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综合性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教育改革 综合性 探索 实践 创新

[摘 要]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业精神的重要途径,是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针对我国综合性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关键瓶颈问题,以兰州大学物理学院为例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分析讨论了兰州大学物理学院取得重要示范性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的措施和原因,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性总结和实用的实践性经验,可为综合性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及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4-0028-05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是一个以知识、信息和技术为基础,以创新创业为动力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兴起不仅要求人们适应新的生产方式,而且还要求人们适应新的教育形式。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人才为目标的一种实用教育形式。在创新创业的概念中,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前提,创业则是创新的体现和延伸,两者相辅相成,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20世纪80年代,创新创业教育经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传入我国,近年来逐渐引起了中国政府和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2]。2010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就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設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则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并强调要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各普通高等学校也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3-5],目标在于使新时代的大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知识劳动者、面向知识要素的创业者和通过创新创业活动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人。

二、综合性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高校虽然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率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还存在一些长期困扰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升的问题[6-7]。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文件)就指出:“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高校重视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等。”因此,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并不乐观。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近年来,兰州大学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先后设立了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以及社会资助的创新创业项目体系,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资助覆盖率达到35%;同时,还通过大学科技园设立了“众创空间”等,对大学生创业给予孵化空间和政策指导,也涌现出了不少创新创业达人和大学生初创企业。不过,受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一些传统问题的影响,以兰州大学为代表的西部地区综合性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缺乏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众所周知,国内高校的首要优势在于理论教学,因此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应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但是,在西部地区的多数综合性大学,虽然已经开设了少量创新和创业课程,却多以1~2个学分的公选课形式存在,且各创新创业课程之间相对孤立,缺乏联系,不仅无法进入到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更难以成为必修课。造成这种现象主要原因在于:相当一部分专业教师和基层领导理念滞后,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不务正业”,认为加强创新创业类课程会影响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所以很多教师并不支持,甚至是私下抵触或者公开反对创新创业课程的建设。

(二)创新和创业实践脱节

一般来说,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前提,创业则是创新的体现和延伸,从逻辑顺序上应该是先有创新才有创业。但是目前,一说到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多数大学生首先想到的就是“开店”。比如在具体实践中,很多大学生开了服装店、快餐店、奶茶店、水果店等,而所谓的“创新”则是引入了新的包装、网络预订和送货服务等。这种传统的创业模式由于同质化严重,产品和服务并没有实质性创新,所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难以生存。对于西部地区综合性大学而言,大学生不应剥离创新和创业,而更应该利用自身的“基础理论和创新研究”优势,注重技术“创新”上的“创业”。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单一

通常,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建设完善的创新创业培育体系,形成一个像生态体系一样的良性循环系统。这一体系应包括高校、企业、家庭、学生等多个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支撑,构成一个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育体系。但目前在大多数西部地区的综合性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基本只是传统大学教育的一种补充,且仅有项目这种单一的实施形式,相当数量的师生认为:“只要参与了一个创新创业项目,就算是对大学生进行了创新创业教育”。显然,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创新创业,始于创新,起于创业,应该在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形式中提高,在激烈和残酷的创新创业实践中检验,这应该是一场没有终点且多样化的教育历程。

三、兰州大学物理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

针对目前西部地区综合性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兰州大学物理学院从2013年开始在兰州大学校内率先启动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首先,学院党政班子深入研究了当前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全面分析了兰州大学和物理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和短板,决策了“以创新教育为突破口”的创新创业教育战略方针,拟定了“成立专职管理机构→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系统创新课程→建立创新项目体系→建立创新项目评价体系→建立优秀创新创业作品和团队的选拔培育机制→成立校友企业合作的协同育人基地→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主线,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及协同育人工作。近五年来,物理学院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

(一)成立专职管理机构

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物理学院首先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专职管理机构——物理学院创新创业工作组,工作组特别重视重用年轻人,选拔、任命了一批热心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青年专业教师(均为35岁以下,且具有博士学历、高级职称)进入工作组,这些青年教师同时兼任院团委、学工组、院行政班子和院党委会核心成员,以更好地协调开展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工作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执行、管理和联络,并在年底总结工作,以及拟定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对于具体事务的管理和执行,工作组成员主要采用“分工协作”的方式。而在具体事务的决策过程中,工作组成员则充分运用“民主集中制”,利用微信群讨论和集中开会等方式,对物理学院各项创新创业事务进行分析讨论,再给出参考意见后报学院党政联席会审批。此外,工作组各位成员还积极开展调研,并与其他教师和学生保持密切的沟通联系,将师生关心的问题做成提案供工作组讨论,整理成文后给出参考意见报学院党政联席会决策。

