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研究:综述及展望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信贷 展望 综述 主体 经营

摘 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带动三农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扩大经营规模、加强基础性建设的同时,必然会产生大量资金需求。因此,研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梳理近些年尤其是2012年以后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的含义和类型、需求、障碍和制约因素、模式、支持等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就未来该领域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这对后续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0-0082-03

2012年6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的文件中首次提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概念,到2012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才正式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至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随后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列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发展的政策支持文件。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鼓励地方政府和民间出资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服务。”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鼓励发展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新近,党的十九大历史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然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骨干力量,对于带动三农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规模大、投入成本高,必然会产生大量的资金需求,进而需要通过借贷来解决外源性融资需求。同时随着国家的高度关注及理论界高度重视,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研究的理论探讨也逐渐多了起来,但却鲜有学者对该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评述。基于此,本文对国内近些年尤其是2012年以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评析总体研究状况,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及问题所在,以期对该领域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涵义及类型研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在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基础上,随着农业不断发展进步,农业生产分工不断深化,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的必然产物。张照新等(2013)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定义为:具有相对较大的经营规模、较好的物质装备条件和经营管理能力,劳动生产、资源利用和土地产出率较高,以商品化生产为主要目标的农业经营组织。前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2014)认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建立于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之上,适应市场经济和农业生产力发展要求,从事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组织化、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并认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包括: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周扬(2017)认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是资金的供给主体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资金使用价值的单方面有条件的让渡行为,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资金供给主体获得有偿资金的行为。如果按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类来划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类型主要包括:种养大户信贷、家庭农场信贷、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农业龙头企业信贷。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需求研究

阚立娜等(2016)研究认为,大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需求强烈,且不同经营主体的信贷需求满足程度不同,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满足程度高于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华中昱等(2016)通过研究贫困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需求发现,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类信贷需求旺盛、需求规模大、用途多元化,但融资服务满意度低,融资需求难以得到全部满足。王蔷等(2017)通过对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需求调研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需求意愿强烈,其中69%被受访者近期存在借贷意愿,且融资需求具有融资额度大、借贷期限长、融资渠道单一的特点。罗振军等(2016)通过对种粮大户借贷行为调研发现,被调查对象中有70.39%的种粮大户存在融资需求,反映出调研地种粮大户借贷需求强烈,但融资约束程度较高,借贷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罗振军等(2018)通过研究黑龙江省种粮大户借贷需求及差异表明,不同规模种粮大户在借贷需求金额、融资期限、借贷利率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且经营规模越大,其融资需求额度越高。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障碍和制约因素研究

阚立娜等(2016)对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研究发现,由于金融机构供给不足、市场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过高及抵押物缺失等原因的影响,导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规信贷约束较为严重。王文献等(2008)研究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困境问题,认为引起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困境的因素较多,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制度缺失、金融供给体系不健全、国家政策支持不到位是最主要原因。余麗燕等(2011)研究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定的原则存在缺陷、人员结构不合理、经济实力较弱、财务管理不规范、从事行业的弱质性是造成其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建议通过加强合作社自身建设和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共同解决合作社融资难问题。林乐芬等(2015)研究江苏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困境问题,认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行业的弱质性、金融机构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需金融产品和服务不到位、信贷风险担保机制不健全、信用补偿机制缺失等是造成其融资困境主要原因,应从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和管理能力、完善涉农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体系、加强政府的支持、创造良好的信贷融资环境等方面着手寻求解决。刘冬文(2018)研究认为,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建设不规范、资金实力弱和股权结构不合理等原因,导致合作社外部融资困难,建议通过合作社规范管理、合作社自身经营能力、管理能力和融资能力的提升,来缓解融资困境。王吉鹏等(2018)研究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境的原因,认为是融资成本过高、贷款门槛偏高、贷款担保和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等是造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境的主要原因,应从确定合理利率水平、降低贷款门槛、完善担保和风险分散机制、扩大财政支持等角度出发寻求具体的解决路径。

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模式研究

余丽燕(2012)以福建厦门三秀山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例,研究认为非正规金融是有效解决专业合作社融资困境的重要融资模式。周月书等(2018)以江苏省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为样本,研究了产业链融资对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的影响,认为产业链融资有利于提升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的生产效率。江维国等(2015)研究了互联网金融模式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认为P2P、众筹融资、大数据小额贷款融资等能有效弥补传统金融对我国农业发展支持的不足,同时互联网融资模式也拓展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需求的新渠道。林乐芬等(2016)研究认为,家庭农场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有强烈需求。董■等(2015)研究认为,供应链融资能够有效满足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过程中的资金需求,是农业生产领域的重要融资形式。赵凯(2011)研究了我国农民合作社的融资模式,将其归纳为三种模式:“三方协议+互保联贷+统一账户+贴息保险”、农民专业合作社下的资金互助社和通过合作社内部担保来构建银社合作三种融资模式,并比较分析了三种模式的优势、机制、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鲁钊阳(2017)利用西部10省调研数据,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困境,阐明了传统融资不能很好地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认为P2P能更好地弥补传统金融融资能力的不足,且家庭特征、户主年龄、文化程度、区域特征等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接受P2P融资有显著影响。

