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偏见产生的原因6篇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偏见产生的原因 偏见 原因

偏见产生的原因6篇偏见产生的原因 【标题】《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对达西偏见的形成原因 【作者】郭敏 【关键词】偏见性格心理戏剧元素 【指导老师】刘敏杨红霞 【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偏见产生的原因6篇,供大家参考。

偏见产生的原因6篇

篇一:偏见产生的原因

标题】《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对达西偏见的形成原因

 【作者】郭 敏

 【关键词】偏见性格心理戏剧元素

 【指导老师】刘敏 杨红霞

 【专业】英语

 【正文】

 I. Introduction. A. The background of the author Jane Austen was one of most famous English novelists in nineteenth century. She was born in 1775, the seventh of eight children in a pleasant patronage in the small Hampshire village of Seventon. She was brought up in an intelligent but restricted environment. Her father was a rector and a fine scholar with a good library. After a few years’ schooling, she and her sister Cassandra continued their education at home, mainly through widely reading the books and materials available, and through frequent male companionship and those interesting discussions of their brothers and those young men their father had taken at their home as students. Jane acquired a thorough knowledge of English eighteenth-century literature, including the moral philosophy of Dr. Johnson; the poetry of W. Cowper as well as the novels by Richardson and Henry Fielding. In addition, she was much influenced by Fanny Burney, authoress of quite a few novels. Jane led a quiet, retired and uneventful life. She seldom left her home except for some short visits. She never married. In 1817, this bright, attractive little woman died. Jane Austen started writing very early. Though what she wrote was only intended for the ears of her own family, for their amusement in the sitting-room in the quiet evening, her genius as an artist was recognized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The whole family encouraged her and her father took the responsibility of arranging the publication of her novels. Her one of most prominent masterpieces is Pride and Prejudice, which was written in 1813. Nevertheless, the novels of Jane Austen were not so well-received in her lifetime, including the very works---Pride and Prejudice. Until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novels of her just steadily become popular. B.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Pride and Prejudice

 At first written under the title first impressions in 1796, the novel was revised and came out in 1813. It mainly tells a love story between a rich, proud young man---Darcy and the beautiful and intelligent girl---Elizabeth Bennet. Mr. Bennet and Mrs. Bennet lives in Longbourn, beside the Netherfield Park with their daughters. Darcy comes to the neighborhood with

 his friend Bingley who is immediate success in local society and fall in love with Jane, the eldest and most beautiful daughter of the Bennet girls. At the party, Darcy creates a bad impression, seemingly cold and extremely proud. He slights Elizabeth and hurts her dignity by refusing to dance with her. In their successive meetings, however, Darcy begins to admire the girl in spite of her prejudice against him, which tries to bring down his pride and has the satisfaction of refusing to dance with him a dance too. Once in a town, Elizabeth learns from a charming young officer Wickham that Darcy is a cold-blood, selfish man who has deprived the former of his fortune. With her suspicion that Darcy is responsible for the separation of Bingley and Jane, Elizabeth believe Wickham and she flatly refuses Darcy’s proposal of marriage and accuses him to his face.. She soon regrets for what she has said when she receives a letter from Darcy explaining his justified low opinion of the Bennet family and his generous treatment of Wickham who is, after all, a vain, wicked-minded man. Then Elizabeth sets on a tour with her aunt and uncle to Derbyshire and happens to pay a visit to Pemberly, the big, grand house of the Darcy family, unexpectedly the master of the house returns, much to he embarrassment of the young lady. What surprises Elizabeth more is that this time he is very polite to her and her relatives and even introduces his younger sister to them. Later, Darcy helps Elizabeth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Bennet family. They get married finally. C.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Pride and Prejudice

 Nowadays,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papers or researches about Pride and Prejudice, including marriage of author, analysis of characters, etc, which show diverse perspectives in the book. Guo Guangtian published a paper---shadow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in Pride and Prejudice, on the Tianzhong Journal, which mainly studies Elizabeth’s disposition in pride and prejudice, and demonstrates that Elizabeth is a brave and strong lady reflected in the description of Pride and Prejudice.1 And Gao Jihai commented the author’s conception of marriage in Pride and Prejudice. And he commented that in the 18 and 19 century , women rely on the marriage and regarded it as their happiness in the future, Jane Austen, the author, in Pride and Prejudice, refutes the view with the protagonist Elizabeth.2 On the other hand, Tong Huiping and Li Xinxing jointly published a paper on the Hu Bei Journal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the Dramatic narration in Pride and Prejudice, which researched the three aspects, dramatic objective reaction, the contraction of time and space, and the logical promotion to plots.3 When scholars show their achievements to the world, then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can enrich the research on Pride and Prejudice, However, after I hunted for lots of papers, I find that there is few papers on the reasons of Elizabeth’s prejudice against Darcy. So I hope that my following study can bring a little of fresh blood to the topic’s study. II.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ro and Heroine leading to Prejudice The heroine and hero are very attractive and charming characters and the

 author designed relative and typical dispositions for them in Pride and Prejudice. As a result, they can produce the sparkles in the name of prejudice. 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roine in Pride and Prejudice

 The protagonist, who is the second daughter of Mr. Bennet, in Pride and Prejudice, is a active, lively and smart girl, but not good at music and painting, although she comes from middle class. She is the most intelligent and sensible of the five Bennet sisters. Moreover, she is knowledgeable with reading books and owns sharp observation and judgment. At that time a fortitude young lady, this is invaluable. It is this quality that makes her own independent mind facing problems; the most important is she is a educated lady with dignity. Despite Elizabeth is from bourgeoisie, who went to the secondary school, and is a daughter of a gentleman. Comparing with other aristocrats, family statue is much lower. So she has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her location in the society. Elizabeth has been in this kind of situation for a long time that is second-status and lack of social superiority, which later leads to her prejudice to Darcy, because she wants to go against him for the unfairness. What’s more, her relatives often show their ignorant and uneducated behaviors in public place, so that she feel ashamed, which is the foundation of her prejudice against Darcy. Especially Elizabeth is a smart lady with dignity, when she hear that Bingley, Darcy’s considerably wealthy friend, suggests Darcy to dance with her, but he refuses and says, “she is tolerable, but not handsome enough to tempt me.”4 He proceeds to declare that he has no interest in woman who is “slighted by other men.”5 Elizabeth takes an immediate and understandable disliking to Darcy. As a lady, a knowledgeable and self-esteemed lady, Darcy’ s words hurts the feeling and heart of Elizabeth, there is no doubt that any girl tend to hear praised words instead of arrogant comments. Moreover, Elizabeth is so highly self-respect and self-esteemed with a strong sense of dignity that she can not accept Darcy’s words on her. As a result, prejudice to Darcy appears from Elizabeth. B.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ro in Pride and Prejudice Compared with the heroine, Darcy, the hero, is an arrogant, inactive and generous man with few words. He is a wealthy gentleman, the master of Pemperly, and the nephew of lady Catherine de Bourgh. Though Darcy is intelligent and honest, his excessive pride causes him to look down on his social inferiors. He is different from Elizabeth. What’s more, Darcy not only owns a large property and enviable social status, but also he is a handsome and charming man with rich knowledge and kind-heart. As a consequence, he is a right and excellent candidate---son-in-law to a large number of parents with marriageable daughters. In terms of disposition, outgoing people can become acquainted as quickly as possible, when they are facing strangers, but some does not, they do not like to talk to strangers. And Darcy just belongs to the latter. When he has fell love with Elizabeth,

 he does not confess to her instead of keeping silence and hearing her talks. And he would like to invite Elizabeth to dance with him, while what he stated shows he is arrogant. What’s more, on the rumor slandering himself from Wickham, he is clearly aware of Wickham’s bad behaviors and words, however, he does not plan to speak out and let the rumor spread in the shire, which makes Elizabeth continue to misunderstand him, because he supposes that people can learn the truth in the life after a long time, including Elizabeth. If it is not the unreasonable accusations from Elizabeth, he would not clarify the truth and speak it out. Arrogance almost break down his happiness. Fortunately he overcomes the weak points in his characteristic---arrogance and reticent. Darcy keeps silence, when facing the rumor hurting his fame. Darcy acts inactively, when facing his loved girl---Elizabeth. Darcy is arrogant, maybe he is shy, when facing strangers, and namely, he meets Elizabeth for the first time. These characteristics also partly lead to the prejudice from Elizabeth. III. 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y The formation of prejudice to Darcy from Elizabeth is caused by many psychological elements, which play positive roles in viewing people or events. And the first impress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people who know each other for a short time. Once people act badly in the first meeting, then the opposite side will think of him or her with the mind-set principle, maybe, he or she is a not bad enough in others’ eyes; howe...