(二)建设创新创业平台

为了更好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创新创业工作组统筹各类资源并集中在“创新教育”的突破口上,依托国家级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平台,包括大学生专用的“物理化学实验室”“电子创新实验室”和“分析测试中心”等三个实验室,并针对物理学院的专业优势和特色研究方向,配备了包括XRD台式衍射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化学工作站、高速摄像机、磁性能综合测量系统、腐蚀机、熱释光谱仪、光催化反应仪、余辉测量仪、单片机开发板、函数发生器、高温电炉、烘箱、电子天平、高速离心机、水热反应釜、超纯水系统、多功能实验通风橱窗、药品柜等较为全面的创新实验设备及仪器,总耗资近300万元,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实验教育提供了完善的平台硬件条件。

(三)建设系统的创新课程

创新创业工作组以“创新教育”为突破口,组织专业教师编写大纲和讲义,建设了一批具有层次性和联系性的创新教育课程,主要包括四门子课程。其中,信息文献检索(12课时)主要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常见的信息检索工具及技巧;基本创新技能(18课时)主要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典型的创新实验设备及仪器;创新前沿导读(24课时)主要通过最新文献和科技报道引导学生紧跟创新学术前沿;而桥梁计划(18课时)则重点安排校内外知名教授给大学生进行学术讲座,以及师生座谈、专题学习、参观访问、技能培训等活动。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思考,开阔他们的科学视野,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创新素质。以上四门课程构成的创新课程体系在层次上循序渐进,且前后呼应,并以科研训练1和科研训练2(必修课,3个学分)的名义列入物理学院各专业的教学计划。由于将“创新教育”与传统基础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所以物理学院创新类课程在列入教学计划的过程中也获得了绝大多数教师的支持。

(四)建立创新项目体系

创新创业工作组积极统筹各类资源,建立了三级分层的创新项目体系,为大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提供了充足的经费和实践机会。1.项目体系的第一层为普及层次的“校级创新创业项目”,项目主要针对1~2年级大学生,遵循“宽进严出”的原则,每年立项近80个,单个项目的经费为1600元,主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充分应用在创新课程中学到的基本技能,有效发挥在创新课程中领悟的创新思维,并展现创新能力和潜质。2.项目体系的第二层为拔高层次的“物理基地创新创业项目”,项目主要针对2~3年级的大学生,在立项上重点考察大学生在执行“校级创新创业项目”的效果和体现出的创新潜质,每年立项近30个,单个项目的经费为10000元,主要鼓励大学生将之前的创新研究进一步深化、细化,或者在之前的工作基础上进行拔高研究,以进一步训练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和科学素质。由于物理基地创新创业项目属于拔高层次,因此在结项管理方面较为严格,要求学生必须在《基地物理》及以上正规期刊上发表创新论文才能结项,并获得可观的结项经费奖励,这种“轻立项、重结果,将经费与成果挂钩”的项目管理模式也充分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拔高层次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成效。3.项目体系的第三层为精英层次的“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和“莙政学者”,项目主要针对3~4年级的大学生。立项时重点考察大学生在执行“基地创新创业项目”期间的创新成果,每年立项约15个,单个项目经费约为20000元,项目重点支持已充分体现创新能力和创新潜力的大学生,要求学生能独立提出创新课题,并能独立组织创新小组拟定和执行相关执行计划,以充分训练和发挥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和“莙政学者”属于精英层次的创新项目,因此项目要求学生必须要在SCI和EI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创新论文才能结项,并获得相关结项奖励。该要求不仅有效督促了师生认真执行项目,同时也提高了项目的产出成果和人才培养成效。

与此同时,为了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高效管理,物理院创新创业工作组还讨论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物理学院创新创业项目管理文件,主要包括《物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线指南》《物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使用指南》《物理学院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指南》《物理学院物理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指南》《物理学院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指南》等制度文件,兼顾申报指导、流程监督、项目管理、评价评优及活动支持等环节的具体事务。

