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实践研究4篇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实践研究4篇“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实践研究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究经典案例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实践研究4篇,供大家参考。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实践研究4篇

篇一:“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实践研究

ldquo;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究经典案例

  2021 年 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意见》。为落实《双减意见》,我们结合思明区 2012 年开始的“减负”及“校本作业设计”的研究,进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思考,力求从整体的视角,探析“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实操路径,在“量”与“质”双维度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01.课内统一,当堂检测,落实目标

 每一节课下课前 5-10 分钟,以本节课知识目标的达成程度,过程性目标的体验程度,设计一至两道相应习题,当堂检测,教师可采用全批全改、适时抽改、核对答案或对部分后进生面批面改的方式进行批阅。检测目的:一方面巩固了当日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当堂检测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保证学生学情的真实有效,能让教师即刻了解学情,及时调整教学。例如,完成《圆柱的表面积》教学任务时,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1.认识圆柱的基本特征。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设计检测试题,对全班同学进行当堂检测。

  这样的当堂检测试题,以教学目标为检测点,检测本节课教学目标达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真实水平。即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有成就感,也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减轻了学困生的心理压力,可在充分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的要求。

 02.课后分层,自主选择,夯实基础

 为落实《双减意见》,多地规定三至六年级数学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为 20 分钟左右,如何有效的设计好这 20 分钟左右的校本作业,我们在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理念指导下,进行课时分层作业设计,将课后作业分为基础类、拓展类和提升类三种类型。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认知结构、接受能力等因素,将班级学生动态的分为几个层级,不同层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实现作业分层设计,学生按分级自主选择作业。

  基础类作业,针对学业水平中等的学生设计,面对的是班级的大多数学生。作业内容属于当日授课相关的基础知识

 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题、变式题和一般综合性的解决问题题。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和相关的基本技能,完成学习目标。

 拓展类作业,针对班级中学有余力的学生。每天一至两道,设计在课后作业的后半部分,以综合性题目、拓展性题目为主,可以是一道题目安排多个知识点综合解决问题,也可以是一道题设有多层次的问题。这一类作业综合性强,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思维水平及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可以选择全部或部分完成,或完成一道题中的部分问题,解决学有余力的学生“吃不饱”的问题。提升类作业,针对个别在数学学习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以提升思维水平的训练及解决开放性问题为主。学生完成作业需要有一段时间的思考,或需几个同学合作,或需教师、家长的帮助及需要查找相关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试题,每周一至两道,公布在教室后面的黑板固定角落或打印贴在班级学习角,让学生自行去尝试,解决过程中随时可以与老师讨论交流。

 例:《圆的面积》校本作业中三种类型作业设计 基础类

  拓展类

 提升类

 如下图,这样的作业分层,学生分级,自主选择的个性化作业设计,满足了《双减意见》中要有分层设计、要有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等多种形式作业的要求。课内统一,课

 外分层,重点还是在落实“双减文件”,夯实基础,实现“量”的转型。

  03.假日综合,解决问题,提升素养

 学生有近一半的时间是在假日(周末、节日及寒暑假),这个时间段相对于平时的上课时间,学生有更长、更灵活及更完整的时间进行学习和作业的规划与安排,我们应将作业设计与学生的“学”综合考虑,充分利用假日时间,从项目学习、综合性学习、跨学科学习,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理念出发,设计学科之间相互融合、探究实践、项目学习、小课题研究等类型作业。比如以下两个作业案例。

 作业案例 1:探究七巧板的奥秘(五年级)

  作业案例 2:

 压岁钱使用计划书作业设计(安排在春节过后)

 (六年级)

 假日综合作业,以解决问题来驱动学生自主的“学”,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具有中国心和国际视野未来公民的综合素养与能力。

 除了书面作业之外,我们也可以设计阅读类、口头表达类和动手操作类等其他类型非书面作业,依然可以在“课内

 统一、课后分层、假日综合”这三条小学数学作业提升路径中布置,来有效落实《双减意见》。

 【双减背景下】: 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初探

 摘要:双减政策实施,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日常教学方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小学阶段作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不仅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兴趣,还奠定了后期数学学习的基础。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数学教师不仅要做好课堂任务的布置,还需要加强小学生作业方面的指导。让小学生在愉悦环境中进行学习,促进自身数学学习能力的增长。基于此,文章对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探讨 一、前言 小学数学学科作为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小学生的思维方式的培养以及思考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在双减背景下,想要进一步促进小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需要数学教师着正确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而课前预习能够让小学生大致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与知识点。因此,在落实双减政策下,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合理的教学方式,促进小学生运算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二、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一)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由于小学生处于学习的起步阶段,受其年龄的影响该阶段的小学生好奇心特别重。因此,对事物有着较强的探究能力[1]。但在小学数学学习方面,并没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所以,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难以集中精神学习,从而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质量低下。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大部分的数学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多是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该类型的教学方式下,小学生只得被动接受数学教师 的讲授。却无法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并且,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也无法被体现。而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被调动,那么势必会影响数学教师的教学效果,无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二)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首先,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方式会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化,无法充分引起小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也无法让小学生充分的融入到数学学习当中。其次,数学教师在实施数学教学活动时,需要结合小学生自身的个性以及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进行教

 学。这样以来,才能够更好的保证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然而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并不灵活,无法有效满足小学生的需求,最后取得的效果也不理想[2]。