篇二:偏见产生的原因

42 卷 第 5 期2016 年 9 月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f Jiangsu Normal Uni. (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42 , No.5Sept. , 2016[收稿日期] 20160415[基金项目]本文系 2014 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

 2014-gh-640 )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程永佳,女,河南安阳人,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杨莉萍,女,湖北宜昌人,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青年群际偏见的原因及对策分析程永佳 1 ,2  杨莉萍1( 1. 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 2. 河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   [关键词]   群际偏见;群际接触;对抗偏见;反偏见教育[摘   要]   由于性别、资源、机遇、文化、价值观和观点等方面的差异,当代青年可以划分为各种群体,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群际偏见现象,阻碍着和谐社会的建设。这些群际偏见产生的原因既有人格因素、认知因素、动机因素等主观因素,又有群际威胁、群际隔离、社会公平等客观原因。可以通过在个人层面注重自我调节、在人际层面勇于对抗偏见、在群际层面增加群际接触、在社区层面进行反偏见教育、在国家层面促进社会公平等策略来降低当代青年的群际偏见水平。[中图分类号]  B84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70 ( 2016 )

 05014205  一、引言偏见是社会心理学的经典研究主题。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倾向于与相似的人交往,相聚成群。在群体内部的交流中,人们会把群体内部的成员看作“自己人”,把群体外的其他人视为“外人”。一般来说,人们对内群体具有认同感和积极态度,称为“内群体偏好”;对于外群体则容易产生消极态度,称为“外群体偏见”或“群际偏见”。偏见往往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是一种片面甚至错误的态度,是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所在。研究表明,群际偏见会导致人际关系疏离,引发社会歧视行为和社会冲突,危害社会稳定 [1 ] 。偏见研究的先驱者奥尔波特在其《偏见的本质》一书中指出,在社会结构不均衡、社会变迁加剧、社会阶层封闭性强、直接竞争和现实威胁存在且允许垂直流动的社会中,偏见尤为普遍 [2 ] 。目前我国社会发展速度很快,但发展不均衡;社会底层的比例过大,呈“倒‘丁’字型”社会结构 [3 ] ;虽然国家和社会鼓励底层民众通过个人努力实现垂直社会流动,但近年来我国社会流动的速度变缓,优势阶层和底层的封闭性增加,出现了固化趋势 [4 ] 。可以说,我国社会结构正具备奥尔波特所述的几个特点,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偏见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青年人,由于其正处于自我意识高度发展的阶段,对于各种利益和话语权的诉求更为强烈,不可避免地与外群体产生利益冲突,群体之间的偏见现象也更为常见。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的处理,群际偏见极易导致各种消极的群际行为,甚至是严重的社会冲突,危害和谐社会的建设。二、当代青年常见的群际偏见差异导致了群体的分化,群体分化是偏见产生的基础。正如社会心理学中“最低限度群体”范式的经典实验所证明的:只要将被试划分到不同的群体之中,就能引发群际偏见等敌意性的群际态度和行为 [5 ] 。当代青年的群际偏见主要来源于性别、资源、机遇、文化、价值观和观点等方面的差异。(一)性别差异:作为男权社会痼疾的性别偏见性别偏见是一种经典的偏见形式,不仅在我国有着突出的表现,西方国家也普遍存在各种明显的或微妙的性别偏见 [6 ] 。近年来,互联网赋予那些持有极端性别偏见的男性一个新的名字———万方数据

 直男癌,将那些不尊重女性,物化女性,歧视女性,限制女性自由的男性都冠以这一称谓 [7 ] 。虽然我国自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起就不断地呼吁男女平等,然而一百多年过去了,重男轻女、大男子主义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甚至很多女性也持有这样的观点。更有甚者,在标榜平等、公平的教育领域,这种偏见也屡见不鲜 [8 ] 。“直男癌”式的大男子主义确实是最为常见的性别偏见,在这种偏见中,男性是优势群体,是偏见持有者,女性是弱势群体,是偏见对象。但是,还有一种性别偏见容易被人忽略,那就是女性乃至整个社会对于男性的偏见,这种偏见认为,男性应该肩负养家糊口的责任,必须有自己的事业,排斥那些在经济上不独立、为家庭琐事奔波的男性,称之为“吃软饭”[ 9 ] 。这种偏见忽视了男性在社会分工中进行选择的自由性和平等性。(二)资源差异:“二代”之间的阶层偏见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当前社会阶层的固化趋势导致社会资源的代际传承性增强,对于不同家庭出身的青年人来说,在各个方面的资源都具有不平等性 [10 ] 。有些人可以从父辈那里继承到巨额财富和崇高地位,大多数人奋斗一生也无法拥有的东西,他们唾手可得;另一些人却只能靠自己后天的努力,但随着社会阶层的固化,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可能性已越来越小。在“拼爹游戏”愈演愈烈的今天,很多青年人都相信“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 11 ] 。“官二代”、“富二代”、“穷二代”、“农二代”等群体的划分正是基于当代青年所拥有的资源差异。这些不同的“二代”之间存在着难以磨灭的隔膜,彼此间的偏见也颇多。一方面,社会上层青年的一些“炫权”和“炫富”言行充满了对中下阶层民众的鄙视和挑战;另一方面,很多中下阶层青年因为个别人的过激言行就将上层青年都视为纨绔子弟,也有失偏颇。(三)机遇差异:竞争情境下的“敌我”偏见当代青年生长于改革开放之后,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强调个人的成功和自我价值感,在学习考试、求职就业、择偶等各种活动中都体现出了强烈的竞争意识。然而,竞争中有成功者,也必然有失败者。有些个体社会资源和自身素质突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另一些个体则在各个方面都相形见绌,即使付出更多的努力,也很难“逆袭”。因而彼此之间具有较深的成见。以婚姻市场为例,婚姻市场的竞争主要表现在未婚男青年之间。目前,我国青年未婚人口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2009 年, 15-35 岁的人口中,未婚男性比未婚女性多 2313.8 万人,形成了对男青年的“婚姻挤压”[ 12 ] 。在这种情况下,家境好、自身条件也好的“高富帅”颇受“女神”青睐,甚至可以“游戏花丛中”;而家境差、个人条件也差的“矮矬穷”不仅追不到“女神”,就连普通女孩也对其避而远之。“矮矬穷”往往对“高富帅”羡慕嫉妒恨,赋之以“土豪”、“花花公子”的称谓,认为他们情感不专一、道德水平低下;反之,“高富帅”也看不起“矮矬穷”,对他们抱以鄙夷的态度。(四)价值观差异:不同年龄群体的代际偏见按照我国国家统计局的年龄阶段划分方式,青年指的是 14-34 岁的群体,正好包含了两个备受关注的年龄群体:

