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谈包装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体系的构建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浅谈 包装设计 课程体系 构建 计算机辅助设计

【摘 要】构建包装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体系有利于凸显包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突出整合教育的理念,因此,我们对其应当予以高度的重视,进而为社会和企业输送大批量的高素质的包装设计专业人才。

【关键词】包装设计 计算机 辅助教学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在信息化社会,包装设计形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步从物质化设计向非物质化设计转变。现阶段,包装设计专业的教师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满足日益提高的社会需求,如何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应当实现设计的数字化,实现包装设计专业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1 包装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现状

(1)教学模式僵化,教师知识更新能力滞后。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在知识学习的速度方面严重滞后于社会知识更新速度,特别是在软件化设计和数字化设计方面。虽然,一些年纪较轻的教师接触计算机时间较多,能够熟练的应用计算机的基础技能,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年轻教师在包装设计专业系统理论的构建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包装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盲区,难以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2)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不强,难以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包装设计专业的绝大多数大学生都遇到过这种问题,就是已经产生了设计的创意,但是由于计算机能力偏低,导致难以将创意设计运用计算机表达出来。这种现象如果得不到解决,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恶性循环。

(3)包装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体系设置不完整。包装设计是一种能力综合体,它所跨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一维、二维,甚至四维、五维。由于包装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课时数相对有限,导致很多高职院校难以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进行科学的设计,忽视了课程体系中子体系的合理性。

2 构建包装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链”

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以包装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体系的内在规律为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依据,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相关知识提炼出来进行教学,从而创造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五维一体式的教学模式。

五维一体分别是:一维是指制作包装容器工艺图;二维是指设计包装平面装潢;三维是指设计包装容器造型;四维是指设计包装作品的虚拟展示;五维是指展示互动式虚拟模型。从本质上来说,五维一体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取要点,从而逐步构建出相应的课程内容体系。这种“教学链”有利于培养更多的具有一定特色的。高素质的新型包装特色人才。

适合对象:包装设计专业的本科教学。

课程性质:包装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是包装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该门课程是在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包括三维造型基础、色彩等等。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包装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包括CAD施工图制图的能力,Photoshop、Corel Draw包装装潢设计能力等等,帮助学生学会独立完成整个包装设计的流程。

课程内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高职院校包装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有所创新,笔者认为可以依照五维一体的教学模式设置五大模块,模块一制作施工图;模块二设计包装装潢;模块三设计包装造型;模块四展示包装设计作品;模块五实现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交互。

开课时间:在整个包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计算机辅助教学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是该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各个模块教学特点的不同,我们可以将第二模块的内容作为学科入门阶段,帮助学生深入的了解该软件的构成规律,明白软件的功能优势。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在学生上完《素描》课程,《色彩》以及三大构成课程之后,给学生安排第二模块的教学。第三模块比第二模块难度高,所以应安排在第二学年第二期或者第三学年第一期,帮助学生理解有关于包装容器成形规律以及三维成型规律,从而进一步增强对软件操作的熟练度。第一模块独立性较强,所以我们可以将该模块同工艺制图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其同制图理论之间进行的交叉。第四、第五两大模块的学习必须以第三模块为基础,因此,可以将其安排在第三学年后期或者第四学年。

结语

包装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全方面的考虑,做到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践,只有这样,包装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体系的构建工作才能够切实有效的开展,才能够满足社会和企业对包装设计专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柯胜海.“包装容器‘五维一体’计算机辅助设计内容整合初探”.《艺术教育》,2010.12.

[2]吴明,卢纯福,黄威.“包装设计与数字化设计手段”.《包装工程》,2005.1.

[3]朱和平.《现代包装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人民出版社,北京:2008.12.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