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化枯燥为神奇,拨动学生的心弦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拨动 心弦 枯燥 神奇 学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信息技术课的理论知识,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不为大多数学生所喜爱。文章围绕教师应该如何让初中学生对信息技术理论课产生兴趣和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来展开论述,并从教学内容的灵活处理、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这三个方面入手,探求改变学生对理论课所持的“讨厌”、“轻视”、“害怕”等不良情绪,改变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趴下睡觉、偷做其他学科作业等不良学习状态。通过几年的摸索和尝试,作者认为,只有从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出发来优化教学内容,依据学生的学情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借助教师自身教学魅力引导学生学习,才能真正地让学生走进理论的殿堂,享受知识所赋予的力量与快乐。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理论教学策略;竞赛与协作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2-0051-05

一、初中信息技术理论课教学现状及成因分析

信息技术教师常会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一旦教师宣布在电脑房上课,学生便兴高采烈、拍手叫好;一旦安排在教室上信息技术理论课,学生便怨声载道、注意力不集中、趴下睡觉、偷做其他学科作业。有学生曾和笔者开玩笑道:“老师你再在教室上课,我就不喜欢你了。”面对学生的这些情绪,深深感受到了要上好一堂理论教学课的压力,一堂不需要上机操作的理论课,真的需要去机房上吗?在机房上学生就会注意力集中吗?去了机房学生就能爱上理论课吗?

笔者分析认为,学生不喜欢上理论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大部分初中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偏差,通过连续三年对本校新生所做的一项调查——“你认为信息技术课是学习什么的?”调查结果(见图1、2、3)显示,大部分新生把信息技术课等同于电脑上机操作课。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学生忽略了甚至是否认了信息技术理论课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排斥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其二,理论课的内容较为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学生害怕学习理论知识。其三,教师在上理论课的时候往往是自己一口气讲到底或把理论课的课本内容读一读、重点画一下,很少和学生交流,学生不再需要去思考和分析,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完全成了被动的听众。

二、初中信息技术理论课的重要性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1]提出,初中阶段的学生要“增强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换言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可以划分为两大块: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在初中教材中,教授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占了较大比例,而各种机器的操作、软件的使用,都需要基于一定的理论指导予以辨别、甄选。信息技术教育中,应重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使学生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去完成相应的操作。割离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就不可能对操作的结果进行有效评价,也就不可能完善具体的操作过程。

信息技术教学中,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基本操作技能的传授之间是密切相连的,缺失了理论知识的教学,学生的实践操作就缺少了指向性和评价标准。

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如此重要,那么教师如何才能上好信息技术理论课呢?根据教材安排,理论知识虽然在信息技术课中所占比例较少,但是它的教学难度远大于上机操作课。要想上好一节信息技术理论课,需要先了解一下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特点。

三、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特点

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是抽象的。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很多理论知识都是抽象出来的。如在学习《神奇的网络》这节课时引出的域名地址,是一种理想的概念模型,它的提出是为了说明网络中计算机是如何进行标识的。

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具有专业性。各学科都有自己的专业语言,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当然也不例外地包含很多专业术语。而好多专业术语学生听都没听说过,在我们的生活中又很少用,但是学生却要掌握一些专业的术语,像BBS、DNS、FTP、HTTP等,这些专业术语的解释中又包含更多的专业知识。

鉴于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上述特点,要想上好一节信息技术理论课,必须要有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

四、初中信息技术理论课教学策略的探究

既然信息技术理论课内容是我们不能避而不教的,那么怎样才能让教学不再枯燥,让我们的学生不再讨厌和害怕理论知识的学习,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理论知识、发挥其指导性呢?笔者就如何让学生爱上信息技术理论课,在课堂教学策略方面做了以下探究。

1.灵活处理教学内容

一堂信息技术理论课的信息量较大,从出现背景到前景展望,从计算机结构到各个元件的功能,从抽象难懂的概念到现实运用的意义,要学生把一节理论课的内容自学一遍就需要将近大半节课的时间,如果教师照本宣科需要的时间更多,而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所能真正学会和理解的却很少,甚至可能毫无印象。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前对教材进行认真的分析,灵活处理教学内容。以下是几种尝试性的做法,可供借鉴。

(1)蕴“理”于“事”,事半功倍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而直白的理论讲解会让学生感到很枯燥、无味,无法产生学习的兴趣。可以将直白的理论以有趣的故事为背景,巧布悬念,激发兴趣、启动思维,使学生产生想要追根究底的心态。这种愤悱的心态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所用,它可以驱动学生自主地去探索理论知识,所得到的知识也会印象更深刻。

例如浙科版《中学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一课《我们身边的网络》中罗列了网络的三个特点,其中“外部设备的共享”这个特点,学生接触较少,直接讲解短短几句话,学生很难体会到其中的意义。笔者讲解这个知识点时,试着给学生先讲了一个“办公室灵异事件”:晚上,李老师独自一人在办公室备课写教案,突然打印机自己启动了打印程序,打印出文件。(中间停顿一下,营造神秘的气氛,引导学生去猜是怎么回事。)几分钟后,楼下办公室的张老师跑来说文件是他的,他在打印文件的时候选错了打印机。在这样的情境设置下,学生的兴趣被调动了起来,非常想揭开谜底,为什么楼下的教师能用楼上的打印机?这个时候教师再讲解网络可以共享外部设备这一特点,就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对这一特点理解也会更深入。

