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王鲁彦小说综述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综述 小说 鲁彦

摘要:新时期以来,思想禁锢的局面融化,评论界对鲁彦的研究进入了空前繁荣的阶段。整体研究步入全新的高度。专题研究层出不穷,作家作品的评论标准日趋公允。此综述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将研究文章分类整理,对其研究观点、特别之处、是非得失做出梳理评价,并提出尚可研究的空间。

关键词:王鲁彦 小说 综述

王鲁彦(1901-1944)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名的翻译家、小说家。其作品由于多是描写乡间的人情世态、民风民俗,因而鲁彦被认为是乡土文学作家。20年代人们对鲁彦的研究便已有之,如方璧(茅盾)的《王鲁彦论》;建国后,社会的不稳定,文革的爆发,评论界死气沉沉,这一时期的研究并无创新之处;改革开放后,思想禁锢的局面逐渐融化,唤起评论界冰封多年的热情,涌现出大批的研究文章,本文从整体研究、专题研究、国外的研究之研究这三个方面对新时期以来的鲁彦小说研究做一梳理、归纳。

新时期伊始,范伯群、曾华鹏两位学者的研究专著《王鲁彦论》历经二十几年的艰辛终于得以问世,开新时期鲁彦小说整体性研究的先河。

1980年范伯群、曾华鹏两人通力合作的《王鲁彦论》出版,这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部也是至今唯一的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王鲁彦的专著。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者尤以独特的眼光批评不足,发表新论,对之后的研究起了重要的指示引导作用。该部专著由引言始,于结语终。根据鲁彦思想创作的阶段性,正文分为四章,对应四个创作时期,结构清晰而严谨。我认为这本专著的主要价值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现代文学史上,这部专著首次对王鲁彦的一生及创作做了一次全景式的描绘,这是在之前的研究中所没有的,而且专著对鲁彦的创作过程作了大胆而明确的划分,根据小说的不同思想内容和风格将其创作分为四个阶段,分述了王鲁彦在这四个时期中的创作状况。

其次,在分析过程中,专著将王鲁彦的小说创作和他的思想变化结合起来,这并非简单的相加,而是有机的融合,从而揭示出人道主义、阶级观念和马克思主义这几种思想在作品中此消彼长的过程,此外,专著还指出思想创作上的变化引起的艺术上的变化,指明了两条清晰的发展脉络。

再次,在专著中,我们不难看出论者公允求实的态度。在评论过程中,论者没有抱着光说好话、忽略不足的态度,同时指出王鲁彦思想上的局限,行动上的软弱,以及这些缺点投射在作品上的不足,这种实事求是的评论态度在文学批评中是应该大加肯定与赞扬的。

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这部专著阶级论色彩比较严重。范曾二人在很大程度上认为文学创作要为政治服务,否则就失去了创作的意义。这种评论观点有失偏颇,要对作家作品做出公正的评价,论者就不能以政治的标准来苛求文学。

随后,1981年张复琮发表《鲁彦小说简论》。此文根据鲁彦在《关于我的创作》、《<我们的喇叭>后记》、及其夫人覃英的《<愤怒的乡村>后记》等文,将小说也分为了四个时期,并以各时期富有代表性的小说集子命名:《柚子》时期——“咒诅一切,攻击一切”;《童年的悲哀》时期——“体验一切坏的恶的一面”;《野火》时期——“热烈地同情农民中的反抗精神”;《我们的喇叭》时期——“供献出来,参加抗战”。《简论》和专著的不同点显而易见,在专著中处处都能读到政治凌驾于文学上的味道,而《简论》则突破了“阶级论”的限制,更多的从艺术上去把握鲁彦小说的价值,积极的从作品与时代的联系中去肯定其意义,从而使得评论的视野更为广阔,研究更加深入。

三十年代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言》中称“看王鲁彦的一部分的作品题材和笔致。似乎也是乡土文学的作家”。作为早期乡土小说作家之一,鲁彦的大部分小说描写了乡间的民风民俗、人情事理、精神面貌,实际创作证明鲁迅的这一判断没有错。新时期,鲁彦小说的乡土性是研究者着力研究的课题。

沈斯亨的《鲁彦的乡土小说探析》”堤:新时期较早的一篇研究鲁彦乡土小说的文章。在文章中,沈斯亨将鲁彦的乡土小说创作划分为三个时期,归纳出鲁彦早中晚三个时期内不同的创作面貌:早期创作热情有余但思想不足:中期思想有所进步,注重写作技巧,但作品情调忧郁感伤,缺乏希望;晚期意志昂扬,色彩明朗,成功的走向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此外,论者在肯定鲁彦乡土小说价值的前提下,指出了鲁彦后期在创作《乡下》、《野火》时急于向左翼文学靠拢。造成小说思想意识很强,而作品的艺术水准不高的倾向,这一评价很准确的道出了鲁彦创作转变过程中的缺陷,这一缺陷在三十年代革命呼声日益高涨的时期是许多作家难以避免的。

