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营造政治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5篇

营造政治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5篇营造政治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本文系邮箱投稿,仅供学习参考,请勿照搬照抄! 政治生态建设情况报告 今年以来,我们根据省委通知要求,结合指导下属单位民主生活会、下基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营造政治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5篇,供大家参考。

营造政治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5篇

篇一:营造政治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系邮箱投稿,仅供学习参考,请勿照搬照抄!

 政治生态建设情况报告

  今年以来,我们根据省委通知要求,结合指导下属单位民主生活会、下基层检查调研等时机,采取听取汇报、座谈了解、问卷调查、现地查看等方式,先后召开 X 次座谈会,组织 X 名干部群众进行问卷调查,对县以上 X 个单位班子政治生态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剖析。现将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一、XX 政治生态建设所做主要工作和基本特点 各级认真贯彻上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狠抓党委班子建设,各级政治意识和大局观念明显增强,组织功能得到强化,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单位保持了高度集中统一,党的建设呈现稳中提升的良好势头。

 一是围绕坚定政治立场扎实抓好武装头脑、固本铸魂的工作。始终把思想建党摆在党建首位,狠抓理论奠基、教育引导、典型启示等工作落实,各级党委班子政治头脑更加敏锐、政治立场更加坚定、政治觉悟更加提高。

 理论武装抓得实。注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采取中心组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抓了 XXX 等文件精神的学习理解;全市和市直机关为处以上干部购买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等理论书籍,组织了班子专题学习、机关分组讨论、大会集体交流,并开设了网上论坛;在同步参加省委厅以上领导干部培训班基

 础上,全市组织 X 期处以上领导干部培训班,各单位都组织了科以上干部轮训,外请专家教授开讲座,内请领导干部作报告,贯彻始终组织论坛式学习交流,理论学习质量普遍较高。

 教育引导抓得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深入扎实,各级班子书记和班子成员带头授课辅导,教育单位的同时自身得到提高。在用好《经常性党课教材》基础上,各级机关普遍结合实际编发学习辅导材料,扎实开展经常性党课教育,班子成员为机关和单位上党课X次,各级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不断夯实。激励警示抓得紧。广泛开展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好人典型”报告会、家风家训家书展播等活动;8-9 月份,全市遴选 X 名先进个人,到各县市区单位作了 X 场巡回报告。深刻汲取 XXX案件教训,组织各级班子举一反三、翻箱倒柜查找反思问题,研究加强处以上干部教育管理的对策措施,邀请省纪委监察委领导作廉政法规宣讲,通过正反教育,帮助各级立起标准、认清差距,汲取教训、受到警醒。

 二是围绕严守政治规矩刚性抓好纪律约束、严明党纪的工作。始终围绕涵养政治品格、规范行为准则、严格政治规矩下力用劲,各级政治纪律意识得到强化、遵规守纪更加自觉。

 听令守规落实严格。各级班子贯彻执行上级决策指示不搞变通、不打折扣,落实制度规定不开天窗、不留后门。普遍修订完善党委(党组)议事《规则》、作风建设《规定》等制度机制,班子用权的规范越来越具体、要求越来越严格;坚持按规定按程序、公平公正办理大项经费开支、选人用人等热点敏感问题,

 市直机关专题民主生活会期间组织群众测评,满意度都在 95%以上。

 肃清流毒全面彻底。坚持把肃清 XX 案件影响工作作为严肃的政治任务,强力推动落实。依据省委《方案》,全市各单位自上而下层层制定实施《方案》,围绕肃清的四个方面内容,区分 6 个步骤全面展开肃清工作。采取在职干部集中学习、离退休干部上门送学、机关和单位正面引导的方式抓了上级《通报》和相关精神的传达学习;各级班子召开专题会议、机关召开支委会、党小组会,人人表明立场、亮明态度,坚决与 XXX划清界限。

 监督执纪常抓长效。注重加强对违规违纪行为监督查处力度,采取设立网上信箱、公布举报电话、开通短信平台和召开基层干部恳谈会等形式,发动干部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监督,年初以来,收到涉及市直机关和各县市区班子成员的群众举报 X 件,查处违规违纪党员干部 XX 人,维护了党规党纪的严肃性。为净化网络环境、筑牢保密防线,6-7 月份,集中组织网络信息清理整治,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规范和纠治,较好地强化了各级政治敏锐性,打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仗的意识和行为更加自觉。

 三是围绕纯净政治生活严肃抓好制度落实、坚强核心的工作。注重发挥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党性、提高觉悟、增进处结的功能作用,严肃认真抓好各项制度落实。

 民主集中制贯彻质量高。以《民主集中制读本》为基本教材,专门组织学习民主集中制有关理论、制度和原理,下力提高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意识和能力。各级党委班子讨论决定与下级党组织有关的重要问题,

 都主动征求下级党组织的意见;涉及单位全局性工作和干部切身利益的事项,都广泛听取干部意见建议,尊重干部意愿和首创精神;坚持重大事项集体研究,敏感事项充分讨论,按程序规则议事,选人用人、经费开支、工程建设等事项决策科学、合规合距,调研中没有发现搞一言堂、个人说了算的现象。

 双重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严。各级党委成员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若干规定》,双重组织生活坚持经常,接受所在党支部和党小组教育监督自觉。截止 9月底,所有县市区班子成员参加党小组会均在 X 次以上。8 月中旬,市直机关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严格时间、程序和标准,较真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班子成员自我批评和相互批评、书记讲评都直奔具体问题、直奔思想根源、直奔问题危害,个人剖析问题都在X个以上,书记和常委之间点问题都超过X个。团结共事氛围浓。各级班子内部关系融洽,配合默契、作风民主,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班子成员自觉维护处结,工作互相配合、互相补台,关系顺畅。近两年,部分市直机关班子调整面大,但班子成员不论职务高低、年龄大小、任职长短,都能做到经常沟通思想、交流感情,都能做到以事业为先、以大局为重,发挥了有力的核心领导作用。调研中没有班子成员反映因处结不好而影响工作落实和单位建设的问题。