(五)建立创新评价体系

为了有效评价大学生创新项目的执行效果和创新成果,并提供学院师生之间的交流平台,学院创新创业工作组主办了一本专门针对本科生层次的创新创业期刊《基地物理》,并开通了期刊的在线网站(http://jbp.lzu.edu.cn)。期刊主要刊登全球物理领域最新科学动态,公布物理创新研究的相关新闻、政策文件以及教师出题,并重点刊登物理学院大学生发表的创新论文。《基地物理》完全按照国际学术期刊的流程,将学生的创新论文送1位编辑、2~3位专家匿名审稿,学生必须在编辑、审稿人以及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创新论文的修改,达到基本的学术规范,论文才能被接收出版。期刊的办刊目标在于培养大学生的独立创新思想及创新论文的写作能力,并对大学生执行创新项目的成效进行专业评价。目前,《基地物理》期刊已出版12期,刊发大学生的创新论文200多篇。

(六)建立优秀创新创业作品和团队的选拔培育机制

物理院创新创业工作小组结合物理学院自身的特点,高度重视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类竞赛,建设了较为系统的创新创业竞赛作品/团队的选拔、培育机制。同时,还大力支持相关创新创业团队的师生赴竞赛现场观摩学习,为后续参赛积累宝贵经验。在选拔培育机制方面,物理院主要采用“海选”和“委培”两个措施。1.海选:重点依据《基地物理》和兰州大学校内的相关创新创业类项目/竞赛,从中选出优秀作品/团队,给予一定鼓励性质的培育支持,并培训指导团队完善作品后参加后续比赛。2.委培:基于近年来物理学院师生参与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竞赛的成绩和积极性,委托相关师生提前组建和培育长期有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团队,并给予重点的经费支持,支持各大学生创新团队冲击国家级创新创业类竞赛大奖。同时,还鼓励各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建设完善成员的梯级和进出制度,以实现团队人员的优化配置。

(七)成立校友企业合作的协同育人基地

创新创业工作小组还积极对接物理院校友企业开展相关合作,建设了“兰州大学物理学院-广州新莱福磁电有限公司创新创业教育暨协同育人基地”,并在广州新莱福磁电有限公司的指导和支持下,成立了新的大学生初创企业——兰州大学“启源锦程”公司。公司主要利用兰州大学物理学院在磁学基础研究方面的理论优势,并结合广州新莱福磁电有限公司在磁性材料和市场营销方面的实践优势,主推磁性材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产品研发方面,公司力图将磁性材料与精致、便捷生活联系起来,突出磁性材料对于高效工作、空间设计的意义,以及磁性材料在构建个人精神空间中所能起到的作用,从而改变消费者对磁性材料的认识。“启源锦程”公司目前已经开发出的产品主要包括:磁乐漆、磁性宣传贴、磁性瓷砖,相关产品是对传统装修的一次创新突破。

(八)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

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创业成果,物理院创新创业工作小组还为大学生建设了一个“创客空间”平台。该平台主要为大学生免费提供开放式工位区、小办公区域及小面积办公用房,为创业团队提供见习、初期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举办各类沙龙、讲座、培训及各类创业大赛,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创客空间”配置统一的公用设施,为大学生创业者和入住的小微企业提供初期的創新创业服务;聘请创新创业导师定期轮流驻点为创业者和入住的小微企业提供咨询和指导。“创客空间”的核心板块功能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商务服务;2.信息发布;3.成果展示;4.创意交流;5.创业工位;6.创业指导。

四、兰州大学物理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效

在兰州大学校内,物理学院是最早尝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基层单位。在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物理学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取得在校内甚至省内都较为突出的工作成效,这些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项目和投入方面:近年来,在物理院创新创业工作组的高效组织下,物理学院师生积极参与申请各类创新创业项目。据统计,物理学院每年立项创新项目近150项,每年投入经费约80万元。从整体上看,物理学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数和经费投入数方面在兰州大学校内始终位列第一。目前,物理学院的创新创业项目对大学生的覆盖率为86.5%,创新课程覆盖率为69%,创新论文发表率为23.8%,所有指标均为全校领先。2.在创新论文发表方面:近年来,物理学院大学生在《基地物理》期刊投稿近400篇,其中约240篇论文被接收并出版在第1-13期的《基地物理》期刊上。通过《基地物理》的创新论文写作训练,很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了本质的提高,并后续以本科生为第一作者在SCI一二区权威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近30篇,其他署名SCI论文近100篇。据统计,每年甘肃省各高校由大学生发表的高水平SCI创新论文中,超过一半源自兰州大学物理学院的大学生。3.在创新创业获奖方面:近年来,物理学院师生积极参加各类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并获得省级奖励近100项,国家级奖励近30项,代表性获奖包括: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国家二等奖和累进创新银奖、全国大学生“物联网”竞赛二等奖。由于有创新教育的厚实基础,物理学院师生在创业竞赛方面也有不错的表现,比如在2018年“中国创翼”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据统计,每年兰州大学由大学生获得的省级以上创新竞赛获奖中,约有六成被物理学院师生摘得,成效显著。尤其是在2018年,物理学院“藏鹰”大学生科技团队由于突出的创新成果获批“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并赴人民大会堂领奖;同时,萃英院本科生史安也同学也在物理学院的创新创业体系训练下取得重大研究成果,在一年内接连发表3篇顶级SCI论文(影响因子约36)和获得1项发明专利,并获评2018年“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五、兰州大学物理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

