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基因组学教学内容与方式改革探索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教学内容 探索 改革 方式 基因组学

【摘要】基因组学是伴随人类基因组计划成功实施而诞生的一门年青学科,其内容涉及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学习基因组学对于丰富和完善生物科学类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有着深远影响。经过几年基因组学的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合理的改进,以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基因组学 教学 改革

【Abstract】Genomics is a young discipline which is born with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and its content is involved in the leading edge and hot spot of the life science research. Learning genomics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eiching and improving the students’ knowledge system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 After several years of teaching practice, from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to make a reasonable improve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strive to cultivate high?鄄quality professionals.

【Key words】Genomics; education; innovation

【基金项目】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质量标准建设遴选项目《基因组学》和湖南农业大学教改项目B2015021资助。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33-02

伴随人类基因组计划,一门新兴的生命科学前沿学科基因组学( Genomics)应运而生。不同于以往的分子遗传学以“单个”基因为研究对象的思路,基因组学从物种的整个基因组入手来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和进化[1]。经过近20年的迅速发展,基础基因组学研究已经形成了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三个不同的领域[1-3],还衍生出了转录物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甲基化组等一系列组学研究的分支,引发了生物科学研究的系统观热潮[2]。

目前,基因组学已成为高校生物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将其设为生物学相关专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课程的开设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还能为学生研究生阶段开展相关课题提供研究思路和背景知识。然而,基因组学发展迅速,如何使教学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既能掌握基因组学的基础知识,又能及时了解最新的基因组学发展技术,成为教学中的难点。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此外,基因组学与其他学科具有很强的交叉性,教师授课过程中既要避免内容的重复,又要能深入浅出地把内容抽象、过程复杂的研究方法条理清晰、简单明了地传授给学生。针对基因组学课程的上述特点以及这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从基因组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探索了适合本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以期提高基因组学的教学效果,以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选择合适的教材

我国许多高校的生物信息、生物技术等相关专业课程设置中都将基因组学设为专业课或选修课,如华中科技大学、暨南大学、扬州大学等。我校也在学生先修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基础上,开设基因组学课程作为生物信息学的一门专业课,共设置40课时。经过了解,国内广泛使用的基因组学教材主要有两本,即国内复旦大学杨金水教授编著的《基因组学》(2002年第一版,2007年第二版,2013年第三版)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理工学院TA.Brown教授编著的《Genomes》(1999年版、2002年版、2006年版)。根据课程需要和课时数,我校自2005年生物信息学专业开设以来一直选择结构体系比较完整、内容相对简洁的杨金水编著的《基因组学》系列版本为主要教材。同时选用袁建刚等翻译的、BrownTA编著的《基因组》及其英文版原著作为参考,补充杨金水编著的《基因组学》,部分内容叙述不够详尽的不足。该教材和参考书都更新及时,每隔数年就会补充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和新技术然后再版,便于跟踪学科前沿,掌握最新研究动态。参考书中英文对应,可方便学生对专业名词的理解和把握,也有助于学生提高对英文文献的阅读能力。

二、构建系统的教学内容

基因组学教学内容与遗传学、分组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课程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因此课程内容既要避免与现行课程中重复的部分,又突出本学科的特有内容,为此我们在与其他相关课程教师充分沟通的情况下进行了授课内容的安排。基因组学的知识结构可以分为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三部分。结构基因组学是基因组研究的前提,是功能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内容理解和掌握的基础,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基因组测序获得基因组序列。而基因组测序的前提是对基因组的基本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基因组作图,包括遗传图谱、物理图谱的制作,最后进行基因组的测序与序列组装。这部分属于基因组学课程重点学习的内容,安排20个课时,主要涉及选用教材的前四章内容[4]。功能基因组学,被称为后基因组学,它利用结构基因组学研究所提供的信息和产物,发展和应用新的实验手段,通过在基因组或系统水平上全面分析基因的功能。这部分内容是目前发展最快的研究重点[5],涉及很多关于研究基因功能的实验方法,因此也是课程的难点。研究内容包括基因组序列中基因功能的发现、单个基因功能的确定、基因表达分析及突变检测和基因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本门课程中安排12课时学习该部分内容,主要涉及教材的第五章、第六章、第十章。教材的第七章和第十一章关于基因组的复制与转录调控的内容,分子生物学中有过讲述,在基因组学的课程中不再重复。第八章和第九章关于转录组和蛋白组的内容另开设有相关的课程,也不在基因组学课程的讲述范围内。比较基因组学是基于结构基因组的基础上,对已知的基因和基因组结构进行比较,来了解基因的功能、表达机理和物种进化的学科。通过对不同亲缘关系物种的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能够鉴定出编码序列、非编码调控序列及给定物种独有的序列。而基因组范围之内的序列比对,可以了解不同物种在核苷酸组成、同线性关系和基因顺序方面的异同,进而得到基因分析预测与定位、生物系统发生进化关系等方面的信息。这部分内容安排6课时,主要涉及教材的第十二至十四章的内容。这样合理安排授课内容,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从结构基因组学研究到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再到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的完善的知识体系。

