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持久战”是蒋百里最先提出的吗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持久战 百里 最先 提出


打开文本图片集

毛泽东1938年5月的《论持久战》一文,自发表以后就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并赢得了高度评价,其影响力经久不衰。但前段时间,有些文章认为国民党方面有几位名人早在毛泽东《论持久战》发表以前就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思想。其中提到最多的是民国军事理论学家蒋百里。因为某些这样的“挺蒋”文章还是出自于资深学者之手,因而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这类文章中比较有影响的一篇是出自于一位中国近代史专家之手。这位专家在《找寻真实的蒋介石》一书中把蒋百里、白崇禧等人都列为抗日持久战思想的先行者。关于白崇禧,笔者已另有专文,通过翔实的史料证实该专家的论述是无根据的。因此本文只谈蒋百里。

这位专家认为蒋百里在1928年就提出了持久战的思想,只是可惜“均未形成文字”。这实际上就是说,没有确实可信的书面资料证明确有其事。蒋百里是民国时期的一位优秀的军事学理论家,于1938年11月去世。他未经历大部分抗战。客观而论,蒋确实对中日战争的分析提出过一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但是,关于抗日持久战,他涉及的程度还只是停留在一些谈话和文章中提到过或者简单谈到过而已。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蒋百里虽然研究的是军事学,但并没有写过一本长篇军事专著,只是在报刊上发表过一些关于军事的文章。后来人们经常提到的《国防论》,就是他多年文章言论的结集。

除了那位专家的说法外,比较有影响的还有某位名学者撰文“归纳”出的蒋百里的抗日持久战思想。这位学者在他的《国破山河在》一书中作出了这样的“归纳”:蒋百里“在《国防论》和其他著作中阐述的对日战略,归纳起来有三:第一,中国对日不惧鲸吞,乃怕蚕食,故对日不应步步后退,而要主动地实施全面抗战,化日军后方为前方,使其无暇消化占领区,从而使日本无法利用占领的地区提高战力;第二,主动出击上海日军,迫日军主力进攻路线由东北一华北一华中一华南的南北路线改为沿长江而上的东西路线,从而充分利用沿江的山地与湖沼地利,抵消日军兵器训练方面的优势;第三,以空间换时间,行持久战,通过时间的消耗拖垮日本。具体做法为将日军拖入中国地理第二棱线,即湖南、四川交界处,和日军进行相持决战。”

《国防论》究竟有没有这样的内容?这本书是怎样出版的?有些什么特点?下面不妨通过三个方面来剖析一下,以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

《国防论》没有关于抗日持久战的文字

《国防论》中的文章有出现“持久”两个字的地方,但与抗日持久战没有关系。为节省篇幅,只举一例:“国防的部署,是自给自足,是在乎持久,而作战的精神,却在乎速决,但是看似相反,实是相成:因为德国当年偏重于速决,而不顾及于如何持久,所以失败,若今日一味靠持久,而忘了速决,其过失正与当年相等。”

《国防论》也没有“抗日”、“抗战”和“抗日战”之类的词句。出现“日本”这两个字的有几处,涉及到的是“我是先在日本军队中研究德国战术”、“日俄之战”、“日本甲午战胜的原因”等等。但发现这些都与抗日持久战无关。

