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刚柔与中国古代的身道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刚柔

摘 要:正如《周易》以“刚柔”来指称阴阳那样,“刚柔”无疑是中国哲学极为始原也极为重要的概念。然而,要对“刚柔”思想有真正的认识,就在明确“刚柔”的触觉的“身体觉”性质的同时,必须“刚”与“伸”对应,“柔”与“屈”对应,最终回到亦屈亦伸的身体。正是在亦屈亦伸的身体里隐含着“刚柔”的真正秘密,才使以刚柔立本的《周易》推出“屈信相感而利生焉”的命题,在屈伸的相感之中发现了生命生生不息的真谛;才使中医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八纲”得以实际的成立,其中的每一纲都可视为亦屈亦伸的身道的生动展示;才使中国哲学在身的屈伸的亦此亦彼、莫得其偶之中消解了人类哲学的种种二分对立,并标志着与思维的“同一律”法则不同的身觉的“感通律”法则在理论上的真正挺立。

关键词:刚柔;触觉;身体的屈伸;感通律;中国哲学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3-0751(2017)08-0099-08

刚柔范畴,就其往往与阴阳相接和并称而言,无疑是中国哲学的极为核心的概念。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其“形而下”的性质而始终难入哲学家真正的法眼。下面,笔者将不揣冒昧地从触觉理论切入,对刚柔范畴给予一种全新的思理的探究,以正其哲学视听,使其久掩的真相和内隐的深义如拨云见月般地得以如如呈现。

一、作为阴阳原型的刚柔

一如主张“切问而近思”的《论语》、提出“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的《中庸》所言,中国哲学的方法论是一种“下学而上达”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决定了一旦我们要对“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阴阳之道”的真正所指给予探究,就会发现,这种形上之道看似远在天边,实则近在眼前,它就发端于我们至为直觉、亲身可感的触觉触感①,或更确切地说,刚柔的触觉触感。“刚柔者,立本者也”,一如《易经》所言,正是这种触觉触感的刚柔,作为阴阳概念的原型,以“立本而道生”的方式,为我们揭示出了玄之又玄、扑朔迷离的阴阳的真正答案。

为了说明这一点,对阴阳概念的追本溯源的考古学的考查在所难免。众所周知,究其起点,中国古老的阴阳概念最早可追溯至《周易》,具体地说,可以追溯至《周易》的阴阳两爻。而易学史的研究发现,最初的阴阳两爻并非今人所看到的“—”和“--”这一符号形式,而是“—”与“∧”这一符号形式。据易学家的解读,后者之所以取“—”与“∧”形,乃在于占卜时取一小直段蓍草“—”以示其刚性,另取一小段蓍草折弯成“∧”以示其柔性,故“—”称刚爻,“∧”称柔爻,只是殆至战国始,才有了阴阳爻之称。这一点在文物发掘、考古发现中也得以印证。2001年长安西仁村西周窑址出土陶拍,其上的柔爻已有“∧”。即使在阜阳双古堆西汉竹简《周易》中,依然可以看到《易》初创时的“∧”形,这可视为古老的符号形式的遗存。这一切,恰恰就是《说卦传》里的“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后来,由于新鲜的蓍草易折成“∧”形,陈旧的干蓍草或其他代用品折弯时折点可能出现断裂,筮人照此画下来,刻写到竹简上就成了“八”形,“八”被拉平成“--”。至此,卦画符号就由刚柔(— ∧)的形式转变成阴阳(— --)的形式了。②

故无论是徐复观还是小野泽精一,均提出了刚柔早于阴阳的观点。这种观点不仅可见之于《易传》的《彖传》和《小象传》中,后世所谓阴爻阳爻统统以“刚柔”称之,还可见之于小野泽精一的统计。按小野泽精一的详尽统计,就整个《易传》(十翼)而言,“刚柔”在《彖传》《小象传》中出现的次数占“刚柔”概念在《易传》中出现次数的64%。另外,“刚柔”出现的频率数要远远多于“阴阳”出现的频率数(而且集中在《彖传》《小象》之中),考虑到《彖传》《小象传》最古老(成立于先秦),《系辞传》《文言传》继之(成立于秦汉之际),《大象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最后(成立于前汉末期),由此可以得出的是,一部《易传》史表明,“是发端于《小象》《彖传》的刚柔思想,进而为《系辞传》、《文言传》的阴阳思想,最后被阴阳思想所归纳取代”③。

此外,作为“原型”的“刚柔”除了指示两爻爻性外,还用来表达爻位。例如,关于刚柔当位说,有《彖传》中的“刚柔正而位当也”,“虽不当位,刚柔应也”;关于刚柔应位说,有《彖传》中的“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关于刚柔得中说,有《彖传》中的“柔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柔丽乎中正,故亨”;关于刚柔承乘说,有《彖传》中的“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样,刚柔不仅规定了两爻的爻义,也规定了六爻位的位义,从而标志着以刚柔为基和“易六位而成章”的系统完整的《周易》体系的真正确立。虽然在《彖传》中刚柔主要是就两爻而言的,但实际上其不仅指爻象,也指卦象,如《彖传》所谓的“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后世解易者皆以为刚柔分别指内卦震和外卦兑。这一情况的出现,与其说是与刚柔乃为阴阳两爻原型之说相悖,不如说是以“两仪”衍生“八卦”的方式表明了刚柔概念向宇宙论的延伸和扩展,从而使“刚柔原型说”更加颠扑不破,而这正是后来的《系辞传》的作者所做的一大工作。④

令人始料不及的是,殆至汉的来临,这种在易学中几乎自成一统的刚柔思想开始全面退隐,取而代之的是阴阳思想的盛行。按小野泽精一的观点,这种此消而彼长,除了表现为从此解易的话语业已完全阴阳化了之外,还表现为集阴阳思想之大成的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思想的形成。无独有偶的是,这种新的思想态势恰与“三纲”说的出现形成互为呼应之势。关于“纲”,《尚书·盘庚》谓“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吕氏春秋·用民》谓“壹引其纲,万目皆张”。故与“三纲”合流的“阴阳”之于《周易》的“刚柔”的取代,与其说是名称的改变,不如说是把握事物的方式的改变。也即从具体的、复杂的、相济的“以身体之”的触觉方式,向抽象的、教条的、归一的“以思知之”的知觉方式的改变。与这种改变相伴的,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去魅化”时代的真正开显,还有中国思想上“阳尊阴卑”之于“刚柔相济”的不无诡谲的偷换。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