 三、双减背景下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提升的有效对策 (一)注重课堂教学实践,落实课前预习环节 首先,双减背景下想用进一步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发展,需要数学教师认真落实双减政策结合小学生实际学习状况与学习内容。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和知识点进行解读,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数学教师的育人水平,还能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小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内容,以此来避免小学生的学习压力的增加。其次,数学教师应当充分结合多媒体设备与资源,设置个性化教学环境。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引导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而数学教师还需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提炼,丰富教学资源,以此来满足小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然后,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课前预习,数学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索精神 双减背景下,加强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创新,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现阶段,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进先进的数字化教学方式,能够更为

 直观的帮助小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自身的学习积极性有直接的联系,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单一,那么就无法有效的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还会导致小学生丧失学习的热情。

 (三)创设冲突式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由于小学生的认识尚未成熟,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创设冲突式教学方式,让小学生在学习生成认识方面的冲突。只有打破原有的均衡,才能够更好的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所以双减背景下,数学教师应当做到以学生为本,正确把握小学生的认知特征。借助设定相应的思维型障碍,有效引导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的发掘思维潜能,提高其学习效率。同时,如果数学教师不能够积极的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在双减背景下推进小学数学教学。而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作为检验小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程度的渠道。在全面推进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过程中,积极促进课堂练习生活化。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数学课堂作业的练习量,还能够针对小学生对数学的知识掌握不足进行相应的辅导。从而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促进其思维能力得到提高。然而,想要达到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就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结合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提出问题。让小学生在学生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

 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能够有效改善小学数学课堂枯燥乏味的学习氛围,使得小学数学教学整体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3]。

 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讲述三角形稳定性时。数学教师可以先让小学生画出六边形或长方形的构架,当小学生在获得相应的圖形后。数学教师在向小学生提出关于“三角形本身的形状能够进行变换?、三角形怎么才能够变成其他图形?”等问题。而这时小学生会凭借自身的想象力回答“可以”。这时,数学教师可以对三角形的构架进行移动,来证明小学生的答案是不正确的。进而就可以让小学生内心产生认识冲突,并产生疑问。这样一来就能够充分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主动投入数学学习当中去。

 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探讨,不仅要求数学教师注重课堂教学之外,还需要注重实践课程的建设。需要从预习、课后作业布置等多方面来促使小学生自身数学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从而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篇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实践研究

22 年第1 期总第426 期中小学教师培训THE INSERVI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SCHOOL TEACHERSNo.1 2022Sum No.426悙 66   “双减”背景下双维课程优化实践研究的探索【作者简介】颜华娜,本科,高级教师,厦门市专家型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教学。颜华娜(厦门市蔡塘学校, 福建 厦门 361009)【摘 要】“双减”之下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减负增效,结合学校的特点,开展“‘双减’背景下的双维课程优化实践研究”,在学科中减负增效,在评价中减负增能,在家庭中减负增信。

 从“赋时”转型为更注重教育教学的“赋能”,让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在校本课程主题式项目学习中积极参与,让学生由被动式的学习到主动式的自我认知和自主发展;让学生学习的动能,由外在的压力转化成探索发现世界的内驱力,使教与学的双主体都能聚焦自身内在素养的提升,实现真正的绿色育人。【关键词】“双减”;双维课程;优化;实践研究;探索【中图分类号】G423.02 【文献标识码】A   DOI :

 10.3969/j.issn.1005-1058.2022.01.015  “双减”政策对学校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往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都必须随着“双减”进行改革,那么“双减”之下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减负增效,笔者结合学校的特点,开展“‘双减’背景下的双维课程优化实践研究”,家校齐努力,促进“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向课堂要质量,促进主题式项目的深度学习,向评价要质量,在学科中减负增效,在评价中减负增能,在家庭中减负增信。一、双维课程减负增效“双维课程” 是指学校课程结构中的两个维度———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这两个维度的课程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同步优化。

 课程实施中,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和综合素质。

 在校本课程建设中,积极运用家长资源,推动“三百两千”特色校本课程的落地,“三百两千”即“百花、百城、百健、千诗、千艺”校本课程,发展学生多元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优化”指的是“学为中心”,追求课程的课堂教学结构、学生的学习方法结构和教与学评价的优良效果,即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优化学习方法结构、优化教与学的评价。

 在“双减”中由“赋时”向“赋能”转变,“减”中有“增”。(一)国家课程的学科整合学习增效学校结合校情从课堂、教师、学生层面进行双维课程优化的实践,整合各学科课程的教学资源,探索出适合学校课程优化建设的方法,减负增效。通过“德雅教育下的双维课程优化实践研究”,构建德雅教育下的双维课程研究模式;探索效果良好的课堂教学结构,提升教师素质,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探索学生的学习方法结构,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培养学生学习力,进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达到减负增效。一是关注不同学科间的横向联系。

 利用跨学科知识点进行融合教学,既顺应课程改革的趋势,又培养学生综合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再见了 亲人》一文,教师结合《长津湖》,让学生进行各科的横向学习:数学学科计算当时敌我军队的数量和各种武器的数量装备等;音乐学科则让学生学唱抗美援朝的相关歌曲和学习朝鲜民族舞蹈等;抗美援朝中的长津湖之战,零下 40 摄氏度的极寒中,1081 高地上的志愿军官兵坚守阵地,全连以俯卧战壕的战斗姿势牺牲,成为一尊尊巍然屹立的冰雕,美术学科则让万方数据