同时,还可以从《国防论》的篇目中看到所有文章均与抗日持久战无关。

第一篇国防经济学

第二篇最近世界之国防趋势

第三篇从历史上解释国防经济学之基本原则

第四篇二十年前之国防论

第五篇十五年前之国防论

第六篇中国国防论之始祖

第七篇现代文化之由来及新人生观之成立

《国防论》的出版背景说明与

抗日持久战无关

从1933年开始,国民党在江西省庐山举办军官训练团,其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赣粤闽湘鄂北路“剿匪”军军官训练团。1930~1932年,国民党军队在围剿中国工农红军的战争中屡遭失败,蒋介石认为是各部队的中初级军官武德、武学尚欠深造所致,遂决定在江西省庐山举办军官训练团,以图提高部队对红军的战斗力。蒋百里在1937年7月开始在那一期的训练团上讲课。能在训练团讲课的人,都是蒋介石认为可以真正理解和宣传蒋介石治理思想的人。众所周知,蒋介石对当时德国的纳粹模式是推崇备至的。蒋百里于1935年夏天受蒋介石派遣,以军事委员会高等顾问名义,前往德国、意大利考察,并受到了希特勒的接见。在德意期间,蒋百里曾给蒋介石发回大量的函电。据曾在蒋介石侍卫室工作八年之久的秋宗鼎回忆,侍卫室每天都收到来自各方面的文电,蒋介石一般都兴趣不大。但对蒋百里“从欧洲报道德意法西斯统治的情况,蒋就非常欣赏”(见《文史资料选辑》第八十一辑第150页)。蒋百里1936年12月初回国,半年后即前往庐山讲课。他在课堂上讲的主要内容肯定要符合办训练团的宗旨。下面可以通过这期训练团的主要日程看出学习课程的内容与抗日无关。

5月27日,蒋介石抵庐山,筹划该年暑期训练事(也称“第二届庐山暑期训练团”)。决定调集全国军官师旅长以上人员(在“剿共”区域部队调团长以上军官)、各省县党部委员、专员、县长、警察局长、民政科长、教育局长、中学校长等到庐山受训。训练团分两期举办,每期约4500人。

6月27日,蒋介石赴训练团,召集大队长以上官长训话,题为《建国训练的要点和实际的目标》。

7月1日,训练团开学。训练在海会寺和牯岭两处同时举行。全团设军事、党务、教育、县政、警政、军训、政训、童军、新运九个组。

7月8日,蒋介石出牯岭赴海会寺。同日下午,卢沟桥事变消息在牯岭传开。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以前,即“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实际上长期对日本采取妥协退让政策,抗日并不是国民党政府的主旋律,因此他们举办的任何培训学习活动,并不是针对抗日的,而是针对“剿匪”和“建国”的。庐山军官训练团本来就一直与抗日无关,但这一期意外地遇到了卢沟桥事变,才有了蒋介石于7月16日邀集各界人士158人在庐山举行的谈话会。会上讨论了《应战宣言》。蒋介石在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后,认识到“不能避战矣”,才决定公开发表《应战宣言》。为了减少这份《宣言》的冲击力,蒋介石还将之改称为“谈话”。并同时表示:“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的解决。”这期庐山军官训练团的原定学习内容与前面历届一样,只是由于卢沟桥事变这个突发性事件,蒋介石又正在庐山,才使某些人把庐山军官训练团的第一期训练内容和抗日联想到一起了。说得直白一点,这不过是一种牵强附会而已。

7月18日,蒋百里讲课的那一期,即第一期(共两期)训练团的学员举行毕业典礼。在典礼上,蒋介石发表了《建国运动》的主旨讲话。

在讲课期间,为了帮助学员们学习,蒋百里把过去的一些文章,合编在一起,印制成册,作为辅导教材提供给学员。这些过去的文章主要是蒋百里在考察欧洲各国一战以后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感想。有的文章结合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阐明对国防建设的主张,包括军事教育之要旨、国防经济学等。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出版的《国防论》,和抗日持久战没有关联也是很正常的。

《国防论》的缺陷佐证与抗日持久战无关

从学术的观点看,由于《国防论》是文章的合集,且各篇文章发表的时间跨度比较大,因而整体缺乏明晰的系统思路。当时有的学者就对此有所批评。蒋百里1938年10月下旬抵达桂林,拜访了他的一位相交40余年的老朋友张宗祥先生。张提到蒋出版的两本书,一本是小册子《日本人》,一本是文章合集《国防论》。张认为《日本人》不错,“至于《国防论》新旧杂糅,此犹是从前考书院作风,何不删繁就简,使成有系统之书?”蒋百里笑着回答:“子说诚是……至于《国防论》则取其字多,好多得稿费而已。”(见《文史资料选辑》第十辑之《蒋方震小传》中国文史出版社)尽管蒋百里在这里用的是一种自嘲的口吻,但至少也可以佐证《国防论》一书与抗日持久战确实无关。

责任编辑:姚胜祥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