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架一座理论和实践间的桥梁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一座 桥梁 实践 理论和

每逢假期,循例都要去首师大看望王陆教授,这已成为多年来雷打不动的惯例。算下来和王老师的师生情谊已近二十载,但私下的交谈中王老师更像是长辈和朋友。听王老师聊起这几年主持“教师网络教育活动的设计理论与实践项目”(简称COP)的种种艰辛和收获,不禁回想起十年前和王老师一同做“北京市面向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基地项目”的情景。从那时起,王老师坚持了十年,用心去架设一座理论和实践间的桥梁。

王老师不止一次谈到巴斯德象限带来的启发,并立志做巴斯德式的研究者。相比玻尔的纯理论研究和爱迪生的纯实践研究,巴斯德明显跨越了理论和实践的鸿沟。他一生的研究都从实践中的问题出发:为解决发酵食物和饮料的变质问题而研究;为解决被细菌侵害蚕卵而导致丝绸工业濒临破产的难题而研究;为把传染病的微菌培养为防病的疫苗而研究……难能可贵的是,在解决这些实践问题的同时,巴斯德还在孜孜追求实践背后的理论意义,终成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十年来,王老师一直在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中践行着巴斯德范式。比如,她十年如一日在中小学课堂上推广的课堂观察技术,就是一座架设在理论和实践间的桥梁,它从意识上到具体方法、工具上都给不少一线教师以强烈的冲击。由于缺乏科学的方法、技术,长久以来,对课堂教学的观察、分析、反思都只能建立在教师的经验基础上。王老师大规模地在课堂观察中引入了定量化、系统化、结构化的观察方法和工具,并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使分析结果影像化、可视化,一下子使教师日常再普通不过的听课、评课、反思、教研等活动有了“科学味儿”和“研究范儿”,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把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

不过,理论与实践的碰撞有时也会产生摩擦,王老师大力推广的课堂观察技术就伴随着不同的声音。一些对传统的听评课情有独钟的教师和研究者,对借助录音录像设备和专用分析软件开展的科学化的课堂观察有某种先天的抗拒,有些人甚至并不了解这类方法、技术,就一味加以排斥。反而是王老师在把理论与实践对接了十年后,站在了更高的层次看待两者的关系,没有一味贬低实践。她常用医学做比喻:传统的以经验为主的听评课好比中医,有经验的教师听课恰似老中医的“望、闻、问、切”;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科学化的课堂观察技术好比西医,那些经过信息处理后所得的影像化、可视化的分析结果,恰似西医的X光片。若要想全面、科学地对课堂教学加以诊断,最好的办法还是:中西医结合。

架设理论和实践间的桥梁既是王老师的行为准则,更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位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者甚至一线教师的追求。正如王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座右铭”,也是她理解的教育技术人的使命:“用技术的手段去解决教育中的问题,用教育的视角去反思技术的应用”。愿王老师在下一个十年、二十年继续在教育实践的土壤中,播种真知、收获梦想。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