 2022 年第1 期总第426 期中小学教师培训THE INSERVI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SCHOOL TEACHERSNo.1 2022Sum No.426 悙 67  学生进行冰雕连战士的国画创作和皑皑白雪的场面素描等;道德与法制学科则让学生画思维导图———绘制长津湖战役的路线图以及志愿军战士的感人场景的片段介绍等⋯⋯通过这样各学科的横向学习,让学生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学习由浅及深、由简单到复杂,同时联结更多相关主题的知识,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并能用于解决不同学科间整合衔接的问题,学生深刻体会到了1958 年最后一批志愿军战士胜利返回祖国的前一刻,为什么千万朝鲜人民噙着泪花前来送行,为什么志愿军也含泪告别,大家都深情地说着这样一句话:“再见了,亲人!”的感人场景。

 这样的学科横向联系,“减”中整合,“减”中增效,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二是关注不同学科间的纵向联系。

 利用跨学科知识点进行融合教学,既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又有众多的基本概念支撑[1],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再见了 亲人》一文,教师结合《长津湖》,语文学科让学生写观后感或者读后感;道德与法制让学生描绘出志愿军战士当时的心境———学生深深感受到战火烧到了鸭绿江,烧到了我们的家门口,年轻的人们必须拿起枪奔赴战场,保家卫国!

 只为我们现在能有宁静的生活,学生对志愿军战士油然而生的敬佩无需教师多言;综合实践活动则让学生思考———假如没有长津湖这场战役,将会是怎样情况? 志愿军战士采用的是什么战术? 学生明白了:“这场战役志愿军战士不打,就是我们这一代要打。”在敌我力量和武器装备悬殊的情况下,志愿军战士采用夜间的游击战争等战略战术,打得敌人晕头转向,死伤无数,不得不投降⋯⋯为了保家卫国,“冰雕连”让人潸然泪下!

 每一个志愿军战士的故事都浸满着淋漓的鲜血,让我们铭记历史!

 这样的学科纵向联系,“减”中探究,“减”中增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力,赋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二)校本课程的主题式项目深度学习增效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综合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学校层面制定的校本课程符合学校的培养目标、育人理念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但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完整且系统化,保证学校校本课程具有逻辑清晰且全面的文本内容[2]。

 学校结合校情、师情、生情和家长资源,开发“三百两千”特色校本课程,即“百花、百城、百健、千诗、千艺”,引领学生进行主题式的项目深度学习,让学生聚焦一项主题任务,不贪大求全,不流于浅表,让每个学生对一项内容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能进行有深度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对其中某个知识点拥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认可。

 同时面对学习主题,学习小组进行一定的分工合作,将每一个主题内容有机分解。

 每个学生分担一项任务,主要负责一个知识板块的学习研究,这样学生锁定任务沉下去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在减负中提质、增效,减轻学生的负担。一是“百花”校本课程主题式项目深度学习。项目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3]。

 结合校情———学校校园绿化面积占 40%,校园的植物小到凤仙花、鱼腥草,大到四五层楼高的落叶乔木大王棕树和榕树等,100 多种的植物,学校组织教师开发出“百花”电子书的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开展主题式项目深度学习,主题有校园植物我知晓、校园“百花”课程我制作、校园植物名片我制作、养绿护绿我参与等,让学生通过考察探究、设计制作、志愿服务等活动方式,既帮助学生树立热爱大自然、关心植物的意识,又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一草一木,懂得人与植物的和谐共处等情感,学生在开展护绿活动中“救救凤仙花”的活动让人感动———“我们是护绿抢救小队。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学校小中庭的绿化带,今年 9 月份开学新种的凤仙花种下去一周后就蔫了。

 同样是这块地、同样是这样的凤仙花,以前开学种下去,至少可以常开常绿三四个月。

 今年怎么啦? 我们小组开展了‘救救凤仙花’的活动。

 我们请教花工,和花工一起观察土壤,记录凤仙花的浇水、生长情况。

 两周后凤仙花还是没办法救活,我们和花工重新翻新土壤,重新种下凤仙花,再次进行观察,同时在一个角落种下万年青进行对比观察,是土壤问题? 还是浇水问题? 是虫害问题? 还是其他问题?第二次的凤仙花也还是种不活,我们只好和花工重新换成种植万年青,现在的万年青长得很好。

 但我们对于凤仙花养不活的谜还是不气馁,我们让花工把学校的土壤拿到天地物业花木部进行检测,我们希望救活我们的凤仙花。

 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的!

 ⋯⋯”万方数据

 2022 年第1 期总第426 期中小学教师培训THE INSERVI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SCHOOL TEACHERSNo.1 2022Sum No.426悙 68   通过这样的主题项目式学习活动,有效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减负中增效。二是“百城”校本课程主题式项目深度学习。学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50%是农民工孩子,家长整天忙于生计,很难有时间陪伴孩子,如何让孩子了解世界、了解中国及福建与闽南的名城、名人,学校开发《美丽城市》校本课程,通过家长课堂、运动会等让学生演绎一城一风情,每一届运动会学生精心查找资料、自学了解自己喜欢的城市风情进行演绎,如:云南傣族风情演绎、闽台文化龙狮舞、河南少林寺风情演绎、海南风情演绎、巴西风情演绎等,学生了解世界及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拓展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利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城市各地风情的主题式项目学习中,产生有意义的学习体验。三是“百健”校本课程主题式项目深度学习。健康的体魄很重要,为了学生的终身幸福,学校开发了各年级百年保健校本课程,低年级学生学习的保健技能主要聚焦:最好的饮料是开水,拒绝碳酸饮料;洗手、洗脸的方法与好处;根据天气、季节学会穿衣;正确刷牙及刷牙的重要性、龋齿的预防;预防近视的方法、眼睛保护,做好眼保健操等。

