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构建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微生物学实验教学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微生物学 评价体系 考核 实验教学 构建

摘 要:为了便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微生物实验技术及其应用,将实验内容整合为三大部分,针对微生物实验讲授内容,建立了以操作技术和科研思想习惯为主的考核体系,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核体现了考核的公平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教学改革;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许多生命科学的重要理论和实验方法均建立在微生物学基础之上,与生产实践亦有密切关系。微生物实验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其独特的技术和方法已广泛应用到现代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学生从实验中学到的东西远比课堂理论教学更加丰富、更加直观、更加综合,因此实验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学生学习微生物应用技术和掌握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技能水平甚至日后的工作能力。

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的考核手段非常简单且以笔试为主,主要考查实验报告,同时参考一下学生实验课的出勤率。这导致大部分学生只注重实验报告的书写,并不注重实验过程和技术操作的学习,在实验结果不理想时有的学生还会篡改实验结果。实验报告一般是这次实验课结束后下次实验课开课前上交,期间间隔一般是一周,由此导致许多学生的实验记录不完整或不记录,课上亦不分析实验结果是否有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等到课下写实验报告发现实验结果出现问题需要分析原因时,因为实验细节印象模糊,无法分析,只能胡编乱造,或直接抄袭实验教材给出的原因。有的学生不上实验课,借其他学生的实验报告抄一遍,也能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这种单一的考核手段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微生物实验以培养学生观察动手能力和科学思想的初衷相差甚远。

一、整合实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主要根据理论课程内容和进度开设,实验内容相对独立,相互之间的联系不大,每个实验只为验证一个现象或结果,或只学习一项技术,对于相互之间的衔接组合没有明确确定,不利于学生系统掌握微生物学实验操作技术。因此,可对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在照顾理论课进度的同时,调整实验顺序。调整后的实验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形态的观察认识、培养基制作及器械的包扎和灭菌消毒、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无菌操作。形态认识部分主要让学生对微生物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学会使用显微镜包括油镜,学会使用显微镜测量细胞的大小和不同微生物的染色技术。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基本形态通过展板将显微镜下的显微照片展示出来,便于学生在显微镜下将图片和实物对应,加深印象。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是最后一个部分,为了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可由学生自主选材,对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的一些列操作。在做这部分实验之前的培养基制作、相关器械的包扎灭菌等工作即实验的第二个部分,要提前准备,针对自己的选材,确定需要哪些器材、培养基等,实验报告书或课本上没有的,自己查文献,设计经任课教师参考后确定,不再按照课本生搬硬套。这就需要学生提前预习并全面考虑,才能尽量避免后期需要某一器械时才发现没灭菌消毒等情况出现,即使有一些问题没有提前考虑到,不同组之间也可以互通有无,相互协作。

形态认识部分的实验是每个学生独立进行,要保证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进行相关操作进而掌握。后两个部分的实验分小组进行,每组5~6人,共同合作完成。每次实验课结束时需要提交当堂实验课的报告,有些实验需要连续进行时,依然当堂实验报告当堂上交,下次实验时再发给学生继续进行实验记录。如此迫使学生必须做好相关实验记录,因为实验有连续性,需要学生注意每次的实验过程,及时分析实验结果,否则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每次实验课教师讲解完,都请一位学生给大家进行演示,其他学生观摩纠错,哪些操作容易出错,错误在哪,如何避免,自己有没有类似的错误等,演示的学生和观摩的学生都会印象深刻,在后续实验中会注意避免出现这些问题。

二、考核体系的改革

1.实验考核评价指标的确立

实验课考核是实验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实验考核评价体系对实验教学能起正确的导向作用。传统实验考核方法多以实验报告、笔试成绩和教师对学生课上操作的规范性记录为依据,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这种考核方法没有体现学生的操作能力,造成学生偏重理论,忽视操作技能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需要一个从学习到掌握的过程,教师无法顾及到所有学生每节课的每一个操作,仅凭观察到的少数几次不规范操作就扣分,不给予改正机会,很不公平。此外,学生常有抄袭实验报告和篡改实验结果的现象,因此靠实验报告进行成绩评定也不完全符合实际。基于上述原因,对微生物学实验考核体系进行了改革。

调整后的学生实验成绩以实验操作技能考查占50%、实验报告(数据的真实性、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思考、报告的详细程度和完整性)占20%、课堂表现(出勤率、课堂纪律和积极性)占10%、实验习惯(实验和考核过程中仪器的使用和结束后仪器的保养维护、实验器材和台面得清洗整理打扫等)占20%。多方面、多角度的考核手段,提高了学生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更加注重技能训练。

2.实验考核方式

实验考核以微生物实验所有讲授的操作技术作为命题,任课教师准备8~10个实验,有的是微生物实验课已经操作过的,如细菌、真菌等的形态观察;有的则是几个实验的综合,如微生物的纯培养。这些实验内容对学生不公开,学生现场进行抽签并操作。考核时只允许学生携带自己所写的实验报告进入考场,每个实验只允许一名考生入场,同一场次的不同考生所做实验不同。其他考生在场外静候,临进场前才会抽签确定考核哪一个实验。在考试期间,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实验时间安排的合理性、操作细节的规范程度、良好的实验作风和实验习惯、完整的实验记录、实验考核报告几个方面进行评判和打分。

考核的题目是随机的,随机的范围是所有学过的实验操作,学生不知道自己需要考核什么操作,也不知道谁考核的与自己一样,因此不能“临时抱佛脚”,只能在平时学习中重视每一堂实验课,每一个操作。改革考核体系,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逃课现象明显减少,请假的学生主动要求补做实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真程度有了大幅度提高,实验教学变得更主动。

三、发现的问题和对策

通过上述改进,微生物实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虽然微生物理论课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是微生物实验室并未安装多媒体,形态认识部分的实验可以通过展板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并和显微镜下的图像对比,涉及到基本技术操作性实验的静态手段无法满足实验教学需求,即使理论课上播放相关实验技术的操作视频,由于实验课和理论课时间并不一致,再上实验课时学生对于有些细节记忆会模糊,实验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操作的连贯性会降低。学生在具体进行操作时某些细节还是不规范,因此建议在讲解完成之后用5~10分钟播放一遍操作视频。

现在的微生物实验操作视频很少,适合自己院校实验课的视频更少。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有针对性的视频制作并应用到以后的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杨晓燕,李云霞,杨琳.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理学院学报,2013,12(10).

[2]裘娟萍,余志良.构建网络实验室促进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与管理[J].微生物学通报,2012,39(9).

[3]焦振霞,郑卫北.改革微生物实验教学强化技能训练[J].微生物学通报,2012,39(9).

[4]王小丽,钟有添,谢琼珺.实验教学改革条件下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12,39(12).

[5]杨胜远,陈晓芸,林丽云.以职业教育为导向探究地方高师微生物学实验教学[J].微生物学通报,2013,40(2).

[6]王小丽,钟有添,谢琼珺.以乡镇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构建定向生医学微生物学实践教学体系[J].微生物学通报,2014,41(2).

作者简介:刘一倩,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微生物学。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