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产学研合作机制下本科生校外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产学研 校外 本科生 探索 机制

摘要: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本科生校外导师制是对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深入探索,是实现产学研合作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阐述了本科生校外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以及具体运行模式、实施成效。实践表明,该模式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社会竞争力和就业率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教育;本科生校外导师制;运行模式;工科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217-03

产学研合作教育在我国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借鉴美国“硅谷”、斯坦福工业园和英国剑桥科学园等国外产学研联合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在研究生教育中推行。其基本原则是企(事)业双向参与、产学研联合,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已进入大学本科生培养,在密切学校与企(事)业之间的联系,促进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竞争实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多所高校已通过各种模式积极投身于产学研合作教育,并开始向战略层面发展[1-3]。如何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机制,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高校所处区域的优质资源,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培育和强化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校外导师制的产生背景

西南科技大学自20世纪90年代初成立董事会以来,抓住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不断强化产学研联合办学机制。学校与多所大型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合作形成的办学联盟,组成单位已达36家,涉及军工、国防、电子、信息、环境、材料、建筑等学科领域,并建立了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经过近二十年的产学研联合办学实践,学校已形成“三位一体”的创新、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即“理论课程教学以高校为主,实践环节以联盟的现代企业为主,学位论文/设计以科研院所及企业课题为主”。李岚清同志称赞道:“通过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长虹集团等大型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的联合办学,西南科技大学开始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办学路子。”[4,5]近年来,西南科技大学在特色鲜明的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下,为进一步促进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实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拓宽本科生导师制外沿,在工程力学、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电子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等工科专业实施本科生校外导师制。

二、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校外导师制的运行模式

自1993年起,西南科技大学先后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长虹电子集团公司联合办学,成立工程力学、环境工程、电子工程本科专业。在与联盟单位的合作办学中,学校在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修订、课程设置、实验室建设和实习(践)基地建设方面主动适应与联盟单位战略发展的需要,有效解决了传统人才培养中实(习)践教学环节难以保证,专业理论教学与行业需求、区域经济脱节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自2010年起,西南科技大学开始探索与联盟单位共同实施本科生校外导师制,并在部分工科专业试行。经过3年的具体实践,已形成的校外导师聘任制度、“3+3+2”的实施模式以及相应的保障及考核评价制度,从而构成(建)了较成熟的本科生校外导师制的运行机制(框架模型如图1所示)。

1.导师聘任。师资是本科生校外导师制实施的关键。西南科技大学根据“按需聘用、质量为先、合约管理、注重实效”的原则,聘请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长虹电子集团公司等联盟单位中具有高级职称,有较强的学术背景、较深理论学术功底或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技术专家为校外导师,以4年为一聘期,并签订合同以形成稳定师资队伍。

2.导师责任。校外导师除担任本科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就业指导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等实践环节的指导工作外,还参与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结构设置、实验室建设等。并定期为相关专业师生讲学,介绍本学科(行业)发展的新动向,联盟单位在研的学科前沿课题等,实现“理论教育不断线、创新实践不断线、联盟合作不断线”。

3.实施模式。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校外导师制是在普遍推行的本科生导师制基础上,结合工科专业的特点,以“3+3+2”的模式实施。工科专业强调“知”、“会”、“晓”、“精”四层次的递进式学习过程,即先对专业领域有感性的了解,理性感悟,再到对专业某一领域(方向)的精通。因此,导师制的实施模式不能在传统的全程导师制、年级导师制、优秀生导师制、科研导师制中单纯的择一而行,应采取上述几种模式相结合的新模式,即“3+3+2”的模式(如图2所示)。

第一个“3”即学生在校的第1~3学期,为“公共基础教育”阶段,以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介绍专业发展情况和前景为主。此阶段可采用低年级导师制模式,导师配备以校内师资为主,校外导师以定期开展专业导论、指导认识实习的形式参与。第二个“3”即学生在校的第4~6学期,为“专业教育”阶段,采用“科研导师制”模式,校外导师全面参与。导师的配备在原基础上进行调整,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学生的兴趣专长,实行双向选择,每位校外导师负责指导学生4~6人。此阶段以挖掘学生潜能,确定学生的发展方向,切实有效地引导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和实际工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为主。“2”即学生在校的第7~8学期,采用优秀生导师制模式,以校外导师为主。导师在巩固学生日趋成熟的风格、特色的同时,引导学生在专业的某一领域(方向)上精益求精。学生以优秀的毕业设计(论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果展示等形式作为四年学习的圆满总结。

三、保障及考核评价机制

校外导师在学生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其指导内容随学生的学习进展而呈阶段性变化,为了保证“3+3+2”校外导师制模式的顺利进行,需要在实践中构建相应的保障及评价机制。

1.督导机制。本科生校外导师制是一项新生事物,其运作模式、约束机制尚处于探索和逐步完善之中。西南科技大学的本科生校外导师制是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背景下产生的,是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几个不同主体的横向联合。要协调好各合作单位的关系,确保校外导师工作的成效性,应设立两级本科生校外导师工作督察组。一级督察组由校外导师所在单位负责人和学校教务处共同组成,同时组建院级本科生校外导师工作督察组,即为二级督察组,由各院教授委员会、各系主任、教办、学办负责人组成,对导师工作进行督导。二级督导组通过定期抽查导师的工作记录、走访学生等形式了解导师工作的进展情况。由一级督导组牵头,每年度举行1~2次的座谈会、专题研讨会,了解校外导师指导学生的工作成效、实际困难并同时开展督导评估。