 中年级学生学习的保健技能主要聚焦:消毒棉签的使用、创可贴的使用;认识人体腹腔重要器官;体温计的使用 ;合理健康饮食;中暑的预防处理方法;认识人体重要穴位(合谷、涌泉、人中、足三里、三阴交等);拒绝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高年级学生学习的保健技能主要聚焦:学会包扎急救(八字形、环形、三角巾包扎方法学习);出血的止血方法;电子血压计使用;高血压与低血压药;青春期教育及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烫伤急救处理;抽筋的急救与预防;心肺复苏的掌握;心脏病的预防与保健;艾滋病的预防与保健等。

 从学校走出去的学生都可以学到这些保健知识,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掌握保健知识和技能,并进行家、校、社的拓展延伸,创新和应用保健知识和技能,凸显校本课程知识在解决问题时的显性成果和应用。四是“千诗”校本课程主题式项目深度学习。如何让学生外塑形象,内养雅气,学校开设了千诗的校本课程,将中国传统文化,扎根学生幼小的心灵,涵养学生,让学生成为儒雅少年:低段学生开设“我是小明星”诵读会;高段学生开设“英雄联盟演讲团”活动,让学生会学习、会思考、会沟通,会演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五是“千艺”校本课程主题式项目深度学习。千艺校本课程主要从艺体类手艺、生活类手艺、科技类手艺等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特长,学校结合班级教师、学生特长制定《“千艺”进班百花开———班级特色活动》,既有班级个性,又有共性,如:一、二年级每周一节种植、武术、国际象棋课;三年级每周一节陶笛课,陶笛作为学校的传统特色项目,学生人人学得起,陶笛加教材一套200 多元,亲民、实惠,学校有厦大师资和专家,三年级学生全员普及,每一位学生人手一把陶笛,由音乐老师每周一节课教学,真正让每一位学生在小学毕业掌握一门乐器。学校举办各级陶笛夏令营活动,让三年级学生参与展示,学生自豪感倍增;创设陶笛迎新春快闪活动,让学生尽情演绎,学生非常喜欢陶笛。

 同时每周为学生创设国旗下舞蹈、合唱、话剧、相声以及各种乐器等展示活动;校园的走廊文化用学生的国画作品来布置,学生成为小画家!

 每天大课间让学生展示足球、篮球、舞龙舞狮、跆拳道、花样跳绳等体育项目,学生在愉悦的项目学习中,掌握艺体类特长和本领。生活类的千艺主要通过家长入课堂教会学生各种生活本领,如家长进课堂,教会学生包水饺、做蛋挞、做月饼、炒菜做饭等,让学生在体验制作中享受劳动的乐趣。

 科技类的千艺主要通过班级制的科技制作活动,如开展手抛飞机活动、制作各种船模、摔不破的鸡蛋、编程等活动,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感受科技的魅力。通过“三百两千”校本课程主题式的项目深度学习,学生在认知领域、人际领域和自我领域等素养提升,同时学生将校本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新的情境,学生的学习从三维目标达成学习延伸到核心目标达成提升的学习,转知成智、转识成慧、化平凡成经验,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和理解知识、创新和应用知识,增效。二、多维评价减负增能多维评价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意义重要,已发展成为鞭策教师成长和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主题的评价理念,为“双减”万方数据

 2022 年第1 期总第426 期中小学教师培训THE INSERVI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SCHOOL TEACHERSNo.1 2022Sum No.426 悙 69  的学科教学与评价指明方向,教学是开展评价的出发点和依据,评价对于教学的顺利开展和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改进作用。

 评价犹如一面“旗帜”为教学指明了方向,又如“阶梯”一般帮助学生到达核心素养的目标[4]。

 “双减”中的双维课程优化需要多维评价来支持,在减负中增强师生的能力和信心。

 要想在课堂层面真正去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必须要构建以核心素养为主题的课堂学习评价体系,即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提倡绿色评价理念以及倡导教育公平等特点。教师评价能力作为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理念的落实、成效的检测及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2012 年我国颁布《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从教师专业能力层面将“激励与评价” 纳入其中[5]。

 因此学校采用360 度的全角课堂评价,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课堂文化三个维度进行评价,教师教学的评价主要从清晰、准确、教具应用、启思、创新、多元等角度进行评价;课堂文化评价主要从激情、互动、合作、尊重、和谐等角度进行评价;学生学习主要从专注、自主、参与、探究、思维、达成等角度进行评价。

 让师生在绿色评价中赋能和增能,给教师“双减”后的教学评价导向,让学生沐浴“双减”后学习的快乐和动力!三、家庭教育减负增信“双减”除了学校层面的落实,还需家庭的支持与配合...

