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对高师音乐专业中舞蹈专业课程内容设置的分析研究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专业 分析研究 课程内容 舞蹈 设置

摘要:针对高师舞蹈课程设置专业化太强,忽视理论教学和从教技能教学,学生沿袭“师徒式”的教学模式的现状,本文认为改变该现状的有效途径就是科学合理的设置高师舞蹈专业课程。

关键词:高师舞蹈专业课程设置

高师音乐专业中舞蹈专业教育中过分强调专业性,至于舞蹈艺术的深刻文化底蕴,以及审美价值被淡化和忽略了,究其原因我想应与我们的培养舞蹈模式有着重要的关系。笔者通过对河北省内部分师范高校的调查分析,以及与舞蹈同行们的探讨发现:现行的师范类音乐专业中舞蹈专业教学课程内容的设置过分强调舞蹈技能的培养,忽略了舞蹈创新和教育能力的培养,遏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由于缺乏文化底蕴的培养,使得师范类舞蹈专业学生原创能力极差,多数情况是在学演别人的作品。

一、目前高师音乐专业中舞蹈专业课程内容设置的现状

(一)课程内容设置中理论教学部分的现状

舞蹈理论教学作为舞蹈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括舞蹈史论、舞蹈概论、舞蹈编导、舞蹈教学法等诸多内容。调查结果显示少数院校在大学三四年级开设了舞蹈概论、舞蹈欣赏、编舞技法、舞蹈教育学等理论课程,多数院校只是开设舞蹈理论选修课,更有甚者把课本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学,学期末进行综合测评。

(二)课程内容设置中实践教学部分的现状

目前舞蹈专业课程实践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基功技巧训练、舞蹈组合训练和舞蹈剧目训练三大板块。其中基功技巧训练是贯穿整个四年大学学习,教学课时比例随年级的增高呈递减式。而舞蹈组合训练从第一学期开始至第七学期结束,学习内容主要是各类舞蹈组合,教学课时随年级的增高成递增式。

二、对目前省内部分高师院校音乐专业中舞蹈专业课程内容设置现状的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省内高师音乐专业中舞蹈专业课程内容设置总体上是合理的,但是也有不合理的一面。

合理的方面体现在教学内容时段分布较为合理。1.大学一二年级学生韧带柔韧性好、肌肉控制力强,是基本功和技巧训练的最佳时期,因此,大比例的身体基本素质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各个高校都能在这一阶段将舞蹈基本素质训练放在首位;2.各种舞蹈组合的学习是舞蹈专业学生专业知识储备的重要途径,储备量的多少决定学生将来从事舞蹈教育能力的大小,因此各个高校都将组合训练作为舞蹈专业教学的重中之重。3.各大高校除必须的专业基本素质训练和组合训练外,还加入了舞蹈剧目的学习,部分院校还将理论课程纳入其中,使学生基本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不合理的方面主要体现在省内的许多高师院校没有按照师范类的教学目标来进行课程设置,专业性太强,造成了“技大于能”的现象。这将导致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创新上好舞蹈课,不会进行较为深刻的舞蹈创作,更别提对舞蹈艺术的研究了。

三、对高师院校音乐专业中舞蹈专业课程内容设置的几点建议

师范院校的舞蹈教学目的是通过舞蹈排练与表演课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剧目编创以及舞台表演的知识与能力,并积累一定的经验,使其成为能胜任普通学校、艺术馆、青少年宫等单位的舞蹈教学工作,又能从事舞蹈表演、教学与编导工作的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通过对省内高师院校音乐专业中舞蹈专业课程设置的分析研究,笔者提出一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舞蹈理论课程的设置

舞蹈理论涉及面很广,除舞蹈史论类外、还有诸如舞蹈艺术概论、舞蹈编导基础、舞蹈生理学、心理学、形态学等等学科。作为师范类舞蹈专业学生不必面面俱到的全都学习,只需要掌握其中的一些关键学科即可。舞蹈史论类的学习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有效的进行舞蹈教学,并使学生在舞蹈研究领域有所建树。

(二)舞蹈实践课程的设置内容应经典实用,课时量分配合理

在不同风格舞蹈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所选择性,选择经典实用的舞种。比如山东秧歌中有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两大系,我们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就足以,再如少数民族民间舞中我们一般情况下是将蒙、藏、维、朝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其他民间舞可作为选修和自修课程进行学习。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将舞蹈编创技能贯穿其中,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兴表演课和舞蹈教法课应作为学生训练的主要方面,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编创和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平心.:舞蹈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于平:中外舞蹈思想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朱凤玲:廊坊师范学院讲师。)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