刘增人、陈子善的《试论鲁彦的“乡土文学”创作》则主要是从鲁彦前期的创作来向我们阐释鲁彦在创作中为什么会有“向善的焦灼和童真的寻觅”;怎样实现“风俗的描写和心理的解剖”:如何进行“深怀的怅惘和世态的讽刺”,论点清晰,论据充分。此外,钟丰丰从乡村人手,在《站在传统失落与现代追求的交汇处——浅议王鲁彦之乡土小说》一文中认为鲁彦的乡土小说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他笔下的乡村与其它乡土作家笔下的乡村不同,一方面鲁彦以乡土的眼光审视城市文明的进步与弊端,另一方面他也看到城市文明在加速农村现代化的同时也加快了农村经济的破败和萧条。论者研究着眼于鲁彦笔下那个集传统守旧和先进文明于一身的乡村,着眼于乡村在动荡的年代中所发生的变化,肯定了鲁彦的创作,在结尾时论者也指出鲁彦后期的小说《乡下》、《野火》有概念化倾向,艺术上有所倒退。

20、30年代大量浙东乡土作家的出现吸引了研究者的目光,于是有研究者便把他们作为一个群体:浙东乡土作家群,包括王鲁彦、许杰、王任叔、许钦文和潘训,进行整体研究。钱英才的《论浙东乡土作家的文化意识和特点》是一篇论述的既深刻又具体的文章。他从外来的哲学、文化思潮和本土传统文化包括越文化中的浙东文化、语言、习俗这一横一纵两方面对浙东乡土作家所产生的影响作了阐释。归纳出浙东乡土作家群文化意识上的共同特点,论证详细。这篇文章不仅使我们了解了浙东乡土作家的文化意识,更使我们对外国的无政府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哲学、文学思想有了粗浅的认识。对传统文化、越文化,浙东先贤的刚强气节,爱国为怀的品德也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纵观新时期的整体研究,研究者主要论述了鲁彦小说创作上的成就和不足,尤其是其乡土小说的独特之处与成就,这些研究稳中求变,从表层到深层,已经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与突破,但是我们依然期待有更加深刻新颖的见解出现。

新时期关于鲁彦小说的专题研究层出不穷,涉及的范围既广且深,与整体研究相晖映,大大提升了鲁彦研究的高度,大致包括这兰方面:思想内容、艺术手法、表现形式。

当时为世人一道所称的乡土文学家除了鲁彦,还有许杰、蹇先艾等,鲁彦跟他们很大的一个不同之处就在于

描写的乡民形象、乡村面貌不一样,因而,鲁彦笔下的农民、农村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赵新顺的《现代意识观照下的乡民精神世界——王鲁彦小说乡土意识论》将鲁彦笔下的乡民分为两种类型:封建守旧型和现代文明型。前者思想守旧、精神上与物质上双重贫乏,他们对现代文明不了解,恐惧进而抗拒,两者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却很荒唐,引发了许多悲剧。在结尾处,论者肯定了鲁彦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认为改变乡民所处的文化环境便可消除这些隔膜。

崔淑琴在《试论王鲁彦乡土小说中的经济意识》中体现了金钱腐蚀人心这一主题,论者在文中详细的阐释了金钱不仅仅对小有产者,对大财主和最底层的穷苦农民都产生致命的腐化作用,在金钱面前,人们善良的天性湮没。丑陋的本质一览无余。无独有偶,和赵新顺一样,论者认为环境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物性格的形成,解决这一问题只要改变农民生活的物质、文化环境即可。但是。这种外因决定论的合理性我以为还有待商榷。这种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思想上的固疾,只能起到改善的作用。

小说中吸引人们眼球的另一道风景是鲁彦对浙东地区民风民俗、地域特色的描绘,许多研究者对这一内容进行了探究。周春英在《论王鲁彦乡土小说的地域文化特色》中从两个方面论述了鲁彦乡土小说中的地域文化以及形成这些特殊文化的背后原因。时隔三年,论者在另一篇文章《王鲁彦乡土小说的民俗事象研究》中对前一篇文章的内容作了更为详细的补充,此外,还从鲁彦的家乡、家庭、师承关系这三个方面探讨了鲁彦乡土小说产生的深层原因。

在鲁彦小说创作的过程中,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发展不可小觑,由初期不成熟的现实主义发展到后期革命的现实主义,这一历程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隋清娥在《论王鲁彦小说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形成与发展》中将王鲁彦现实主义手的发展划分为徘徊于抒情与写实之间、现实主义初步形成、批判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这四个阶段,清晰而中肯。沈斯亨在2005年则发表了一篇专门研究鲁彦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文章《鲁彦小说的现实主义》,详细的探讨了鲁彦小说现实主义的特点:从动静结合的角度忠实的描写出浙东地区受到外来资本主义势力入侵后变动的社会面貌和家乡特有的风土人情、世态风俗;独特的抒情格调,早期“热中带冷”,后期“外冷内热”;典型环境中的人物心理描写;借平凡生活场景揭示社会人生的内在意义;后期面向时代,展现时代的历史动向,发展成革命现实主义。这篇论文从小说的题材、内容、风格等方面全面具体的论述了鲁彦现实主义的特点和优点。较先前人们的研究深入了许多。