篇三:“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实践研究

双减背景下融合核心素养提升 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综述 一、课题的提出: “双减”是一场教育的重大转型,“减负”是为了“增效”,这是一次革命性的教育大变革,是要重构我们习以为常的传统教学模式。

 “双减”的目的,不仅仅是简单为了替学生减负,而是要让教育聚焦学生的全面发展,更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生成与身心健康的发展。减的是无效低能的题海训练,要变革的是被动低效,延时加量的课堂教学。

 “双减”的最终目的,仍然是要不断提升我们的教育质量,而不是降低我们的教育标准。只是这一质量不是通过加班加点、补课延时,以牺牲师生家长的身心健康,单纯地去追求“考试成绩”的那种单面分数指标,只有能全方位衡量孩子成长发展的各项重要指标,才是真正的教育绿色质量。

 可要追求这一绿色质量,要从最基本的日常教育单元着手,每天师生共享共生的课堂,才是“双减”能否真正落地的关健之处。

 “双减”是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自我空间,让他们有更多的个体发展的选择与尝试,改被动式的“管、卡、压”到主动式的自我认知和自主发展。教师的教,要从原有简

 单的知识传授过渡到“赋能驱动”,学生学习的动能,由外在“考试”的压力转化成探索发现自我与世界的内驱力。

 “双减”给老师、家长的挑战,实际上是从以前过度依赖“时间维度变量”转型为更注重教育教学的内涵发展,让教与学的双主体都能聚焦自身内在素养的提升,以确保真正的绿色育人质量。

 当今时代,已进入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科技革命化时期.只有培养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而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创造型人才必须具备的最主要的能力之一.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构建自主学习成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首要任务,研究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在小学阶段,自主学习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研究,达到唤醒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品质的目的.实现这目标的落脚点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教师要对学生学习的实践给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指点式的培养活动,它侧重于对受教育者提供一种帮助和引导.以及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积极性、创造性,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又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所谓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除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 二、课题的界定: : 一个人要有较深的造诣,必须用自学的方法达到.这样,他的学问就扎实,积累就深厚,运用起来就左右逢源、得心应手.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法”也主张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主动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道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把知识机械地传授给学生,不如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自己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实验、分析,自己探索知识,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形成一定的数学技能,

 从而达到“不教”的目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 所谓自学能力,就是指通过学生自己学习,独立获取知识、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的能力.而数学自学能力则是以数学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多方面、多因素的一种综合能力.它主要包括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系统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科学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领域,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是广大教师议论的中心,研究的课题.这里所说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其中自学能力,可以说是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所以,在数学教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显得十分必要.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人是劳动的产物,在不断探究学习中学会生存.人具有独立性、自主性、社会性、创造性的本质特征,自主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中最主要的特征. 2、从布鲁纳发现学习理念找到支持.布鲁纳认为建立认知结构是一种能动的活动.在教学上,他主张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主动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强调学生自己思索探究和发现事物,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探索知识的过程统一起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他倡导的操作程序“创设情境,开放

 性探索,个人或小组鉴别”,把教学目标以人的本性为出发点,以发展创造能力为核心. 3、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些理念,都为开展“指导学生自学”这一课题研究的正确实施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 4、古往今来具有影响的教学流派: ①古代大教育家孟子说:“君子深造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一个人要有较深的造诣,必须用自学的方法达到.这样,他的学问就扎实,积累就深厚,应用起来就左右逢源,得心应手.②叶圣陶的“教,为了不需要教”的教育理论.③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观点是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④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法,让学生自学、自练、自改作业,充分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学习.所有这些,都为开展这一课题研究提供了成功经验借鉴.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 1、研究小学生自主学习性学习所要达到的的具体目标.

 2、研究自主学习环境的创设(主要是自主性学习的数学课堂). 3、通过课题研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作为自己教育教学的常规手段,使学生学会学习. 4、通过对学生自学的实践研究,寻求切实有效地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新途径.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 1、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自主学习”理论与经验的学习研究, 丰富对“自主学习”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确立课题的理论支撑,加强理论指导,使课题组成员得到理论的提升. 2、调查研究法.调查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获取必要的实践基础,制定整改方案. 3、观察法,教师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外在表现 下进行考察,然后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现状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4、比较法.选定实验班,以同轨班为对照班,进行纵向、横向的比较. 5、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的措施,总结得失,及时调控.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存在的差异以及不同学

 科的特点,探讨研究不学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有效途径.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 : 课题分为四个大阶段进行研究,各个阶段都有一个既定的目标,以及科研过程当中的途径方法.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xx 年 3 月~2xx 年 5 月). 进行班级情况分析,对其学习数学动机和兴趣了解,行为、智力及周围其他因素了解分析.对他们进行归类划分.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第二阶段:理论学习阶段(2xx年6月~2xx年8月). 在专家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形成全面而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案. 3、第三阶段: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xx 年 9 月~2xx年 1 月). 落实课题的内容和方案,将其用于教学实践中,不断地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教师与学生一起实践与探究自主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主要评价学生学习的准备、课堂参与的自主程度、自主学习的效度,观察思考、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水平. 4、第四阶段:研究的总结阶段(2xx 年 2 月~2x 年 5月).

