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电子与通信专业启航工程课程教学探讨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启航 课程教学 探讨 通信 工程

摘要: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迅速,为了增强电子和通信专业大学新生对电子和通信专业的认知感,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明确学习目标,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逐步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为大一学生开设了电子与通信启航工程专业教育课程。本文探讨了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电子与通信;启航工程;课程教学;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146-02

电子和通信技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部分学生选择大学所学专业时,由于缺乏背景知识并不能清晰明确的认识电子和通信专业的真正内涵,而是单凭兴趣和感性认识选择了该专业。在大学阶段,大学一二年级所学的大部分为公共基础课,到大学三年级才开始接触专业课程,因此,不容易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电子与通信技术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专业课程认知。电子和通信专业的课程设置既包括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电路分析基础、线性电子线路等专业基础课程,还包括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光纤通信等专业课程。教学中所讲内容多,且相对分散,大学新生习惯精讲模式,这就给学生建立专业认同感设置了障碍。安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从2008年起为大一新生开设了启航工程专业教育课程,专门就电子和通信技术教学各模块的讲解内容作了简要说明,使学生对其专业课程产生深厚兴趣,使其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进而提高学习效率,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电子通信启航课程的设置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招生包括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和微电子三个专业方向,其中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为大类招生,两年基础学习之后再分专业方向。针对此类情况,特别开设了两门课程,分别是“电子与通信工程概论”和“电子通信科研讲座”,分别安排在大一和大三第一学期作为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分别为一周2~3节课,18学时,合计2学分。其中,“电子通信科研讲座”在大类招生学生分流为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后分别开设“电子信息科学研究方法论”和“通信技术研究方法论”。“电子与通信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包括了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与具体要求、专业知识获取的基本路径与方法、实践教学与素质能力提高的基本措施、学科专业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学科专业服务社会的优秀案例[1-2]、相邻学科专业背景知识等。具体分成三部分内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和相关课程、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和相关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及创新实践认知等。“电子通信科研讲座”从技术应用的角度介绍电子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内容包括如何利用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解决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控制、通信信息处理等相关领域的技术问题[3],如何研究电子信息的检测、传输、交换、处理和显示的理论和技术。既要拓宽教学内容的知识覆盖面,又要增加所授内容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还要适当让学生了解一下当下国内国际最新研究成果。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并且能够转变学生思维方式。“电子与通信工程概论”课程主要选择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高的教授、副教授,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不同专业领域、不同年龄及不同讲课方式的教师,采用老中青相互配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受教师讲授风格的影响,特别是比较重要的核心课、精品课,一般是由各具特色的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这样就保证了课程建设的质量及要求,大学新生要尽快的适应、融入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电子与通信启航工程专业的目的是通过讲解电子与通信专业内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由于多媒体教学的速度快、信息量大,使得首次接触的大一新生在课堂笔记的记录难度增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授课教师将自己的邮箱留给学生,并且安排2~4课时带领学生参观学院创新实验室,鼓励学生课后与老师积极交流。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注重启发与互动,采用讲座、讨论、学生专业认知展示[4]等形式,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与技术表现相关的教学内容。

二、课程教学效果

自2008年以来,我院实施电子通信启航工程专业教育课程已经四年了。在此学习期间学生深受好评,他们在专业课程学习和创新实践活动中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了解,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之所以选择电子与通信专业,绝大部分都是基于对物理与数学学习的兴趣。进入大学后,如果缺乏与专业教师的沟通,学生往往会丧失学习兴趣。在讲授电子与通信启航工程专业教育课程后,教师收到了以询问学生个人感兴趣的专业内容为主的大量新生的反馈邮件,这表明课程教学初步达到了培养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本课程采取五级计分制,采用撰写学习心得、论文等考核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畅谈对电子与通信学科专业的认识、发展前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学会了总结知识,展现自己的特色。部分学生进入到大二和大三阶段后积极申报学校和国家的大学生创新项目,积极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和各种科技文化竞赛。结果表明,学生能够了解电子与通信的专业知识,并且对此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很多学生认为该课程不仅让他们从入学开始就了解其专业是什么、怎么学,而且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对电子与通信专业的兴趣,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这门课程的开设对其有很大帮助。

三、课程改进措施

针对大一新生开设的电子与通信启航工程专业教育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响应学校开展“启航工程”的具体措施之一,经初步实施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根据2008年至2011年四届学生学习电子与通信专业启航课程的过程,发现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各授课教师对知识点深浅度的把握不同,少数教师不能够深入浅出的讲解专业知识基础。部分学生反映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学生对多媒体教学表现出不适应,部分学生提出无法记录笔记,缺少电子与通信启航课程的教材。由于该课程暂无相关的教材,这就导致了不少学生记笔记无从下手,对感兴趣的内容不知道如何进一步学习。基于上述问题,可采取以下一些改进措施:①组织有资历的教师根据教学经验制定课程教材。②建立启航工程专业教育课程网站。在网站上及时发布课上涉及到的资料,学生方便查找资料,同时及时更新部分教学内容。③建立更加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学生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不仅仅是教师课上教授这种单一渠道。该课程的教授就是要使学生学会如何自主去学习。④教学方式上鼓励学生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大学的学习环境相对于高中而言,更加自主、宽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所以,启航工程专业教育课程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授课教师要多启发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此同时,推荐相关的参考文献和网址等,鼓励学生对知识点加深理解。⑤改进考核方式。在平时上课成绩的考核方式中增加撰写文献报告和学生PPT报告展示部分。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表达和综合能力,增加了课程的开放性。

开设课程的四年来,通过电子、通信启航工程专业教育课程的实施,有效的激发了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对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今后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尽早走进学院的创新实验室,提高实践能力。从大一开始夯实基础,强化创新意识,进行自主学习,进而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建立起积极向上的良好学风和氛围,为电子信息工程与通信工程专业逐步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彭良福,张传武.以就业为导向建设应用型的通信工程专业[J].教学与教学研究,2009,23(12):58-59.

[2]黄红兵,侯利娟.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6,(4):9-11.

[3]高永清,商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151):146-147.

[4]苏波,王莉,董爱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9):146-147.

基金项目:安徽大学211三期质量工程项目(40010014、39010014);电子信息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TS11482);安徽省教育厅重点教研项目(05010442)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