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与用药原则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用药 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药物 原则

[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明确合理正确使用此类药物的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3年来在笔者所在医院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归纳总结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原则。 结果 药物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以静脉给药方式较高发生的。结论 临床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适宜的给药方式,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药物;合理用药;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978.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1-102-03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检验合格的药物在正常剂量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全合成抗菌药物。近年来,开发了一系列抗菌活性增强了的新氟喹诺酮类药物,其药理作用为选择性抑制微生物拓扑异构酶与DNA回旋酶,阻碍微生物的DNA不能正常复制、转录而导致细菌死亡[1]。因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生物利用度高、组织分布广泛、半衰期长、存在抗菌后效应等优点,且有注射液、口服制剂、外用滴眼液和滴耳液等多种剂型,故临床应用广泛。然而随着此类药物临床的广泛使用,其不良反应的病例报道也增加,大部分的临床症状较为轻微,但也有少数会导致严重后果[2]。故为探讨提高此类药物使用的合理性途径,预防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本研究对笔者所在医院3年来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3年来在笔者所在医院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出现ADR反应的68例患者,其中男36例,女32例,年龄24~58岁,平均(39.9±15.5)岁。筛查标准:依据卫生部药物不良反应筛选标准进行。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临床表现、涉及系统及给药途径等进行分类分析。原发病为呼吸道感染36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22例,妇科感染6例,急性消化道感染4例。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病21例,冠心病14例,糖尿病7例,肺源性心脏病3例,肿瘤5例。不良反应程度:轻、中度反应为66例,重度反应为2例。

2 不良反应涉及的药物品种

笔者所在医院使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品种包括: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及培氟沙星等。从表1中可以看出引起不良反应占首位的是环丙沙星,其次是加替沙星,分别为41.18%、29.41%。这与两药在笔者所在医院的使用较为广泛有一定关系。

3 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及部位

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及部位有:全身性、神经系统、胃肠系统、肝胆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皮肤及其附件。从表2中可以看出不良反应所涉及的系统及部位占

首位的是胃肠系统,其次是皮肤及其附件与循环系统,分别为52.94%、45.59%、26.47%,其中并发两种不良反应有33例,占48.53%;并发3种及以上不良反应有16例,占23.53%。

4 不良反应的表现

4.1 神经系统反应

患者一般症状为头晕、耳鸣、头昏、失眠、乏倦、噩梦以及视觉异常、步态不稳等,严重的还可能出现类精神病样反应,如躁狂、抑郁、幻视幻听乃至癫痫样发作,对于有既往癫痫病史的则更易诱发。发病主要是由于与该类药物可抑制中枢神经介质γ-氨基丁酸与其受体结合相关。而值得注意的是,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呈剂量依赖性,即上述不良反应在停药以及经对症治疗后会逐渐消失,一般较少留有后遗症。

4.2 胃肠系统反应及肝胆系统反应

患者的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部不适、食欲减退以及腹痛腹泻等症状,临床症状严重的患者还可以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据临床统计,胃肠系统反应是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氟喹诺酮类药物导致肝脏损害常见于大剂量服用或者是长期应用,临床表现为转氨酶升高,出现轻中度的药物性黄疸,如皮肤、黏膜和巩膜的黄染,这些临床症状发生的频率、程度与应用不同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种类、用药剂量、疗程以及给药途径有关。据统计大约有1%~2%的患者因出现严重消化道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且较多见于环丙沙星药物的口服给药。

4.3 循环系统反应

患者的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心慌、血压升高等症状,这类不良反应较常见于老年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而症状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此并发症多见于应用加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的过程中。有少数临床报道,部分患者在使用司帕沙星后会可能出现QT间期延长,并且有临床症状出现。故已存在着QT间期延长的患者、已应用导致QT间期延长的药物(如胺碘酮等药物)以及存在着严重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患者应禁用或慎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特别是司帕沙星。

