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病例讨论法在高职护理专业病理学各论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病理学 病例 高职 护理专业 讨论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探讨在病理学各论教学中采用病例讨论法的效果。方法:抽取黄冈职院医药卫生学院2013级高护专业的4个班级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病例讨论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理论笔试成绩。

关键词:病例讨论法;高职高护;病理学各论;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2-0174-02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重要桥梁学科,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为激发学生学习病理学的兴趣、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质量,笔者在高职高护专业病理学各论部分教学中尝试采用病例分析教学法。通过分析、讨论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特征与病理学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通过与传统教学法进行对比性研究,发现该教学法不仅能引导学生有效掌握病理学知识,还能提高其综合分析能力,有利于病理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教学对象与方法

1.教学对象。随机抽取黄冈职院医药卫生学院2013级高护专业4个班共计160人。以2013级高护1、2班为对照组,共计80人;2013级高护3、4班为实验组,共计80人。4个班学生均为我校统一招生学生,4个班级均由笔者授课,学生年龄、性别比例、入学时间及基础课学习成绩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2.教学方法。(1)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以教师讲授为主,按照教学的环节要求进行授课完成教学任务。如笔者在讲授大叶性肺炎等疾病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先讲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然后再重点讲授病理变化与临床联系,最后讲结局和并发症。(2)实验组:病理学总论部分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各论部分采用病例讨论法。讲课前,先介绍病例讨论方法,引导学生分析病案,找出病案中病史、主要症状、主要体征、辅助检查等方面是否符合诊断。教师根据授课的内容查阅相关教材、文献、临床资料等,然后编写病例,结合病例提出问题,课前一周发给每位同学,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有关资料,自学相关知识。如笔者在讲授大叶性肺炎时,将典型的病例展示在多媒体上。例如:患者,男,20岁。因高热,咳嗽4天入院。4天前因淋雨后自觉畏寒、自测体温38.8℃。口服阿莫西林3天,无好转。近两天感右胸痛,深呼吸时显著,体温波动于38.5℃~40℃之间,咳嗽渐剧,痰少呈铁锈色。体查:T39.2℃、R44次/min、P125次/min,BP 90/60mmHg,急性病容,神志清楚,四肢湿冷,脉细而弱,右胸呼吸运动减弱,叩右下肺变浊,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辅查:WBC 20×109/L;X线示右下肺有一大片致密阴影,收入院治疗。住院后经积极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第七天痊愈出院。分析思考:该患者的临床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么?根据病理知识解释主要临床表现。课堂上学生讨论时,可先让一名学生做主要发言,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或纠正,不同观点可争论。学生通过自学教材,互相讨论,诊断为大叶性肺炎。最后笔者做出小结。同意同学们的诊断:右大叶性肺炎。诊断依据有:病史方面符合诊断。患者,男,20岁。4天前因淋雨后(病因);主要症状符合诊断:高热,咳嗽,咳铁锈色嗽,右胸痛;主要体征符合诊断。体查:T39.2℃、R44次/min、P125次/min,急性病容,右胸呼吸运动减弱,叩右下肺变浊,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辅助检查符合诊断。WBC 20×109/L;X线示右下肺有一大片致密阴影。

3.效果评价。病理学学科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重要桥梁,要想在临床工作实践中真正发挥其价值,病理学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改革病理学考试题型,适当增加应用型试题的比重,重视病案分析内容的考查。其中可有完整的病例分析,也可有小的临床病理判断题或选择题,以便检测学生对整个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把握度,检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检测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有利于学生重视把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相结合。课程学习结束后,期末用同一试卷分别对2组学生进行闭卷考试,题型为30道选择题,30分;2道问答题,20分;2道病案分析题,50分。考核时间为90分钟。

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病理学考核成绩分别按优、良、差3个等级评定,其中得分80~100分者为优,60~79分者为良,<60分者为差。结果见表1和表2。由表1看出,实验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由表2看出,实验组学生成绩为“优”的比例高于对照组36.25%,“良”,“差”比例分别比对照组低23.75%,和12.50%。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病理学考核成绩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三、讨论

1.病例讨论法的含义。病例讨论法是以临床案例为载体,通过对典型病例进行分析讨论、推理和判断,加强病理学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方法,生动、直观、易理解、便于记忆。[1]病例讨论法重在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其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2]。

2.病例讨论法的优势。(1)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病例讨论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高护专业学生急于接触临床的心理要求,将病例带入课堂,学生们各抒己见,教学气氛活跃,让每位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比如在学习溃疡病时,在精讲溃疡病的病理基本理论知识后,让学生对一个典型溃疡病的病案进行分析,并推断出该例的病因、病变、诊断及并发症等,使学生通过病案分析,对溃疡病的病理理论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2)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病例讨论法突破了“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传统授课模式,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参与意识,而且使教师与学生不断交流观点,交换意见,反复讨论,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对话增多,增强合作意识。(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病例讨论法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在课堂上鼓励他们敢于提出问题,勇于思考问题,善于解决问题。通过积极思维,大胆发言,互相提问,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学习和相互合作的精神。(4)有利于加强理论与实践联系。病例讨论法将病例引入课堂,使病理回归临床,让学生提前进入职业状态。使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能够融会贯通,不但获得完整的系统性、整体性的知识结构,而且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锻炼临床思维能力,做到学以致用,为日后实习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应用病例讨论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病案选择要具有典型性[3]。笔者认为选择病案时要注意三点:一是案例的来源。案例必须有一个真实的来源。朱金生认为,案例是实实在在的现实情况的记录,而不是一种“坐在椅子上空想的案例”。笔者根据临床资料选择既遵循教学指导思想,又符合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认知能力,并体现该系统疾病特征的典型病案,与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相联系,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二是案例的内容。笔者认为案例难易要适中,由简到繁,由典型到一般,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使学生在兴奋、轻松、愉快的感觉中学习病理学。三是案例的评价。案例好坏最终取决于它的应用效果,在课堂测试中反映良好的案例才能运用于教学。(2)讨论题要准确,富有启发性。病案中提出的问题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而要根据教学原则的要求,多提既能体现教学重点和难点,又能联系临床实际的问题。讨论过程中,教师要营造有利于学习的氛围,负责引导、记录、组织学生的讨论,处处体现以学生为主、着眼于能力培养。(3)应处理好病例讨论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病例讨论法的采用,并不意味着对其他方法的否定、排斥,相反要求在运用病例讨论法时,注意与传统讲授法配合,并结合实验、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宁波.病理教学中的病例教学法初探[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8):957.

[2]黄琼.病理学案例教学的应用与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8):18-19.

[3]陈选朝.论病案导学式教学法的教学艺术[J].卫生职业教育,2003,21(1):103-104.

相关文章:

Top