(2)化虚为实,虚中有实

信息技术理论课中涉及了许多抽象的概念,大部分概念在课本中是以文字解释的方式呈现的。而人的认知过程是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心理活动。以文字或语言的方式来直接呈现抽象的概念,很难在学生的大脑皮层形成印象,容易导致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感到困难,害怕理论知识的学习。所以在抽象概念的讲解前,应尽可能以现实存在的事物或现象为引子,从现象分析引出抽象概念。

例如浙科版《中学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三课《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中介绍了10种计算机上的接口,如果直接介绍这10种计算机接口的形状和功能,学生很难形成相应的认知。但如果我们先以学生最常见到的鼠标为例,让学生来谈谈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鼠标的种类并呈现相应的图片,让学生比较不同类型的鼠标接口有什么不同,再由教师给这些鼠标接口取上不同的名字。于是,学生马上认识了串行口、USB口、PS/2口。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观察显示器连线接口、网卡接口等图片或回忆平时所看到的各种不同接口,不知不觉中便认识了不同接口的形状、名称和功能。

(3)理论创新,实践反馈

理论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其“概念”、“因素”、“意义”,更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用所学的理论去指导实际操作。如果只是把理论课内容单一地归为学习理论知识,而忽略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之间的密切联系,那么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后就会感觉理论知识的学习毫无用处,纯粹是为了学而学,学完了便可以束之高阁。所以我们在处理教学内容时要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例如,浙科版《中学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三课《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中介绍了存储信息的单位换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会花很长时间去讲解单位与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MB=__KB”,往往忽略了讲解存储信息单位换算的目的是什么。学生认识了不同的存储单位,学会了不同存储单位间的换算方法,但学会了这些理论知识,可以用来做什么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不会去关注一部RMVB电影的大小,不知道1G的U盘大致可以放几部这样的电影;发送邮件时,通常不会先去计算附件是否超过了E-Mail的限定容量。学生学了却没有用起来,那么教了和没教又有什么不同?如果教师将这些纯理论知识的教学回归到日常实践中去,以学生是否会运用作为教学的目标,这样的教学才能体现其价值。

(4)化繁为简,有的放矢

初中一节信息技术理论课的知识容量通常偏大,如果每一个知识点都详细讲解是不可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试行)》对知识点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有些知识点只需要初步了解,有些知识点需要熟悉掌握,还有一些知识点要做到会运用。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必须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对知识点进行分类,尽可能地把繁杂的知识点罗列得简洁明了。

同时,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运用信息的一个过程,所以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学其能力范围内的知识,指导学生分析哪些是学习的重难点,需要精读,哪些是了解即可,哪些是泛读即可,帮助学生从自学过程中提炼出重要的信息,使其学会快速查找关键词,引导学生将课本读“薄”读“精”。

(5)自制平台,化整为零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理论课中大部分内容是需要进行练习来巩固的。以往,教师一般是通过幻灯片展示练习题目,然后让学生回答,这样的教学效益有时是低效的。

借助“自制练习平台”可以有效地提升练习的效益。笔者用Authorware软件设计了一个课件。此课件可以由教师导入题目和答案,学生打开软件后可以显示教师导入的题目。学生答题,提交后,课件自动显示学生的答案、标准答案和得分情况,立竿见影的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进行完必要的讲解后,学生学习效果如何,可以马上借助于这个平台进行检测。学生有的查书,有的和同学讨论,有的在动脑想问题,有的在动手填答案,学生的表现,充分说明理论课上应用“自制练习平台”能有效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它是提升理论课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2.合理选择教学方式

一堂理论课,教师站着一口气讲到底很累,学生被动地坐着一节课听到底也很累。学生没有参与便容易游离于课堂,大多数学生会感觉该课的学习与自己无关,只有极少数学生会对教师一口气“灌输”的知识产生共鸣,可想而知这样一堂课所能产生的教学效果有多大。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侧重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吸引我们的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搭建平台,角色互动

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今后在信息社会中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如果在信息技术理论课程中,学生只是纯粹地扮演被动的听者或语音文字接收者的角色,无法去参与或体验理论知识所蕴涵的能量。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了被动地接受而不是主动地去参与,怎么可能学会自主学习、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自学。

我们常常把“校园”和“社会”分离开来,其实不然。如果我们跳出单一的课堂去看学生,学生并不仅仅是“听者”或“学者”,他们是属于社会的,课堂上理论知识的学习最终也是为了回归社会后能指导实践,学生在离开课堂、回归社会以后,都会有自己独有的社会角色。作为教学者,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扮演更多的角色,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地去参与学习,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体验知识的力量与成功的快乐。

