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我国信息资源管理体制研究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管理体制 信息资源 我国 研究

摘要:本文阐述了信息资源管理体制的内涵、必要性,分析了当前我国信息资源管理体制的现状以及在信息化建设中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在信息化建设中实施信息资源管理体制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信息资源管理;管理体制

信息资源作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与物质资源、能源资源一样,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在信息化战略实施的今天,建立和完善信息资源管理体制,对促进信息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信息资源管理(IRM)体制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它既是一种管理理论,也是一种组织管理模式。本文所涉及的信息资源管理体制,是指制定和实施一体化的信息资源法律和政策,建立自上而下、分层有序的信息资源管理体系,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信息资源管理的手段和工具,从而实现国家对各种信息资源的有效控制和高质量的开发利用,保证国家IRM的良性运行与健康发展。目前,国内真正了解并建立首席信息官(CIO)与IRM体制的组织还很少,这对我国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和获得竞争优势,以及推进信息化建设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应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改革并逐步完善现有的信息资源管理体制,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信息资源管理体制的现状

1.1 管理机构条块分割

在集中管理体制下,社会各系统的信息机构处于多头离散状态,形成了条块分割、协作水平低下的散乱结构。目前,我国管理体制头绪纷繁,信息机构各自为政,信息资源建设自成体系、互相封闭,同时各部门内部割据严重、互不通气,缺乏统一协调和领导,导致信息资源开发不足与信息资源闲置并存、信息系统建设低水平重复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我国信息化的发展。

1.2 信息政策滞后

我国信息政策的研究起步较晚,原国家科委在1990年发布的《信息技术发展政策》和1991年发布的中国科学技术蓝皮书(第六号)《国家科学技术情报发展政策》,可以看作中国国家信息政策的发端。此后,中国政府又陆续制定和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科技信息服务业的规划纲要和政策要点》等一系列信息政策。在理论研究上,我国立足于国情和信息政策的发展状况,吸收国外先进理论与独立研究同步进行,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总体而言,我国的信息政策内容比较陈旧,基本上还局限于传统的,信息系统建设和工作流程,至今没有突破性进展,发布的若干规程也不具有政策和权威性,没有得到严格执行与强化。

1.3 信息法律尚未健全

我国信息法律建设近年来发展较快,在知识产权法、信息保密法以及计算机系统安全等方面的法律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从1997年到2003年,总计颁布相关法律法规6701件,可见,在信息法律的数量上已有一定的规模。但从整体来看,我国还没有一部完备统一的信息法律,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众多法律规范附属在各部门法中,缺乏相互支持和映射、关联。从质量上看,一些法规如信息网络立法,法律内容较宽泛,条文不精细。较多的行政法规分散多头,缺乏协调统一,主要是一些由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信息政策制度出台的规定、办法、条例等,由国务院制定的集中、全面、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国家法规却十分匮乏。因此,总体上讲,信息立法工作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信息立法的环境条件还相当落后。

1.4 缺乏统一的协调机构和信息共享机制

目前,我国信息资源协调职权主要掌握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地方各级政府信息化领导小组手中,而信息资源管理体制又存在多头管理现象,这就难以真正发挥信息化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国家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要形成上下一盘棋,统一协调,统一管理,就势必要建立一个具有强有力的协调能力和管理职权的管理部门。同时,要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流动、合理使用、良性发展,就必须建立健全各级信息共享机制。目前,我国信息共享机制主要在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内部,这些共享机制缺乏市场机制、经济补偿机制的驱动,造成了只是在少数强势部门得到执行,大部分信息部门并没有参与进来,致使无法真正实现共享。

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实践不足

从根本上说,信息管理还没有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不少组织中,信息部门也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部门,有些组织根本不设信息部门,信息工作完全由其他部门代管或兼管。这些现象说明,人们对信息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表面阶段,并没有将信息运用于组织的实践之中,而信息资源管理体制的缺失正是造成信息管理实践落后于认识的根本原因。

2.2 信息投资效率低下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需要较大投入的项目,费用项目繁多,需要大量资金。而目前大部分的组织在实施中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致使信息机构无力购买现代化的先进技术设备,虽然一般大型的组织设有信息资源管理部门或相应的研究机构,但小规模的组织通常只有简单的微机室,更有不少组织缺乏有效的信息战略,不能从长远、全局的高度来认识信息的问题,结果建立起了低效率甚至无效率的信息系统,使得资金的投入产生不了应有的效益。还有些组织的IT投资动机不正确,以“你有我也有”的攀比心理进行投资。这种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带有盲目性,结果常常是将本已有限的资源白白地扔进“黑洞”。因此,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对信息资源进行统一协调管理的管理体制,对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管理还处于无序状态,缺乏统一规划,这就使得信息投资效率低下,造成极大的浪费。

2.3 信息利用程度参差不齐

由于一些组织缺乏有效利用信息的手段、方法和机制,对信息资源的管理还处于粗放阶段,决策人员面对的是大量未经筛选的信息,这些信息不能被有效地消化、吸收,因而使决策更加困难,不利于信息化建设。此外,随着信息化建设的进展,管理也开始从传统管理过渡到信息管理阶段,这一转变牵涉到业务流程的重组、组织结构的调整以及管理理念的转换,最终实现信息管理的制度化。这就需要组织在内部建立起以CIO为主导的信息资源管理体制,设立专门的信息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信息资源,以确保信息在战略决策中得到充分利用。但我国现阶段基本上没有实现信息管理的制度化,导致我国信息利用水平普遍不高。

