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自拟健脾降酶汤治疗转氨酶升高36例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转氨酶 升高 健脾 治疗 降酶汤

[关键词] 健脾降酶汤;中药;转氨酶升高

[中图分类号]R5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0(b)-076-01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表现,是临床上用来衡量肝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它虽不具有特异性,但其高度的灵敏性被临床医师普遍认同。在临床看到,部分慢性肝炎病人ALT反复波动或持续升高常使病人情绪不安与紧张。所以降酶治疗对于稳定病人情绪与改善病情均有裨益。慢性肝病和结核病病人在我国具有较多的人群,慢性肝病本身对肝脏的损害和长期服用抗结核药对肝脏的损害已被人们广泛关注。笔者近几年来,利用门诊病人复诊率高的特点,以辨证论治为指导原则,对转氨酶升高的36例病人用自拟健脾降酶汤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选病例均来自门诊,36例病人都通过肝功能检验,转氨酶值均大于50U/L,小于360 U/L,平均205 U/L。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35岁,平均年龄21岁;服抗结核药后升高8例,乙肝28例。病程15 d~2年,平均372 d。

1.2 治疗及观察方法

以自拟健脾降酶汤加减治疗,基本方:党参20 g,白术15 g,茯苓15 g,山楂15 g,神曲10 g,黄芪50g ,茵陈15 g,大黄12 g。黄疸明显者加重茵陈至30 g,山栀12 g。黄疸日久不退,加丹参20 g,泽兰12 g,红花12 g。黄色晦暗加附子15 g,干姜15 g。以上中药加水300 ml,浸泡1 h,煎汁100 ml,再复煎取汁100 ml,两次药液混合,分三次服。待转氨酶降至正常后,以基本方为末,每次10 g,开水冲服,连服1个月以巩固疗效。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根据1991年12月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天津会议讨论通过的病毒性肝炎中医疗效标准制定分级。①显效,临床基本治愈,主要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②有效,主要症状消失1/2以上或好转2/3以上,肝功能部分恢复。③无效,主要症状及肝功能都无明显改善。

2.2 治疗结果

26例乙肝显效,8例药物性肝炎基本治愈,2例乙肝无效。总有效率为94.44%。

3 典型病例

病人,男,8岁,因发热,咳嗽,消瘦,腹胀10 d来诊。查体见形体消瘦,精神萎靡,心率增快,双肺可闻及少量湿啰音。X片示少量胸水。腹部B超示腹腔少量积液。在我院儿科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3 d,病情稍有好转,遂转重庆某儿童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腹膜炎。住院治疗15 d,胸水、腹水消除。嘱出院后继续用抗痨药治疗,同时服用肝泰乐保肝。1个月后复查肝功,转氨酶198 U/L。来我处就诊,仍见神疲、乏力、纳差一派脾虚之象,予以自拟健脾降酶汤,服用1周后转氨酶下降为正常。后每月服用1周,直至抗痨药用满6月止,转氨酶一直未见增高。半年后复查肝功能也无异常发现。

4 讨论

笔者认为,肝脏损害引起的转氨酶升高其基本病机是脾胃虚弱,湿热内生。从临床表现来看,如乏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恶心、厌油、多数出现黄疸。其中,乏力、食欲不振、便溏、腹胀属于中医脾胃功能障碍。对于黄疸,《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提出“湿热相搏”是黄疸的直接原因,“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湿热当不离脾胃。张仲景继承了《内经》湿热发黄的思想,《金匮要略》“黄家所得,以湿得之”,治疗原则指出“诸家病黄,但利其小便”,通过小便而使湿邪有所出路,治疗仍在脾胃。从病情演变来看,初期使气血郁滞不畅,久则邪伏血分,渐伤脏腑血络,使阴阳气血失调,正气亏虚,正虚邪恋,人体微循环发生障碍,免疫应答紊乱。临床多以脾虚湿热,血瘀多见。本疗法是在脾胃学说的基础上根据“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理论,采用党参,茯苓,白术,黄芪健脾利湿,益气升阳。山楂、神曲、鸡金消积化滞,增强脾胃的运化、传输功能。茵陈、大黄、山栀荡涤肠胃浊气,以至脏腑清灵。肝病多有气血同病之虞,故用泽兰、红花、丹参以行血祛瘀。黄芪与党参相配补中益气,以达扶正祛邪之目的。茯苓、白术与茵陈、山栀、大黄为伍,共奏清热利湿之功。全方相配,有健脾益气,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功。

近代研究证实,黄芪能促进肝细胞合成蛋白质,抑制间质细胞胶原合成,促进细胞免疫,增强网状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诱导干扰素生成增加,增强人体免疫。茯苓降酶降浊,改善蛋白质代谢,增强免疫。大黄抗肝损伤,退黄降酶,清除免疫复合物积聚及其损害。丹参、泽兰、红花能改善肝脏微循环,改善肝脏病理亚微结构,促使肝细胞修复,调节免疫,回缩肝脏,最终达到降低转氨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宗广.对慢性肝炎降酶治疗中辨虚实的体会[J].中医杂志,2002,(5):338.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M].中华内科杂志,2006,(2):162-170.

[3]蒲志孝,蒲永文.对慢性乙肝辨证论治的重新认识[J].中医杂志,2005,(3):183-185.

(收稿日期:2007-08-02)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