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谈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职业学校 浅谈 难点 突破 重点

摘 要:关于计算机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文章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人认为应从四个方面去突破:(1)实物标记法;(2)讲解与操作结合法;(3)利用知识迁移法;(4)简易图形法,这四种方法比较适合我们职业学校的实际教学。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重点和难点 突破

笔者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到学生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中普遍存在下列现象:学生在学习基础部分时比较费劲;在上机的过程中,总会碰到各种各样不能解决的问题;好多学生上课能听得懂,但对教师布置的书面作业和上机操作题目却一筹莫展,有的学生不知怎样学习计算机课等。针对上面的现象,笔者从学生、教师、教学设备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要想突破教学上的重点和难点,就应该从四个方面去考虑:(1)实物标记法,(2)讲解与操作结合法,(3)知识迁移法,(4)简易图形法。下面就四个方面作一些扼要的介绍:

一、实物标记法

学生不管学什么都应该从基础部分开始,基础部分学不好就很难进入下一步的学习。计算机硬件知识是基础知识中最基本的内容,学生在学习中离不开计算机的使用,目前计算机的应用已很普及,但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只处在对外观的认识水平上,鉴于此,笔者在讲硬件的基本构造及有关部件的功能时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这就是所谓的磨刀不误砍柴工。这部分硬件内容的重点是:输入设备的定义及常用的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的定义及常用的输出设备、外存的功能及划分、外设的划分、内存的功能及划分、CPU的功能等。那么这些重点内容该如何突破呢?笔者经过几年的摸索,终于找到了一种行之有效、切合职校学生实际的一种方法——实物标记法。下面举例说明:本人在讲硬件知识内容之前,首先找来两台一样的486主机箱和一套外部设备(键盘、鼠标、音箱、光盘、软盘),把其中一个主机箱内的能拆的部件都拆下来,给两台主机箱里的各部件、箱盖、外部设备一一贴上标签,标签上附有所贴部件的名称、功能。上课的步骤及主要细节如下:

第一步:启动教师和学生用机。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处在一个能感知计算机工作情况的环境里。

第二步:输入设备的定义和常用的输入设备举例。向学生展示具体的输入设备并补充其他的输入设备,让学生体验“输入”的含义。

第三步:输出设备的定义和常用的输出设备举例。向学生展示常用的输出设备并补充其他输出设备,让学生区分“输出”和“输入”的差别。

第四步:外存储器的功能及划分。向学生展示具体的外存储器并通过类比等方法讲解它们的功能和划分情况。

第五步:外设的划分。对上面的第二、第三、第四步进行汇总。

第六步:软盘、软驱与光盘、光驱以及硬盘及硬盘驱动器的关系。向学生展示它们并通过类比等手法说明它们的关系。

第七步:主板(核心部件)及有关部件的介绍。笔者向学生展示主板并指明CPU、内存、其他插件与主板的相接情况。

第八步:CPU及内存的功能。通过一些手法说明它们的作用及划分。

第九步:最基本的硬件系统。根据计算机的作用讲述计算机的最基本的组成,并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工作流程图。

第十步:让学生感知各部件。要求学生按组对两台计算机的各部件进行观察,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像上述这种突破知识的重点及难点的方法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外到内、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由局部到整体、由主到次等。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方法,教学效果比较明显,学生对所学硬件知识印象比较深刻,同时也为后面讲授与硬件有关的知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讲解与操作相结合

市场上推出了好多软件,但是作为课程来学的软件并不是很多,到目前为止普遍作为计算机课程来学的软件有:操作系统中的WINDOWS,应用软件中的OFFICE系列中的WORD、EXCEL、POWERPOINT等,Photoshop、Flash等,计算机语言的高级语言中的QBASIC、Visual Basic、C等,数据库系列中的Access、Visual Foxpro等。

这些软件用各自的特定方式解决某一范围的问题。有的软件是英文的、有的软件是经过汉化的;软件提供给学生的操作形式各具特色,有的比较直接、直观、方便,有的比较间接、抽象、复杂;当学生按照软件所提供的操作方式操作之后,软件向学生所展示的信息也不尽相同,有的信息是出错提示;对于结果的出现有两种情况,一是结果显而易见,另一个是看不到明显的结果。