 80 后和 90 后。“ 80 后”从出生到成年时期处于社会大变革大发展时期,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对上一代人来说更加富足,受教育水平也相比上一代人更高;他们个性张扬,善于在网络和现实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正在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90 后”则成长于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好奇心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更强;他们的父辈中不乏在改革开放初期积累了一定财富的成功人士,拥有较好的经济基础,也给予了他们追求时尚潮流和生活质量的可能。在这两代人成长的过程中,都曾经受过来自上一代的指责和非议,也受到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者的强烈关注 [13 , 14 ] 。在批判者的眼中,这两个群体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社会适应能力差、缺乏合作意识,等等。然而,由于成长的背景不太一致,他们在人生观、价值观等很多方面也有着巨大差异,面对前辈的质疑不仅没有同仇敌忾,反而彼此看不惯。比如, 80 后青年通常看不惯 90 后青年的时尚与潮流,讽刺其为“肥猪流(非主流)”;而不断成长的 90 后青年在逐渐取得话语权之后,认为 80 后已经落伍(英译为“ out ”)了,戏称其为“奥特曼( out man )”。(五)文化差异:省份、城乡之间的地域偏见地域偏见由来已久,并不是青年人所特有的。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中都存在地域偏见,很多青年人的地域偏见就是从上一辈那里继承来的。随着青年人逐渐成为舆论的主导力量,青年人的地域偏见言论也越发突出。随意打开一则网络新闻,只要内容中涉及了主人公所属的省份,就可以在评论中看到各种地域攻击。诸如东北人“野3 4 1万方数据

 蛮”、上海人“排外”、河南人“骗人”等诸多言论层出不穷。甚至有人别出心裁绘制了各省人眼中的“偏见地图”,标出了对所有外省人的偏见,似乎只有自己家乡好。(六)观点差异:不同意见群体之间的“党派”偏见社会热点事件总是能够引发广大民众的热烈议论,在网络中,由于意见表达更加便利,因此对各种时事要闻的评议也更为多样化。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极化”理论表明,当大家一起就某事展开讨论的时候,观点往往比单独思考时更加极端和偏激。由于意见群体内部的观点受到了极化,不同意见群体的观点之间的差异就更大。持不同意见者在为自己观点辩护的同时,也显露出了对外群体明显的偏见。例如,在涉及政治问题的讨论中,很多批评政府的群体会将支持政府的群体称为“五毛党”,意指其为政府说话,发一个帖得五毛钱;反过来,支持政府的群体则将那些宣传西方民主文化的人称为“五美分党”,讽刺其为美帝国主义培养的汉奸 [15 ] 。三、当代青年群际偏见产生的主要原因(一)主观因素1. 人格因素:研究表明,具有某些人格特质的个体会表现出更多的群际偏见。与偏见相关的人格特质中,最受研究者们关注的就是权威人格,即一方面对弱者夸耀自己的力量,排斥、拒绝;另一方面对权威者又卑躬屈膝,绝对服从。许多研究都证明了权威人格对偏见的预测作用,尤其是对一些危险群体的偏见具有较大的预测作用 [16 ] 。另一个是社会支配倾向,即个体期望内群体优于和支配外群体的倾向,高社会支配倾向者会希望内群体更多地支配或优于外群体,而低社会支配倾向者则相反,他们希望群体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17 ] 。不少研究表明,社会支配倾向对群际偏见有很高的预测作用,甚至有研究者宣称,社会支配倾向就是偏见产生的原因 [18 ] 。此外,有研究表明,自恋、权术主义等“黑暗人格”对偏见也有间接影响 [19 ] 。2. 认知因素:除了人格因素以外,认知因素也是导致群际偏见的一个重要原因。“人是认知的吝啬者”,人们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面临的信息是不确定的、不完全的和复杂的,人们倾向于用最小限度的观察去产生社会判断的策略对信息进行加工。在社会知觉的过程中,人们也倾向于从整体上把握一个人或者一类人;倾向于认为个体和群体的特点具有一贯性;倾向于用自己先前的经验来解释当前的现象,因此对特定群体的人具有刻板印象。3. 动机因素: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评价是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产生的,当社会比较的结果是“我比他人好”时,才会产生积极的自我评价。个体为了获得更合意的社会比较结果,往往对他人进行消极评价,这种消极评价也是偏见产生的基础。同时,人们为了获得积极的社会认同,也倾向于对自己所属的群体持有积极态度,经过与自我评价类似的社会比较过程之后,会对外群体产生消极评价和偏见。(二)客观因素1. 群际威胁:群际威胁指的是在社会群体情境中,一个群体所具有的资源、信念和价值观等各种特征对另一个群体的存在、发展和目标产生的威胁。研究表明,人们所感知到的群际威胁会促使其产生对威胁来源的消极态度和行为 [20 ] 。在阶层偏见中,“官二代”和“富二代”看不起“穷二代”和“农二代”,是因为担心对方抢走自己的既得利益;反过来,“穷二代”和“农二代”讽刺“官二代”和“富二代”是败家子和纨绔子弟,也是因为怨恨对方剥夺了自己的社会资源和潜在机遇。2. 群际隔离: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制约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时空距离逐渐缩小,世界也成了所谓的“地球村”。然而,不同群体之间的隔阂并没有因为时空距离的缩小而消除,反而有增加的趋势。论坛、贴吧、 QQ 群等为各个群体的人们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使得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者,从而集结成群。这样一来,内群体成员的沟通和交流更为便捷,人们也更加乐意与熟悉的内群体成员进行交往,对外群体成员则更为疏远。群际隔离会导致人们对外群体缺乏了解,只能根据有限的信息对外群体成员进行片面或错误的认知,从而产生偏见。3. 社会公平:矛盾与敌意往往来源于公平的缺失。研究者曾对猴子进行了实验,发现在与实验者进行物品交换的过程中,如果一个猴子看到另一个猴子以相同的东西换得了比自己更好的报酬,就会出现愤怒甚至拒绝交换的表现 [21 ] 。猴子尚且如此,何况人乎?人类对于公平的诉求自古就有,《论语·季氏》中也提到:“不患寡而患不均”。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增大以及底层青年向上层社会流动的可能性减少,导致了青年群体很4 4 1万方数据

 难体验到社会公平,也使得不同青年群体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因此,不同青年群体之间极易产生偏见等敌意态度,甚至更为严重的敌意行为。四、当代青年群际偏见的应对措施群际偏见是社会歧视行为的心理基础,也是多种群际冲突的起因,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较大不良影响。消除群际偏见,可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一)个人层面:注重自我调节从个人层面上来说,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控制偏见反应。首先,个体需要加强平等信念,培养无偏见动机,这样才能在主观上认为偏见是不对的,产生避免偏见的愿望;其次,个体还需要善于自我反省,能够对自身的偏见有较强的辨识能力,只有意识到自己的某些态度属于“偏见”,才能加以改变,形成“正见”;最后,偏见的自我调节还需要充分的时间和认知资源作为保障,便于人们获得足够的信息,避免认知上的偏差 [22 ] 。(二)人际层面:勇于对抗偏见对抗偏见就是以特定的行为让偏见持有者了解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可接受的 [23 ] ,是一种在偏见事件中对偏见持有者表达不满的意志行动 [24 ] 。在遭...