综上所述,兰州大学物理学院近年来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仅建立了具有良好层次性、体系性,且条件完善、形式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创新创业论文、创新创业获奖、校企协同育人、大学生初创企业等方面都取得了在校内甚至省内都十分突出的教育改革成效。总体上看,兰州大学物理学院在综合性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取得较好成效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机制和顶层设计:物理学院成立了专职管理机构——创新创业工作组,重用热心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且有能力、敢做事的青年专业教师。而工作组以“民主集中制”和“分工协作”为原则开展工作,根据物理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创新教育为突破口”的战略方针,并制定了涵盖硬件和软件建设的详细工作路线。可以说“战略正确、任务明晰、思维灵活、措施得当、执行有力”的管理机制和顶层设计是兰州大学物理学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面取得重大成效的首要原因。2.持续充分的经费投入:物理学院积极协调教学用房(约200平方米),并投入巨资(近300万元)购置典型创新实验设备及仪器,建设了本科生专用的创新创业平台;同时,物理学院还每年投入约80万元,对立项的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资助。此外,物理院每年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基地物理》期刊、竞赛作品和团队培育、大学生创客空间、校企协同育人基地等方面的建设投入约30万元。因此,持续充分的经费投入和高效的经费使用效率是兰州大学物理学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面取得重大成效的第二个重要原因。3.突出绩效的项目管理制度:物理学院创新创业工作组在项目管理方面确立了“突出绩效”的创新管理战术及制度。比如:物理学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不设具体结项时间(最长可达3年),且立项后只给予三分之一的项目经费,项目团队在获得一定的创新进展后可自主申请中期检查(主要对创新论文、创新获奖、实物制作等进行指标化检查),并在通过检查后可再获得三分之一的经费,而项目团队在完成项目目标后可自主申请结项,并在通过后获得剩下的三分之一的奖励性质经费。正是这种“突出绩效”的项目管理制度,极大提高了项目团队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使得物理学院涌现出大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作品和优秀团队。4.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兰州大学物理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一个系统、完整的体系,包含诸多层次分明、前后呼应的有机组成。体系以“专职管理,顶层设计”为头脑,以“平台建设,经费保障”为躯干,以“创新课程,创新项目”为抓手,以“竞赛培育,创业孵化”迈开双脚大步前行,再踩上“突出绩效,协同育人”的风火轮,正是体系各组成部分的协同、协作产生了共鸣,所以对兰州大学物理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产生了巨大的推力,并最终取得了重要的示范性成效。

当然,兰州大学物理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最为典型的问题当属“创业教育成效相对不足”。不过,一方面创业是在创新基础上的延伸,所以在目前厚实的创新教育成效基础上,物理学院取得更多示范性创业教育成效只是时间问题。另一方面,物理学院自2018年也加大了创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比如目前正在建设两门创业课程,包括理论性的漫话创业慕课和实践性的创业实践课程。同时,物理学院也在大力支持与校友企业合作的大学生初创企业和协同育人基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兰州大学物理学院在创业教育方面也会展现出重要的示范性成效。

[ 参 考 文 献 ]

[1] 胡金焱.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制度与平台[J].中国高教研究,2018(7):7-11.

[2] 赵金华,孙迎光.中国高校创业教育20年回顾评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2(6):98-104.

[3] 杜岩,谢谟文,刘彩瓶,苗胜军.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探讨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8(3):66-70.

[4] 李宁.基于科技竞赛平台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讨——以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6):70-72.

[5] 郭兴启,李菡,郭恒俊.国内外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J].高等农业教育,2009(2):89-91.

[6] 李源龙,徐森富,赵国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以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8(1):47-50.

[7] 梅伟惠,徐小洲.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难题与策略[J].教育研究,2009(4):67-72.

[责任编辑:陈 明]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