 四是围绕锤炼政治作风持续抓好革弊鼎新、纯正党风的工作。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抓住广大党员干部这个主体多数,坚持不懈地在加强党员干部管理、纠除作风积弊、整治

 基层风气上下实招用狠劲。

 党管干部较真碰硬。注重用制度管人、用纪律约束人,旗帜鲜明地讲正气、树正气。分层次组织《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贯彻,着力筑牢制度防线;注重加强对党员干部日常管理,全面掌握干部德才表现,及时提醒苗头性问题,狠刹倾向性问题;严格落实干部讲评、教育、干部管理等各项制度,确保干部思想、言行时时在组织把控之中;持续强化党内监督、党内惩处,对发生问题的干部严肃查处、不留情面,组织威信牢固树立,今年共处分处以上领导干部 X 名,给予 X 名处以上领导干部诫勉谈话。

 改进作风扎实有力。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各级加强作风建设的系列规定,进一步修订完善本级《措施》,持续纠治作风积弊。广泛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活动,节俭办事、接待从简等形成自觉;大力倡导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的务实作风,联系群众制度落实较好;严格落实“三重一大”、财务、公务接待等规定要求,调研中没有发现一例乱占、乱用、乱插手等违规现象。

 二、政治生态建设需关注的矛盾问题 综合分析感到,全市各级班子政治生态建设虽然整体向好,但也存有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党管干部仍有盲区。少数单位党委领导原则性战斗性不强,“好人主义”比较严重,对党员干部讲关爱多、严管理少,对发生的问题迁就照顾多、从严惩处少,该提醒时不能及时拉拉袖子,该猛击一掌时不能断然出手,教育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近两年,全市单位先后发生了XXX 等贪污腐败案件,大多与党管干部不严有关,教训非常深

 刻。

 二是少数班子决策质量仍需加强。有的贯彻民主集中制不自觉、不严肃,该上会的不上会,该研究的不研究,以领导碰头、文件传签代替集体研究;有的书记民主作风不好,听不进不同意见,会前酝酿成了会前定调;少数常委会前研究不深入,会上发言不积极,站到党委角度思考问题不够,提不出多少有价值的意见建议等问题,党委领导重视程度不够、集体决策质量不高是重要原因。

 三是部分班子成员双重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好。有的班子成员党的意识、党员意识不强,双重组织生活参加不主动、时间有欠账;有的把行政身份带入党内生活,把自己当成特殊党员,把党的会议开成行政会议;有的党内民主氛围不浓,批评和自我批评流于形式,谈心交心表扬多批评少,党内生活庸俗化、一处和气,致使少数问题养痈成患。

 四是作风改进离常治长效还有差距。近年来,各级虽然在作风转变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有些是在高压严管的态势下取得的,树倒根存的情况仍然存在,稍有懈怠可能就会反弹回潮;一些单位压力传导不够、纠治整改不深,作风建设与上级要求和干部期望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少数基层干部骨干触动不大、自觉不够,干部身边的不正之风还没有得到彻底纠治。年初以来,全市先后受理 XX 封举报信,虽然较往年有了较大幅度减少,但也反映出少数单位作风改进不彻底、不到位的问题。

 三、加强和改进政治生态建设的打算 着眼全面从严治党总要求,按照“思想抓引领、制度抓落实、纪律抓执行、领导抓带头”的思路,持续抓、反复建,不断打造

 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是坚持思想领先加强党性锤炼。

 狠抓理论奠基。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习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加强作风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及时统一思想、凝聚意志;持续开展“读原著、学原理”活动,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相结合,提升学习领悟的思想高度和历史维度。注重运用“问题牵引、课题牵引”抓实践转化,督导各级领导干部围绕单位任务和倾向性问题进行理论攻关,在学用结合中深化对创新理论的思想认同和具体践行。

 狠抓经常性教育引导。根据形势任务要求和处以上党员领导干部现实思想,采取上下结合的办法,每年进行一次集中党课教育,着力解决思想作风、党性观念、遵规守纪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指导各级深入开展大谈心活动,抓好经常性思想疏导,及时消除积怨、化解矛盾,使先进、正面的思想成为主流、主导。上级党组织要利用指导民主生活会、检查调研等时机,搞好经常性谈心点拨,重在指问题点不足,促使各级班子成员尽好职责、树好形象。

 二是下力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

 坚持常态落实不断线。时间上做到年有计划、月有安排、周有活动,防止任意减少或挤占组织生活时间;内容上抓细抓实 XX 项组织生活制度要求,防止随意取舍、选择执行。全市考核县市区和市直机关党委班子,把党日活动落实情况作为重要内容。

 坚持刚性落实不变味。严格党员领导干部过双重组织生活,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如实填写领导干部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情况调查表,保证人人都在组织的管理、监督之中。

 坚持以上率下落实不走样。各级班子成员带头抓好《党章》等规章制度的学习理解,真正做到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步;带头落实思想汇报、民主评议、述职述廉等制度,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双重监督;带头凝聚处结共事集体,不搞小圈子、处处伙伙、乱拉关系,积极营造正气充盈的党内政治环境。

 三是严格领导干部教育管理。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根本的要把“关键少数”管住管好,切实发挥明白人、带头人、组织人的良好作用。

 加强用权规范。指导各级重点在公正用权、阳光用权、民主用权上使劲用力,进一步规范选人用人、经费使用、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决策程序和约束机制,不断树牢按政策规定办、按程序制度办的意识,切实以权力的规范运行保证决策科学合理,保证干部顺心顺气。

 加强日常管理。督导各级抓好处以上干部教育管理《措施》的贯彻执行,严格落实车辆使用、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

 加强评议考核。每年下半年由对各级班子进行一次普遍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与调整使用挂钩,切实发挥好评议考核的教育激励功能。

 四是始终保持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坚持把纠歪风、树正气作为净化政治生态的重要抓手。