一个软件的运行必须有相应的软件环境。一个非操作系统软件的运行必须有相应的操作系统软件支持,如Visual Basic就必须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即WINDOWS启动成功之后才运行Visual Basic系统的有关程序,操作系统软件的运行依赖于其本身。

上述各种情况都会使得学生在对不同软件的学习、使用的过程中遇到不同程度的问题和困难。

学生在对高级语言的各种规定的掌握、源程序的编写及编译时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也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备课时我们首先要认真分析上述存在的问题,抓住不同环节的重点和难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本人在近几年的实践中通过采用讲解与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能看到具体的操作环境、各种操作规定的具体应用、操作过程中的各种变化信息、操作结果的表示方式等,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各种操作规定、看懂各种变化信息、掌握操作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时的解决方法等。实践证明采用讲解与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促使学生掌握各种软件的操作规定和功能,同时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编程能力、纠错能力等。

三、知识迁移法

计算机领域跟其他学科领域之间具有相似点,不仅如此,计算机领域里有好多内容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充分利用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相似性或联系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既可以有效促使学生实现对知识的迁移,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笔者常用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1.求同求异相结合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计算机中的数制转化部分、数据库及高级语言中的一些运算符及有关表达式与数学中的这些内容有许多相似点,这些相似点大致有下列几种:一是功能相同,表达式有差异,如数学和计算机中分别用“×”、“*”表示运算符“乘”,二是运算规则的定义和运算过程的方式有相似性,三是运算过程有部分相同。另外,不同的计算机课程之间及课程本身的内容之间存在相似性,这种相似性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笔者在教学中碰到所教内容与学生已学内容具有某种相似点时通常采用求同与求异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如何解决两者的结合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要解决“导出”的问题,不能有失偏颇。

2.分解综合法(也称化整为零)

计算机课程里有好多知识包含了若干小知识点。比如说专业术语的定义、数据库中的命令格式等等,碰到这种情况时,先分析一下它在章节里所处的位置,找出它与前面内容的联系,再根据它的特点进行划分,划分的要求是先要解决主要知识点,然后逐步解决其他知识点,最后再汇总。笔者在讲Foxpro2.5中的物理排序时就是这样处理的。

3.类比

计算机领域里有好多术语或说法跟日常生活中的说法一样,如索引、读、写、排序、编辑、编译、输入、输出等等。碰到这种情况时笔者往往采用类比和简易计算机工作流程图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讲解。

4.点面结合

在学生开始学习软件时,必须让学生对软件有一个全盘的认识:软件是什么、软件的产生、软件的分类、不同类别的软件的作用及其在计算机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同一系列的软件的共性和特性、用户通过何种软件跟计算机打交道等问题,使得学生在头脑中对软件的知识有一个最基本的知识框架,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思路就比较清晰了。

四、简易图形法

一般来说,人们比较喜欢形象思维而不喜欢抽象思维。笔者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同学因想象不出计算机内部的操作过程,所以对一些知识无法理解。例如计算机高级语言中一般都有类似于下列这样的两个连续的语句,这儿不妨用Qbasic语言的描述方法进行描述:

X=2

X=X+3

上述两个语句中的“X=X+3”在数学中是无法成立的,从而导致学生无法理解该语句的作用,因此笔者在讲解这样的知识点时,常用简易图表示计算机内存储器变化情况来让学生体会,具体如下:

先假设X在内存中的存储地址是2001H,内存变化如图a,执行X=2后,内存变化如图b,执行X=X+3后,内存变化如图c。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很多,笔者不一一列举。

总之,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的方法比较多,讲一个知识点到底采取什么方法,既要看知识点本身,还要看教学设备。

参考文献:

[1]张廷凯,丰力主编.《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魏国栋,吕达主编.《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张天宝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郭元祥.《论课堂生活的重建》.《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第1期.

[4]汪霞.《一种后现代课程观,关注课堂生态》.《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10期.

[5]马云鹏.《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思考与建议》.《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年第9期.

作者单位:南京江宁中等专业学校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