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体质真的有酸碱之分?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酸碱 之分 体质

众多商家近年来不断向消费者灌输一个概念: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认为体液偏酸会导致人的免疫力降低,易患感冒及其他感染性疾病。这一理论认为,人类的大部分疾病都是因为“酸性体质”造成的,这些疾病涵盖了当前几乎所有的常见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并称大部分癌症患者的体质都是酸性的,因此提倡人们食用“碱性食物”。这一理论的出现,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和信任,成为他们奉行的金科玉律。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医学界从无酸性体质之说,只是人在患严重疾病时才会酸中毒。

碱性补充剂有必要服用吗?

机体在能量代谢分解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乳酸、磷酸等酸性代谢产物,这些酸性代谢产物聚积在血液、肌肉、大脑、内脏等组织中,就会使人体产生肌肉关节酸痛和疲倦乏力等不适感觉。此时,一味地多吃肉类等酸性食物,会加重血液的酸性化,不利于代谢产物的排出,难以解除肌肉酸痛和倦怠乏力感。要消除这些不适感,必须把这些代谢的“废物”中和并排出体外,应适当多吃些寓含维生索、纤维素的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中和血液酸性,保持血液弱碱性,才能促进代谢产物的排泄,维持肌体酸碱的基本平衡,尽快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

然而,碱性食品并非吃得越多越好,正常人通过化学制剂来补充碱性物质也不可取。营养素的最佳来源就是食物,通过服用碱性化学制剂来补充营养,远不如注重一日三餐的营养搭配来得好。化学制剂类的保健品不适合长期服用,更不能形成依赖,否则可能引起中毒危险。

酸性真的有害,碱性真的健康?

西医观点 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体内不可避免地产生含酸的代谢产物(碳酸、乳酸等)和碱性产物。但人体有三个调节系统可以进行酸碱平衡,肾脏可以通过尿液排掉多余的有机酸,呼吸会快速排掉很多酸性成分,体液也会中和酸碱平衡,因此正常生物体的体液酸碱度(pH值)总是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所以体质不会是酸性的。

中医观点 中医方面并无“酸碱体质”之说,只能说人体在摄入过多酸性物质之后,可能会出现“阴虚”症状,诸如虚热、盗汗、睡眠不沉等。不过,出现这些症状并非都是酸性在作祟。

人体出现酸碱不平衡的状态,通常是患病所致,当以上三大调节系统出了问题,比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情况下,人体内的酸碱平衡才会被打乱,出现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在医学上,如果体液pH值低于7.35,就属于“酸中毒”,而这是严重的疾病,必须治疗。“酸中毒”主要有一过性和长期性两种,一过性酸中毒可以迅速恢复,比如暂时性呼吸道梗阻,机体产生无氧代谢,导致血液偏酸;长期性酸中毒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肾小管酸中毒,多由药物、风湿免疫疾病、干燥综合征等疾病引起,二是肾功能受损,导致体内的酸性物质排不出去。如果血液偏酸,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有些宣传材料上称,谷物、鱼、肉、蛋等酸性食物摄入过多,可以导致酸性体质,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疾病;而蔬菜、水果属于碱性食物,能够纠正酸性体质,防治慢性病。他们把糖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这最基本的三大营养要素,都划归为酸性食品,按照他们的逻辑,都应该少吃或者不吃。那么,缺乏了这三大营养要素是什么后果呢?起码是营养不良,抑或是严重的营养不良!最后还可能导致机体脂肪分解,反而会使体内酸性物质增多。

食物真能引起体质的酸碱变化?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环境非常稳定,我们所吃的食物并不会轻易改变人体的酸碱度。因为体内有一些非常重要的缓冲物质,像碳酸盐、磷酸盐和蛋白质等,它们可以防止体内酸碱度发生急剧变化,使身体不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同时机体还能通过肺、肾等脏器进行调节,以保持人体生理需要的pH值。因为这些缓冲机制,不管摄入什么食物,都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影响。外界酸或者碱不能改变人体pH值。要知道,任何食物要经过的第一关就是胃,然后才是肠。在这样的缓冲机制下,任何食物在胃里都呈酸性,到了肠里就都变成碱性的了。因此,试图通过饮食来改变体内的酸碱度是不可能的。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