 深入查纠问题。组织各单位各部门认真反思梳理本系统本领域沉疴积弊,尤其注重加大对容易反弹问题和干部身边不正之风的纠治力度,推动整风整改工作不断往深处走、往实里落。

 坚持从严执纪。借鉴中央、省

 委巡视的办法,综合运用纪检、财务、信访和常态化明查暗访等手段,突出敏感时节、敏感事务、敏感岗位等重点,大力加强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查处,不搞迁就照顾、不搞“好人主义”,确保正风肃纪形成新常态、取得新成效。

 强化责任追究。坚持明责、查责、问责相统一,对违纪问题严格责任追究,该由哪级负责就查究到哪一级,该是谁的责任就落到谁的头上,切实以从严追责促进知责尽责。年底前,全市将结合年度工作调研对各单位 XX 个“专项清理整治”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评估验收。

 构建和维护良好政治生态的调研报告

 良好的政治生态不仅为党长期执政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对完成党的各项目标,对各级干部干事创业、求真务实,营造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前段时间,按照《关于开展“构建和维护良好的政治生态”万人大调查活动的通知》要求,通过走访干部家庭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调查研究,笔者认为,近年来该区通过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政治纪律规矩教育、“三严三实”教育、“两学一做”等系列实践活动,干部作风主流持续向好,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已基本形成,但一些问题仍然客观存在,不可掉以轻心。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表明,干部群众认为全区当...

篇二:营造政治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政治生态环境 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政治生态环境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它集中表现为一个地方或组织的“风气”、“氛围”或“软环境”。政治生态环境包括干事创业的环境、求真务实的环境、团结和谐的环境、风清气正的环境、艰苦奋斗的环境等等。

 一、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的重要性 政治生态环境恶化,无疑会为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利交易提供温床,不仅会影响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而且将会危及到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态环境恶化与失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好干部成长需要良好的政治生态,就像树木需要阳光、

 空气和土壤。政治生态环境对领导干部的从政观念、领导行为、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要切实加强政治生态建设,不断优化选人用人环境,为好干部的健康成长持续加力、营造氛围,可以说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是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之策。

 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组织要兴旺发达,不是勉强使人们归顺自己,而是要努力创造环境和条件,吸引五湖四海的优秀的人才汇聚到自己的事业中来。在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今天,必须紧密联系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状况,进行立体的、动态的、深层次的政治生态环境营造。

 二、目前政治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危害 以问题为导向,是改进作风最有效的方法,是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最佳途径。善于发现问题,清醒正视问题,才能有效解决问题。调查表明,当前政治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及危害:

 ( ( 一) ) “一把手”负责的体制机制带来“一言谈”。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 80 年代曾指出:“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就是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不适当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党委的权力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

 记,特别是集中于第一书记,什么事都要第一书记挂帅、拍板。党的一元化领导,往往因此而变成了个人领导。全国各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个问题。” ( ( 二) )。

 “官本位”主义挑战社会公平正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封建社会衡量成功的综合标准,其中最高境界就是“治国、平天下”。换句话说,把做官升官看作人生最高价值追求,并以此立功、立言、立德。因此,整个社会便以是否为官、官职大小、官阶高低为价值尺度,来衡量人们的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类似这些耳熟能详的励志口头禅,就是“官本位”意识的真实写照。“官本位”的思想意识在现代干部队伍中也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一是唯上是从,上级个别领导者的意见往往就是上级的意见;二是特权思想,政治待遇、福利待遇等等,一切都与职务紧密挂钩,人的身份、地位和价值均可由官阶来定尊卑;三是权术横行,权力可以为满足政治体系的利益要求而牺牲社会和公众利益;四是重权轻制,以言代法,制度、法令、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严重不足;五是家长作风、个人崇拜、衙门作风等现象屡见不鲜。

 ( ( 三) )。

 “潜规则”让现行的法规制度形同虚设。“潜规则”有时胜过法律法规,一些领导干部成了下属的“老板”、“老大”,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按家族生意来经营打理。有的干部

 精于“不做事没事”、“做事会出事”和“不说好,说不好,不好说”的为官之道,有的干部奉行“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级调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有的干部以“揣摩上意”为做官真经,对上吹吹拍拍,曲意逢迎,对下喝五吃六,官派十足。有的干部利用血缘、地缘、业缘、学缘、姻缘等多种关系,像蜘蛛一样不断织密利益网,延伸利益链。不奉行“潜规则”、埋头苦干的清流,反倒成了“不开窍”的“异类”。

 ( ( 四) ) 畸形的政绩观背离干事创业的初衷。客观地讲,现在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主要采用任命制,仍存在“少数人选人”和“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弊端,“火箭式”的拔苗、“钦命式”的点将,致使一些干部乐衷于“找捷径”、“攻偏门”,助长了干部队伍的浮躁情绪,纵容政绩观的畸形发展,往往不顾客观条件,少则几十万、几百万,多则几千万甚至上亿元搞“政绩工程”、“钓鱼工程”、“盆景工程”。其结果,上一届所谓的“政绩”成为后几届的包袱,“政绩”变成“政疾”。一些媒体对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过分渲染、对善于作秀的干部的盲目报道和对领导干部个人政绩的过分夸大,淡化了对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干事业的典型宣传,淡化了对集体领导作用和成果的宣传。

 ( ( 五) ) 严重的形式主义混淆视听。一些领导干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好摆门面、耍花架子,终日沉迷于文山会海、应酬接待,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有的大话、空话、套话连篇,工作飘浮、虚报浮夸;有的习惯于当“甩手掌柜”、做“二传手”,层层批转,坐而论道,不干实事。尤其严重的问题是,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的干部越来越少。在一些干部中,“真实的谎言”成必修课,“川剧变脸”成必练功,“和珅”似人物大行其道,“纪晓岚”似人物靠边站,就连组织部考察干部也难听到真话。