 将各阶段的成果整理、汇总,并分析、研究、总结、提炼,做好结题验收工作,写出研究报告,并提请主管部门进行结题验收. 七、研究成果: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我在实践与反思中成长并走向成熟: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反思,积累经验.在学科教学模式中,成立了合作学习小组,引进组间竞争机制.有序教给超前自主学习的方法.结合学科模式,自身教学风格,开展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取得较好效果.同时,我能积极参加学校各类大型赛课,通过参赛和广泛的听评课,吸取他人之长,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参加教学论坛,学校业务理论培训,自学新课改理论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使课堂教学既生动又有实效,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性能力,结合本班具体特点和实际情况,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平时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投入,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尽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给予帮助,在成功时给予表扬,正确对待学生中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评价时不褒此贬彼. 2、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实施建议之一.教

 学情境对儿童而言具有较强的情感吸引力,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使学生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要以灵活多变,富有情趣的教学手段、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创设问题、操作、竞赛、游戏等情境,或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播放录像、投影、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将学生带进生动活泼、愉悦的情境之中,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亲动手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和用眼看数学”,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高兴,学得乐意,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进而在数学学习中发挥主人翁精神. 3、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心理的主阵地,教师要在“放”字上做文章.在时间上“放”:教师每节课讲课时间最多为 15 分钟,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中放手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在空间上“放”:改变以教师讲述、提问为主的教学形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先尝试,利用旧知,学习新知,探索未知,把提问题的权力还给学生,在组织形式上,采用个别学习与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扩大单位时间内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 4、指导学法,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要也不应该把现成的知识结论直接传授给

 学生,而应带领他们一起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他们积极地去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并掌握学习方法,逐步使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 5、小组合作,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舞台.在教学中我们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因为这样的交流与互动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教学圆的面积,让学生探索圆的面积公式时,我教给了他们三种思维方法:(1)猜想,让学生大胆猜想,将范围落在比 4 小(即比边长为半径的四个正方形面积小);(2)转化,让学生动手实验,将学具圆切拼成为已学过的图形;(3)推导,让学生发现拼成的图形与圆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内在的联系推导出公式.在这里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探索学习的过程,既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能,又让学生从实践中掌握学会了自主学习的方法. 时代的发展已向我们证明,终身学习的起点在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关键就在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数学教学中采取转变观念、激发兴趣、指导学法、放手操作、小组合作的策略,从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八、研究反思: 1、“自主学习”不同于“自己学习”.

 “自主学习”与“自已学习”虽只有一字之差,内涵却是大不相同的.“自主学习”是就“被动学习”而言的,它是对学习本质的概括,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能自我操纵的学习,其核心是“主动学习”.所有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属于主动学习.听讲的时候,神情专注,边听边思考,是主动学习;敢于提出疑问,是主动学习;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是主动学习.相反,机械地听、不假思索、被动接受则不属于主动学习.所以,自主学习突出的特点是主体性、独立性、超前性.而“自己学习”是对学习形式的描述,是学习者在没有外在帮助下独立学习的方式,它并不具备自主学习“主动性”的特征.比如,有的学生十分听话,一切顺从教师和家长,一切按教师和家长安排的程序行动.他们也能独立的学习,但这样的学生缺乏对学习和生活自己选择的能力,也放弃了对自己的活动对象和过程进行“支配和控制”的权利,这样的学生虽也有一定的“自觉性”,但属于“他主”的、被动的. 2、“自主学习”不同于“自由学习”. “自主学习”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它强调“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自我导向”即学生能主动参与并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教学进度,参与设计评价;“自我激励”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

 的情感、体验;“自我监控”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所以,“自主学习”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有主见的学习,它既不是放任自流的学习,也不是自由散漫的学习,而这种放任自流和自由散漫的自由学习,是一种随意性较大、难以调控的学习,比如,一些学生不能约束自己,无节制地沉缅于学业以外的活动,对于自己的学习采取听之任之、自由散漫的态度,这样的学生乱用了对自己活动的对象和过程“支配和控制”的权利,这种学习当然不属于“自主学习”. 九、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与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我们坚信,在各级领导进一步的关心指导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指导学生自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必将显示其生机勃勃的活力,展现春天般的绚丽色彩.

篇四:“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实践研究

ldquo;双减”教研】“双减”背景下优化作业管理设计与评价策略三篇 第一篇 “双减”背景下小学生作业设计与评价优化建议 “双减”问卷调查数据反映出家长、教师对小学生作业形式和评价期望主要表现如下:围绕课时教学目标进行作业设计少量趣味化的书写作业训练,情境化语言运用作业 44.27%的家长教师支持;有40.08%人赞同情境化、游戏化的书面作业、少量书写;45.16%的认为要以“读、写、说、做”多种形式交叉布置;鼓励学生课外自由阅读的占 41.18%;也有 35%的家长、教师建议设置不同层次的书面作业题,学生选择。大约43.17%的家长、教师赞同作业完成时段为课内为主、课外辅助。有鼓励性、多元化作业评价认同率为 69.09%。综上所述,当下要减轻小学生作业负担,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减负增“效”应从以下核心问题共同努力:一是转变观念、家校协同,树立“育人”质量观,首当其冲;二是优化作业内容、减小作业体量,势在必行;三是赋能童趣聚焦目标、设计多元作业样态,全面发展;四是优化多元激励评价,丰富检测“渠道”,兴趣“保鲜”。

 1. 转变观念,树立“全面育人”质量观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过,“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朱永新教育随笔中有句话:“教给学

 生们惠及一生的东西:用传统的精华为其奠基,用人文的环境为其培植,用现代的技术为其武装,用科学的理念引导其发展。”教育需要等待,需要继承优秀方法、创造时代育人环境、运用新生优质手段、落实科学教育理念,利用课堂教学、富有活力的作业实践,在传递知识、培养能力中教育人、塑造人和发展人。作业是巩固知识、转化能力、培植学生品性的载体、手段。“成绩”只是学生学业质量的一部分,作业是巩固知识能力、优化教学形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无可厚非。现在相当一部分“大人”将教育教学“质量”聚焦在“考试成绩”上,紧盯抄写强化、题海训练,不断延时、抄算写背一个模式反复,以“成人”质量思维安排儿童“成才”的质量目标,忽略了教育规律、方法和儿童的兴趣、身心健康和规律,变成了“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分数独尊”的机械反复。基于“育人”初衷的作业设计与落实,教师、家长必须要有“全面育人”的“质量观”。