2.4 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信息资源的管理要求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员具有多方面的知识。但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大多数信息管理人员知识面比较窄,一方面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不具备信息管理的专业知识:另~

方面对信息化建设过程缺乏了解,没有驾驭搜集信息化所需信息的能力,阻碍了信息资源的开发、管理和使用。此外,我国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基本上以科技、外语、图书、情报、档案人员为主,专门的信息人员很少,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人更少,从而不能满足信息化建设中所需的开发、处理、综合运用信息的要求。

2.5 信息环境落后

许多信息系统还处在自我封闭状态,外部环境信息和国际市场信息不通畅。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中仍然处于被动的局面,致使处理信息的管理手段与信息化时代的要求相差甚远,结果造成:(1)信息搜集、加工不能满足全面、及时的要求。(2)信息处理只限于对信息的简单计算,不能进行深层次的加工,致使现有的信息几乎没有任何使用价值。(3)信息搜集、加工、提供的渠道不畅通,使得组织内部的信息不能及时发布,组织外部的信息不能及时获取,从而影响了及时准确地做出决策。(4)有限的价值不高的信息使组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的局面,也制约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2.6 CIO职位的设立不尽如人意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CIO在企业和政府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信息化的到来,我国已经开始意识到,-必须要在内部组织结构上做出调整,才能适应信息环境的变化,因此许多企业和政府开始实行CIO制度。但现实情况却是大多数部门对CIO和信息资源管理体制还缺乏理解。有些人把CIO仅视为一个孤立的岗位,以为有了它所有信息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有些人却认为,信息工作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目前最重要的是抓经济效益,故CIO的职位由其他人员兼任即可。更有许多领导由于自身等原因,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深入,仍将CIO当作IT部门的一个角色。2004年11月底,由IBM全球服务部和赛迪集团在北京联合举办了2004年CIO成长论坛。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左美云在论坛上表示,在对有关问卷调查后发现,仅有4.17%的CIO有战略决策权,多半以上只有建议权。由此可见,目前我国CIO还只不过是一个与信息有关的职位,绝大多数为部门级的,未能渗透到战略管理与决策层中。因此,总的来说,IRM是一种管理创新,但受认识的局限,我国的CIO和IRM体制还未形成。一方面,这种管理创新的现实利益与技术创新不易观察,也难以实施,因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管理创新要适合组织的特定需要,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离不开文化的营造,决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CIO和IRlVl体制的设立不尽如人意,信息资源不能很好地从分散化向集成化演变,从而不能很好地服务于信息化建设。

实施信息资源管理体制的对策

3.1 大力普及信息资源管理知识

自从信息化建设开展以来,国际上许多专家都对信息化进程的阶段有过论证,许多人强烈呼吁信息化建设要强调信息资源管理,但对于如何进行信息资源管理还只是一知半解。因此,要大力普及信息资源管理知识,使信息处于战略资源的地位在组织中得到确认,使IRM思想进入组织领导层的头脑,进而演变成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组织员工所接受。实践证明,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在一把手的带领下,信息资源管理通过组织机构贯彻到组织的各个单位,有效地建立IRM体制,并使CIO在协调组织的信息集成管理方面发挥作用。

3.2 建立国家信息资源管理机构

目前,我国信息化建设中信息资源合理管理和共享的最大障碍就是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因此,建立一个国家级的信息资源管理机构是完全必要的。该机构主要负责制定信息政策、规划有关标准,实行全国性的协作协调,改变目前管理多头、政出多门的现状,保证资金的投入,加强对信息资源的组织建设与管理,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正常运行。

3.3 推行CIO制度

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建立科学的信息资源管理制度,需要设立CIO。CIO负责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开发与利用,负责最高决策者与信息技术管理层之间的沟通联系,是组织机构信息化战略制定者、重大信息化项目实施的组织者。

3.4 加快信息化法规及标准制定的步伐

信息化建设涉及网络建设、网络互联、信息安全、信息标准等多方面内容,要使信息化规范、健康地向前推进,需要政府加快信息化法规、标准的制定步伐。这些法律、法规是推动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武器,在信息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信息化处理最基本的工作是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存储和控制,要进行这些工作,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就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而进行标准化建设,涉及到大量的、烦琐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等工作。而这些工作必须依靠各有关部门和职工齐心协力的投入。因此,为了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正常发展,国家应积极做好信息立法及其标准化制定工作。

3.5 以国家信息政策为导向。不断完善IRM机制

信息政策是合理配置信息和有效利用信息及其技术的保证。通过信息政策来管理信息是IRM的一种基本手段。我国信息资源管理应以国家信息政策为导向,建立和健全适合组织实际的信息管理规章、制度,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的职能作用,根据信息化建设的具体特点,建立灵活机动的管理机制,从以前的封闭、孤立、简单、低效能、纯理论中挣脱出来。针对信息资源的特性,建立起开放的、系统的、高效能的、实用的信息资源管理机构,提高管理的手段,促进我国信息化的建设。

3.6 加强信息网络建设

国家信息网络化建设和管理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化工程,是信息化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是全球信息一体化的前提。但我国的网络化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采取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方案,积极发展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等。此外,加强网络化建设必须做到领导重视、全民动员,把信息化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制定网络发展的战略和目标,加强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同时加强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注重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