 三、原因分析 任何问题的形成都有其滋生的土壤,不追本溯源,就不能探因究理、正心固本。综合分析当前政治生态建设的总体状况,主要原因是“五个欠缺”。

 ( ( 一) ) 政治生活欠严肃。有些领导干部对党的政治理论不学习、不研究、不领会,对民主议事的规定、规则执行不自觉、不认真;部分乡镇部门组织生活、民主生活少之又少、有的甚至流于形式;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利器钝化生锈,党味不足、辣味不浓,使“一把手”权力得不到有效制衡和监督,其他班子成员得不到真正帮助;少数地方部门“一把手”议事决策时“一孔出气、一鸟独鸣”,容不下不同发声,听不得半点意见,在重大决策上独断专行,唯我独尊;个别党员

 领导干部在行权用权上以权谋私,进行权权交易、权钱交易,大搞利益输送。如此种种,虽属少数个别,但却如滴墨入清水,混浊了地方的政治生态环境。

 ( ( 二) ) 纪律规矩欠 刚性。一是还存在不讲政治个例。个别党员干部不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涉及党的方针政策随意发表评论,口无遮拦,毫无顾忌,甚至对上级决策部署阳奉阴违,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二是还存在不守规矩怪圈。拉小山头,搞小圈子,致使“老乡圈”、“同学圈”、“玩乐圈”等各种利益“圈子”客观存在。三是还存在不要原则的操作。特别是在经济利益突出的项目建设、工程发包及重大资金使用上依然存在着不讲制度讲关系,不讲程序讲运作,不讲公平讲摆平的诸多不正常现象。这些不讲纪律、不讲规矩行为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嘈杂了政治生态环境。

 ( ( 三) ) 选人 用人欠引导。受政治生态诟病的影响,仍然存在“三信三不信”的选人用人怪论怪象。一是信潜规则不信明规则。“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级调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的潜规则仍被一些干部信奉。同时,选人用人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腐败问题也助长了极少数干部“找捷径”、“攻偏门”的浮躁情绪。二是信“作秀”不信做事。为拉选票、积累升迁资本,极少部分干部仍然用“作秀代替做事”,耍花架子,搞门面盆景,沽名钓誉、虚报浮夸,误

 导干部考核,以至于产生了“谈匠不如搞匠”的思维误区。三是信资历不信能力。由于论资排辈的惯性影响,年轻干部滋生熬日子、混资历的消极思想,使得干事创业的锐气受挫,积极进取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不强。诸如此类,危害了选人用人的政治生态源头。

 ( ( 四) ) 作风建设欠持久。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在作风建设上主要存在“九大问题”。即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坐而论道,自说自话;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急功近利,好大喜功;重权轻责,胡乱作为;心浮气躁,虎头蛇尾;慵懒散漫,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得过且过;贪图享乐,挥霍浪费。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对上吹吹拍拍、曲意奉承,对下官气十足、颐指气使;干事创业“玩空手道”、“练假把式”;宏观布局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等等。虽进行了多轮整治,但时有回潮反弹,仍是影响政治生态的主要问题。

 ( ( 五) )。

 履职尽责欠担当。少数领导干部遇事“难”字当头、“退”字当先,遇到矛盾和问题,上推下卸、左躲右闪,能推则推。有的八面玲珑、四处讨好,当“两面人、老好人”,把“不表态”当法宝,把“打哈哈”当护身符。有的在驻村包点上沉不下去,在督导检查上走马观花,在民主生活上只放礼花,在落实执行上敷衍塞责等。林林总总,一言蔽之,

 就是在履职尽责不够,担当精神欠佳,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环境中“关键少数”的表率引领作用发挥不够。

 透视现象问题看本质,影响政治生态的根本原因在实际中直观反应在两大方面:

 一是干部管理缺乏科学性和精细化,或者说现有的制度规则没有能够毫无偏差地执行落实。以组织监督管理为例,在党内监督制度体系上以上级监督为主,存在横向监督软弱无力、下级监督不见踪影的体制性缺陷,“上级监督较远,同级监督较软,下级监督较难,自我监督较空,纪检监督较晚”。党政领导班子的班长本应对班子的成员进行监督,班子成员也应对班长进行监督,但是谁在监督?怎么监督?大家在一起共事,都在想“监督不是我的事情,是上一级纪检部门来查来管的事”。领导干部出问题有各个方面的原因,但是缺乏组织监督、日常监督、制度监督和其他方面的监督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问责和惩治力度松弛,无法形成强大威慑力。少数干部为了私利,置党纪规矩于脑后,心存侥幸于问责追究,甚至不惜铤而走险,大搞权钱交易。如不被发现,便高枕无忧,逍遥于法外,如东窗事发,则动用贪腐所得或关系网络,遮掩补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如此反复。此

 种“效应”也就经常被“复制”,慢慢地由“一颗老鼠屎”演变成“一撮老鼠屎”,长此以往,政治生态如何优化? 四、路径与对策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环境,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既靠党中央层面的推动,又需要各级组织的协力构建。对于组织部门而言,更是责无旁贷。

 ( ( 一) ) 不断加强思想建党。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迫切需要推进组织工作的文化传承创新,建立新型的组织模式,使组织形成一个充满协作、参与、沟通、信任气氛的生态系统。一是要不断强化党性教育。紧紧抓住思想建设这一根本,时刻为党员干部清神醒脑;砥砺锤炼党员干部品格;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基础,切实为党员干部“充电、补钙”,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自觉筑牢思想上的“防腐墙”,增强政治上的“免疫力”,从而营造思想意识范畴的良好政治生态。二是严格立规建制规。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将“严”字贯穿立规建制,常治常管始终,形成从严治党管党的长效机制。并结合县域实际,以惩防体系建设为总揽,以规范资源权、财经权、人事权“三大核心权力”运行为重点,进一步锁紧关键环节、堵住关键漏洞,把制度的笼子扎得更紧、更密、更牢。坚决维护相关规定、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强化执行力,始终坚持在制

 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对那些罔顾制度、规定,顶风违纪的人,坚决查处,不搞“下不为例”,以严规严制促进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三是增强法治思维。净化政治生态,必须把加强法治建设作为根本点和着力点。要提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和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自觉学法、尊法、守法、护法,坚守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增强法治意识,营造法治氛围。做到依法办事、照章行事、按程序决策,以法治保障业已构建的良好政治生态安全。