 首先,转变观念教师先行。有人说教育是公益不是功利,人的培养塑造同样需要“静待花开”循序渐进。儿童的学业质量关键是身心人格健全、快乐,知识能力、道德素养齐头并进的“全人”发展。以牺牲儿童的身心健康换取成绩利益是不值当的。小学生做什么样的作业,完成多少,关键取决于科任教师的布置。因此教师需做到:一要解放思想,尊重教育教学规律,把准时代“育人”脉搏。不论你是管理者还是一线教师,要以儿童的身心健康、全面育人为教育教学理念,以儿童的视角设计和布置作业。聚焦学科课程理念、性质,丰富作业

 形式和种类,强化趣味性;紧贴课时教学目标,精准、童趣开发作业内容,增强针对性。教师要明确作业是“课程育人”的延伸和巩固形式,儿童成长存在差异性,作业设计与布置同样需要“因材施教”“尊重个性”。二要学习研究,学懂学科课程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要开发、设计精准、富有童趣的学科作业,教师首先需学懂本学科课程理念,熟悉学段目标要求,理清教学内容梯度,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丰厚自己教育理论积淀,坚定“育人”思想。三要具有学科教师协同布置思想。目前小学书面作业主要是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在优化作业形式的同时,每周作业布置至少这三科教师应该相互协作,首先沟通各自“体量”多少,其次协商形式样态,力争读写、操作、运用、实验等作业形态互补,避免单一机械。做到对同一学生面对不同学科作业总量适中、形式互补,追求知识巩固、能力训练和育心、育人的多样化作业协同、协调发展。科学合理的作业布置,核心动力是科学的理念指导。正如有人说“教师本身就是课程。其实,无论是新课程还是旧课程,只要教师是一个不断学习的人,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他的课堂就一定精彩。最好的教育理念不一定是最新的,往往是永恒的。” 简言之,教师思想要解放、理念要转变,要从“刷题提分”的质量观走向“育人”的质量观,实现脱胎换骨的理念蜕变。

 其次,拓宽社会、家长人才观视野 “立德树人”是教育方针,也是新时代的人才观。学校是人才培养主阵地,社会、家庭是磨砺场。教育的发展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

 的通力协作,共同塑造。面对当下 59.83%的“大人”对“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要大量刷题。”持赞同态度和不知道,学校教育有义务辐射、引领家长、社会转变育人价值观念。因此,学校要利用家长会、家委会,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宣传新时代教育教学理念法规,明确时代“育人”要求和教育规律。一要宣传教育法规。如《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教基〔2018〕26 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13 号)等法规文件精神,使家长明确时代育人方向,明确家校各自的职责义务,明确不同学段儿童书面作业体量要求、作业形式和评价指导意见。使家长明确作业育人功能。二要开展家长教育相关理论培训。通过座谈、培训、宣传等多条渠道,帮助家长明确儿童教育的一般规律,掌握基本的教育策略,树立尊重个性、全面发展人才观。

 2. 优化作业内容、减小作业体量 2021 年 4 月 8 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中,书面作业用时要求“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 60 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 90 分钟。”作业完成场域要求“(教师)指导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初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在 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基础上,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圈定校内书面作业和校外运用类作业内容,明确校内校外作业完成时

 段,依托科学、合理、有效的作业,实现学生知识巩固形成能力、培养习惯、积淀素养之目的,同时有利于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调研数据反映,目前作业内容重复、校内校外书面作业体量庞大等问题依然突出。

 作业质量提高、体量减小,关键需要教师高质量的设计开发、精选统编。笔者浅见,科任教师必须以学科课程性质、目标要求为依据,以课程育人理念为原则,以课时核心目标为内容准绳,以学生的个性兴趣、知能水平为基础设计作业。要开发设计体量少、有针对性、有梯度的童趣作业,教师明确学科知识能力梯度、线索,聚焦课时教学目标、选定作业内容,提升作业设计智慧是关键。首先,“五要”提升作业设计智慧:一要教师具备不断学习、坚持反思研究的意志行动。二要熟悉本学科课程标准要求、理解课程理念性质,并能不断反思。三要通读本学科本学段教材内容,理清教材内容线索、知识能力训练梯度,明确知识能力不同阶段不同内容和程度。四要养成“瞻前顾后”的单元(主题)备课习惯,并不断实践、反思,研究优化。五要眼中有“人”,尊重儿童认知规律,仁心施教、仁爱控量。基于以上智慧认知,“课程--学段--单元--板块”抽丝剥茧,“剥洋葱”式聚焦课时核心目标,确定课时作业内容和数量,确保作业科学有质量。简言之。学科教师要提高自主设计作业能力,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根据实际学情,精选作业内容,合理确定作业数量,作业难度不得超过国家课程标准要求。针对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喜好,

 校外一二年级以游戏活动、读说演唱看为主要形式,课后不做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每个学科书写类作业控制在 30 分钟以内。不同作业内容尽量融合“说、写、做、用”多种形式;调动“眼、耳、口、手、足”多种感官交替参与的梯度形态。