除了研究小说的内容、艺术手法。还有研究者对小说的表现形式作了探讨。小说的表现形式也就是小说的叙事策略,赵新顺的《鲁彦乡土意识对艺术形式的选择》从此角度考察了鲁彦小说创作的表现形式,论者从小说创作的叙事技巧人手,认为作者采用了3种艺术形式:对照手法、心里描写以及“受难记”的情节模式进行创作,肯定了这种情节模式对控制小说发展的速度、强度和读者阅读的速度的作用。

以上所述均是国内学者对鲁彦小说的研究,在这之外,海外学者也纷纷致力于中国文学的研究。日本大学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家山口守将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论及王鲁彦的部分、茅盾的《王鲁彦论》以及范伯群、曾华鹏的专著《王鲁彦论》这三者作为研究对象写成《三篇王鲁彦论巡礼》,这篇研究之研究的文章结合具体的小说,对三者的一些重要的观点加以比较、辨析,指出合理之处,对一些不能赞同的观点提出新的批评意见,内容详细,颇有见地。

关于王鲁彦表现技巧的问题,山口守明确的提出了不同于茅盾的观点。茅盾认为鲁彦表现技巧的长处是自然朴素,但作品中人物台词过于欧化,不符合人物的身份。但是山口守却不这么认为,他提出鲁彦虽然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通过世界语了解了许多东欧国家的文学,但不能就说有欧化的痕迹,鲁彦更多的是从作品的社会意义、人道主义等方面受到了西洋文学的影响而非单纯的文体转嫁。

关予优秀作品、代表作的问题,论者也有自己的观点,不认为就如范、曾二人在专著《王鲁彦论》中所认为的从阶级论的角度出发《陈老奶》、《千家村》最能代表鲁彦作品的艺术特色,而是觉得要客观辩证的看待,在成熟度这点上,这两篇可以算是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但能纯粹的传达鲁彦作品感性的还是《柚子》。

最后,对于鲁迅对鲁彦与爱罗先珂、与许钦文进行的评价,山口守则是相当赞同的,认为鲁彦是个满怀热情、对现实关注但却因无可奈何而焦躁苦闷的一个人,故而站在冷嘲热讽的立场上,用故意冷静、玩世不恭的态度进行创作。

以上三大部分是研究鲁彦小说的专著和文章的综述,通过梳理,我认为还有可待提升的空间。

鲁彦小说的旺盛期是20、30年代,小说最大的特点是描写了沿海地区的农村受到外国资本的入侵后所发生的种种变化。当今,这种转变依然以另外的方式存在着,众多作家把目光投向现今的农村、农民,对现今农村的变化或是认同,或是批评。鲁彦的时代,外来势力的入侵导致农村发生种种变化,从当时农村、农民这一方面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被迫的改变,而如今社会急剧变革,思想多元化,农村的面貌发生巨大改变,农民的思想也发生天翻地覆的转变,大多数的农民从主观上希望走出闭塞的农村,走到外面的大世界中去,期望赚取更多的钱,做着类似如史伯伯的“黄金梦”,这也就使得如今的农村与大半个世纪前的农村陷在了一个相似的文化困境里:它们都受着外来文明或者现代工业文明的改变,面对着这种变化,农民们该何去何从?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将一些描写现今农村、农民文化面貌改变的小说与鲁彦的小说做一比较,看在嬗变中,中国农民骨子里头根深蒂固的传统在应对这些外来冲击时的所采取的相同的和不同的文化表现,之间在精神、传统上的继承性,以及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作家自身思想精神的不同与相同。

参考文献:

[1]范伯群,曾华鹏,王鲁彦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4,第一版

[2]张复琮,王鲁彦小说简论,郑州师专学报,1981,(2),1982,(1、2)

[3][4]鲁彦,关于我的创作,创作的经验,上海天马书店,1933,

[5]覃英《愤怒的乡村》后记,愤怒的乡村,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

[6]鲁彦《我们的喇叭》后记,我们的喇叭,重庆烽火出版社,1942

[7]沈斯亨,鲁彦的乡土小说探析,文学评论,1984,(5)

[8]刘增人,陈子善,试论鲁彦的“乡土文学”创作,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87,(2)

[9]钟丰丰,站在传统失落与现代追求的交汇处——浅议王鲁彦之说,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10]钱英才,论浙东乡土作家的文化意识和特点,宁波大学学报(入文科学版),1994,(3)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