 ( ( 二) ) 推动民主制度落地生根。一是必须坚持和完善党内最基本的民主制度,进一步理顺党内权力的正常关系——由全体党员的权力到党代会的权力、到全委会权力、到常委会权力、再到书记个人的权力,完善党组织的集体领导,完善权力运行机制和权力制约机制。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和党委议事规则及决策机制,有效防止民主、集中“一头重”,出现决策“一言堂”和各自为政的分散主义现象。要切实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既“真刀真枪”,“红脸出汗”,又出以公心,帮助同志内省改过、成长进步,从而为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好的“气候”环境。二是要推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使“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落在实处,确保组织生活起到“除

 尘”“过滤”作用,及时阻隔不良风气侵蚀。落实党章规定的普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各种权利,最大程度地实现党员充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志,顺畅自主地行使党章、宪法赋予的民主权利。三要坚持党务公开,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党的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和报告工作的制度,树正气,讲真话,做实事。还要深入不断探索党内民主发展的相关问题,使之进一步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充分释放出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功能。

 ( ( 三) ) 坚持完善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机制。净化干部“官念”,改革制度设计,选准、用好干部,是干部成长进步的重要导向和优化政治生态的关键所在。要注重以正向激励、目标激励、内在激励为主来设计干部管理制度,建立起保障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培养干部忠诚的长效机制。一是坚持制度选人标准不走样。要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体现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选拔、任用、考评、奖惩体系,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为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择优录用,坚决重用那些重实干、肯奉献、形象...

篇三:营造政治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政治生态的对策建议

 优化政治生态的根本目的是营造为民务实、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民主和谐的政治环境,并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引领社会风气。政治生态是一个长期培育、持续建设的过程,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抓住作风建设这个重点,营造为民务实的环境。不断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营造为民务实的环境,是优化政治生态的基础和重点。通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当前我市干部作风有了明显好转。但作风建设贵在“常”“长”二字,必须坚持不懈的反对“四风”,不断清除影响政治生态的污染源,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要巩固扩大教育实践活动的各项成果,持之以恒的抓好作风建设。通过建立务实管用的制度,切实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形成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要不断强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执行力和战斗力,切实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强化自律意识和纪律观念,既以身作则、严格自律,又敢抓敢管、认真负责,加强对分管领域干部作风的教育监督;要大力宣传勤政廉政典型、社会道德模范、平凡感人事迹,引领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利益观,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是用好惩治腐败这把利器,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坚定不移惩治腐败、科学有效预防腐败,既是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重要内容,也是有力保障。要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各级党委(党组)书记要知责、明责、守责、担责,真正把主体责任落到实处,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管好干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争做清廉为官、事业有为“双为”干部。各级纪检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督责任,用工作实绩来树立监督权威;要用好惩治腐败这把利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坚决查处一个,绝不姑息迁就;要坚持严惩与预防两手抓,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治病救人,对反映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党员干部,及时了解核实、诫勉谈话,防止小错酿成大祸。要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认真落实各项监督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不断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要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认真践行好干部的“五条标准”和“三严三实”要求,自觉抵制私心贪欲,让清风正气充盈心间。

 三是把握选人用人这个关键,营造干事创业的环境。

 三是把握选人用人这个关键,营造干事创业的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人用人历来是反映政治生态的风向标和关键所在。要坚持树立注重品行的导向、科学发展的导向、崇尚实干的导向、重视

 基层的导向、鼓励创新的导向、群众公认的导向,真正把那些政治靠得住、工作有本领、作风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要严格把好干部选用标准关,严格遵守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选拔使用“善谋事、会创新、能落实、敢担当、重品行”的好干部,杜绝出现“带病上岗”、“带病提拔”等现象;要严格把好干部选用审批关,对拟提拔人选充分酝酿,广泛听取意见,特别是对破格或越级提拔干部的必须从严掌握,真正拧紧干部选拔任用的“水龙头”,堵住“跑冒滴漏”;要严格把好干部选用纪律关,对拉票贿选、买官卖官、跑官要官等违纪行为决不能放过,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选人用人不正之风;要不断完善干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增强考核的科学性、规范性、操作性和实效性,为选人用人提供依据。

 四是强化制度建设这个根本,营造民主和谐的环境。制度是管长远的根本性因素。加强政治生态建设,营造民主和谐的社会环境,既要靠干部自觉更要靠制度监督。要按照《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不断推动组织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要健全党务政务透明机制,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健全城乡群众参与重大公共政策制定、实施、评估监督的制度和办法;要建立民意调研机制,充分发挥人大、政协联系群众广泛的优势,探索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联系点

 制度,深入群众了解社情民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构建和谐促进机制,通过重点监督事关民生、群众普遍关注的行业和部门,消除群众疑虑和误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要完善群众利益保障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新闻媒体和网络反映群众利益诉求的作用,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反映和解决。

篇四:营造政治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政治生态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县纪委:

 为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根据县纪办《关于做好净化整治生态问题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9 月 7 日至 8 日,我局认真开展了净化政治生态的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 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工作中,我局通过召开机关干部会议,按照党章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十二个方面的内容,认真讨论,梳理归纳总结了问题20 条,其中:坚定理想信念方面 4 条;严明党的纪律方面 5 条;保持党同群众血肉联系方面 2 条;坚持民主集中制 2 条;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方面 4 条;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3 条。

 二、存在的问题 (一)坚定理想信念方面

 1.对政治生态理解认识不深。部分领导干部对“政治生态是什么,有什么内涵和要求”等问题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准确具体把握。有的党员干部简单的把政治生态与反腐倡廉等同起来,认识具有片面性。

 2.不能长期坚持指定的学习制度。存在工作忙就把学习放一放,学习督促检查不够,每年虽然能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但是在进度上不能与计划步调一致。

