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黑暗中的舞者》赏析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赏析 舞者 黑暗中

【摘要】电影《黑暗中的舞者》是世界著名导演拉斯·冯·提尔“良心三步曲”的最后一部。这是一部别出心裁且唯美感性的歌舞片,有一点浪漫,也有一点灰色,但是却充满力量。导演本人将作品描绘为“一部和现实激励碰撞的大制作和情节音乐剧”。的确,铺陈其间的七首歌所渲染的天籁般诗意的效果、导演高超的剪接技巧,独具匠心的色彩还有演员出色的表演都是此片备受欢迎的原因。

【关键词】歌舞 剪辑 色彩

《黑暗中的舞者》叙述的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故事。一位即将失明的母亲,为救治儿子而辛苦劳作,并最终因此杀人。被处以绞刑而死。但这又是一部绝美的音乐片,它带给了人们无法言传的力量。它既有琉璃的色彩,又有深渊一样的穿透力。

一、精致的歌舞

与现实的七个场景相对应的是七个歌舞的场景。七首歌,七个地方。在工厂车间,在铁路旁,在家居里,在排舞场,在法庭上,在牢房里,在绞刑台上,塞尔玛一共做过七个梦,而且全是在白天。一个对生命充满乐观渴望的单亲妈妈,白日做的七个梦,虽然欢快,但却给人无限凄凉和怅惘的感触。这七个歌舞场景,借鉴了更多的百老汇音乐剧的形式和电影的手段将音乐剧与话剧的各个场景分别结合在一起,形成七个组合,现实的故事与幻想并列起来。

每当现实的生活艰难到让她受不了的时候。音乐就会响起,她就沉入了她的世界。想象的明亮和现实的滞重之间爆发出的感伤无疑打动着每一位观众。毫无疑问。除了故事主线峰回路转、跌宕起伏,整个影片的亮点,均在导演对歌舞真实定义的重新延续。在导演眼中起舞是自由的符号,是对命运压迫的反抗。在她的想象中,对生活无法掌控的她却可以掌控工厂机器的运作,生活中寂寞不受人瞩目的她却可以和工厂的男工人任意欢快舞蹈,塞尔玛那种对于舞蹈的热忱,对生活的希望。让我们感受到的,是黑暗中的份光明,一束温馨。 《我什么都见过》与《最后第二首歌》在剧情的映照下让人潸然泪下。

《我什么都见过》唱在塞尔玛完全失明而被解雇的时候,她臆想出自己和暗恋者谢夫的对唱。

“老实说,我漠不关心。我什么都见过了。我见过黑暗,我见过小火花的光辉,我见过我想看的、我需要看的——那就够了,想多要就是贪心。我见过我是谁、知道我将如何,我什么都见过了,无须再看什么。”在柔和的阳光下,塞尔玛悠扬唱出这支歌,但那张笑得格外落寞的脸,却让人心酸不已。在看似自我沉浸的世界中。塞尔玛想努力说服自己和他人她不在乎光明,对于身边的朋友的关心和同情,强烈的自尊心让她唱出了这些听来令人落泪的谎话。

《最后的第二首歌》,则是塞尔玛行刑前所唱,面对死亡,对儿子的安慰、牵挂、叮嘱,全部含在这个如同摇篮曲般温馨的歌曲中,世间万象似乎也都揉进了这纤细和丰富音乐中。

二、流帽巧妙的剪辑

尽管现实如此残酷,塞尔玛还是有自己的消遣方式——她的精神支柱是对音乐的激情,特别是对充满着歌唱、舞蹈的好莱坞音乐剧感兴趣。电影的开始。就是用一个排缭《音乐之声》的舞台剧来展开电影的叙述。影片很多都是采用手持摄象机拍摄,所以在晃动的镜头,灰暗的灯光里。才会显的如此真实。而从拍摄角度和方法来看。基本是对传统电影的一种颠覆。在这部片子里,导演提而几乎是用一个常人的视点来完成整个影片的拍摄的—他时刻注意着始终保持着摄象机高度相同。呈水平高度。即大多数的机位和被摄者的眼睛一样高,这种具有平民特征的视觉形态,扩大了观众接受和认同影象形态的范围,融合了记录客观性和拍摄主观性的特征。

而在剪辑方面,尤其在工厂中的那段塞尔玛臆想出的轻快歌舞,其中的剪辑更是印证了一句话:好的剪辑就是看不到接点的剪辑。它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剪辑速度的有缓有疾。当塞尔玛由于沉闷和疲惫的时候,剪辑速度相对比较慢从而给了她足够的时间歇喘和想象。而正是由于这样一个缓慢的剪辑速度,让我们在一个镜头中就捕捉到了足够多的信息量。它让我们仔细看到了女主人公的脸部表情细节的变化。而或许。剪辑师也在这样一个缓慢的节奏中孕育着下面情节和节奏的爆发。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当节奏渐渐加快,音乐渐渐明快的时候,剪辑速度也随着节奏渐渐加快。几个不到一秒的镜头在音乐的陪衬下流畅地接在了一起,在让人目不暇接的时候,更感受到了一种呼之欲出的流畅感,在观赏的时候,和主人公一起享受着这美好的生活,观众几乎和主人公一样抛开了刚才的索然无味。

可以说,在这个片段中,剪辑师利用一切视觉和声音的手法,巧妙地把剪辑点掩藏好,不让观众发现,从而控制观众观影的心理节奏。而镜头景别的基本一致性(都是对手、脚、机器部件、机器运作状态的近景拍摄)也在快速切换镜头的同时不让人感觉杂乱和散漫。高超的剪辑实际上是在跟着机器发出的节奏走,使得原本单调的剪辑充满了动感和活力,让整个片段也活了起来,顿时将死气沉沉的气氛转变了。

