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网络舆情影响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舆情 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 影响 网络

[摘要]从网络舆情及其特点出发,分析网络舆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进而提出网络舆情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关键词]网络舆情;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6121(2017)04014104

一、网络舆情及其特点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是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1]从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经济快速发展,网络技术成长迅速,中国网民的数量逐年上升。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2]除在线教育、网上预约出租车,在线政务也通过微信、客户端得到了便民优化。信息时代的到来影响了舆情从传统的新闻媒介转向网络,由此产生了网络舆情。经济高速运转下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言论自由、参政议政意识的增强,都为网络舆情的产生提供了外在条件。新闻评论、博客、BBS论坛以及新兴的微博,都是网络舆情的外在表现方式。网络舆情受网络媒介、有代表性且恶劣的社会事件、世界性事件等因素影响,社会矛盾性事件的产生、网络通信工具的便捷以及突发性事件的刺激都可以诱发网络舆情的产生。

网络舆情并没有明确的概念。主要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民众围绕正在发生或发生过的社会事件、公共问题所产生和发表的言论、情绪以及意见的总和。作为“第四媒体”(其他三个为报纸、广播、电视)的网络媒体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3]10网络舆情具有即时性、随意性、从众性、扩散性等特点网络舆情的迅速形成,对社会影响也十分巨大。网络舆情的出发点应该是一种新型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和回收反馈的方式,不应被恶意利用,同时,网络舆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舆情的发展趋势。作为一个公民,不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虚拟的网络环境里,我们的每一句话都应是最真实民意的表达。

二、网络舆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网络舆情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和载体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主要通过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参观、文化建设等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随着网络覆盖面的扩大,手机、电脑这些电子产品更多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传統的报纸、书籍、电视、广播已经不能满足思想政治教育被教育者的需要。网络舆情在网络信息时代以网络作为媒介并迅速发展,相比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网络舆情不受空间、时间的约束,不论在工作单位、家里、学校或者白天、夜晚,人们都可以通过网络舆情传达和接收思想政治教育,这种信息接收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快捷、高效,更加深入人们生活。

网络舆情具有极广的覆盖面和不分时空的传播速度,再加上人们容易被共鸣较强的话题受到感染,因此单凭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力量无法及时规范和约束网络行为。尤其是青年人这一群体遇事容易冲动,社会阅历和思想水平有限,很难短时间内对事件背后的形势作出正确的客观的分析。一些不法投机分子抓住这些特性,对社会事件进行小题大做、无中生有,煽动民众,引起社会骚乱。

(二)网络舆情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

思想政治教育除了通过典型的榜样示范或反面示例,激励、警醒被教育者从中获取正确的认识,最常见的还是通过理论灌输对被教育者进行理论的讲授、宣传。这些传统教育手段只是一种单向式的教育过程,被教育者更多地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者提前准备好的理论教育。而网络舆情则是一种交互模式,它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摆脱单方面枯燥的传授过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有效引导,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的思想自发地碰撞到一起,人们可以主动选择需要的信息,互相交流、博采众长,再遇到矛盾时会更多地换位思考,而不是一味地、盲目地从众跟风。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利用网络舆情将社会事件产生的正面效应更快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以达到引导和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网络舆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同时也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带来了新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已经不能满足于简单的理论学习,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被贴上了“老古董”的标签,如果继续只用传统简单的理论讲授,极大程度上会降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学习兴趣,达不到预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网络舆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全球化网络的发展为网络舆情带来了新鲜的血液,打开新闻网页,点开新闻分类,天南海北的信息映入眼帘,人们的关注点不再只局限于一隅,国外的政治思想,总统大选,新的完善的法律政策都吸引着人们去讨论。从“三个代表” 到科学发展观再到“中国梦”,从网络法规的一片空白到《刑修》(九),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与时俱进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网络舆情了解人们最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动力,最关心什么方面的社会问题,对传统文化去糟粕取精华,对外来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经验、优秀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加以改进并结合中国实际,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各种国内外社会思潮的影响,使得一些民众的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像网络流传的虐动物事件、网络色情、校园暴力、微博炫富事件等。对于这些错误思想,受教育者本应该持反对观点,但是通过网络舆情可以看到仍有许多人抱着羡慕、支持、放任的态度。相反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正能量的传播,一些正义之音却被埋没于人海中。这种阴暗、愤世嫉俗的心理,以及呈现出的情绪化和不稳定性的网络舆情,减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传播,对人的完美人格的培养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造成阻碍。

(四)良好的网络舆情可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网络舆情对美好品德和价值观的形成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良好的网络舆情可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环境。我国战国时期教育家荀子曾提出,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4],意思就是说明环境对人的美好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网络舆情如,国家权威网站的评论员文章,除了会对新思想、新政策的解读,更多的是通过民族精神或国家意识中激励、鼓舞人们的使命感和荣誉感,为人们带来正能量。受此环境影响,人们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自动去选择和接受社会、国家大力宣传的思想文化。由此可见,良好的网络舆情对人们的价值取向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可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促使人们形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优秀品德。

网络舆情的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得复杂化。思想政治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过去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文件、报纸、演讲等方式,在现代社会不仅有广播、电视、期刊,近几年随着网络的发展,大多数人对网络有了一定的依赖性。网络环境就像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集合体,充斥着来自其它家庭、社会、国家、世界的影响。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网络舆情环境,人们容易受到虚假的网络舆情的蛊惑而盲目跟风。