2.效果评价及考核机制。对校外导师的工作效果评价每学年进行一次。校外导师均为具有高级职称的高技能人才、技术专家,其“德”和“能”毋庸质疑。因此在“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更偏重于对“勤”和“绩”的考核评价。在“勤”方面,考核导师是否经常主动联系自己的学生,进行专业等方面的个性化交流、工程实训、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等;在“绩”方面,考核导师所指导学生其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的提高、发表论文情况、获奖情况及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等。考核评价工作由二级督察组具体执行。采取不同的方式(如问卷调查,直接调查等方式),结合所指导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导师的工作实际状况和工作效果,科学评价导师工作情况和效果。

四、本科生校外导师制的推行价值

西南科技大学对本科生校外导师制的探索和实施已有3年,实践表明,该模式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社会竞争力和就业率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1.弥补高校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工科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有一支工程素质卓越、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作为基本保障。因此,工科教师应具有扎实的工程专业知识基础、卓越的工程专业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程经验。而目前我国高校工科教师普遍存在实际工程经验欠缺、工程素养总体不高的情况。要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除加强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培养外,还需从企(事)业引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行业专家、技术人员,以校外导师的形式加入到高校师资队伍中。实践教育是高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要达到完全满足实践教学要求的条件,仅靠政府和学校的人力和精力投入很难获得理想效果。校外导师所在的联盟单位拥有得天独厚的实践教学硬件条件,是对校内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有利补充。此外,校外导师均为本专业、本学科的高技能人才、技术专家,或站在学术的前沿,或具有丰富的实际工程经验,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中有他们的加入,才能真正实现“把专家请进来,把学生带出去”。

2.增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全球化,社会和高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认识普遍提高。但一方面,大多数高校教师因为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精力极其有限,在创新教育上做的工作依然很少,另一方面,实验基地、器材等硬件条件是创新活动的载体,而硬件条件一直以来都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最终导致大学生创新活动的成功率低或科技含量低[6]。而由于校外导师的参与,以及利用办学联盟获得的硬件支撑等因素,近几年西南科技大学学生科技活动成绩卓著,以下仅举几例。2010年,由校外导师参与指导的来自西南科技大学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六位本科生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MCM)中荣获2项国际竞赛一等奖。2011年,由校外导师参与指导的西南科技大学代表队在“中联重科”杯第二届全国混凝土设计大赛中,凭借出色表现摘得桂冠。2012年,由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校外导师和西南科技大学工程力学专业教师共同指导的“西南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社”在全国科研类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中与来自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全国46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900余名队员同台竞技,最终斩获佳绩:获得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二项,并受到大赛组委会特邀媒体的专访。

本科生校外导师制的逐步完善,可使高素质人才培养途径从高校的单一培养真正转变为高校和企(事)业联合培养。而企(事)业由用人单位变成联合培养单位,既参与了人才培养,又为企(事)业发展提前储备了后备人才。对校企(事)多方来说,实际是一种人才培养多赢机制。校外导师所在的联盟单位承担了大量的科技攻关、产品研发任务,通过校外导师的“牵线搭桥”,大量学生参与其中。摆脱“纸上谈兵”,通过“顶岗实践”的锻炼,西南科技大学培养了大批“用得上、留得住、还好用”的富有社会竞争力的人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一直稳定在95%以上。环境工程、土木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等14个本科生校外导师制试行专业的毕业生能力评级(由用人单位评定)连续3年为A级。

3.强化工科专业特色。工科专业的独特性有与生俱来的专业背景,也有后天长成的可能。有的工科专业在开办之时就基于某种特殊的需求而具有强烈的行业背景,这样的工科专业天生就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但也有很多工科专业在开办之初却未必具有天生的专业背景,这样的专业要想办出特色,就必须有一个特色凝炼的过程。西南科技大学既有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长虹电子集团公司等联合办学的专业背景,又有在合作办学中互动共赢、与时俱进的探索过程。校外导师作为联盟单位的杰出代表,与校内教师组建科研创新团队,形成相对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向,同时参与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等工作,以科研促本科教学,彰显专业特色。

五、结语

本科生校外导师制作为产学研合作教育下的一种新机制,为高等学校走出自我封闭状态,依靠产学研联盟平台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办学质量,拓展办学空间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校外导师制的实施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后续的实施过程中还将进一步完善,促进工科专业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韦钰.发挥高等学校优势,努力推进我国产学研合作上新台阶[N].中国教育报,2001-01-15(1).

[2]刘力.走向“三重螺旋”: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战略选择[J].北京大学教学评论,2004,2(10):44-48.

[3]秦旭,陈士俊.美英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经验及其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01,19(3):78-82.

[4]肖正学,董发勤,王成端.论区域产学研联盟的育人机制[J].理工高教研究,2008,(5):100-104.

[5]王俊波,肖正学.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体制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0,(23):55-56.

[6]丁三青,王希鹏,陈斌.我国高校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与创新教育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1):96-105.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