篇三:偏见产生的原因

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第一节 刻板印象及其形成第二节 偏见与歧视第三节 归因与归因理论第四节 归因偏差

 •(一)

 定义刻板印象/类属性思维(Stereotype)

 :

 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和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的认知模式。(二)

 图式与刻板印象图式(schema):

 过去经验中关于个人、 群体、 角色或事件等的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架构, 它可以是语言材料的图式, 也可以是视觉材料的图式, 还可以是其它材料的图式。图式加工(schematic processing):

 人在接触外界事物时,在记忆中检索那些与输入信息最符合的图式与之对照, 加以理解和解释。

 在信息不够充分的情况下, 人们可以利用已经形成的图式对个人进行类推; 而且人们可以利用图式来加快信息加工速度。刻板印象的“图式过滤器模型”(schema filter model)认为, 刻板印象是以概括化的知识结构(即“图式”)为表征存储于记忆中的。

 这些结构实际上是大量知识的存储库, 不仅指明了某一类型的人所具有的特性, 而且也指明了他们可能做出的行为, 指引着人们对信息的编码和表征。

 (三)

 刻板印象的准确性分类学说认为, 由于类属性思维是社会分类的结果, 所以存在于人脑中的分类符合客观实际的程度决定了类属性思维的准确性程度, 这在很大程度上受知觉者过去经验的影响。或然性模型认为, 类属性思维是建立在可能性的基础上, 而非“全”或“无”的判断, 所以只能说它在某些条件下是准确的,在另外一些情况下是不准确的,而不能绝对地判定某个类属性思维是“对的”或“错的”。

 •(一)

 性别和职业刻板印象1 . 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角色性别 vs 性别角色性别(sex)

 :

 生理差异(man, women)性别角色(gender)

 :

 男女心理、 社会差异(male , female)性别刻板印象(gender role stereotype)

 :

 人们对男女“应当”具有的特定行为、 特征的相对稳固的信念, 是特定社会或群体按照人的男女性别规定的不同行为模式。

 2. 性别刻板印象的产生性别刻板印象源于性别角色的分化。

 男女两性在体力和其他生理能力上的差异, 导致出现不同的社会分工, 也出现了男女两性的责任分化。

 最初的劳动分工, 反复实践, 成为一种社会规范传承。人类早期的社会分工、 社会文化、 生物学等因素, 共同导致了人类社会的性别角色分化, 铸成了人类对男女性别的刻板印象。

 (二)

 地域和种族刻板印象“北方人豪爽耿直、 南方人精明细致”, “上海人精细、 东北人豪爽”, “德国人严谨、 法国人浪漫、 美国人开放、 中国人含蓄”等对特定地域的人的特征评论, 这些都是人们心目中传统的地域刻板印象, 即知觉者关于某个地区人群群体的刻板印象。种族刻板印象, 因为种族演化是以地理为基础的, 如亚洲地区的居住者多为黄种人, 赤道附近的人多为黑色皮肤,而接近南、 北极的地区则多为白色皮肤。二者的区别在于地域刻板印象以地域进行划分, 而种族刻板印象一般根据肤色、 发色、 面部骨骼结构等遗传决定的身体形态进行划分。

 •(一)

 刻板印象的形成1 . 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同理论认为刻板印象是社会分类和比较的结果。所谓“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人们总是倾向于以一定的标准将人进行归类, 使信息的提取和运用结构化。刻板印象的产生和内-外群体效应的出现是相关联的, 与群体成员希望从所属群体中获得对自己更积极的认同有密切的关系。

 2. 弱势群体的社会认同有关弱势群体的研究, 得出了与社会认同理论观点不同的结果, 即个体对某一外群体有更积极的刻板印象, 褒奖外群体(即外群体偏向), 而对内群体却存有消极的刻版印象, 贬损内群体(即内群体贬损)

 (二)

 刻板印象的作用刻板印象具有相当大的合理性,它的出现是人类认知进化的必然产物(王沛, 2000)

 。积极作用:

 通过刻板印象简化认知过程, 迅速获得关于特定对象的概念、 形成印象, 便于适应环境。消极作用:

 经常是对信息的扭曲, 过度简化或过度夸大群体特性, 忽略各成员的异质性, 产生先入为主、 以偏概全的偏差; 夸大群体间的差异性, 产生偏见和歧视。

 (三)

 影响刻板印象改变的因素直接接触不符合原有刻板印象的群体成员媒体信息对受众的刻板印象的影响能力呈现反刻板印象的信息会削弱人们对刻板印象的使用

 •(一)

 偏见和歧视的概念偏见(prejudice)

 指人们不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建立的对特点人或事物的情感色彩明显的倾向性态度。歧视是指不平地看待和对待某个特定对象, 其核心是将特定对象看得比自己低劣, 并使自己的压迫、 强制、 剥夺对方的行动合理化, 造成社会地位、 经济地位的不平等。

 (二)

 偏见与歧视的成因1 .

 社会化历程2.

 认知因素3.

 动机因素4. 社会分层

 •(一)

 性别歧视一类性别成员对另一类型性别成员, 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歧视。(二)

 种族歧视

 •(一)

 对抗刻板印象(二)

 平等接触(三)

 创造消除偏见的环境

 •归因(attribution)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 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 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 也称归因过程。

 •(一)

 朴素心理学家理论与现象学模型每个人都是朴素心理学家, 致力于寻找行为的原因解释。《人际关系心理学》 (F.Heider, 1 958)海德将行为的原因分为两种:

 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

 个人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能力、 努力等; 环境的因素主要包括工作本身的难易程度、 运气等。最早的归因理论, 研究了归因的机制, 探讨了人如何归因的问题, 对后来的研究者有启发意义。

 比较简单, 只明确说明了一个维度。

 (二)

 相应推断理论由人的外显行为来推断其内在动机和人格特质, 内在动机和人格是外显行为的原因。在做相应推断的时候, 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 .行为结果的严重性2.社会赞许性3.非共同性效应4.选择自由性丰富了海德的归因理论, 在内外因的基础上, 应考虑到情境因素与个人因素的相互制约。强调了影响归因的外部因素主要是社会准则、 道德规范等外在压力。

 (三)

 动机的归因理论心理学家韦纳认为成功、 失败的原因包括两个维度, 一个是成败是由于内在因素还是外在因素, 一个是决定成败的是经常发生的还是偶尔发生的。

 要综合两个维度才能做出总结性的归因。

 认为能力、 努力、 运气、 任务难度是个体分析工作成败的主要原因。行为原因除了有内外与稳定性两个维度外, 还有第三个维度——可控性。

 即行为动因能否为行动者个人所控制。

 如果是可控的, 意味着行动者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改变行为及其后果。内外控者所理解的控制点位置不同, 因而他们对事情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也不同。

 (四)

 凯利的三维理论人们通过检查三个独立维度的信息来进行归因:区别性:

 行为者的反应是否是针对于特殊刺激物的。一致性:

 行动者的反应是否与其他人的一致。一贯性:

 行动者的反应是一贯的还是偶然的。将外部归因进一步区分为刺激物和情境, 使归因更为明确。

 详细描述了人们如何根据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归因的机制, 有利于更准确地分析行为的原因。但是归因模型过于理想化, 实际中人们常常得不到一贯性、 一致性、 区别性的全部信息, 也不会进行如此科学、 复杂的分析。

 —

 •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

 往往将行为归因与内部稳定的个性特征, 低估了情景的作用。文化背景的不同, 西方国家的人倾向于用个体因素来解释事件, 而亚洲国家的人多使用情境归因(王登峰、 侯玉波, 2004)

 。

 •—行动者对自身行为归因不同于他人对此行为的归因。到的是同一个行为 ,行动者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为个人, 把失败认知归因于情境; 而观察者则会更多的把成功归因于情境。

 失败归因于个人的特质 。行动者与观察者的视角不同, 行动者注意外在情境因素; 而观察者则更关注行动者。行动者与观察者的信息拥有量不同, 行动者了解自己的过去和本性, 而观察者则较强调现实因素(此时此地)

 。

 •个体一般都对良好的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 而对于不好的、 欠妥的行为则会否认自己的责任。当某个行为有个体的自我卷入的时候, 个体在归因过程中, 会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作用, 即归因回朝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面倾斜。

 自我服务偏差往往随自我卷入的深浅而不同, 自我卷入越深, 自我服务的程度越高。

 1 、 什么是刻板印象? 举例说明刻板印象在社会现实中的不良影响。2、 举例说明偏见实质是一种误区。3、结合你对社会现实的观察, 举例说明如何消除社会阶层之间的偏见。3、 性别刻板印象在家庭中可能会有哪些不良影响。4、 什么是归因, 结合具体事例尝试运用不同归因理论追寻事情的真正原因。5、 联系生活实例, 思考在归因过程中会出现哪些偏差, 如何避免。

 1 . 王沛. (2002).刻板印象的理论与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 梁晓声. (1 998).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香港:天地出版社.3. Jacques-Philippe Leyens, Vincent Yzerbyt,Georges Schadron. (1 994).Stereotype and Social Cognition.SAGE Publications. 4. Matras, J. (1 990).社会不平等-社会阶层化与流动(李明 译).台湾:桂冠图书出版公司.5. 孙晔等. (1 987).社会心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6. 石俊杰. (1 993).应用心理学.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7. 孙非等. (1 987).社会心理学导论.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8. Wetherell, M.(Ed.). (1 996).Social Psychology: Identities, Groups, & Social Issues. London: The Open University.

