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孟荀人性论比较研究及对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人性论 道德教育 启示 高校 研究

摘 要: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从不同角度出发理解人性、判断人性、剖析人性,二者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在我国道德心理学发展中有重要影响,将观点进行整合,对目前高校道德教育建设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性善论;性恶论;自律;他律;道德心理

1 引言

对人性善恶的争辩问题,是中国传统伦理学史上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更对我国道德心理学的发展有启蒙作用。有学者认为,最早对人性问题的讨论可追溯到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阐述,认为人的原始天性互相接近,后天环境的差异导致人性的差距。战国时期,对人性的争鸣成为各家焦点所在。

告子主张“性无善无不善”,人哇哇坠地时并无善恶之分,后天的外部环境导致人性分流;无名氏肯定“有性善,有性不善”,人自出生便划分为善恶两类;世硕认为性有善有恶,至于人趋向于善或恶,取决于“所养”,即后天的环境、教育等外部因素的影响。[1]由此可见,不同学者各取所需,围绕人性“善恶”假设展开争辩,呈现出一部中国人性论的发展史。

种种对人性的探讨与回答更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心理、道德教育思想及道德修养方法,各家争鸣中,孟子首倡的“性善论”与荀子首倡的“性恶论”脱颖而出,更成为在人性善恶上影响深远、具有开创性的代表性观点。

2 孟子性善论:展望未来,探究内因,贵在自律

孟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明确提出人性善论的哲学家,并把性善论作为伦理道德学说的理论基础。他认为,人性既是人的伦理道德生活的根据,又是当政者施行政治主张的基础,“人性善”、“四端学说”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

(一)内容:善有四端,由内而发

孟子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他认为人自出生起,便有以上四心,并认为仁、义、礼、智这四种最基本的道德品质、道德思想、道德情感便产生于人与生俱来的“四心”之中。

孟子认为恻隐、同情、内心不安、羞恶、辞让、不忍人之心乃善的开端与萌芽,他认为人内在的所具备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道德的同情心、恻隐心、正义感、羞耻感、尊敬感和道德是非的鉴别、判断等这些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正是道德理性“仁”、“义”、“礼”、“智”的萌芽、开端与起点。

(二)朝向:展望未来,理想主义

孟子所认为的善端仅仅是善的开始,并不是善的巩固、定性与完善。人如果将善端不断地扩充、发展、就成仁义礼智的“四德”,“四德”是“四端”的发展、完成,能把“四德”扩充,发展到最完美的程度,就可以成为圣人、君子。[2]正如个体由内而外最初的道德种子一般,会发芽、汲取阳光、长大、成熟,如若达到完满道德之时,便如孟子所言“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以上均是人内在固有的、内部拥有的,而非外力强加、而非外在灌输的、而非外部给予的。他认为应把这些萌芽状态的东西扩充出去,就可以为善。[3]

在孟子看来,善只是一种萌芽的状态,只是一种端倪的出现,只是一种未来发展的趋势,还是一种理想主义的假设。要想使其体现,需修身、养性加以扩充并实现。

(三)启示:探究内因,贵在自律

孟子心性合言就是为性善找到内在根据,说明“价值根源出于自觉之主体”,这样才能夯实儒家仁学思想的基础,进一步提拔与高扬人的道德自觉性。[4]

孟子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5],他认为个体应有内心存在的,由内而发的仁义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去行事,而非依靠外力的勉强与约束去行仁义。“由仁义行”,是个体内在的道德命令,是个体内因驱使的结果,需要靠个体高度的道德自律得以完成。

此外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6],即仁义礼智这“四德”,四种道德品质、道德修养、 道德行为并不是由外强加,尽管天生便有,仍需个体的认真反思、慎独,否则也无济于事,终将使善存而不得、得而不用、隐而不显、载而不明。由此可见,在当下道德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子内心的道德情感,注重内因对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影响,从而加强个体的道德自律。

3 荀子性恶论:立足当下,重视外因,体现他律

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在其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并行力证自己的人性理论。他提出“人性恶”的观点,指出人自出生以来,便具备恶的道德观念。荀子肯定后天的教育、环境、人为加工塑造等外部因素的作用,认为以上途径可助于人性由恶变善、弃恶扬善。其观点对当下道德教育有重大意义。

(一)内容:化性起伪,由外施加

荀子的“性恶论”是针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来的,并反对孟子“仁义礼智”是个体先天就有、生而既得的观点,否认善是人的本性。他认为,人生而“目好色,耳好声”[7],“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8],這使得人性是恶,如若想成善,需由外部加以节制、施以限制,要通过圣人、君主的引导,环境的教化,道德的约束,礼仪的规范。

但荀子并非完全否定善,但他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9],人的善乃人为而得,认为心对欲望、情的取舍为“虑”,虑之后的行为便是“伪”。因而提出“化性起伪”,指明人性随后天的复杂环境而得以改变,个体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会受到客观外部环境的影响。“善”的培养,荀子强调来自于外在教化,即礼义的教化,从而达到化恶为善、改造恶而成圣人的目的。