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支持研究

张贵年(2018)全面总结了中国农业银行晋中分行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探索和实践,晋中分行在互联网金融服务上创新推出了惠农e贷、惠农e付、惠农e商的新产品,并建议今后应在差异化担保、加强农业保险、构建“线上线下”金融服务、完善信贷体系等方面不断完善金融服务。汪艳涛(2014)研究了农村金融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认为政策性支持、正规金融支持、社员自有资金支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具有显著影响,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合作社的补贴力度、降低贷款门槛、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着手,促进合作社健康成长。兰勇等(2015)对我国家庭农场的金融支持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农村现有金融体系体系已满足不了家庭农场的发展需求,表现在信贷支持力度不够、农业保险覆盖率不高、农业期货发展滞后等方面,建议完善家庭农场金融支持基础,加大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完善农业保险保障体系。

六、研究评述及展望

1.简要述评。梳理已有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发现,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和重视,已从感性认识逐步深入到理性认识,这必将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问题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另一方面,虽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我国提出已有7年之久,但相关研究无论从数量上还有质量上都显得相对薄弱,亟待进行深入研究。具体表现:第一,信贷需求上,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整体的信贷需求学者们做过研究,且成果不多,但是单独研究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信贷需求的文献很少见。第二,信贷制约因素上,学者们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整体、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角度做过研究,且成果有限,但分主体从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研究的文献很少见。第三,信贷支持上,学者们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整体、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角度研究过,且有代表性文献不多,但很少有研究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信贷支持的文献。第四,信贷经济效果上,以往研究中多集中在信贷需求、模式、支持等方面,却很少有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经济效果研究的文献。

2.研究展望。根据已有文献在研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方面的不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第一,信贷需求上,在增加已有对象研究的基础上,应加强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方面的研究。第二,信贷制约因素上,在增加已有对象研究的基础上,应加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方面的研究。第三,信贷支持上,在增加已有对象研究的基础上,应加强种养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方面的研究。第四,信贷经济效果上,已有文献关于这方面的研究非常薄弱,应着重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经济效果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照新,赵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困境摆脱及其体制机制创新[J].改革,2013,(2):78-87.

[2]  陈晓华.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上的致辞[J].农业经济问题,2014,(1):4-7.

[3]  周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需求和信贷约束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7.

[4]  阚立娜,李录堂,薛凱文.农地流转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需求及约束研究——基于陕西杨凌农业示范区的调查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04-111.

[5]  华中昱,林万龙.贫困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需求状况分析——基于甘肃、贵州及安徽三省的6个贫困县调查[J].农村经济,2016,(9):66-71.

[6]  王蔷,郭晓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研究——基于四川省的问卷分析[J].财经科学,2017,(8):118-132.

[7]  罗振军,兰庆高,于丽红.粮食主产区种粮大户的借贷行为及影响因素——以黑龙江省为例[J].农村经济,2016,(9):72-79.

[8]  罗振军,于丽红.种粮大户融资需求意愿及需求量的差异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3-106.

[9]  林乐芬,法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深层原因及化解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5,(7):150-156.

[10]  余丽燕,郑少锋.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问题与寻求破解的探索——以福建省为例[J].农村经济,2011,(3):52-56.

[11]  王吉鹏,肖琴,李建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境、成因及对策——基于131个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贷款贴息项目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18,(2):71-77.

[12]  劉冬文.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困境:理论解释与案例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8,(3):78-86.

[13]  王文献,董思杰.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问题的形成及原因分析[J].农村经济,2008,(12):75-77.

[14]  周月书,俞靖.规模农户产业链融资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8,(4):65-79.

[15]  鲁钊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P2P网络借贷的接受意愿分析[J].财经论丛,2017,(2):58-66.

[16]  林乐芬,俞涔曦.家庭农场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潜在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苏191个非试点村的调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1-81.

[17]  江维国,李立清.互联网金融下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模式创新[J].财经科学,2015,(8):1-12.

[18]  董褕,钟真,孔祥智.农民合作社提供供应链融资的影响因素研究——来自百余家合作社的证据[J].农村经济,2015,(5):66-71.

[19]  余丽燕.非正规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模式的探索[J].东南学术,2012,(6):116-123.

[20]  赵凯.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模式的比较研究[J].农村经济,2011,(5):75-78.

[21]  张贵年.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研究——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视角[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8,(2):46-48.

[22]  兰勇,周孟亮,易朝辉.我国家庭农场金融支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5,(6):48-56.

[23]  汪艳涛,高强,苟露峰.农村金融支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的影响[J].财贸研究,2014,(6):22-29.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