4.4 血液系统反应

患者的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和血细胞减少,临床症状为低热、乏力、出血性紫癜、瘀点瘀斑等。同时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中有溶血性贫血等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故临床上对于一次大量服用或长期应用此类药物的患者,应注意定期复查血常规。

4.5 运动系统反应

已有动物实验证明,氟喹诺酮类药物可对年幼动物的关节软骨产生损害,因而禁用于18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孕妇。患者可能由于对其关节软骨的直接损害,而导致生长发育受阻,故青少年患者不宜长期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同时也有氟喹诺酮类药物应用导致肌腱损害的报道,其症状为单侧或双侧的肌腱肿胀疼痛,少数患者可致肌腱断裂而出现功能障碍。此不良反应一般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症状常见于用药后3 d ~ 3个月,多为一过性及可逆性改变,临床症状持续几周或数月,对症治疗或停药后即可缓解。

4.6 皮肤及其附件反应

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光毒性皮疹及过敏反应,这类反应也是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出现得较多。光毒性皮疹的临床症状为在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后,经日晒后的皮肤部位会出现红斑、明显色素沉着、大疱疹及糜烂脱落等表现,多见于春季,且女性较易发生。临床的预后较好,一般不留后遗症,但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而过敏反应临床症状为皮肤瘙痒、光敏性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脉管炎、哮喘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过敏性休克,多发生于用药后几天至几周内,停药后即多可消失。

5 不良反应涉及的给药途径

不良反应涉及的给药途径有口服、静脉给药、滴眼、滴鼻。从表3中可以看出不良反应所涉及的给药途径占首位的是静脉给药,其次是口服与滴眼,分别为77.94%、14.71%、4.41%。这与住院患者多采用静脉注射的给药方式有关。

6 讨论

氟喹诺酮类药物为化学合成的抗感染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给药方便等特点。氟喹诺酮药物自被合成以来,其化学结构在被不断的修饰,故该类药物发展迅猛,新产品问世较多,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物提高了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临床应用也渐增多。这两代药物的抗菌谱明显比第一、二代扩大,抗菌活性显著增强,在组织分布也明显增广,且对肺炎球菌、葡萄球菌、衣原体、支原体以及某些厌氧菌均有抑制作用。有研究报道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于绿脓杆菌以及结核分支杆菌也有抑制作用。因此氟喹诺酮类药物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常见的各种细菌感染性疾病[3]。但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应用的增多,由于此类药物本身特性及临床不合理用药和滥用药物现象的存在,不良反应的报道日渐增多,故此类药物安全应用成为临床应用的重要课题[4]。

临床在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应尽量避免对该类药物有高危因素的患者使用,同时严格控制使用疗程,可降低细菌耐药性,也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的临床早期表现,早期发现、立即停用药物,避免严重预后发生[5]。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经肾脏排泄。若肝、肾功能减退患者,则应考虑是否需使用以及使用剂量,以避免出现药物过度蓄积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同时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史的患者,如癫痫或脑供血不足患者都应避免使用此类药物。动物实验发现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关节软骨有毒性,因而认为孕妇、哺乳期以及18岁以下儿童都不适用[6]。

本研究结果显示环丙沙星与加替沙星的不良反应率较高,结合这与两药在笔者所在医院的使用率较高、应用较为广泛有一定关系,这是临床用药需要注意避免的。同时在归纳不良反应所涉及的系统及部位中,以胃肠系统、皮肤及其附件与循环系统最为多见,临床显示这些系统的并发症症状较轻,停药后及时对症处理后即能消除,极少留有后遗症。而神经系统的并发症虽然发生率较低,但是发生时的临床症状较重,恢复较慢,故在使用的过程中应重点观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早期表现、早期干预处理。在总结不良反应涉及的给药途径中,研究显示静脉途径导致的不良反应占绝大多数,这与氟喹诺酮类药物静脉应用不通过肝脏生物转化有关,故在临床上氟喹诺酮类药物应尽量选用口服途径,避免使用静脉途径。

因此,临床上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必须根据患者病情严格掌握适应证,做到合理用药,一旦有不良反应发生,应立即

(下转第105页)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