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发展应急通信产业为国家安全护航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护航 国家安全 应急 通信产业 发展

摘 要:应急通信产业的发展对国家的建设十分关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日益提高,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已基本建立,应急产业初步形成,其保障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在各种突发事件与灾害发生时,能够最大限度的为人身安全和降低财产损失提供保障。本文综合现阶段应急通信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简要分析,重点强掉该技术在抢险救援、应急指挥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国内应急通信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式。以期为行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应急通信,产业,国家安全

引言:应急通信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与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技术相对落后,大多数装备还需依靠进口实现。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恶化及其他因素导致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应急通信产业的发展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发生汶川地震时,8 个县城的对外通信全部中断,救援工作十分不便,通信这条救援生命线同样受到了巨大的考验。通信行业出动大量人力物力实施救援,却因道路中断等原因难以快速发挥效力,不得不依靠空投设备和人员的方式打通灾区对外通信。在这种环境下,我国的应急通信技术需要得到进一步重视,同时增大应急通信技术研究。近年来,应急通信技术实现了快速发展,在国家应急通信体系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一、应急通信技术手段及特点

(一)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技术不受常规突发事件类型的影响,具有覆盖面广,卫星覆盖区域内不存在盲区,不受地形和距离远近、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时间的影响的优势,能够覆盖到那些没有地面通信网络的偏远地区,是组成无缝隙覆盖信息网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满足应急通信全方位覆盖的需求。不足之处是卫星通信容量有限,成本造价较高。

(二)集群通信系统

集群通信即多个用户同时使用一组无线电信道的专用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群组内用户共享同一信道,支持群组呼叫。该系统采用的是PTT途径,呼叫接续快,被叫无需摘机,适用于调度类业务和专用服务通道。基本系统可为单基地台或多基地台;基本结构包括单交换中心的单基地台网络结构和单交换中心的多基地台网络结构,组网方式简便、灵活,非常适用于应急现场指挥专网应用。缺点是其覆盖范围有限。

(三)短波无线电通信

短波通信具有通信距离较长、抗毁能力和自主通信能力强、运行成本低等特点,采用地波传播和电离层传播,能满足中、长距离的通信需要。同时,短波电台实现了数字化和小型化,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机动。不足在于是频率资源有限、受地形、地貌、天气影响较大,通信质量不易得到保障。

(四)微波接力通信

微波接力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通信质量好、能够跨越高山、水域快速组建链路、抗灾害性强、能够提供多种业务等优点。不过,微波接力通信绕射能力较弱,微波接力站与站之间必须直视,频率较高在自由空间传输损耗较大。

二、应急通信手段存在的弊端

现阶段,隨着应急通信技术受关注程度逐渐提高,应急相关单位如公安,武警,消防等部门都能够具备较强的现场通信能力。采用了包括无线宽带连接、“动中通”卫星通信等各种高端通信技术,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首先是各参战单位间应急现场数据信息的共享和联合指挥通信还未实现,导致现场处置部门只能各自行动。现场指挥的主要负责管理人员,不能第一时间全面的掌握现场状况,使救援效率大大降低。其次是现场应急通信组网没有达到标准的规范,各部门工作起来随意性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场通信组网的高效性和实用性,可能导致现场通信组织的混乱,甚至不同部门间互相干扰。以卫星通信设备为核心的应急通信指挥车建设模式和思路,减弱了现场处置指挥的作用,没有能够起到现场通信组网,支撑现场指挥调度和辅助决策的作用。另外各单位内部应急通信系统建设没有形成体系,各种应急通信手段功能单一,系统的综合利用效率不够,不能充分发挥整体效果。

此外,应急通信的装备水平也待提高、新技术在应急通信领域的应用仍需改善。中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风险交织并存,自然灾害处于多发频发时期,重特大事故灾难时有发生,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难度增大,公共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其中,仅 2014 年我国就有 2.4 亿人次遭受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三千多亿元,给国民经济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损失,而保证信息通畅是抢险救灾的关键保障,应急通信是支持预防准备(事前)、监测预警(事发)、处置救援(事中)、恢复重建(事后)等应急管理的各个环节快速、高效、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

三、应急通信行业趋势及建议

通信业在处理暴雨、洪涝、台风等重大性自然灾害等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成果也十分明显。但是当遭遇较大的的地震、大范围冰雪灾害、恐怖袭击甚至战争等极端情况时,公众通信网显得脆弱。因此,必须在最严峻和最特殊的情况下研究、规划和建设,积极协调解决保障过程中存在的供电、供水等难点,加强法制建设,着力提升公众应急通信意识、通信网容灾抗灾能力、多种手段应急通信保障能力以及应急通信技术支撑能力等等。

(一)加强应急通信法制建设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基础上,结合我国应急通信发展形势,出台应急通信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有法可依。

(二)加强应急通信普及

开展应急通信宣传,进一步引导公众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尽量利用短信、微信等方式传递信息。这样,可有效避免超高话务拥塞,从而把有限的电话资源让渡给抢险救援指挥调度使用。

(三)提高公众通信网络的意识

督促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加强公众通信网多路由、多节点和关键基础设施的容灾备份体系建设,提高公众通信网的整体可靠性和抗毁能力;建立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传输备份和共享机制;提高公众通信网络抗击高话务冲击的能力。

(四) 建设“小区广播”式的预警发布平台

“小区广播”式预警形式是建立在移动通信网的蜂窝结构基础上,利用广播控制信道(BCCH)向手机客户按区域、按频道广播各种实时、动态的分类信息的业务。它能够实现发布精准化、时效性强、可靠性高等优点。

(五)加强各类应急通信装备的提前预置

在自然灾害频发的重点县城和乡镇,提前布置北斗终端、卫星传输设备、短波电台等不依赖公众通信网络的便携应急通信装备,常态化管理,规范使用。在极端情况下,为各部门、各单位提供音视频及数据传输支撑,保障灾情等各类应急信息及时传输、指挥调度得以顺利展开。

四、结语

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我国的应急通信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该产业相关的前沿科技发展依然相对迟缓,目前也仅是在一些方面有所突破,缺乏成体系的应急通信解决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应急通信的持续发展。随着国家不断加大投入和积极引导,随着应急通信产业链条的逐渐构建完善,相信我国的应急通信技术会迎来真正的宏伟发展时期。

参考文献:

[1] 何一心.光传输网络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 张学渊.通信网可靠性及其在中国的研究.北京邮电大学,1997.

[3] 周中定.通信网可靠性评价管理模型研究.北京邮电大学,2002.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