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师院校声乐教学如何突出“师范性”研究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声乐 师范 院校 高师 教学

摘要:长期以来,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颇有争议的。其中主要的偏颇主要是向专业音乐院校看齐,以培养专业表演,创作和理论工作者为目标和追求。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专业音乐学院在表演艺术,作曲艺术和理论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以为中小学和其他学校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为己任,起点和终点是基本的音乐教育服务。

关键词:高师;声乐教学;师范性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颇具争议。其主要焦点是高师音乐教学盲目跟随专业音乐学院,以培养专业表演,创作和理论工作者。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专业音乐学院在表演艺术,作曲艺术和理论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为中小学和其他学校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起点和终点是基本的音乐教育服务。

1 伊犁师范学院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的两个特点

(1)师范性有待彰显。《中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师教育)本科必修课程教学指导中声乐课程的定位:根据音乐教育教育者的需要,专业必修课与基础音乐教育中的歌唱教学直接相关。主要是培养学生音乐教育基本能力的主要课程。

我院现行音乐学专业声乐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评价方式等方面与国内其他师范院校基本相似,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专”,重视声乐技能和技能的培训,以及教师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全”的需要。就学生的认知结构而言,学生专业上有很大的收获,专业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从教能力较差。通过对支教和实习毕业的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不平衡,不能学以致用,难以胜任基础音乐教育。

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中,有专业素质教育的内容,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应具备胜任基础音乐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能力和素养,以满足音乐教育工作的需要。应该在“多能”(对声乐相关理论知识:声乐生理学、声乐心理学、声乐教育学、自弹自唱)的基础上,做到对声乐演唱的“一专”。而不是在“一专”的前提下补充“多元能量”,这也是高师音乐教育的专业要求。

(2)地方特色不够突出。高师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以地方基础音乐教育的特点和改革发展的趋势作为自身研究的立足点。我们在进行如何是声乐教学突出师范性的研究时,不得不考虑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以教师为导向的教学应该能够结合当地的地方特色,适应当地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需要。作为高中的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具有地方特色。

我们的声乐教学早期是汉族、少数民族各自为教,汉族学生的演唱作品多以汉语歌曲或外国艺术歌曲、歌剧为主,因为语言等方面的问题,对少数民族歌曲经常望而却步;而少数民族同学也一样,本民族的歌曲唱得要多,并且也唱得好,但对汉语歌曲接触相对的要少很多。经过教学改革之后,声乐课的教学,民汉学生混班上课,每位声乐教师也分别分配不同民族的学生,学生演唱的曲目也不局限于母语歌曲,少数民族学生每学期必须演唱数首汉语作品,而汉族学生每学期也必须演唱少数民族歌曲,考核方式也有所改革,考试除了母语声乐作品之外,少数民族学生必须演唱汉语作品,而汉族学生也要演唱少数民族歌曲,声乐教学的特色改革对地方特色音乐文化的传播以及学生了解地域民歌有一定的助推作用。但是通过学生平时学习少数民族歌曲的学习状况及考试状况来看,由于语言、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学生的学习还是停留在歌曲的表面,对歌曲语言韵律的把握以及歌曲的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理解仍然不够。

2 “师范性”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意义

2.1 以就业市场为导向,适应基础音乐教育教师的需求

从近年来学生就业现状来看,我们培养的音乐教师不仅是基础音乐教育教师,也有到幼儿园、还有甚或其他种种职业(比如说一些企业、事业单位文艺团体等)。对我院现行声乐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我们的人才培养以地方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为导向,紧跟就业市场需求,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2.2 将师范性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继承和发展当地的音乐文化

首先,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唱民间声乐作品,学习如何唱少数民族歌曲,加强对民族声乐作品的认识、了解和研究,有利于民族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其次,高校培养的学生在未来的教学中面对的学生则基本都是由多民族组成的混合班级。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因此,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就应注重此环节和此项内容的教学。