(五)网络舆情使思想政治教育者及时得到教育对象的真实反馈。

由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单向式的传播方式,比如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人们只是被动地观看、收听方针政策,在有些课堂、会议、宣传中的灌输式教育中,教育对象多是机械式地接收、背诵教育内容,这些现像有时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降低。而在匿名的网络时代,教育对象往往更加希望得到倾听和关注,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通过网络舆情了解教育对象对社会事件的真实看法,从而有利于教育者及时制定最新的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为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提供更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但网络舆情同时又具有随意性。它是一个充斥着来自各方面不同思想的社会舆论,它的匿名特性使得很多网民不负责任地发表言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除了看教育者本身,还要看网络舆情能不能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最真实的声音。

三、网络舆情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对策

(一)坚定主流思想不动摇

网络舆情的即時、广泛,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波又一波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了解、渗入各大网络媒体中,同时不能动摇本心,忘记初衷。因此,在网络舆情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要守住思想的阵地。多元化价值观冲击着大众的思想,尤其是青少年,他们处在最易被新鲜事物影响的年龄段,任何引起他们兴趣的思想言论都可能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发展产生影响。网络信息传递迅速、获取途径多、信息含量大、交流双向互通全球化、国际化优势明显,自然衍生出自由性、开放性、多元性、复杂性与便捷性的网络文化,在青年中的感召力、影响力、渗透力十分强大。[5]72这就需要我们坚定马列思想,稳住主流文化的发展势态,在网络舆情中占有主动权,才能把握住舆情发展方向。

(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创新教育方法

1.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素质

网络舆情逐渐变成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除了掌握专业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要对网络工具如手机、计算机等网络平台应用系统有更熟悉的了解,以便对权威平台的不同种类的网络舆情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同时,教育者可借助QQ、微信、微博等平台,利用网络舆情引导公众。对一些当下发生的最敏感和热点事件第一时间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客观地分析和疏导,及时发布权威的信息对谣言进行制止,让人们及时了解真相,打破因非理性的网络舆情引发的各种谣言,在谣言散布前将其扼杀在摇篮中,避免人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产生恐慌或者负能量。以这些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网络平台融入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告别“表面功夫”,让正能量“习以为常”。

2.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把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同网络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舆情,进行线上线下讨论式教育同时进行。在教学中对热门网络舆情问题进行提炼和分析,如从信息量最大的网络平台、BBS、微博、微信等热点话题中对某一事件的网络舆情进行深度剖析,找出支持和反对的意见,保证数据真实化的同时从多角度多方面了解人们的思想趋势。比如在微信建立公众账号,不定时通过介绍图书、发布文章等方式与网民进行互动,宣传党的最新思想,搜集人们关心的典型社会事件,如“最美XX”,上传到公众账号,宣扬积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加强净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1.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监管

思想政治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不同的思想构成不同种类的网络舆情,从而造就它的多样化特点,这种多元化的网络舆情对民意的上传有利,但有些人利用敏感问题故意抨击我党思想路线方针政策,这种做法容易煽动意志不坚定的民众对社会抱有不满情绪,从而引发破坏社会和谐秩序的网络舆情。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加强网络的监督监管工作,制定完善的网络监督系统,定时维护和更新网络设备。对不法分子的言论要及时制止,防止有误导性的网络舆情扩大化。

2.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共同净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由于网络舆情的平台,载体过大,思想政治教育者无法独立完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监督工作。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充分利用法律和网络监督手段,积极与其他机构配合。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配合公安对网络平台进行监管,制定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措施。

(四)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1.加强法制观的思想政治教育

针对近几年不断出现的网络失德和传播网络谣言的行为,我国自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明确规定了在微信、微博等网络空间恶意散布传播虚假网络谣言的刑罚,这也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一大进步。做好网络普法工作不仅要通过面对面的会议、教学模式下进行,在网络舆情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法制观也要同步跟进。培养人们的法律意识,不仅是约束他们在网络环境下的行为、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同时了解相关法规也是其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中保护自己、真正得到自由发展的重要一步。

2.构建法治与引导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

毛泽东说: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6]如果仅依靠法律的强制实施,是永远不会压倒舆论的力量,因此,对于网络舆情的爆发除了通过法律法规对源头进行整治,同时也要对人民内部进行疏通、引导、宣传,才能真正发挥其积极效力。及时发布具有权威性质的、可以澄清事实的官方声明,防止谣言舆情再次扩大。

3.教育內容要有针对性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时,应让其在生活中应多倾听网上民众的意愿,将同网民沟通放入工作安排中,积极与网民进行及时有效的互动,掌握民意的走向,加强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在网络舆情中起到示范带头和引导的作用。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结合青少年年龄阶段表现出的易冲动、叛逆、从众、意志不坚定等特点,通过热点危机事件的网络舆情对青少年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

四、结语

网络舆情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平台,因此,网络舆情的快速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环境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稳定的网络舆情环境下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教育者要更多地关注热门网络舆情,并把舆情进行有针对性、有效的收集和疏导融入到宣传和教育中。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在世界文化冲击下更加重视我国的历史和文化,并对传统文化加以改进,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实践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使受教育者发自内心地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舆情培训——什么是网络舆情?[EB/OL].http://yuqing.hexun.com/20130403/152808545.html,[20160810].

[2]全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gywm/xwzx/rdxw/2016/201608/t20160803_54389.htm,[20160803].

[3]民进河北省委.依法监督和管理网络舆情,防范社会危机[J].民主,2012(3):10.

[4]荀子.荀子[M].方勇,李波,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

[5]张燕飞.如何应对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7274.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7]王立国.以人为本,变“堵”为“导”——基层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136137.

[责任编辑]王立国

The Countermeasur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hich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GAO Han,CAI Lihua*

( Marx"s College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Mudanjiang,Heilongjiang,157011,China)

Abstract:Based on network public opinion and its feature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two aspects, and puts forward the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Keywords: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ole; Measures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