 3. 赋能童趣聚焦目标、设计多元作业样态 基于课时核心知识能力巩固和习惯素养提升的作业,需要赋能童趣,多元呈现。《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提出,“要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这一要求,具体落实需要教师在明确课时目标、课时作业内容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设计多元、童趣的作业样态。

 首先,依据课时目标,明确作业目的,划定作业内容。笔者以小学语文课程为例谈几点建议:一要理清单元“语文要素”、必学知识、必练能力的线索梯度;明确不同板块的目标训练点、知识内容。二是依据单元教学、课文板块内容特点,梯度排序课时教学目标。三是立足课时目标内容破解、重组知识能力教学点和作业训练内容、类型。依据本课时(板块)教学目标,分解归并整合设计。借鉴布鲁姆的“认知思维过程”(认知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作业可分为认知型、记忆型、理解型、技能运用型、分析创造型和拓展积淀型。结合课时

 教学目标内容,作业设计可分为“基础性作业、巩固内化性作业和拓展积淀性作业”三大类别。比如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阅读要素为“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小英雄雨来》一文,结合课后习题提示可设置两课时教学目标为:1.认识“晋、劫”等 16 个生字,读准“塞”等三个多音字。会写“炕、慌”等 15 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这一目标下的作业基本可分为认知型和记忆型的,属于基础性作业。书面练写作业是“生字”。3.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雨来被称为英雄的原因。这一目标是认知型、理解型,属于基础性内容,需要借助文本设计有关支架练说、感知,慢慢积淀无需书面操练。4.能用小标题的方式把握课文内容。这一部分属于理解、技能运用型,属于巩固内化性作业类别,在阅读教学方法学习基础上,比如按照“人物”“情节”线索或者摘取课文中的关键词句的方法后,设计“填补式”(课后第二题)书面练习支架;也可以通过补充阅读材料给出支架提示,使学生在填补中把握文本内容,运用其方法。5.初步体会还乡河景色描写(环境)的作用。这一目标涉及的作业是理解巩固性,侧重理解、运用技能,在课堂学习基础上可以创造情境,初步尝试写几句环境衬托某种情感、心情,可以从某些阅读材料中寻找,判断环境描写的局段;也可设计综合运用性作业,如批注材料中环境描写给你的感受等。6.初步学习运用几个故事从不同侧面塑造人物形象(精神品质)的方法。这一目标应该属于运用技能型、理解型,属于巩固内化性作业类别。可以设计列提纲(思维导图)形式,围绕某一性格品质学生补充几件事件的书面作业。7.课后阅读革命英雄故

 事(整本书)。依据这一目标可以设计拓展阅读记录卡等形式引导阅读积淀、丰厚精神认知。

 其次,聚焦教 学内容和性质,开发童趣作业样态。赫尔巴特是以他关于“兴趣”的心理学理论来解决教学方法问题的。兴趣被理解为和欲望一样的心智活动,只不过兴趣不象欲望那样强烈。兴趣使主体与客体之间建立起最初的联系,从而确定个人对客观世界各个方面所持的“观点”。基于以上观点,小学生面对课后作业的态度和动力,“多方面兴趣”是一个至关重要因素。只有“多方面兴趣”能够给予意志以必要的内在自由,没有这种内在自由,学生就不能主动采取的行动。其次,兴趣不仅仅只有目的的功能,它还具有手段的功能,它是教育性教学容许的唯一动因。只有持续的兴趣才能不断地、轻松地开阔思维,接触世界并积极前行。故而,呈现给学生的作业要能够调动“多方面兴趣”。依据课时教学目标确定课后书面作业的内容后,就得基于儿童发展特点,坚持认知、记忆互补、知识能力整合、理解巩固兼顾、童趣分量相宜的原则,设计作业样式。笔者浅见,基础性作业可以通过以下形式呈现:如情景字词填用、“部件”重组创新、“鲜花绽放”组词、音序生字登山,短语、词组接龙等游戏化的形式。巩固内化类书面作业,要以情境化设计,训练以思维导图、表格、括号框架等支架引导、填补为主。即便是补充阅读理解检测,也应给出选择、判断、勾画标注等,避免纯文字、大体量的机械书写。使学生在较为轻松的多样的“游戏”环境里多思考内化、少些重复书写。阅读等拓展积淀类作业需要设计,应以调动眼耳口鼻手多个感官参与

 “活动”,不宜读了就要能写出心得、学了就要得能用的想法,即有些能学以致用,有些是学以致知。运用实践、阅读朗诵等积淀性作业,可以采用简单的表册登记、口头交流,活动过程和成果视频、音频或图片分享的形式检测督促参与即可。另外需要注意:每日各学科书面作业、阅读实践类作业类型互补、数量协调,把控日作业体量适中、用时恰当,学生全感官积极参与。总之,目前小学生书面作业,主要是基础性记忆和巩固吸收性作业,据调研数据显示拓展积淀性作业不足 10%,故而前两类作业设计应富有游戏化、情境化的童趣,注重形式多样灵动,多些思考元素,少一些数量、书写。要强化拓展积淀型作业比重,逐渐丰厚学生精神素养,“大人”需多一些等待、少一些功利。

 4. 优化多元激励评价,丰富完成检测“渠道”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要求“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强化作业批改与反馈的育人功能。作业批改要正确规范、评语恰...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