 3.“四个意识”还不够牢固。主要表现为一些干部的大局意识不强,看齐意识不够。

 4.抓党建工作的力度不大。由于业务工作量比较大,致使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不能一起部署,部分党建工作滞后。

 (二)严明党的纪律方面 5.工作纪律松散。存在个别干部签到不及时或者只签到不签退现象。

 6.贯彻责任制的积极性不高,工作被动应付,存在畏难思想。部分干部对承担的工作能拖则拖,不推不动、不拨不转。

 7.对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监督不严格,奉行好人主义,对干部工作中出现的错误不能明确指出。

 8.尚未设立纪检监察岗位,履行监督执纪问责不够好,约谈监督制度不健全。

 9.个别干部缺乏干事创业激情,对自己处理问题方式方法不自信,一切唯领导、唯文件、唯指示行事办事,有时候处理工作缺乏主张和见解。

 (三)保持党同群众血肉联系方面 10.创新意识不强。个别干部思想观念转变不及时,习惯于凭经验、凭老办法看问题、办事情,面对新常态、新要求束手无策,面对工作任务,缺乏攻坚克难的志气、敢闯敢试的锐气、大胆负责的勇气,不敢啃“硬骨头”。

 11.处理群众的事情,过于简单直接,缺乏耐心。

 (四)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方面 12.党内生活中个别党员干部不讲意见,只是一味的服从,不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只等领导最后做决定。

 13.存在对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问题,个别人员执行不够积极主动,集体意识不够强烈。

 (五)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 14.“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够深入。个别党员干部只停留在学的层面,学习缺乏钻研精神,缺少思考,学习针对性不强,重点精读少,缺乏“挤”劲和“钻”劲,对政治理论的实质精神理解不够深刻。

 15.党内组织生活不严肃。因为全局干部数量较少,业务工作量大,造成“三会一课”和支部党员谈心交心活动有时候不能及时开展。

 16.召开民主生活会时,不敢动真碰硬,提出的问题不明确不深刻,局党组班子成员之间提出的问题不明确不深刻,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指出本人及他人身上存在的实质性问题,没有起到“红红脸、出出汗”的目的。

 17.党建软件资料整理不完善、不规范。

 (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18.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存在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忧患意识淡薄问题。提出问题紧紧停留在口头上,未严格按照要求改进。

 19.改革创新意识不浓,主动性工作能力不强,存在工作不够细致入微,对提出的批评问题克服积极性不够。

 20.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不深刻,对存在的问题避重就轻,不能就事论

 事;自我批评蜻蜓点水,不痛不痒;批评别人“和风细雨”,不及实质。

 三、整改措施 针对此次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局高度重视,特制定以下整改措施:

 (一)抓严教,落实思想建党。根据“两学一做”学习要求及计划,每周组织一次政治理论学习和交流,每月定期组织一次思想交流和教育培训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思想教育工作座谈会,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上见实效,在认真学习中央领导集体的优良作风上动真格,在真学真懂、真信真抓、真改真用上下功夫。原汁原味学,学原著、悟精髓,努力做到学深学透、入脑入心;创新方法学,靠生动活泼的形式提高学习效果;联系实际学,紧密结合工作和实际,认真思考、研究、探讨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二)抓严责,落实从严治党。一是严格政治纪律制度约束。切实应用《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加强党内制度约束,不搞特殊,不搞例外,严格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工作职责。二是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把组织生活真正重视起来,像海绵中挤水一样挤时间搞好组织生活,切实将提高组织生活质量作为改善局内政治生态的抓手,坚持不懈的开展下去。

 (三)抓严管,落实从严治吏。一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制定和完善各岗位职责、财务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办公用品采购、请销假制度、首问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各项制度,以严格的制度约束人。二是加强行风建设。引导干部职工爱岗敬业,努力学习旅游业务知识,增强服务意识,树立良好形象。三是认真落实党内监督条例,严格执行《廉政准则》8 个禁止、52 个不准、“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双十条规定和市委十六项规定”等各项规定。四是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实行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议事制度,班子成员讨论研究具体事宜时不搞“一言堂”,都能畅所欲言,最终达成一致。五是深入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将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机关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将部门职能、机构设置、工作流程、审批程序、工作时限等信息,及时向全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关于政治生态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党的政治纪律是维护党的政治原则、政治方向、政治路线,规范党组织和党员的政治言论、整治行动、政治立场的行为规则,是党最重要的纪律,是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是立党之纲、治党之需、强党之要。

 根据省市县纪委的要求,我局按照党章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开展了净化政治生态调研。现将调研报告汇报如下:

 一、充分认识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是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战斗力的根本保障,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首要着力点。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为党组织和党员遵守党的政治原则和组织原则、接受监督、严明党纪等方面确立了规矩、提供了遵循。为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维护党内的团结统一、重塑党组织的纪律性和约束力,净化了党的政治生态。

 二、梳理出来的问题 一是目无组织、我行我素。有的热衷于拉拉扯扯、相互利用,到处攀关系、找路子,不搞团结搞团伙,营造自己的势力范围、培养自己的个人圈子,三五成群、亲亲疏疏。同学会、老乡会、战友会之类“小圈子”风气屡禁不止,有事无事聚在一起“搓一餐”,喝个小酒、打个小牌,看着好像漫无目的,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是强化小圈子关系,将来好相互提携、相互照顾;有的视组织程序为无物,擅作主张,我行我素,或是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先斩后奏、边斩边奏,甚至斩而不奏;有的习惯当领导,不习惯当群众,“大事小事一言堂”,该组织民主决定的,越权专断、专横跋扈,个人说了算;有的请假,请假报告刚递过来,人就已经走了,甚至在外打个电话回来。特别是值班值守的问题,上级明确要求节假日必须在辖区内值守,但有的同志相互打掩护、唱双簧;有的单位重大事项、重要信息不按规定及时向单位、局领导报告;有的同志报告个人事项时,该报的不报,或者遮遮掩掩,瞒报虚报;有的拿功劳当资本,自恃能力强贡献大,端架子开条件;有的拿资历要待遇,组织没提拔有意见,岗位不满意有牢骚,待遇不合意有怨言,闹情绪撂挑子;有的把分管领域当私人领地,针插不进水泼不进,搞独立王国。

