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爱因斯坦:永恒的『巨人』与『斗士』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爱因斯坦 斗士 巨人

那是一个难忘的清晨,那是一个美丽的清晨,那也是一个神圣的清晨。

太阳爬上了城西的山头,火红的朝霞照亮了还在睡梦中的伯尔尼老城。伯尔尼老城是科学巨人爱因斯坦的第二故乡,他曾在这儿生活和工作了整整7个年头。

几天前,我们揣着一颗朝圣之心,万里迢迢赶到了德国的南方城市乌尔姆,这里是爱因斯坦的故乡。他于1879年3月14日诞生于这个小城中一个犹太人的家庭。但是,让我们非常遗憾的是,他的家乡并没有保留他的故居。而今,在他故居遗址上静卧着一个小小的广场,有一座不高的尖塔。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漫步在这个小广场,思绪万千,心痛不已——巨人诞生的故居圣地就在这里烟消云散了。我们非常遗憾失望地离开了乌尔姆,赶到了瑞士的伯尔尼。

爱因斯坦16岁时来到瑞士,他毕业便失业了,为找工作他整整用了两年的时间。两年中,他是非常艰辛和贫困的,他身无分文,衣着破旧,生活无着。1902年,他在瑞士联邦政府专利局找到了份工作。自此,他开始了自己波澜壮阔的崭新人生。

1903年秋天,爱因斯坦一家从伯尔尼城外搬到了老城,住进了克拉姆巷49号三楼的公寓。这就是我们后来去到的爱因斯坦故居。

爱因斯坦故居就位于在这条古老街道的左排三楼的公寓中。清晨,我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洗漱完毕后,早饭也没吃就匆匆赶到公寓楼下。结果一看,大门紧闭,我们来得太早了。尽管心情迫切,但我们只能在楼下徘徊。等待的时候,放眼伯尔尼这座老城,我们这才发现灿烂朝阳下的伯尔尼古典靓丽的风姿。她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但依然完整保留着中世纪建筑的风格。前后两座尖塔和圆碑高傲地挺立在大街中央,大街两旁是彼此相联的拱廊。拱廊上面是高层建筑,里面是公寓办公室和写字楼。在拱廊里面集结着许多门店,时装店、珠宝店和古董店一应俱全,当然现在都关着门。清晨,圆石铺就的大街闪耀着光彩,空无一人。红色的瓦,白色的墙,一幢幢古老的建筑相互辉映,显得是那么安祥,那么优雅。老城是那样的古色古香,一砖一石、一花一木都洋溢着中世纪神秘的色彩。古城旁不高的山上一片火红,那是深秋后的枫叶,在朝阳下鲜红耀眼,像烈火一样,像火山那样喷发着它火红的烈焰。

在漫长的等待中,故居的大门终于打开了。我们顺着楼梯匆匆走进了故居的大门,迎接我们的是一位四十多岁满面春风的女管理员。她非常礼貌地把我们请进屋内,我们屏气凝神静静地在故居里徜徉着、思索着、观看着。我们像穿行游走在时光的隧道中,好像随时都可触摸到她的历史,她的纹理,她的肌肤。每一件文物,每一件家具,每一个书橱,每一本报刊,每一张图片都在默默地和我们对话,和我们交谈,诉说着爱因斯坦一家往昔的故事。最使人眷恋的,是屋内那个小小的柳编的摇篮,上面罩着雪白的轻纱,里面还放着婴儿的衣物和玩具。这是爱因斯坦生命的传承,其长子汉斯·爱因斯坦就出生在这个房间。当我们沉浸在一件件文物带来的遐思之中时,热情的管理员邀请我们参观爱因斯坦曾经用过的写字台。就在这个写字台上,爱因斯坦撰写了震惊世界的论文《论运动物体电动力学》,首次公开提出狭义相对论。管理员让我们坐在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又是非常不平凡的写字台前留影,我们感到非常惊喜。因为文物是不能触摸的,但是这位热心的管理员让我们一一坐下,就坐在这个木制的、黄色的、功勋卓越的写字台前,留下了我们终生难忘的珍贵照片。听着管理员充满激情的讲解,我们心里无限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尽管爱因斯坦在这座古城住了7年的光景,但1905年却是决定他成就终生的一年,是他收获颇丰的一年,也是他创造奇迹的一年。特别是6月30日那篇《论运动物体电动力学》的论文,爱因斯坦因此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年,他奇迹般地、火山爆发一样连续发表了数篇经典论文,每一篇都开创了科学的新天地,充满了革命性的思想,震惊了世界。直到今天,他的相对论理论仍然是我们世界科学的皇冠,全世界的智者依然在苦苦地探索着、攀登着这座未知的神秘的科学高峰。

天才的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科学的巨人,还是一位伟大的和平斗士。他小的时候看到德皇军队通过慕尼黑的街市时,人们都好奇地涌上街头喝彩助兴,他却瞧不起这些“打仗的妖怪”。他让母亲赶快把他带走,他永远不想看到这些“战争的妖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已是世界科学大师的爱因斯坦,一身正气,坚定地与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为伍,反对德国法西斯的战争暴行。他发起组织了反战团体,坚决拒绝在为德国发动侵略战争辩护的所谓“文明宣言”上签字。因为他对德国法西斯的残暴战争罪行连续发表文章予以揭露和批判,不久便遭到了德国法西斯的激烈报复。他在柏林的寓所被德国纳粹查抄了,他所有的书籍被焚毁了,财产被没收了,希特勒还悬赏十万马克来索取他的人头。但爱因斯坦毫不畏惧,针锋相对,继续奋争。

爱因斯坦反对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呼吁和平,但卻为列宁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欢欣鼓舞。他赞扬这是一次对世界有决定意义的伟大实践,他赞扬列宁是人类良心的维护者和再造者。

爱因斯坦对中国人民怀有深深的同情,他曾经两次途经中国的上海。当他亲眼看到了当时苦难中的中国人民悲惨的景象,听到了这个民族在苦难中的呻吟,他的同情心油然而生。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当时国际社会表现出无奈和无能,熟视无睹,他却振臂高呼,要求国际社会联合起来,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1938年,为了帮助中国抗战,度过时艰,他在美国发起成立了“援助中国委员会”,在2000多个城市展开了援华募捐活动。爱因斯坦为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竭尽全力,奔走呼号。他对中国的感情,对世界和平的追求,完全是建立在人类的同情心和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之上的。他把全身心都奉献给人类的科学事业,又把人道主义情怀和追求和平的理想付诸终生。

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告别了这个让他奋斗终生并为之自豪的科学讲坛。临终,他情真意切地告诫人们,不要发讣告,不要举行葬礼,把自己的大脑捐献给医学研究,身体火化,骨灰洒在不为人知的河流中,不要有坟墓,也不要竖碑。他把普林斯顿的老房子留给跟随他工作了27年的秘书,并且叮咛永远不要把这个房子建成博物馆,因为他不希望把自己的故居变成一个朝圣的圣地,也不希望后人把他当作神来崇拜。

巨人、斗士、天才、伟人远逝了,但他——爱因斯坦永生!

(编辑/公晓慧)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