统教学模式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更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三、总结

对分课堂简明、实用,門槛低,可操作性强,短期可能看到显著效果。欢迎尝试,体验活泼生动的课堂,教师轻松、学生积极并把教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时间自主安排学习。对应的考核方法强调过程性评价,并关注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从而达到师生教学相长的最佳的教学效果。试点教学表明,对分课堂有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效果良好。对分课堂有可能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值得进一步尝试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学新. 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 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

[2]饶俊峰. 对分课堂在电气工程专业课程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16(1):243-243.

[3]毛海丹. 对分课堂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长江丛刊,2016(22),220-220.

作者简介:

王娟(1985-),女,上海理工大学,汉族,山东省临沂市人,博士研究生,中级,从事马尔可夫过程理论及其应用,课程教育研究。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