例如,浙科版《中学信息技术》第一册第3课《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中,介绍了主机箱内的组件,教师在讲解各组件的名称和功能后,可以让学生担任“电脑医生”。教师展示“病例”,如显示器灯是亮的,机箱灯也是亮的,但显示器上没有图像,可能是哪里出了问题;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来把脉,推断出可能是显示卡有问题,也可能是连线有问题。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电脑各部件的名称和功能有了更深的理解,还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今后计算机的故障排除中,真正感受到了学有所用。

再如,第一册第1课《信息技术在我们身边》所提到的早期信息技术如语言的产生、文字、印刷术等,学生在小学的历史课程中已经学过了,而且难度系数不大。我们的学生完全可以扮演“小教师”的角色,让他们来陈述信息技术早期的发展,即使有未学过的学生,也会在同伴的讲述下掌握这部分知识。经过自学、理解、加工、表述这四个步骤的学习,对知识点的理解远比从教师那里学到的要深入。

浙科版《中学信息技术》第五册第一课《多媒体与多媒体计算机》,要求学生了解“像素”、“分辨率”、屏幕色彩数的概念和区别。若仅用理论讲解,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是模糊的。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市场调查员”的角色,去当地手机店调查不同手机参数所带来的视觉效果上的差异,经过实地调查、比较、分析,去理解“像素”、“分辨率”、“屏幕色彩”这三个概念。如表1所示。

(2)竞赛引领,协作交流

在理论教学中,引入小组竞赛,能弥补理论教学中缺少民主、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容易满堂灌等缺点,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浙科版《中学信息技术》第一册《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一课中讲解进制转换时,有学生觉得这个知识太难了,想要逃避该知识点学习。于是,笔者试图使用小组竞赛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由教师出题,学生进行计算,比比哪个组的脑袋赛似计算器。在这个竞赛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为了争取小组荣誉积极计算,还会给其他组的答案找错误,甚至在这个过程中还涌现了“心算”高手。经过一场比赛,大部分学生在反复地计算和验算中学会了进制转换方法。但是仍有少数后进生无法跟上竞赛的进度,最终放弃比赛,仅在一边充当拉拉队或是旁观者。

故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引入小组竞赛外,我们还需引入小组协作来弥补其不足之处,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目标,减少学生间的差异,培养学生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取长补短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仍以二进制转换为例,笔者在组织小组竞赛时发现了后进生无奈旁观的现象,竞赛变成了先进生间的挑战赛,小组之间开始比较优等生的多少来预测比赛结果。于是将竞赛规则改为:抢答的学生回答后,每一位都要对其回答给予正误判断,以各小组内回答正确的人数多少来加分值,教师有权抽测任意一位小组内回答正确的成员来说明计算过程,若无法复述,该组不得分,以此杜绝学生滥竽充数。规则制定后,小组成员间便开始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相互判断正误,谁会谁教,不会的向组员讨教,不再有人偷懒,大大地提高了竞赛的参与率,减小了学生间的差异和距离。

3.提升教师自身素养

相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由不同的教师来上,也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应,要想上好一堂成功的理论课,还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

(1)提高语言的生动性

生动的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能在准确概括事物本质、揭示事物规律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之处于高度亢奋状态,并能让学生在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感到轻松、有趣和愉悦的语言。一位教育家说:“一个干练的教师就应当是一个艺术家。他教育学生,如同琴师操琴一样。”

想成为一名成功的“琴师”,教师就需要花时间去研究怎样把抽象的理论知识用形象的比喻来表述;如何将幽默的故事、生动的顺口溜等融入教学,以语言的风趣诙谐,使学生的思维常处于兴奋状态;如何用丰富的情感、多变的语调去拨动学生的“心弦”。

(2)提高媒体使用的灵活性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在特定的教学内容中该使用何种媒体来帮助阐述和呈现教学内容,却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这需要教师学会把握:何种素材可以有助于概念的呈现,何种素材可以有助于学生了解某些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何种素材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会因为花哨而使学生注意力分散,何种素材可以作为引导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各种素材怎样组合才能达到可能的最佳效果。

(3)提高评价的艺术性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评价、唤醒和鼓舞。”

笔者一直都很困惑为什么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一年不如一年,直到同事对笔者的一堂公开课进行了评价内容的统计,才发现对学生的回答不外乎“好、很好、非常好、不对、再想想、电脑高手”,明白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断降低的原因是在于忽视了评价的重要性,给予学生的鼓励太少、太单一,造成学生对评价的疲倦。

其实,评价语言不应拘泥于一种形式,它应该是因时、因人、因课而不同的,教师应在课堂中注重评价的多样性,让更多的学生因为受到鼓舞而会全身心投入学习。

结束语

将上述的一些策略运用于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中,学生由刚进校门时对理论课的排斥,到逐步爱上理论课,慢慢体会到其中的学习乐趣,意识到理论知识引导实践的强大作用。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只要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去了解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努力探索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策略,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将学生害怕的枯燥理论转化为动人的琴谱,去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爱上理论知识,真正理解和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为走入社会后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技能进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