 9. Feldman, Robert S. (1 998).Social Psychology(2nd ed.). Upper Saddle River, N. J.: Prentice Hall, Inc.1 0.Michener, H. A., Delamter, J. D. (1 996).Social Psychology (3rd Ed.). Fort Worth: Harcourt Brace & Company.1 1 .Breen, R., & Rottman, D. (1 995). Class Stratificatio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London: Harvester Wheatsheaf, Inc.1 2.Leung, B. (1 996).Perspectives on Hong Kong Society.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篇四:偏见产生的原因

3 卷第4 期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V o l 13N o . 4:

 :

 :

 :

 王:

 :

 盆:

 2:

 墨邕全:

 2:

 :

 竺翌22:

 :

 兰:

 :

 :

 :

 :

 I二:

 2:

 :

 暨兰型2:

 兰:

 :

 兰:

 :

 :

 !兰:

 :

 :

 :

 :

 :

 :生:

 :

 :

 :

 :

 :通过课堂互动减少大学校园里的偏见和歧视许若兰( 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6 10 0 59 )摘要; 偏见和歧视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两个概念, 在学习过程中, 采用课堂讨论这种互动方式. 使同学们跳出书拳内容的局限. 从知识的概念、 社套现实中竹丧现、 产生的原因、 如缔减少偏见扣歧视这四个方面击理解和探索. 师生共同探讨减少偏见和歧视的者法, 可选到减少大学校园里同学之间存在的偏见和歧视的效果。关键词:

 课堂互动}偏见和歧视; 大学校固}阳光心态中图分类号:

 G 6 4 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 7 2—0 539 ( 20 0 5)0 4 —0 7 1—0 5R e d u c e th e B ia s a n dD isc r im in a tio n o nC a m p u s b yIn te r a c tio n in C I a s sX UR U O I n n( C h e n g d u U n iv e r sityo fT e c h n o |o g y . C h e n g d u6 10 0 59 )A b str a c t:

 T h eb ia s a n d d iscr im in a tio n s a r eth en o tio n s o fS o c ia lP sy c h o lo g y . T a k in gth ein te r a c tiv e d iS c u ssio nin cla. s!s m a k e sstu d e n ts n o t b e r e str ic te d to th ete x tb o o k sa n ym o r e . T e a c h e r s a n dstu d e n ts m a k e astu d yo t th ew a y st o r e d u c e th e b ia s a n d d is—c r im in a tio n sto g e th e rf r o m f o u ra sp e c t sa s f o llo w = th en o tio n o fk n o w le d g e , th ee x h ib itio n ia so cia l r e a liz a tio n , th e r e a r lo b e ,a n dh o w tor e d u c e th eb ia s a n d d isc r im in a tio n s. w h ic hc a nr ea tlyr e d u c e th eb ia sa n dd iscr im in a tio n sb e t w e e nc o lle g estu d e n tsK e yw o r d s:

 in te r a c tio n inc ta “; b ia sa n dd isc r im in a tio n s; c a m p u s; h e a lth y p sy c h o lo g y刻板印象被社会心理学家形容为“最不费力的规则9 , 是人们认识世界。

 简化世羿的一种方式。

 它是指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比较固定、 概括而笼统的印象, 即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印象。

 刻板印象有利也有弊, 弊端是它夸大群体内部成员闽的相似性, 从而产生先人为主, 以偏赅全的偏差, 进而扩大群体问的差异性, 导致了偏见和歧视的产生。

 偏见和歧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在大学校园里也比比皆是, 而且根深蒂固。

 在社会心理学课程中学习这一知识点时, 我设计了关于偏见和歧视的讨论课, 希望通过课堂的互动, 让同学们结合身边的现实, 去观察、 体验、 探讨和学习, 因为偏见和歧视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根据教学内容, 在给社会学、 公共事业管理和文秘三个专业上课时, 我设计了四个讨论题, 从理解概念、 列举社会现实表现、 探讨产生的原因, 到寻求减少偏见和歧视的方法, 引导同学们步步深人, 多角度去思考, 在此把我们的理解、 思考和讨论展现出来。一、 怎样理解偏见和歧视什么是偏见和歧视?我请同学先到图书馆、 网上查资料, 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这样使同学们跳出了书本上的定义, 加深了对“偏见” 和“歧视” 的理解。收稿日期:

 2004—08—30作者简介:

 许若兰( 19 55一). 女. 成都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 教授。・7 1・  万方数据

 兰兰堡兰三量鎏:

 銮兰兰里兰竺堡墨翌坚望在课堂讨论和作业中同学们谈到:偏见是不客观, 不公正的, 带有感情色彩的, 它处于一种潜意识状态。

 偏见是某人对于他人或群体的行为、 语言等袁示不同意见的一种d 理反应。

 歧视是指人为地把人分为不同类别,加以区别对待, 有时是不合乎人权和道德的对待。歧视既是一种行为, 一种态度, 也是一种。理。

 歧视有行为歧视和。

 理歧视之分。

 政治法律意义上的歧视多指行为, 而。

 理的歧视被称为偏见。偏见是对社会群体及成员所作的正性或负性的评价, 带有感情色彩。

 歧视是针对某一社会群体或成员所从事的女性的行为, 即自性情感转化为1稽为。偏见是缺乏事实根据的, 偏执于某一极端的、 不符合事实的认识而产生的结果。

 正因为有了刻板印象, 人们才会从情感上评价社会群体,因而形成了偏见, 从而从行为上表现出来, 构成了歧视。偏见是一堵墙, 持偏见的人只看到一堵墙,而不知道墙那边有绿地、 花朵及河流……偏见是一种程序病毒, 它删去某些文字或图画……同学们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对偏见和歧视的理解, 较好地把握了偏见和歧视的基本点, 在此基础上, 我们对偏见和歧视进行理论探讨和归纳:社会心理学认为偏见是一种态度, 是指对特定团体成员的敌对或负面的态度。

 态度由三要素组成:感情、 认识和行为。

 态度三要素深入地刻画了社会心理学的刻板印象、 偏见和歧视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刻板印象是态度的认知要素。

 认知要素涉及构成态度的信念与想法, 世界太复杂了, 每天我们都要与许许多多、 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为了扩大我们的认知时间和精力, 我们会运用基本的认知策略对事物进行概括和归类. 形成一定的信念, 这就是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将相同的性格特质赋予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 而无视他们之间的差异。