3 突出“师范性”的改革策略

3.1 教学模式方面

(1)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特点进行分组,将小组课、个别课、集体课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三种课型各自的优越性。

长期以来,高师声乐教学模式是一对一的分类,其优势体现在:有利于教师为个人开发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方法。但不足之处就是:不利于学生的教学经验积累。小组课和集体课的优势在于: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课堂中老师对其他同学的教学,熟悉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获取教学经验的积累。

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声音条件,歌唱状态和个性特征对学生进行分组,并结合个别课程,小组课程和小组课程。部分有一定歌唱基础基础、具备良好歌唱状态的学生可上个别课,剩下学生上小组课,指定每个班级上个别课学生的比例,每个学生都通过每次评估来确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注重实践环节的教学。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应通过实践活动将歌唱技巧和教学技巧相结合。组织学生互助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運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理论,解决声乐教学中的常见问题。让学生在相互的教学诊断和个人指导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

3.2 教学内容方面

(1)加强声乐课程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

作为音乐文化的使者,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相当的社会和人文知识,这是传承音乐文化的必要性保证。因此,在教授学生声乐技巧的同时,我们必须加强对声乐生理学、声乐心理学、声乐教学方法和声乐教学材料的认识。充分掌握这些相关理论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声乐的审美能力和修养,而且可以更好地把握基础音乐教育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很好的控制课堂教学。

(2)在教学内容方面增设自弹自唱内容。

自弹自唱是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能力,体现了学科的综合应用性,目的是培养学生边弹边唱能力。因此,在三年级的第一学期开设一个学期自弹自唱课程,将声乐课与即兴伴奏课相结合,引入一些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曲目进行演唱演奏与学习,这是高等师范院校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我们应该把自弹自唱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

(3)结合当地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特点,开发利用当地声乐课程资源。

紧密结合本地区基础音乐教育民汉合校、民汉合班发展的步伐,在教学内容中加入少数民族歌曲的演唱,让学生学习和了解各民族的音乐文化,适应当前基础音乐教育的现状。

我们除了在现行教学方式一民汉学生合班上课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采取“课堂一田野”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邀请当地少数民族艺人、民歌传承人、民歌研究学者等进入我们的课堂进行讲授、讲座、表演和教学。还可以带领学生参加民俗节日或参观民俗文化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少数民族歌曲的特点,更好的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也以便于他们今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好地给学生讲解。

3.3 评价方式方面

长期以来,我们的声乐学期考试评价方式与专业音乐院校的大致相同,学生演唱一到两首歌曲,有教师集体评分作为学生演唱的评价依据。但对于音乐教育学生来说,这个测试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的评价方式应该多样化,要对学生应具备的声乐基础知识和能力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衡量,要注意全面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评价能力。

首先,声乐演唱技巧与声乐相关的文化知识评估相结合。在注重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艺术表现力的同时,注重学生对声乐作品的理解和评价能力的提高。其次,形成性評估与最终评估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方法、效果、能力和平时作品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第三,师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第四,评估方法采用唱歌、观察、教学、写小论文等形式。学生的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即:平时成绩和最终成绩。

根据全国教师教育音乐专业教师教育课程指导要求,结合我院多年声乐教学改革实践,加强与中小学的沟通和沟通,了解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动态。与中小学建立联动机制,相互渗透,互相参与师资培训的课程,推进我院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化,培养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探索具有优秀教师和地方特色的声乐教学模式。探究一种适应当地中小学音乐教学需要、适合我院民汉学生学习基础和能力、具有可操作性、教学成本和资源利用达到优化的教学模式,从而使我院声乐专业的教学模式具有承续关系,前后衔接,在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逐年提高教学质量,逐步体现我院声乐教学的民族地方特色。

参考文献

[1]田耀农.从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D].杭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7.

[2]唐得栋.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高师音乐教育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刘靖华.对现行高师音乐学院教育实践现状的思索[D].艺术研究,2008,4.

[4]王耀华,万丽君.师范性·发展性·开放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创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9.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