 二是信口开河、自由散漫。有的对中央的政策说三道四、指指点点,把说怪话、发牢骚当成“有个性”;有的把跟上级唱反调、出风头当成“有能耐”,对社会舆论产生了错误导向;有的同志喜欢四处寻问、八方打听,把传谣言、猜内幕当成“有本事”;有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当面不说,背后乱说;有的会上不说,会后乱说;有的在一些涉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大问题上,信口开河、妄加评论,散布一些与党中央和上级党委不一致的论调;有的个别同志习惯当“评论员”,自己不干事还指手画脚,特别是敏感问题,乱说话、瞎议论;有的管不住自己的“嘴”,跑风漏气,通过隐喻、暗示的方式,通风报信,决策出不了会议室;有的同志热衷于当“地下组织部长”,到处打探消息,捕风捉影、无中生有;有的使用微信、微博极不谨慎,随意传播政治谣言,公然散布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

 三是明哲保身,随波逐流。有的认为大家远在基层、位卑言轻,犯不了政治错误,面对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现象不抵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对社会上的错误思潮、错误行为、错误倾向缺乏鉴别力、免疫力和抵抗力。对在网上、微信上发现一些不利于党、不利于国家的政治言论、政治笑话,不能自觉抵制;有的对一些诋毁诽谤党和政府的反动言论视而不见,当政治逃兵,在政治言论上该一致的不一致,该斗争的不斗争。

 四是观念淡化、纪律松弛。在会风会纪上,不按要求参加会议或者派人顶替会议的问题,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有的虽然到会了,但玩手机;有的在执行八项规定上,铺张浪费等现象也还没有完全杜绝。公车私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但公车“公用”的问题很突出,没有车不出门,车出门就是一整天;有的在转变作风上,存在庸政懒政怠政、不作为现象,有的上班玩游戏、炒股票、上淘宝等。有的窗口单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有些部门门倒是好进了,脸也好看了,但就是事不好办;有的在生活作风上,八小时之外纪律松弛,玩风盛行,尤其是打麻将,一到休息日,明目张胆、无所顾忌。

 三、工作措施 从严管党治党,最终还是要靠党章、党规、党纪,用制度规定管人、管权、管事、管长久。要坚持把党的纪律作为管党治党的尺子,把纪律建设与“三严三

 实”专题活动有机结合,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政治风气,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让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积极营造守纪律、明规矩、强约束的浓厚氛围。对此,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中纪委七次全会、省十三党代会、省纪委七次全会精神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纪委七次全会、省十三党代会、省纪委七次全会结束以后,我局高度重视,组织召开了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学习传达会议,要求局属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学习讨论,领会会议精神和基本要求,撰写学习笔记,用会议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实践。

 2、县司法局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总体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净化政治生态的具体措施 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及市司法局的领导下,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路线、方针、政策上同党中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用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引导党员干部行为。在学习作风方面,采取定期组织学习、召开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按照“四讲四有”的标准,定期开展对照检查,找出差距,加强整改,从保持党的先进性出发,坚持不懈地抓好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在工作之余,坚持学习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政治理论、法律知识,推动全县司法行政工作全面开展,党员干部的政治观念和大局意识显著增强。在工作作风方面,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班子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教育,切实增强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的同时,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多方位的监督制约机制,着力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没有利用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没有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的行为;遵守公共财物管理和使用的规定,没有假公济私、化公为私的行为。

 1.履行监督责任,开展监督执纪问责、加强线索处置,运用“四种形态”的情况

 我局领导班子对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工作高度重视,并在具体工作中实践运用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一是不断提升思想认识。以““两学一

 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强化《党章》、《准则》、《条例》的学习,培养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和党性意识,利用组织生活会开展经常性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二是不断转变执纪方式。按照“四种形态”的要求,明确执纪重点,规范执纪流程,转变执纪方式,提升执纪效果。结合实际深化廉政谈话提醒制度,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教育提醒,坚持抓早抓小,抓细抓常抓长,实行关口前移,对全县司法行政工作实施,结果,进行了全程跟踪监督,切实做到了防微杜渐。三是不断拓展监督举措。在加强对局属各单位、各部门工作监督基础上,把监督工作向服务对象延伸,推进公示公开等制度落实,不断提高早期发现问题的能力。四是不断落实“两个责任”。根据市、县纪委文件精神,把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要求,贯穿到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的各方面,不断推进、压实“两个责任”落实和深化。在加强监督的同时,不断加大执纪问责力度,使党员干部行为...

篇五:营造政治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建议思考

 2014 年 6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党的十九大把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作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1949 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生态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利益集团的羁绊以及转型时期的陷阱,当前我国政治生态建设也存在许多问题,对政府公信力的建立、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一、当前中国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

  1. 政治生态的价值标准出现偏离

 首先,在目标导向方面重视效率轻视公平。一些地方政府单纯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把 GDP 作为工作的唯一目标,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甚至违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不顾环境的承载能力,盲目上项目,只追求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发展,出现了很多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地方政府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却没有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差距逐渐增大,在社会分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强势群体、中间群体和弱势群体几大阶层,而弱势群体位于金字塔的底端,人数庞大,阶层固化严重,难以向上流动,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导致他们在政治系统中逐渐被边缘化。正如西方一位政治家所言:“GDP 并没有考虑到我们孩子的健康,他们的教育质量,或者他们游戏的快乐。它也没有包括我们的诗歌之美,或者婚姻的稳定;没有包括我们关于公共问题争论的智慧,或者我们公务员的清廉……简言之,它衡量一切,但并不包括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东西。”

  其次,在价值取向上重视权力轻视责任。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更应该服务于人民。但是,我国政治体系的层级式机构体制长期以来使地方政府形成了只對上级负责的习惯,忽略了人民和社会的需要。一些官员往往重视手中拥有的权力,忽略或者回避应当承担的责任。责任的模糊以及政治评价体系尚未建立,直接导致政府的权力与责任失衡。权