纵观整部影片,所有的剪辑几乎没有任何的画面技术性,而是利用镜头画面直接切出、切入的方法衔接镜头。连接场景,转换时空。不用任何光学技巧如显、隐、划、化之类来作为过渡,直接由一个镜头转换为另一个镜头剪辑如同跟随着塞尔玛的思绪一样驰骋和遐想。几乎可以不顾一切不顾遵循时空和动作的连贯性来组接各个镜头。而在看似自由的剪辑思路下。却不难感受到。在这样的剪辑手法下。整部电影很好的处理好了场景的调动、镜头的编排、动作的简化、时空的省略、突出人物性格、营造环境气氛等问题,并且做到了节奏变化明快,镜头衔接流畅、场景转换自然、段落构成合理。

三、精心设计的色彩

《黑暗中的舞者》的片头出现的不是片名而是一幅长达3分多钟的“画布”,白色的画布中点点斑驳跃然其上。悠悠长号悄然响起,当观众还在依着画面的情景想象这画是什么时,色彩渐渐地变了,画中的形态也变了。从茫茫雪原上萌发的点点绿意,到变形的眼镜,阳光下的水面上金色的波纹。玫瑰的花瓣,黄色的向日葵。白雪皑皑的山峦。路边飘落的黄叶……其实它一直都在变,你发现了也好,没发现也好,它不停地变化着,几乎所有的色彩都在这一画布上出现过。如同我们的生活,一切都在不停地变化着,计划中的与预料之外的,微不足道的与扭转乾坤的,不关痛痒的与生死攸关的……都在一刻不停地发生着。不管你接受还是拒绝,欢迎还是规避。一切都有可能发生,一切都有机会出现。也许会有人认为在无尽的黑夜里等待虚幻的黎明本就没有任何意义,但这就是人类关于生命的执着和立于生活的信念。

《黑暗中的舞者》全片可以大致分为超现实部分(歌舞)和现实部分。二者在视听语言上有很强的对比。比如色彩和用光。现实部分中,塞尔玛和儿子在房间里对话。用的是很温暖的黄色调子,帘子、家具、饮料、食物都是黄色调的。母子相依为命,流浪异国的凄楚在温暖的色

调里得到了呵护。但多数现实部分,特别是厂房等室内,光线黯淡,色彩偏冷,空间是封闭的(车间/房车等内部),人物动作幅度比较小。一到想象段落,用光与色彩开始变化。比尔的蓝色衬衫显得很冷,但塞尔玛杀死比尔后的歌舞段里,同一件蓝色衬衫却有一种暖洋洋的感觉。铁轨边的歌舞段落,用了一百台固定的、环绕整个场景的DV摄影机来拍。火车缓缓驶过。开始作为塞尔玛歌舞的背景,然后作为舞台,车上众男女在起舞和歌唱,每个人都倾情投入,脸上洋溢着幸福和生命的光彩。周围呈现红色的影调,所有的光变得晶莹透亮,塞尔玛身上平日灰暗的绿裙子也变得鲜艳起来,天空作为塞尔玛的背景,在滤色镜的处理下非常纯正,很好的衬托了女主角。镜头随着人物激烈的活动而不断拓展新的空间。

四、极富魅力的演出

一个优秀的导演往往能创造出自己预想的东西。自然神话不会自己出现。它要通过演员个性和性格的魅力来实现,冰岛著名女歌手比约克(Bjork)显然具备这样的条件。她宽阔、旷野而略带沙哑的嗓音与独特的音乐风格也是吸引导演的原因之一。事实上,本片的全部音乐、歌舞均来自这位天才艺术家的创作。与七个现实场景对应,本片共有七个歌舞场景,比约克孩子气的纯真、不拘一格的气质加上她的歌舞,为影片营造出一个充满了激情、奔放、开朗的氛围。正是这些氛围,才得以映衬出现实的冷酷与苍凉。好莱坞歌舞明星兼导演金·凯利曾说:“首先,拍摄出的舞蹈会失去很多东西。就像拍摄塑像那样,它失去了自己的第三纬度。失去的是表演者的生气、真实和个性:观众和舞蹈者问强烈的互相感染没有了……。现代的电影歌舞片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因为在电影能做的许多奇迹中,我们可以让舞蹈走进街道,升入空中,爬上楼顶,只要我们的想像能及。我们可以使用电影技巧(闪回、渐隐、渐显等等)使舞蹈演员说‘我过去曾’、而不是说‘我现在要’。我们可以利用戏剧性故事为舞蹈创造气氛和个性。”这显然是正确的。但事实上,比约克的创造性音乐、歌舞,也让我们意识到。在静止的事物中,凭借个人的艺术魅力,同样可以创造出立体、多面而丰厚的电影。比约克的七首歌,分别唱在七个地方:工厂车间、铁路旁、家里、排舞场、法庭、牢房、绞刑台。在这些场景中,除了画面颜色的改变。基本上都没有脱离现实的场景,但就是在这些场景上,比约克可以无拘泥地舞出自己奔放激情的舞蹈,唱着温馨、快乐的歌曲,那时而舒缓、时而奔放的音乐与宽广如草原的声音,足够让观者对塞尔玛心灵世界有着足够的了解。也足以让观者明白音乐戏剧对于塞尔玛而言是怎样的精神支柱。或者,天才的导演正是了解天才的演员,才明白过多的修饰只会唐突了天才的音乐,唯有这毫不修饰的记录,才是对这人间天籁与歌舞的最好的展示。

小结

《黑暗中的舞者》融合了歌舞、电影、话剧等多种因素,加之演员的倾情演出。为我们展示了最为温馨也最为残酷的人生。这的确是一部让人回味无穷而又不可多得的电影。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