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综述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土壤 综述 修复 污染 石油

摘要: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对于石油等化学燃料的需求量也在逐步增大,而土壤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近年来的石油等污染物的泄漏对其造成了重大的伤害,不仅仅危害了土壤本身的理化性质,而且对于土壤中孕育的各类微生物、植物甚至存在于土壤下的地下水也会造成污染,最终可能通过食物链的传递作用进入到人体,最终危害人体健康。本文基于目前石油污染土壤的现状,阐述了减轻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便利与意见。

关键词:土壤 石油污染 生物修复技术

1 土壤受石油污染现状

石油污染是指石油在生产、运输、炼制加工和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排放和意外泄露的问题使得石油进入到环境介质中,导致环境受到污染的现象。据调查,土壤中的石油污染物主要包括三类物质:原油、原油初加工产品(机油、柴油、煤油和润滑油等)以及各分离产物(如萘、菲等)。这些污染物在进入土壤后直接影响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对土壤本身造成了伤害,另一方面由于污染物的毒性会对土壤中的微生物,以及寄托于土壤生长的植物造成毒害。最终,通过食物链作用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害。据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在所调查的13个采油区中的494个土壤点位中,超标点位约为25%,主要污染物为原油烃和多环芳烃等。当石油进入土壤中,其中含有的有机物以及氮、磷等无机元素的存在会对土壤生态环境造成不小的伤害。据统计,全世界的年石油产量约为30亿吨,会有近800万吨会进入环境,绝大部分是污染了土壤。

2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

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指的是利用植物、微生物等的新陈代谢作用,对土壤中的石油污染物进行吸收、分解、转化,最终使得污染物浓度降低,土壤生态系统危害缓解或恢复到原有生态系统状况的修复技术。相对于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来说,生物修复具有成本低、效果好、二次污染概率低、绿色环保等特点,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修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就当前的研究进展来看,受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三大类: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联合修复技术。

2.1 微生物修复技术

微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被修复土壤中的土著微生物或经人工驯化的具有特定降解污染物功能的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将土壤中石油烃类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最终修复污染土壤的过程。常见的微生物修复技术按照修复场地来分主要分为两类:原位微生物修复和异位微生物修复,原位修复技术是指不用对被修复场地进行搬离或迁移,直接在污染地点进行修复,分为:土地耕作法、投菌法和生物通风法;而异位修复技术则是要把污染土壤进行搬离再修复的过程包括:堆制法、预制床法和生物反应器法。(周龙涛,2018)

2.2 植物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是指通过绿色植物的吸收、挥发、根滤、降解、稳定等作用来转移、容纳以及转化污染物,使土壤得到净化,最终得到土壤环境介质无害结果的一项生物修复技术。这种技术是一种发展前景良好、潜力十足的清除环境污染的绿色技术。植物的作用机理主要在于:一、植物增加了降解菌等微生物的数量。二、植物自身的分泌物促进了降解菌的吸收、分解、转化等代谢作用。三、植物分泌的酶类也影响着石油烃类化合物的降解。虽然植物修复成本低、效果好,最终形成植被后对于表土的保存,减缓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现象有着自身作用。与此同时,植物修复技术也有自身不足:1、由于生长条件限制会导致长达一个生长季以上的修复周期;2、该技术只适用于受低浓度石油污染物影响的土壤,如若浓度过高,毒性过强,超过了植株耐受程度,修复结果不好或根本不进行修复;3、植物根系的深度也影响着最终的修复效果。通常认为修复深度与植物根系能到达的深度要接近,修复效果才会好

2.3联合修复技术

联合修复技术主要是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这种修复技术是指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的复合体系共同降解污染物的技术。该技术以太阳能为动力来源促进植物的生长,进而影响具有降解作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最终影响修复效果的技术。优点在于能耗少,对环境的破坏小,适用范围广,但是,该技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适用于石油污染物含量较低、不足以维持大量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的场地。目前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受到业内的追捧,成为广泛关注的重点技术。该技术原理是通过微生物和植物二者的相互促进作用,既能增强植物根际对石油污染物的分解转化,又能提高微生物降解菌的活性,进一步降低土壤中的石油污染,克服了单项修复技术的不足。

3 结论与展望

本文立足于石油污染土壤現状的实施,对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进行分别叙述,主要包括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联合修复三大类技术。其中联合修复技术近年来逐渐成为热点话题,但微生物修复技术仍然是主流技术。因此,在保持微生物修复技术处理效果的同时,也要发展新的研究方向,在未来争取成本更低,污染更小,处理效果更好的生物修复技术。

4 参考文献:

[1]张泽霆,陈英,陈东,顾强,董炎青.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研究现状[J].土壤通报,2019,50(01):246-252.

[2] 魏样.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究展望[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5):109-110.

[3] 李辈辈.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J].上海国土资源,2018,39(04):55-57+61.

[4] 周龙涛.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A]. 《环境工程》编委会、工业建筑杂志社有限公司.《环境工程》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环境工程》编委会、工业建筑杂志社有限公司:《环境工程》编辑部,2018:6.

[5] 谢红艳.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J].广东化工,2018,45(11):108-109.

[6] 王建刚,陈倩,郭淼,熊振,秦佳,杨在文,杨放.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山东化工,2017,46(23):52-54.

[7]孙海波,周勇,练大德,钱英杰.石油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及工程化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0):91.

[8]惠云芳,王鸿飞.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进展[J].西北农业学报,2018,27(04):451-458.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