 刻板印象一旦形成, 很难因新的信息而改变。偏见是态度的情感要素。

 与态度有关的情绪类别. 理论上有正面的和负面的评价, 即偏好和偏恶,但一般却将偏见解释为负面态度, 如生气、 愤怒、 仇视。

 对某个群体有偏见时, 就会对这个群体反应冷淡, 怀有敌意, 甚至具有攻击性, 并且用于这个群体的每一个成员。・7 2・歧视是态度的行为要素。

 行为要素指人们根据态度表现出来的行为、 动作。

 刻板印象的信念连同负面情绪反应, 会转化为不公平对待, 这就是歧视。

 歧视定义为特定团体的成员的不公平、 负面或伤害性的举动。通过归纳使同学们能从心理学理论的高度去把握这些概念。

 接下来, 我们开展了对校园的偏见和歧视的讨论。二、 校园里存在的偏见和歧视现象偏见和歧视是普遍的社会现象, 那么谁是偏见的对象呢?每个人都是, 国民刻板印象和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使每个人都被贴上了标签。

 大学是社会的一部分, 我们周围存在着哪些偏见和歧视呢?同学们着重讨论了这一问题, 主要归纳为以下几方面的表现:1. 学校的偏见从小学、 中学开始就按考试分数的高低分成快班、 慢班, 教学管理的侧重点不同, 师资的配备不同,慢班的老师和同学都自惭形秽, 学习信心一落千丈。有的学校无视同学的隐私权, 随意公布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 如广东一所高校公布大三阳携带者的名单, 造成对这些同学的偏见和歧视, 使他们倍受伤害。2. 老师对同学的偏见讨论中同学们反映:

 老师喜欢成绩好的同学, 形成一好百好的刻板印象。

 而对专科同学、 专升本同学、 成绩差的同学有偏见。

 有的老师在课堂上说, “坐在前面的是爱学习的, 坐在后面的不爱学习的” 。

 “上课吵闹不听讲的肯定是某某专业的” 。

 有的老师抽查回答问题多抽本科班的, 对专升本的同学另眼看待。在批改作业和试卷时, 老师对优生往往“手下留情” ,对差生却严格依法办事, 甚至从严处理。3. 对贫困同学的歧视同学们涉及较多的是大学生贫富悬殊的问题,一些同学谈到, 大学校园里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同学喜欢炫耀自己, 吃的、 穿的、 用的都是好的、 贵的、名牌的, 而认为经济状况差的, 来自农村的同学很土, 没见过世面, 穿着难看, 差人一等。在高校曾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没有钱= 无法享受大学的阳光一人际交往的回避一没有女朋友一有的同学分析了马加爵的成长历程:

 马加爵曾  万方数据

 通过课堂互动减少大学校园里的偏见和歧视希望融人其他同学的世界里, 他努力地去做, 但由于偏见和歧视, 却常常弄巧成拙, 得到的只是同学们的一阵笑声, 这样的偏见对他造成的伤害是难以弥补的。有的同学从“农民” 语意的变迁描述了大学校园里农民子女的心理历程:

 解放初期, 农民被称为“农民伯伯” , 农民子弟在校园里备受关怀, 整个感觉是暖洋洋的。

 改革开放后“农民” 语意逐渐趋于贬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贫富差距拉大, 大多数农民进入贫穷的群体, 对农民的偏见越来越顽固。

 同学中常有这样的口头语“你农民呀, 这都不会!” , “你农村来的, 这也不知道, 一边去” , “看你这么差, 下半辈子只有当农民的份了” 。

 在“农民” 成为贬义词的同时, 铸就了一些单薄的农民子弟自卑、 压抑、 仇恨的心态。同学中还存在着对富有学生的偏见。

 许多人认为富有的学生生活奢侈, 自高自大, 不学无术, 在一些同学中滋生了“仇富” 的心态, “笑贫” 和“仇富” 都是偏见和歧视在作祟。4 . 单身歧视一种新类型的“单身歧视” 正风靡大学校园, 没有谈恋爱的“单身贵族” 受到前所未有的歧视。

 大学校园里成双成对已成为主流, 独来独往被看成为另类。校园内分为了单身群体和恋爱群体, 在教室自习、 食堂用餐, 那怕单身同学先坐在那位置上, 只要同桌来了一对恋人, 你必须知趣地离开, 要不然就会招来白眼, 在对方的眼神里明显地流露出“可怜的家伙” 。图书馆自习室成了“恋爱角” , 有的学校自习室甚至挂上“单身免进” 的牌子, 很多同学为了避免受歧视, 想方设法告别单身, 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除以上几种偏见和歧视, 同学们还列举校园中性别歧视( 特别是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专业歧视、 学历歧视、 地域歧视、 性格歧视, 外貌歧视, 残疾歧视、消费偏见和歧视等等。

 有的同学把校园里的偏见和歧视分为几种类型:

 学校、 社会对学生的; 老师对学生的; 同学之间的; 自己对自己的。通过讨论我们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偏见是普遍的, 也是危险的。

 很多人在歧视别人的同时, 他们也在被人歧视. 没有人能完全摆脱偏见和歧视, 没有人能够完全不受偏见的伤害, 偏见和歧视是全人类应共同面对的问题。三、 偏见和歧视是如何产生的偏见和歧视产生的原因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一直探讨的问题, 同学们讨论中也涉及到这一问题。1. 文化历史原因文化传统有着很牢固的性质, 使得最初的文化因素消失后很长时问文化传统还会继续存在。

 通过社会化过程, 个体吸收了并内化了文化传统, 也继承了偏见。许多偏见是从童年早期学来的, 我们通过模仿周围世界中的榜样和角色进行学习, 在父母、 同伴和其他强有力的社会影响下形成各种偏见和歧视。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

 传统文化观念中几乎全部来源于二元化的结构。

 许多朝代皆称自己是中央帝国, 其他国家则称为蛮夷。

 在人际关系、 外交关系中体现为非敌即友, 非友即敌。

 在这样传统文化指导下, 形成与自己相同的即是好的,与自己不同的即是恶的思维方式。有的同学引用了科学研究的例子对偏见和歧视进行挑战, 性别歧视中, 男性比女性的逻辑思维能力强, 这是长期流传得出的结论。

 但美国学者斯伯孙的研究发现, 男性和女性数学能力差异受测试指导法影响, 如果测试者被试被告知不会有性别差异, 性别之间差异确实就消失了。2. 思考问题的方式同学们颇有见解地说, 偏见在认知上首先是制造团体, 把人们分为“我们” 与“他们” , 即形成一个内团体和一个外团体, 如“我们学院” 和“他们学院” ,“我们班” 和“他们班” 。

 以正面的情绪和特别待遇对待内团体成员, 而以负面情绪和不平等待遇去对待外团体成员。

 这种状况背后的构成动机是自尊, 人们往往借助对“我们” 团体的认同, 对“他们” 团体的否定, 增加个人的自尊, 这样导致对待外团体成员的不公平。观念的不同、 观点的不同带来了偏见和歧视。

 就像道不同不相为友, 校园中的前卫者与保守者之间,持知识无用论者与知识有用论观点的同学之间, 学习型同学和交际型同学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偏见和歧视。

 前卫者自认为领导时尚新潮流, 而保守者认为他们不知羞耻, 前卫者认为保守者“老土” , 保守者则认为自己继承了传统美德。

 知识无用论者, 认为自己是世外高人, 洞察社会现实, 而知识有用论者则认为清高者必将被社会所淘汰, 适者生存。

 学习型同学信・7 3 ・  万方数据

 通过课堂互动减少大学校园里的偏见和歧视奉“成大事者七分靠已, 三分靠人” 。

 交际型同学则信奉卡耐基的“一个人的成功7 5%靠人际关系, 25%靠个人努力” , 二者的信仰不同, 偏见也就产生了。一旦形成了对某个群体的刻板印象, 对符合印象的信息会给予更多的关注, 形成了消极图式, 造成思维偏差。

 对不符合印象的信息则认为是特例, 不具典型性而视而不见。3. 归因性偏见归因是人们利用信息对自己及他人行为的原因加以推断的过程。

 归因理论中的“基本归因误差” 理论认为, 人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 往往夸大他人的个人人格因素, 低估环境因素, 以至造成负面的刻板印象。