(二)朝向:立足当下,现实主义

荀子不同于展望未来、理想主义者孟子,荀子“立足于既定的朝向未来与立足当前,以现在或当前为基点和中心来认识人的一切”[10],“天地始者 , 今日是也”[11],即荀子立足当下,寻求对当下人性恶的治病良药,改善良方。荀子以当下、目前为基点和参照,主张从现在起不断“化性起伪”。

不同于孟子,将人性假设为“善”这种理想主义的高度之上,荀子的人性假设“恶”更具有现实意义。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言“孟子所注重的,是性须扩充;荀子所注重的,是性须改造”[12],孟子是理想主义者,而荀子则是现实主义者。

(三)启示:重视外因,体现他律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12]荀子提出了“人性本恶,其善者伪也”,“不事而自然谓之性”与孟子“性善论”的看似截然相反的观点,把人的生理本能和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为恶,认为道德教育在于“化性起伪”,强调外在的规范和束制去恶为善。

“今人之性,故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之也。”[13],荀子主张改变任性,造就治世,要通过外部施加的后天教育,或通过国家礼仪制度、刑罚约束、社会规定等他律性手段,来维护社会的道德体系,从而达到天下合而善的目的。

由此可见,后天教育、外部施压的他律性手段在个体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产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礼仪制度、刑罚约束等外部因素对个体道德成长的重要影响。因而,在当下高校道德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外部力量与他律性手段的地位,可与内部因素、自律性手段相结合,共创道德发展的理想环境与现实条件。

4 孟荀人性论相较:绝非对立,并行不悖;互补共进,整合勃发

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历来被学者大肆比较,部分学者认为二者的观点完全对立,相互割裂,但细细比较便会发现二者出发点不尽相同,观点、主张各有优劣、各有千秋。二者绝非完全对立,而是并行不悖,如若取精去糟,将二者优势并取,对当下的道德教育有重大启示,二者可互补共进,整合勃发。

(一)绝非对立,并行不悖:

孟子和荀子二人的人性论均体现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个体道德教育中,两类因素起到重要作用:一是内部因素,即个体自身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甚至包括所导致的道德行为;二是外部因素,即除个体自身以外所有环境因素的影响。

二者皆注重环境的因素,即外部因素对人的影响,但孟荀二人从看似对立的方面进行论证。孟子反证环境使得人原有的善根、善端、善的认知、情感、意识变为恶,从而产生恶行。“善端消亡的主要原因又在于人自身没有存养固有的善端”[14],外部环境的影响使得原有的善端消失殆尽。荀子则从另一方面入手,认为应从后天礼义教化入手,通过圣王教化,发挥外在的社会作用使得人性由恶从善。二者均看到环境的重要性,但看法相异。

二者皆重视人为的作用,即内部因素对人的影响,但侧重不同。孟子认为人性本善,通过由内而外扩大善心、扩张善行;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性若想从恶归善,需“化性起伪”,即通过人为的方式加以作用、左右、改变,荀子的人为方式既包括“外部因素”环境、礼仪制度对人的约束,也同样包括人内部的主观努力,即要不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由此可见,二者也有相似之处,尽管表述不同,但可寻共性,最终都为了达到人善、社会和谐的目的。由此可见,二者并行不悖,绝非完全对立。

(二)互补共进,整合勃发:

孟子从“性善论”出发,并未完全落实孔子的他律性要求,而是更注重通过由内而外的方式扩张善心,强化“为仁由己”的自律性要求。在孟子看来,每个人一出生均有成为圣人、贤人、君子的可能性与能力,因而修整自己应成为一种主要方式,通过这种将个体固有的善心、善德、善举、良心扩充的自主方式,以达到成德作圣的目的。

荀子恰巧相反,他从“性恶论”出发,怀疑个体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认为人性缺乏辨别是非善恶的认知能力以及做出善恶的判断能力。因此,荀子在关注发挥人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主张个体通过由外而内的方式约束人,即通过礼仪法度加工改造人,从而强化他律性要求。

尽管孟荀二人的理论表现、论证方式、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二人道德教育的方式却相互补充,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当代高校道德教育有重大启示。将二者的观点加以整合,在当下的道德教育中既手持自律之剑,又紧握他律之刀;既把握个体道德心理发展的内部因素,又注重其外部因素,定可促使个体道德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齐勇.中国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2

[2]姜国柱.中国人性论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140

[3]郭齐勇.孟子性善论所蕴含道德理性与道德情感问题[M].湖北大学学报.2013,05,28

[4]张金兰.孟子性善论中德育思想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5,01,1

[5]孟子《離娄下》

[6]孟子《告子上》

[7]荀子《正名》

[8]荀子《富国》

[9]荀子《性恶》

[10]储韶华.朝向未来与立足当前——孟子与荀子人性论及其效应的比较考察[J].哲学研究.2006,10,59

[11]荀子《不荀》

[12]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92

[13]荀子《性恶》

[14]黄开国.儒家人性与伦理新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52

作者简介

牛亚林(1992-),女,汉族,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