 力过大,缺少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往往导致地方官员决策随意性大,愿意搞“形象工程”,不注重实际效果。

  2. 政治生态链断裂导致腐败

  运用政治生态理论来分析我国政治腐败问题的根本原因实质上是权力运作链出现断裂而破坏了权力运行的良性生态问题。在权力腐败问题上,更为直接和根本的原因就是传统的干部制度,其核心是干部任用制度。目前,我国政府在干部任用上主要有选任制、聘任制、考任制和委任制。其中委任制是政府官员任命中最主要的方式,主要是由有任免权的机关在干部管理权限内依照有关规定直接指定下属官员的一种干部任用制度,这就不可避免会出现权力为所有者、也就是干部任用权的掌握者负责和运行的状态。由此,在权力的具体运行过程中,权力行使者唯上不唯下、唯官不唯民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同时,由于现行干部任命制自上而下的单向性特点,缺少自下而上、以及来自横向的监督制约机制,对下级官员的任命往往带有主观随意性,会出现任人唯亲、结党营私、卖官鬻爵等腐败现行,并极易出现集体共犯式的塌方式腐败。由于权力运行的诸环节被高度叠加于一人或几人,极易形成暗箱操作,从而失去监督和制约,即使存在监督制约机制,也会由于权力运行的隐秘性,使监督制约机制形同虚设。在此背景下,由于权力滥用所导致的腐败就

 在所难免了。这就是权力体系在权力来源上的自闭性导致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权力体系的自闭性割断了权力体系与外界环境,尤其是人民群众的生态联系,造成了政治生态链的断裂,最终导致权力的腐败。

  3. 政治文化发展迟滞

  从政治生态理论的视角看政治文化,既要立足于政治体系,又要超越政治体系,着力于政治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生态关联。有什么样的政治文化,便会有什么样的政治发展状况。也就是说,一定的政治文化是一定的政治发展的土壤,一定的政治发展是一定文化在政治制度与观念上的体现。总体来说,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目共睹,但政治文化的发展明显落后,影响力也比较弱。主要表现在:一是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明显地伴随着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的因子,因为虽然旧体制已经被新体制所代替和超越,但传统的价值观念却会游离于旧的体制,通过人们的代际遗传而寄生到新体制中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实质是以维护王权为特征的文化,它具有典型的臣民文化特征,“官本位”思想浓厚。虽然封建社会早已被推翻,但是以专制主义、等级制度、权力崇拜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仍以顽强的生命力影响着当代中国的政治生态。二是规则文化缺失。很多政府官员的灵魂深处都还存在着蔑视规则、破坏程序的潜

 规则倾向,形成了关系社会、熟人经济、裙带之风的不良风气。吴思曾说:“就中国社会在正式规定的各种制度之外,在种种明文规定的背后,实际存在着一个不成文的又获得广泛认可的规矩,一种可以称为内部单程的东西。恰恰是这种东西,而不是冠冕堂皇的正式规定,支配着现实生活的运行。”他们对制度没有敬畏之心,对规则没有恪守之意,实行人治大于法治,用潜规则消解明规则,最终必然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基层政治生态效应。

  二、加强制度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墨子说,“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奥地利哲学家波普曾说:“我们需要的与其说是好的人,还不如说是好的制度。我们渴望得到好的统治者,但历史的经验向我们表明,我们不可能找到这样的人。正因为这样,设计甚至使坏的统治者也不会造成太大损失的制度是十分重要的。”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建设最根本的就是加强制度建设,如果制度建设存在短板,缺少完善的制度体系,就会出现“木桶效应”,严重影响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以改革创新精神补齐制度短板,真正使党的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管理严起来、实起来。”当前,从解决党内存在的重大问题,净化政治生态的角度,还需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制度建设。

 1. 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推进干部任用制度改革

  党内民主是基层民主的逻辑前提,政治民主是社会民主的逻辑前提。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完善党内民主制度,通过程序设计,充分发挥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解决党内政治生态长期存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人身依附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必由之路。端正选人用人风气,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是改善政治生态的风向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是干部的“筛选机”和“净化器”,“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治安之本,唯在得人。”用民主的方式推进干部任用制度改革,就是选拔和推荐党的领導干部,应在党员和群众中广泛征求意见,保证选举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在程序上排除暗箱操作的不正之风,形成“尊重民意、知人善任、任人唯贤”的选任导向和“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的用人氛围,真正选出“德才兼备”的好干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正淘汰法则,以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推动政治生态良性发展。

  2. 推进监督制度改革,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监督制约体系,

 总会有腐败现象发生。1949 年以来,我国已经建立了广泛的、多渠道的基层民主监督制度,包括党内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监督、人民群众监督、社会组织监督,以及十八大以来的巡视制度等,构建了全方位的监督体制,对于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在政府还存在着监督主体比较分散、监督责任不清、监督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不足等问题。下一步应进一步完善监督制度,重点加强对权力运行全过程的监督,特别是对权力的授予、行使和运行结果等环节的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建立、加强基层问责制度,把监督检查、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结合起来;尤其要加强对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监督,破解一把手监督的难题;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利用好巡视制度这把“利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积极性,构建全方位基层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 完善法律法规,优化法律生态环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努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优化法治生态环境,用法律来规范政治权利的合理、有序、廉洁运行,是加强政治生态建设的根本途径。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首先要求领导干部应对法律心存敬畏,牢记法律红线不能逾越,法律底线不能触碰。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手握戒

 尺,动有所虑。其次,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要求领导干部要按照法律行使权力。领导干部应牢记: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任何权力都应在法律的限制、约束和规范下行使。最后,完善的法律还需要严格的执行。有了法律而不能有效实施,再多的法律也是一纸空文。虽然,我国的法律体系还有待完善,但是现有的法律更需要严格执行,杜绝漠视法律、法外开恩,以人代法等情况的出现,坚决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不容情,违法必究。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