 尽管讨论时同学们还没有学到这一知识点, 但同学们已经意识到这一思维过程。

 认为差生不爱学习,缺乏毅力, 因此总坐在后面, 这是个人人格归因, 而没有考虑当时情境, 如来迟了, 或对老师讲这节课的兴趣不大等。

 另如学习不好是不如别人聪明, 没有女朋友是身高不够等都是归因性偏见。四、 如何减少校园中的偏见和歧视这是我们讨论的最后一个问题, 我在课堂上提出:

 既然每一个人都是偏见的对象, 人人都可能制造偏见和歧视, 这给我们的人生投下了一道道阴影, 那么请同学们考虑如何给偏见和歧视的阴影一个阳光的出口。

 同学们涌跃发言, 各抒已见, 很多同学谈了自己的切身体会, 大家一起寻找阳光在哪里, 出口在哪里。有的同学很富哲理地说, 地球上一切事物都处在阳光下, 肯定有阳面和阴面, 那怕你是透明的。

 偏见和歧视是阴面的, 但它也有阳面, 使人们看到自己的弱势。

 让我们学会去面对, 去适应, 这就要求我们具备一种积极的心态——阳光心态, 积极的思维——阳光思维。

 阳光心态让我们学会自我肯定, 善于从多方面比较, 克服自我沮丧的情绪, 这样你既可以不被忽视, 同时, 你也就不会忽略别人。人无完人, 物无完物, 人一旦得到信任和尊重,心灵的荒漠和创伤便会出现阳光和绿洲, 人与人之间便有了无限广阔美好的空间。对他人多一些关怀, 多一点爱心, 多一点交流和沟通, 校园中的偏见和歧视就会减少, 校园的天空就会晴空万里。宽以待人, 严于律已, ...

篇五:偏见产生的原因

第六章 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金灿灿jcctxdy@163.com

 主要内容• 刻板印象的本质和起源• 偏见和歧视:对社会群体的情感和行为

 节 第一节 刻板印象的本质和起源一、刻板印象的概念二、刻板印象的具体表现三、刻板印象的形成、作用与改变

 节 第一节 刻板印象的本质和起源• 你是否对某个社会群体有固有的印象?• 女性VS. 男性• 官员• 大学生• 女博士• 城管• 性工作者

 • 一、刻板印象的概念(一)定义刻板印象/类属性思维(Stereotype):人们通过 整合有关信息和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 既定的 认知模式。(二)图式与刻板印象图式:过去经验中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等的一套 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架构,包括语言材料、视觉材料或者其它材料。节 第一节 刻板印象的本质和起源

 节 第一节 刻板印象的本质和起源在信息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人们可以利用已经形成的图式对个人进行类推;而且人们可以利用图式来加快信息加工速度。图式过滤器模型”(schema filter model):刻板印象是以概括化的知识结构为表征存储于记忆中的。结构实质是大量知识的存储库,指明了某一类型的人所具有的特性,也指明了他们可能做出的行为,指引着人们对信息的编码和表征。

 节 第一节 刻板印象的本质和起源(三)刻板印象的准确性分类学说:类属性思维是社会分类的结果,主观分类符合客观实际的程度决定了类属性思维的准确性程度。受知觉者过去经验的影响。或然性模型:类属性思维是建立在可能性的基础上,而非“全”或“无”的判断,所以只能说它在某些条件下是准确的,在另外一些情况下是不准确的,而不能绝对地判定某个类属性思维是“对的”或“错的”。

 节 第一节 刻板印象的本质和起源• 二、刻板印象的具体表现(一)性别和职业刻板印象1.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角色性别 vs 性别角色性别(sex):生理差异(man,women)和解剖结构差异;性染色体和性器官性别角色(gender):男女心理、社会差异(male ,female):文化、制度和社会化

 – 女性的支持性角色:亲切的、情绪化的、柔软的、时髦优雅的– 男性的工具性角色:能干的、稳重的、强壮的、突破常规、有攻击性– 性别刻板印象(gender role stereotype):人们对男女“应当”具有的特定行为、特征的相对稳固的信念,是特定社会或群体按照人的男女性别规定的不同行为模式。

 节 第一节 刻板印象的本质和起源2.性别刻板印象的产生性别刻板印象源于性别角色的分化。男女两性在体力和其他生理能力上的差异,导致出现不同的社会分工,也出现了男女两性的责任分化。最初的劳动分工,反复实践,成为一种社会规范传承。人类早期的社会分工、社会文化、生物学等因素,共同导致了人类社会的性别角色分化,铸成了人类对男女性别的刻板印象。

 节 第一节 刻板印象的本质和起源(二)地域和种族刻板印象“北方人豪爽耿直、南方人精明细致”,“上海人精细、东北人豪爽”,“德国人严谨、法国人浪漫、美国人开放、中国人含蓄”等对特定地域的人的特征评论,这些都是人们心目中传统的地域刻板印象,即知觉者关于某个地区人群群体的刻板印象。种族刻板印象,因为种族演化是以地理为基础的,如亚洲地区的居住者多为黄种人,赤道附近的人多为黑色皮肤,而接近南、北极的地区则多为白色皮肤。二者的区别在于地域刻板印象以地域进行划分,而种族刻板印象一般根据肤色、发色、面部骨骼结构等遗传决定的身体形态进行划分。

 节 第一节 刻板印象的本质和起源• 三、刻板印象的形成、作用与改变(一)刻板印象的形成1.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同理论认为刻板印象是社会分类和比较的结果。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总是倾向于以一定的标准将人进行归类,使信息的提取和运用结构化。刻板印象的产生和内-外群体效应的出现是相关联的,与群体成员希望从所属群体中获得对自己更积极的认同有密切的关系。

 节 第一节 刻板印象的本质和起源2.弱势群体的社会认同与社会认同理论观点不同,即个体对某一外群体有更积极的刻板印象,褒奖外群体(即外群体偏向),而对内群体却存有消极的刻版印象,贬损内群体(即内群体贬损)核心:远逊于内群体,激发同情心

 节 第一节 刻板印象的本质和起源(二)刻板印象的作用刻板印象具有相当大的合理性,它的出现是人类认知进化的必然产物(王沛,2000)。积极作用:通过刻板印象简化认知过程,迅速获得关于特定对象的概念、形成印象,便于适应环境。消极作用:经常是对信息的扭曲,过度简化或过度夸大群体特性,忽略各成员的异质性,产生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的偏差;夸大群体间的差异性,产生偏见和歧视。

 节 第一节 刻板印象的本质和起源(三)影响刻板印象改变的因素直接接触不符合原有刻板印象的群体成员媒体信息对受众的刻板印象的影响能力呈现反刻板印象的信息会削弱人们对刻板印象的使用女强人、女汉子家庭妇男

 节 第二节 偏见与歧视一、偏见与歧视的概念和成因二、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三、减少偏见和歧视的方法

 节 第二节 偏见与歧视• 一、偏见与歧视的概念和成因(一)偏见和歧视的概念偏见(prejudice)指人们不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建立的对特定人或事物的情感色彩明显的倾向性态度。歧视是指不平地看待和对待某个特定对象,其核心是将特定对象看得比自己低劣,并使自己的压迫、强制、剥夺对方的行动合理化,造成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不平等。

 节 第二节 偏见与歧视(二)

 偏见形成的原因 团体冲突理论 为了争得稀有资源,团体之间会有偏见的产生,实质是团体冲突的表现。工作、产位、石油 相对剥夺观点的解释:未得到利益产生剥夺感,引发偏见21《 今日说法 》2012 年8 月21 日的案例:一个小学五年级的男生小明(化名)因多次欺负同学引起了学生家长的不满,家长集体要求学校对小明进行处理,要求小明转学。在与学校交涉未果的情况下,5 月23 日,十四个学生在家长安排下集体罢课。

  社会学习理论(Ashmore,1980) 偏见是偏见持有者的学习经验,从父母、老师等社会榜样以及宣传媒体处习得。 儿童的种族偏见与政治倾向大部分来自父母; 儿童所接受的新闻媒体的影响使得儿童学习到了对其他人(比如少数民族和妇女)的偏见。

 事件一:阿迪达斯新鞋丑化亚裔

 事件二:耐克广告 《 恐惧斗室 》侮辱华人2004 年 12 月, ‚ 恐惧斗室 ‛ 的耐克篮球鞋广告引发争议。争议焦点是,该片采用 ‚ 中国武术高手、类似 ‘ 飞天 ’ 的东方美女、龙 ‛ 等. .