此外,基因组学发展迅速,除了三大部分基本内容外还在课堂上及时补充和完善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比如可以通过查询Science、Nature 和Cell等顶级期刊,了解基因组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方法,使学生及时把握学科发展脉络和方向,把基因组学课程真正建设成为一门开阔学生视野的课程。另外,课堂上可以讨论一些社会上的热点话题或者普及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如精准医疗等。还可以讲述一些相关的故事,如诺贝尔奖得主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一些相关知识的应用,比如如何利用分子标记进行亲子鉴定及法医鉴定等也可以再课堂上适时的插入。这些内容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教学

多媒体教学具有图文并茂的效果,可以把抽象、微观、枯燥、复杂的内容形象的展示出来。但多媒体课件播放比板书讲解速度快,如果学生的思维无法跟上,则会大大地降低教学效果。传统的板书教学则可以将知识更加系统地呈现给学生,更利于师生间的交流[6]。但板书教学比较耗时,尤其对于高等教育中较多的授课内容,完全采用板书会影响教学进度。此外,对于图像和图形的呈现,板书教学也无法胜任。因此,可采用“多媒体+板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授课提纲板书在黑板上,使学生整堂课都可以看见,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整体的印象。多媒体课件解释不清的问题,及时用板书补充。重点难点内容,也要结合板书详细讲解,同时借助多媒体手段将所需要的图片、动画和视频插入课件,按照课程的需要播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组织学生参与科学研究

基因组学课程内容涉及许多研究方法和技术,部分经典的实验技术在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中有过介绍,但一些新发展起来的技术上述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涉及。有些技术原理深奥、抽象,难以理解,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7-9]。教师可组建基因组学科研兴趣小组,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基因组学相关实验,可以深刻理解这些技术的原理,并掌握具体操作技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帮助教师完成科研工作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对科研工作的热情,为学生进一步考研深造打下基础。

五、应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是闭卷考试,容易使学生把考试当成最终的学习目标,不利于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改革教学考核方式的非常重要。考核除了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知识考试外,在成绩评定标准上适当加大对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技能的考核比重,增加平时成绩的考核,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设置一些小实验在实验课的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计算机模拟分析,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把科研过程中的一些小项目交给学生,让学生查阅资料后根据所学内容进行试验设计,教师进行指导修改后再反馈给学生。学生的平时成绩最终按30%的比例计入最终成绩。科学合理地应用上述方法可以很大程度改变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的教学改革获得了大多数学生的好评与认可。在今后的教学中,随着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将会不断完善基因组学教学工作。基因组学发展迅速,如今已经渗透到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尤其是近几年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的重大成果层出不穷,对生命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针对基因组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0,11],在构建系统课程内容体系的同时,还应根据农林院校的专业特点,不断改革和探索课程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完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推进和实现高素质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段民孝.基因组学研究概述[J].北京农业科学,2001(2):6-10.

[2]解涛,梁卫平,丁达夫.后基因组时代的基因组功能注释[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0,27(2):166-170.

[3]李伟,印莉萍.基因组学相关概念及其研究进展[J].生物学通报,2000,35(11):1-3.

[4]杨金水.基因组学[M].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冷方伟.中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与发展态势[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0,37(12):1261-1264.

[6]韩志仁,裴玉华,胡承波.试论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板书教学[J].科技信息,2008(10):32.

[7]欧阳立明,肖君华,张惠展.过程启发式教学在基因组学课程中的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6,33(4):180-183.

[8]张胜利,李东方,张胜光.基因组学教学实践与教学模式创新[J].考试周刊,2010(20):198-199.

[9]柏文琴,郜刚.基因组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12,39(6):848-852.

[10]黄飞飞,舒坤贤.基因组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35):36-37.

[11]纪巍,朱延明.高校开设“基因组学概论”课程的几点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3):90-92.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