 事件三:美“T 恤衫”事件丑化亚裔形象2004年,美国知名服饰零售商Aber-crombie&Fitch新出品的以亚洲人为主题的T恤衫涉嫌种族歧视,遭到当地亚裔团体的抗议。上面印着一幅漫画:一个斜眼、戴着圆锥形帽子的亚洲人,旁边印着口号,‚黄氏兄弟洗衣店:两个黄能变成白‛(Wong Brothers Laundry Service:Two Wongs can make it white)和‚碗与球—中国饭与保龄球‛(Wok-N-Bowl-Chinese Food and Bowling)。

 节 第二节 偏见与歧视 认知理论:从分类、图式和认知建构等解释。 陌生人的恐惧:贬低对他们的认识 对内外团体的不同对待方式:喜欢内团体的人,排斥外团体的人 基于歧视的许多假相关:多数人与少数人不良行为的比率相同,但少数人的不良行为被过分估计26

  心理动力理论 由个体内部发生、发展的动机性紧张状态引起。 几种不同形式: 1.把偏见看成是一种替代性的攻击; 2.将偏见视为一种人格反常和人格病变。 30年代德国人的反犹太情绪是由权威性人格中发展起来,包括:对传统价值观与行为模式的绝对固执;认同并夸大权威;将对某些人的敌意扩大到一般人身上;具有神秘及迷信的心理倾向(Adorno,1950)。

 28• 二、偏见的影响– 1.对知觉的影响• 在控制组条件下不告诉被试任何东西;在告知条件下,告诉被试之所以选择这两张相片是因为照片上的男女一样高;而激起条件下,告诉被试他们如果判断准的话有一笔奖金,同时还告知他们照片上的男女一样高。• 其他领域:白人评判者认为黑人儿童画的画比白人儿童的更危险。

 – Spencer和 Steele(1995)在研究针对女性数学能力的刻板印象时发现,男性与女性数学能力的差异受测验指导语的影响,– 测验前:告诉被试测验会有性别差异(男性成绩优于女性),结果发现了这种差异;– 测验前:告诉被试测验不会有性别差异,则这种差异也确实消失。

 – 2.对他人行为的影响:• 偏见持有者对对方的预期会使对方按照自己的预期去表现行为。• 自证预言:个体使得目标对象产生符合预期行为的现象(Rosenthal, 1978)

 节 第二节 偏见与歧视• 三、减少偏见和歧视的方法– 社会化• 儿童青少年的偏见主要通过社会化过程形成,通过对社会化的控制可以减少或消除偏见。尤其要注意父母与周围环境以及媒体的影响。– 受教育水平• 接受的教育越多,人们的偏见将越少。很多时候人们的偏见更多地来源于自己的无知和狭隘。

 – 直接接触• 接触假设认为在某些条件下,对立团体之间的直接接触能够减少他们之间存在的偏见(Amir, 1969; Brewer & Miller,1984)。• 条件包括:– 地位平等(Pettigrew,1969);– 有亲密的接触(Cook,1964;Herek,1993);– 团体内部有合作,并有成功的机会(Aronson,1978)– 团体内部有支持平等的规范(Blanchard,1991)。• 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奥运会等。

 – 自我检控• 偏见也与认知过程有关,所以通过对认知过程的检控也可以减少偏见。• 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有偏见时,通过静下心来想、抑制自己的偏见反应等减少之。• 内疚感、自我批评、搜寻引发偏见反应的情境线索都有助于偏见的消除或减少。

篇六:偏见产生的原因

19 年秋季学期开放教育期末纸质形考作业试题 《社会心理学》 答案 (部分答案为表明层次,调为红色加粗,下载后自行修改)

 1.简述集群行为的形成。

 一种相当数量的群众自发产生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狂热行为。

 一是情绪支配性。参加者的情绪异常兴奋,失去了正常的理智思索,在认知上持有偏见,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二是迅速接受性。参加者相互传递的每一种信息迅速被接受,并迅速引起反应。

 三是容易越轨性。参加者受情绪支配,容易背离正常的社会规范,出现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2. 论述偏见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

 答:

 偏见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群体间的冲突:在现实生活中,社会的各个团体、阶层之间存在着利益、文化价值观、习惯模式的冲突,

 这是产生偏见的重要因素。

 (2) 社会化:文化传统有很牢固的性质,使得最初的文化因素消失后文化传统还长时间的继续存在,作 为文化传统之一部分的偏见也同样如此,而通过社会化的过程,个体吸收并内化了文化传统,也继承了偏见。

 (3) 个体的人格和心理因素:首先,具有权威主义人格的人易产生并固守偏见。其次偏见和某些独特的 心理作用和心理感受有关,某些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挫折感也会导致偏见。

 (4) 历史和文化的遗留:当前对某一个群体的偏见,可能是若干年前或若干世纪前的某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因为某些原因而形成的价值观的体现。这些历史的视角强调对群体间甚至国家间的敌意的理解,这些敌意起源于代代传承的老传统、刻板印象、戏谑和信念,而没有考虑事情的真相和变化着的环境。

  偏见的消除方法有:

 (1)消除刻板印象:一般人对某些群体成员常有一些刻板印象,由偏见对象表现出与刻板印象相异的行为来,会有助于偏见的消除。

 (2)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平等的及个人间的接触都是为了深入全面的了解接触双方的独特性,避免形成先

 入为主的判断,从而达到预防和消除偏见的目的。

 (3)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面临共同命运以及因合作而获得奖励是消除群体间的敌对情绪和偏见的重要途径。

 (4)制定有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规范:人们都有服从并认同社会规范的行为倾向,如果社会规范对其他群体是可以接受的,人们就比较有可能改变对其他群体的偏见。

  3. 分析受挫原因及行为反应,如何化解负面效应。

 (1)当个体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努力时遭受干扰或破坏,致使其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个体便会感到受挫,也称之为挫折。

 “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阻碍人们达成目的的障碍。心理学上指个体有目的的行为受到阻碍而产生的必然的情绪反应,会给人带来实质性伤害,表现为失望 痛苦 沮丧不安等。挫折易使人消极妥协。

 (2)挫折作为一种刺激,可以引起一系列不同反应:例如受挫可能会唤醒愤怒状态,加强个人对暴力的关联事件的侵犯反应,若存在一定的侵犯线索,有可能会导致侵犯行为的发生;同时,受挫也会使得个体的情绪发生改变,自主神经系统平衡性被打破,形成对应的应激行为反应,如正交感占主导的焦虑躁狂、亦或是副交感占主导的抑郁消极等一系列负面行为反应,从而使得正常生活工作得到影响。

 (3)观察学习以及自我调节可以帮助我们化解负面效应。个体受到挫折之后的反应决定于过去的学习经历,或可以经由学习历程而改变。树立正向的榜样,在受挫后能够以正向榜样为参考,使得自己能够获得恰当的应激反应,减轻负面效应;同时,实行自我调节,通过自我暗示,自我预言,目标转移等一系列方法来化解负面效应;通过正确归因,寻找导致目标未能完成的因素,加以调整,尝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达成目标,从而通过消除挫折产生的根源,化解负面效应。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